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大班科學領域沉與浮教案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6.25K

在上課之前,寫好一篇教案至關重要,作為教師如果沒有將教案制定好,那課堂也很難活躍起來,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大班科學領域沉與浮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

大班科學領域沉與浮教案7篇

大班科學領域沉與浮教案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比較,瞭解指紋的基本特徵及用途;

2、嘗試用“印”的方式記錄指紋,通過觀察比較各種指紋,並能説出不同;

3、有動手動腦的積極性,體驗發現的快樂,養成仔細觀察的良好習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5、通過實驗培養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 材料準備:指紋畫、指紋類型ppt、白紙及印泥若干、放大鏡(人手一個)、抹布。

2. 知識經驗準備:幼兒已經使用過染料塗色或發現過指紋。

活動過程

一、導入:欣賞指紋畫,激發幼兒對指紋的探索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都畫過畫嗎?那平時你們是用什麼來畫畫的呢?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很特別的畫,我們一起來看看。 (教師出示指紋畫ppt)你們有沒有發現這些畫和我們平時畫的畫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二、引導幼兒觀察指紋、瞭解指紋的基本特徵。

1.引導幼兒對指紋開展猜想。

猜一猜,你的指紋和別的小朋友的指紋是不是一樣的?你自己的每一根手指指紋是不是一樣的?

2.通過動手操作,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瞭解指紋的三種不同的類型。

(1)教師講解示範如何清楚地印出指紋。

(2)分發材料,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3)引導幼兒觀察指紋並進行交流,認識指紋的三種類型。

每個人的指紋形狀都是不一樣的,科學家把指紋分成了三大類。第一種叫箕形紋,中心向左或向右偏,像簸箕一樣;第二種叫弓形紋,中心像一把彎彎的弓;第三種叫鬥形紋,中心像水中小小的漩渦。是不是很神奇呢?

3.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指紋,並看看每種指紋類型各有幾個。

我們認識了三種不同的指紋類型,那現在請小朋友再仔細觀察一下自己的手指紋,看看你的每個手指紋是哪種類型。(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分別表示。)數一數你有幾個箕形紋,幾個弓形紋,幾個鬥形紋。

三、瞭解指紋的作用。

小朋友們想一想,這些指紋有什麼用處呢?

指紋能夠幫助警察破案,因為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同的,它是具有特徵的記號。

指紋是由凹凸的皮膚所形成的紋路,所以增加手指的摩擦力,這樣拿東西就不容易滑掉。

指紋還是汗腺的出口,因此可以調節温度。

每個人的指紋都不一樣,且一般來説終身不變,指紋會隨年齡增長變大,但形狀不變。

四、製作指紋畫指紋的作用真大,不僅可以幫助警察叔叔破案,而且我們還可以用指紋畫出許多美麗的圖畫,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用你們靈巧的小手,畫出美麗的圖畫來張貼在我們“指紋畫展”的畫廊裏。

大班科學領域沉與浮教案篇2

【教材分析】

火車是很多家長帶幼兒出遊時經常選擇的一種交通工具,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極大的方便。多數大班幼兒都有過乘坐火車的經歷,所以對火車的特徵以及火車票上的信息既熟悉又好奇。《指南》也指出,要讓幼兒“感知和了解各種交通工具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為此本活動從幼兒的生活經驗人手,結合課件,創設“小丁丁坐火車”的生活場景和“我來坐火車”的遊戲情境,鼓勵幼兒細心觀察、交流對火車及車票的認識,瞭解乘坐火車的過程,進一步感受火車給出行的人們帶來的便捷。

【活動目標】

1、瞭解乘坐火車要經過購票、檢票等程序,知道火車是一種應用廣泛的交通工具。

2、能細心觀察火車票上的信息並積極表達自己的發現。

3、感受火車為人們的出行帶來的方便,樹立安全乘車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提前請家長豐富幼兒關於火車及火車票的經驗。

2、“幼兒學習材料”——《身邊的科學》,《幼兒素質發展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包》課件

3、教師自制車票,創設火車車廂的遊戲情境。

【活動建議】

1、結合幼兒已有經驗進行談話,使幼兒初步瞭解火車的外形特徵及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1)演示課件,聽火車鳴笛的聲音,引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提問:這是什麼聲音?什麼開來了?它是什麼樣子的?

小結:火車是由車頭和一節節車廂組成的,每節車廂上有編號。

(2)出示鐵路分佈圖,弓丨導幼兒瞭解乘坐火車的便利。

提問:你坐過火車嗎?坐火車去了哪裏?

小結:中國的鐵路線四通八達,坐着火車可以到全國各地。

2、結合課件,引導幼兒觀察火車票,瞭解車票上的相關信息。

提問:這是什麼?上面都有什麼?表示什麼意思?

小結:火車票上有很多信息,包括火車的車次、出發地和目的地、乘車時間、車廂號和座位號、票價等等。

3、結合課件,引導幼兒進一步瞭解列車員的工作及火車上的設施。

(1)請幼兒幫助檢查小丁丁是否找對了車廂及座號。

(2)引導幼兒簡單瞭解乘務員的工作:是誰幫助小丁丁把行李箱放在了行李架上?乘務員還可以幫助旅客做什麼?

小結:在火車上遇到問題或是困難的時候可以請列車員幫忙。

(3)引導幼兒簡單瞭解火車上的餐廳、卧鋪及洗手間等設施及其作用。

(4)引導幼兒討論:乘坐火車應該怎樣做一個文明的小乘客。

4、引導幼兒瞭解不同類型的火車,進一步感知火車給人們的出行帶來的方便。

提問:你還見過什麼樣的火車?動車、高鐵與普通快車有什麼不一樣?

小結:火車越來越先進,速度越來越快,給我們的出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5、組織幼兒玩遊戲“坐火車”。

(1)介紹遊戲規則:根據車票的信息找到自己的車廂和座號。

(2)組織幼兒玩遊戲,幼兒坐好後,進行個別交流。

例如:你找到自己的位置了嗎?你的車廂和座號是多少?(教師以乘務員的身份對幼兒的座號進行檢查,看是否找對。)

【活動延伸】

請幼兒自主閲讀《身邊的科學》第21頁,進一步瞭解、講述乘坐火車出行中的快樂發現。

大班科學領域沉與浮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7以內相鄰兩數間多一與少一的關係;

2、瞭解數量之間遞增或遞減的關係;

3、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觀察力和思維能力;

4、教育孩子從小要有節約意識;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6、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重、難點:

難點:幼兒理解兩相鄰數之間多一少一的關係。

活動準備:

動畫圖片、數字卡1—7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們大家好!我們一起來分午點。

二、基本部分

請幼兒把1——7這7個數字寶寶,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數字寶寶,感知數量之間遞增遞減的關係。

我們一起和這七個數字寶寶玩拍手和跺腳遊戲。

1、2、3、4、5、6、7

創設情景,激發幼兒興趣

動物園裏吃午點的時間到了,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出示小兔子圖片,有幾隻小兔子?(教師出示相應數字卡)6

再看看午點有幾根胡蘿蔔?(教師出示相應數字卡)5

那怎麼辦,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們!

我們給小兔子添上一根胡蘿蔔。

小結:6比5多一,5比6少一。

2、出示小貓圖片,有幾隻小貓?(教師出示相應數字卡)7

再看看午點有幾條小魚?(教師出示相應數字卡)6

哦,怎麼辦,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們!

我們給小貓添上一條小魚。

我們發現7比6多一,6比7少一。

3、出示小狗圖片,有幾隻小狗?(教師出示相應數字卡)4

再看看午點有幾根骨頭?(教師出示相應數字卡)5

怎麼辦,我們一起來幫幫他們!

我們叫來一隻小狗。哦,你好聰明!

還有個孩子説把剩下的那根骨頭留到下一餐。哇,我們的孩子好節約啊!老師非常愛你們!

可見5比4多一,4比5少一。

三、結束部分

相鄰的兩個數,大數比小數多一,小數比大數少一。

大班科學領域沉與浮教案篇4

活動目標:

1、在猜猜、找找、説説的過程中瞭解動物與生活中常見物品的關係,獲取初淺的科學經驗。

2、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

3、樂意用自己的本領表達對朋友的祝福,體驗禮物的意義。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1、ppt

2、分組操作材料:禮物與動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景創設,導入活動。

1、今天是獅子大王的生日,讓我們去參加他的生日派對吧!

2、過生日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事?

(二)集體討論,觀看ppt:想想、猜猜,獲取動物與物品的相關經驗。

導入語:今天獅子大王過生日,森林裏的小動物會送什麼禮物給他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情景一:猜一猜奶牛會送什麼禮物?

情景二:想一想蜜蜂會送什麼禮物,為什麼?

情景三:母雞有什麼本領呢?想一想母雞會用雞蛋做了哪些不同的禮物呢?

小結:奶牛送了香香的牛奶,蜜蜂送了甜甜的蜂蜜茶,小母雞把雞蛋做成各種各樣的蛋製品。他們都用自己的本領,做成禮物送給獅子大王。

(三)分組操作:找找、説説,分析動物與物品之間的關係。

1、情景四:討論動物的本領。

又來了幾個小動物,他們是誰?會送些什麼禮物?

2.幼兒分組操作並交流:配對遊戲找一找,分析動物與物品之間的關係,並進行配對。

3、集體展示並交流:理解動物與物品的關係。

(四)表達祝福,理解禮物的意義。

情景五:小鳥用清脆的歌聲作為禮物,送給獅子大王。

延伸活動:

用自己的本領表達祝福,進一步理解禮物的意義導入語:小動物們能用自己的本領作為禮物送給獅王,那你們有什麼本領可以送給獅子大王作禮物呢?

小結:小朋友,其實禮物不需要有多麼貴重,只要你用心去準備,用自己的本領去表達祝福,這就是送給別人最珍貴的禮物!

大班科學領域沉與浮教案篇5

活動目標

1瞭解動物的特殊本領,知道人類的許多發明創造都與動物有關。

2在配對的活動中,找到動物與生活中的某些事物的對應關係。

3能利用動物本領的認識進行大膽想象,設計自己的“新發明”。

4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激發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願望。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1幼兒提前蒐集動物的本領知識。

2課件。

3圖片卡。

4幼兒學習資源3、彩筆。

活動過程

一、 故事導入,引發興趣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個好聽的故事《想飛的小象》,請小朋友邊看故事邊聽故事,一會兒老師有問題要提問小朋友喲 (播放故事視頻)。

提問:故事裏有哪些小動物,它們都有什麼本領?(幼兒回答)

師:看來,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本領,只是各種動物的本領不同。

二、 進一步認識各種動物的特殊本領

1師: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還有哪些小動物有哪些本領。(放課件圖片)蝙蝠在夜間自由飛翔;袋鼠媽媽帶着小袋鼠跳;枯葉蝶隱藏在樹枝上;鳥兒在空中飛翔;小鴨在水中游泳;蜘蛛在織網;壁虎吸在牆壁上;蜜蜂在吸花蜜。小動物們的本領可真多。

2師:小朋友還知道哪些小動物的本領?昨天老師讓小朋友回家蒐集動物的本領,你搜集到什麼動物有什麼本領,現在請小朋友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你搜集到的動物的本領。(分組交流)

3請幼兒單獨回答。

信鴿會送信;青蛙會跳;變色龍會變色;松鼠的尾巴可以當傘;公雞會打鳴;黃牛會耕地;螢火蟲會發光;鯨會噴水;孔雀會開屏;狗會汪汪叫;壁虎的尾巴斷了可以再生出來;北極熊不怕冷;竹節蟲可以藏在樹枝上;駱駝可以儲存食物;鸕鶿會捉魚;烏賊會噴墨汁;狐狸會放臭屁等。

老師小結:小動物們的本領可真多,有的動物有保護色,有的動物有再生的本領,不同的動物有保護自己的特殊本領,他們真是太棒了。

三、 説説動物本領與人們的發明創造

1 師:小朋友,你瞭解了這些動物的本領以後,想到了什麼?

(1)播放魚游泳視頻。

視頻看完了,你想到了什麼?

小結:魚的身體內有魚鰾,內部可以儲存空氣,魚正是利用空氣在水中的浮力使自己上下移動,於是人們受小魚遊的啟示發明了潛水艇。

(2)出示青蛙圖片。

看到青蛙游泳你想到了什麼?(蛙泳)出示蛙泳圖片。

(3)出示孔雀開屏圖片。

看到孔雀開屏你又想到了什麼?(孔雀舞)出示孔雀舞圖片

看到孔雀開屏,人們發明了孔雀舞。

2 幼兒操作練習

師:小朋友,除了剛才看到的這些,生活中還有很多的發明也是受到動物特殊本領的啟示而發明的。那我們還從動物身上學到什麼本領,發明了什麼呢?老師這裏有一些圖片,請小朋友來幫他們配配對吧!(播放輕音樂)

你是怎麼配對的,為什麼?

小結:受到……的啟發,我們發明了……;看到……,我們發明了……。

四、大膽設計自己的新發明

師:我們的生活真的離不開動物,動物給我們很多的啟發,讓我們人類過得更好、更快樂!如果請你來做個發明家的話,你會學哪種動物的本領發明什麼樣的東西呢?請小朋友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認真想一想,把它畫下來。

五、結束。

師:小朋友們真棒,都有自己的創意,讓我們到美工區中繼續我們的“發明創造”吧。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大班科學領域沉與浮教案篇6

教學目標:

1.對客家飲食文化產生興趣,樂於交流自己的發現。

2.通過多媒體課件等引導幼兒發現並瞭解一些客家食品的種類、味道和製作過程。

3.體驗客家祖先的勤勞和智慧,培養幼兒作為客家人的自豪感。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1)請家長和孩子一起蒐集各種客家美食圖片(例如:黃元米果、魚絲、荷包肉、燙皮、炒米糖、芋蘭片、炸魚粑等), 然後老師將圖片做成多媒體課件。

(2)教師收集一些傳統客家美食製作過程的錄像或圖片。

(3)電腦一台,投影儀、攝像機一台。

2.設計調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並在家填好。如圖:

3、分組操作材料:一組:荷葉、切成片的五花肉及蒸肉粉、八角醬油等調料。二組:已蒸熟的大和糯米飯(注意保温)、大木盆一個、長木棍、做花樣黃元米果的木板模子若干。三組:幼兒及家長到郊外採來的艾葉(已煮熟並和好麪粉),印艾米果花樣的模板模子若干。

4、教師已組織幼兒參觀了“贛縣客家文化城”。

5、 實物:幼兒從家裏帶來一些客家美食或特產。

6、音樂《斑鳩調》。

教學重難點: 瞭解客家眾多文化中的——飲食文化,並能夠用自己的語言大膽向同伴介紹和交流自己的發現;另一個重點是組織幼兒學習一些客家美食的製作過程(如: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打黃元米果)。

難點是讓幼兒直觀地瞭解到一些客家美食的製作過程,使孩子體會到客家祖先的勤勞和聰明智慧。

教學設計思路及教學設計理論:

我園使用的“幼兒多元能力實踐課程”中的大班下學期主題教學中,教師組織幼兒進入到了最後一個主題教學《家鄉美名揚》;為了讓幼兒更加了解和熱愛自己的家鄉;老師為本班孩子設計了這樣一個有關客家文化的延伸教學活動;另外,贛縣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在這裏居住的孩子無時無刻地在感受着客家文化,但是作為客家人的後代,孩子們不能去發現客家祖先的勤勞和聰明智慧,於是,老師決定從最直觀的孩子最喜愛的客家美食入手,引導孩子去發現和體驗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另外,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五大領域中“社會”的目標及教育要求及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在幼兒教育總目標的指引下,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實踐,使幼兒在情感—社會性方面獲得發展的教育活動。

教學方法:

1、 利用多媒體課件引導幼兒欣賞客家美食。

2、 家長與幼兒共同參與課前準備:收集各種客家美食的實物或圖片。

3、 發放調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讓幼兒自己去尋找發現客家美食。

4、 操作法:讓幼兒自己動手製作客家美食。

教學組織形式:集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賞客家美食。

1.師:小朋友去過我們贛縣的客家文化城參觀嗎?我們都知道了自己是客家人的後代,還知道了我們的客家祖先非常地聰明和勤勞,發明了許多勞動工具和生活用品;還做出了許多別的地方沒有的美食呢!今天,你們知道有什麼客家美食呢?請小朋友來説一説。

2.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的客家美食圖片。(邊放多媒體課件——幼兒課前和家長一起收集的客家美食圖片,一邊由幼兒向同伴介紹美食名稱、味道和製作材料等)

二、交流討論調查表:《好吃的客家美食》

師:剛才,我們看見了許多客家美食,小朋友知道還有很多客家美食沒有在屏幕上展示出來,小朋友們都做過調查了。下面就請小朋友把你調查表裏的小祕密告訴自己的小夥伴吧!

1、教師用投影儀展示幼兒做的《好吃的客家美食》的調查表,同時請幼兒在集體面前説説自己的調查內容。

2、幼兒同伴間互相介紹自己的調查表。

三、品客家美食

1、幼兒向同伴介紹自己帶來的實物——客家美食。

2、幼兒互相分享客家美食。

3、幼兒分享結束後進行集體討論:你吃了什麼美食?你最喜歡吃的是什麼客家美食?你知道它們是怎樣做出來的嗎?

四、教師向幼兒展示“客家美食的製作”的多媒體課件。

師:小朋友知道老師愛吃的客家美食是什麼嗎?下面,老師就請全班小朋友來看看吧!

1、幼兒集體欣賞多媒體課件:包艾米果、做燙皮、打黃元米(重點引導幼兒看大家合作打米果的場景)、做荷包肉、炸魚粑。

2、幼兒討論:你們看見了老師喜歡吃的客家美食有哪些?它們是怎樣做出來的?看見大人做這些美食你想到了什麼?

3、教師小結:今天我們吃的這些好吃的東西都是我們這裏才有的美食,是客家美食;我們客家人的祖先不僅很勤勞還很聰明,製作了這麼多的美食。小朋友想學會做這些美食嗎?(想)今天,老師就為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做客家美食的材料,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吧!

五、延伸活動:製作客家美食。

1、帶領幼兒看各組材料,並向幼兒介紹材料。

2、討論:這些分別是做什麼的材料?(打黃元米果、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怎樣做?你想做什麼美食?

3、幼兒自由分成三組製作客家美食:打黃元米果、包艾米果、做荷包肉。教師巡迴指導。(放音樂《斑鳩調》)

4、教師利用攝像機把幼兒製作客家美食的過程全部真實自然地進行拍攝。活動結束後邀請家長和幼兒一起在幼兒園網站的班級頻道觀看“活動掠影”一欄“我們會做客家美食啦”。

教學反思:

幼兒生活在這麼一個客家人聚居的地方,對客家美食有着豐富的感性經驗和濃厚的興趣,這為幼兒在活動中發揮主體性提供了保證。教師在開展活動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了各種電教手段進行教學(如:多媒體播放家長和幼兒共同收集的客家美食圖片,演示客家美食的製作過程;投影儀放映幼兒的《好吃的客家美食》調查表;加上播放典型客家風格的音樂);這些多媒體的手段不僅使幼兒更加形象直觀地瞭解了客家美食的豐富多樣,更使幼兒清楚地瞭解了客家美食的製作過程;使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能深深地吸引幼兒饒有興致地參與到其中;另外,老師拍攝幼兒製作的全過程並在活動結束後邀請家長一起觀看錄像,不僅讓家長了解了我們的教學內容,同時促進了家園聯繫及親子關係的加深。活動的組織通過收集資料,填寫調查表、欣賞、討論、品嚐、製作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對客家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體驗到了客家祖先的聰明智慧和勤勞的品質,同時激發了幼兒作為客家人的自豪感,這些活動很符合大班幼兒的認知特點。

活動過程以幼兒為主體,讓幼兒運用各種感官,主動地,較系統地感知了客家美食的美味和豐富多樣性。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積極主動,感知能力、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均得到了鍛鍊。

大班科學領域沉與浮教案篇7

活動目標

1、體驗聽診器可以使聲音放大的現象,產生操作興趣。

2、產生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準備 聽診器1-3個。塑料漏斗,像皮管,酸奶杯,線,回形針。

活動過程

一、聽聽説説

1、引導幼兒把手放在胸膛上,感覺心臟的跳動。

2、指導幼兒趴在同伴的胸前聽一聽心臟跳動的聲音。

3、讓幼兒戴上聽診器聽一聽同伴,老師心臟的跳動聲。

教師:用聽診器聽到心臟的跳動聲和趴在前用耳朵聽到的心臟跳動聲有什麼不同?

二、小實驗

1、觀察桌上的材料

塑料漏斗,像皮管,酸奶杯,線,回形針。

2、教師提問:

我們能運用桌上的材料來做一個傳遞聲音的實驗嗎?”

3、教師示範製作方法:

在倆個酸奶杯低各挖一個小洞,用線穿過,再用回形針卡住。

4、幼兒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三、遊戲—打電話

1、用自制電話通話。

教師引導幼兒用手握住線。

2、教師:你發現了什麼現象?為什麼會產生這種現象?

3、教師小結:聲音是通過線來傳播的,如果把線握住,聲音就傳不過去了。

四、幼兒討論:動聽的聲音和煩人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