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2023《榜樣6》感人事蹟觀後感最新3篇 感人至深:2023《榜樣6》觀後感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5.46K

2023年最新推出的《榜樣6》感人事蹟觀後感引發了廣泛關注。這部紀錄片記錄了一羣普通人的感人經歷,展示了他們在以平凡之心做出非凡貢獻的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付出,讓我們更加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和善良,也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啟示和思考。

2023《榜樣6》感人事蹟觀後感最新3篇 感人至深:2023《榜樣6》觀後感

第1篇

我一生的最大追求,就是在實現中國夢上多做一些工作。”您畢生奮鬥踐行航天報國諾言,以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對偉大祖國的無比熱愛,為航天事業傾盡畢生心血,業已成為我輩共產黨人永遠學習的楷模和典範。也鞭策着作為基層幹部的我,從您的事蹟中,汲取精神源泉。請您放心,我定會在您榜樣之光照耀下,努力奔跑,勇立時代潮頭。

您“殫精瘁力以成之”的信仰之光,讓我感悟“堅守初心、胸懷家國”的赤子情懷,描定“新定位”。眾所周知,個人命運和國家命運休慼相關,個人如水滴,國家如大海,只有把自己融入大海之中才永遠不會乾涸。年少的您,就把個人理想和民族振興緊緊聯繫在一起,尤其是面對國破家亡之痛,為了祖國不再貧窮、落後,不再被外夷欺辱、掠奪,您立志報國,下定決心“長大以後,一定要保衞國家,不能使國家再受侵略”。您毅然地放棄文學夢想,棄文從理,在夢想迸發的時代錨定“家國”,胸懷“為萬世開太平”,讓“科技強國”成為畢生的心願和夙求,將“初心”和“使命”植根於理想信仰,讓人生夢、事業夢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托起。而事實結果也正如您所願、如國家所願,您將我國的地球物理事業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不僅立起了一座永恆的精神豐碑,更是為全體黨員幹部吹響了“更上一層樓”的奮鬥號角。新徵程趕考路上的我們,愈加堅定: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您“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執着追求,讓我篤定“甘為人梯、赤誠無我”的高尚品格,賡續“新榮光”。“20年前走得不對,20年後就沒有結果。”百年大黨風華正茂,這裏有您“戰略前瞻、敢為人先”的氣魄風範,是把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作為畢生追求。您慎終如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書寫着“一心為國”的生動故事,如晚年的您,精神矍鑠,目光睿智、腰桿挺直,依然不知疲倦地整日忙碌着,從一線指揮逐漸轉到未來發展戰略研究和領軍人才的培養上,“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是您一生奉獻的真實寫照,令人為之深深折服。老驥伏櫪,傳薪播火。黨員幹部要有擔當作為永遠在路上的執著,學習您對稿件的認真態度,以只爭朝夕的奮鬥姿態和越是艱險越向前的鬥爭精神,賡續奮鬥為民。您的努力迴應着這個世界,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千錘百煉的奮鬥者,唯一步一個腳印、闖關奪隘,才能着好“赤誠報國”的本色,擁有如您築牢強國夢想般的“高光時刻”。

您“敢教日月換新天”的強國答卷,讓我堅信“求真務實、勇於突破”的創新精神,走好“新徵程”。“科學就是要創新,要不畏艱難,才能有所作為。”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您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狠抓關鍵技術攻關,堅定走自主創新之路,眼光超前、思維超前,堅定理論自信和道路自信,敢於提出新方法,敢於開闢新領域,研製出中國首部激光雷達,着好“篤信實幹”的底色,為國家鑄就空天神盾,成為中國科技銀河中一顆熠熠生輝的星辰。您知道嗎?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共青團員和少先隊員代表以“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鏗鏘口號,喊出青春向黨的熱血和堅定;9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着陸場成功着陸,預示着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我們的征途終是星辰大海。請您放心,走好新時代“長征路”,我們將如您的樣子,矢志報國、畢生追夢,接好“傳力棒”,當好接班人,在您的耀眼“光環”下,不斷續寫新的輝煌。

2023《榜樣6》感人事蹟觀後感最新3篇 感人至深:2023《榜樣6》觀後感 第2張

第2篇

蒙古族,1955年6月生,1976年11月入黨,內蒙古自治區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黨支部原書記。紮根牧區、苦幹實幹的楷模,憑着“讓牧民過上好日子”的信念,紮根牧區近50年,探索出保護生態、發展經濟、促進增收新路子,使當地牧民生產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改革先鋒”等稱號。

6月29日上午,“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身着一襲藍色蒙古族長袍的,正是被稱為“草原之子”的廷·巴特爾。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黨支部原書記,廷·巴特爾紮根牧區,在近50年的時間裏,憑着“讓牧民過上好日子”的信念,探索出保護生態、發展經濟、促進增收新路子,使當地牧民生產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廷·巴特爾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名牧民”,無論獲得多少榮譽,這一點都不會改變,“這是我的職業榮耀”。

從19歲起,廷·巴特爾就紮根在阿巴嘎旗洪格爾高勒鎮薩如拉圖雅嘎查。那裏是一片總面積達四百三十多平方公里的草原,地處有着“黃色野馬”之稱的渾善達克沙地西北部。

上世紀80年代,針對薩如拉圖雅嘎查過牧、草場退化、土地沙化日益嚴重的問題,廷·巴特爾提出“圍封輪牧”。

1986年,廷·巴特爾賣掉自家的60只羊,圈起300多畝草場休養生息。第二年,300多畝草場打了九馬車草,相當於其他牧民1000畝草場的打草量。牧民們親眼看到了“圍封輪牧”的好處,紛紛進行封育和劃區輪牧。

1993年,廷·巴特爾當選薩如拉圖雅嘎查黨支部書記。他針對當地的生態問題,提出了“蹄腿理論”,倡導牧民少養羊、多養牛,並引進西門塔爾優質乳肉兼用牛與本地牛雜交,培育高產優質母牛。嘎查黨支部扶持的20多户貧困牧民現在已全部脱貧。

近50年的時間,廷·巴特爾紮根牧區,用自己的頭腦和雙手探索出既保護草原生態、又讓牧民增收的路子,把生態“從白色變回綠色”。同時,也將薩如拉圖雅這個“貧困村”變成了“富裕村”。

第3篇

20世紀60年代中期,在錢學森的支持下,航天二院二部成立了紅外激光工程組。陳定昌提出了以激光雷達為核心的5項創新項目,都被列為重大項目。因為激光雷達在國際上剛剛起步,事關重大,錢學森親自主持這項工作,於是七機部、中國科學院等3家單位聯合攻關,由陳定昌擔任小組負責人。為了項目早日能夠實驗,陳定昌一天跑五六家單位,就好像有使不完的勁。有一天他們找到中科院長春光機所所長王大珩時,這位老光學專家提出了4個基本原理的問題。一年半後,在陳定昌的組織下,試驗得到了滿意的結果。這項工作使陳定昌深深感到:科學就是要創新,要不畏艱難,才能有所作為。

好的項目不僅可以帶動一系列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發展,而且更重要的是使一批年輕人才脱穎而出。從參與雷達項目到搞大總體工作,陳定昌的眼界更開闊了,他不斷提出一些有遠見的觀點,得到了領導和專家們的認可。他提出武器發展要從前瞻頂層思路考慮,要從武器裝備體系對抗角度考慮,應該發展化學激光武器,應該開展精確制導的研究,抓毫米波技術等等。

他的創新和前瞻性思想是出了名的,瞭解他的人幾乎異口同聲地這樣評價他。上個世紀70年代末他擔任二部工程組組長時,首開先河,與八機部簽訂了研製合同。以合同制方式承擔任務,這在七機部的歷__從未有過。這一舉動既推動了技術進步,又培養了隊伍,得到了當時上級領導的好評。二部還用這個項目獲得的經濟效益建了房子,緩解了一部分職工的住房困難。

1984年,陳定昌出任二院二部主任,他全面規劃和未雨綢繆的意識更強了,他提出的“三個空域”、“四個基本型”的思想一直沿用至今。他經常與同事談論航天器發展,當年他提出的地空導彈主戰型發展規劃的設想,已被現實驗證是富有先見之明的。他提出的某型號設想,航天幾位老總聽過彙報並實地考察後一錘定音:可以搞。

進行前瞻性、前沿性的研究,關係到行業的生存發展。1990年至1996年,陳定昌出任二院院長,這是他責任__重的幾年。1996年他擔任了國家高技術(863計劃)某主題首席科學家之後,帶領一批人員開始進行“九五”規劃的研究制訂。他帶領大家提出了用系統集成技術帶動關鍵技術攻關的思路,也就是説在關鍵技術攻關中要體現高技術集成。為了制訂發展戰略報告,他們12易其稿,陳定昌與年輕人一起,幾個晝夜不合眼。1997年的一天下午,原國防科工委科技委領導到場了,陳定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複雜的東西簡單明瞭地呈現出來,他們評價説:“陳首席一口氣講了3個小時,沒休息一分鐘,我們聽明白了,我們支持。”

863計劃的實施要集中優勢力量,組成“國家隊”。為了走好競爭研製這步棋,陳定昌帶領有關人員到全國各地四五十家單位調研,一些知名的高校和科研單位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實際應用證明,搞高技術集成確實帶動了這一領域的快速發展。1999年9月,他們的研製項目獲得了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熟悉陳定昌的人,對他的印象集中在幾點上:其一是喜愛廣泛收集國外相關領域各種資料,緊密跟蹤國內外新知識、新技術發展,捕捉新信息速度之快,對趨勢之敏感,令人敬服。其二是喜愛對獲取的信息進行真偽和優劣的鑑別,對事物判斷準確,善於抓住重點。其三是喜愛超前思維,物理概念強,善於做頂層策劃。這些特長在工作中被他發揮得淋漓盡致。航天科工集團公司剛剛成立的幾年裏,擔任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的陳定昌和科技委的專家們一起,帶領相關人員,飽蘸心血,完成了集團公司下達的發展戰略規劃制定等多項重大任務。

從二部主任到二院院長,工作中,他跟大家一起摸爬滾打,不搞特殊化;生活中,他平易近人,沒有_架子。瞭解他的人無不這樣評價他:陳院長是生活上不會享受,金錢上不去伸手的人。作為專業組組長,出國的機會是家常便飯。但陳定昌從來都是工作確實需要才會去。與他一起出國的年輕人開玩笑説:“跟陳院長出國挺沒意思,他是帶着任務跑,幾乎不去看風景、逛商場。”每次獎金分配,陳院長與其他人拿一樣多,年輕人感歎:“跟着這樣的領導幹,對我們成長有好處。”

和陳定昌一起出差不寂寞,因為他常常調動自己的“知識百寶箱”,讓對方享受聊天的樂趣。一次在火車上,陳定昌聊的“生物電子學”,竟然把同事們的困勁兒給聊沒了。還是同行一位老專家的“今天到此,且聽老陳明日分解”一句話,打斷了他的“陳氏評書”。

提起人才,陳定昌特別有感觸。因為在國家的重視和航天各級領導的努力下,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他們__擔心的人才青黃不接的狀況,已經一去不復返了。1984年,陳定昌剛擔任二院二部主任時,對人才隊伍進行摸底,發現二部五大核心專業只有16名技術骨幹,且都只是高級工程師,沒有一個研究員。經舉薦,這16名高工很快被評為研究員。擔任院長後,他結合國家有關人才培養政策,與院黨委書記牽頭制定了二院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培養計劃,有22名__青年人才脱而出,如今他們都已成為專業領域的骨幹。

談起工作,陳定昌的“話匣子”關不上,可提起家庭,他的話不多。相濡以沫的老伴非常體諒陳定昌,全力擔起了家庭的擔子。當年燒蜂窩煤,面對一整車煤,陳定昌的老伴一個人一趟趟地把煤從一樓搬到五樓。這種生活小事老伴做得太多了。其實陳定昌是個細心人,對妻子的支持他深深地記在了心底。

時光給現年68歲的陳定昌烙下了深深的印記。他在武器系統總體、防空導彈和制導雷達領域幹了一輩子,40多年的風風雨雨,在他人生中沉澱下來__豐富的是什麼呢?他用一生的追求映襯出四個沉甸甸的字———“航天情結”。這份情結,正是他對航天事業的一份摯愛、一份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