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民主讀後感2篇 思政課啟迪:探索民主之道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3W

在當今信息大爆炸的時代,民主的力量愈發顯現。作為公文網站的編輯,我們深知民主這一永恆主題對社會的重要性。在本篇文章中,我們將探討民主的真正意義以及它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通過深入剖析民主的內涵與實踐,我們希望讀者能從中獲得啟示並思考如何積極參與民主進程,為世界的進步與發展貢獻力量。

民主讀後感2篇 思政課啟迪:探索民主之道

第1篇

以前,對於民主的瞭解,限於課本、新聞,看過這本書,真真切切,從生活的細節上,有了一番領悟。

民主的關鍵詞——制衡。聯邦黨人提倡精英治國,反聯邦人號召更有活力的平民自治。誰也不比誰更好,於是,制衡成了一劑良藥,在兩者之間尋求相對平衡,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推動着社會的良性運轉。

哈貝馬斯説,充分有效的對話是政治現代性的要旨。制衡體現的就是強制性的對話,制衡體制下社會擁有強大的自我糾錯能力。三權分立+聯邦制+活躍的公平組織+文化產業,經過這四種路徑,各種分歧不斷碰撞最後趨於相對平衡。

政治制度有對應的政治文化。最好的公民文化應該是參與意識和服從意識的平衡,既有熱情又有秩序。公民責任意識最好的起點是法律意識和規則意識。權利意識和責任意識的不均衡發展,結局有二,要麼政治冷漠,要麼破壞性參與。所以,一個理想的結果應該是趨於平衡的。

在美國,選a和b的差距其實沒那麼大,選誰都一樣。既然都一樣,那還大張旗鼓競選會不會多餘呢,不會,正是在這個競爭的過程中,實現政黨趨中化,最後考慮的是大多數人的利益。

書裏還從教育、醫療、養老等很多個細節闡述了美國的民主,總體感覺,那裏的工人很牛,老人很牛,老婦人很牛,總之就是普通人都很牛,動不動就能嚇對方一聲冷汗。

但是這種牛,也是有個底線的。某地交通局工會為了工人權益全城罷工的時候,做得太過分,到後面工人自己都罵起孃家的不是了,工會只好低下頭來乖乖回到談判桌上。

呃...話題又回到制衡了。想起經濟學中,最佳的點都是那個平衡點,a=b的點上,效益最大。平衡,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民主讀後感2篇 思政課啟迪:探索民主之道 第2張

第2篇

有的作家,你是先聽説這個人,再喜歡上他的書;有的,則是你先讀了他的書,才慢慢喜歡上這個人,而劉瑜屬於前者。讀研期間在圖書館偶然瞟到這本書,續借了兩次總算斷斷續續地讀完了第一遍,借這次機會又重讀一遍,依然收穫滿滿。本書是作者過去幾年在《南方人物週刊》專欄文章的集結,以講故事、找數據的方式,把“美國的民主”這樣一個概念性的東西拆解成點點滴滴的事件、政策和人物,故而書名為《民主的細節》。

作為一名理科生,一直以來都覺得“政治”離我很遠,“民主”也只是教科書中模糊的概念。而劉瑜,這位在美國哥大政治系和哈佛東亞研究中心留學七年的女博士,在書中幫我們卸掉了“民主”的濃粧,讓它以素顏示人,使它變得更加豐富生動了起來。這讓我發現其實政治離我們每個人並不遠,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甚至就在我們身邊的地鐵票價、食品安全和退休金中。這也激起了我從細節出發,把政治作為柴米油鹽、衣食住行來觀察的興趣。

回想起來,研一那會兒收到學校行政部門羣發的郵件,內容是對學生會抗議清潔女工時薪過低問題的相關説明,我看完後一頭霧水;後來學校引進麥當勞餐廳,因為學生會抗議快餐店付給僱員的時薪低於最低標準,麥當勞最終被趕出校園,當時覺得不可思議,但也默默記在了心上。

如果説這兩件事都只是聽説不是經歷,那麼研二在食堂吃飯時收到書院學生會發的問卷調查就是親身經歷了,説是問卷調查,其實仍然是抗議書,是學生會徵求對食堂擅自引入某咖啡店的反饋意見,希望大家攜手共同抵制消費,或要求食堂換成另一家支持公平貿易的咖啡店。難道是這些學生都很閒嗎?跟他們溝通後瞭解到並非如此,對於公民意識和公民責任的提升才是他們所關注的重點。可以説,不是政府、不是大學、不是媒體、不是網民,而是學生會這個獨立的組織,有力地行使了其結社、集會與自由言論的民主權利,最終用普通人的“四兩”撥動了學校、麥當勞以及食堂的“千斤”。

我們對於民主的.認識,從不理解到慢慢認同,終是需要一個時間的。正如劉瑜所説,比一個人的政治立場更重要的,是他抵達一個立場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