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火教案通用6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27W

教案在起草的時候,教師肯定要強調與時俱進,教案是教師為了順利開展教學預先撰寫的文字載體,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火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參考。

火教案通用6篇

火教案篇1

一、教學目標

1、掌握匿笑、禱告、嗅、摩、衍等字詞,積累語言。

2、通過反覆誦讀,揣摩語言,初步體會鑑賞詩歌的方法。

3、初步理解詩歌意象及借物抒情的方法。

4、感受詩歌輕鬆愉悦的意境美,温馨聖潔的情感美,體驗人間至真至純的母子深情及詩人博愛的胸懷。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創設情境

教師以舒緩深沉的語氣講述一個真實的故事。在20xx年6月的《語文新圃》上刊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有一所破舊的山村國小,一位年輕的老師正在昏黃的燈光下,批改着學生的作文。作文題目是《我的願望》。孩子們的願望很多,也很美好:有的説長大要當解放軍,有的説要當老師,有的説要當大老闆……突然,一行字闖入老師的視線:“我的願望是當一條狗。”老師又驚奇又好笑,接着往下看:“我爸爸不幸死了,家裏只剩下我和媽媽。山村的夜很黑,聽人家説黑夜裏有鬼。我很怕鬼,媽媽也怕,只有爸爸不怕,可是爸爸已經不在了。還聽人們説,家裏有狗,鬼就不會來了,可我家連狗也沒有。我多想變成一條狗,夜夜守在媽媽的門口,那樣媽媽就不再害怕了。”讀到這裏,老師的眼睛濕潤了。

師:同學們,聽了這個故事,此時此刻你的心情如何?你想説些什麼呢?

設計意圖:①愛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以這個小故事導入,並適時提問,既開篇就激活學生的生活體驗與內心情感,又切入主題,一石二鳥。

(二)初讀感知

1、自由出聲朗讀。(要求讀得流暢,讀準字音)

2、指明個別朗讀。(穿插識字環節:匿、嗅、禱、摩、衍等)

3、思考討論:詩歌向我們展現了一個怎樣的畫面?(請發揮想象,把詩中描繪的情景想象成一幅畫面,用一句話概況)

設計意圖:初讀環節,意在讓學生整體感知文本內容,並在通讀中掃除文字障礙,落實字詞教學。

(三)美讀探究

師:詩中的“我”是個怎樣的孩子?該如何讀出這孩子的個性與情感。詩中的媽媽是怎樣的媽媽?該怎樣讀出媽媽的心情?

1、小組合作品讀,互相揣摩朗讀的節奏、重音、語氣、語調、情感等。

2、指明個別朗讀,讀後點評。(哪句話或哪個詞讀得好,哪句話或哪個詞讀得不夠好,請説出理由,並試着朗讀。)

語言品味重點語句參考:

①“孩子,你在哪裏呀?”我暗暗地在那裏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句中媽媽的話語要讀出焦急的心情。從“暗暗”、“匿笑”中體味孩子的調皮、可愛。

②……我便突然地再落到地上來,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講故事給我聽。

——句中“突然”表現孩子調皮、可愛的個性,同時表現要給媽媽帶來驚喜的心情。“求”表現孩子撒嬌的天性和戀母、愛母的情感。

③“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

——句中“壞”字讀出母親又驚喜又嗔怪的語氣,貶詞褒用,表現出母親對孩子深深的關愛。

④“我不告訴你,媽媽。”

——句中“不”字拉長讀升調,讀出孩子的撒嬌、調皮、天真、得意的語氣。)

3、聽錄音精彩片斷朗讀,對比再點評:錄音讀得好,還是學生自己讀得好,説出理由。

(這環節有條件可嘗試一下,鼓勵學生説真話,敢於質疑專家,肯定自己。説不定學生的朗讀更切近詩中孩子的真實情感。)

(四)助讀感悟

師:作者為什麼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1、 生自主討論交流。

2、 藉助課文註解理解:金色花是印度的聖樹,把兒童想象成最美麗的聖樹上的花,既讚美了孩子可愛,那金黃的色彩,又象徵着母愛的光輝。

師:從文中你讀出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1、 生各抒己見,體會情感。

2、 介入資料,走進詩人內心世界:

資料一、泰戈爾,印度詩人、小説家、戲劇家、散文家、社會活動家。1924年曾來中國,並著書、撰文,表達對中國人人民的情誼。一生寫有詩集五十多部,中長篇小説十二部,短篇小説百餘篇,戲劇二十餘種。主要作品有詩歌《暮歌》、《晨歌》、《吉檀迦利》、《飛鳥集》、《園丁集》等。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為印度國歌。在印度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1913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金。但是他是一位不幸的人,幼年喪母,青年失去心愛的人,中年妻子病逝兒女夭折。但這些不幸籠罩在他身上,他仍然寫出如此充滿童趣,充滿母愛的文章,可見他心中對生命的愛,對自然的愛,對所有一切的愛,是何其博大!

資料二、“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報以歌。” ——泰戈爾

設計意圖:此環節修改,介入資料一、二,①意為幫助學生更加深入解讀文本,更加深刻體會詩人內心情感。②讓學生在體會世界偉人博大胸懷的同時,得到情感心靈的薰陶和陶冶,從而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體驗。

(五)拓展抒寫

1、結合實際,談談感悟:你從詩中悟到了什麼,你想怎樣回報父母的愛?

2、真情表達,借物抒情:以“假如我 ”句式,寫一句話表達對父母的愛。

設計意圖:①讓學生暢所欲言,讓學生把學習與生活聯繫起來,充分利用生活體驗來加深對作品內涵的理解,並水到渠成進行情感體驗和思想教育,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母愛猶如春風細雨隨時沐浴着我們的身心,只是平時缺乏感受。

②以“假如我_____________”句式寫話,為了讀寫結合,以讀促寫,及時運用文中所學借物抒情的方法。

(六)作業延伸

1、學做詩人,請把課堂上所寫的這句話,拓展成一首小詩,或一段話,來表達你對父母的愛。

2、積累知識,收集有關母子之愛的詩文、名言或典故,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3、查找資料,進一步瞭解詩人。

設計意圖:

作業①:為了學以致用,落實鞏固能力目標。

作業②③:學習語文功夫在課外,課外知識的積累與拓展是新課程的理念之一。

總結:同學們,母子深情是人間至愛。母愛猶如一股涓涓細流時刻滋潤着我們的心田:一聲輕輕的叮嚀,一絲會心的微笑,甚至煩人的嘮叨,嚴厲的斥責……都是濃濃母愛的表現。可我們有時卻忽略了,不懂得感受,不懂得珍惜。如今請讓我們學會珍惜,學會回報吧。

火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以培養語感;品味詩歌的精美語言,體會詩歌中濃濃的母子情。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各種朗讀方式(自由朗讀、表演讀、齊讀)使學生把握詩歌基調;通過自主與探究的學習方式,提高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人間至愛親情,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培養健康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投入真情,反覆誦讀,感知詩歌優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摯淳樸的情感。

教學難點:利用想象,鑑賞詩歌,並嘗試藉助具體的形象或事物來抒寫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有一種愛,無論你身處何方,你都能感受到她的温暖;有一種愛,無論你身陷何境,你都能感受到她的心跳;有一種愛,它讓你任意的索取、享用,她都無怨無悔。你快樂,她幸福;你悲哀,她哭泣。只有她,永遠不需要珍藏,卻永遠不會忘記。這個人就是母親,母親的愛是天底下至真至純的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散文詩——《金色花》,一起來感受一下母親和子女之間的那種親密情感吧!

二、簡介作者泰戈爾和金色花。

在學習課文以前,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一代文豪——泰戈爾和印度佛教聖物——金色花。

泰戈爾,印度詩人、作家,他一生創作豐富,詩集有《新月集》、《飛鳥集》等,長篇小説有《小沙子》、《沉船》等。曾獲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印度是一個以佛教為國教的國度,在泰戈爾的散文詩裏可以處處感到富有宗教意義的愛——最高尚、最純潔的愛。《金色花》選自他的散文詩集《新月集》。金色花,又譯作“瞻波伽”或“佔波”,印度聖物,木蘭花屬植物,開金黃色碎花。

三,傾情誦讀,感受語言美。

1、教師配樂範讀,要求學生注意一些重點字詞的發音,朗讀的停頓、語氣等。

嗅(xiù)聞(氣味)。

羅摩衍那(mó,yǎn)印度長篇敍事詩。

匿笑(nì)匿,隱藏,不讓人知道;匿笑,偷笑。禱告(dǎo)向神祈求保佑。

沐浴(mùyù)洗澡。比喻承受潤澤、培育。花瓣(bàn)。

2、學生初次齊讀課文。

3、揣摩重點句子。

(1)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的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調皮,想象,快樂)(教師提示,學生讀)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裏呀”我暗暗的在那裏匿笑,卻一聲兒不響。(母1親焦急,我調皮)(學生分析,學生讀)

(3)“你到哪裏去了,你這壞孩子”(愛憐,責怪)

(3、4以後學生自由展示)

(4)“我不告訴你,媽媽。”這就是你同我那時所要説的話。(調皮,撒嬌)

4、學生自由朗讀,然後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句子朗讀給全班同學聽,並談談理由。——朗讀小結:這首詩的感情基調是舒緩、温馨、深情的。

5、個別學生朗讀課文。

我們知道了整首詩的感情基調和一些關鍵詩句的讀法,現在我們請一個同學把詩歌有感情地朗讀一遍。

學生表演讀、評點。(朗讀指導:輕重快慢、抑揚頓挫、感情處理,體態語言等)

四、合作探究,感悟情感美。

1、“我”與媽媽進行了哪三次嬉戲明確:

母親做禱告時,開放花瓣散發香氣。母親讀書時,將影子投在書頁上。

母親去牛棚時,和她開玩笑,恢復原形。

2、孩子變成金色花後,為什麼總是瞞着不讓媽媽知道呢明確:

因為孩子懂得母愛的奉獻是無私的,對母愛的回報也應該是無私的。他不圖媽媽誇獎,但求媽媽生活得更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嬌,一味地瞞着媽媽。

3、孩子為什麼想變成一朵金色花,而不變成其它的事物呢明確:

因為金色花是印度聖樹上的花,聖潔而美麗,變成金色花就是意味着自己給予母親的愛是聖潔而美麗的,正可以表達自己回報母愛的心願。——借花抒情

4、這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和一個怎樣的媽媽請你用“我讀出了一個xxxxxxxxxxxx的孩子和一個xxxxxxxxxxxx的媽媽”的句式來回答。請説説你的理由。

示例:我讀出了一個淘氣的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愛讀書的媽媽。

我讀出了一個伶俐可愛的孩子,一位温柔善良的媽媽。

我讀出了一個活潑機靈的孩子,一位勤勞美麗的媽媽。

我讀出了一個愛媽媽的孩子,一位愛孩子的媽媽。

我讀出了一個聰明的孩子,一位聖潔的媽媽。我讀出了一個神奇的孩子,一位篤信宗教的媽媽。

5、母親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孩子對母親的愛是真摯的,詩中洋溢的濃濃情感令我們陶醉。現在讓我們用自己最動聽的聲音再次朗讀一遍課文。

五、深情描述,品味畫面美。

1、我們剛才用不同的方式讀了這首詩,知道這首詩為我們創設了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畫面。現在我們用我們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一下這些畫面。我們先閉上眼睛,聽老師描述的畫面是否來自於這一首詩

2清晨朝露未晞,在鋪滿金色花的林蔭中,飄出一個修長的身影,她的濕發披在兩肩,髮絲間的水滴輕輕飄落,親吻着林間綠色的小草。媽媽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小庭院裏,她緩緩地把雙手放在胸口。媽媽在祈禱了,空氣中瀰漫着媽媽輕柔的話語。突然媽媽的雙眉微微揚起,這香氣從何而來我屏住氣息,一聲不響

2、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一下詩中的畫面,可以用“我感受到這樣的畫面”來做恰當描述。

3、齊讀詩歌,再次品味詩歌的畫面美。

六、深入探究,挖掘想象美。

我們已經感受了詩歌的語言美、情感美,品味了詩歌的畫面美。這些美都源自詩人的神奇表達。泰戈爾的寫法到底有什麼特別的魅力呢我們一起來看幾個小問題,或許可以幫助我們發現美的根源所在。

1、在中國,我們一般用花兒來比喻什麼(兒童、成人、老人)

2、金色花是最美麗的聖樹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體現了詩人對孩子一種怎樣的感情(喜愛、憎惡讚美、貶抑)

3、人們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在詩中有什麼象徵意義(人們←→花兒母親←→孩子)

明確:我們中國喜歡用花朵比喻兒童,印度也一樣。泰戈爾把兒童想像成一朵金色花,最美麗的聖樹上的花朵,讚美孩子可愛。人們喜愛花兒,花兒也惠及人們,正可以象徵母親喜愛孩子、孩子回報母愛的心願。泰戈爾的想像實在新奇,表達實在美妙!

七、拓展延伸

1、以詩解詩

告別

是我走的時候了,媽媽,我走了。

當清寂的黎明,你在暗中伸出雙臂,要抱你睡在牀上的孩子時,我要説道:“孩子不在那裏呀!”——媽媽,我走了。

我要變成一股清風撫摸着你;我要變成水的漣漪,當你浴時,把你吻了又吻。

大風之夜,當雨點在樹葉中淅瀝時,你在牀上,會聽見我的微語,當電光從開着的窗口閃進你的屋裏時,我的笑聲也偕了它一同閃進了。

如果你醒着躺在牀上,想你的孩子到深夜,我便要從星空向你唱道:“睡呀!媽媽,睡呀。”

我要坐在各處遊蕩的月光上,偷偷地來到你的牀上,乘你睡着時,躺在你的胸上。

我要變成一個夢兒,從你的眼皮的微縫中,鑽到你睡眠的深處。當你醒來吃驚地四望時,我便如閃耀的螢火似地熠熠地向暗中飛去了。

當普耶節日①,鄰舍家的孩子們來屋裏遊玩時,我便要融化在笛聲裏,整日價在你心頭震盪。

親愛的阿姨帶了普耶禮②來,問道:“我們的孩子在哪裏,姊姊”媽媽,你將要柔聲地告訴她:“他呀,他現在是在我的瞳仁裏,他現在是在我的身體裏,在我的靈魂裏。”

————————

①普耶(puja),意為“祭神大典”,這裏的“普耶節”,是指印度十月間的“難近母祭日”。

②普耶禮就是指這個節日親友相互饋送的禮物。

提問:這首詩表達了什麼感情你發現詩歌美在哪裏

明確:表現了家庭的天倫之愛,表現了人性的美好與聖潔。親情美,人性美。

2、創意表達,昇華情感美。

你讀了這篇文章,是否也覺得我們要為深愛着我們的母親作些什麼呢我們用有創意的作業,來表達我們對媽媽的愛。以“媽媽,我想説愛您”為題,寫一段話,表現你對媽媽的深情。

八、小結課文

如果把父愛比作高山,那是因為他高大、挺拔;而母愛則是一條小河,一片大海,她温柔、清澈、博大、源遠而流長。孟郊在《遊子吟》中寫道“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依依小草怎回報得了春日陽光的恩澤呢汪國真説“我們也愛母親/卻和母親愛我們不一樣/我們的愛是溪流/母親的愛是海洋”,無論如何,請用小草的芳香,請用溪流的歡歌來回報我們的母親。從現在開始,從點點滴滴做起。

火教案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朋友間互贈新年祝福的快樂。

2.瞭解賀卡,知道賀卡是表示祝福或問候的一種卡片。

3.嘗試製作賀卡。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賀卡”組圖;《祝你新年快樂》故事音頻及圖片;背景音樂。

材料準備:裝飾好的賀卡一張;空白賀卡人手一張、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材料及組圖引導幼兒瞭解賀卡

——今天早上,老師收到了一份神祕人送來的禮物,禮物現在就在老師的手上,小朋友猜一猜是什麼?

——這份禮物叫賀卡,你們知道賀卡嗎?

二:播放音頻及圖片感受朋友間互贈新年祝福快樂

——河馬壯壯畫了好多賀卡要送給他的好朋友們,你們想知道壯壯的賀卡都送給了誰嗎?我們一起聽故事,去故事裏找一找答案吧。

——壯壯為什麼要送賀卡給好朋友們?

三:播放背音樂發放材料鼓勵幼兒動手製作賀卡

1.討論如何製作賀卡。

2.播放背景音樂,發放材料,幼兒動手製作賀卡。

四:交流展示賀卡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賀卡

——你在賀卡上畫了什麼?

——你想將這張賀卡送給誰?

火教案篇4

【學習目標】

1、運用偏旁歸類的方法鞏固識字,並引導發現偏旁與字義的關係。

2、能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用數量詞填上相應的事物名稱。

3、朗讀詞語、通過讀記積累詞語。

4、正確、流利、有感情背兒歌。

5、圍繞合作這個主題,進行口頭表達。

【教學用具】

電腦、課件、實物投影、圖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播放音樂)聽到選這熟悉的聲音,又到了我的發現時間了,這一次我們會有什麼新的發現呢?

二、我的發現?

1、出示課件(帶有釒、衤、疒旁的三組字)

釒 鋼 銅 鐵 釘

衤 被 裙 褲 襖

疒 病 疼 痛 瘋

2、學生自由讀一讀,在小組裏説説自己的發現。

3、交流發現:每一行的字都有一個相同的偏旁。(在字的前面點擊偏旁)

可是,你們知道嗎?這12個字裏藏着祕密呢?聰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導學生觀察課件的12個字與釒、衤、疒字的關係。)?

(第一行都有釒字旁,金字旁與金屬有關;第二行字都有衤字旁,衣字旁與服裝、被子等有關;第三行字都有疒字旁與疾病有關)

4、小組讀、指名讀、互讀、再脱掉拼音讀。

5、你還知道哪些釒、衤、疒的字?你在哪裏見過這些字?

(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通過交流識字經驗增強識字的自豪感。)

6、拓展:找一找釒、衤、疒旁的字。

教師和學生共同總結:字的偏旁與字的意思有關。

三、我會填?

1、出示課件(不帶詞語)

一隻( ) 一個( ) 一把( )

一塊( ) 一條( ) 一盤( )

2、你能根據量詞填上相應的事物名稱嗎?(小組內練習後推薦一人講給大家聽)

3、指名領讀,同桌互讀,拍手讀,男女生對讀。

4、在生活中像這樣的詞還有很多,你會説嗎?

5、拓展:

五顆( ) 一座( ) 一本( )

一幅( ) 一架( ) 一間( )

四、我會讀?

小朋友們認得、填得真好,咱們接着往下學。(點出我會讀。)?出示課件圖片上寫着我會讀中的詞語。

書桌 板凳 椅子 棉被 運動褲

本領 習慣 宣佈 稱讚 議論紛紛

自信 容易 粗糙 疲勞 吞吞吐吐

學生自己讀一讀詞語,邊讀邊想:這些詞語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讓學生説説吞吞吐吐(AABB)形式的詞語。

五、讀讀背背

?走山路》是一首有趣的繞口令形式的兒歌,在教學中要以讀為主,熟讀成誦。讓學生藉助插圖,在讀中感悟。

1、下面我們就來學一首兒歌:走山路。(出示課件、配音)

2、藉助拼音自由練讀,注意要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配樂朗讀)

3、多種方式練讀:指名讀,同桌互讀,邊評邊讀,組內讀,男女生讀,齊讀,邊讀邊做動作

4、説説你讀懂了什麼。

5、看課件:小豬、小鹿和小兔為了什麼事急壞了?

6、老師指着課件讓學生自由發言。

7、指導背誦(四人小組合作、開火車)

8、齊背兒歌。(配樂)

第二課時

?口語交際:合作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與別人合作做成過事情,選一件講給同學聽。聽的人可以插話,可以提問題。再評一評哪件事做得好,誰講得清楚、明白。

1、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合作的圖片。

2、 指導學生簡單地説出圖意。(讓孩子們暢所欲言)

3、板書課題《合作》。

4、師講合作做成的故事。

5、小組內每人講與別人合作做成的事,然後小組派代表在班裏講。聽的人可以插話,可以提問題。(使學生品嚐到成功的喜悦,獲得成功的滿足感,增強了口語交際的自信心和勇氣)

6、再評一評哪件事做得好,誰講得清楚、明白。(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他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説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培養健康的人格,發展健康的個性)

總結:在我們的生活中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而且要發揚團結合作的精神,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希望每個人多關心身邊的小事,做合格的小公民!

?展示台

這次展示台是展示自己蒐集有關團結合作的詞語、諺語等。這一項活動要提醒學生提前做好準備。展示的方式可以靈活多樣,比如:比比誰説的諺語多,比比哪組蒐集的有關團結合作的詞語多;同學之間進行詞語本交流,合作製作詞語卡片,互贈自己喜歡的詞語。

火教案篇5

【教學思路】

?馬説》是一篇寓意深遠,寄情深沉,富有啟示作用的古代雜文。教讀本文時,可引導學生從誦讀入手,體會語言承載着的思想情感,並與作者的遭遇感同身受,在受啟迪的同時拓寬思維空間,形成與時俱進的人生觀、人才觀和用人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 熟讀成誦。

⑵ 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實詞和虛詞。

2、過程與方法:

⑴ 指導朗讀,領會虛詞,品味情感,逐層分析語調變化,當堂成誦。

⑵ 誘導思辨,激發爭論,培養學生勇於質疑、探究、創新的語文素質。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⑴ 理解短文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⑵ 客觀、正確地把握本文提出的懷才不遇的問題。

⑶ 形成與時俱進的人生觀、人才觀和用人觀。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⑴ 掌握古今異義詞。

⑵ 背誦全文。

⑶ 正確理解《馬説》所闡明的深刻道理。

2、難點:

討論有關人生觀、人才觀、用人觀的問題。

【教學方法】

點撥法、誦讀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教學。

【教學課時】

一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收集、整理材料,做好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掃清字詞障礙,準備相關材料。

【教學過程和內容】

一、導入

1、播放《萬馬奔騰》音樂;展示幾幅馬圖來激活氣氛。

2、請學生説説有關“馬”的成語、名句;

3、請學生講講傳説中有哪些千里馬。

(以對比故事導入)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人,姓孫名陽。據説,有一匹千里馬拉着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膚也受了傷;渾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並脱下自己的衣服覆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於是低下頭吐氣,抬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雲霄。這是它感激伯樂瞭解並且體貼它啊。伯樂把馬獻給了楚王,經過精心餵養,馬變得精壯神駿。楚王跨馬揚鞭,但覺兩耳生風,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後來,千里馬為楚王馳騁沙場,立下了不少赫赫戰功!

千里馬有了伯樂的發現、啟用,經過精心餵養,自然精壯神駿,能馳騁沙場,立功揚名了!但如果沒有伯樂的出現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韓愈寫的《馬説》,一定會讓你對千里馬有進一步的認識!

二、解題和作者、作品、背景簡介

?馬説》是通篇借物比喻的雜文,屬論説文體。“説”就是“談談”的意思,比“論”隨便些。從字面上可以解作“説説千里馬”或“説説千里馬的問題”。

本文選自《韓昌黎文集》中的雜説四,作者韓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學家。本篇取材於古代伯樂相馬的寓言,借千里馬因無伯樂賞識的不幸遭遇,説明了“欲得士,必須善識士,善養士,善譽士的道理。”表達了對當時社會壓抑人才,摧殘人才現象的控訴,對昏聵愚蒙的達官貴人的譴責,以及沉淪下僚的才智之士的乞求脱穎而出的渴望。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聲情並茂的誦讀全文。

2、老師指導誦讀的斷句、節奏、重讀、語氣、情感表現等。

3、播放錄音,要求學生注意聽好難字的讀音,把握好語調、語氣。

4、學生朗讀課文,討論、探究難詞難句和關鍵句,瞭解全文大意。(掃清文言詞語障礙、積累文言詞彙)

四、再讀課文,深入探究下列問題

1、“千里馬”有哪些不幸遭遇?(引導學生合作、探究)

2、誰該對千里馬的不幸遭遇負責?(引發學生強烈的思辨、探究和爭論)

3、“千里馬”、“伯樂”和“食馬者”各比喻什麼?作者對他們的態度怎樣?你的感覺又如何?(學生應感同身受,有感而發)

4、像這樣借寫它物來寄託情感、闡明道理的寫法叫做什麼?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明確託物寓意的寫法;領悟本文的思想內容。)

合作探究爭辯:世上是先有伯樂還是先有千里馬?

五、拓展探究

1、作者認為“伯樂”決定了千里馬的命運,你同意他的觀點嗎?如果你是千里馬,你只會等別人來發現嗎?如不然你可怎麼做呢?

2、結合當今社會談談如何“多出人才,用好人才,人盡其才”!

六、學生當堂熟讀成誦

七、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以《假如我是千里馬》為文題,寫寫自己的想法。

【板書設計】

引論: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惋惜) 策之不以其道(託物)

表達:懷才不遇 《馬説》

本論: 食之不能盡其材 (憤怒)

控訴:埋沒人才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寓意)

希望:重用人才

結論: 其真不知馬也。 (諷刺)

千里馬 託物寓意 人才

火教案篇6

幼兒園舞蹈欣賞:瑤族舞曲

活動目標1、明白舞曲的名稱,初步感知舞曲優美、柔和的旋律。

2、會用優美的動作跟隨音樂表演。

活動準備讓幼兒熟悉少數民族瑤族,跳舞唱歌的場景圖片,配樂磁帶《瑤族舞曲》

活動過程一、欣賞樂曲,理解樂曲的資料,找出主要音樂形象。

1、小朋友,我們今日來聽一首好聽的曲子。(教師彈奏樂曲)。

2、剛才的曲子叫《瑤族舞曲》,好聽嗎?我們再聽一遍錄音,你一邊聽一邊想,音樂中告訴我們叔叔阿姨在幹什麼?聽完樂曲,讓幼兒説一説(叔叔阿姨在跳舞……)對幼兒的想象加以評價。

3、出示圖片(瑤族叔叔阿姨跳舞的場面,有長鼓,蘆笙,小河。樹,竹樓,晚霞……),再次引導幼兒邊看圖片邊聽音樂。

二、組織幼兒分段欣賞樂曲。

1、彈奏第一段,要求幼兒聽出音樂的速度是快還是慢。

提問:聽了這段音樂,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樣跳舞的(引導幼兒説:這段音樂很慢,叔叔阿姨在跳着優美的舞蹈)。

2、聽第二段音樂,要求幼兒講出音樂的快慢。

聽了這段音樂,想象叔叔阿姨是怎樣跳舞的(引導幼兒説:叔叔阿姨跳得很快,因為這段音樂是快的)。

3、讓幼兒聽第三段音樂,以同樣的要求讓幼兒邊欣賞邊想象,這時叔叔阿姨幹什麼?

4、在分段欣賞的基礎上再讓幼兒完整欣賞一遍樂曲,教師可配上語言(能夠事先準備好的,也能夠是加上幼兒想象講述的資料,教師即興組織的)。如第一段音樂可配上:"在風景優美的瑤族寨,住着許多勤勞的叔叔阿姨,這天,晚霞映紅了天邊,他們結束了一天愉快的勞動,來到了小河邊,唱着動聽的歌,跳着優美的舞"。第二段音樂可配上:"聽,他們越唱越歡樂,瞧,他們越唱越有勁,啊,他們在唱歌歌唱我們的生活多完美。

三、引導幼兒在欣賞樂曲過程中熟悉它的結構。

1、要求幼兒反覆欣賞音樂,開始的速度怎樣?中間的速度怎樣?最終的速度怎樣?

2、引導幼兒欣賞第三段音樂和哪一段音樂一樣?經過不斷欣賞,讓幼兒明白舞曲是(aba)三段體的結構形式。

四、欣賞、學習鈴鼓舞,體驗舞曲的優美、柔和。

1、欣賞教師的表演。(教師自編)2、幼兒徒手模仿教師的動作,用身體和手臂表現樂曲的柔美。

3、幼兒持鈴鼓隨音樂練習,進一步體驗樂曲的優美、柔和。

Tags:教案 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