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工作經歷

公路養護員個人先進事蹟 

欄目: 工作經歷 / 發佈於: / 人氣:1.34W

公路養護員個人先進事蹟

公路養護員個人先進事蹟 

公路養護員個人先進事蹟

 

——記萬全鄉黨員楊金求先進事蹟

在將樂縣萬全鄉,有一位對公路痴心不改的老人,數十年如一日地奔波在萬全的各條公路上,人們親切地稱他為“路痴”老楊。“養好公路,只要有車在我的路上走,就叫它舒舒服服的”,這是楊金求幾十年不變的誓言。為了這句諾言,他付出了自己畢生的精力和時間。談及今後打算,他毫不遲疑地説:“修路,把路修得更好”。道班換了一個又一個,無論原先的砂石路,還是後來的水泥路,老楊總是千方百計把他的路段養護得“舒舒服服”。在領導和同事眼裏,老楊就是一塊鋪路石,沒有華麗的外表。但是因為他的存在,大路才保持着暢通無阻、川流不息。現在,他每天騎着自行車上路下路,奔波在農村公路建設的第一線。

歷經31年養路的辛苦,如今老楊身體大不如以往,可是隻要一上路,他就完全忘了自己已是近60歲的人了。路越修越好,老楊也越幹越帶勁。2004年以來,他按照鄉黨委、政府的部署,抓住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農村公路建設的有利契機,紮實抓好農村水泥路建設。他對每條路的建設都嚴格按照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結合實際制訂實施方案,並經常徒步下村上路,幫助解決施工中的技術問題,加強質量監督管理,確保工程質量和進度,在他的努力下,全鄉我鄉農村公路建設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已完成了鄉道水泥硬化30多公里,全鄉已建和在建7條鄉村公路上,每公里都凝聚着老楊的心血,每條公路都撒滿了老楊的汗水。如今老楊還有一個願望,他希望在他即將退休之年裏,全面完成全鄉水泥硬化建設任務,爭取早日實現全鄉9個行政村村村通水泥路。

老楊不僅路養護的好,在數十年的工作積累,他掌握了一整套公路、橋樑、房屋等工程建築方面的技術,是我鄉公認的工程建築建設方面“土專家”。多年來,除了目前在建的幾條農村水路泥建設由上級交通部門規劃設計外,其他鄉村集體大小工程建設的項目,基本上都是老楊親手規劃設計,工程概算,評估驗收的。多年來,他通過精密的工程概算,嚴格的工程評估驗收,為鄉村兩級節省了大量的工程建設資金,如1999年新建鄉敬老院時,當時三明設計院預算的工程造價520元/平方,老楊通過概算、招標,最後工程造價僅為370元/平方,400餘平方米建築面積,為鄉財政節省資金6萬餘元;2000年竹舟村也豐橋建設項目,三明設計院預算的工程造價13.3萬元,通過老楊精密預算,最後工程僅用了7.5萬元完成了建設;在去年的陽源至上華水泥路建設,在老楊概算核定下,8.4公里公路每公里節省了近6萬元的造價。據不完全統計,這麼多年來,經老楊預算核定的工程,鄉村兩級節省的建設資金不下100萬元。

老楊在公路建設規劃設計上更有他的獨到之處,今年8月份我鄉上華村兩條自然村柏油路建設,規劃設計、工程概算都是老楊一手完成,在工程招投標時,當參加招標的泰寧交通局的餘工程師看到老楊設計的圖紙、工程概算方案及相配套的招標文件時,他説了這麼一句話“我搞公路建設幾十年,自然村公路還是第一次看到了這麼規範設計方案,沒想到小小的萬全鄉還有這樣的人才”。

2002年“6.16”災害陰影仍然在,今年“6.21”洪災,50多歲的楊金求再次投入抗災搶險第一線,充分展示了一個共產黨員的風采。大水襲來後,楊金求家一層進水,豬欄被沖毀,一家人辛苦種的蔬菜被沖走。水退後,他顧不上清理家裏滿地的淤泥,急急忙忙地拿上一頂草帽,走上他熟悉的每一條鄉間小道,四處查看起了受災路情:通往全鄉9個行政村的公路,塌方隨處可見,50米一小塌方,100米一大塌方,黃泥夾雜着的樹立與雜草,面目猙獰地摸陳在山道上,壘起一座小山丘;原本堅實的路基,有的倒塌,有的被洪水淘空,只留下過道和百米深的大“峽谷”。望着這些,楊金求心痛地流淚了。他咬了咬牙,踏着膝深的濘泥,每到一塌方處,就在圖紙上作上標記,然後目測土石方數量,經過70多公里的長途跋涉,3天內,他掌握了全線道路、塌方、基儲倒塌、橋樑、涵洞等損壞的第一手資料,塌方582處50.4公里66300立方米,石拱橋被沖毀7座,嚴重損壞橋7座,輕微損壞13座,沖毀涵洞16道。一道道翔實的數據,凝聚着老楊的汗水。

俗話説,禍不單行,“6.21”災害造成萬全至陽源村道無法通車,這時偏偏陽源村一位老人去世,陽源村向鄉政府打求援電話,鄉領導的目光投向了楊金求,老楊挺身説:“沒問題,我保證明天內村道能通車”。他是這麼説,也是這麼做,第二天剛破曉,帶領養路隊人員出發。清淤泥、搬土石,鋸樹木,填石方,經過18小時的奮戰,村道通了,老人被順利送往了火葬場,老人的兒女握着滿身泥濘的老楊的手,泣不成聲·······

道路不暢通,給災後恢復生產帶來極大困難,楊金求看到眼裏,心急如焚,四處聯繫推路的剷車,起早貪黑在鄉、村道路上奔波,奮戰了半個月後,全鄉9個行政村終於恢復通車了,災民們手捧着救災物質,眼看着又黑又瘦的楊金求,連聲感謝:“老楊,你真是我們的及時雨呀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