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鄉村醫生個人事蹟材料8篇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73W

優秀的事蹟材料可以激勵我們從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事,一份有價值的事蹟材料可以讓他人瞭解我們的成長曆程和發展軌跡,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鄉村醫生個人事蹟材料8篇,感謝您的參閲。

鄉村醫生個人事蹟材料8篇

鄉村醫生個人事蹟材料篇1

鄧前堆從1983年至今一直擔任雲南省怒江州福貢縣拉馬底村鄉村醫生,被當地老百姓譽為“索道醫生”。福貢縣是國家貧困縣,曾幾何時,“溜江索道”是散居怒江兩岸的村民們往來的交通方式。

1、溜索渡江,往返怒江兩岸二十八年

怒江大峽谷山高水急,索道距江面的距離有30米,僅靠一套滑輪,一根繩子,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情況下通過100多米長的索道,一旦出現意外將是九死一生,而為了給村民治病,鄧前堆在這條索道上來來往往已經走過了二十八年。鄧前堆説:“以前是用木頭做的滑板,比現在更危險,栓不緊的話會掉進怒江溝裏面,特別是溜索舊的時候是磨爛的,鐵索上有刺,剎車時用手來剎,刺着手心上刺出血,皮膚都刺爛了。”

2、隨叫隨到,無數欠條換來鄉親健康

鄧前堆為了村民的健康,冒着危險,幾十年如一日,他所在村計劃免疫建卡、建證率達100%,接種率達98%,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90%以上。他給鄉親們治病,有求必應,不管本村外村,隨喊隨到。28年從未出現過醫療事故,從未發生過醫療糾紛。他用那些簡陋的聽筒、針筒和一張張發黃的欠條換來了無數村民的健康。2009年以前,鄧前堆的工資每月只有200多元,儘管如此,這些年他卻陸續為鄉親墊付了一千多元醫藥費。

3、樸實心願,推動為村民建起“連心橋”

在接受採訪時鄧前堆説出了他的一個心願:希望村子裏修一條能通車的橋,這樣鄉親們再得了什麼病,就可以用最快速度送到外面的大醫院了。在交通部和雲南省有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經過不到一年的時間。拉馬底村的大橋――“連心橋”於2011年11月23日正式通車。一個人,一條繩索,28年。鄧前堆用堅守換來了百姓的健康,也結束了拉馬底村百姓“溜索過江”的歷史。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上就是差異網為大家整理的3篇《鄉村醫生先進個人事蹟材料》,希望對您有一些參考價值。

鄉村醫生個人事蹟材料篇2

古麗加依娜·比亞漢同志自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兢兢業業、默默無聞地工作,實實在在做人,點滴奉獻,始終高舉各民族的健康放在第一位,站在維護民族團結的最前列。誠實的人品、務實的工作贏得了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羣眾的廣泛讚譽。20xx年被授予“優秀工作人員”。

從工作到至今一直從事基層衞生工作,立足農村,在最基層的醫療衞生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自己,兢兢業業,任勞任怨,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一意為廣大羣眾着想,為病人排憂解難,從未出現醫療事故、醫療糾紛,贏得了廣大羣眾的信賴和讚譽,多次受到市縣鎮主管部門的表彰。

農村基層衞生工作是一項艱苦而光榮的任務,二十多年來,一直堅守在農村基層衞生工作第一線,嚴寒酷暑,從無怨言。從醫20多年來,總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管颳風下雨,不管白天黑夜,病人隨叫隨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煩,精心治療,耐心護理,讓患者滿意,也讓家屬放心。

每每遇到老年體弱患者我就主動上門瞭解病情,為他們免費治療、測血壓、查心率、測血糖。還耐心向他們講解偏癱的康復知識,還幫他們做康復鍛鍊等得到了廣大羣眾的讚揚和好評,像這種情況還很多很多。

這些年來,我從不收病人的出診費,即使半夜三更出診,也是這樣,為患者擾憂解難。

我經常免費給村民進行測血糖、量血壓、測體温、查心律、測脈搏等常規檢查,並講授健康、防病知識,對村民進行健康教育,深夜急診、出診更是家常便飯。

鄉衞生院不僅肩負着農村的常見病、多發病的診療工作,而且承擔着配合縣衞生局、縣疾控中心做好預防接種工作,預防工作是消滅傳染病,保護人民健康的一項重要措施。我在農村衞生工作中始終以防病工作為工作重點點,跟預防接種工作人員認真落實各項防疫工作,利用廣播、牆報等向羣眾講解各種預防措施,使預防接種工作家喻户曉,老幼皆知,我鄉的防疫工作始終保持在全鎮的先進行列。

兒童預防接種工作是農村衞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跟兒童預防接種工作人員一塊對全村新生兒進行體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行幾年來,為了讓更多的村民參加合作醫療,享受國家的優惠政,我衝鋒在前,耐心宣傳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相關政策,使農村充分認識到新農合的好處,提高了農民參合率,蘆草溝鄉村民參合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更好的解決了農村看病貴的問題。

在實行醫改以來,實行藥品零差價銷售,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品目錄制度,從根本上改變以藥養醫的局面,解除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實行微機操作,對於鄉村醫生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壓力重,任務多,每天都是超負荷工作,而待遇則大幅度地降低。但我沒絲毫怨言,仍然和往常一樣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積極正常宣傳醫改政策,除了自己自學電腦操作、醫改系統外,我還言傳身教給其他鄉村醫生做思想動員工作,並幫助他們儘快熟練操作流程。作為醫師,我始終保持黨員形象,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廉潔自律,嚴格要求自己。我還跟慢病科醫師認真開展公共衞生項目工作,免費為村民進行健康體檢,規範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為全村1萬多個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尤其為本村65歲以上老人,高血壓病人,糖尿病病人,重型精神病患者建立了健康檔案,並納入慢病管理,提供每三個月一次的上門隨訪服務,為了關心老人身體健康,每年都配合衞生院為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一次健康體檢,並及時將體檢信息存入檔案,真正為老人建立了“晴雨表”。

藥房是整個醫院重要窗口,我還跟藥房工作人醫院一塊做計劃進藥。還幫他們入賬盤點。替他們在藥房拿藥發藥等工作。

作為一名鄉村醫生,我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農村醫療衞生事業,儘自己所能為村民們消除病痛。用我高尚的醫德、良好的醫風、過硬的醫術,解一方羣眾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為和諧社會添磚加瓦,為我們的中國夢保駕護航,為我國經濟建設又好又快的發展,無私奉獻青春熱血。

鄉村醫生個人事蹟材料篇3

我是一名鄉村醫生。為周圍的鄉親們作預防保健,治病療傷工作。我拖着重度殘疾的雙腿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着我不平凡的人生。我服務於社會,不僅僅沒有成為社會的包袱,相反我的人生卻是那樣的精彩。

1975年,一場蕭瑟的秋雨後,我不幸患上小兒麻痺後遺症,從此就再沒有站起來走過一步路。貧寒的家境,苦悶、彷徨、無助甚至絕望伴隨我度過了本該是無憂無慮,從滿天真與童趣的童年。

也許是命不當絕,上天雖然沒有給我一雙健全的腿腳,卻賜予了我能吃苦耐勞而又自強不息的好父母,我們真情無私的`呵護,不向苦難低頭的可貴品質,還有那些好心村民對我的真誠鼓勵和開導,使我逐步走出了生命的低谷,特別是看書學習,驅走了我心中久積不散的陰霾,感受到陽光的明亮和燦爛。

一九八六年的夏天,我開始嘗試着自學。家裏有《小人書》和一本撕的沒有部首的《新華字典》。我就把《小人書》上的字一頁一頁的翻字典查找,找到後把拼音標到《小人書》字的旁邊,然後一遍一遍的去讀。不到半年我就認識一千多字。之後,我借來舊課本開始按照課本學習。

這就是我自學的開始,從aoe開始念起,從一筆一劃開始寫起,從簡單的加減乘除開始算起。學習使我過於單調無聊的生活中有了樂趣,當然這背後要付出比常人成倍的努力和辛勞。

學習更給我打開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帶給了對生存和生命進行深刻思考的營養,特別是我明白了許多殘疾人的人生經歷,貝多芬、保爾、張海迪,他們也是殘疾之軀,處境也十分艱難,但是他們沒有因為身帶殘疾就失去對生活的勇氣,沒有怨天尤人,沒有迷茫不振,沒有逃避現實,而是勇敢地直麪人生,昂起頭,挺起胸,自立自強,向命運挑戰,向不幸抗爭,他們的事蹟和精神,深深觸動着我,感染着我,並隨着我年齡的增長逐漸內化為我的人生信條:雖然身患殘疾,但也要奮發努力,爭取做一個有益於他人、有益於社會、不成為社會包袱、不成為家庭拖累的人。張海迪不是説讀書能夠給人帶來生活和戰勝困難的力量嗎?那麼小小的我就要為了自身“站起”、改變命運而刻苦學習。就這樣,白日苦讀,夜伴孤燈,七年辛勤自學,我完成了從國小到高中的全部課程。

知識照亮我前進的航程,信念賦予我攀登的勇氣。1994年,我第一次走出鄉村,遠赴千里之外的省會石家莊,自費在一所醫學院跟班學醫。

我想做一名醫生,為老百姓治病療傷,服務於社會。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

在石家莊學習了的三年裏,我沒有回過一次家。環境變化和身體殘疾給我帶來了許多困難,功課的壓力我要堅持頂住,迎頭趕上。日常生活中,上樓下樓、打飯打水、洗衣服、上廁所等一些瑣事,對於一個健全人來説是舉手之勞,但是對於我而言卻是何等的艱難。但我沒有在困難面前退縮,仍然以堅韌挺過每件難事,用微笑迎接每個黎明。

我的學習成績在全系也是很優秀的,教授們對我的經歷既感到驚訝又很是讚賞。驚訝的是我的自學歷程,讚賞的是我雖是自學,但成績卻一點也不比正式參加大學聯考學生的成績差。05——06我連續兩年被學校授予“優秀學生”的榮譽。

三年寒窗苦,不付有心人,我拖着癱瘓的雙腿,以一個跟班生的身份,圓滿完成了醫學大專課程的學習,留給老師和同學的是身殘志堅的感動和優秀的學業成績,留給自我的是沉甸甸的收穫和開啟人生新章的力量。

踏着香港迴歸祖國懷抱的腳步我也回到了哺育我成長的故土。

記得我剛回來就趕上夏秋季節時的腹瀉流行,這種病幾乎每年都會流行。原因就是個人衞生和飲食習慣的不良。鄉親們明白我回來了,有的人試着來找我看病。望着鄉親們那種期盼已久的眼神,我既是憐憫又是同情。他們太需要懂得醫學知識的醫生為他們服務了。我把帶回的藥品無償的分發給了已發病的人們,然後向健康人羣宣講良好的個人衞生習慣和腹瀉流行期間應注意的起居飲食。人們很樂於理解我的宣講。同往年比較,這一年的腹瀉發病率明顯的下降。

開辦診所,對於一個靠手搖三輪車才能出行的殘疾人而言,困難可想而知。辦各種手續的周折,特別是開始資金僅有500塊錢,所進的藥品數量少,品種單一,每週都得往十幾公里外的縣城跑一趟進藥,每趟都要花上半天的功夫。那裏的土路並不平坦,斜坡坑窪隨處可見。路上每逢斜坡坑窪都得使出全身的力氣,搖着車努力向前衝,因為只有靠這一點點的衝勁兒慣性才可能衝上斜坡,穿過坑窪,滑下來了還得再來一次甚至兩次三次四次,胳膊累得抬不起來,即使在冬天也累的渾身是汗,好多次趕上手搖車壞了,不管寒冷、暴雨還是狂風,就只能在路邊等,等着飄過的好心人來幫忙推一推,或者給家裏報個信兒……命運是不公的,生活是無比的艱難,但是我沒有因此而流淚。當手搖車壞了,有人飄過時我還是以微笑來邀請幫忙,決不把痛苦與無奈表露在外,因為我不願意在人們的同情中活着。

經過幾年的努力工作,我的診所藥品比以前豐富多了。慕名來找我看病的人也日益增多,但是,還是有許多離我居住遠的老弱病殘的人,我無法為他們服務。這樣的人羣才是真正需要我服務的。為了這樣一個羣體也能得到我的服務,我買了一輛三輪摩托車。這樣我的服務半徑一下擴大了十幾公里。由於能為更多的老弱病殘的人們上門服務,我的工作更忙了,幾乎每一天都得出診。無論風天、雨天還是雪天,只要是需要,我都會進最大努力設法前去。

2003年大年七年級的下午,臨村有一個小孩兒生病了,需要我出診。像往常一樣,我帶齊應用的藥品、器械出發了。由於上剛剛下過一場大雪,雖然只有幾公里的距離,路也很熟,但是由於沒有人走過,所以根本無路可尋。憑着感覺我駕駛着摩托車往前行使,開進路邊的溝裏就下來自我把車倒出來,再往前開。去到生病孩子的家已經是下午六點了。孩子得的是急性肺炎,得輸液治療。打完點滴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回來時我想繞遠一些,找一條寬敞點的路,這樣可能好走點。然而令我沒有想到的是開出了近五公里,野外仍然是白茫茫的一片,根本找不到要回家的那條路。我感覺自我迷路了。寒冬數九,遠處連一盞燈光也沒有,此時的我真的害怕了,照這樣轉下去,我會被凍死的。沒辦法,我只好沿着摩托車壓過的痕跡找到了來時的路。回去時比來時還要難走,由於天黑,車輪更容易滑進路的邊溝,進了邊溝還是隻能自我下車來推。就這樣走走推推,推推走走,最後回到了村口。回到家,時光已經是晚上快一點多了。

這些年來類似於這樣的出診已是好多次了,每次雖然都好艱難,但我從來沒有抱怨過什麼,相反,我會覺得因自我成為社會有用的人而高興不已。

開辦診所讓我飽嘗了人間冷暖和生活的甘苦,但天道酬勤,經過幾年的打拼,我的診所此刻已初具規模,我還購置了一些小型儀器,開設了熱線電話,此刻還把自我的診所擴展到了互聯網上,在網上開展心理問題、常見疾病、慢性疾病等的診療諮詢,為更多的人服務。行醫中,我講誠信,行善舉,濟貧困,時時為患者着想,事事為病人思考,凡是老弱病殘的人來找我看病,我都免收診療費,因此診所口碑良好,人氣旺盛,此刻我的活動範圍已經擴展到十幾裏外,上午坐診,下午到周圍的村莊巡診。我的技術也日益提高。2007年我一次性透過了國家執業助理醫師的理論和實踐考試。這一年,我還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對我來説,這不僅僅是一項政治榮譽,也是對我行醫助人、服務社會的巨大鞭策,是對我人生價值的充分肯定。

我還負責全村的預防保健工作,這項工作對於農村的衞生工作是重中之重,我接手這項工作時那裏的兒童預防接種率不到80%,兒童的各種預防接種疫苗都難以在規定的時光內完成。這主要是家長對打防疫針認識不足造成的。我接手後定期入户,應對面的,用活生生的實例向家長宣講搞預防接種的重要好處。就這樣無論颳風下雨還是漫天飛雪,我都堅持入户接種,從不疏漏。由於我把這項工作當作了神聖的使命,換來的是兒童一類疫苗及時預防接種率到達98%以上。

鄉村醫生個人事蹟材料篇4

在這個偏遠而又貧困的深山村莊中,有一位瘦小而精幹的接近花甲之年的人,他常常走家串户,為兒童打防疫針,為孕婦做產前檢查,為產婦進行產後訪視,為村民宣傳健康教育知識……不論風雨、冰霜,在蜿蜒泥濘的山間小道上都會看到他的背影。他就是__縣洄水鎮聯溝村衞生室醫生黃花鬆,男,漢族,中專文化程度,現年56歲。

其父也是赤腳醫生,受到家庭的影響,他親眼目睹了村民忍受疾病折磨的狀況,看到人生許多的悲歡離合,看到很多老百姓因為貧窮而看不起病,許多人患病後,只能慢慢等死,他便立志長要努力學習醫術,用最便宜的藥品,最準確的診斷,最熱情的服務為村民減輕痛苦,減輕經濟負坦。他説: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人都在演繹着屬於自己的>故事,精彩或平淡、亮麗或灰暗。19__年中學畢業後,懷着美好的夢想和憧憬到安康地區衞校學習>臨牀醫學班學習。畢業後,很多同學在外找到了待遇豐厚的工作,讓他一塊去,但他想到了缺醫少藥的家鄉更需要他,懷着讓村民少一些淚水,少一些委屈,少一份痛苦的信念,於是便回到了深山小村做了一名默默無聞的鄉村醫生。

從基礎做起——改善就醫環境

俗話説的好,説得好不如做的好。19__年衞校畢業後,他將村衞生室的工作承擔起來,為了防止用鐵針頭引起交叉感染,減少傳染病的發生,在預防接種過程中,他便給病人及兒童使用一次性針管,按進價收費。隨着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實施以來,為了保證給孩子們接種到有效疫苗,國家為他配置了一台冰箱用於儲存疫苗,使接種兒童能按時接種到安全、有效的疫苗。該村衞生室房屋簡陋,面積狹小,只有16平方米,且藥房、診斷室、治療室都在一間房內,不符合醫療用房要求,20__年他貸款5萬元重新修建了村衞生室,使村衞生室的醫療用房面積達到了90平方米,設立了單獨的藥房、治療室、診斷室、觀察室,增添了診斷牀、產牀等常用設備。有了寬敞明亮環境和常用診療設別,憑藉自己精湛的診療技術,使很多患者在疾病早期就得到了診斷,婦女病和高危孕婦得到篩查,從而減輕了病人的病痛,大大降低了本村及相臨幾個村的孕產婦死亡率。

從點滴做起——抓好社會衞生工作

在社會衞生工作中,計劃免疫是頭等大事。由於山大人稀,村民居住分散,且村民對預防接種認識不夠,村民沒有主動到村衞生室打預防針的意識,加之外出務工人多,他情繫着農民工子女,關注着留守兒童,於是他背上冷鏈揹包挨家串户給適齡兒童進行預防接種。並向村民宣傳預防接種的重要性,隨着時間的流逝,功夫不負有心人,慢慢的,村民們也理解了預防接種工作的重要性,認為預防接種不光是為他們自己的小孩,而是為全村兒童的健康安全負責。他憑藉着堅強的毅力,懷着一顆紅火的心靈,將愛奉獻給每一位孩子,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工作33年以來,每年平均為200人次適齡兒童進行預防接種,其中為流動兒童接種100人次左右。兒童預防接種率達到99%,建證建卡率達到100%,無一例兒童漏卡,從未發生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在婦幼保健工作中,為了降低孕產婦死亡率,他經常到孕產婦家中做產前檢查,宣傳住院分娩的好處。由於地處偏僻,村民的思想觀念落後,很多人都認為女人生小孩是天經地義的事,所以孕婦從不到醫院進行產前檢查,更不用説到醫院分娩。為了改變這種落後觀念,他苦口婆心,一趟又一趟到孕婦家做思想工作。如孕婦王女士,得知懷孕後他就上門給她做產前檢查,宣傳產前檢查和到醫院住院分娩的好處,但王女士一直拒絕進行產前檢查,懷孕3個月後,王女士突然出現腹痛及陰道少量出血現象,他知道後急忙趕到王女士家,進行檢查發現是因過於勞累有流產跡象,囑咐她卧牀休息、不要下地幹活,並開了一些安胎、止血藥,經過休息,胎兒保住了,王女士開始接受產前檢查,也同意了到醫院住院分娩。經常他不懈的努力,很多家庭的產婦慢慢接受了產前檢查,也知道了到醫院住院分娩的好處。33年來,他每年都要對轄區內育齡婦女開展衞生知識宣傳,共對60餘例高危孕產婦進行了篩查並及時轉診,對500餘名孕婦進行了常規檢查及指導,對300餘名產後婦女進行了產後訪視和指導。使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95%以上。33年來,聯溝村從未死亡一例孕產婦。

從認真履行職責做起——加強健康教育宣傳

在健康教育工作中,他利用黑板報向羣眾進行家庭及個人衞生、婦幼衞生保健、兒童常見病、慢性病、多發病的預防和治療、性傳播疾病及結核病、地方病等衞生知識宣傳,利用給病人就診,下鄉出診的機會,面對面為村民進行食品衞生、生活飲用水、食用碘鹽、防氟(砷)爐灶的正確使用等健康教育和指導。利用上級發放的各種宣傳單、宣傳畫對村民進行健康教育知識宣傳。在村中醒目位置及人羣集中地域刷寫固定健康教育宣傳標語6條,並對本村羣眾性聚會如婚娶、喪葬的食品衞生進行現場監督指導。通過他30多年的辛苦努力工作,該村村民的健康意識逐年提高,地方病、多發病逐年下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質量。

用真情做事——用愛心為病人服務

33年以來來,他共診治病人5萬餘人次。在為病人治病過程中,他不開大處方、貴處方,對患者服務熱情周到,深受周圍羣眾的好評。為方便羣眾就醫,他的手機總是24小時開機,手機號碼及坐機號碼都公開張貼在村衞生室大門上。20__年3月18日晚上11點左右,有位產婦因為家裏窮而未能到醫院去分娩,產婦發作後由於宮縮乏力,第二產程延長,小孩生下來就沒有哭聲,沒有搶救的基本設施,他只好一邊做胸外按壓,一邊用嘴從小孩嘴裏一口一口吸出羊水,成功搶救了這名小孩。

20__年冬天,患者張某因患直腸癌,癌腫轉移至前列腺引起小便不通,經常半夜三更因尿不出來而疼痛,冬天天氣冷又沒有車,從村衞生室到張某家需步行1小時山路才能到達。每次疼痛導尿,都是隨喊隨到,從來沒因為天氣冷或者因天黑路不好走而不去給病人導尿。村民倪老漢,兒子、兒媳婦在外打工,家裏只有她和80歲的老孃,20__年夏天的一個午夜,雨下的特別大,倪老漢突然腹痛腹瀉,在廁所沒有力氣站起來,打電話找到已經勞累一天入睡的他,請他上門去給看看,他當時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帶上急救藥品,打着手電筒頂着大雨走了十幾裏山路,到了之後診斷為急性腸炎,於是把液體輸上,一直觀察到病人病情有所好轉才回家,等他出門時,天已經大亮了。像這樣的例子很多很多。

在農村衞生室中病人經常是賒賬,有時一連幾年都收不回藥費,但他從不因為病人沒有錢而延誤病人的治療。遇到很多危重疾病處理不了時,而病人家屬又拿不出來錢,他總是先借錢讓其檢查治療,雖然村衞生室經濟效益不好,但他在進藥過程中從不因為貪便宜而非正規渠道進藥,而是一直堅持從正規渠道購藥,遇到藥品有黴變過期的他都一律銷燬,讓老百姓用上放心藥。

隨着新農合政策的有序實施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藥品零差率政策的執行,老百姓因為家裏太窮而付不起藥費的時代已經結束。在診療疾病中,他嚴格遵守診療技術規範。所以從醫33年來,從未發生過一起醫療事故、一起醫療糾紛。

自20__年新農合惠民政策開展以來,他積極向每位村民宣傳新農合政策,隨着門診統籌報銷啟動以後,為方便農民就醫,6年來,共為1000餘名參合患者報銷了門診統籌費用,並按要求對報銷病人的費用進行公示。

學會關愛,是做醫生的第一步。他是一個善良、忠厚的老實人,從他的身上,體現了當代村醫兢兢業業,任勞任怨的敬業精神,體現了不計報酬和個人得失的奉獻精神。同時,更顯現了他送人玫瑰,手留餘香的信念。他用真情、用愛心為村民提供醫療保健服務,深受當地老百姓的歡迎和愛戴。也多次受到當地政府及衞生主管部門的好評,他常説,成績和經歷只能説明過去,關鍵在於如何開創未來。如今,他日夜忙碌着,為確保村民的身心健康,他用愛心傳遞着真情,用關愛奉獻着青春,為建設富裕文明和諧新__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後記:自20__年啟動實施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五項重點工作以來,__縣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結合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總體要求,按照規範村級,提升鎮級,建強縣級的思路,各項工作得到了全面推動和落實,全縣醫療衞生綜合服務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鄉村醫生個人事蹟材料篇5

有一種追求,看似平凡無奇,它卻成就着不凡的業績;有一種追求,看似樸實無華,它卻輝煌着一個人的一生,那就是:熱愛中醫,甘於奉獻。作為一名40歲左右中醫門診醫生,他看上去還那麼年輕,但是他的中藥卻是遠近聞名,他就是中醫院醫生周道春。

説到中醫中藥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人們印象中中醫中藥在養生保健方面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治病救人方面似乎西醫要來得快些。但是前不久因為一些事,讓人着實領教到中醫中藥的神奇,也讓筆者真正近距離認識了周醫生。一位朋友長期從事伏案工作,因為頸椎病嚴重影響到工作和生活,她原本患有強直性脊柱炎,長期吃激素類藥物,西藥這方面是不能考慮了,很多理療項目也不能做,除了鍼灸。無奈神經壓迫症狀太嚴重了,而且朋友也不能耐受針炙,治療效果自然不明顯,症狀越發嚴重。她讓筆者帶她找周道春醫生看看,據説這位醫生素有“周半仙”之稱。筆者以前只是聽説,從沒接觸過周醫生,礙於朋友請求,抱着試試看的態度找到了周醫生。雖然中藥沒有副作用適合養生保健,但是在治病除痛方面筆者還是側重於西醫。看了檢查單,周醫生詳細四診之後開了五副中藥,筆者看了下也就幾味中藥,也沒開西藥。他只是將中藥煎服法詳細告知患者,先吃吃看吧,不行再想其它辦法吧!這是周醫生的原話。老實説,當時也就是抱着將信將疑的態度。所謂病急亂投醫,筆者只是希望能幫朋友做些事,至於效果自然要看吃藥後才能確定。在陪朋友就診全過程裏,至始至終周醫生都是面帶微笑心平氣和,這樣的醫生有時本身也是一種正能量的傳遞。朋友回家就開始煎中藥喝,第一天沒有什麼變化,到第三天早晨打電話給筆者,電話那頭她興奮告訴筆者,感覺疼痛好些了,上肢能抬高而且好像也沒有之前那樣僵硬了。筆者聽了之後心裏還是有點犯嘀咕,就幾味中藥,有那麼神奇嘛?朋友吃了五副中藥之後,迫不及待的讓筆者帶她再去找周醫生,去時病人很多,就陪朋友在一邊等,一邊看他給病人看病。周醫生看病那才叫四平八穩,無論病人如何多,始終堅持認真耐心,有時候遇到老人家,看上去狀態不好的,都是親自攙扶病人就座。後來聽朋友説她又去複診幾次,最後一次去時,周醫生説不用吃藥了,只要按照他教的方法堅持頸部活動就可以了。至今朋友頸椎病沒再復發過。

也許是説者無心,聽者有意,一次筆者先生同事到他辦公室玩,談及臉上患有激素性皮炎痛苦不堪,西藥是不敢吃也不能塗,但是臉部癢痛症狀卻很明顯。曾經如花似玉容顏現在變得紅一塊白一塊的,到了夏季更是痛苦不堪。之前看了不少地方始終不見效果,先生就建議她試試吃中藥調理,反正中藥也沒多少副作用,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實。如果説上次筆者是半信半疑,這次找周醫生則有點想挑戰的意思。周醫生在詳細四診之後還是隻開五副中藥,依然謙遜地説回家吃吃看吧,如果感覺皮膚不痛不癢症狀好些就再來。幾天過去沒有接到電話複診,想必這中藥也沒有那麼神奇,也就沒再多問。沒想到後來筆者先生告訴她説同事吃了中藥效果很好,臉部感覺舒服多了,因為不好意思麻煩筆者,她自己找周醫生又開了中藥,還一直在吃呢。為了美她打算堅持吃一段時間中藥,最重要的是她從周醫生那裏懂得一個道理,像她這樣的皮膚毛病更多的需要內調而非外治。這以後遇到難纏的問題都喜歡讓病人找周醫生,他都是隻開五劑中藥先吃吃看,這句話已成了他謙虛待人的口頭禪。

作為一名醫生,他總是從病人的角度出發,理解病人的困難,設身處地為病人着想,盡力讓病人少花錢看好病,能用中藥解決的儘量不開西藥,能不用檢查的就不檢查。在病人當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病人之間口口相傳,慕名前來的病人越來越多,以至於他每天都不能按時下班,有時候病人實在太多了,就讓家人將飯送到單位,簡單吃點再接着看病人。因為有很多病人很多來自農村,難得上來看病,不忍心讓病人等太久。即使節假日休息,只要有病人打電話,他就到醫院來上班。他經常説的一句話:“生病也不能分節假日,人家也是沒辦法。”樸實的話語裏透露出周醫生滿滿的責任心和愛心。

鄉村醫生個人事蹟材料篇6

石水生:貼錢貼藥暖民心

石水生,宿松縣五里鄉黎衝村鄉村醫生。從1970年起一直從事鄉村醫生工作,診斷患者80萬人次,無一起醫療事故發生。1998年獲全國優秀鄉村醫生稱號,2008年獲宿松縣衞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2009年獲安徽省優秀鄉村醫生稱號,2017年10月被評為“宿松好人”,多次被評為鄉村優秀黨員。

1970年經羣眾推薦和領導批准,石水生當上了一名赤腳醫生。1983年,他順利通過了全省統一考試,獲得鄉村醫生證書;2010年獲中專文憑;2011年獲執業助理醫師資格。這些平凡的履歷對現在的年輕人來説,也許不算什麼,但對於沒有受過正規教育和培訓的石水生來説,其間佈滿着艱辛的努力。

黎衝村有18個村民小組,30多個自然村,3400多人口。全村羣眾新病老病,石水生心中都有一本賬。2002年村民石先和突患腦溢血,兩個多月不能説話。石水生每天揹着藥箱到他家為他治療,就這樣堅持了兩個多月,病人完全恢復健康。

做人要講人品,行醫要重醫德。石水生從不為金錢所動,在治病過程中,貼錢貼藥貼時間是常有的事,始終把解決病人痛苦放在心上。50年來,不論春夏秋冬,不論白天黑夜,哪家有人病了,一個電話過來(或來人報信),立即上門診治。診治時,有時忙到深夜,等病人病情穩定了才離開,碰到疑難雜症,他就想方設法,幫助病人轉院治療,並陪病人一同前往,直到病人轉危為安,才放心回家。

近年來,石水生又為實行鄉村衞生服務管理一體化繼續努力着,為做村民滿意的鄉村醫生不停奔忙,盡己所能保障一方百姓的健康。

鄉村醫生個人事蹟材料篇7

他叫樑連明,是永州雙牌縣理家坪鄉車龍村村醫,自2008年8月至今一直從事農村基層衞生工作。10多年來,他在村醫崗位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工作,為保障村民健康,無私奉獻青春熱血。他2012年度被評為縣“優秀鄉村醫生”,2019年度被評為雙牌縣“好醫德好醫術好醫生”三好醫生,2020年被評為湖南最美鄉村醫生。

勤學苦鑽,強健服務本領。他把治病救人作為自己一生的追求,把強健服務本領作為工作出發點,把看得準病、治得好病作為學習的原動力,經常利用工作之餘,博覽醫學羣書。通過學習,他取得了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診療技術不斷提高,常見病、多發病的處置能力不斷提升,使村民的健康獲得感持續增強。

迎寒冒署,守護一方安康。他堅守在農村基層衞生工作第一線,從醫十多年來,總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管颳風下雨、嚴寒酷暑,不管白天黑夜,病人隨叫隨到。通過他精心治療,細心護理,使許多患者重拾生的希望,為許多患者解除了病魔之痛。他是讓患者滿意、家屬放心的一位好醫生。

2017年臘月十八日,樑連明因車禍左腳跟骨骨折,臘月二十四吃晚飯的時間,一位90多歲的老人突然出理髮熱頭痛、怕冷、全身發抖,由於只有兒媳一人在家照顧老人,無法將老人送至村衞生室,他接到電話問清病情後,顧不上吃飯,立即整理藥品,背上出診箱,拄着枴杖,讓愛人開着女式摩托車將他送至病人家,及時為老人診治,直至老人病情得到緩解後,才疲憊地離開。

80多歲的餘老患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多年,於2018年12月底一個深夜突然出現咳嗽、氣喘、胸悶,病情非常嚴重,家屬來電,把他從睡夢中喚醒,他立馬起牀,備齊藥品,背起出診箱,帶着氧氣袋,迎着寒風,騎着摩托車直奔他家。經過吸氧、止咳化痰、平喘等治療後,使患者病情得到了及時控制。

這只是樑連明醫生從醫十餘年來的一個縮影,這些年來,他共出診1萬餘次,從不收病人的出診費。對於經濟困難的患者,他常常為其免費治療,十餘年來,共為貧困患者免收治療費近4.0萬元。面對危重患者需要送上級醫院治療的,不管什麼時候,只要病人或患者家屬有需求,他都會隨車護送,陪同診治,從醫以來,共護送危重患者100餘人次。他嚴格執行藥品零差率銷售,從不多收病人一分錢,為的是讓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他付出的是艱辛,得到的是全村老百姓的高度認可,他值了!

夙夜在公,嚴防疫情輸入。他既是一名鄉村醫生,也是車龍村一黨支部書記。疫情防控戰役打響以來,他一直與其他村幹部一道,不顧個人安危,衝鋒在前、日夜兼程。以護佑全村百姓的大愛和捨己為人的奉獻精神,築起了守護全村百姓健康的“防護牆”。

今年春節期間,從武漢回村共有13人,這13人成了他最深深的牽掛,儘管對他們實行了居家隔離,但剛開始還是在村裏造成了一定的恐慌,為了消除村民的恐慌心理,保障大家的安康,他每天兩次穿梭於村中,為返鄉人員測體温,給村民宣講自我防護知識。疫情防控期間,武漢返鄉人員趙某某出現發熱、咳嗽現象,他憑着醫生的職業敏感,第一時間告訴趙某及其家屬居家隔離,同時迅速將情況向鄉黨委及衞生院作了彙報,並配合縣疾控中心專業人員對趙某及其家屬進行了採樣檢測,得到檢測陰性結果後,才放下懸着的心。事後,大家問他“你不害怕嗎?”,“怕,怎麼不怕,但我是醫生、是黨員,羣眾需要我,我必須上,這是我的責任”,他的響亮回答,彰顯了一名共產黨員和鄉村醫生的責任擔當。

13名武漢返鄉人員隔離14天后,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經請示上級部門,村裏對這13名同志延長隔離7天。時間延長後,部分人開始出現焦慮和不穩定,他逐户做細思想工作,逐一進行心理疏導。同時,為其購買和運送生活用品和食品,以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通過一系列人文關懷,及時消除了武漢返鄉人員的思想顧慮。在返鄉人員的積極配合下,取得了全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決定性勝利,保障了全村社會經濟發展大局的穩定。

進村入户,做實公衞服務。為全村2506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免費為村民進行健康體檢。對本村207名老人、84名高血壓患者、16名糖尿病患者、7名重型精神病患者進行了規範化管理,做到了隨時體檢、定時面訪、定期看護。每年配合衞生院醫護人員為207名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一次健康體檢,並及時將體檢信息錄入電腦,建立電子檔案,為老年人構築了動態健康保護平台。

積極配合縣婦幼保健院開展“宮頸癌、乳腺癌”免費普查工作,近三年來,共免費檢查村育齡婦女400人次;加強了對0-6歲兒童系統管理,共管理全村0-6歲兒童171人,切實做到了無漏登、無漏管現象。特別是對全村兒童預防接種情況,做到了胸中有數、心中有底,兒童每到接種時間點時,他都堅持每次親自上門通知接種對象到衞生院按時接種疫苗,並認真開展接種後跟蹤隨訪,及時瞭解接種情況,確保預防接種安全有效。

全面開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宣傳,積極配合鄉村幹部,動員村民主動參保,確保了全村每年農合參保率達到了100%。

作為一名黨員,他一以貫之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人民至上理念堅定。作為一名鄉村醫生,人民健康至上初心牢固,他以最大的熱忱投入到農村醫療衞生事業,儘自己所能為村民消除病痛,用他高尚的醫德、良好的醫風、過硬的醫術,解一方羣眾之疾苦,保百姓之安康,他不愧為村民的健康“守護神”。

鄉村醫生個人事蹟材料篇8

他現在從事中醫理療科,中醫理療科作為我院的一線服務窗口,醫院的重點特色科室,每天都要接待許多病人。為了方便患者,不讓患者長時間的等待,他一直堅持早到晚退的原則,耐心的傾聽每一位患者的講述,認真地分析,遇到疑難雜症積極向上級醫師請教,多查閲資料,為每一位患者針到病除,減輕痛苦。因為理療科的患者大多數伴有疼痛的症狀,時間久了往往會心裏壓力大產生抑鬱,所以我一邊治病的同時,一邊還和患者拉家常進行心裏疏導。並教會患者多種釋放心裏壓力的方法。記得曾經有一位急性腰肌勞損的患者,從偏遠山區來,到醫院都已經11:50了,患者腰痛非常劇烈,為了讓患者得到及時的治療,減輕疼痛,他絲毫沒有埋怨患者怎麼來的這麼晚,而是迅速的投入到治療當中,經過鍼灸、按摩、理療的方法,患者疼痛感得到了明顯的減輕。這才安心的去吃飯,此時已經下午一點了,簡單的吃了點午飯他又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了。像這類的事情很多很多,他覺得作為一名醫生最大的快樂就是為患者治好病。

他同樣具備了吃苦耐勞、勇於奉獻的精神。既沒有像老師那樣桃李滿天下的驕傲,也沒有明星那樣耀眼的光環,更沒有其他特殊行業豐厚報酬的喜悦,有的是年復一年重複着的繁重的工作;一個接着一個終身不斷的學習與考試,既沒有天與黑夜之分,也沒有雙休的概念,常常遠離節假日的歡聲笑語和親人的守望,更多的是堅守在病人的身旁。對自己的這一職業選擇,他從來無怨無悔,從醫以來一直堅持在臨牀第一線,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數年如一日,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隨叫隨到,從不推諉病人,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儘管如此,雖苦猶甜,生活的既充實又快樂。

醫療衞生事業是一項技術性很強的工作,只憑一顆仁慈而善良的心是不能實行救死扶傷的,同時擁有精湛的醫術才是病人的真正福音,濫竽充數的醫者常使病人遭受更大的傷害,從醫以來,他一直保持良好的繼續學習的習慣,持之以恆地鑽研專業知識,及時瞭解國內外新進展、新動態,經常走出去,請進來,不斷開拓視野,總結經驗,收取教訓。

在今後的工作中他會努力鑽研業務技術,熱情為羣眾服務,積極參與臨牀醫療、預防保健等工作,救死扶傷,解除患者疾苦,用實際行動實踐自己的信念,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平凡的崗位上譜寫一曲當代醫務工作者的奉獻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