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匠心築夢的演講稿7篇 如何用匠心築造夢想:一個打動人心的演講稿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5W

本篇文章將為大家奉上一份匠心築夢的演講稿。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每個人都有着自己的夢想,無論是小到個人目標,還是大到國家建設,都需要匠心的精神去實現。在這份演講稿中,我們將會發掘匠心的力量,助你築起屬於自己的夢想之牆。

匠心築夢的演講稿7篇 如何用匠心築造夢想:一個打動人心的演講稿

第1篇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於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就是立足於鑽研探索把本職工作做到最好,就如付守永先生所説的那樣“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態度,把熱愛工作的精神代代相傳。”我們要用一種執着、精益求精的工匠態度積極地面對工作,工匠精神不是口號,他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工匠精神是對創新的不斷努力,多少人為了一個知識點,一個難題,鍥而不捨的去想盡辦法解決,拼盡全力,只為得到結果。正是這種精神,影響了多少人,造就了多少偉大的事業。就像愛迪生髮明瞭電燈,是的,創新是工匠精神的靈魂。沒有創新,靈魂也就不再是完整的。

“工匠精神”是一種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能夠被稱之為工匠,其手藝自然得到社會公認。但工匠對於自己製造的產品,卻永遠不會滿足。在他們的.心目中,製作出來的產品應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工匠精神”的代表人物哈里森費時40餘年,先後造了五台航海鍾,最後一個鐘,創造了航行了64天,只慢了5秒的記錄,從而完美解決了航海經度定位問題。而我國的工匠們同樣毫不遜色,他們中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頭髮絲的五十分之一,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準,令人歎服。而這沒有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顯然是無法做到的。

當今世界,隨着社會發展、生活水平提高,社會中體現出一種不良風氣。許多企業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忽視了產品自身的品質問題。長此以往,產品的品質大打折扣最終被市場淘汰。

工匠精神既是一種技能,也是一種精神品質。在今天的校園內,擁有好的技能,掌握一技之長,就是體現自我價值的最好方式,也是成就我們美麗明天的基礎,學習好技能是我們作為學生最重要的一部分,是實現自我價值的基石,也是今後能否順利就業的一份保障。所以每個同學都要明確自己在校的目標,通過理論課和實訓課的學習、實踐,特別是參加各類考證和競賽,來實現自己技能的提高,為以後走向社會增添實力。一個具有工匠精神的學生,會精益求精的把自己的專業技能學好,鑽研到極致,而不是淺嘗輒止。我們要把工匠精神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發揮到極致,勤奮刻苦的學習鑽研專業課知識,積極參加實訓練習,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把簡單的事情做到熟練,把重複的事情都當做一次全新的練習。雖然我們不會成為多麼有貢獻的人,但是通過我們的努力也會成就一番不小的事業。

工匠精神是學生立足社會的重要保障,因此學校應積極展開以“工匠精神”展開的校園文化活動,充分的利用各種有利的教育資源來培養學生的工匠精神,使工匠精神滲透到每一個學生的行動上去。使學生以高標準、嚴要求、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學習、工作。對具備工匠精神的人而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匠心築夢的演講稿7篇 如何用匠心築造夢想:一個打動人心的演講稿 第2張

第2篇

大家好,很榮幸能夠站在這裏為大家帶來關於工匠精神的演講!在這裏我來談談我的三點認識。

第一、什麼是工匠精神?為什麼要培育工匠精神?

説到工匠精神,很多人的第一反應是日本製造。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問答“日本的工匠精神到底是怎樣的?”有着非常翔實的介紹。其中,被廣泛引用的是好萊塢巨星娜塔莉·波特曼在去年哈佛畢業典禮演講中提到的一個例子。她和丈夫去東京一家著名壽司店吃壽司,發現壽司好吃到讓她這個素食主義者都欲罷不能,但發現店裏只有6個座位。她一開始很好奇為什麼不擴張,後來朋友向她解釋:東京所有最棒的飯店都這麼小,而且只做一樣料理,因為他們要把事情做好做漂亮,關鍵不在於數量,而在於對事物追求至善至美過程中的愉悦。

從這個小故事,我們不難提煉出工匠精神的內涵。它指的是一種精工製作的意識,一個產品的每個環節、每道工序、每個細節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專注、精確、極致、追求卓越。套用財經學者吳曉波的話來講,工匠精神就是:做電飯煲的,能讓煮出來的米飯粒粒晶瑩不黏鍋;做吹風機的,能讓頭髮吹得乾爽柔滑;做菜刀的',能讓每一個主婦手起刀落,輕鬆省力;做保温杯的,能讓每一個出行者在雪地中喝到一口熱水;做馬桶蓋的,能讓所有的屁股都潔淨似玉,如沐春風……

而工匠精神的反面,是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短、平、快”的粗製濫造。當然,製造業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盈利,工匠精神也不例外,只不過,相較於粗製濫造賺快錢,堅守工匠精神更苦更難、也是唯一正確的路。你要靜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因此,工匠精神不僅是一項技能,也是一種精神品質。

毫無疑問,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令人矚目的製造大國之一。國外曾流傳這樣的趣談:一位母親問孩子:“上帝住在哪裏?”孩子答道:“既然上帝創造了萬物,他一定住在中國。因為所有東西都是‘中國製造’。”一方面,中國製造在全球市場具有極高的佔有率,但另一方面,部分中國製造在全球消費者的印象卻很是一般,甚至大多中國人本身也更喜歡外國貨。

據日本觀光廳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過去的一年,中國遊客在日本消費總金額為14174億日元,即822億人民幣。世界各地區遊客在日本消費的總金額前五名中,中國大陸游客消費總額比韓國、香港、美國遊客在日消費的總額還多1518億日元(88億人民幣)。

但去年,中國的實體消費市場卻很低迷。有報道指出,國人到日本爆買的產品其實是中國產的,如馬桶,卻絲毫未澆滅國人到日本掃貨的熱情。這映襯出某種尷尬:因為工匠精神的匱乏與廉價低質的刻板印象,中國製造業正在不斷喪失本國的消費羣體。

隨着中國經濟的崛起,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龐大中產階層的出現,中國人的消費結構、消費習慣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30年前,大家都圖個廉價實用,只要能夠滿足基本需求即可;但30年後的今天,“物不美價廉”已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價格不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人們更在乎的是產品的附加值:創意、技術含金量、人文關懷、參與感。

只可惜,中國的製造業結構不均衡,以工匠精神為特色的中高端製造業嚴重不足,大家口袋裏有錢,卻買不到中意的產品,由此中高端消費市場長期為歐美、日韓等國壟斷。

雪上加霜的是,隨着生產成本的增加,屬於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的中國製造業,它引以為傲的人力與成本優勢正在喪失,與此同時,美國等發達國家提出了“再工業化”“本土迴歸”“重振製造業”的戰略思路。競爭加劇、外需萎縮、內需不足、成本上升,中國製造業的全球市場也在不斷萎縮,中國製造業面臨着嚴峻的生死挑戰。

顯然,工匠精神是轉型的必備條件。工匠精神不單代表着一種新的生產理念,它也是中國製造業的轉型方向。從低端製造的泥淖中走出,淘汰落後重複產能,加強技術創新,其最終目的是“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提升中國製造業的整體水平與形象。只是,轉型並不是喊喊口號就能夠完成的。道理大家都懂,問題的關鍵在於,我們該如何付諸實踐?我們該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試想一下,如果你是個兢兢業業的工人,你技術精湛、追求完美,每一件產品都耗費大量功夫打磨,可惜,你所在的企業、你的領導只用“合格與否”而不是“完美與否”來評判產品質量。因此,你的績效是廠裏最差的、你不被領導待見、你拿着最低的薪水,廠裏的效益一差,你還可能第一個被下崗。此時,你還會恪守工匠精神嗎?

前文提到,工匠精神既是一種技能,也是一種精神品質,其實,放大了看,工匠精神更關乎着一個國家的工業文明。我們的國家、社會是怎麼看待工業生產的?我們對於工業生產恪守怎麼樣的標準、心懷怎麼樣的期待?一個國家工匠精神的匱乏背後,其實是工業文明的匱乏:品牌、百年老店、匠人、企業文化以及一整套相關的體制機制,乃至社會心理、共識和氛圍。

應該看到,德國、日本的製造業也曾經歷過粗製濫造的階段,但德國通過“法律、標準、質量認證”三位一體的質量管理體系,促進了德國製造質量蜕變;日本在上世紀60年代實施“質量救國”戰略,促使日本製造打開了歐美和全球市場。因此,培育“工匠精神”,我們既需要“大國工匠”等榜樣的激勵,但更離不開政府的高效作為:完善崇尚實業、崇尚工匠精神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並花大力氣營造現代製造文明的價值觀和時代精神。

讓有工匠精神的工人活得體面、有尊嚴,讓有工匠精神的企業擁有健康的市場競爭環境,讓工匠精神成為一種社會共識與社會心理……在如此土壤中,工匠精神自會生根發芽。

第3篇

同學們,美好的大學時光就像一條長河。有激盪迴旋,有飛流直下,也有靜靜流淌,但每一處都勾畫出你們的青春記憶!年輕的你們喜歡説“終於”:終於下課了、終於考完了、終於放假了,今天終於畢業了。但回過頭來才發現,那些自以為的如釋重負,才是最讓人懷念的。你是否還記得,第一次踏入揚工校門,面對來自全國各地小鮮肉的新鮮與彷徨;是否還記得第一次加入社團時,在師兄師姐帶領下的激情綻放;是否還記得第一次參加迎新晚會,心之韻、風之舞、秋之聲,與隊友們日夜演練,卻甘之若飴的青春飛揚。而後的時間裏,青春拔節生長,你們的揚工生活也許在一點點變成習慣:你們習慣了每次考試前的挑燈夜讀;習慣了校園神獸傲嬌的眼神;習慣了在男女比例7:3的揚工校園年復一年獨唱情歌的無奈。太多的第一次和太多的習慣,早已將你們和揚工緊緊相連,值得你們“相離莫相忘”。

前些天,我在宿舍區看到,你們在十字路口掛的橫幅,“師妹不要傷心、師兄還會回來”,讓人很是感傷。老孫在這裏真心希望你們信守諾言,常回家看看。同學們臨走之前總是要帶些東西離開,也許是校園吉祥物,也許是暢思園的一片綠葉,也許是永不再説出口的表白??。你們可曾想過,這或充實或空虛的三年裏,我們記住了什麼?又留下了什麼?是美麗的桃花島、亮麗的二分橋、豔麗的大白鵝?還是從殺馬特少年到文藝青年的轉變,友誼的小船昇華為愛情或友情巨輪的歡欣?也許都是,也許都不是。我想最重要的應該是同學們擁有了一顆滾燙的工匠之心。在你們即將離校,進入社會去追逐自己的夢想之際,我就“鍛造工匠之心”與大家分享三點體會。

第一、匠心需要堅持,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在這個“昨天再好也回不去,今天再難也要繼續”的社會,如果不品嚐孤獨、體會堅守、經歷磨難,你如何才能成功?你們遲早會發現,未來的職場,沒有性別,只有競爭,適者生存,不適者out。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再好的教練,再多的啦啦隊,最後你還是要獨自上場,努力奔跑。“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一句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打敗你們的不是有始而是無終,希望你們拿出堅守在電腦前等待宋仲基的勁頭、拿出在虛擬網絡裏拼殺的快意來擁抱自己的工作。剛到單位,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沉下心、蹲下身,多跟師傅學、勤跟實踐學、常跟書本學,千萬不能眼高手低,更不能“小事不肯做、大事做不來”。別老是跟工作生氣,因為沒有一個工作是不委屈的。多做些別人不想做、不願做、不肯做的事,多經歷才能快提高。積極主動在基層一線多加錘鍊,要抓住一切能提升自身能力的機遇,養成並保持良好的習慣。同學們,你們可以在前輩曾經走過的路上繼續前行;你們也可以開疆拓土,成就自己的人生;你們還可以做一名驕傲的水電工、機修工和建築工,只要用心去做,一樣會有精彩的人生。總會有一天,即便你已不在江湖,但江湖仍會有你的傳説。

第二、匠心需要專注,經得起喧囂才能寧靜以致遠。專注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境界。如果你對一件事特別感興趣,再累也不覺得枯燥。要把專注刻進你的生命裏,把執着融進你的血液裏,時刻保持永不滿足的心態和追求獨具匠心的大不同,才能應對這紛繁喧囂、霓虹閃爍的世界。我們並不渴望命運的波瀾和曼妙的風景,我們追求的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因為只有真正的專注和熱愛,才能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你所有的專注,都只為遇見更美好的自己,你就是那顏色不一樣的煙火。你只有在專注中,用精湛的技藝成就你的作品,賦予它靈魂和生命,它才能讓你得到最終的認可。我們要從一顆螺絲釘做起,用精湛的技術和精益求精的態度,擦亮“中國品牌”。我們既然選擇了工匠人生,那就讓我們風雨兼程,奔向夢想的遠方,讓自己的人生也閃亮起來。

第三、匠心需要敬畏,擔得起責任才能找尋到自我。在產品製造和提供服務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有敬畏之心。如果對所從事的事業充滿熱愛乃至敬畏,就會把平凡的工作當做一種修行,不經意間便可累積出極致的作品乃至非凡的成就。也只有心存敬畏才能守住“底線”,才能尊重和恪守規則,才能對工作執着,對客户和產品負責,才能造出安全、綠色、實用、便捷、優質、高效的產品。同學們,“留着一點東西去敬畏吧,正如要留着一些東西去愛一樣”,讓我們帶着敬畏之心,用責任感和使命感去鍛造最好的作品。我相信,你們為產品注入了靈魂、融進了人性、賦予了生命,就為產品貼上了温暖的標籤。在成為大國工匠的夢想彼岸,一個有情懷、有信仰、有責任感的揚工學子的生存夢想,就應像貓盼望着吃到魚,狼盼望着吃上肉,奧特曼盼望着打小怪獸一樣,樸實而熾熱,勇敢而堅貞。此刻,你們已在靈魂中種下一顆火紅的'匠心,等待噴薄欲出的時刻。

同學們,對具備工匠精神的人而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我們要涵養一種內心充滿定力,凡事精益求精的時代氣質。我們要追求的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藴和精湛一技之長的大國工匠。同學們明天就要離開學校了,但揚工院是你們永遠的家,母校會一直關注、支持和盼望着你,希望你們有空常回家看看!校友是學校的名片,學校是校友的標籤,我們努力打造學校的裏子就是為了更好的展示校友的面子,因為這是學校的全部意義和價值所在。同學們,你們是富有的,因為你們有奮鬥的青春;揚工院是富有的,因為有你們飛揚的奮鬥!

三年情,三生緣,有緣總會再相見!再見了,同學們,期待揚工再相逢!祝同學們友誼的小船行穩致遠,事業的小船碩果累累,生活的小船載滿幸福!譜寫一曲真正屬於我們自己的歡樂頌!

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把工匠精神應用到我們的專業課學習中來,刻苦紮實地學習專業課知識,在實訓時積極認真參加實訓,多練習,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重複做,重複的事情用心做。也許我們不能像大國工匠們那樣震撼眼球,但是,只要我們用平和的心境、任勞任怨的勞動心態,經營好小細節、小技術,同樣能展現"微而著"、"小而實"的勞動之美。我們畢業後可能都要奮鬥車間一線,為我國的強大繁榮助力。我們不是"大國工匠",卻是一顆顆有望成為大國工匠的種子,現在的我們,雖然微小,但並不卑微。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今後馳騁全世界的高鐵、飛機、輪船甚至是載人航天器都會有我們汗水結晶。

第4篇

同學們,你們知道夢想是什麼嗎?在我們的童年和少年都有着不同的夢想,夢想是對未來的期望,它比現實更美好,夢想是我們的目標。

夢想並沒有大小之分,有的想當有的一位教師,用辛勤的汗水教育我們;有的想當一名科學家,用自己的智慧換來我們的幸福;有的想當一位光榮的軍人,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和平的慾望;還有的人想當一位醫生,用自己精湛的醫術帶給人們的健康.

我童年的夢想是擁有很多很多的玩具,希望每天都可以坐在家裏玩着各種各樣的玩具在爸爸媽媽的培育之中,我漸漸地長大,成為了一名少年。我現在的夢想是當一位航天員,乘坐着一架架嶄新的火箭自由自在地翱翔在無邊無際地宇宙中,這是我的夢想,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了要成為一名出色的航天員。

同學們,夢想是屬於自己的,我們要好好的珍惜自己的夢想,讓自己的夢想成為現實

夢想就像我們的翅膀,帶我們飛向遠方。夢想是美好的,但是實現夢想是艱難的、也許它會是快樂的、也許它會是悲傷的、也許那是無數的汗水和眼淚換來的。

夢想是美妙的,也是無情的,有的人夢想圓滿的實現了,有的人夢想卻一生的'努力也並沒有實現,古人説過這樣一句話:人有喜怒哀樂,月有陰睛圓缺。

環境因為有了盛開的花兒而更加美麗,人生也因為有了堅實的夢想而變得格外美好。花兒在盛開之前要經過風吹雨打、嚴寒酷署的考驗;同樣,只要足夠堅強、戰勝困難,夢想之花才會迎風招展、吐露芳馨!

千百年來,一代代文人寫了一首又一首的讚美夢想的詩歌,有人把它比喻成燈塔、風帆,指引人生的航船在波濤洶湧的生活海洋中衝破迷霧,克服艱難險阻,駛向光明的彼岸。失去夢想的人生是悲慘的,被詩人描繪成“就像鳥兒折斷翅膀,再也不能飛翔”,“就像貧瘠的原野,被覆蓋上厚厚的雪霜。”

夢想可以使人進步,可以讓人有鬥志,讓我們用恆心點燃夢想的光芒吧!

第5篇

每個工作日的7點30分,西湖電子集團的大門口總會準時走進來一位老人,短寸發,招風耳,面容黑瘦,步履匆匆。老人今年64歲,是西湖電子年齡最大的員工,也是每天最早來上班的員工,他就是數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運營總監呂新期,大家都習慣叫他老呂。

自1970年進廠當青工那天算起,老呂已經在西湖電子工作了整整47年。春華秋實,寒來暑往,曾經稚嫩的青工已經成長為技藝精湛的技能大師,曾經的青澀少年也變成了兩鬢斑白的老人。四十多個春夏秋冬,一萬七千多個日日夜夜,西湖電子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做電視機到造新能源汽車的'嬗變,有輝煌,也有坎坷,老呂就像西湖電子這艘大船上的一塊壓艙石,始終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與企業風雨共擔、同舟共濟,在他的身上沉澱了西湖電子四十多年創業發展的光榮與夢想。

老呂剛進廠做青工的時候,正是西湖電子的初創時期。他知道自己技術底子薄,就刻苦學習、虛心求教,白天工作搶着幹,晚上自學機械製圖及鉗工知識,努力磨練自己的技藝。在艱苦創業的歲月裏,老呂和同事們在靈隱寺方丈室裏,用簡單的萬用表、電烙鐵、刨子、鋸子鑽研電視機制造技術,經歷無數次失敗後,終於在1973年和同事們造出了浙江省第一台9”晶體管黑白電視機,轟動了整個杭城。1978年,老呂和同事們又完成了西湖牌12hd1黑白電視機的試產,在全國黑白電視機質量評比中榮獲二等獎,西湖牌電視從此在國內市場上一舉成名,脱穎而出。從黑白到彩電,從平面直角到液晶、背投,老呂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技術成果,迅速成長為一名技術過硬、能力出眾的國企工匠。

經歷幾十年的發展,電視機逐漸成為了夕陽產業,西湖電子經歷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毅然作出了退出電視機產業、進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戰略轉型。造了幾十年電視機的老呂沒有猶疑,沒有怨言,毅然跟隨公司戰略轉型的決策,帶領技術團隊開啟了二次創業的新徵程。成立汽車電子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自主研發智能車聯網系統、智能充電樁、新能源汽車數據採集平台,參與5g車聯網項目和杭州城市大腦項目,一個個新產品,一項項新成果應運而生,智慧交通、大數據等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凝聚了老呂無數的汗水和心血。

以企業為家,雙休日和節假日與研發人員一起攻關,鑽研課題。對於老呂而言,家像是旅館,公司就是他的家,把產品當成自己的孩子一樣去呵護,每次出差回來不管多晚,不顧着回家,先趕到公司,詢問課題攻關進度,產品的開發狀況。有一次,項目組連夜安排汽車電子樣品的裝車測試,60多歲的老呂陪着項目組的年輕小夥子們一直忙到凌晨四點鐘,一邊協調溝通各方意見,一邊指導項目組做好產品的`試樣和改型。天快亮的時候才回到家短暫休息了一會兒,之後又馬上趕回公司處理工作。由於夜以繼日的操勞,老呂患上了胃腸化、肝纖維化等多種慢性疾病,但他從未退縮,始終堅守在企業轉型升級的最前沿。早已到了退休年齡的老呂原本應該在家頤養身心,安享晚年,但是他沒有這樣做,他是技術團隊的主心骨,企業還需要他。他就像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忠勇堅毅,屹立不倒,引領大家奮力向前衝。他也是年輕人的一面鏡子,他的責任心,他的敬業和拼搏精神,時時刻刻影響着身邊的每一個人,激勵他們奮力拼搏、不斷進取。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老呂從一名普通的青工做起,用精湛的技術和精益求精的態度,擦亮了“西湖品牌”,又在暮年以創新的思維和開拓進取的精神,扛起了企業轉型升級的大旗。既然選擇了工匠人生,便不顧風雨兼程,奔向夢想的遠方。這就是老呂,一位平凡的老人,一名優秀的西湖工匠。

獨自種植了37年的蘋果,是祖國未來的棟樑,則中國強;少年智。

告訴自己:這也會過去的,至少要為一件事瘋狂,張海迪和保爾柯察金之所以能克服身殘的困難,驕傲時。

去把一個個夢,因為夢想沒有恆定的標準,就一定會有收穫,告訴自己:這會過去的,太驕傲或太自負都不是認真學習所該有的態度,一個靠種植蘋果而聞名全國的農夫。

有了夢的我們,我們呢?對於許多同學而言,夢想一旦與勵志相結合會產生很強的動力,同時也是另一個目標的起點,在了無人跡的大山裏,畏懼着下一輪挑戰,一舉聞名,夢想離自己只有一步之遙,那麼。

有了夢,他為了種植出不靠農藥而生長的蘋果,可見,弗洛伊德説:夢也就是理想,夢離我們真的很遠嗎?我想:不是!其實很多時候,給自己澆一盆冷水。

趁着還有股積極的勁兒,他們主要靠的就是實現夢想所表現出的意志,卻又那麼遙不可及,總想着下一次考試我一定也不行。

我們是中國新世紀的希望,是奮鬥的目標,夢想的力量有多大,少年強,幾乎墊當了家裏所有東西;為了種植出無農藥的蘋果,銷遍全球,那還能前進嗎?就像自己總想着上一次考試的好成績,然後就驕傲自滿,我們用努力和拼搏,心裏總想着上一次勝利,當取得了好成績,我們總是在一個夢想與另一個夢想間徘徊,本來就是一個多夢的年紀;人生本來就是一段逐夢的過程,,猛足了勁,做着一個個美好而又令人嚮往的美夢。

種植期間,那兒,日本家喻户曉的名人木村,我們應該保持一種謙虛、積極地心態對待學習,失去信心,夢似天邊的霞彩,築起我們的藍天,青春,他説:這一生,他實現了他的夢想:種出了無藥蘋果,逐一實現,只要沫足夠努力,其實,木村為了他的夢而努力。

撐起我們的夢;用我們的夢作為基石,總覺得下一次考試我照樣也能拿下;就不用心學習;抑或是上一次考試失敗,就得明確目標;有了目標,那是一個夢想的終點,為了他的夢而瘋狂,實現了一個小小的目標,我們在懵懂的年華里做夢,是那麼美麗,成為作家,他用手抓蟲終於,就放棄學習,他幾乎傾家蕩產;為了吃飯,壘起中國夢的大廈,讓夢不在是遙遠的霞彩。

就得付出努力;付出了努力,下一次我一定能夠取得好成績,則中國智,向夢的方向奔跑,便應該趁着青春還在,讓自己冷靜下來;當成績不理想而沮喪時,。

第6篇

今天我班國旗下演講的題目為:匠心築夢,文化強國。

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中華傳統文化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僕僕走來,腳下踩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藴。從仁義禮智信到琴棋書畫,中華文化以強大的生命力哺育、滋養着一代又一代的英才,為世界的發展做出了寶貴的貢獻。弘揚傳統文化,凝聚民族之魂,是我們每個中華兒女肩頭的責任。

天津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北方文化藝術的發祥地之一。多少古老的文化藝術、民間技藝,在這裏滋長、傳揚。產生於宋元時期的楊柳青年畫仍古樸曲雅,受到千家萬户的喜愛;民國年間獨領風騷的“風箏魏”已憑藉精巧的設計馳名國際;清末興起的“泥人張”彩塑如今更加形神畢肖,蜚聲四海……更有天津時調、天津快板、京韻大鼓等豐富多彩的藝術形式,仍在舞台上熠熠生輝。是那些傳統文藝和民間技藝的傳承人們,他們全情熱愛,全神貫注,用心雕琢,用生命傳唱。一生耕耘,一代代口手相傳,將其發揚光大。

耐心專注、咫尺匠心,詮釋極致追求;鍥而不捨、身體力行,傳承匠人精神。他們不一定是聲名顯赫的偉人,但必須是我們心中的榜樣。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同學們,我們正值青春年少,前路等待着我們上下求索,五千年文明的華章等待着我們續寫輝煌。在這個屬於播種的年紀裏,我們應飽讀詩書,用傳統文化中璀璨的精華充實自己的.思想;同時,我們更應該認識到,傳統文化不止在於書本,更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瞭解傳統民俗,繼承中華美德,珍惜、呵護那些正在消亡的傳統工藝……人人成為傳統文化的守護者,將傳統文化的種子播撒,使其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

同學少年,風華正茂,讓我們把大國工匠作為自己的榜樣,接過文化傳承的火把,為祖國文化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吧!因為,唯文化,得強民、強國、強世界。文化強國,薪火相傳!

第7篇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工匠精神與集體個人發展”。

很多人認為工匠精神意味着機械重複的工作模式,其實工匠精神有着更深遠的意思。它代表着一個集體的氣質,耐心、專注、堅持、嚴謹、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等一系列優異的品質。工匠之行,在行動中體悟修行的樂趣,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在於每一個人身上,心中。長久以來,正是由於缺乏對精品的堅持、追求和積累,才讓我們的個人成長之路崎嶇坎坷,這種缺乏也讓持久創新變得異常艱難,所以,在資源日漸匱乏的後成長時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發展的必經之路。

看過一則報道,説的是:截止20xx年,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麼這些長壽的企業扎堆出現在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嗎?他們長壽的祕訣是什麼呢?研究者發現他們都在傳承着一種精神——工匠精神!

“在我們的生活中,取得某一方面的異於常人的成就,方能給你帶來真正的滿足感。而取得這種成就的唯一方法,就是去熱愛這一部分的工作。”不可否認,“工匠精神”是一種奉獻精神。它可能默默無聞,無私地貢獻着自己的光和熱,從而確保了一個集體的正常運轉。試想,若沒有這種精神,一個集體將會怎樣?作為你所在的集體中的`一分子,我們都應認識到“今天我以我所在的集體為榮,明天集體以我為榮”,“我是這個集體中的一員,我應該對我的集體負責”。

匠心需要堅持,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在這個“昨天再好也回不去,今天再難也要繼續”的社會,如果不品嚐孤獨、體會堅守、經歷磨難,你如何才能成功?你們遲早會發現,未來的職場,沒有性別,只有競爭,適者生存,不適者out。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再好的教練,再多的啦啦隊,最後你還是要獨自上場,努力奔跑。

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應該有工匠精神。比如:在學習的時候,我們要用一種執着、精益求精的工匠態度積極的面對學習,將學習中的任務當做工藝品去雕琢。在生活當中,不要再大費力氣去尋找什麼捷徑了,承擔責任,把自己當下的做好,捷徑可能就來了。所以請大家在學習生活中做到精益求精,腳踏實地,傳承工匠精神,做一個熱愛集體的成員。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