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教師文案

異分數的加減法教學反思7篇

欄目: 教師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85W

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提升我們的自我批評能力,教學反思是教師對教育過程反思的一種文字材料,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異分數的加減法教學反思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異分數的加減法教學反思7篇

異分數的加減法教學反思篇1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這節課,是在學生已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與上一節課有很多相似之處。重點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本課的設計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計算教學是枯燥乏味的。新課開始創設“按要求種地”的活動情境,讓學生在一張長方形紙上動手操作去塗色表示1/2和1/4,既複習舊知,又為後面的新知教學鋪路。

2、操作體驗,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數學知識只有通過學生親身主動的參與,自主探索,才能轉化學生自己的知識。教學中,教者能注意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並藉助動手操作,明白了1/2加1/4為什麼要通分的算理。從而得出異分母分數的計算方法。整個活動過程,讓學生始終處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充分調動,學生通過自己和同伴的努力,明悟算理,掌握算法,經歷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同時滲透了轉化思想。

4、把分數加減法和解決問題相聯繫,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讓學生體會分數加減法實際意義,提高學生計算的興趣,進一步體會分數加減法的應用價值。

改進之處:

教學語言雖注意了啟發性,但還不夠明快,簡潔。總是擔心學生不會,或敍述不到位而想代替説,或者重複學生髮言,影響了教學節奏。

異分數的加減法教學反思篇2

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是數學運算的重要基礎知識之一,能否掌握好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是評價學生是否擁有良好的運算能力,擁有良好的數感的一項重要指標。本節課教學的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在分數加減法運算中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

成功之處:

1.注重引導學生構建分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之間的內在聯繫。分數加減法與整數加減法的含義完全相同,所表示的意義也相同,加法都表示把兩個數合併成一個數的運算,減法是已知兩個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它們的計算方法從表面上看似不同,但是實質上是相同的,其特點: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減。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就是要統一成相同的單位才能進行計算。在教學例題1時,通過小精靈的提示:你能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嗎?實際上是給學生指明瞭探索的方向:轉化為學過的知識來解決。通過學生自主思考發現:分數的分母不同,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要利用前面學過的知識通分把異分母分數轉化成同分母分數,這樣就可以進行計算了。也就是相同單位的數才能相加減。

2.注重轉化思想的培養。國小階段,教師不僅僅進行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解決問題的鑰匙和靈魂。在本節課中,轉化思想的滲透尤為重要。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就是把新問題如何轉化為舊問題來解決,重點讓學生經歷將新知轉化為舊知的過程,也就是把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轉化為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問題。強化這一思想會對於孩子今後的學習受益終身。

不足之處:

在計算中一是發現個別學生通分使用的是公倍數,而不是最小公倍數;二是計算的結果沒有化成最簡分數,特別是3的倍數的分數很多學生沒有看出來,導致出現錯誤。

再教設計:

重視通分的方法,重點對3的倍數的分數進行鍼對性的練習。

異分數的加減法教學反思篇3

今天,我執教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一課,心中感慨萬千,我既為學生的精彩而感動,又感到有些壓抑。細細分析整個教學過程,讓我有了新的認識。下面就對本節課的成敗進行一下自我反思。

一、 成功設計演繹出精彩

1、搶答遊戲,順勢導入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課若能有好的引入,可以給學生一個啟發的廣闊思維空間,使學生把注意力、興趣集中起來,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慾,從而開展積極的思維,在最佳的精神狀態中主動積極的學習。英國教育家米卓德.斯蒂文斯曾指出:“玩耍和娛樂是孩子開發智力的第一有效方法”。基於這一點,我設計了搶答賽,把比賽有機地運用於課堂教學,使學生在無意注意中既鞏固了知識,又在遇到的新問題懸念中順勢導入新課 ,同時也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慾,使學生能積極地投入教學中。

2、合作探究、主動構建

建構主義學習觀指出:學習不是簡單地把知識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動地建構知識的意義。數學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中也有這樣一段描述:“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我沒有剝奪他們的權利,而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後,在自己思考的基礎上,小組合作探究,這種學習方式正是新課程標準提倡的主要方式。學生在小組的共同努力下,獲得了豐碩的成果。無論困惑與成功,都讓孩子經歷了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了學生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能有條理地、清晰地闡述自己的觀點。這也是該課最精彩的部分。學生小組的一份份設計方案成了本節課最亮麗的風景。他們猜想驗證的過程,他們有理有據的分析,他們那種把新知識轉化為已有知識的數學探究思想,還有他們那種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主動構建知識的情景,無不吸引着我,讓我為他們而自豪,為他們而喝彩!這種精神不正是新課改所需要的嗎?

3、正確定位、尊重學生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我們教師的職業不同點就是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基於以上兩點的思考,我把課堂還給孩子,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自我的探究中感受成功、體驗快樂。那我們教師做什麼呢?我們要組織好這節課,要把學生引導到數學的領域中進行探究,和學生一起研究、一起探討問題,成為學生學習上的夥伴。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任務就是,我們要在適當的時候對學生進行正確合理的評價,並通過教師的評價能激起學生的一次又一次的慾望,讓他們獲得知識的昇華、人格的提升。

本節課,我多次在總結中對學生進行評價,一句句“你們真了不起!”、“你們正讓我感動”等話語和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自信而快樂。同時,我非常注意學生研究問題時的每一個細節,只要我發現了,我都給予及時地評價,並滲透了數學思想的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這一切都是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產生的,沒有對學生的尊重和理解,沒有對教師自己角色的準確定位,是不會出現以上這些催人奮進、激情澎湃的話語的。

4、補充材料、拓展視野

數學的知識是枯燥的,但數學思維的邏輯與嚴禁又讓人佩服。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不應只建立在知識的學習上,還可以補充豐富的數學資料,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讓他們感受中國的燦爛文化,拓展數學視野,這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於是我結合本節課內容蒐集了一點小知識進行補充,隨即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 壓抑氣氛讓我反思

大家都知道,計算教學是最為枯燥的,除了計算就是練習計算,為了計算而計算。我既使絞盡腦汁,設計搶答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用教師激勵的語言感染學生,讓他們自己探究感受成功的快樂。但是這節課我覺得最大的不足之處就是整節課我都沒有把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我覺得有些失敗,自己也沒有發揮出最佳的狀態,總覺得有些壓抑。我考慮可能有以下幾點原因:

1、開端的情景沒創設好

我非常注重開場白的情景創設,但這次的開場白只是和學生交流了觀察與猜想的精神,一直比較低沉。還沒來得及進行一些小遊戲來調動大家就上課了,學生的情緒還沒有進入興奮的最佳狀態。再加上搶答賽中的緊張與知識的遺忘則更加重的沉悶的氣氛。如果我把槍大賽的氣氛在調整一下,或許會更好。

2、亮點卡沒利用好

亮點卡很吸引學生,從課後學生的爭先恐後想得到它就可以證明。但我卻沒能發揮出它的激勵性,只用了一兩次,如果在課堂地進行中也設計一些獎勵,可能會調動的更好一些。

3、設計方面存在缺陷

計算教學的枯燥如何克服?這個問題我雖然盡力避免,但依然免不了它的枯燥乏味。我的設計還缺少趣味性等東西,我想在這方面再下一番功夫,多進行理論學習和實踐的嘗試,爭取能更好地克服掉。

總之,這節課我為學生的探索精神而感動、而自豪,又為課堂的壓抑氣氛而苦惱,我迫切希望得到專家的指引和大家的意見,並希望通過我的反思能積累經驗、汲取教訓,不斷指導今後的教學生涯。

異分數的加減法教學反思篇4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在學習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的學習。這部分內容與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相比,所不同的是計算過程中增加了通分這一環節。因此這節課把轉化的思想定為關鍵,旨在把新知導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解決新的問題。

在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法時,我引導學生思考:+能像複習題那樣直接進行計算嗎?為什麼不能?那你能想辦法用學過的知識計算出+的和嗎?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討論,得出用通分的方法把異分母分數轉化為同分母分數,然後按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進行計算。然後教師再次引導學生回顧在異分母分數加法計算中遇到了什麼問題,這個問題我們是怎樣解決的?

強化轉化的思想在異分母分數加法計算的重要性。同時,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為什麼要轉化,我出示了課件,將、轉化為、的過程,這樣更直觀、明瞭。使學生既明確了轉化的思想,理解了算理,又掌握了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形成了運算技能。而在計算異分母分數減法教學時則放手讓學生自主練習。

整節課下來,感覺到有幾點值得在以後的教學中注意:

一、教師要靈活應用教材。例題+教師通過課件演示轉化,儘管形象、直觀,但總感覺學生是在教師的牽動下理解的,自主性不強。由於例題中的數據比較大,學生在理解轉化思想時用畫圖或摺紙的方法操作困難比較大。如果把例題中的數據改成+這樣比較小的分數時,教師無需作課件,學生就能用畫圖或摺紙的方法理解,這樣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動手能力充分得到發揮,豈不更好?這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備課不僅要從自己方面着想,更要換位思考,備自己少一點,備學生多一些,給足學生更大的空間,讓學生在課堂這個小舞台上展現自己的風采!

二、計算教學比較枯燥,練習中要儘量在增加趣味性、競爭性上下功夫,這樣學生才樂學、願學,這方面還得努力,加油!

異分數的加減法教學反思篇5

1、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進一步深刻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要先通分的道理。

數的運算最基本的原則就是把單位統一。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以同分母分數加法計算法則為基礎的,作為本課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異分母的分數計算法則,還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即為什麼要先通分。在引導學生掌握算法和理解算理時,運用了“問題情景——探究方法——溝通比較——建立模型”的結構模型。即:首先是讓學生通過讓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扇形統計圖設計問題,體現了學生的主動參與學習。第二步通過探討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明確通分的算理。第三步通過二次自主探究、一次嘗試練習的體驗,逐步建立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法則的模型。

2、關注學生的基本事實,着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

在新知的解決過程中,充分調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在交流、溝通的基礎上,加深對異分母分數加關法計算法則的理解。以實現學習就是對話的基本理念。在鞏固練習的過程中,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實現讓每一個孩子都得到不同的發展。本節課的教學完全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情境中讓學生髮現問題,並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討論,學生之間的知識進行互補,學生髮現分數單位不同無法相加減,只有先通分劃成同分母分數,然後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的.法則進行計算。上述過程中,完全是學生自主探索的成果,而且在整個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主動探究的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培養,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享受成功的喜悦。

3、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讓每一個人從説的過程中來掌握知識。

整節課中,分三個點讓學生來説,首先為什麼異分母分數加減要先通分。這是小組討論的形式進行探討;接着在做了異分母分數加法後,讓學生比較説説異分母分數和同分母分數之間有什麼區別。最後,讓學生説説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過程,並總結出計算法則以及注意點。通過這三次説的過程,學生基本上對異分母分數計算方法和為什麼要通分有了一定認識和理解。這樣使學生建立了一定的理性認識。並且表達能力也有了很好的發展。

以下幾點是我總結出的應該在以後教學中改進的地方:

對教材的理解和處理方面:就拿本節課説,我設計本節課是圍繞教學重難點來展開的,在複習引入部分,以通分和找分數單位來引入,事實上應該以同分母分數的加減來引入,因為這樣有幾個好處,做同分母分數加減法不僅可以複習通分和分數單位這兩個必要知識的鋪墊,還可以讓學生可以主動的去研究把異分母加減法怎樣轉化成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另外,在圖形結合教學時,也可以讓學生知道分數單位相同才能相加減。不過,在這個從圖中找計算方法步驟中,教學方法把握的不都到位。

異分數的加減法教學反思篇6

一、教材的侷限性

1、教學材料過與抽象,遠離學生生活實際。

2、沒有為學生主動探究創設情景,學生無法進行主動探究。

二、改為現在的教學方案,有以下幾點想法

1、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變傳統的接受學習為主動探究的學習。

這節課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去上,大概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先複習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讓學生明確兩個分數相加,一定要分數單位相同才行。然後告訴學生,異分母分數相加,分數單位不同,要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方法進行計算。最後安排一定量的練習。

本節課的教學完全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情境中讓學生髮現問題,並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動手操作,學生在操作中發現:分數單位不同,無法相加,於是他們通過操作,把兩個分數重新平均分,使他們的分數單位相同,再相加。上述過程,完全是學生自主探究的成果,在這一過程中,每一個小組的學生都在進行合作,每一個學生都在主動的探究,異分母分數相加要先通分這一知識點完全是由學生自己發現的。而且,在整個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主動探究的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都得到了培養。在整個的過程中,教師始終沒有以知識權威的身份出現在課堂中,而是以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的身份出現。

2、讓學生在探究中體驗,進一步深刻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要先通分的道理。

新課標中不僅使用了“瞭解、理解、掌握、運用”等刻畫知識技能的目標動詞,而且使用了“感受、體驗”等刻畫數學活動水平的過程性目標動詞,可見新課標對學生在數學思考、解決問題以及情感與態度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教學過程既是一個探究過程,同時也是學生主動參與的一個特定的數學活動過程,作為一個活動過程,那就要特別關注學生的體驗,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比的性質,獲得一些經驗。

(1)探究的材料由學生提供。

(2)學生動手操作,得出兩個分數相加的和。

(3)兩個分數的分數單位不一樣,不能直接相加,造成學生思維衝突。

(4)由學生自己概括“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5)進行驗證,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嚴謹性。

3、聯繫生活實際,利用情境貫穿整堂課。

好的課題導入能引起學生的知識衝突,打破學生的心理平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和求知慾,能引人入勝,輝映全堂。新課導入的藝術之一在於能把生活中的問題作為例題,使學生切實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的必要性,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

課的一開始,引出學生很熟悉的過生日的話題,一下子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緊接着讓學生説説分蛋糕的方案,並在猜想這些方案是否可行的基礎上,引出今天要研究的問題:“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然後,用圓紙片代替蛋糕,讓學生主動探究,學生的學習熱情一下子高漲,從實踐的情況來看,效果還是不錯的。

最後,提出課外延伸題:今天我們學習了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請你用今天學到的知識,再去思考一下,前面幾種分蛋糕的方案,哪種是可行的,哪種是不可行的?既擴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也培養了學生利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

異分數的加減法教學反思篇7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是國小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六單元中的一個知識點。它起着承上啟下的作用,在本節課之前,學生學習了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而在此之後即將學習分數加減混合計算。通過這節課的教學,我反思如下:

1、在複習導入環節,口算題出的較少,有多數同學沒有實際參與口算計算,這樣會導致部分學生先溜號。異分母分數比大小應該由學生口述過程,而不是老師代勞。重要的一點是,沒有加入求最小公倍數的練習。這部分內容在前面學習時也遇到過困難,而且也是這節課的關鍵。如果在課前複習時,複習一下最小公倍數的三種求法,或許在實際計算時會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

2、在學生探究環節,對學困生的關注度不夠高,我只是注意到了大多數善於表達或能夠表達清楚的同學,以便於促使他們能夠總結出方法。其次,我也注意到了程度偏後的同學,在他們身邊巡視並聽取結果。這樣下來,就沒有太多的時間放在學困生身上,對於個別學困生,我給他們安排了優等生老師,就是為了能夠帶動他們。所以,我忽視了個別同學。

3、當堂訓練環節,我採用的是學生板演措施。在此過程中,我把重點放在了學困生身上,找了多個學困生進行板演,其中也有中等生。可實際效果卻不好,中等生能夠做上來,但形式不規範。學困生抓耳撓腮,不得其解。優等生百般無聊,無所事事。時間就這樣浪費了,結果導致,優等生沒吃飽,學困生沒進步。

通過這一節課的教學,我分析了自己存在的問題,在今後的教學中,要避免類似情況的發生,讓課堂效率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