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寡人之於國也》譯文6篇 國家主宰者的自責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78W

《寡人之於國也》是《論語》中的一篇章節,它記錄了孔子與魯國君王之間的一次對話。諸子百家時期的思想家們往往需要在各國之間往返,在其中尋找可以借鑑的經驗,這篇文章反映了孔子對於如何規範管理一個國家的看法,對於我們理解古代政治思想具有重要意義。

《寡人之於國也》譯文6篇 國家主宰者的自責

第1篇

教學重點:多義詞義項的歸納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學難點:課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簡介孟子及孟子思想,熟讀課文;理解設喻方法的運用

在閩南方言中有兩句俗話,叫“龜笑鼈沒尾”,“賣烏賊的笑補雨傘的”,意思是兩個半斤八兩的人,其中一個卻反過來笑話另一個。大家還能再舉出一個類似的詞語嗎?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寡人之於國也》,“五十步笑百步”也就是出自這裏。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人。他受業於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弟子,是儒家繼孔子之後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後稱為“亞聖”。孟子生於戰國諸侯混戰最激烈的時期,他提出“民貴君輕”、對人民作一定的讓步、反對掠奪性戰爭等主張。為此,他到各國去遊説諸侯,反對“霸道”,提倡以“仁”“義”為中心的“仁政”、“王道”。他繼承和發揚了孔子的思想,希望能夠在諸侯中選出一位王天下的君主。由於他的這些主張與當時激烈混戰的社會狀況不符,所以均未被統治者所採納。孟子退而與弟子著書,遂成《孟子》。

?孟子》是先秦諸子傑出的散文著作,內容包括孟子的政治學説、政治活動、哲學思想和個性修養。《孟子》與《論語》同是語錄體散文,但與《論語》相比,它篇幅較長,內容也更具體,描繪也更細緻。《孟子》比喻準確形象,語言犀利酣暢,感情洋溢飽滿,説理深刻透徹。

(五)根據漢語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註明。

答案:(1)yè(2)塗tú通假字,同“途”莩(3)túnzhìxù(4)cùgǔ?(5)無wú通假字,同“毋”(6)xiáng(7)頒bān通假字,同“斑”(8)悌

提問:這篇課文記載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這次對話是圍繞什麼問題展開討論的?

提問:在提出“民不如多”疑問前,梁惠王先是自詡曰(學生回答)“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為什麼説是“盡心焉耳矣”?具體做法是什麼?

明確:“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明確:“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師作朗讀提示:要把“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中“自詡”的口氣讀出來;“河東兇亦然”中“亦”要重讀,起強調作用;最後“何也?”要讀得稍重一些,疑問語氣加強。

教師對背景點撥提示: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為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這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那梁惠王當然會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了。

明確: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爭奪人力的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

提問:孟子是怎樣説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並無本質區別的?

明確: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明確: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説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這正好走進“圈套”,所以,孟子説:“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認為自己對待百姓的政策比鄰國都好,但孟子卻指出,魏國的政策雖好一些,但與鄰國相比,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質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説明梁惠王比別的國王好不了多少。

教師作朗讀提示:孟子設喻一段朗讀時要慢一些,語氣應平緩。當梁惠王進了圈套後,孟子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這句話語氣應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讀語氣。

文章的前四段主要寫孟子用比喻作答,不直接回答梁惠王“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説明梁惠王比別的國王好不了多少,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之政”並無本質區別。

問題的原因找到之後,文章自然而然過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

預習最後一部分,思考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包括幾個方面?

1、能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靈活掌握,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課堂效果良好。

2、由於突發事件的發生----多媒體課件無法使用,整個步驟被打破,雖繼續完成教學但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3、課文講解主要以串講為主,注重字詞義的落實,及新舊知識的貫通。同時在處理文章時注重對文章的朗讀,因為孟子的文章以氣勢見長,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對朗讀的指導,並且採用教師帶讀的方法,加強學生的領會和朗讀。

4、雖然有經過準備,但從上課中出現的問題仍可看出自己在備課過程中存在疏漏,且對文章的挖掘不夠深入。如“兵刃既接”中的“兵”,沒有細緻的分析,誤將他歸為古今異義,但是兵的古義“兵器”在現代漢語中也存在,所以將他歸為一詞多義會更合適。因為是第一課時所以在對文章邏輯結構的分析方面沒有過多的闡述,而對“五十步笑百步”的分析也不夠透徹,這在第二課時時補充。另外對於開篇梁惠王的“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已”的語氣分析有失偏頗,應當在有充足論據的情況下再下定論。

5、由於該班學生較活躍,所以教學過程中只注重了雙邊交流,而忽視了一些提問的設計,這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注意變通。

高一語文《寡人之於國也》公開課評議----養正中學課題組

評議者1:課文講解主要以串講為主,注重字詞義的落實,及新舊知識的貫通;對於朗讀的分析較細緻。應注意的是現代漢語中“勝”通讀shèng,不需要強調古讀音。

評議者2:課堂還是以常規教學為主,注重雙邊交流,講解詳細,基礎紮實。應注意重點字詞的引申、板書;教學節奏較慢。

評議者3:聲音洪亮,基礎紮實。應注意的是“兵”屬於一詞多義,而不是古今異義。

評議者4:基本功到位,兩手抓(既有自我的闡釋,又扣緊大學聯考)。應注意的是教無定法,另外對於開篇的梁惠王語氣的分析過於主觀,還可探討;同時對於“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還可詳細講解。

評議者5:課堂氣氛的控制較好,重點字詞都能涉及強調。

評議者6:注意了孟子文章的氣勢,將他文章的“理直氣壯”表達了出來。

評議者7:應該注意的是對於文言文的語氣、語調、標點的使用,要講究抑揚頓挫;關鍵語句的分析應留有時間給學生思考;對於文章的邏輯結構的分析可以再深入挖掘,同時要注意聯繫實際;好的提問有利於學生素質的發展。

《寡人之於國也》譯文6篇 國家主宰者的自責 第2張

第2篇

1、瞭解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思想基礎及其歷史進步性。

2、瞭解孟子答問過程,論辯藝術及其“好辯、善辯”的主客觀原因。

3、瞭解並掌握文中部分實詞的多義及若干固定句式的對應今譯。

5、固定格式:直……耳、是……也、或……或……、……何如。

某地盛產沙丁魚,但每次漁夫們出海回來,捕得的沙丁魚都會死去很多。這令漁夫們非常苦惱。然而,有一個聰明的漁夫,他的沙丁魚卻死得很少,為什麼呢?原來,他從外地購了幾條喜歡吃沙丁魚的鮎魚放在船上,使沙丁魚們有了恐懼感,動了起來,增強了活力。

那麼,同學們,這則故事反映了一個什麼樣的道理呢?

對,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那麼,這是誰説的?他是怎樣闡述這一道理的?有哪些名句?

(學生答:孟子。“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增益其所不能。”)

好,那麼我們今天就更進一步走近孟子,學習他的《寡人之於國也》。

孟子,名軻(前372~前289),字子輿,鄒(今山東鄒縣)人,是孔子之孫子思的再傳*,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學大師,是孔子學説的嫡傳。後世常以“孔孟”並稱,元文宗封孟子為“亞聖”。

更為可貴的是,孟子並不是簡單地繼承孔子的學説。他採用的是拿來主義的方法,佔有、挑選、創新。例如:他否定絕對平均主義思想,主張社會分工;主張仁政,提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主義思想;他還提出性善論,“人之初,性本善”,等等。

?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萬章等記錄孟子言行的書。全書共七篇,各篇分上下,為儒家經典著作,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

1、找出文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全文結構自然呈現。

思考:梁惠王説他對國家已盡心盡力了,他作了哪些呢?

提示: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可見梁惠王還是想勵精圖治的,所以他“卑禮厚幣以招賢者”(《史記·魏世家》),於是數位賢者,包括孟子就不遠千里來到大梁,為之出謀獻策。

答:梁惠王移民移粟與鄰國統治者不盡心本質沒有什麼區別,只是形式上或數量上不同而已。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

重點詞語理解:樹、衣、畜、無、庠序、孝悌、頒、負戴、王

問:文中運用了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句,是哪一句呢?

答:“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殍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把老百姓餓死歸罪於年成不好就和殺了人歸罪於兇器一樣,非常荒唐。最後,孟子勸勉梁惠王拋棄虐政,施行仁政。“王無罪歲,則天下之民至焉。”

4、統治者不要歸罪於年歲,而要不斷地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行仁政,行王道,以民為本,使老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飽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禮義,真心歸附。

第3篇

教讀本文而用舊課導入,既簡便可行,又有温故知新、激發學習興趣的作用。當先讓學生復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然後提問:

1、教師口述:“取勝之道有三:曰天時,曰地利,曰人和──人和為取勝之本。”問:這個意思孟子是怎樣表述的?(開頭兩句)好在哪裏?

2、“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中的“君子”指什麼人?

補充問:“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中的“君子”各指什麼人?

提示:學文言要注意詞的多義性,要據語境判斷詞的意義。

提示:“道”,就是新課文裏説的“王道”,能行王道,是謂“得道”。

過渡問:根據預習印象,説説新課文裏哪幾句是描寫孟子理想中的“王道樂土”的。

“五十者”“七十者”“數口之家”“頒白者”四句。

二、學生試讀課文兩遍:先指定五位同學接讀;後齊讀

1、畫示意圖(標明秦、魏、齊的相鄰位置;指出河內、河東所在),並簡介談話背景:

魏在戰國初期曾是軍事大國,至梁惠王在位後期,西畏秦逼,從安邑遷都於樑;東敗於齊,“太子虜,上將死,國以空虛”,所以特邀孟子來樑,問強國之道。事在惠王35年(前335)。本章記梁惠王問“民不加多”之故,正是此意。

⑵移──本義是禾長相扶倚之狀,後代為遷移之義而本義廢。由此至彼之謂。

⑴鼓──會意字,左中為鼓,上象鼓飾,下象鼓架;右象手持槌擊鼓動作。後引申為所擊之物。古時以擊鼓代進攻令。

⑵大意是,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為喻,含蓄作答。

⑵是使民──是,有“如此則”之義,這樣(就)使人民……

⑴“無失其時”與“無奪其時”──“失”字輕,寓“提醒”義;“奪”字重,寓國君無以勞役苦民之義。

⑵大意是,論王道之成,先制民之產(五畝之宅、百畝之田)而後行教化。

⑴發──本義是將箭射出去,引申為由內向外的動作,故在本句中有開倉放糧之義。

3、解説全文理路(見本文開頭),要求學生記住每層的結句,用它們作為記誦全文的支撐點。

4、學生齊讀全文一遍後,檢查背誦上述五句話,即各層的結句。

(下面只寫出指導誦讀的要點,過程及練習方式從略。)

1、在示意圖上標出河東、河內的位置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敍述梁惠王的救災辦法。

2、“河東兇亦然”一句是省文,試用文言作完整的表述。

3、“無如……者”意思是“沒有像……的人”,能否換一種表達方式?

從“焉耳矣”的疊用可見有抱怨勞而無功之意:勞者,移民、移粟也;無功者,鄰國之民不至。

5、再品味末句,説説“何也”能否改成“何哉”或“何故”。

何哉”,問中兼歎,多用於設問;“何故”,一般詢問語氣;只有用“何也”才能表達梁惠王困惑而急於求解的心情。

1、孟子此問的答案是事前即可料定的,試作仿問便知:某次考試,甲生得50分,乙生得30分,以50分得30分,則何如?請用文言作答。

惠王據事理作答,卻不料墜入孟子彀中,把自己跟鄰國之君放在同一水平上。

3、試代孟子作答:“王之好戰殘民,與鄰國之君無異,故民不至;移民移粟,小惠耳,雖能行之,何益?”跟原文比較後,説説比喻作答的好處。

1、開頭用排比句法連述三事,都有關人民生活,試用兩個字概括這樣的生活水平。

王道以得民心為本,温飽可以使民“養生喪死無憾”,則得民心矣。

3、本層連用五個“也”字,擬刪去前四個,改用“……,則……”這種句式,如“不違農時,則谷不可勝食”,好不好?

不好,用“也”才能表達出孟子堅信不疑的語氣和讚美之情,使行文如連珠,頗有聲勢。

解釋:“五畝之宅”“百畝之田”,係指井田制而言。井田者,田區劃分如“井”字形之謂也。古法:方里而井,井九百畝,其中為公田,八家皆私百畝,同養公田。公事畢,然後敢治私事。

1、問:王道體制下有哪兩件大事?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2、孟子在描寫“王道樂土”時全用“矣”字作結,表現了怎樣的意味?

3、本層煞尾如用“王道之成也”替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效果如何?

1、本層文字不多,但波瀾起伏不窮,説説你的體會。

一揭,語氣嚴厲;二批,措辭尖刻;三勸勉,語調温和。

“罪歲”照應“河內兇”“河東兇”;“斯天下之民至焉”照應“寡人之民不加多”。

不“罪歲”,則當行王道,因上文已詳論行王道的步驟和基本方法,此處不再提;完整的表述應是“王無罪歲而行王道,斯天下之民至焉”

第4篇

1.學習本文比喻鮮明,善用排比,對偶,增強文章氣勢的特點。

2.瞭解課文中詞類活用的語言現象,及一詞多義的準確運用。

1.理解孟子主張行仁政,重視民心的向背,利民保民的積極思想。

重點:學習孟子善用比喻説理,氣勢充沛的論辯方法。

1.對課文第三部分闡述實行“王道”的七種措施的正確理解。這部分實際上是孟子“仁政”內容的具體化。

本文節選自《孟子·梁惠王上》,題目是編者加的。《孟子》是先秦儒家學派的著作,記錄了孟子的言行,是孟子的弟子編輯的,共七篇。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時鄒(現在山東省鄒縣)人,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仁義”。主張行仁政,強調“民貴君輕”,重視民心的向背。主張“制民之產”(使農民有規定數目的田可耕),但同時卻主張恢復西周井田制度。在人性問題上,提出“性善”論。曾遊説齊宣王、梁惠王,宣傳他的政治主張,但始終未被採納。《孟子》的文章很雄辯,感情強烈,辭鋒犀利。在宣傳主張、論辯事理時,常能分析對方的心理,因勢利導,步步深人,層層進逼,以使自己的論辯最後獲勝。《孟子》還善於運用譬喻來説明道理,常於從容談論之間引喻對比。

本文是記孟子答梁惠王問所講的幾段話,主要內容是闡明王道政治的。先針對梁惠王的疑問,用比喻説明凶年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然後正面論證只有“行王道、施仁政”才能使天下之民歸順。孟子託言古制,提出“五畝之宅”、“百畝之田”的措施和要求,實際上是無法實現的,但主張減輕勞役、發展生產、興辦教育、利民保民,還是反映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積極思想。

全文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論證嚴密,説服力強,全文圍繞“保民而王”的觀點,首段先寫梁惠王質疑,為答問作準備。第二段針對疑問,巧用比喻釋疑,使惠王明白小恩小惠“無望民之多於鄰國”。第三、四段正面論述行“仁政”的措施和好處。末段巧用類比推理的方法,批駁人死罪歲,自然得出“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的結論。顯示了孟子的辯才。

全文比喻鮮明,善用排比,對偶,更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節奏感。

①掌握本文的通假字:“直”—“只”;“無”—“毋”,“頒”—“斑”;“塗”—“途”

②正確分辨古今異義詞,如“寡人”“河”“請”“走”“或”“嘶”。

③準確使用一詞多義的詞。如:“於”、“王”,“以”“食”“之”。

④注意詞類活用的詞。“鼓”、“樹”、“衣”、“謹”、“王”。

(2)用課文原話回答以下問題,目的幫助學生理清思路。

①孟子是怎樣説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之收”並無本質區別的?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②孟子認為只有實行“仁政”,才能以“王道”統一天下。他的“仁政”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人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鼈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也。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殍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本文記載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圍繞“民不加多”的問題展開討論,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並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新會的不平等。

第一部分(第1段)梁惠王“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但“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據此提出疑問。

第二部分(“孟子對曰”至“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孟子用設喻的方法,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3段—5段)闡述了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綜至全篇,段落分明,層次井然,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斯天下之民至焉”,做為每一部分的畫龍點睛之筆,既標明三個部分的聯繫,又將每段議論的要點點明,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

孟子善於雄辯,並氣勢充沛,使其自己“仁政”的觀點鮮明,明確,學習時要研究其具體的方法。

(1)為什麼説孟子善用比喻説理,他如何做到論辨的氣勢磅礴?

孟子善用比喻説理的“善用”重要表現在用對方熟悉的事例設喻,啟發對方,使對方容易接受。梁惠王喜歡打仗,就用戰爭做比喻,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盡心於國”不比鄰國之政好多少;用“刺人而殺之”歸罪於武器的荒唐,説明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統治者的虐政。

作品讀起來氣勢磅礴的原因,是多用了排偶句式,在第3段中闡述了“王道之始”的道理。孟子以“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三組排偶句,提出了發展生產的三種措施,以及採取這些措施後所產生的效果。連用“不可勝……也”的句式,給人以吃不完,用不盡的感覺,大大增強了文章的説服力和感染力。

集中在文章的第3部分,即第3—5自然段。這裏闡述了孟子實行“王道”的七種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體內容。

⑦謹庫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總之,孟子以為解決“民不加多”的狀況,就要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飽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禮義。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過”。句意是:只是沒有跑百步罷了。)

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無,通“毋”不要。句意是:不要期望百姓比鄰國的多。)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頒,通“斑’。句意是:頭髮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揹着東西頂着東西了。)

塗有餓殍(塗,同“途”,道路。句意是:路上有餓死的人。)

寡人之於國也(寡人,古代國君稱自己的謙詞。今用於形影孤單的人。句意是:我對國家。)

河內兇(河,黃河。今泛指河流。句意是:河內遇到饑荒。)

請以戰喻(請,請允許我。今常用於對方“請坐”,讓對方坐下;“請指導”讓對方做指導。句意是,讓我用打仗來作比喻。)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可”是“可以”,“以”是憑藉。今常連用,表示同意,認可。句意是:七十的人可以憑藉它吃到肉。)

棄甲曳兵而走(走,跑,這裏指逃跑。今常指一般的行走。句意是,拋棄鎧甲,拖着兵器逃跑。)

或百步而後上(或,有的人,不定代詞。今常用於選擇複句中的選擇詞。句意是,有的人逃跑百步後停止下來。)

斯天下之民至焉(斯,則,那麼。今常用於代詞,當“這”“此’講,如“斯文”等。)

填然鼓之(鼓,名詞帶賓語“之”作動詞。敲起鼓。句意是:咚咚地敲着戰鼓。)

樹之以桑(樹,名詞帶賓語“之”,作動詞。種植。句意是:t;在住宅場地上>種上桑樹。)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詞帶賓語“帛”作動詞,穿上。句意是五十的人可以憑藉它穿上絲織品的衣服。)

謹庠序之教(謹,形容詞作動詞,認真從事。句意是:認真地興辦學校教育。)

然而不王者(王,名詞受副詞“不”的修飾作動詞,為王,使天下百姓歸順。)

非我也,歲也。(……也,表判斷。句意是,不是我,是年成啊。)

未之有也(否定句,賓語前置,應“未有之也”。句意是,沒有聽説過這種情況。)

可以無飢矣。(“以”後省略賓語“之”。句意是,可以憑藉它沒有飢餓了。)

文言文實詞是構成文言文的主體,準確地解釋文言實詞,是學好文章的關鍵。判斷文言實詞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應做到以下幾點:

1.牢記實詞的基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及課文中例句及文言詞法句法。

理解孟子所説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的意思。(選自《孟子·盡心下》)

得到百姓擁護的人才能成為天子,得到天子歡心的人可以成為諸侯,得到諸侯歡心的人可以成為大夫。可見“民為貴”的道理。孟子在尖鋭複雜的階級鬥爭中看到人民的力量,認為社會安定的前提在於百姓的安居樂業。

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後停下來,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後停下來。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是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還是逃跑啊。

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這種狀況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殺死後,説“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

第5篇

2.能歸納“數、發、直、兵、勝”多義詞的義項,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異於……”幾個句式的特點。

同學們,我們在國中學過孟子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其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為後世廣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在今天仍然有很強的生命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還分別成為成語沿用至今。之所以會這樣,説明孟子的仁政思想不僅對當時,而且對後世影響極大。今天,我們來學習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於國也》,從中可以再進一步理解他的仁政思想。

學生可結合註釋①及課文後關於孟子的介紹來了解。

孟子繼承了孔子的學説,主張效法先王,推行仁政,宣揚性善,反對功利,反對戰爭,這些在當時列國紛爭的形勢下,被認為是脱離實際的空論。但他思想中的民主精神,民本思想等都符合人民的願望,具有進步意義。

第一遍學生聽,要求認真聽,同時認真看課文,注意一些字詞的讀音和寫法。

根據漢語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註明。

答案:(1)yè(2)塗tú通假字,同“途”莩(3)túnzhìxù(4)cùgǔ洿(5)無wú通假字,同“毋”(6)xiáng(7)頒bān通假字,同“斑”(8)悌

5.3、4名同學朗讀,以此檢查朗讀情況,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按前後桌組成學習小組,學生遇到問題,向小組其他組員提出,組內自行解決,如解決不了,小組長可向全班同學徵求意見,確定答案。

[教學要點]理清思路,背誦課文,教師適當作朗讀提示。

按學習小組分開,組與組進行比賽。如第一組開始讀課文的某一段或某幾句,讀完之後,可任意點其他小組來翻譯,翻譯對了,可由翻譯對了的小組再讀課文的某段或某幾句,讓其他小組翻譯,以此類推。教師或其他同學可隨時糾正。

提問:這篇課文記載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對話,這次對話是圍繞什麼問題展開討論的?

提問:在提出“民不如多”疑問前,梁惠王先是自詡曰(學生回答)“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為什麼説是“盡心焉耳矣”?具體做法是什麼?

明確:“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明確:(學生合上課文回答)“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師作朗讀提示:要把“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中“自詡”的口氣讀出來;“河東兇亦然”中“亦”要重讀,起強調作用;最後“何也?”要讀得稍重一些,疑問語氣加強。

教師對背景點撥提示: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為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這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那梁惠王當然會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了。

明確: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爭奪人力的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

提問:孟子是怎樣説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並無本質區別的?

明確: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因“五十步笑百步”的喻義理解是本文的教學難點,所以,應採取學生廣泛討論、相互交流的方法,教師稍作點撥分析)

(按學習小組進行討論,選一名代表發言。各組同學可隨時發表不同意見)

明確: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誘使對方在不知不覺中説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這正好走進“圈套”,所以,孟子説:“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認為自己對待百姓的政策比鄰國都好,但孟子卻指出,魏國的政策雖好一些,但與鄰國相比,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質上都是相同的。也就是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作譬,説明梁惠王比別的國王好不了多少。

教師作朗讀提示:孟子設喻一段朗讀時要慢一些,語氣應平緩。當梁惠王進了圈套後,孟子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這句話語氣應稍急促,加重“望、多”的朗讀語氣。

問題的原因找到之後,文章自然而然過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

提問:他的“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包括幾個方面?

明確:;兩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明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提問:當採取了這些合理發展生產的措施後,產生的效果是什麼?

要求學生找出並畫出排比句,各自朗讀,合書回答。

明確:孟子用了四組排比句:“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其中前三組排比是孟子養民的主張,後一組是教民的主張。這樣,作者在這四組排比裏,把自己的主張層層鋪敍,渲染得有聲有色,為梁惠王展現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即“王道之成”了。

提問:有了合理的措施,還需要有合理的態度。孟子是怎樣批評當時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

明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如果我們有了合理的措施、合理的態度,那麼正如最後一句所説:“斯天下之民至焉。”

教師作朗讀提示:第三部分的排比、對偶句式較多,因此,要把孟子散文的氣勢磅礴、感情激越、鋭不可當的特點讀出來。且注意最後一段中“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的反問語氣一定要讀出來。

教師範讀、學生朗讀並背誦。(教師帶領學生以排偶句為重點,集體背誦。)

三、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回顧本節所講內容,概括本文寫作特點,進一步指導學生背誦

[教學要點]總結文言知識,做課後練習,進行閲讀訓練,對全文進行小結。

(1)樹之以桑(2)可以衣帛(3)然而不王者(4)王無罪歲(5)既來之,則安之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異於……(4)未之有也

答案:1.(5)和例句是使動用法,其他使命詞活用為動詞。

2.(1)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後停下來,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後停下來。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這種説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殺死後,説“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

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六國論》 命運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愛蓮説》 與“曲”相對,不彎曲

予自度不得脱,則直前詬虜帥失信 《〈指南錄〉後序》 徑直、直接

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 《五人墓碑記》 發出

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記》 發出、抒發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①之所知也。乃寡人之身,東敗於齊,長子死焉;西喪地於秦七百里;南辱於楚。寡人恥之,願比②死者壹③灑④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罰,薄税斂,深耕易⑤耨⑥;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

“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徵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註釋:①叟:對老頭得稱謂,這裏指孟子。②比:bì,代替。③壹:全部、都。④灑:xǐ通“洗”⑤易:疾速。⑥耨:nòn,除草。

[譯文]梁惠王對孟子説:“魏國在當時,天下沒有比它更強大得國家了,這是您所知道得。但道我這時候,東邊和齊國打仗,敗給了齊國,我的大兒子死了;西邊又敗給秦國,喪失河西土地七百里;南邊又受到出國污辱。我感到這是奇恥大辱,希望能夠替我國所有犧牲的人報仇雪恨,您説怎麼辦才行?”

孟子回答説:“土地見方百里的小國,行仁政可以使天下歸服。魏國這樣的大國,王如對人民施行仁政,減免刑罰,減輕賦税,督促老百姓深耕細作,早除雜草,使年輕人在閒暇時間,學習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做事盡心盡力、待人守信的道德,在家裏用來侍奉父親兄長,出去用來對待上級。這樣就是製造木棒也可以抗擊秦國楚國擁有堅固盔甲、鋒利刀槍的軍隊了。

“秦國楚國徵兵派夫,耽誤老百姓的農時,使他們不能耕種來養活父母。父母挨凍捱餓,兄弟妻子兒子東散西逃。秦王楚王使他們的百姓陷於水深火熱之中,王若發兵前往征討,誰能與您抗衡呢?所以説:‘行仁政的人,無敵於天下。’請王不要懷疑。”

要求學生能看大致看懂材料,然後結合課文,談談孟子的仁政思想。

課文所講的“王道之成”的道理和材料中講的“仁者無敵”,強調的都是實行仁政是統一天下的根本保證。孟子認為,國君如能實行仁政,減税寬刑,不濫殺無辜,以忠信孝悌教育百姓,就可以使天下歸心。這就是説真正能夠愛人民的人,他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不是嗎?九八年,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沒有沖垮我們,及其強大的金融風暴沒有壓倒我們,關鍵是我們有一個能夠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的中國共產黨,我們的黨是戰無不勝的黨。

孟子見梁惠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卒①然問曰:‘天下惡乎定?’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孰能與之?’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②矣。天油然③作雲,沛然④下雨,則苗浡⑤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⑥,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⑦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要求:認真認識和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實行仁政是統一天下的根本保證。

提示:這一章孟子論述了“不嗜殺人者能一之”的思想。孟子主張國家統一。實現統一,孟子反對殺人,也就是反對戰爭。不嗜殺人者能一之,也就是行仁政者能統一天下。

註釋:①卒:(cù)突然,出人意料。②槁:乾枯。③油然:盛多的樣子。④沛然:大雨滂沱的樣子。⑤浡(bō)蓬勃的樣子。⑥人牧:治理百姓的人,指人君。牧:牧養,這裏引申為治理。⑦由:同“猶”

[譯文]孟子謁見梁惠王,出來以後,對人們説:“遠遠打量,不像個國君的樣子;走近以後,也看不到足以令人敬畏的氣勢。他驀地問我:‘天下要則那樣能夠才能安定呢?’我回答説:‘天下歸於統一就會安定。’‘那麼誰能統一天下呢?’他又問道。‘不隨便殺人的國君能統一天下。’我回答道。‘那麼又有誰來追隨他呢?’他又問。我回答説‘天下的人沒有誰不願擁護他的。您知道禾苗的生長情況嗎?如果七、八月份久旱不雨,那禾苗就會枯萎。(但如果)天上又出現降雨雲,並降下大雨,那禾苗就會生機勃勃地重新生長起來。像這種情況,有誰能改變呢?現在各國國君,沒有誰不是殺人成性地暴君。倘有一位不隨便殺人、不草菅人命地君王,那麼普天下的人民都會伸長脖子期待他解救。果真是這樣,老百姓歸附擁戴他,就像水流向低處,湍急迅猛,什麼也擋不住啊!”

第6篇

2.能歸納“數、發、直、兵、勝”多義詞的義項,掌握“或……或……”“直……耳,是……也”“是何異於……”幾個句式的特點。

教學重點 :多義詞義項的歸納和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教學難點 :課文中“以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的理解。

孟子《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成為後世廣泛引用的名言警句,今天我們來學習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於國也》。

學生可結合註釋①及課文後關於孟子的介紹來了解。

1.第一遍學生聽,要求認真聽,同時認真看課文,注意一些字詞的讀音和寫法。

4.根據漢語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給加點字注音,是通假字的註明。

答案:(1)yè(2)塗tú通假字,同“途” 莩 (3)tún zhì xù (4)cù gǔ洿(5)無wú通假字,同“毋”(6) xiáng(7)頒 bān通假字,同“斑”(8)悌

教學要點:理清思路,背誦課文,教師適當作朗讀提示。

提問:在提出“民不如多”疑問前,梁惠王先是自詡曰(學生回答)“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為什麼説是“盡心焉耳矣”?具體做法是什麼?

明確:“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明確:(學生合上課文回答)“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教師對背景點撥提示:戰國時代,各諸侯國的統治者,為外爭城奪地,相互攻伐;對內殘酷剝削,勞役繁重,破壞生產力,造成了兵員缺乏、勞力不足,這是個十分突出的問題。爭奪人力,成為各諸侯國統治者的當務之急。那梁惠王當然會提出“民不加多”的疑問了。

明確:他充分利用梁惠王想爭奪人力的心理來宣傳“仁政”思想。

提問:孟子是怎樣説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並無本質區別的?

明確: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問題,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設喻。

明確:孟子通過設喻——設圈套,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與鄰國相比,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本質上都是相同的。説明梁惠王比別的國王好不了多少。

教師範讀本段,學生朗讀、背誦。問題的原因找到之後,文章自然而然過渡到第三部分——“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這也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

提問:他的“仁政”思想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包括幾個方面?

明確:;兩方面:一是“王道之始”的道理,一是“王道之成”的道理。

明確:“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鼈不可勝食也。斧斤以食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

提問:當採取了這些合理發展生產的措施後,產生的效果是什麼?

要求學生找出並畫出排比句,各自朗讀,合書回答。

明確:孟子用了四組排比句:“五畝之宅......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其中前三組排比是孟子養民的主張,後一組是教民的主張。這樣,作者在這四組排比裏,把自己的主張層層鋪敍,渲染得有聲有色,為梁惠王展現了一幅美好的前景。順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結論,即“王道之成”了。

提問:有了合理的措施,還需要有合理的態度。孟子是怎樣批評當時統治者不顧人民死活的?

明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斯天下之民至焉。” 這一段是從反面證明使民加多應有的態度。

三、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回顧本節所講內容,概括本文寫作特點,指導學生背誦

1.結構嚴謹 :民不加多的疑問;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教學要點:總結文言知識,做課後練習,進行閲讀訓練,對全文進行小結。

(1)或……或……(2)直……耳,是……也(3)是何異於……(4)未之有也

3.(1)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有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後停下來,有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後停下來。

(2)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過沒有跑上一百步罷了,那也是逃跑啊。

(3)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 這種説法和拿刀子刺人,把人殺死後,説“殺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麼不同?

則勝負之數,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六國論》 命運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愛蓮説》 與“曲”相對,不彎曲

予自度不得脱,則直前詬虜帥失信 《〈指南錄〉後序》 徑直、直接

大閹亦逡巡畏義,非常之謀難以猝發 《五人墓碑記》 發出

安能屈豪傑之流,扼腕墓道,發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記》 發出、抒發

民不加多的疑問——民不加多的原因——民加多的措施

孟子是繼孔子之後的儒學大師,我們經常“孔孟”並稱,國中時,我們學習過《〈孟子〉二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都是勸説君王施仁政。我們今天學習的《寡人之於國也》也體現了孟子的這一主張,並且文中還闡述了他“仁政”的具體內容。

3.學生分角色朗讀(請學生留意文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

1.找出文章中談及“民之加多”的語句。全文結構自然呈現。

請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每部分主要內容(不要求精確,允許存在出人)。

説明:梁惠王自謂“盡心於國”問孟子“民不加多”之故。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作答,指出梁惠王與鄰國之君一樣,接着談自己的主張來回答梁惠王的疑問。

梁惠王説:“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梁惠王覺得自己對國家政務盡心盡力了。他具體的做法有哪些?

提示: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

指導朗讀:梁惠王覺得自己對國家已經盡心盡力,所以“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讀時,重音應落在“盡心”二字上。“察鄰國之政”二句,前句輕讀,後句重讀,有自詡之意,又表明自己用心良苦。“何也?”盡心了,但民不加多。讀時應突出其困惑、不解。

3.梁惠王拿自己於國與鄰國之政比較,孟子為什麼不直接闡明意見,而用“請以戰喻”?

提示:孟子説“請以戰喻”用梁惠王熟悉的“戰”設喻,這樣便於啟發對方。 孟

4。子不直接回答梁惠王兩國比較的問題,而比較了什麼?

説明:梁惠王很自然地回答出:“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從而不知不覺中否定了自己與鄰國的統治者有別。

5.“五十步笑百步”已成為人們經常使用的成語,含義是什麼?

提示:比喻缺點或錯誤的性質相同,只是情節輕或重的區別。

説明:梁惠王移民移粟與鄰國統治者治國不盡心實質上沒什麼區別,只是形式上或數量上不同而已,從而引出要使民加多,必須施仁政,行王道。

指導朗讀:面對梁惠王的提問,孟子其實已經有了答案,但他隱而不説,先設喻。讀起來應從容不迫。“以戰喻”後可稍長停頓,“則如何”用徵詢對方意見的口氣,輕讀。

焉耳矣 兇 無如 加 好 請 填然 鼓 既接 曳 走 或 直 無 於

孟子以“五十步笑百步”來啟發梁惠王,指出他與鄰國的實質是一樣的,那怎樣才能使民加多呢?孟子自然而然引出自己“仁政”的主張。

指導朗讀:第一層三句,語勢逐層上升,最後一層全段中心,作為最突出的部分。“養生喪死無憾”一語出現兩次,前者可輕讀,後者應重讀。

提示:同是發展生產,強調“不違農時”,“以時入山林”,“無失其時”,“勿奪其時”。這些都強調不要耽誤生產時機。側面指出,梁惠王“使民加多”的目的,就是驅使百姓去打仗,不得民心。

除了要合理發展生產,制民之產外,第六段還有孟子教化百姓的主張。

指導朗讀:這一段分述王道的四項基本內容,四個“矣”陳述語言,氣勢充沛。最後總結“不……未……”雙重否定句式,讀得應堅定有力。

違 時 勝 數 罟 洿 斧斤 以 憾 樹 衣 畜 無 謹 庠序 教 申 孝 悌 義 頒 負 戴 王

梁惠王對人民施小恩小惠就以為做得很好,實際上與其他國君都一樣。孟子從王道之始和王道之成兩方面詳細闡述了使民加多的辦法,但這還不夠,君王對此還應有什麼態度呢?我們看最後一段。

説明:一方面寫出了社會的不平等,另一方面也是對梁惠王自認為“於國盡心”的駁斥。

提示:塗有餓莩歸罪於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殺之,歸罪於武器一樣。

指導朗讀:“狗彘食人食”句揭露了諸侯貴族的荒淫,朗讀時,要表現出説話人的義憤。“塗有餓莩”句要讀出其悲憤的語氣。“人死”句是借用諸侯國君的自我辯護的口氣,應讀得有諷刺意味。用比喻來反駁,應用質問的口吻來讀。最後,勸勉梁惠王拋棄虐政,施行仁政,應用和緩、勸勉的語氣。

提示:發展生產,制民之產,教化百姓,還有最後除虐政。總的來説有兩點:一是保民,使民無衣食之患;二是教民,用儒家的思想教育人民。

本文主要闡述了孟子施仁政的主張,要想使民加多就要發展生產,使民住有房,耕有田,吃得飽,穿得暖,還要使民懂禮儀,受教育,君王也須革除虐政,這樣百姓才能來歸服。

全文似乎散漫無章,實則結構嚴謹,段落分明,以使民加多為主線貫穿全文,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