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讀孟子的心得體會6篇 孟子經典:個人修養與社會責任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55W

讀孟子的心得體會《孟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孟子的代表作品,是關於人性、修身、治國和理念的重要著作。通過閲讀孟子,我們能夠深刻理解人性的善惡之辯,學習如何修身養性,探索治國之道。本文將探討讀孟子給我們帶來的心得體會。

讀孟子的心得體會6篇 孟子經典:個人修養與社會責任

第1篇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出自《孟子·離婁上》。是孟子在評價舜結婚的事情時説的,完整的原話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原文的意思是:“不孝順的事情有三件,其中又以沒有子孫後代最為重要。娶妻本應先告訴父母,舜帝沒告訴父母而娶堯帝的二女為妻,就是因為擔心絕了後代,所以明理的君子看來,雖然沒有稟告父母,就和稟告了父母是一樣的。“孟子繼孔子之後對儒學的發展有巨大貢獻,他極力推崇舜的孝行,而且倡導人們努力向舜看齊,做舜那樣的孝子。説:“舜,人也;我,亦人也。舜為法於天下,可傳於後世,我由(猶)未免為鄉人也,是則可憂也。憂之如何?如舜而已矣。”他甚至設想,舜為天子,而瞽叟殺人被捕,舜雖不會利用權力破壞刑律而將其赦免,但一定到監獄裏偷偷地把父親背出來,一起逃到海濱,過無憂無慮的日子,為了共享天倫之樂而忘掉天子的地位。由於儒家的宣傳,有關舜的'傳説事蹟在中國文化傳統中留下極深刻的影響。

後來漢代人趙歧所做的《十三經注》。他在註釋孟子上面的話時,説:“於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曲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家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這裏他把無後解釋為了“不娶無子”,從此開始了兩千多年的誤解。但有意思的是,他認為第一不孝,是“阿意曲從,陷親不義”,意思是第一不孝,是對父母無條件地屈從,容忍他們做不義之事。

這就很值得我們回味了。很多同志説,為了父母去結婚。如果為了父母去欺騙一位異性而結婚,當然也就是“陷親不義”了,無後問題沒解決,反而犯了第一不孝。

讀孟子的心得體會6篇 孟子經典:個人修養與社會責任 第2張

第2篇

?孟子》的文章在中學課本上屢見不鮮,他那流傳至今的名言警句婦孺皆知。那時讀起就被他的淺顯易懂的文字所吸引,並折服於他那極富雄辯的口才。於是,找來全著來看,頃刻間,一個偉大先賢矗立在我眼前。

司馬遷曾給孟子很高的評價,稱其〝道既通〞,並將他與孔子並稱為〝孔孟〞以流傳後世。東漢的趙歧註解《孟子》時説:孟子一書無所不包,天地萬物。仁義道德。

人命禍福,承傳並弘揚了儒家思想,所以他稱孟子為亞聖。

?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他生於戰國,看到天下這麼亂,百姓們受苦受難,時代問題太嚴重,就決定要盡力傳播自己的思想,哪怕不能成功,於是他退而著述,和他的學生完成了充滿光彩的《孟子》一書。

?孟子》一書共有七篇:《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他的語言風格乾淨有力。滔滔不絕。極富雄辯。他所講的內容多為嚴肅的內容,不過他生動的行文,讓人讀起忍俊不禁。想起個例子:孟子在《梁惠王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他從莊暴哪裏知道齊宣王喜歡音樂,他見到齊宣王后就問:〝我聽莊暴説大王愛好音樂,有沒有呢?〞齊宣王知道孟子又要講大道理,便〝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又有一次孟子對他講了一通仁義的話,齊宣王不耐煩的説:〝大哉鹽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只是用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清晰的.勾勒出了齊宣王這一栩栩如生的形象。

孟子有淵博的知識和很高的道德修養,他的精神境界的崇高之處在我國學術史上影響至深,並親他的思想對我國的哲學思想的發展。民族道德觀的形成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而孟子也繼承了孔子的這個思想,他勸告那些統治階級要對老百姓們實行〝仁政〞,而這一學説成為了他政治思想的核心。他在政治上提倡〝以民為本〞的思想,他認為,一個國家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他還説過:國君與錯,臣民可以規勸,規勸多次不聽,就可以推翻他。〝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他希望〝仁政〞統一天下,反對兼併戰爭。在經濟上,發展〝仁政〞就必須〝制

第3篇

?孟子》的__在中學課本上屢見不鮮,他那流傳至今的名言警句婦孺皆知。那時讀起就被他的淺顯易懂的文字所吸引,並折服於他那極富雄辯的口才。於是,找來全著來看,頃刻間,一個偉大先賢矗立在我眼前。

司馬遷曾給孟子很高的評價,稱其“道既通”,並將他與孔子並稱為“孔孟”以流傳後世。東漢的趙歧註解《孟子》時説:孟子一書無所不包,天地萬物、仁義道德、人命禍福,承傳並弘揚了儒家思想,所以他稱孟子為亞聖。 “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他生於戰國,看到天下這麼亂,百姓們受苦受難,時代問題太嚴重,就決定要盡力傳播自己的思想,哪怕不能成功,於是他退而著述,和他的學生完成了充滿光彩的《孟子》一書。

?孟子》一書共有七篇:《梁惠王上下》、《公孫丑上下》、《滕文公上下》、《離婁上下》、《萬章上下》、《告子上下》、《盡心上下》。他的`語言風格乾淨有力、滔滔不絕、極富雄辯。他所講的內容多為嚴肅的內容,不過他生動的行文,讓人讀起忍俊不禁。想起個例子:孟子在《梁惠王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他從莊暴哪裏知道齊宣王喜歡音樂,他見到齊宣王后就問:“我聽莊暴説大王愛好音樂,有沒有呢?”齊宣王知道孟子又要講大道理,便“變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又有一次孟子對他講了一通仁義的話,齊宣王不耐煩的説:“大哉鹽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孟子只是用了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就清晰的勾勒出了齊宣王這一栩栩如生的形象。

孟子有淵博的知識和很高的道德修養,他的精神境界的崇高之處在我國學術史上影響至深,並親他的思想對我國的哲學思想的發展、民族道德觀的形成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而孟子也繼承了孔子的這個思想,他勸告那些統治階級要對老百姓們實行“仁政”,而這一學説成為了他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在政治上提倡“以民為本”的思想,他認為,一個國家應“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下》),他還説過:國君與錯,臣民可以規勸,規勸多次不聽,就可以推翻他。“聞誅一夫紂矣,未聞弒君也”(《孟子·梁惠王下》)。他希望“仁政”統一天下,反對兼併戰爭。在經濟上,發展“仁政”就必須“制

第4篇

暑假裏通過讀孟子,寫孟子,我廣泛涉獵了與孟子相關的資料如《史記》,《中國哲學簡史》,對孟子的瞭解更深入和全面。

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他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他曾仿效孔子,帶領門徒遊説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其學説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我們讀讀寫寫的孟子四章都從治國和做人兩個方面都提現了這種思想。

孟子提倡"仁、義、禮、智",並認為,"仁、義、禮、智"四者之中,"仁、義"最為重要。仁,就是寬厚,指同情、關心和愛護的心態,即"仁愛之心"。義,就是正直,指正當、正直和道義的性格,即"正義之氣"。作為一名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有一顆仁義之心對學生太重要了。

孟子是一個慨然以天下為己任,富有使命感的大丈夫。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處身於戰國亂世,他希望用自己的一套仁政理想輔佐諸侯統一天下。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在一個分崩離析,中央集權淪喪的時代,武力才是解決爭端,爭取利益的最有效途徑,孟子倡導的"仁政"必然難以被統治者所接受。雖然不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但他並沒有自暴自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行,增益其所不能。"他仍以天下為己任,"正人心,息邪説,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即他仍要把他的思想學説宣佈於天下,以此來影響並匡正世風世俗,這種精神難能可貴,非常人能做的。

?孟子·公孫丑》中説:"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站在正義方面,會得到多數人的支持和幫助;違背正義,必陷於孤立。

關於這一點,告訴我們做事情的出發點要正確,才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和幫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認,才能獲得最後的勝利。否則,既使你通過一些手段使自己佔據了有利形式,但最後還是會失敗。正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天不會把所有的好事都加在一個人身上,一切順其自然,隨緣就好。

所以孟子説:"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也就是説我們要懂得選擇什麼放棄什麼。如果沒有目標,或者做多了無用的事情,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為碌碌無為的人。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到頭來只能是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終無所成。"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和"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是一樣的道理,所以,一定要捨棄一些事不做,去做該做的事,具有"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的寧靜胸懷。貪多無厭終究會一事無成,甚至有些人做着自己不想做的事而痛苦不堪,有舍才有得,學會放下,才拿得起。

“忠、孝、仁、義、禮、智、信”,這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這更是我們做人的準則,也是我們所要傳承的文化思想,也是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只有做到這些才是一個道德高尚德才兼備的人。

活着,就是一場修行,真正的修行不在一張能言的嘴上,而在一顆向善的心裏。人生之光,是一顆寬容的心;歲月之好,是一份隨緣的愛。懂得,才會不怨、不恨、不燥。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願我們不忘初心!厚德載物!德行天下!

第5篇

孟子是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是儒家的理想主義流派。孟子非常重視民心民意,所以才會大膽提出“民為貴,社稷其次,君為輕”的理念,以彰顯民心的重要性,他在政治上推行“法先王,行仁政”;在學説上有推崇孔子,攻擊楊朱,墨翟。從這裏也足以看出孟子對於平民百姓的熱愛之心。

孟子繼承了孔子,並提出了“憂患”的概念,他認為人的生命之所在,事業之興敗,國家之存亡,都與是否具有憂患意識相關聯。憂國憂民之心也便是責任意識與承擔意識的重託。“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其意為:君主若把百姓的憂樂當作是自己的憂樂,這樣百姓也會把君主的`憂樂當作是自己的憂樂。這也是孟子對於君主寄以希望,可以仁政為國,愛民如子。《孟子》一共七篇,主要的兩個方面內容,一為孟子與君主討論政治,另為孟子與儒家其他門人、弟子相互交流行事為人知道。《孟子》的文筆犀利,富有説服力,奈何孟老夫子的良方,和戰國各諸侯國所走的霸道路線合不到一起,因而不受歡迎,這也是“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真實寫照。

“以意逆志”便是孟子在《萬章·上》中所提出對於詩理解的方法。“説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評論詩的人,既不能根據詩的個別字眼就斷章取義,曲解詩句,也不能有辭句的表面意思曲解詩句的真實含義,而因根據作品的全篇立意,來探索作者的所思所想。“知人論世”也便是評論他人作品的原則。對於孟子,我們並不能以三言兩語概括全部,因為他的思想,使我們根本無法理解透徹的,他的精神和氣魄,猶如撥開雲霧的萬丈光芒,哪怕他存在的時代已經距離我們1723年了,但我們侷限於世的視野和眼識,亦能感受到他散發出的耀眼光芒。

第6篇

國學的智慧,是中國人生存發展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源泉;國學的智慧,體現於偉大的、悠久的中國傳統,濃縮於古聖先賢貢獻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凝結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禪宗等思想文化形態,並滲透在中國人的全部生活中。換一個通俗的説法,國學的智慧,就是中國的智慧,就是中國人琢磨出來的活法。

今年10月24日和25日兩天有幸參加了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波士頓)美中文化研究所研究員趙士林在廈門大學給我們講授的《孟子與中國文化精神》,受益匪淺,感受頗多。趙士林教授學識淵博,尤其對國學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理解,他的課生動幽默、深入淺出、邏輯嚴謹。聽了趙士林教授的國學講課,讓我們尋回了我們温暖可靠的精神家園。由此,有如下體會和收穫:

(一)正人正己,以德服人。中國文化歷來強調“以德服人”。德育是治的教育中第一位在儒家政的,做人是第一位的,而文化知識還是第二位的。孟子繼承和發展了孔子“正人先正己”的思想,指出“大人者,正己而物正者也。”“其身正天下歸之。”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心服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正己”的標準是仁義道德,假如自己不能按仁義道德行事,就會威信掃地,更不用説教育別人了。他説:“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由此認為“身不行道,不行於妻子;使人不以道,不能行於妻子。”勉勵人們要以身作則。孟子著名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理論,“推己及人”,首先自己做起,然後推及自己的夫人、兄弟,再到整個家族和國家。説到底,這一方面合與孔子“己欲立而立人,己達立而達人”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忠恕之道,另一方面也合於《大學》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進修階梯。一旦做到了這一點,“天下可運於掌”還有什麼不能統一的呢?儒學非常重視人的自我反省功夫,所以曾子説:“吾日三省吾身”。在儒家看來只有經常衡量,才能認識自己,改善自己。管理的實質其實不是管別人,而是管自己;管自己實際上是管心,只有修己,才能安人;人心正了,人心齊了,企業就管好了。所以,從銀行整體來講經常進行道德教育不可或缺,讓大家做到以德為先注重品德修養。從個人來講,就要努力做到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要從大局、整體利益出發,處處以身作則、嚴於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