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排行榜

衢州10位最具代表性的名人

欄目: 排行榜 / 發佈於: / 人氣:2.67W

10、吾紳

衢州10位最具代表性的名人

吾紳(1381-1441),字叔縉,號納齋。自小聰穎,經書過目不忘。明·建文四年(1402),考中舉人,永樂二年(1404),進士及第。是歲,廷策進士四百七十人,被選優秀者二十九人為翰林庶吉士,讀書文淵閣,唯紳年齡最小,且質偉才碩,博覽羣書,為文立論鮮明,言辭激勵,滔滔然無所凝滯,深博皇帝朱棣的稱讚。被任命參與修撰《太祖實錄》、《永樂大典》及《四書五經》、《性理大全》等。同事者四十餘人,撰輯之功,吾紳居多。九年(1411),成祖改紳為刑部主事,在職期間,理案有方,治獄有聲,聲譽甚隆。十六年(1418),再遷本部郎中,因政學兼優,次年超拜禮部右侍郎。詔書初下,成祖對禮部尚書呂震説:“紳出自翰林,此朕昔所造,就今日得人用,可佐卿禮矣。”時,不少同僚好友前來慶賀,至其家,卻一室蕭然,了無供具,眾客望之一笑而起。而成祖對其卻十分器器重,經常於便殿召見試文論經,紳落紙如雲,朗朗不巰,較諸同列者獲賞獨勝。十七年,因奏對不合聖意,為呂震所排擠,放任廣東參政,在赴任途中,路經武漢登黃鶴樓吟詩云:“高樓遙瞰大江頭,詞客重臨憶舊遊。黃鶴已隨仙馭白,雲遠長伴楚天秋,巴山樹色千年在,漢水波聲日夜流,不必憑欄重回首,且將樽酒漫消愁。”借景寓意,以酒消愁,流露出自己的失意和淡淡的不滿情懷。到任後立志圖治,體察民情。審理案件,懲治-,致使廣東吏肅民安,百姓有口皆碑。一日,明成祖視朝,忽然想起吾紳,曰:“朕目中久不見長篇秀才。”遂命吏部下詔速召紳回京。詔至廣東,紳即打點行裝乘車欲行,百姓聞之紛紛攔道,攀車卧轍,極力懇留。

宣德四年(1429),復官南京禮部侍郎,未幾,母病逝世。丁內艱,·使御祭。故里服闋期間,吾紳專程祭掃了好友,剛直敢言,因得罪權臣,被陷賜死的兵部給事中、同邑人虞京,並題寫七律一首:“荏苒百年罄夢短,殷勤此日奠芳樽。荒原寂寂明斜日,古木瀟瀟起暮雲。收·忍流沾宿草,盟心不負締新婚。世間多少延陵劍,歿後誰能掛故墳。”表露了人生苦短,朋友情長的深深思念之情。九年(1434)復起,改刑部侍郎,奉命考察兩廣、福建等地-政績。其故友時任福建參議,利用職權,貪贓枉法。紳深入查訪,掌握罪證後,依法嚴懲,同時撤職查辦的-三人,百姓拍手叫好,稱其為“鐵面巡按”。

紳與同邑華埠人、官居衞王府左長史的金實友善,同參與《太祖實錄》和《永樂大典》的編撰工作,相互均有詩書往來,《送金長史還朝》就是其中一首:“相逢未盡舊交遊,握手臨岐欲別難,鴻雁夕陽那忍聽,黃花晚節若為香。西風匹馬離情遠,明月孤舟客夢寒。魏闕每懷朝夕念,幾回矯首五雲端。”展示了倆人之間深厚的情誼。

正統二年(1437)朝廷封贈其三代,均為通議大夫,祖妣、母及妻為淑人,五年(1440)復任禮部侍郎,六年秋,奉命主祀孔子,未及完成不幸病逝。

吾紳累官四十年,歷事四朝,無祿寸土之增,秉心廉正,奉職弗諭,清強有執,淡泊名利。卒後清貧如洗,則藉諸僚友以殮葬。朝廷特遣禮部郎中陳璞諭祭,祭酒陳敬宗作墓字,銘曰:“偉碩博達,介直剛正。不屈於欲,心潔以瑩……”紳平生所作詩文甚富,著有《鳴和集》和《唐詩集》傳世。

9、劉正夫

劉正夫(1062―1117年)字德初,衢州西安人。北宋大臣,書法家。元豐八年,進士,官至中書舍人、禮部侍郎、工部尚書。宋徽宗政和六年,特進少宰,封康國公,追諡文憲,贈太保,再贈太傅。與時人範致虛、吳材,江嶼號稱“四俊”。

元豐八年(1085)進士,官至禮部侍郎、工部尚書。政和六年(1116年),特進少宰,封康國公,追諡文憲。喜書學,多作行法。平生不求虛名,故傳世書跡絕少。《三希堂法帖》中有其《宣台記》、《泛舟題名》二帖。《宋史》、《宣和畫譜》、《中外美術家人名辭典》、《衢州市志》有載。

人物簡介

元豐八年(1085)進士,官至禮部侍郎、工部尚書。政和六年(1116年),特進少宰,封康國公,追諡文憲。喜書學,多作行法。平生不求虛名,故傳世書跡絕少。《三希堂法帖》中有其《宣台記》、《泛舟題名》二帖。《宋史》、《宣和畫譜》、《中外美術家人名辭典》、《衢州市志》有載。

《宋史·劉正夫傳》

劉正夫,字德初,衢州西安人。未冠入太學,有聲,與範致虛、吳材、江嶼號“四俊”。元豐八年,南省奏名在優選,而犯高楚王(高遵甫)諱,凡五人皆當黜。宣仁後曰:“外傢俬諱頒未久,不可以妨寒士。”命置末級。久之,為太學錄、太常博士。母服闋,御史中丞石豫薦之,召赴闕,道除左司諫。

時方究蔡王府獄,正夫入對,徽宗語及之,徐引淮南“尺布、鬥粟”之謠以對。帝感動,解散其獄,待蔡王(趙似)如初。他日,謂正夫曰:“兄弟之間,人所難言,卿獨能及此,後必為公輔。”又言:“元釣、紹聖所修《神宗史》,互有得失,當折中其説,傳信萬世。”遂詔刊定,而以起居舍人為編修官。不閲月,遷中書舍人,進給事中、禮部侍郎。

蔡京據相位,正夫欲附翼之,奏言:“近命官纂錄紹述先志及施行政事,願得陳力其間。”詔俾閲詳焉。京罷,正夫又與鄭居中陰援京。京憾劉逵次骨,而逵善正夫,京雖賴其助,亦惡之。因章·鑄錢獄辭及正夫,時使遼還,京諷有司追逮之。帝知其情,第貶兩秩。京又出之成都,入辭,留為翰林學士。京愈不能平,謀中以事。作春宴樂語,有“紫宸朝罷袞衣閒”之句,京黨張康國密白帝曰:“袞衣豈可閒?”竟改龍圖閣直學士、知河南府。

召為工部尚書,拜右丞,進中書侍郎。太學諸生習樂成,京欲官之。正夫曰:“朝廷長育人材,規為時用,而使與伶官齒,策名以是,得無為士子羞乎?”東封儀物已具,正夫請間,力陳不可,帝皆為之止,益喜其不與京同。

政和六年,擢拜特進、少宰。才半歲,屬疾,三上章告老,除安化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致仕。病小愈,丐東歸,詔肩輿至內殿,長子皂民掖入坐。從容及燕雲事,曰:“臣起書生,軍旅之事未之學,然兩朝信誓之久,四海生靈之眾,願深留聖思。”明日,徙節安靜軍,起充中太一宮使,封康國公。將行,賜之詩及硯筆、圖畫、藥餌、香茶之屬甚厚。正夫獻詩謝,帝又屬和以榮其歸。至盱眙,病亟,命子弟作遺牘,自書“留神根本,深戒持盈”八字,遂卒,年五十六。贈太保,諡文憲,再贈太傅。

正夫由博士入都,馴致宰相,能迎時上下,持祿養權。性吝嗇,惟恐不足於財。晚年,築第杭州萬松嶺,以建閣奉御書為名,悉取其旁軍營民舍,議者譏之。帝眷念不衰,以阜民為兵部侍郎;少子阜民,徽猷閣待制。

8、張嗣溥

張銘軒(1659~1718年),諱嗣溥,字天如。華埠鎮玉川(今下界首村)人。清代兩浙著名學者。清康熙十四年,耿精忠叛軍過玉川,年僅十五歲的張銘軒負母避入常山原谷,由於烈日燻蒸,其母卧地嘔血,口渴思泉水,嗣溥提瓢往返于山徑之中,取水為母解渴,不幸母病猝死,賊兵追至,避難者皆驚走,唯銘軒獨守母屍號泣。賊兵感其孝,舍之去。張銘軒遂負母屍歸家安葬。

張銘軒幼穎異,讀書過目不忘。十三歲遊庠,丙寅年(1686年)相國太倉王公視學浙中,奇張銘軒之文章,選拔貢入太學,因父積厚年老多病,不忍離去,父強之行,乃與父商定十月即歸。至京城後,聲名大振。時浙江鄞縣人,少宰仇滄柱負重望,初入翰林,諸名士多執贄門下,仇獨看重銘軒。江左何屺瞻、劉大山等人,均與他相交。

國學生都是由各地挑選推薦而來,均為負才名,重聲氣者,多就六堂肄業,以獵取富貴。上者取科第邀館選,次者亦圖教習出身,以郎官宰百里。張銘軒因牽掛多病老父,恐誤與父相約之歸期,置榮華富貴於不顧,堅請假而歸。如期至家,父喜加餐。居不久,父病死,張銘軒哀毀骨立,治喪悉依家禮,守孝三年,一如生前,並遵父之遺命,建茶亭,禁捕魚,焚貸券,修建讀書樓,聘請名師教誨族中子弟,次第施行。讀書樓又稱願學樓,位於村西。登樓依窗,則見青山倒映,金溪似鏡,風景十分幽雅。故蘭溪知縣方邁,因不善事長官罷歸,即應邀來玉川就教,一住數年,不思歸閩。他在《登願學樓並遊名園賦二律》之一寫道:“環山帶水讀書樓,八景當窗事事幽。金谷詩成傳已遍,輞川題罷句難酬。雲歸遠岫迷樵徑,煙淡晴波沒釣舟。四壁珠璣沉暮色,還思秉燭續良遊。”張銘軒諸事辦妥後,也一心撲在鑽研文詞詩賦上,常與方邁飲酒吟唱,他才力敏贍,下筆如萬斛清泉,隨地湧出,滔滔不竭。在給老師翰林院編修《奉懷仇滄柱夫子》詩云:“自昔龍門問學來,南轅受易憶燕台。玉堂金馬應時望,瑤草琪花傍晚開。無識窮經思寡過,有懷捧檄矚憐才。願從椽筆揚先德,歸奉萱庭菽水杯。”他感謝恩師的關懷和教誨,有負老師的期望也深感歉意,但他覺得仍沒有弘揚先輩德行,沒有歸家盡孝。他委婉地向老師闡明急着歸家的因由。在詩文創作上,他以經史為根底,以程朱理學為門户,一切靡麗香豔之詞,屏弗寓目,與聲色貨利同為深戒。惟善惡感應之理,則時時向人稱説不倦焉。在《寄呈毛鶴舫先生》詩中,他向好友介紹自己已隱居著書,寄情山水的淡泊生活:“著書林下幾經秋,放棹嚴灘羨釣裘。近訪龔黃新政績,遙追蘇白舊風流。江邊0寒中透,湖上晴光望裏收。聽得西秦沾雨露,東山絲竹快遨遊。”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張銘軒赴鄉試,考中舉人,教授候選知縣。高興之餘,他與好友王擔人同遊西湖《品茗論詩》:“舊遊湖畔讀新編,襆被攜來寄一椽,漁火依稀深夜裏,山風冷暖小春前。醇醪飲醉非關酒,異茗聞香不待煎。侵曉憑樓間指點,攜詩又上木蘭船。”自杭州返故里後,畢竟無心仕途,依舊深研理法,閉門講學。

張銘軒一生著書甚富,有 《陰騭贊詮》、《筆山偶集》、《入德迂言》、《梅花百詠》、《救弱救荒》等傳世。方邁寫詩讚其著書育人曰:“著書閉户幾多年,種得名花已接天。春意漸生香冉冉,嫩芽待放翠芊芊。梅經霜雨姿猶韻,桃欲凌霄幹亦妍。彩筆應知題盡遍,倚欄長待李青蓮。”

7、方元啟

方元啟(1615-1678),字運開,號竹友,開化縣黃谷鄉方田人。自小聰穎過人,且勤奮苦讀。其父方一秦,字思大,為明末開化邑庠生。雖家道中落,為培養兒子,不遺餘力,不惜重金送元啟赴杭州求學。元啟深知老父寄希望於己,至杭城後,日夜苦讀,竟一年之久,未上枕蓆。待一秦赴杭探望兒子,方知此情,心疼不已。元啟則以詩相答:“男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天涯到處有青山。”以示自己立志苦讀成才的勇氣和毅力。毛澤東少年時曾引用此詩,並稍作修改來表達自己外出求學追求真理之決心。

清·順治丁酉(1657)方元啟高中舉人,四年後,辛丑年(1611)赴京會試、殿試,中馬世俊榜,列三甲一百四十四名進士。被授直隸大名府南樂(今屬河南省)知縣。時,該縣盜寇猖獗、豪強橫行、社會混亂、百業凋零、百姓逃亡者甚眾。面對如此惡劣的環境,元啟並不氣餒。他將築城建學,作為治理南樂之首要:一面組織力量修復破損城垣,以防盜侵擾,另一方面興辦學宮,恢復教育,整治社會秩序。時,南樂有販鹽土豪名尚宣者,拒不納税,因與人有口角之爭,遂屢次向都察院分巡道誣控,陷害二十餘人入獄。上司提審,元啟深明案情,堅不解送,並多次請示銷去誣案。終經查實,嚴懲尚宣。另有李文秀,因為父0一案身繫囹圄,方元啟在複審時,發現案情不清,疑點重重,百姓也為之鳴冤,遂深入調查,反覆呈文竟達十三次,終於澄清事實-,為李秀文平反昭雪。這一剪暴安良之舉,很快贏得了民心。因方元啟在辦理案件時,尊重事實,凡不符律法之行為,無論官有多大,均敢據理力爭,不惜頂撞上司,博得一個“拗南樂”之稱。

南樂因屢遭盜匪蹂躪,百姓逃亡甚多,據《南樂縣誌》載:“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南樂人口為4.26萬人,至明末增至47229人,到清·順治元年(1644),南樂人口減少到31537人,造成大量田地荒蕪。然田賦未減,留在當地百姓,不堪重負也紛紛逃亡。元啟編審户口時,親眼目睹此狀,深知若不抓緊解決,必定遺害無窮,遂上疏免除流民丁壯税銀六百九十餘兩,同時,多方招回-鄉民,賜給耕牛、農具和種子,開闢荒地,發展生產。若逢災年,元啟還設廠施粥“復建義倉,捐谷千擔”供民週轉度荒。歷七年苦心經營,終使轄境糧食豐產,全縣人口也很快增加到一萬六千餘户。

方元啟在任期間“治尚清簡,政聲洋溢”,當時流傳這樣一首民謠:“南樂南樂,公來始樂。出作而樂,入息而樂。公樂民樂,民樂公樂。”以示百姓感激之情。因政績卓著,朝廷敕命嘉獎曰:“直隸大名府南樂知縣方元啟,職任牧民,才堪良吏,清廉克彰,乎庶事慈惠,允著於當官慶典。適逢新編宜沛,茲以覃恩,授為文林郎……”並特薦授户部福建司主事,兼管直隸錢糧。

康熙十二年(1673)吳三桂,耿金忠等三藩作亂。俗話説:“兵馬未動,糧草先人。”為保證平息叛亂,保國安民之戰的勝利,方元啟日夜辛勞,辦理軍需,勵精圖治,被大司農樑公視為左右手。康熙皇帝也嘉其“行純金玉,學富珠璣。”然,終因積勞成疾。十七年(1678),元啟奉皇命,典試河南,抱病入圍,日喝薄粥一盂,仍堅持天天詳閲試卷,手校甲乙,核定名次,最終病卒於試院之內。彌留之際,竟無一言提及家事。

朝廷賜馳驛歸葬於鄉,相國馮溥輓詞雲:“矢報國恩,一官清白,空留身後之名;死勤王事,幾卷丹黃,痛絕閨中之筆”。南樂百姓懷其恩德,立石建祠,開化也將元啟列入鄉賢祠,春秋祀祭。乾隆十三年(1748),還被詔封為“天挺英豪”。

6、吾·

吾·(1431~1504年),字景端,號求樂,別號文山,城關汶山村人。其父任長坦教諭時,生·於學宮。吾·幼有異質,敏悟過人,八歲能賦詩,達官學者以成人禮之。初學左氏春秋,求學勤奮。稍長,從外舅方泌學易經,並對易經頗為鑽研。時蘭溪人,南京禮部尚書楓山先生章懋來訪,談論經義,吾·對答如流。章懋稱其造詣頗深,方泌對他更是器重,將胞妹配他為妻。

明·天順三年(1459年)吾·中舉,後入太學,與安福的劉景元、四明的楊維立設麗澤之會,研究經義,一時譽滿帝都。一些士大夫感慕其才學,主動與他交遊,他們的兒子也爭着拜他為師。然,吾·曾五次參加禮部官的考試均未成功,心存退意。有的士大夫勸他以後再舉,·如實答曰:“雙親已老,需擇俸供養。”於是決定去江浦任教諭。赴職時,父親隨他一起上任,留妻子在家侍奉雙眼失明的母親。到江浦後,他立即為學宮制訂嚴明的紀律和規範教學,並以禮義廉恥、孝悌忠信為館訓。教人講學,為文娓娓不倦,他寫詩鼓勵學生做人首先要立志:“志者氣之帥,人志固不同。立志即正大,何患無成功。”對於如何學好知識,他認為第一要收心:“人心一身主,放逸流於惡。苟能把持之,聖賢亦可作。”第二要認真讀書:“書載聖賢言,事理罔不具。熟讀精思之,隨用無窮處。”最後,他語重心長地告誡學生:鑽研學問應持之以恆:“向善固可嘉,無恆亦中止。有始能有終,何從得羞恥。”學校之東有數畝空閒之地,吾·即利用教學之餘,將荒地挖鑿成池,引水種蓮,同時在池邊構建小亭,匾以其名“求樂”,且因以自號。一有空閒,就陪父親遊息其間,胸次灑然,有吟風弄月之趣。當時,定山的孔易大夫居家養病,也常來求樂亭中玩息,與吾·探討古今,談論道德。在此其間,吾·見學宮文廟狹·已圯,欲改作一番,於是不辭辛苦,進行募捐,當地紳士鄉民聞之,均擁躍捐資,僅隔數月,一座不費公費而煥然一新的文廟拔地而起。他的作為,上官賢者都認為有道,因此對他都以賓禮待之,非常尊重。尤其都御史戴珊,提學南幾,知遇最深,常在同僚中或當眾稱讚吾·:教授學生和管理學宮“崇雅黜浮”號稱得人。吾·教書育人不僅對學生很嚴,對自己在外任職的兒子也同樣嚴格要求。在江浦期間,他得知《慮兒書有不安教職之意詩以戒之》雲:“為學當先志古人,仁賢於世更須親。入門便要窮斯理,處世無過正我身。百歲窮通從大造,一時榮辱付輕塵。若非涵養工夫到,得失錙銖便可嗔。”告誡兒子不要爭一時的榮辱、得失,應學習聖賢,嚴格要求自己,窮通學問和做人的道理。不久,因父母年老體衰,又逢長子病逝,遂乞歸故里奉養雙親。居家其間,吾·以朱子家禮從事,雖隱居鄉間,即常以國事民事為憂,每當得知邊患或逢郡邑旱澇之年,他都憂形於色,一旦聞知朝廷弊政,民所不堪,則憤懣太息。

吾·一生從事教育,其學雖不廢,舉業而志專,以朱熹讀書為法,先致知而力行。為務不溺於記誦詞章之習,為文不事剽竊,牽綴無險怪華巧,惟以理勝。善筆札記,尤精草書自成一家,人得之者,如獲拱壁。他常書《太極西銘》以示為學本原,舉管子“思之思之又重思之”之語為窮理之要。他説:“學貴有用,然須是養氣;克充天下,何事不可辦?!”學者敬他,均以文山先生相稱。自江浦歸家二十年,鄉邑弟子及四方學者考德問業者户履常滿。本邑學生就有宜興訓導宋鴻、福建羅源令徐王圭、宿州知州徐·、龍門縣教諭徐璉、福建副使方豪等知名人士。弘治十七年秋,吾·主祭父親忌辰,因勞累過度加之重以傷感,一病不起,他臨終前作一讚: “濁質濁氣,去枸去蔽。一點靈光,依然尚炬。”命孫吾謹書之,語畢,命終正寢。吾·著有 《還山稿》一卷、 《朱子讀書法》一卷傳世。

5、方豪

方豪(1482-1530),字思道,號棠陵,開化縣金村鄉金路人。自幼豪邁卓異,四歲即能聯句,且對答如流,有神童之稱。年十六從名儒文山先生吾·學,視為天才。正如其好友吾謹在《方·山像贊並予》中所寫:“思道抱奇氣,疏節侃侃多正議,聽者輒毛骨悚然。志欲效古丈夫,樹聲業於宇宙,而才且是為之用。弱冠為文,辭捷若宿構,或倉促索其數千言,鹹立應之,不加點綴而華彩爛然。”明正德二年(1507)獲鄉貢第一,三年舉進士,賜同進士出身。五年八月(1510)任·山(今屬江蘇省)知縣。時,·山方阽於海潦,頻發大水,洪澇為災,田地荒蕪,百姓無以為生。草根樹皮,採掘殆盡。“徙死遷之者每以萬計”,一時之間,餓殍蔽道,枯骨填河。而朝廷不顧百姓死活,官逼欠賦,致使百姓賣兒鬻女。方嚎目睹慘狀,心中悲憤,一面相視疏決,實地勘查,組織民力築堤抗洪,一面設方賑貸,並不計個人安危,秉筆直陳《乞蠲逋負疏》,歷憤慘情狀,雲:“臣每一陸行,餓殍塞路,每一水泛,枯骨塞河,觸目傷心……。謂崑山三盡;上户財盡,中户逃盡,下户死盡,殆非虛也。”並嚴正指出:“夫錢糧,國之用矣;民,國之本也,臣豈不知國用之當足。國用不足,猶有可為;國本一傷,恐不可復救也!”理正詞切。朝廷派員查勘,減免田賦,水災得到了治理,使崑山的農業生產得到較快的發展。

十一年,方豪補沙河知縣,十三年(1518)八月,升刑部湖廣清吏司主事。該司乃明代刑部十三司之一,掌湖廣省之刑名獄案。豪斷獄清明,所至之地,稱譽有聲。對其文才和政才,吾謹贊之雲:“天地靈粹之氣,得之者或寡,而君獨身萃之,故發而為剛火,藴而為精微,挺挺之節,皎皎之姿,文足來一時之望地,而政足為百里之師,皆氣之粹然者為之資也。卒能含光匿耀,收英斂奇,弗以有涯之生,而逐無涯之知,則古人所謂成人者,君殆其庶幾乎。”

時,武宗皇帝好大喜功,不斷統兵巡察。十四年二月,武宗決定南巡,方豪時任刑部主事,作為屬官,也參與上疏諫阻皇帝南巡之事,這下可惹腦了武宗,凡-的一百餘名-,在午門被罰跪五日,有數十人被下了錦衣衞獄,甚至有的被廷仗致死。方豪因受仗傷重幾死,為療傷,創卧於刑部湖廣司之東籠鶴亭近兩月,每倚窗望槐,百感交集,頗有“英雄無用武之地”之歎,遂寫下《見樹窗記》借物託諷,曲表胸臆。雲:“……一樹也,枯榮稍異,憂樂頓殊,霜雪之催,誠不若雨露之養也。夫霜雪雨露,天之用也,大德四生,豈甘摧折。……夫摧折固予職也。念茲樹之可悦,充予心之良好,法天之用,必於其不得已,而每謹其所可已,惻怛茲愛之意,常行乎其間……”

被罷歸故里時,路經常山又寫下《草萍驛會徐伯和》一詩:“當年行役下瑤京,長憶河橋步月明,人妒浮名傳已死,君從大難得重生。相看各喜容顏好,一笑還將寵辱輕。古驛寒霄燈為盛,僕伕亦識故人情。”深感宦海的風險,慶幸劫後餘生,更珍惜故人的情誼。

方豪回到開化金村後,隱居於毛塢,飲酒、賦詩、會友以山水漁釣為樂,留下不少佳作,其間輯成《棠陵集》八卷,前六卷為文,後二卷為詩。

嘉靖元年(1522)世宗登皇帝位,方豪被召回京師,復任刑部主事,賜金,加俸一級,後奉命赴山東處理積案。到任後,閲案卷,興調查,酌刑罰,昭冤獄,夙興夜寐,不辭辛勞,數月積案盡清。三年,任湖廣僉事。四年,升福建提刑按察副使。六年(1527)年僅四十五歲的方豪,上疏乞歸,獲准告老還鄉,時心如羈鳥歸林,池魚入淵。途中賦:《歸舟夢故山花發田家叩門借甕貯酒》詩云:“才斷人間念,歸舟夢已清。忽傳村酒熟,況值野 花明。借甕應相饋,敲門總不驚。披衣忙起問,江月正雞鳴。”

方豪生性率真磊落,在《清獻告天圖》一詩中這樣寫道:“吾邦趙清獻,每事必告天。百年多少事,事事何能宣。吾心自有之,曷不往告焉。既省素袍笏,亦免燒篆煙。天亦厭煩聒,人自多牽纏。或者止一史,眾遂附以傳。焉有聖賢徒,此理猶未研?盡信不如無,其然豈其然。”直抒自己對“每事必告天”的看法,反映他曠達不羈的性格。方豪返歸故里後,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間,賦詩抒懷,片刻即成。據縣誌記載開化不少地方留有他的詩文真叟。明理學家王陽明對其甚為器重,曾贈詩云“方子巖廊器,兼負雲霞姿。每逢泉石處,必刻棠陵詩。”生平著作甚多,其中《棠陵集》、《斷碑集》收入《四庫全書》。

4、夏原吉

夏原吉(1366―1430)字維·,祖籍浙江開化,後徙江西德興。夏原吉歷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五朝,為明代“五朝元老”。夏原吉曾任户部尚書、太子少保、太子少傅等重要官職。明宣德五年病逝後,明宣宗賜他為“太師”,諡“忠靖”。後人贊夏原吉是:“一生清操如冰雪,萬世勵節似蒼松。”

夏原吉有《夏忠靖集》六卷並附錄一卷傳世。據悉,明永樂年間,朝廷敕封夏原吉為資政大夫,這道聖旨至今仍為開化夏氏族人珍藏。

理財治水為國操勞

夏原吉一生兢兢業業,勤政愛民,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了重大作用。

史載,夏原吉任户部主事時請求政府裁減宂員,平均賦役,嚴格鹽法等,他還把有關財政數據登記在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使自己瞭然於心。一天,當皇帝問國庫中的錢能夠用多長時間,他對答如流。

明成祖十分讚賞夏原吉,曾對他説:“朕以房玄齡視卿。”明朝初年一系列重大事件,如營建北京新都宮殿、增設武衞百司、朝廷平叛戰爭、造船出洋等,所需費用均由國庫承擔,錢糧轉輸以億計,夏原吉精打細算,一一安排得當,使收支得到平衡。夏原吉為國理財長達二十九年。

永樂七年(1409),明成祖出征,留下夏原吉在北京輔佐太子處理國事。他“口答手書,不動聲色,北達行在,南啟監國,京師肅然。”政治才能可見一斑。

夏原吉為江南水利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江南為明代財富之區,此地區一旦發生水災,必然嚴重衝擊國家的財政經濟。明代永樂年間,吳淞江中下游河道淤塞嚴重,黃浦江下游河道也遭淤積,發生大水災。明成祖便派夏原吉主管治理工作。夏原吉學習大禹治水之法,疏通水道,建蓄水大壩,先後發動十萬餘民工參加治理。他身先士卒,“布衣徒步,日夜經劃,盛暑不張蓋”,與民同勞。有人為他張傘,他拒絕説:“民勞,吾何忍獨適。”愛民之心溢於言表。經過長期努力,治水工程取得巨大成效。當時有人提出,增加百姓種植水退遊田的賦税,使政府多得收入。夏原吉上疏朝廷,力陳其弊,請求放棄此議。明成祖採納了他的建議,使災民生計更有保證。大臣姚廣孝視察回京,盛讚夏原吉為“古之遺愛”。

永樂十九年(1421),明成祖決定第三次親征漠北韃靼時,遭夏原吉、兵部尚書方賓、刑部尚書吳中等人的反對。基於經濟、軍事等多方的考慮,生性忠誠的夏原吉決定“死諫”。結果其建言未獲接納,反而招致明成祖的大怒。方賓畏罪自殺,夏原吉和吳中被逮捕入獄。後夏原吉家被抄,堂堂户部尚書家中除皇帝賜鈔之外,僅有布衣民器而已。明成祖臨終前回想起夏原吉等人的建言,感歎道:“原吉愛我。”後夏原吉釋放復職,輔佐太子朱高熾穩定局勢,並奏請賑饑荒、省賦役、節用度等。

永樂年間,西域法王入朝,夏原吉不同意皇帝去迎接,法王來了他也不去拜見,頗有唐代韓愈之風骨,這些大概是皇帝譽他為“古名臣”的重要原因。

耿直雅量君子之風

夏原吉辦事謹慎細緻,而又忠貞不屈。平時工作中,他總是反覆告誡下屬要遵守規章,防止腐敗。有一次,夏原吉和一羣-夜飲歸來,路過宮門,按禮要下馬而行,有的-以為夜深人靜,就免了罷。夏原吉主張不可,並説:“君子不以冥冥墮行。”平江伯陳王宣與夏原吉有隙,早年曾想殺他,夏原吉卻不念舊怨,時常稱陳有才,力薦他去督理漕運。

夏原吉非常關心人民疾苦。他在擔任太子少傅期間,以民間粗食進獻太子,使太子知民間疾苦。北京城耗費巨大,人民睏乏,因此在完工之後,他請求皇帝撫卹-人民,減輕人民負擔。一次,夏原吉陪皇帝閲兵,皇帝嫌將士們動作怠慢,命令扒去他們身上的衣服,在冷風中受罰。他説:“將帥,國爪牙,奈何凍而斃之?”關心愛護之心不言而喻,於是皇帝免去了對將士們的懲罰。

有一次,侍婢不小心打破了夏原吉心愛的硯台,躲着不敢見他,他便派人安慰侍婢説:“任何東西都有損壞的時候,我並不在意這件事呀!”因此他家中不論上下,都很和睦地相處在一起。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許多,夏原吉因寬厚仁慈而備受百姓愛戴。

史載夏原吉“有雅量,人莫能測其際”,意即他的心胸開闊到沒有邊際。他善於採納別人意見,對那些打擊過他的人不報復,反而稱讚這些人的才能,提拔他們。平時屬下有了一點小過錯,他都替他們向皇帝求情,原諒他們。明初唐賽兒起義被鎮壓後,有三千多人被俘,夏原吉請求皇上寬恕他們,結果這些人倖免被殺。

有人問夏原吉:“量可學乎?”他説:“吾幼時,有犯未嘗不怒,始忍於色,中忍於心,久則可忍矣。”他的這種“博愛”精神加上他對人民的關心,使他當之無愧地被譽為“古名臣”。

3、餘端禮

餘端禮(1135年―1201年),字處恭,衢州龍遊(今浙江衢縣東北)人。高宗紹興二十七年(1157)進士。歷知湖州烏程縣,孝宗召為監察御史,遷大理少卿、太常少卿,進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光宗紹熙四年(1193),召拜吏部尚書,擢同知樞密院事(《宋史》卷二一三《宰輔表》四)。與趙汝愚共贊寧宗即位,進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慶元元年(1195),拜右丞相,二年,遷左丞相,尋出判隆興府,改判潭州,移慶元,復為潭帥。嘉泰元年卒,年六十七。事見《誠齋集》卷一二四《左丞相餘公墓誌銘》,《宋史》卷三九八有傳。今錄詩二首。

第進士,知湖州烏程縣。民間賦丁絹錢,率三氓出一縑,不輸絹而折其估,一縑千錢,後增至五千,民不勝病。端禮以告於府,事得上聞,又自詣中書陳便宜,歲蠲緡錢六萬。

召對,時孝宗志在恢復,端禮言:

謀敵決勝之道,有聲有實。敵弱者先聲後實,以·其氣;敵強者先實後聲,以俟其機。漢武乘匈奴之困,親行邊陲,威震朔方,而漠南無王庭者,·其氣而服之,所謂先聲而後實也。越謀吳則不然,外講盟好,內修武備,陽行成以種、蠡,陰結援於齊、晉,教習之士益精,而獻遺之禮益密,用能一戰而霸者,伺其機而圖之,所謂先實而後聲也。今日之事異於漢而與越相若。願陰設其備,而密為之謀,觀變察時,則機可投矣。

古之投機者有四:有投隙之機,有搗虛之機,有乘亂之機,有承弊之機。因其內釁而擊之,若匈奴困於三國之攻而宣帝出師,此投隙之機也。因其外患而伐之,若夫差牽於黃池之役而越兵入吳,此搗虛之機也。敵國不道,因其離而舉之,若晉之降孫皓,此乘亂之機也。敵人勢窮,躡其後而蹙之,若高祖之追項羽,此乘弊之機也。機之未至,不可以先;機之已至,不可以後。以此備邊,安若太山,以此應敵,動如破竹,惟所欲為,無不如志。

上喜曰:“卿可謂通事體矣。”後以薦為監察御史,遷大理少卿,轉太常少卿。

詔以來歲祈谷上帝,仲春躬耕籍田,令禮官討論明道故事。端禮言:“祈谷之制,合祭天地於圜丘,前期享於太廟,視冬至郊祀之儀,此國朝故事也。若乃明道之制,則以宮中火後考室落成,故於太安殿恭謝天地,此特一時謝災之事耳。今欲祈谷而耕籍,必合祭天地於圜丘,必前期朝享於景靈宮、太廟可也。欲如明道之制,行於殿庭不可。”詔太常、禮部集議。中書有可以義起者,端禮曰:“禮固有可義起,至於大體,則不可易。古者郊而後耕,以其於郊,故謂之郊,猶祀於明堂,故謂之明堂。如明道謝災之制,則與祈谷異。今以郊而施之殿庭,亦將以明堂而施之壇·乎?禮之失自端禮始,端禮死不敢奉詔。”上為之止。

權兵部侍郎兼太子詹事,進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光宗立,召見,言:“天子之孝不與庶人同。今陛下之孝於壽皇,當如舜之於堯,行其道可也,武之於文,繼其志、述其事可也。凡壽皇睿謀聖訓,仁政善教,所嘗施於天下者,願與二三大臣朝夕講求而力行之,則足以盡事親之孝矣。”授集英殿修撰、知贛州,還為吏部侍郎、權刑部尚書兼侍講,以煥章閣直學士知建康府。召拜吏部尚書,擢同知樞密院事。

興州帥吳挺死,端禮謂樞密趙汝愚曰:“吳氏世握蜀兵,今若復令承襲,將為後患。”汝愚是其言,合辭以奏,光宗意未決,端禮言:“汝愚所請為蜀計,為東南計。夫置大將而非其人,是無蜀也,無蜀,是無東南也。今軍中請帥而遲遲不報,人將生心。”不聽。後挺子曦卒以蜀叛,如端禮言。

以疾不朝重華宮,孝宗崩,又不能發喪,人情洶然。端禮謂宰相留正曰:“公獨不見唐肅宗朝羣臣發哀太極殿故事乎?宜請太皇太后代行祭之禮。”於是宰執以請於太皇太后,留正懼,入臨重華宮,仆地致仕而去。

太皇太后垂簾,策皇子嘉王即皇帝位,王流涕遜避。端禮奏:“太上違豫,大喪乏主,安危之機在於呼吸,太皇太后非為陛下計,乃為太上皇帝計,為宗社計。今堅持退讓,不思國家之大計,是守匹夫之小節而昧天子之大孝也。”寧宗收淚,不得已,側身就御坐之半。端禮與汝愚再拜固請,寧宗乃正御坐,退行噸祭禮。

進端禮知樞密院事兼參知政事。汝愚去右丞相位,端禮代之。始,端禮與汝愚同心共政,汝愚嘗曰:“士論未一,非餘處恭不能任。”及韓·胄以傳道之勞,浸竊威柄,汝愚等欲疏斥之,謀泄而汝愚逐。端禮不能遏,但長吁而已。

浙西常平黃灝以放民租竄,知婺州黃度以庇蜀吏褫職罷郡,二人皆·胄所憾,端禮執奏,竟不免於罪。太府丞呂祖儉坐-忤·胄南遷,端禮救解不獲,公議始歸責焉。他日見上,言除從官中書不知,朝綱已紊,禍根已滋。即丐去,不許,進左丞相。

端禮在相位期年,頗知擁護善類,然為·胄所制,壹鬱不愜志,稱疾求退,以觀文殿大學士提舉洞霄宮。居頃之,判潭州,移慶元,復帥潭。薨,授少保、郇國公致仕,贈太傅,諡忠肅。子嶸,工部尚書。

2、程宿

程宿(公元971-1000年),字萃十,開化北源(今長虹鄉北源村)人。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戊子科,年僅18歲的程宿狀元及第,成為中國科舉史上最年輕的狀元之一。

百年勃發

據《開化縣誌》記載,開化的程姓有兩支,原籍都是安徽歙縣。一支於唐大中年間(公元847―860年)定居龍山霞關(今開化縣-鎮下江),後散居蕉川、東坑口等地。另一支於唐中和三年(883年)從歙縣遷至常山縣北竹(今長虹鄉北源村)落户。程宿屬於後一支。據傳,程宿先輩程青為避戰亂,往南尋求安居樂業之所,翻過了一座又一座大山,趟過了一條又一條河流,歷盡長途跋涉的艱辛,進入了浙江衢州大地。有一天,程青帶着家人沿着河道狹窄、兩岸高山陡峭、水流湍急的池淮溪,走過了曲曲折折的山路,來到了一個豁然開朗的河谷平地,此地背靠幽幽青山,面對淙淙綠水,身臨竹林鳥語花香,彷彿到了世外桃源。程青精神一振,倦意頓消,不禁脱口而出:“好一個風水寶地。百年之後,我們程家必將發跡,必將有人出人頭地!”遂定居於此,此地就是今天的北源村。

程氏祖祖輩輩憑藉原來耕讀世家的底子,一邊勤於勞作,一邊教育子孫,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努力,終於應驗了先祖程青100年前的預言。百年之後,先是程宿於988年高中狀元,其子程迪於慶曆二年(1042年)高中榜眼,其孫程天民於熙寧六年(1073年)中進士,其曾孫程俱於宣和二年(1120)賜進士上舍出身,創造了祖孫四代連中進士的奇蹟,這在我國曆史上也極為罕見。程迪,字元吉,又字忠彥,仕至尚書都官郎中。程俱,累官至朝議大夫,賜封新安開國伯;善詩文,著作頗多,最俱文名,《北山小集》、《北山律式》、《麟台故事》均收入《四庫全書》,人稱北山先生。

少年狀元

程宿先祖定居之地,原屬常山縣境。宋乾德四年(966年),吳越王錢弘·分常山西境七鄉置開化場,取開源、崇化二鄉各一字命名。程宿出生之時,趙匡胤黃袍加身,已整整當了八年的大宋朝的皇帝,可整個浙江仍是吳越王的天下。臨安錢氏為國百年,士用補蔭,不設貢舉,江南一帶儒風幾息。直到太平興國三年(978年),吳越王錢·(為了迴避宋諱,去掉了名字中的“弘”字)向宋太宗納土稱臣,北宋朝廷遂在兩浙之地恢復科舉考試。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應常山縣令鄭安之請,升開化場為開化縣,屬衢州。程宿少時人稱神童,通五經貫六藝,博學多才,名重一方。適逢宋太宗詔令州縣長官薦舉英賢參加進士省試,經過十年寒窗苦讀的程宿終於有了大顯身手的機會。988年三月七年級,數以千計的各路貢士在御史台官的導引下魚貫走進京城貢院(試場)。宋初進士考試內容繁雜,包括詩賦論各一篇,策五道,貼《論語》十貼,對《春秋》或《禮記》墨義十條等。程宿胸有成竹,文思泉湧,下筆千言,如有神助。他自己覺得金榜題名已是三個手指拈田螺――十拿九穩了。

宋太宗為了擴大統治基礎,特別重視科舉考試,從科場中搜羅人才。每次進士考試後他都御殿複試,連日閲卷,不辭勞苦。時值吳越納土歸宋不久,得悉本屆新科進士中有好幾位兩浙貢生,太宗自然格外關注,對他們的卷子看得格外仔細。程宿的卷子書法流暢,文理清晰,縱橫捭闔,見解獨到,太宗邊看邊微笑頷首,以為老成之士,恩愛有加,御筆一揮,點為頭名狀元。揭卷後方知其才18歲,太宗非常興奮,連稱天賜英才,大宋必將興旺發達。誰曾想到,一個小小的山區縣,“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彈丸之地,建縣八年便出了一位狀元,消息傳來,整個三衢大地為之轟動。在當時縣學未建、書院未立的情況下,程宿狀元及第純粹是程氏先輩嚴格的家教的功勞,實屬不易。他的事蹟帶動了整個開化的文風,從此開化中舉不斷,人才輩出。

一葉知秋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出自《淮南子――説山訓》:“以小明大,見一葉落而知歲之將暮。”《太平御覽》卷24引作“一葉落而知天下秋”。《五燈會元》卷40“隨州雙泉山師寬明教禪師”問:“豎起杖子意旨何如?”師曰:“一葉落而知天下秋。”這就是成語“一葉知秋”的來歷。另宋詩説,“一葉飄落而知秋,一葉勃發而見春”。

中國歷史上以“一葉落而天下知秋”為題來考試,早在宋代就有過。戌子科主考官為禮部侍郎(注:從三品)宋白,錄取了以程宿為首的28人後,物議喧然,認為朝廷多有遺才。於是,太宗詔令於崇政殿複試落第舉子,又錄取了馬國祥等99人。但仍有一名叫葉齊的士子擊登聞鼓告狀,認為取士不公,太宗遂詔令在武成王廟再次複試未入選舉子。因厭惡葉齊的囂張,考官以“一葉落而天下知秋”為賦題,合格者有數百人。太宗複試,錄取31人為進士,以葉齊居其榜首,因此該科進士158人。太宗對文人的重視與寬容由此可見一斑。

英年早逝

程宿狀元及第後,太宗把他留在身邊,授其詞林編修(注:翰林院編修官,正八品),不久權知玉山縣。淳化二年(991年)六月,曾以殿中丞、直集賢院的身份參與編錄皇太子、親王、皇族、後族等有關事蹟。後遷至職方援外郎(注:正七品),六州都知事。至道元年(995年),程宿25歲時,授江西安撫使,鎮守-邊界,年紀輕輕便挑起了重擔,成為守護一方的朝廷命官,兢兢業業,政績斐然。真宗鹹平三年(1000年),益州兵變,程宿奉旨與户部使雷有終討伐之,未及行而卒。此時程宿年方30歲,剛值而立之年。這也是我國曆史上壽命最短的狀元,真可謂天妒英才!朝中士大夫聞後莫不歎悼,真宗皇帝為之潸然淚下,痛定思痛後,賜諡“文熙”。

程宿早卒,有弟無所依,宗諤為表請於朝而官之。勤接士類,無賢不肖,恂恂盡禮,獎拔後進,唯恐不及,以是士人皆歸仰之。

1、吾衍

吾衍(1268-1311)字子行,亦名吾丘衍。清初避孔丘諱,改丘為邱,自號竹廬、竹素,別署貞白居士,世稱貞白先生。開化縣華埠鎮孔埠人。據《開陽吾氏宗譜》記載,吾祖渭公,初為曹彬參軍,平南唐有功,進銜‘都督’,實授三衢太守,次子滿居開化石井,族大蕃衍,科第文物,復見輝映,遂稱“兩浙名家”。自渭公後四代為吾禺,禺生三子:吾信、吾良、吾何,分別為三支,即石井派、孔溪(孔埠)派、汶山派。吾丘衍乃渭公第十代孫,孔埠吾良之六代孫。其祖父、父親均為國學生。衍十八,隨父僑居錢塘生花坊,因出身於書香世家,加之從小讀書勤奮,故詩文樂藝,印學篆刻無不精絕。他在《贈該圖書錢拱之男錢·絕句》中雲:“-小印網蛛絲,漢篆陰文古蹟奇。賴有錢生能識此,免將古譜就參差”寥寥數語,將唐印漢篆的特點,描繪得惟妙惟肖。對此,時人顧梅山十分敬佩,在《贈吾世行》詩中,對其多才多藝大加讚賞:“士友多交接,惟君有敬心,少年精古篆,諸老喜新吟。簫品神仙曲,琴彈山水音。無人知此樂,只在竹房深”。又如錢良佑於其死後三十一年(1341)於廬山甫家看到吾衍手跡,感悼之餘,作《吾子衍輓詩》一首:“無人家擬地行仙,自號青霞小洞天。愛竹每留緣郭寺,吹簫時泛過湖船。詩魂渺渺波搖月,篆腳垂垂雨在川。老我猶能見遺墨,可堪回首斷橋邊”。對衍飄逸脱俗的性格及詩才篆藝,明律知音均作了形象而生動的描述。

吾丘衍嗜古學,通經史,一生著書頗豐,其手跡世以為寶。主要有《尚書要略》、《晉文春秋》、《楚史禱杌》、《説文續釋》、《周秦刻石音釋》、《印式》、《聽玄集》、《造玄集》、《九歌譜》、《十二月樂詞》、《閒居錄》、《竹素山房詩集》等,尤其是專為篆刻、印章而作的《學古篇·卷一、三十五舉》,乃是我國最早研究印學理論的著述。三十五舉詳細論述了書體正變及篆寫摹刻之法。前十七舉論篆法,十八舉後均論鐫刻。並對漢印之風格特徵,作了非常透徹的分析。使人們認識到,漢印何以具有如此濃厚、質美的原因所在。《四庫全書提要》稱《學古篇》“採他家之説,而附以己意。剖析頗精,所列國小諸書各為評述亦殊有考核。”實為精當之論。故後人奉為精典,可謂上承秦漢,下啟明、清流派之典範。明初,天台人徐一夔《跋吾子行墨足跡後》雲:“……先生篆隸得周秦石刻之妙,前輩論其字畫,殆千百年而一見,此誠不刊之論。其法今具於所著三十五舉,學古之家苟得其法於言意之表,可以脱去俗習而趨於古”。魯迅先生也在《蜕龕印存》序中給予高度評價:“元吾丘子行力主漢法,世稱景附,乃復見爾雅之見,至今不絕。”綜上所述,足見吾丘衍承前啟後之功,在中國印學史上堪稱為一代宗師。

衍之才華不僅表現在印學和音樂律呂上,在詩歌的創作上同樣造詣頗深。他所著的《竹素山房詩集》,既內容豐富且很有深意。如,在《丁未歲哀越民》詩中他寫道:“越壤吳江左,州民泰伯余。田萊空草芥,井色共蕭疏。相食能無忍,傳聞信不虛。寒沙滿骸骨,掩骼意何如!”真實地揭示了元·大德十一年(1307)兩浙饑荒,越民死者殆盡,屍橫越野,掩埋不及,甚致出現為圖苟存,父食其子的慘絕人寰場面,使人讀之毛骨悚然。又如《戊申嘉稔》詩云:“南畝晨煙白,西風萬寶成。人民減飢色,井陌聚歡聲,高廩還堪賦,饞烏為浪驚,耕耘豈吾事,轉覺愧平生”兩首詩均反映了詩人對百姓生產生活的關切心情。吾衍平生敬慕李長吉(李賀),他寫的樂府詩仿效李體,詩的氣韻也很相似。皆反映了詩人傲岸不羈的性格和隱世不仕之氣節。如《制羽服成有作》:“我愛王子晉,飄然恣天遊,碧桃舞吹笙,花落曾城秋”一開始就用了《列仙傳》中,道人浮丘公接周靈王太子晉成仙的故事,反映詩人對修仙學道的嚮往。又如《洞山吟》並序,一口氣就用了愚公移山、誇娥負山、釣鰲人、龍伯國、玄州鶴侶、玄元真人、關尹與老子等七個典故,來描述南谷社尊師,重建宗陽宮,累石為洞的神仙境地。由於用典較多,讀之頗為費勁。然,有的絕句、律詩卻清新爽口,如《夢 回》:“夢裏看花錦繡城,淺深桃杏五霞明。覺來忍聽催花雨,可是春風太有情。”又如《楊寺洞中吹簫》“獨攜鳳管入巖扉,樹拂春風草拂衣,不敢更吹天上曲,恐驚石散作雲飛。”《陳渭叟贈新茶》新茶細細黃金色,葛木仙人贈所知,正是初春無可侶,東風楊柳未成絲。在五律《凍解》詩中,通過東風解凍,萬象更新的描述,展示了詩人雖在病中,卻充滿了對美好春天的深愛,“凍解羣生髮,乾坤萬象新,戀晴瞻曉日,卧病惜佳辰,堯典文章在,周原草木春,吾衷已如此,未省筆如神。”在其詩集中,還有不少反映詩人惜時光之易逝,歎壯志之難酬的無奈,諸如“晝眠方歎息,好景易蹉跎”,“道在非彈瑟,途窮豈折腰”,“年光忽去足可惜,壯心空在每多違”等等。清·乾隆《四庫全書》總篆官紀昀,在《竹素山房詩集》提要中,評價吾衍詩云:“其詩不屑屑謹守繩墨,而逸氣流蕩清新,獨闢塵客俗骨·掃殆盡,可稱一時作手”。這是十分中肯的論述。

吾丘衍性格怪異。華川人王掉《吾丘子行傳》雲:“衍,性放曠,少檢束,眇左目,跛右足,風度特徜,而一言一笑皆可喜,對客輒吹洞簫,或弄鐵如意,或援筆制字,旁若無人。”太原人王行,於《吾衍傳》中這樣描述:“衍每常獨行不求侶,明霽時日,之湖山間無定適,任步所至便道以沽酒飲。微醉箕踞,長歌其所為樂府詩歌,已輒,放聲慟哭乃返家。……當月明之夜,則持洞簫,騎屋脊而吹,聲怨愴而·壯。”衍性格之所以如此,這與其生理上的缺陷相關。作為一個才華橫溢的青年,就因為此,而不能像正常人那樣可通過讀書而求得功名,如此沉重的打擊,以致在他的心靈上,留下了永遠難以彌愈的創傷,也造成了他孤寂、傲慢和不求榮進,超然忘世的性格。

衍年四十尚未婚,娶宛丘買酒家趙天賜孤女為妻妾。趙女曾為他人婦,因遇災年,逃回孃家。其父隱匿不言,轉嫁與衍。逾五年,原夫察覺妻事,訴訟於官,又加妾父造偽鈔事發,衍受牽連被捕而受辱,逐生死念。一日,往老友仇仁近舍訣別,不巧,友晨出未歸,遂留一詩於案:“劉伶一鍤事徒然,蝴蝶西飛別有天。欲語太元何處問,西冷西畔斷橋邊。”仇仁近歸來見詩,怪覺語意異常,隨即尋訪衍處,不知所往。次年2月,吳人衞天隱以“六壬”占卜,説衍骨埋泥已九十日。筮詞與留詩相吻,始知子行已投水而死,第子為其招魂葬於西湖之濱,老友胡長孺為其銘。然,投水自溺,既不見屍骨,又與其性格不符,情理不合。故時人不信,王行在《吾衍傳》中就提出質疑:“人鹹其(丘衍)”高不受屈,或是褊心輕已自喪,其不受屈非也,褊心則然,謂其輕已自喪過矣。以衍之不肯妄知人,與觀其長歌為大慟時意氣,彼此自負者甚重也。”也有人從吾子行所作的《送人歸隱》一詩中探由揭祕,該詩云:“郭台賢夢遠黃金,奕奕良材竟陸沉,朽索豈維千里馬,樊籠難畜九皋禽。雲宵我漫存高志,竹素君能契夙心。此去扁舟忽回首,他年野服重相尋。”聯想其在詩文中,對修道煉丹情景的多次述寫,揣測其早有遁世之想,適累妾家訟事,故借詩假死,隱姓埋名,遁歸開化故里而頤養天年。民國《衢縣誌》載《滌襟樓筆記》也認為“後以妾家遁歸,隱居開化山中。杭之生徒以為赴水死,乃招魂葬於西湖,失其實矣。”

吾衍已故695年,對其最後歸宿雖尚有爭議,但他留下的傳世著作,無論在中國印學史上,還是在文壇、詩壇上所作的貢獻,都將永遠閃爍着耀眼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