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美術活動策劃合集6篇 創意與藝術的盛宴:美術活動策劃合集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93W

歡迎來到我們的公文網站,今天為大家推出精心策劃的“美術活動策劃合集”。本合集彙集了各類精彩的美術活動策劃案例,旨在為廣大讀者提供靈感與指導。無論您是藝術愛好者、美術從業者還是策劃人員,相信這些精選案例將為您帶來全新的啟發與思考。讓我們一起領略藝術的魅力,開啟美術活動的無限可能吧!

美術活動策劃合集6篇 創意與藝術的盛宴:美術活動策劃合集

第1篇

1、欣賞作品《星夜》,初步瞭解畫面中的主要表現手法和色彩。

小朋友好!我們以前欣賞過許多名畫,畫家們畫得都非常漂亮,今天老師又帶來了一幅名畫,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幼)我看到了龍捲風、房子、星星、月亮、火、樹、大海……

師:什麼顏色用得多些?(黑的、深藍的、紫的)這些是灰暗色還是明亮色?(灰暗色)

(幼)對比強烈,看起來很不舒服,心裏有點不開心……

教師小結:畫家用了深藍色、紫色和黃色,色彩鮮明,對比非常強烈,給人一種不安的感覺。

(幼)樹用了波浪線,好像正在向上長一樣。(請幼兒學一學)

師:你有什麼感覺?(好像包住了)星星和月亮被緊緊地包住了,那是什麼感覺?(肯定很難受)

情景表演:老師當螺旋線,孩子當小星星,讓孩子説出被緊緊包住的感覺。請小朋友相互緊緊地抱住,感受不安、難過。

星星和月亮好象被旋渦圍住了,大樹象火苗一樣向上旋轉着上升,藍顏色、紫顏色和黃顏色對比強烈,畫家用這些顏色和形象表達了自己緊張、憂鬱、難過的感情

創作這幅畫的畫家是一位荷蘭人,名叫文森特·梵高,我們可以叫他梵高。他把這幅畫起的名字是《星夜》。

師:我們剛才欣賞了梵高用波浪線和螺旋線創作的畫,非常漂亮,小朋友們現在想用波浪線和螺旋線畫畫嗎?説説你想畫什麼?

引導孩子向老師或同伴講述自己作畫的內容。如:用什麼線條畫了什麼東西?

本週進行了美工活動“牙齒切碎機”,整個活動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思維活躍。當我向幼兒展示自己製作的“大嘴怪”時,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紛紛議論“大嘴怪”怎麼吃東西。活動開始我引導孩子們對牙齒模型進行認真地觀察、並互相討論,讓孩子們知道前面的牙齒是門牙,門牙旁邊的是犬牙,犬牙旁邊的是磨牙,並説出它們各自的分工及合作過程。接下來我先請大家討論怎樣製作牙齒切碎機,在親手製作“大嘴怪”時,孩子們顯得更為積極主動,他們根據牙齒的各部分關係用鉛筆在紙上畫好一排牙齒,然後根據畫好的牙齒剪下來,再把它們粘貼到剪開的紙盒裏。

在這一過程中,很多孩子都做得比較成功,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因為沒有事先設計好就動手剪,結果牙齒的`構造沒剪對,被旁邊的小朋友一説,他們只好重新剪過,耽誤了些時間。粘牙齒是本活動的難點,有些孩子一下子就粘好了,有些孩子因為小手指不夠靈活粘起來很費勁。不久大家都把牙齒粘好了,接下來就是打份自己的牙齒切碎機:給它畫上眼睛,頭髮,耳朵等。這一過程都難不倒孩子,大家都能把自己的牙齒切碎機按自己的意願打扮好。最後我請幼兒給牙齒切碎機餵食,大家用一些廢舊的報紙等給牙齒切碎機做食物,“嗷,咕咚”,牙齒切碎機一口一口吃東西了,哦,大家玩得真開心啊!我把幼兒做好的作品放在區角中,讓孩子可以隨時玩一玩。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在設計,製作,體驗中進一步對自己牙齒更加了解,並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悦。

美術活動策劃合集6篇 創意與藝術的盛宴:美術活動策劃合集 第2張

第2篇

1.回憶並生動描述自己和同伴舞蹈時的不同姿態和表情,體驗集體舞蹈的快樂。

2.在欣賞的基礎上,發現動態的變化規律,嘗試用剪團花的方法表現跳舞的人。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與同伴跳舞時的不同姿態和表情。

(1)教師:你會跳舞嗎?會跳什麼舞?做一個最美的動作給大家看看。你跳舞時的心情怎麼樣?有什麼樣的.表情?

(2)再次播放音樂,跳集體舞,音樂一停,做一個和別人不同的動作。

教師:跳集體舞時小朋友是怎樣圍成一個罔的?做了哪些動作?怎麼做的?

3.播放課件,引導幼兒欣賞表現不同舞蹈姿態的作品,探索運動變化的規律和剪紙的方法。

(1)教師:他們在做什麼?怎麼做的?做這些動作時,身體的哪些部位發生了變化?

(2)教師:猜猜,它是怎麼剪出來的?先怎麼做,後怎麼做?哪些地方可以作為連接點?

(1)教師:你會怎麼跳呢?你能做給大家看看嗎?怎樣印得更漂亮? (對稱、漸變、間隔)

☆活動延伸 學習剪一些連續的圖案,並嘗試用漸變、對稱、間隔等方法拓印各種剪紙作品。

第3篇

春遊的時候,我們帶着幼兒來到了水族館。多樣的外形、多種的色彩,“珍珠魚”、“七彩神仙”、“鬥魚”等這些來自水中的精靈,給我們帶來了視覺享受,孩子們深深地被它們的美麗身影所吸引,對魚的外形特徵充滿了探索興趣。在幼兒對魚有一定感知經驗的基礎上,我設想帶孩子們用報紙來做“五彩魚”。

活動需要解決三個問題:孩子搓出報紙條後能否捲曲成型?鏤空狀態下的魚眼睛怎麼固定?魚身上的花紋設計怎麼體現個性化?帶着這些思考,這次活動預想讓幼兒運用報紙、彩紙等材料,組合進行“魚”的外形創作和花紋裝飾,引導幼兒自主表現,設計出自己喜歡的、富有個性的報紙魚。

1.能用報紙條捲曲固定成魚的外形,並用彩紙設計、裝飾花紋。

1.經驗準備:欣賞過“美麗的魚”,畫過熱帶魚,對魚的外形特徵、花紋色彩等有所瞭解。

2.環境準備:報紙魚範例一件;報紙、彩紙若干;雙面膠、剪刀。

(2)“怎樣才能做成一條報紙魚?” (報紙搓成紙條,捲成魚的外形,用彩紙裝飾魚的眼睛、花紋、魚鰭、魚尾等。)

教學建議:報紙魚範例結構要完整,給幼兒製作提供外形裝飾的暗示;操作猜想可瞭解幼兒的製作經驗,便於示範時重點講解。

(1)報紙斜角捲起,搓成紙條,提示要搓緊,不然報紙條容易散開。

(2)將報紙條捲曲,兩頭交錯成魚尾形狀,用雙面膠將交錯部分粘合,魚的外形初具雛形。

(3)選擇彩紙,剪成粗細、花紋可不同的條狀,貼在魚框內,可上下、左右斜角不同方向貼。

(4)用彩紙剪成三角形、圓形或方形等不同形狀的小塊,貼在彩條上可作為魚身上的花紋,貼在魚框上可作為魚鰭,貼在魚尾部可裝飾魚尾。

教學建議:步驟(1)、(2)由教師示範,步驟(3)、(4)可不示範用講解的方式,鼓勵幼兒個性化的裝飾方法。

(1)教師手拿半成品報紙魚:“看看這條報紙魚還少了什麼?”(眼睛)

(3)“報紙魚的頭部是鏤空的,做好的眼睛怎麼貼上去呢?”

教學建議:留意有新意的魚眼睛製作方法,鼓勵幼兒嘗試;瞭解幼兒對鏤空處粘貼的想法,幫助他們完善設想。

(4)小結:“關於魚眼睛的粘貼有幾個小朋友的想法非常好,可以先用細一些的紙條粘在魚框上,橫貼、豎貼都可以,再把魚眼睛貼在紙條上;也可以剪眼睛時留出一段紙條,貼在魚框的一邊……”

(1)操作要求:報紙條搓緊;卷好後用雙面膠固定;魚身上的花紋可以自己設計,花紋可多一些色彩;注意魚鰭、魚尾的'裝飾。

(3)幼兒操作。提示幼兒愛惜彩紙,剪下的彩紙碎片可以充分利用。

教學建議:提出操作要求時,教師再做一些動作演示幫助幼兒再次理解;巡迴指導時留意幼兒設計花紋的新想法,鼓勵幼兒把想法表現出來;留意固定魚眼睛的新方法。

(1)將報紙魚用魚線穿起,高低錯落掛在活動室牆面上,牆面點綴水波紋。

教師:“報紙魚把我們的牆面也變成了水族館。”“你最喜歡哪一條報紙魚上的圖案,為什麼?”“看看哪條報紙魚的花紋很特別?”“你用了什麼方法固定魚眼睛的?”

教學建議:作品集中,給幼兒一種整體的視覺衝擊力和美感;教師關注幼兒的欣賞角度,順着幼兒的介紹,有意識地從魚身花紋、眼睛固定等方面進行點評。

結合正在進行的主題,順應孩子們的興趣點,製作報紙魚的活動對孩子來説是新鮮的、有挑戰的。由於這次手工活動有一定的難度,活動剛開始,個別孩子逃避挑戰,還沒嘗試就喊“不會”,希望老師能夠幫他做完。老師用先看只教不幫的方法,把動手實踐的機會留給孩子,並鼓勵幼兒自己嘗試,讓他明白在操作中遇到困難首先是自己想辦法解決。

花紋裝飾是本次活動的重點,魚眼睛的固定是本次活動的難點,幼兒的作品在魚身的花紋設計、魚眼睛的粘貼上就出現了多種創意。沒有了一成不變的示範,沒有了千篇一律的操作,沒有了如出一轍的作品,“水族館”裏的每條報紙魚都是那麼鮮活,因為作品中包含了幼兒的想法,幼兒的嘗試,以及他們繼續挑戰的信心。

第4篇

我們根據幼兒發展的需要,每月都開展混齡活動,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混齡活動的形式多樣,如各區域活動、户外體育活動等,幼兒在自主選擇活動內容和夥伴的過程中,表現出穩定的活動興趣、平和而自然的交往方式,因此,我們在更多領域和範圍內嘗試混齡活動,以促進幼兒是社會性、認知等多方面能力的更好發展,遠足活動也因此應運而生。

1、學習幫助、分享和感謝,提升與不同年齡幼兒交往的體驗,增強理解他人、善於與人合作的意識。

2、進一步瞭解季節的變化,體驗、表現夏天的美麗。

(1)老師:“今天,我們幼兒園大班的哥哥姐姐和中小班的沒弟弟妹妹一起到長涇公園去遊玩,你們高興嗎?現在老師請每個大班的.哥哥姐姐與一位中班的弟弟妹妹、一個小班的弟弟妹妹拉起小手,小朋友要仔細看看拉的是誰,一定要記清楚了。(幼兒自願結對)

(2)老師:“現在老師提一個要求,看誰記得最清楚:我們走在馬路上時,好朋友的小手不能分開,看哪對好朋友小手拉的最緊。”“準備好了嗎?出發。”

到達長涇公園的一塊空地,老師:“孩子們,我們能在這裏做什麼呢?”(集體跳邀請舞《找朋友》3——4遍之後,請幼兒休息一下)

(1)老師:“我們來問問大班的哥哥姐姐,你們玩過鑽山洞的遊戲嗎?

(2)老師:大班小朋友玩鑽洞洞遊戲,中小班的小朋友認真看。

(3)老師:“中、小班的小朋友看清楚了嗎?”鼓勵孩子用手臂做洞洞,用身體和腳做洞洞。

(4)請孩子們嘗試做個大洞洞,能夠讓好朋友從這個洞洞中鑽過。

(1)老師:大班夏老師發現前面有更美麗的景色,我們去看一看。(提示好朋友拉好小手,到長涇公園中心廣場)

(2)老師:這裏真美麗,看看都有什麼?這麼美麗的景色,我們用什麼辦法給它記錄下來?(引出繪畫活動)

老師:請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給身邊的小朋友看一看,然後收好。

孩子們都非常快樂的積極地參與到了“鑽洞洞”的遊戲中。小班孩子比較喜歡模仿,利用這個特點就請了大班的哥哥姐姐做小老師,讓孩子們在模仿哥哥姐姐基礎上理解洞洞的含義並進行創造。在請大班孩子做洞洞的過程中,有個叫陸宇龍的孩子他先把身體彎曲成弓形,雙手撐地做了個洞洞,接着他慢慢放開左手用右手支撐地面。當這個動作穩固後,他把左右手進行了互換,這個動作他劫持了一會,再接着他放下雙手又嘗試抬起一隻腳,變成雙手單腳的洞洞。好不容易完成動作,由於堅持不住,洞倒了。在老師的鼓勵和同伴的鼓勵下又使他再次嘗試。在“洞洞展示“這個遊戲中,我們選擇了孩子能堅持住的時間範圍,讓每個孩子都體驗到了成功,孩子們獲得了快樂的體驗。

在欣賞了公園的美景之後就要請孩子們合作畫畫了。這時只聽到小班的蔡維嘉哭了起來,和他在一起的大班的哥哥馬上關心地問她:“你為什麼哭呀?”“我不會畫荷花。”“你別哭了,我來教教你吧。”隨後,這個大哥哥就耐心地教她學畫荷花,一會兒維嘉就不哭了。很快就投入和哥哥一起“研究”起怎麼畫荷花了。再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有的姐姐在教着好朋友畫亭子,有的手把手的和弟弟妹妹在一起塗色,也有的在示範給小夥伴看??,好一幅大幫小的親情畫面,每個小朋友的臉上都洋溢着一種快樂的表情。最值得高興的是,雖然是大孩子教小孩子學習,但成功率還挺高呢,象劉祺、包紫蔚幾個小朋友竟然塗色的時候很認真,

這真是令我們沒有想到的。在結束的時候,小班的包紫蔚等小朋友還嚷嚷着:“老師,我還想畫。”最後活動在“哥哥姐姐再見”“弟弟妹妹再見”聲中結束。

在遠足活動中,孩子們在一起遊戲、一起學習,使孩子們在與不同年齡的夥伴的交往中相互學習並吸收同伴的經驗。在活動中,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説,其運動能力,觀察學習能力及模仿能力都會增強,而年長的孩子來説,與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遊戲,學習時,他們的責任感和榜樣作用增強了,謙讓和友好的行為也增強了。活動中,大哥哥大姐姐充當起了“小老師”,小弟弟小妹妹也模仿起大哥哥大姐姐的樣子。通過遠足活動,大、中、小班的孩子在一起遊戲、一起學習,並學會了相互關愛,彼此之間也由熟悉到交往。原先一些怕生、內向的小朋友,在活動中如今也變得開朗、活潑起來了,相信孩子們會逐步放出獨特的光彩。

第5篇

1、傾聽不同的水聲,樂於運用不同顏色以及點、線、面的變化組合來表現自己的感受。

2、培養對水聲強弱、水流快慢變化的感受力與表現力,產生進一步探究的慾望。

3、彩色紙每人一張(墨綠色、深紅色、普藍色,由幼兒自選)。

教師:最近,我們講了很多關於水的事情,你們能用耳朵聽辨出水的聲音嗎?

(水龍頭沒有擰緊時水的滴答聲、雨落在屋檐上的.答答聲、下大雨時的嘩嘩聲、灑水車的沙沙聲等。)

1、反覆播放錄像,啟發幼兒自由選擇色紙和作畫工具,邊聽賞邊作畫。

2、引導幼兒傾聽、想像,並嘗試變換不同的工具,藉助點、線、面的組合和顏色的配合,

1、重播錄像,引導幼兒邊聽水聲,邊在自己的畫面上尋找這幾種水聲。

2、相互欣賞一些有創意的作品,可以是整幅畫面,也可以是局部。

(1)當幾種顏色調和出現髒的顏色時,可適當用一些相似的淺色或白色覆蓋;

第6篇

2.在作畫過程中能細心操作,掌握吹畫的方法、步驟。

(1)黃色(深淺不同的三種)和黑色的泡泡水(用水、水粉顏料、洗潔精自制而成),吸管,黑色水彩筆,畫紙,抹布,工作衣,桌上事先鋪上報紙,用kt板製作的“草地”展板一塊,母雞圖片一張。

(2)有關母雞下蛋的演示文稿,投影儀,小雞出殼錄像,音樂磁帶《小小蛋兒把門開》等。

幼兒有吹泡泡的經驗,在班級或家裏養過小雞,觀察過小雞的外形和動態。

師(出示演示文稿):暖和的春天到了,雞媽媽產下了許多蛋寶寶,它多想把這些蛋寶寶孵成小雞呀。雞媽媽於是耐心地孵起蛋來。過了許多天,可愛的小雞終於出殼了!(教師播放小雞出殼錄像並配音:“小雞用尖尖的嘴巴啄破蛋殼,用力往外鑽,哎喲、哎喲,最後用自己的力量破殼而出了!你們看,可愛的小雞‘嘰嘰嘰’地叫着走來了。”)

師:小雞的樣子是怎樣的?(幼兒表述後,師幼共同歸納:圓溜溜的頭和身體,尖尖的嘴巴,黑黑圓圓的眼睛,小小的翅膀,還有兩隻腳,每隻腳的三個腳趾朝前,一個腳趾朝後。)

師:這些小雞的姿態一樣嗎?(有的頭朝下,有的頭朝上;有的面對面,有的靠在一起……)

(析:小雞出殼的錄像既引出了主題,又豐富了幼兒對小雞外形和動態的認識,為幼兒作畫打下了基礎。)

1.教師通過投影介紹畫紙、吸管、泡泡水等作畫用具。

師:今天,老師要請小朋友來吹畫小雞。現在請先仔細觀察老師是怎樣在紙上吹出泡泡的。(教師吹出一大一小兩個泡泡靠在一起。小的泡泡可作小雞的頭,大的泡泡可作小雞的身體。)

師:老師是怎樣吹出泡泡來的?(引導幼兒觀察教師的示範:豎直拿吸管蘸泡泡水,蘸完之後輕輕抖掉多餘的水,最後在距離畫紙一點點高度處輕輕吹出泡泡。)

(2)個別幼兒示範吹泡泡。(如幼兒示範成功了,教師可請他介紹自己是如何吹泡泡的。如幼兒示範未獲成功,教師可詢問大家:他為什麼吹不出泡泡?為什麼吹出來的泡泡很小……從而引導幼兒歸納吹畫的要點:豎直蘸水可以讓吸管吸到水,往下輕抖可以防止顏料水滴落,輕輕吹可以吹出大的泡泡等。)

(3)幼兒集體徒手練習吹泡泡。(教師用兒歌提示:拿起小吸管,豎直蘸點水,往下抖一抖,輕輕吹一吹。)

3.教師示範給泡泡添畫,變出各種形態的小雞。(教師在泡泡上添畫嘴、眼睛、腳、翅膀。表現不同的造型。結合幼兒的經驗,提醒幼兒要把腳畫在表示身體的圓圈下面,三個腳趾朝前,一個腳趾朝後。)

師:老師要把這些一大一小的兩個圓變成小雞,請仔細看老師是怎麼變的。

(析:為了幫助幼兒掌握吹畫的方法,教師採取了比較有效的策略,例如,師幼共同運用投影示範;讓幼兒通過探索操作、分析比較得出吹畫的要點;通過徒手練習和朗誦兒歌相結合的方法幫助幼兒鞏固吹畫的要點,等等。)

師:吸管蘸了顏料水後要輕輕抖一抖,這樣顏料水就不會滴下來;吸管不要碰到紙,要輕輕、慢慢地吹,這樣吹出來的泡泡才會美。你們可以先在報紙上試吹,成功後再到白紙上吹畫。小心泡泡水弄到衣服上,如果手上碰到了泡泡水,可以拿抹布擦一擦。

(析:吹畫很容易失敗,因此教師在幼兒作畫的桌上墊了一層報紙,給了幼兒一個試驗的機會。幼兒的成功率明顯提高了。)

師(出示母雞圖片):雞媽媽來了。你們覺得雞媽媽會喜歡這些小雞嗎?為什麼?(引導幼兒從作品的整潔、造型上來表達。)

師:這些小雞真可愛,讓我們也來學做一隻快樂的小雞從蛋殼裏鑽出來吧!(在音樂《小小蛋兒把門開》中結束活動。)

(析:教師事先製作的“草地”背景可以讓幼兒的每幅作品都得到展示,讓幼兒體驗到了成功感;教師以雞媽媽的口吻展開講評,提高了幼兒參與講評的`積極性。)

美術活動“可愛的小雞”給人的感覺是靈動活潑,不乏童趣。

吹畫這種形式可能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本次活動中的吹畫不同於一般的吹畫,它是在紙上吹出一個泡泡,泡泡通過由大→小→消失這一過程,色彩漸漸發生變化,有的還會形成一點自然的花紋,非常別緻,再添畫上嘴、眼睛、翅膀、腳,造型各異的可愛的小雞就顯現出來了,很有國畫的韻味。在操作過程中,我們發現幼兒非常喜歡這種作畫方式,真正做到了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教師在整個活動中非常關注細節的設計。例如,在該活動中,教師設計了“小雞出殼”的情節,有效調動了幼兒觀察小雞的興趣。吹泡泡的遊戲使幼兒樂於探索、操作,最後幼兒又在《小小蛋兒把門開》的音樂中模仿小雞出殼等情景,這一系列的設計讓幼兒自始至終興趣盎然,樂在其中。為了便於幼兒吹出泡泡,教師經過多次嘗試,選擇了不粗不細的吸管,保證了幼兒操作的有效性。在該活動中,教師的示範清晰到位。她不僅放慢了速度,而且充分考慮到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將操作程序與要求通過簡單有趣的兒歌呈現出來,既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又便於孩子們理解、記憶。孩子們在邊朗誦邊操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吹畫的基本要領。為了瞭解幼兒是否掌握了操作方法,教師還請個別幼兒示範,目的是瞭解幼兒吹畫時可能發生的情況,引導幼兒發現吸管蘸水時的方向、吹的力度等與吹畫是否成功都有關係,並及時給予提醒,幫助幼兒掌握吹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