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教學作文課心得體會精選8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42W

通過心得體會我們獲取人生的真諦,從而變得更有深度和內涵,通過心得體會,個體能夠更清晰地設定目標和規劃職業生涯,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邁向成功,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教學作文課心得體會精選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教學作文課心得體會精選8篇

教學作文課心得體會篇1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按照以往的慣例,人們總是錯誤地認為,作文教學是從三年級起步的。結果,到了五年級,還有一些學生不會寫完整話,作文教學缺乏連貫性、完整性、邏輯性,更談不上思想性、藝術性、創作性。為此,我認為,作文教學欠債的現象是從一年級時就開始了。怎樣改變這一弊端呢?

一、從拼音抓起。學生學完了單韻母就開始學習聲母,之後,就出現了音節,這時我就讓學生用音節組詞,再用音節説一句話,讓學生有選擇的(自己喜愛的)進行訓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從字詞抓起。教材首先安排了歸類識字,這時讓學生認識字、詞、句的關係,讓學生積累自己喜歡的詞,再用這些詞練習説話。最初説一句、兩句,最後到片斷。還經常用幾個詞,根據詞與詞之間存在的邏輯關係,説一句話或幾句話,培養學生語言組織能力。

三、從圖畫抓起。根據低年級教材特點,大部分課文配有圖畫,這時,我就讓學生觀察圖,進行看圖寫話訓練。如教古詩《蜜蜂》,為讓學生不受到詩的限制,能自己觀察,把自己看到的寫出來。有的學生不但寫出圖的內容,而且還將本首詩引用到文中。課後,我再根據課文中的圖文內容,讓學生結合生活中的與之相關、相近、相同的內容進行描述,從而讓學生懂得課堂外有課堂,教材外有知識,生活中有老師的立體化學習方式。

四、從課文抓起。一年級課文大部分是學生摸得着看得見的內容。讓學生説一説文中沒有的內容。如《秋天到了》,讓學生説出文中沒有的,而你卻觀察到的。有的學生説出秋天的果實,有的學生説出秋天到了,樹葉紅了。

五、從實際抓起。四十多名學生生活在一起,每天會發生很多事情。讓學生留心身邊的每一件事情,留意天起的變化,再讓學生結合實際去説。如《下雪了》、《課間活動》、《有趣的遊戲》、《星期天》……等等。

經過半年的努力,儘管是剛剛入學的孩子,但他們的説話水平已初見成效。下學期我準備提前進行寫話訓練,實行説寫結合。我想,只有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希望作文難的問題能夠迎刃而解了。

教學作文課心得體會篇2

作文先導教學改革以培養國小生自能作文為目標,在國小低年級提前對學生進行説話和寫話訓練,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課內外作文學習指導,促使學生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轉變,全面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句子和片斷作文的書寫能力,解決低年級與中高年級作文訓練銜接不好,造成學生怕寫和寫不好作文的問題。

一、國小作文先導教學內涵

作文先導教學是以低年級學生為對象,以口語表達為主要內容,提前進行作文知識指導和能力訓練的新的語文教學創新模式。它不是完全意義上的作文,而是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一種手段,是以“作文”為先導,帶動學生進行拼音、識字和閲讀學習,即在國小一、二年級,既要求學生學會拼音識字、組詞造句,又要以學生作文培養為中心,打破傳統的語文教學程序與內容序列,通過説話、寫話,靈活安排或穿插作文常識教學以及相應的思維訓練,提前對學生進行語言表達和交流創新情境開展活動。

二、國小作文先導教學訓練內容

其主要進行説寫訓練,主要內容包括:看圖作文、仿寫兒歌、續編故事、體驗作文、活動作文、觀察作文、觀察日記等。一年級主要説一句完整的話、幾句連貫的話,到二年級轉為片斷練習,下學期結束,絕大多數學生要能説寫三、四百字的短文。

説寫訓練一般可以設計為以下幾種類型:

(1)畫畫説寫,在教師的指導下,先讓學生塗畫動植物等,然後説先畫什麼、後畫什麼、什麼顏色等。

(2)玩玩説寫,利用活動和遊戲進行説寫訓練。

(3)做做説寫,讓學生動手做,激發求知慾和學習興趣,把自己動手的過程介紹給大家。

(4)聽聽説寫,欣賞音樂或故事,展開豐富想象,説寫感受。

(5)讀讀説寫和背背説寫,通過閲讀背誦詩歌、成語、名言名句和優美片段,積累語言寫作素材。

三、國小作文先導教學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1.口頭表達能力的培養

(1)從兒童在活動中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自由大膽地表達自己在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2)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想怎麼説就怎麼説,教師要以鼓勵為主,肯定學生在口語表達中的閃光點,學生評議應以找優點為主,缺點為輔。

(3)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把語句説通順、説完整,有一定的條理,不斷提高學生説話的能力。

(4)表達時要求聲音響亮,口齒清楚,態度大方。

2.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

(1)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二年級上學期要將的方法教給學生,拼音教學時適時引入拼音查字法,第二學期教會學生部首查字法。

(2)為不打斷思路,碰到不會寫的字,用拼音代替,寫好後通過問同學和老師,或者通過再換成漢字。

(3)要求用詞基本準確,語句基本通順,內容基本完整。

四、引導活動、開放形式為作文先導教學鋪路架橋

1.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要求家長多帶孩子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活動,做力所能及的社會活動,引導孩子去觀察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留心身邊的人和事,充實和深化內心體驗,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其視野。

2.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潛移默化地體驗感悟語言與文字的無窮魅力,在活動中獲取作文知識,積累作文素材。

3.充分利用各學科活動資源,為作文教學服務。如美術課手工製作,音樂課聽歌曲,體育課做遊戲,勞動課參加校園勞動等。

4.提供內容淺顯、故事性強的單幅、多幅圖片以及錄像等引導學生觀察,展開合理想象。提供閲讀材料,通過聯想來仿寫、改寫、續寫。

5.學習空間開放,從課內到課外,從校內到校外,延伸到一切可開發資源的地方。學習時間開放,從課堂延伸到課餘、假日。學習內容開放,既涉及教科書,也涉及生活中、媒體中等耳聞目睹的所有知識。

五、學生作文交流講評

1.組內交流。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作品的機會,在同學的評論中發現自己文章的優劣,互相取長補短,及時的補充、修正,得到更多的知識。在交流之前,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從語言、結構、思想等方面交代作文評價的標準。

2.集體評改。在教師指導下,抽不同層次的學生朗讀自己的作文。然後讓全班學生各抒己見,在寬鬆、民主的氛圍中一起感受、一起發現、一起探索,集思廣益,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

六、教學效果評價

1.重視縱向評價,淡化橫向評價,以説寫為主體,檢測學生的識字量和用字量,取消整齊劃一的標準,引導學生與自己的過去比,發展的看自己。

2.訓練評比,以鼓勵表揚為主,保證每人一週內至少一次受到表揚,至少一次展示,讓所有學生嚐到成功的快樂,提高學習作文的積極性。

3.建立個人成長記錄,把學生的學習成果放入記錄檔案,考察記錄學生的發展過程,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巧用評價,豐富評價手段,促進學生作文素質的培養和提高。

教學作文課心得體會篇3

作為一名執教國中語文的教師,20xx年5月13,我很榮幸參加了教研室組織的作文教學的培訓會,感覺真是受益匪淺。二位專家的闡述,使我的作文教學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有以下幾點感悟:

一、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説過:“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源頭盛而文不竭。”這番話道出了作文來源於生活,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因此,作為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大自然,瞭解社會,瞭解生活,瞭解國家大事,做到“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使他們感受生活的充實。可以對家庭中的種種瑣事,校園內的樁樁小事,鄰里之間的不同爭執,乃至街頭巷尾的見聞,去體驗生活,領悟人生。生活是取之不盡的源泉,只要把學生引向生活,讓他們在生活的廣闊天地裏,以飽滿的熱情去體驗生活,歌頌生活,讚美生活,才會寫出真情實感的文章來。因為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學校家庭、社會生活中的人、事、物等,都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以接觸的。教師應組織學生經常開展有趣的班隊活動,帶學生參觀遊覽,領略大自然無限的風光;走進社會,認識社會的真、善美;參加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用心體驗生活,感受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引導他們在活動中體驗並關注他人在活動中的表現。只有將生活和作文聯繫起來,讓作文素材開發成為無盡的源頭活水,學生習作時才會左右逢源,運用自如。沒有了材料,習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生活是學生習作的主要源泉,學生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寫作之源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二、作文離不開閲讀,閲讀是寫作的基石。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所以要讓學生廣泛地閲讀,不斷增加詞彙量,並在積累中有所發現,有所創新。正如羅丹所説:“美是到處都有的,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到生活的大課堂中學習生活的語言。把家庭中人與人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學校中老師和學生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班級和班級之間發生的事積累下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教師還要讓學生隨時摘錄,寫感受,有意識地背誦,並隨時評獎。因為國小生正是發展記憶力的黃金時段,記憶是智慧的倉庫,國小階段讓學生多記住一些東西,對他們的一生都大有益處。學生頭腦中儲存的材料就會與日俱增,再也沒有學生對作文“望而卻步”,“無米下鍋”,從而也激發了學生對作文產生了濃厚興1

趣,也就不再怕寫作文了。我在教學中還很注重運用多種方法來激勵學生多讀書。我常利用積累時間來開展讀書比賽,優秀詩文朗誦及背誦比賽。激發閲讀興趣,鼓勵他們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讀一些詞句優美、情節感人的詩詞文章。我們規定每個學生必須準備一本讀書筆記,把自己在閲讀中學到的佳詞美句抄錄下來。提倡“不動筆墨不讀書。”“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日記、觀後感、評論人物時事等。這樣既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也激發了學生寫作興趣,提高了學生寫作水平。

三、創設寫作情境,激發寫作興趣。

愛因斯坦説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學生一旦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便不再是一種負擔,而是勤奮的探索,執着的追求。常言道:“情動於中而行於外”。情感是思維的翅膀,認知的催化劑。作文一定要有感而發,不能無病呻吟,這就要求學生要善於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在寫作時找“動情點”,要細心地感受生活的喜怒哀樂,嘗試生活的酸甜苦辣,反思學習中的成敗得失,回味經歷過的美好時光。總之,要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學生只有在真情湧動、激情盪漾、熱情似火的融情狀態下,才會煥發出忘我的探索精神,實現知識的超越和理性的昇華。因此,創設一定的情境,可以激發學生情感的共鳴。這樣的學生寫出來的文章,才有生活氣息,有真情實感,才能避免寫空話、假話的抄襲的弊端。

通過學習,我深知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必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要有慈母般的愛心,且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知識,做到與時代同步,才能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人才,挑好肩上這付教書育人的重擔。

教學作文課心得體會篇4

國中語文教學反思

殷開琴

用精心設計的獨特新穎的創意導入新課,在不拘一格,詩情畫意的氛圍中引發學生的興趣。課堂教學的開頭可以多種多樣,可以是一段充滿哲理或詩意的導語;可以是一個意味深長的笑話或小故事;可以用一處特定的情境,還可以幾者相互結合,但是不論選取哪種方式都要切合文章的內容。例如,在講授吳晗的《談骨氣》時,可以運用特設的情境,一位打工青年在外國老闆製造的罰跪事件中寧願被開除也決不下跪,多數人讚揚這位青年有骨氣,然而也有一些人説:“只要有錢,跪一次又有什麼了不起!”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通過以上,學生各抒己見,最後達成共識,增強了學生裝對骨氣的認識又能鼓起學生學習這一課的勁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斷創新知識傳授方法,力求滿足學生求異思維需求,在變更求新中激發學習興趣,一個語文教師,如果講課講得使學生失去了興趣,肯定是令人痛心的事。因此教師應當根據不同的課文內容,不斷改變授課方法,並在變中求新,以新穎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例如:教師在講《岳陽樓記》時,教師應當拋開古文串講的方式,用逐步提問題的方法如本文描繪了岳陽樓的哪些景色?作者通過寫哪些具體事物來寫景的?為什麼同樣寫了岳陽樓的景色,給人的感覺不同呢?寫景的目的是為了什麼?等等,學生為了找準找全答案,就會興致勃勃、積極主動地去研讀課文,這樣做不但可以激發學生自我獲取知識的興趣,而且可以鍛鍊他們綜合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效果非常明顯。

要讓學生唱主角,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和作用。以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為己任的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以鼓勵他們爭取下一次的機會,答錯了,應及時引導找出找準正確的答案。鍛鍊學生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來,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習興趣是學習過程中的催化劑,是學好語文的前提條件。真正起作用的還是要教給學生閲讀分析問題的方法。古人云“授人以魚,僅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漁,則可終身受用無窮。”所謂“授人以漁”就是指教給學生科學的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講課,不僅是傳授知識,更主要的是教給學生科學的分析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思維與創新的能力。例如,運用襯托手法,可以突出人或事物,表現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世界,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楊萬里詩中説:“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一句足見襯托在作品中的地位和作用何其重要。(1)次要人物形象能襯托主人公的形象,突出文章的中心,如莫泊桑的小説《我的叔叔于勒》中,菲利普夫婦在於勒回國前急切的盼望于勒的到來,當真正見到于勒時就一味的撤離“禁地”而若瑟夫則不同,他不為父母的做法所左右,而是毫不猶豫地給了于勒叔叔十個銅子的小費,與父母的異常表現和作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更能突出主人公菲利普夫婦自私、冷酷、唯利是圖的性格特徵。(2)用環境描寫來烘托人物的性格或事件的意義。王原堅的《七根火柴》敍寫了無名戰士為保全七根火柴獻出了自己年青的生命的革命事蹟,文中七根火柴的火柴頭成了無名戰士忠誠於黨的紅心的象徵,它所燃起的熊熊大火給革命帶來了光明和温暖,通過寫火柴頭和熊熊篝火烘托了無名戰士形象的高大。(3)經“虛幻”的情景襯托現實社會,如楊朔的散文《海市》,作者描繪了一幅海市蜃樓的幻景圖,影影綽綽若有若無。它實而不見,轉瞬即逝,惚恍迷離,變幻莫測。其實醉翁之意不在海市而在用虛幻的海市襯托真實的——長山列島,它比起那飄緲的幻想景還要新奇,還要有意的多。通過襯托作者着力表現了故鄉漁民的美好生活,讚美了祖國欣欣向榮的美好景象,歌頌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襯托的作用就是烘托人物形象或襯托事件偉大意義,深化文章的主題,通過以上教學,使學生把握襯托的作用,把做課內的閲讀轉化為做課外題的能力。在教學中還要注意文章中的細節描寫。俗話説“手”是人的第二面孔善於運筆的作者不再直接描繪命運的好壞,而是通過“第二面孔”的描寫反映人的生活,折射人的命運,展現人的性格。魯迅在《故鄉》一文中,寫了少年閏土的手是紅活圓實的,同時也寫了開裂的像松樹皮的中年閏土的手,兩次寫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反映了閏土在黑暗的社會裏悲劇性的命運,從而反映了人的生命和活力被扼殺了這一主題。阿累在《一面》中寫到了魯迅竹枝似的手錶現了他為了黨的革命事業累壞了自己的身體,凸現了革命鬥爭中人物的精神風采。通過以上兩例主要讓老師在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形象時要抓住典型細節描寫這種寫法。使學生變分析課內情節轉化成會分析同種類型的課外閲讀段的能力。多教給學生分析問題的方法。

課堂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學生由被動學習到主動發展,教師由主宰課堂到主導課堂,這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變革。以學生為主體就是在學習中讓學生獨立思考,用自己的頭腦來想,用自己的眼睛來看,用自己的手來做,對語文內容、語言和寫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問,在教學中教師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求教師要有真正駕馭課堂的能力,多用啟發式、討論式、點撥式等生動活潑、行之有效地教學方法。

教學作文課心得體會篇5

如何把各種材料記錄下來,存入題材庫,防止“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呢?寫日記就是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一條重要的途徑。教學中,可以從激發學生寫日記的興趣入手,精心創設成功的機會,不斷教給學生自信,指導學生寫“多彩”的日記。

1、勤於閲讀,做摘抄日記。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是寫作走向成功之路的至理名言。鼓勵學生大量閲讀古詩詞、中外童話、精美散文,甚至是厚厚的名著。指導學生讀後摘抄下生動詞語、精彩片斷,歸類摘抄名人名言、警句、諺語、歇後語等。讓傳神的文字成為孩子們豐盛的“經典自助餐”。厚積才能薄發,引領學生學習辛勤的蜜蜂,採得百花釀成蜜。

2、走進大自然,攝觀察日記。

初寫觀察日記,學生常常會覺得沒有什麼可寫。其實“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只要留心觀察,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我們要培養學生練就一雙雙慧眼,讓學生愉快地、主動地觀察。因為花鳥蟲魚、日月星辰、風雲雷電等等真的就是觀察積累的好素材。

3、讀寫結合,練隨文日記。

葉聖陶先生説:“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習閲讀和作文的熟練技巧。”讀寫結合是一種良好的傳統寫作方法。在閲讀教學中,精心挖掘資源,設計系列練習,如:“改寫古詩”、“精彩片斷仿寫”、“我給故事接尾巴”、“讀後談感想”等。靈活多樣的隨文練筆,學生有法可依,有話可説,既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和思維,也培養了他們的想象和創新能力。

4、放飛心靈,寫想象日記。

愛因斯坦説:“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社會的進步。並且是知識的源泉……沒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創造。”可見鼓勵學生多寫想象日記,意義重大。想象日記的引入,為日記開啟了鮮活的、永不枯竭的源泉。

(1)指導學生寫童話。兒童與小動物有着不解之緣,用善良的童心,借動物的形象,抒美好的願望;

(2)指導學生展望未來生活。設計《未來的我》《再過20年,我們來相會》等題目,指導學生把理想和現實嫁接在一起;

(3)寫科學幻想日記。鼓勵學生通過對科學知識及其發展規律的瞭解,插上想象的翅膀,虛構出故事情節。

(4)記錄難忘的夢。夢往往是稀奇古怪的,有時簡直不可思議,把這些夢記下來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5、積極“投稿”,備錄用日記。

合理利用好雙週日,開展語文實踐活動——自編小報。小報可優先選用自己的精彩日記,也可在同學的小報上“發表”,鼓勵學生向正式的報刊投稿。自己的“大作”,配上了色彩鮮豔的插圖,還有靈活多變的字體標題,圖文並茂,吸引了那麼多的小讀者,成功的喜悦定會激起小作者們更大的寫作熱情和興趣。我們班級建立了博客,學生把自己的日記發到博客裏,第一時間與老師和同學交流思想,同時鍛鍊了自己的寫作和鑑賞能力

6、模擬採訪,錄交際日記。

指導學生擬出採訪提綱,成立實踐小組,學習採訪,並記錄下採訪過程。採訪的對象是眾多的:採訪爺爺奶奶,向老人瞭解他們童年的生活;採訪左鄰右舍,請他們談工作見聞;採訪同學朋友,請他們介紹學習經驗;走進社區,瞭解家鄉的經濟發展……生動有趣的採訪既鍛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又促進了他們寫作能力的發展。

7、特別的日子,品真情日記。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是習作的源泉。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興趣小組活動、藝術節活動、各種競賽等引導學生真誠地擁抱生活,真切地感受生活,敍寫出真的體驗。各種各樣的節日,也為學生的日記提供了練筆的機會。春節,走親訪友,記下拜年的見聞;植樹節,種花栽樹,寫下植樹的體會;母親節,感受親情的温暖,抒寫感恩的情懷;中秋節,打一個電話、寫一封書信,訴説思親之情;教師節,借日記表達對老師的敬意……讓生活走進作文,讓作文走進生活。只有這樣,學生的日記才會和生活一樣五彩繽紛、有姿有味。

各種各樣的日記,促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敞開心扉,讓心靈的清泉汩汩而出;在輕鬆愉悦中,展開雙翅,讓飛揚的思緒盡情翱翔。讓多彩的日記伴隨孩子度過金色的童年,讓日記成為學生練筆的精彩舞台。

教學作文課心得體會篇6

聽名師講座心得體會

南苑國小黎保粉

學校領導為了縮短我們新招聘教師的成長週期,提升我們的教學高度,前個週末,特給了我們一個機會去觀摩聆聽上級領導精心組織的李青霖名師的講座,可謂是感受頗多,收穫頗大。而面對鮮活的教學對象,智慧的教師必然沒有相同的課堂。

網絡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使我們的備課效率提高了,特別是名校名師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細緻深刻的教材解讀和精巧的教學設計,給我們的備課提供了豐盈的源頭活水,讓我們的頭腦有了豐富的教學智慧。

然而,任何一種資源,我們都不能採取哪來主義思想。因為任何一種思想,都打上深深的個人思想的烙印,都是那些教師們在特定的時間和教學環境下,面對自己的教學對象所作的個性思考。他的思考也許會喚起你的共鳴,但這種共鳴不可能是教學實施時的成功之路。由於地域、語言習慣、知識底藴、教學風格,甚至於教學條件的不同,都可能使你的拿來的內容在自己的班級無法實施。既然再好的課堂也是無法克隆的,那我們就只能對別人的經驗進行總結消化。只有讓別人的經驗成了自己的營養,才能獲得豐收的喜悦,也才能讓自己的學生更出色,讓自己的班級更有特色。

教學作文課心得體會篇7

我讀《管建剛作文教學》有感

莊素琴

佛家説:“一花一世界,一樹一菩提”。一篇兒童的習作其實就是兒童一朵心靈之花,就是兒童的一棵精神之樹。花朵的鮮豔、樹木的茁壯,需要我們師生共同呵護,促其成長。現實生活中,我總是關注學生的作前指導,而學生寫完之後的講評課少之又少,前幾日,看到管建剛的作文《我的同桌》作文教學實錄,發現他主張更多的是作後講評,“講評”課,就是先“號脈”,再“下藥”,這藥就能下得準,就能藥到病除。即使不藥到病除,它的副作用也少:學生已經寫出作文了呀。 縱觀全課,可圈可點之處不勝枚舉。

在這篇課堂實錄中,管老師先細細研讀了學生的作文。離開了對學生作文的研究,作文教學必肯定無的放矢,一個老師講評課重視了,上好了,對學生的作文狀態瞭如指掌了,班上學生的作文絕不會差!

“講評”課,不只是將學生的作文講一講、評一評,批改的時候,要發現學生作文表達上的精彩之處,由此引出一個訓練點,或是發現學生作文表達上存在的一個缺陷,由此引出一個訓練點。這樣的訓練,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受學生歡迎,學生有心理認同感,覺得夥伴行,我努力一下,也行。

這是老師從學生作文中找出的一個訓練點,寫作文要勇敢。 學生的原文是這樣的:我快生日了,爸爸帶了許多零食和一箱漢堡給我的同學,一起慶祝。這“魔鬼”再一次鎖定了我的東西,整天

對我十分得好!東西吃完了,他又像沒吃過這些零食一樣,整天對我不理不睬!——樑梓豪

老師問學生,這樣的話今天被老師和全班同學都看到了,你還敢寫嗎?孩子説,不敢!老師説,寫作文,首先是勇敢。當年的魯迅,人家要暗殺他,他照樣寫。所以寫作首先是勇敢,寫真話。不勇敢,你就寫不出這樣精彩的話。

他還提倡語言要有趣味感,“伍大一,你完蛋了!看看你,作文就寫這麼一點!”鄧老師龐大的身軀還沒擠進我們的視野,聲音就已經環繞着每個人。完了,真完了,我們無不悲壯地盯着伍大一。

他還提倡語言要有節奏感。如孩子們寫道:

幼稚到令人可笑的樣子,靈活到令人驚歎的腦子,我永遠都喜歡他。

他還教孩子要列小標題《不服輸的“巧克力”》:開始孩子列的標題是這樣的;(1)球場上的他;(2)教室裏的他;(3)挨批評的他。

於是師:讀題目,告訴我,關鍵詞是什麼? 生:巧克力。 師:是“巧克力”嗎?生:(猛然醒悟)是“不服輸”!

師:找準關鍵詞很重要。關鍵詞和小標題要有一定的聯繫,小標題怎麼改?

學生七嘴八舌,老師投影,學生讀:(1)球場上的“不服輸”;(2)教室裏的“不服輸”;(3)挨批評的“不服輸”。 這一改,就跟題目建立了聯繫,當然小標題之間也要有聯繫。

老師認為,讀大家的作文,不僅要尋找認為精彩的,還尋找所討

厭的東西。我討厭什麼呢?空話。如:

所以,他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他在生活中不愛索取,只會奉獻。

這就是鄭思漫,她是我們的學習榜樣。

鄭思漫,你是我的榜樣!我會認真努力向你學習的……

他還提倡,作文教學九主張,主張一:“興趣”重於“技能”,主張二:“生活”重於“生成”,主張三:“發現”重於“觀察”,主張四:“講評”重於“指導”,主張五:“多改”重於“多寫”,主張六:“真實”重於“虛構”,主張七:“文心”重於“文字”,主張八:“課外”重於“課內”,主張九:“寫作”重於“閲讀”。

帶着疑問和期待,我走進他的作文主張,發現了比“寫作興趣”更重要的是“寫作意志,這樣可以使寫作成為一種習慣;比“文字”更重要的是“思想”,思想的深淺,決定了文字的深淺,思想的獨特,決定了文字的獨特;比“讀者意識”更重要的是“發表意識”,發表,使作者的聲音穿的更遠、更久,刺激着作者以更好的姿態寫作;比“真的”更重要的是“真切”,使學生作文遠離“假、大、空”,更真實、真切、人文與人性;比“多讀”更重要的“個性”,要放開心思,用自己的話寫自己的故事,呈現自己的個性。

讀了管老師的作文教學課,讓我大開眼界,收益非淺。管老師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作文課。相信,它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的作文教學之路。

教學作文課心得體會篇8

我有幸參加了今年國小作文教學90學時為期十一天的培訓,在班主任任老師的帶領下,不管是學習還是活動,班級的氛圍非常濃厚,好像回到了學生時代。幾天來,我們聆聽了幾位專家教授的講座,參觀了特級教師——王崧舟老師的工作室等等。我每天的感覺是幸福而又充實的,因為每一天都能聽到不同類型的講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衝擊。在這裏,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語文作文教學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上是幼稚而不成熟的,特別是作文方面的教學中還存在太多的問題。

十幾個講座聽下來,給我啟迪最大的特級教師閻學老師的講座。她那生動、親切的語言娓娓道來,沒有深奧、枯燥的純理論,結合自己上過的課例,傳授自己的經驗,深深地吸引着我們。我概括一下對如何決解教學中的難題有以下幾點體會:

首先,要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讓學生喜歡讀書,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寫作能力。

其次,要堅持上好作文課。作文課時在語文教學中佔較大比例,時間充裕。在這些時間裏,一定要教給學生一些作文基礎知識、作文技巧、寫作步驟、修辭手法等常識。

再次,採取靈活多樣的作文教學方法,可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特別是農村學生,各方面素質及知識本來就欠缺,要讓他們較容易地完成一篇作文,着實很難,不多加訓練、培養、提醒,無疑是趕鴨子上架。如果能採取靈活多樣的作文教學方法,而且能從國小一年級開始循序漸進地進行訓練,那麼,這一切就顯得非常容易。

我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以後在作文教學上做到:

1、在寫作內容上説真話、表真情。讓學生寫作內容上必須是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真人真事等,禁止抄襲、或虛假的事蹟。題目佈置下去以後,老師作一些指導,例如在寫作之前,佈置學生去觀察、積累事蹟,寫作時幫助審題,確定寫作體裁範疇,引領寫作思路,喚起記憶,提出寫作要求等。然後留給大量時間讓學生自己努力完成任務,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2、寫作表達上引導學生從經典閲讀中林略表達方法。訓練學生的造句能力,語義的表達。大部分學生不會説話,不會寫話,表達不清他要説的意思。針對這一點,我們可經常採取多種方法進行思維訓練。

3、積極培養訓練學生的觀察、描寫能力。學生不會觀察,對常見的事物熟視無睹,更不會描寫對本來熟悉的東西,描寫不出特徵來。針對這些重大弱點,教師要下力氣,費很多時間進行培養訓練。

4、要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利用中午等時間,花時間與學生一起閲讀,教學生閲讀的一些方法,培養學生閲讀的興趣。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古人寥寥數語就將學習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來了。學習的過程好比那未經加工的瑕玉,經過一番精雕細刻之後,呈現出一具“婀娜”的工藝品應具有的高貴與典雅。同樣的,面對作文課堂教學,很多時候仍讓我們有些霧裏看花,無所適從,我們很需要學習。而此次培訓學習,猶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