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語文教學學習心得對語文教學的體會4篇 《從學生視角看語文教學:探討優化教學方式的實踐心得》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8.63K

在語文教學中,學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決定了教學效果。因此,加強學生的語文學習是重中之重。本文作者在長時間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探討了一些有效的學習方法和心得體會,分享給大家。

語文教學學習心得對語文教學的體會4篇 《從學生視角看語文教學:探討優化教學方式的實踐心得》

第1篇

學習語文最好的方法是什麼,怎樣才能提高語文成績。對於這類問題,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語文學習的第一要訣》。

語文教學,最基本的就是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覺,學會更好地感受和運用偉大的漢語。我認為,朗讀是培養語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在我們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可能過多地重視了對文章的分析和大量的練習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並沒有真正地去感受語言的魅力,沒有體會到文章內在的美感。因此,我要求同學們大聲地朗讀,不僅動嘴,還要去聽,還要去體悟,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語言的魅力,提高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從而提高語文成績。

大聲的朗讀,體現投入的態度。神奇教練米盧留給了中國一句名言“態度決定一切”。的確,沒有一個端正務實的態度,做任何事情都很難達到預期目標。大聲的朗讀,正是體現了一個學生的精神狀態和學習態度。試想,讀書的時候,如果聲音微弱,情緒低落,那很容易就會分心,乃至產生睏倦,“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其結果和效率可想而知。

如何把我們的學生拉回課堂?如何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投入到詩歌學習中來?朗讀,顯而易見是個很好的方法。在課堂上,我們應該鼓勵學生放開聲音大聲朗讀詩歌作品,甚至提倡一種原生態的“狂讀”,在朗讀聲中掃除倦意、振作精神。也正是在這大聲朗讀的過程中,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能夠把心思真正地投入到作品本身,投入到品味、理解和感悟上去。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再去研究詩歌的意象、領會詩歌的意境、鑑賞詩歌的手法、品味詩歌的語言,都將會有堅實的基礎,學習的效率自然而然會得到更大的提高。

大聲的朗讀,培養敏鋭的語感。只有對語言有親切的感覺,才能深入理解,才能運用自如。古人説“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説的就是這個熟能生巧的道理。大聲朗讀,調動所有器官,用嘴讀,用眼看,用耳聽,甚至會伴隨着搖頭晃腦,手舞足蹈,全方位多角度地接觸語言,給予大腦充分的刺激。久而久之,語言會變得越來越熟悉,越來越親切,讀者在和文字不斷拉近距離的過程中,會將陌生的文本變作知心的朋友,乃至是親人,最後和它融為一體。

在我們的教材中,有些文章哲理比較豐富,文字表述方式比較獨特,不是很通俗易懂,比如劉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證據》、《寒風吹徹》等散文。在學習這樣的文章時,學生難免產生抗拒情緒。此時,調節課堂氣氛、調動學生興趣的最好方法便是大聲朗讀。老師帶領學生讀書:自由朗讀、全班齊讀、分段品讀……多種方式交叉進行,靈活運用。於是,在讀書聲中,課堂氛圍熱烈了,學生積極性高漲了;更重要的是,“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在一遍遍地朗讀中,學生會越來越貼近文本,會對作者所説的話越來越有感覺,而這感覺,正是我們理解文意、體會妙處最寶貴的切入口。

大聲的朗讀,享受美妙的情趣。形容校園,人們往往都喜歡用這樣的詞語——“書聲朗朗”。是啊,走在校園裏,或清脆或厚實,或低緩或高亢,書聲悦耳,與窗外的鳥語花香相得益彰,這真可算是世界上最動聽的聲音。在讀書的時候,悉心體會,隨着文字本身的韻律,用聲音去跳舞,去貼近課文温潤的肌膚。在朗讀的過程中,更深入地理解了文本的內涵,更真實地體驗了作者的情感,收穫了閲讀的愉悦,構建了閲讀的價值。

文學,應該是富於情趣的,語文課不應該是枯燥乏味的;我們的教學,應該是激發學生情趣的過程。比如李白的詩歌,充滿了奇特的比喻和瑰麗的想象,全詩洋溢着濃烈的浪漫主義情懷。在課堂上,我們不妨就把教學目標定為指導學生正確地朗讀,讀出李白詩歌的味道。《將進酒》是李白最重要的作品,它是一首豪邁的詩,抒發了作者狂放不羈的激憤之情。詩歌的情感基調是抑鬱和悲憤的,但其中又不乏暫時的狂歡和灑脱,而準確把握詩歌的情感無疑又是我們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的認知過程,一般從感覺、知覺開始,然後經過記憶、思維和想象,最後完成對事物規律性的認識。而大聲的朗讀,便是認知文本的第一步。走好了第一步,才能順利完成對文本的解讀。

語文教學學習心得對語文教學的體會4篇 《從學生視角看語文教學:探討優化教學方式的實踐心得》 第2張

第2篇

對於語文的教學真得是學着教,教着學,教學相長,不敢談經驗,只敢説心得,説體會,那就説説我的語文教學之旅吧!

1、 我們學校實施師友小組合作模式,我感到對於培養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是很切實可行的

由此我在常規教學中有意着力實施師友合作的宗旨,營造師友合作小組的氛圍,由此班級同學們長期下來都有濃厚的小組合作意識,能夠積極參與提高本小組的榮光。比如回答問題,批改作文,聽寫批改詞語等活動都有很好的效果,以前自己也用小組合作,但是沒有理論的指導,一切都是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如今學校領導引領,確實好像給我一個教學的路標,一盞教學路上的明燈,照亮了前行的教學之路,這師友合作的模式教學給常規教學的開展引領營造了一片新天地!我相信未來教學之旅將更寬闊豐富多彩!

任何教學模式的開展,都需要教師本人良好的師德修養和較高的人格魅力!下面説説第二點:

課堂上常見我的微笑,我認為孩子們畢竟是正在成長中的孩子,作為學生犯錯了,我們教師大可不必發怒,我們就是要用學識引領他們的成長,教育他們做人,培育他們的心智,傳授他們以知識。

在語文教學中,我積極備課,引領孩子們學習的興趣;運用賞識教學,鼓勵學生,激勵學生,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學生們的學習是很快樂的。當然,寬容對待學生並不是縱容學生,對學生還要嚴格教育,因為畢竟學生的成長是需要我們引導的。

我喜歡讀書,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常常鼓勵學生讀書,讓班級學生共讀一本書,根據教學活動比如《昆蟲記》、《童年》、《我的大學》開展讀書交流會,通過讀書交流學生拓展了自己的視野,談出了他們的心得體會,你會發現他們的心靈世界被喚醒,真的閲讀讓他們的世界是很精彩。學生在我的鼓勵下不只是買新課標必讀書,還買了其他的書。而且我鼓勵學生進行讀書筆記進行摘抄,通過讀書筆記摘抄,讓自己的心靈淨化,沉澱,學生在閲讀的基礎上有了深度。比如近幾年來,我鼓勵學生進行閲讀,還通過辦理班級圖書角,學生們讀書進行交換漂流,他們愛上了閲讀,為此曾有同學寫了《爭書記》在濮陽日報教育週刊上發表。如今我們國家,我們濮陽市正在開展全民閲讀,我感到未來學生的閲讀一定是更加精彩的。

實際,語文教學就是大語文的理念,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開啟了學生的心智,學生的閲讀思維也被激活,我認為我們的學生應大面積地開展閲讀。比如《閲讀一本最喜愛的書》、《讀書帶來的精彩》、《我與書的故事.》等都是學生可以暢談的`、演講的內容!

4、 我不只是培養學生閲讀,我還讓學生書寫日記,作為班主任學生的日記習作可以作為班級工作的一個依據,而且從另外一個方面日記可作為走進學生心靈的一個渠道

孩子們通過書寫日記,你會發現他們的內心世界的精彩,他們的人生世界的敏感與多智。我們經常開展的日記交流會,就有力地促進了班級日記水平的提高。我所教學生髮表的多篇習作都是我從學生的日記精選而來的,日記習作寫出了他們的真情實感,寫出了他們的喜怒哀樂,寫出了他們的精彩大世界,寫出了他們的青少年時期的多彩生活。馬金金《媽媽的笑》寫出了該生理解苦難媽媽的歡笑,任春春的《爭書記》寫出了班級閲讀之旅。

關於語文教學的心得就説到這裏吧!在教學路上有很多不足,但是我相信以後的語文教學天地將更廣闊。因為有學校領導的英明決策,有這麼多的專家高手在引領,我們將能得到更有力的幫助和指導!也懇請在座的同仁給我有力的幫助!不足之處敬請指正!

第3篇

自今年以來,我校正式啟動語文主題學習實驗。主題學習以教材編寫的主題單元為憑藉,圍繞主題進行課內大量閲讀;改進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用大約三分之一的課堂教學時間學完教材,其餘時間引導學生進行相關材料的大量閲讀,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主題學習讓廣大語文教師教學輕鬆,得心應手;讓每一個學生喜愛語文,喜歡語文課,愛讀書,語文能力不斷提高。達到了北馬路國小語文主題學習實驗追求的目標。現將我的一些認識總結如下:

九月份,我有幸赴青島市參加了全國語文主題學習課堂教學大賽現場決賽,原濰坊市教育局局長李希貴的講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説:我們以前有過不少教改,也有很多閲讀材料和閲讀系列的書籍,但大都強調課外閲讀,把讀書放到課外,強調課外閲讀的根本原因在於教材的學習佔用了太多的時間。他指出,語文課堂教學不要精雕細刻,不要把每一句話都挖地三尺,把每一個詞語都挖得冒出火星。他認為,通過學習例題,舉一反三是理科的學習方式。語文學習不同於理科學習,應該是反三歸一,通過大量閲讀,最後感悟點什麼,從量的積累到質的突破,讀得多了,慢慢感受就深刻了,積累就豐富了,認識就加深了。但是,有效的課外閲讀很難實現,應該在課堂上實現大量閲讀。在大量閲讀中,學生得以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語文素養普遍得到大幅度提高。

主題學習可以説真正體現了一切為了學生的學學會,會學。語文是學出來的,不是講出來的。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之下,我們看到,主題學習課堂有鮮明的特色。在教與學的關係上,體現了依學定教、順學而導的思想。學情學生已經學會了什麼,學到了什麼程度,是課堂規劃的重要依據。在教學時間的分配上,學生的學習活動佔支配地位。學生真正成為了課堂主體,教師則是引導者。規劃課堂教學流程,為學生設計學習方案,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等,教師的引導成為學生有效學習的保證。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不僅能學到知識,習得能力,還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的學得不到保障,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難以實現的。新課程普及了許多新的理念,如,提倡合作學習,提倡探究性學習,提倡學科溝通,提倡利用教學媒體,這都是好的理念,好的方法;但是,不把教學的着力點放在保障學生的學上,僅着眼於技術層面的更新,我們看到,新理念的實現方式常常與其初衷背道而馳。比如,為了體現合作學習,安排無明確目的地所謂小組討論為了體現探究性學習,無探究價值的問題也討論個沒完;書還沒有讀好,卻一會兒唱,一會兒演,一會兒畫,擠佔了有效學習時間;媒體演示替代了通過文字感受等。

大幅度增加課堂教學容量使主題學習課堂,在教學模式上、結構上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教材內容的學習要實現提速,教學必須由繁瑣走向簡單;大量的閲讀內容引進課堂,學生的自主閲讀得到了有效保障。例如我在教學《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的時候,沒有對小興安嶺的四季進行詳細的分析,而是抓住有代表性的夏季進行感悟,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接着總結了課文的寫作特點。目的就是騰出大量的時間供學生進行拓展閲讀。課上我拓展了兩篇文章《煙台的海》和《碧水丹山話武夷》,然後進行了練筆訓練。使學生增加了閲讀量,培養了語文能力。

從閲讀教學的量入手來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可能是個很好的切入點。新課標提出,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並分年段對學生課外閲讀的量給出了明確的規定。 主題學習打破了教材的侷限,將大量閲讀引入課堂,通過閲讀教學的提速(教材學習)、增容(加大課內閲讀量)來提高語文教學效率:一方面,課堂閲讀量的增加改變了教與學的方式;另一方面,它探索出了提高閲讀教學效率的一條途徑。

閲讀教學的重要性,我們並不是沒有認識到。但是我們現在的閲讀教學處在一種兩難境地:一方面認識到了大量閲讀的重要性,但把大量閲讀放在課外;一方面是在現有教學模式上,着眼於技術層面的改革,如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探索。事實是,課外閲讀難以落實,現有教學模式只在技術層面進行變革,也難以提高教學效率。主題學習從抓學生的閲讀開始,通過課堂教學擴大學生閲讀量,增加學生的感悟和體驗,收效比較明顯。學生不僅閲讀能力、理解能力提高;與之相關,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的提高也相當明顯。例如,在王海英老師的名師示範課上,學生課堂上表現出來的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讓來聽課的教師驚詫,我想,這就是大量閲讀給學生帶來的比較強的書面表達能力。有人説,教育的全部問題都可以歸結為閲讀的問題,這種説法是有道理的。我們還需要繼續重視閲讀教學改革,繼續加強對閲讀教學的研究。

目前,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常常過於繁瑣,因此許多語文教育專家呼籲簡簡單單教語文。但是,這種狀況一直沒有大的改觀,挖地三尺挖得冒出火星現象屢見不鮮。

不搞繁瑣的課文分析,不盲目追隨新理念,立足於學生的學,立足於學生的長遠發展來完成課堂教學簡簡單單教語文是主題學習實驗在教這一方面的特點。簡單並不代表沒有,教師的作用體現在狠抓落實,體現在引導、點撥上,新課程所提倡的新理念,以一種不知不覺的方式進入了課堂。講得多,教得多,不代表學生學到的多;教師講得少了,佔用的時間少了,只要引導有方,學生的學習更有保證。

主題學習實驗中,學生個體的自學與同學之間的合作學習結合得很好,取得了1+1〉2的效果。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重視語文的實踐性,要做到教師精講,給學生儘可能多的實踐機會。教師講得少,學生才能有實踐的機會、自學的時間。重視學生的實踐、重視自學,合作學習成為需要;合作學習開展得好,使自學的效果更有保證。這不僅體現在同學間的互幫互助上,還體現在互相鼓勵、互相督促上。我們看到的合作學習為什麼常常是無效勞動?大多是因為教學設計還沒有做到從學生的學出發,不是帶着需要合作學習的任務合作,不是在真正需要合作的時候合作,使之流於形式。

主題學習是一線教師開始實驗的,可以説具有比較強的生命力。首先,它不破壞現有的教材體系,在學好教材內容的前提下進行大量閲讀,便於逐步推廣。其次,教學方法不復雜,單元整組設計、前置性作業引領這樣的方式,適合全年級教師共同備課,而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課堂,教案、前置性作業設計出來後,對教師的課堂駕馭能力要求並不高,有廣泛的適用性。其最大困難可能在於讀物的配備問題。為解決這個問題,學校徵求了每一位家長的意見,取得了家長的一致贊同,幫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這一做法是其他班級借鑑的。

實施新課程和推進素質教育以來,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正在逐步影響着我們的語文教學。課堂教學結構和教學方式,教師的教學觀、育人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課改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回顧自己走過的實驗之路,還有不少問題需要我深入探討。比如,自己的語文課堂還存在費時多、教學過於繁瑣的問題。還需要加強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研究,以真正實現高效率的語文教學。

第4篇

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素質教育的空間。

對於國小語文教學來説,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這兩個轉變中,教的方式轉變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轉變,學的方式也隨之轉變。學的方式轉變可以理性地在課堂中呈現,證明教的方式轉變,證明教師新理念的真正樹立。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在教學實踐中,我將採取了以下幾點作法:

1、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領會《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實質,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

2、講授新課程時應從整體上把握教科書,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科書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科書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着力點,比較新課程與舊教材的區別和聯繫,有哪些改進,教法上有那些變化,有那些獨到的進步和收穫,以在備課和教學活動中準確設定教學的重點,找準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課程目標的落腳點,有效地實施語文教學。

3、在準確把握教科書編輯思想的基礎上,從本班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不同教學內容,創造性地靈活地選擇和運用教科書的各種設計,採取合適的教學策略,把讀寫聽説和綜合實踐活動落到實處,讓學生在實踐中豐富語言積累,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鼓勵學生採用各種手段擴大閲讀面,增強學生在一切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課改活動,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