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工作經歷

滕啟剛事蹟心得體會6篇

欄目: 工作經歷 / 發佈於: / 人氣:1.54W

在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會遇到過事蹟,對發生的事蹟都不陌生,我們怎樣完成事蹟材料呢,不管在工作或學習中,我們都會遇到很多要寫事蹟材料的情況,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滕啟剛事蹟心得體會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滕啟剛事蹟心得體會6篇

滕啟剛事蹟心得體會篇1

“一刻也離不開羣眾”,這是1943年毛主席為陝甘寧邊區高等法院隴東分庭庭長馬錫五的親筆題詞。馬錫五擔任庭長期間,始終把羣眾放在心上,執法嚴正,剛直不阿,他的審判方式被稱為“馬錫五審判方式”。

2021.6.4,57歲的遼寧省鞍山市千山區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滕啟剛積勞成疾去世,他的故事讓人們想起了“紅色法官”馬錫五。

11月4日,滕啟剛被遼寧省委宣傳部追授“遼寧時代楷模”榮譽稱號。這個被稱為“馬錫五式好法官”的人的故事,像暖流温暖着初冬的遼瀋大地。

“滕氏調解法”讓百姓心服口服

滕啟剛30年來從未離開過千山區人民法院,他是千山地區人民熟悉和愛戴的法官。2011年到千山法庭工作的王鉍程,從滕啟剛身上看到馬錫五的身影。

“馬錫五下鄉瞭解情況遇到農民下地歸來,會把農民手中的牛繩接過來幫他拴好,等他休息一會才開始談;滕庭長經常帶着我們把法庭搬到農民家炕頭,盤腿坐在炕上從拉家常話開始。馬錫五説,羣眾找上門來反映問題,是對你的信任,怎麼可以拒之門外?滕庭長把自己的電話對外公開,隨時接受羣眾諮詢、傾聽他們的訴求。”

就像“馬錫五審判方式”給邊區人民帶來公平正義一樣,滕啟剛的“滕氏調解法”讓千山羣眾感受到司法温度。

2013年,遼寧省鞍山市千山鎮山印子村要建文化廣場,需佔用一個農户門前200多平方米土地,農户要求高價補償,村裏做了多次工作也沒用,氣得村書記找滕啟剛要起訴農户。

滕啟剛瞭解到這個農户剛做完心臟手術,脾氣還很暴躁。他找到農户説:“我來不是因為村裏告你,我也是農村出來的,你不用把我當法官,就當懂點法律的人,幫你出出主意。”一番話拉近了距離。幾次登門交流後,問題得到解決。

有人概括“滕氏調解法”:辦理家庭糾紛,運用“親情融化法”;矛盾複雜,依託各類組織運用“外力協助法”;涉及利益分配,運用“換位思考法”;糾紛激烈,運用“背靠背法”。對滕啟剛來説,所有調解法只有一個核心:用心去調解、用情去疏導、用法去解疑,讓法律以柔軟方式走進羣眾生活。

滕啟剛整理歸檔的收案簿中,有一本封面上寫着“史上最牛的一年收結案”。那是2009年,滕啟剛收結案219件,其中210件以調解和撤訴方式結案。

滕啟剛事蹟心得體會篇2

在當今文明社會中,“英雄”這個詞語已經廣泛流傳。也許在人們心目中,只有那些有着偉大事蹟的人,才能被人們認為是真正的英雄。可我卻認為,有些人雖然不能被世人矚目,只是在默默無聞地做着平凡的事情,但他們也是英雄。

我所説的這位英雄,沒有那麼多豐功偉績,更不是眾人皆知,但他在我心中,永遠是英雄。

他的名字叫滕啟剛,是我姑姑的同事,是一名人民法官。他作為一名為審判事業兢兢業業奮鬥30餘年的老黨員、好幹部,生命卻永遠定格在57歲。他的事蹟,是無數奮戰在司法第一線黨員的縮影。他紮根基層,在平凡崗位、平淡歲月執着堅守“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用平凡的人生成就了他心中最偉大神聖的司法事業,激勵着後來人在未來的司法實踐中,勇於擔當、砥礪前行。我説他偉大源於他具備了以下品格:

他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滕啟剛在入黨申請書中寫道:“我從心底堅定了信念,要為國徽增光!”滕啟剛正是由於能夠始終信守自己的入黨誓詞,才能夠面對和克服各種困難,在司法為民的道路上不斷奮力前行,書寫出光輝的人生。作為一名黨員,他始終堅守對黨的忠誠。他注重為身邊的年輕人做好表率,發揮一名老共產黨員示範引領作用。

他有忠於法治的品格。堅守公平正義是滕啟剛30餘載職業生涯的不懈追求。為了準確還原案件事實真相,他用八倍放大鏡篩查監控錄像;為了讓受害百姓得到一個滿意的賠償結果,取證路上他挽起褲管踏進厚厚的淤泥裏;為了化解矛盾糾紛,他不惜幾次跑到羣眾家裏以案釋法,“讓人民羣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他矢志不渝追求的目標和堅守的信念。滕啟剛堅持“公正司法”的職業精神,力爭把每一起案件辦成鐵案,成為法治道路上的“燃燈者”。

他有為民愛民的情懷。滕啟剛先後從事過刑事、民事等各項審判工作,他始終堅守着為民愛民的情懷。“一個案子對於我們來説是工作,可是對當事人來説或許就是他的人生。”他的話雖樸實簡短,卻映照出一名共產黨員“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他堅持立足本職,從細微做起,認真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通過每一起案件,積極為羣眾解決急難愁盼問題,讓人民羣眾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司法的力度和温度。

他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從事審判工作30年,滕啟剛始終保持對司法事業的高度責任感。在法庭工作期間,他以庭為家,為法庭規範化建設傾注了全部心血;為調解成一起案件,他多方奔走,最終促成矛盾化解;他堅守崗位,逝世前一天還在審理案件。滕啟剛乾一行愛一行,把公正高效司法作為自己的價值追求,為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提供優質高效的司法服務和司法保障。

他有廉潔奉公的品質。滕啟剛的家庭並不富裕,但他卻能始終保持共產黨員艱苦樸素的優良作風,淡泊名利、甘於清貧,不為金錢所動、不為名利所惑,始終堅守着一個共產黨員的政治操守和廉潔底線,為全體法官樹立起公正廉潔的標尺。滕啟剛時刻用黨紀黨規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廉潔從政、廉潔用權、廉潔修身、廉潔齊家,永遠保持人民公僕本色,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工作業績,用平凡的人生成就偉大的事業。

他平凡而又偉大,以一顆赤誠的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用那寬厚的肩膀扛起了“司法為民”的重任。他是我心中真正的英雄!他為我們樹起一面旗幟,我們要以他為標杆,練就一身本領,服務於社會,讓這面旗幟高高飄揚!

滕啟剛事蹟心得體會篇3

轉眼間,__已經7歲,步入朝鳳路國小就讀已滿一個學期了。在如何做好家庭教育這一課題前,初為父母的我們其實也一直是摸着石頭過河,在日常和孩子的相處中慢慢體會總結,感覺哪些做法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我們就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多多運用,哪些做法適得其反就果斷摒棄。慢慢就總結出了一些所謂的經驗,今天就將這些想法和做法跟大家做交流分享,不足之處還敬請批評指正。

一、重視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性,做樂於陪伴孩子的朋友型家長

“生命要用生命來陪伴,靈魂要用靈魂來激發,思想要用思想來影響,智慧要用智慧來啟迪,意志要用意志來砥礪,人格要用人格來塑造。”這是我和孩子父親非常認同的一句話。作為父母,儘可能多花時間陪伴孩子是最最重要的事情,因為孩子品德的陶冶、良好習慣的養成和性格的形成都是首先在家庭中獲得薰陶與啟迪的。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的底色,家庭教育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孫汀若屬於典型的媽媽生、姥姥養的孩子,因為爸爸媽媽都是上班族,工作時間很少在家,孩子的日常衣食起居基本上都是姥姥照顧的;但孩子並沒有因此與父母疏遠,因為我們一旦能有時間在家,就會盡可能的多陪伴孩子。汀若爸爸比我陪伴孩子的時間更多一些,父親的陪伴對於女孩很重要,這讓汀若從小很有安全感。他很關注兩件事情,一是陪孩子玩耍,沒大沒小的瘋玩,所以汀若很陽光、活波;二是在玩樂中觀察孩子,發現孩子的優缺點,並且結合孩子的特長優點進一步培養,拓寬孩子的知識面(具體做法在第二條中再做交流)。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平常很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視孩子的情緒變化,並及時進行必要的溝通疏導,做到這些其實不難,最關鍵的就是不要讓孩子覺得你一直拿她當小孩兒,我們要多傾聽、多問孩子想什麼、為什麼這麼想、多與孩子分享一些可愛的小祕密,這種朋友式的互動會增強孩子對事物的感受力和判斷力。汀若經常説,我是她的朋友,我想這種良好的親子關係離不開對孩子的陪伴。

二、學習技能上不給過大的壓力,習慣養成上要定嚴格的規矩

父母對每一個孩子都會有很多期許,但是要深知作為父母最重要的任務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擁有獨立人格的人。我們對孩子的長遠規劃就是希望她首先能成為一個健康快樂、簡單善良、自食其力、熱愛生活的人,在這個必須完成的目標之上,孩子可以自由發展。國小階段,在完成學校佈置的教學任務,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之外,我們不會給她太大的學習壓力,希望她能擁有一個快樂開心的童年。但在生活習慣養成方面,一定要遵守嚴格的規矩,比如要有良好的作息習慣,每早7:00前必須起牀、每晚9:00前必須上牀睡覺、放學第一件事一定是寫作業;要有良好的衞生習慣,餐前便後洗手、每晚睡前洗漱乾淨、自己整理書包書桌;要有良好的禮貌,見長輩問好、受到幫助説謝謝、影響了別人説對不起。這些看似是很小的事情,但“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小事情彰顯大文明,孩子自己是一個講文明的人才能體會到文明帶來的人性美好,才會擁有更好的感知幸福的能力。

三、興趣是孩子的老師,特長的發掘和培養會樹立孩子的自信

我們都説興趣是孩子的老師,那如何發現孩子的興趣呢?讓孩子多嘗試。阿甘媽媽説“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會知道你將拿到什麼”,我想到的是“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不多多品嚐就永遠不知道自己喜歡的口味是什麼”,所以當孩子有嘗試做一件事情的想法時,只要鼓勵他/她就夠了。同時,要分清“興趣”與“新鮮感”的區別,比如很多孩子在5、6歲都對鋼琴很好奇,第一次試課會彈“兩隻老虎”的旋律了,就很興奮。這時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一開始興奮這就是他/她的興趣了,也許那只是他/她暫時感到新鮮罷了,可能過不了兩天就想放棄,更不要在這種時候説“看看你,做事沒一點毅力,不懂得堅持才會成功”,否則孩子只能違心的堅持,帶着負擔練琴,最終負面情緒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撂挑子不幹了,關鍵是還會產生挫敗感。其實這些跟“毅力”“堅持”無關,只是我們會錯了意而已。

興趣不是“要求做就做”,興趣是“不要求做也堅持做”,孩子一旦發現了令他們感興趣的事情,所展現出的學習力、關注力會讓我們吃驚。汀若成長過程中感到新鮮的事情很多,基本上都和學習無關,但只要對成長有益,我們都支持她去嘗試,她嘗試過手工製作一個月放棄了,嘗試過鋼琴兩次課放棄了,嘗試過游泳兩週放棄了,嘗試過輪滑一次課放棄了,嘗試過養兔子兩個月放棄了。但也有因為愛好堅持下來的,比如繪畫,興趣班假期裏停課了她也會要求大人給買水粉,自己在家塗抹“水粉大作”;比如舞蹈,為了趕上高一個級別班級的進度,她竟然能承受一週四次基本功練習課程的辛苦。

還有一點要注意,孩子小時候就要發掘他/她的特長,並且要多培養,如果孩子大了,他/她的特長恰恰是自己的興趣愛好,這會是一件令人無比開心的`事情;就算不是,多培養他/她的特長,讓他們習慣於做自己擅長的事情,也能給孩子帶來極大的自信心。汀若1歲半時,我們發現她的表達能力和對色彩、圖形的識別能力較強,爸爸就在日常以做遊戲的方式讓她記憶世界各國國名、國旗和首都,孫汀若4歲時能識別150多個國家的國旗,能記住它們的首都名稱,並且能在地球儀上指出其中大部分國家的位置;中班時,我們發現她跟大人一起看中國詩詞大會電視節目時,能記住簡單的詩句並運用的恰如其分,比如看到其他小朋友剩飯她會説“粒粒皆辛苦”、看到公園的柳樹會説“萬條垂下綠絲絛”,從那時起爸爸就開始教她背誦唐詩和宋詞,每天背誦10分鐘左右,短詩一天一首,長詩兩到三天一首,到現在她已經能背誦200多首唐詩和近100首宋詞。背誦詩詞她也會有厭煩的時候,這時爸爸就會用“飛花令”或者表演詩詞的遊戲方式來調動她的積極性,養成了習慣,就很容易堅持了。我們也沒想過,她背誦詩詞要達到什麼目的,但我們堅信“腹有詩書氣自華”,並且一直堅持做一件事情讓她對自己非常自信。

四、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是我們能給孩子的禮物

每個孩子從睜開眼睛的那一刻起,就開始用好奇的眼神對這個世界不斷的探索,這就是與生俱來的求知慾。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很多孩子的求知慾就逐漸喪失了,這裏肯定有家長的原因,當孩子向家長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時候,有些家長回答不上來時就會不耐煩,要孩子閉嘴。這個時候孩子潛意識會覺得自己的行為是錯的,慢慢的問題少了,其實是求知慾減弱了。被孩子的問題問到回答不出時,正確的做法是千萬不要覺得尷尬,而是和孩子一起從書籍中尋找答案。這樣才能保護孩子樂於求知的天性,並且會讓他/她知道書是好東西,要多認識字才能讀更多的書。如果孩子的大腦被書籍佔領了,我們還有什麼值得擔心的呢?所以,送禮物挑帶拼音適合他們讀的書;聊天時,自然地引出問題並告訴他們哪本書裏會有答案;當着孩子的面,我們自己多讀書多看報也是好的引導方式。一旦孩子愛上了安靜閲讀,你就會發現他們是多麼的可愛!汀若就是經常因為恐龍的問題把爸爸媽媽問倒,然後我們再一起閲讀《兒童恐龍百科全書》才激發起她學習古生物知識的興趣,這個學期初選定雜誌時,她自己一股腦挑選了《海洋探祕》《自然探祕》《動物奇蹟》《探索地理》並能認真閲讀,現在還立志長大要做古生物學家。讀書習慣的養成,真的是我們能送給孩子的禮物!

以上是最想跟大家分享的家庭教育心得體會,也許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孩子,家庭教育方式,適合孩子的就是的。其實還有一點感觸也很深,那就是一定要培養孩子具有社會責任感。很幸運,作為家長我非常贊同朝鳳路國小所提倡的教育理念——“立己達人,向善向美”。這句話是多麼有温度、有情懷啊!我們的孩子歸根結底是屬於社會的,是屬於世界的。所以,孩子們一定要具有遠大胸襟,具有社會責任,具有仁愛之心。將來我們和學校共同培養的孩子不僅能使個人向善向美,也要使身邊的人向善向美,使這個世界向善向美。用復旦大學陳果教授的話講,這就是向上的力量,這種力量能使人活成一束光。

非常欣慰孩子能在擁有如此教育理念的學校就讀,非常感謝學校老師給與的關愛和公正,給了孩子認識自己,挑戰自己,展示自己的機會。希望今後能和更多的老師、家長探討家庭教育的種種,讓所有家長都找到適合孩子發展的家庭教育引導方式,讓我們的孩子共同快樂成長!

滕啟剛事蹟心得體會篇4

?考工記》裏説,打造一把良弓需要完成“冬析幹而春液角,夏治筋,秋合三材,寒奠體,冰析灂”等六個過程。“早熟的果子長不大,拔苗助長易夭折。幹部多‘墩墩苗’沒有什麼壞處,把基礎搞紮實了,後面的路才能走得更穩更遠。”幹部只有懷揣精益求精的匠心多“墩墩苗”才能“拔拔高”,正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滕啟剛的調解功夫和審判智慧來自於30年司法實踐,沉澱在50餘萬字的工作筆記之中。“下錯葬、埋錯墳”怎麼判?沒有先例,滕啟剛用考證再三的證據體系動搖了被告“沒埋錯”的堅持,又用在基層摸爬滾打多年的深厚內力“蹦出”的一句:“你難道想把自己母親的骨灰永遠寄存在別人的墳裏嗎?”觸及靈魂的詰問更讓被告低下了頭。只有審理多件離婚案件後才能凝結出彌合離婚雙方撕裂情感的對聯——“前進一步是孤獨”“後退一步是幸福”“不棄不離”。

在千山區法院的審判委員會上,“老滕你先説説”是院長金峯的口頭禪。“老滕説”的權威性和認可度來自於對法律知識的匠心和對社會百態的深耕。不一則不專,不專則不能。匠心是對初心的堅守,對浮躁的拒絕。學習滕啟剛,要求法院人加快知識更新、加強實踐鍛鍊,跟上時代節拍,築牢每一道防線,攻破每一個關卡,專注每一道工序,精研每一個課題,全面提升審判業務綜合素養,努力成為正義的保護者、公平的捍衞者和法治的引領者。

滕啟剛的生命定格在57歲,他用一生的光陰堅守公正與擔當,辛苦了自己,芬芳了別人。那麼多的曾經來不及回憶,那麼多的故事來不及續寫,時光且住,不言離別。我們要汲取榜樣的力量,積跬步至千里,以最穩定、最持久、最滿格的正氣風采全力以赴,擔當起更大的責任;用嚴謹理性又不失温暖良善的執業情懷在法庭的“方寸間”辦好羣眾認為的“天大事”;憑卓越超羣、謙遜執着、清正廉潔的職業涵養譜寫一曲共產黨員爭做時代先鋒的頌歌!

滕啟剛事蹟心得體會篇5

滕啟剛生前的千山區人民法院受理的案件數量在遼寧並不算多,他30年共審結了1927件案件。然而,誰也算不清楚他在訴前還化解了多少矛盾,在生活中幫助他人解決了多少難題。

李梅(化名)和郭力德(化名)是二婚重組家庭,有一處共有財產被當地政府徵收,簽訂補償協議時只有郭力德一人,李梅並不知情,後下發補償款時被李梅發現。2020年8月,法院調處中心受理了李梅要求確認綜合執法局《關於對郭力德補償的協議書》無效一案。

這是滕啟剛去世前頭痛了好幾周的案件。

立案後,滕啟剛第一時間作出財產保全裁定,凍結補償款672萬餘元。緊接着,滕啟剛找到綜合執法局瞭解在簽訂徵收補償協議時是否盡到了審慎審查義務,是否存在委託授權簽訂等情況。

在調查之後,他發現綜合執法局並未履行調查義務便籤訂協議。只要撤銷該徵收補償協議,案件也就結了。然而,滕啟剛認為,這起案件是因為家庭內部財產分配存在嚴重分歧引起的,簡單一判,案子能了結,家庭矛盾不能解決。

於是,他將其家庭糾紛納入案件的調解中,找到第三人郭力德與原告李梅兒子共同到法院調解此案,重新調整了補償協議,原告與第三人也簽訂了調解協議。在解除凍結款時,滕啟剛一併將徵收補償款為李梅和郭力德分配完畢,家庭多年恩怨就此化解。

不管多忙,現場永遠是滕啟剛的第一法台。2021年1月1日起,遼寧省環境資源案件實行集中管轄,鞍山地區的環境資源案件由千山區法院集中管轄。凡是遇到涉行政類的環境資源案件,滕啟剛都會第一時間到現場去調查,再次確認案件類型,確保案件管轄無誤。

今年年初,在新任員額法官宣誓儀式上,滕啟剛代表老法官向3位新任員額法官提出寄語:“你們要接受人民的重託,擔當使命,鏗鏘前行,在案牘之勞形中獨守高潔,在絲竹之亂耳中堅守內心,在法治中國建設的大潮中,在司法改革的全面深化中,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而奮鬥!”

滕啟剛的法官助理傅興正是那3名新任員額法官之一。“一個案子對於我們來説是工作,可對當事人來説或許就是他的人生。” 傅興説,他們會永遠記得滕啟剛,記得他的叮囑。

滕啟剛事蹟心得體會篇6

今年64歲的李某是上世紀80年代從遼陽遷到當地的外來户,他性格孤僻倔強,妻子離開了他,大女兒也不與他來往。他心情不好時,村裏人都繞着他走。

當初,滕啟剛的父親在務農時和李某相識,看他可憐,經常關懷和照顧他,處得就像爺倆兒。

滕啟剛的父親去世後,李某身邊連個説話的人都沒有,滕啟剛就主動找上門,一口一個大哥地叫。起初,李某覺得人家是法官,自己是個“土把式”,不好意思多接觸,沒想到,滕啟剛經常擼胳膊挽袖子地幫他種菜,來時手提東西,走時滿鞋的泥,讓李某家的菜園規整了不少。

李某的鄰居是個養蜂人,他家的蜂場就在李某家的菜園邊上。他告訴記者,以往逢年過節,經常能看到滕啟剛騎着電動車,把冒着熱氣的餃子送到李某面前,看着他吃上才走。後來他從李某口中得知,滕啟剛是一名法官,但在他眼裏,滕啟剛一點也不像法官,每次路過蜂場都像來串門一樣,很熱情地和自己打招呼,像個地道的莊稼漢。

多年來,滕啟剛經常和李某談心聊天,李某把滕啟剛當成了親人。李某發脾氣時非常暴躁,但只要滕啟剛一到,幾句話就能使他情緒平復。李某生活拮据,符合申請低保户的條件,滕啟剛曾想幫他向村裏申請低保,可李某死活不幹,非要靠自己去大孤山市場賣菜謀生。在他家的倉庫,記者看到一張塑封的a4紙,李某説這是滕啟剛為他打印的,也是他永遠的留念。上面的文字內容言辭誠懇,大意是向買主説明李某家的實際情況,靠賣菜生活不易,請求大家別糊弄他,他家的菜不打藥。

鄰居説,自滕啟剛不在了,他感到李某整個人蔫了不少。如今,他家的菜園地也不如從前整潔了。

李某小聲對記者説:“當初滕老爺子去世,我怕人笑話,沒有流淚。現在啟剛走了,家裏一下子冷清了不少,有時一個人在菜地裏,捂着臉偷偷地哭。”

30年來,滕啟剛把骨子裏為人民服務的情懷注入生命,他像一塊永不生鏽的磁鐵,牢牢地把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吸在心頭,把人民當事業,更把人民刻在天平之上。

當我們要離開時,李某讓大夥放心,他説,現在李淑華還像從前的滕啟剛一樣給自己送餃子,滕啟剛家包的餃子,是他吃過最香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