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冬至演講稿7篇 冬至即至,歲月承傳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82W

冬至,寒冷漸濃的季節裏一個重要的節氣。在這個日子裏,人們以其特殊的方式紀念和慶祝。在此演講稿中,我們將探討冬至的歷史和文化背景,以及人們如何歡度這個寒冷而美麗的節日。讓我們一起來體味冬至的獨特魅力和意義。

冬至演講稿7篇 冬至即至,歲月承傳

第1篇

冬至是個團圓的節日,俗話説得好,冬至大如年就是説冬至能夠和過年比較,冬至夜是一年當中晚上最長的一夜,民間傳説:有錢人吃一晚上,沒錢人凍一晚上。

今日晚上我去外婆家過冬至夜,品嚐了象徵團圓的湯圓,還有爺爺買來的'冬釀酒,上頭飄着朵朵桂花香。

今日爺爺奶奶準備的食物和平常不一樣,全是美味佳餚。面對着這一道道的美食,我不禁口水直流。還沒開飯時,我的肚子就一直在打鼓,好像在説:我快等不及了!我們在吃飯時,喝了許多冬釀酒。冬釀酒不像白酒那樣濃,它入口香甜,還有股淡淡的桂花香味。飯後,我們的肚子都像個大皮球。

冬至夜,是吃貨的節日;是團聚的節日;也是歡樂的節日。

冬至演講稿7篇 冬至即至,歲月承傳 第2張

第2篇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迴歸傳統節感受冬至日》!

明天就是24節氣中的冬至。大家知道為什麼嗎?明天陽光恰好直射在地球的南迴歸線上,北半球開始進入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古人對冬至的説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杜甫的《小至》中也有云:“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自古以來,人們歷來十分重視冬至節。那大家知道冬至日都有哪些習俗嗎?在漢代,國家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在唐宋時期,百姓要向父母尊長祭拜。在這一天,不同的地區也會有不同的飲食習慣。北方人會吃“嬌耳”,也就是餃子;江南地區則會吃湯圓或赤豆飯,寓意着團圓,圓滿。銀川人習慣食用羊湯,潮汕人冬至吃冬節丸,客家人冬至會喝釀酒。在民間,百姓們還會從冬至這一天開始數九,每九天算一“九”,依此類推,例如“熱在三伏,冷在四九”。

過了冬至日,白天的時間一天比一天長了,我們也可以調整作息,珍惜時間,更加投入到學習中去。本學期也將臨近尾聲。在近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中,我們也應時常反思自己:今天的學習任務是否都已完成,知識點是否已掌握。期待同學們為自己本學期的學習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第3篇

今天是陽曆12月22日,也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冬至”,它是一個內容豐富的傳統節日,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説法。早在周代,我們的祖先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一個,其節日傳承已近3000年,是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冬至這天,夜最長,晝最短,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最寒冷的'階段,相信這幾天有關全國各地氣温驟降的新聞報道,大家都有所關注;而在我們安慶,每年嚴寒天氣的代表——下霜,其時間也往往在冬至前後。

既然冬至意味着難熬的'嚴冬的到來,人們為何又要大加慶祝呢?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東西方在這個問題上有着驚人一致的智慧。在西方,詩人雪萊説——“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在東方,老子説——物極必反,哀極必興,否極泰來。是啊,人生的拐點往往在最低點開始攀升,只要我們牢記最可寶貴的希望,就如過了夜最長,晝最短的冬至,儘管氣温日降,但畢竟晝漸長,夜漸短,終將春回大地。聖誕節本是個洋節日,這些年在中國也大為流行,聖誕未至,聖誕的味道已早早在眾多商家蔓延開來。也不追崇聖誕節,但我尊重聖誕節的慶典,因為耶穌是西方文化中悲天憫人情懷的代表,就如東方的孔子,印度的佛陀。相信不少同學已經發現,經典文學名著中,最為偉大動人的情懷就是悲天憫人的情懷,如屈原之於《離騷》,司馬遷之於《史記》,曹雪芹之於《紅樓夢》,雨果之於《巴黎聖母院》,托爾斯泰之於《安娜·卡列寧娜》,乃至現代的魯迅、沈從文等眾多大師鉅著莫不如是。

有人説,人生來就是要受苦的,你看,人臉上的兩道眉毛是“草字頭”,眼睛、鼻樑構成個“十”字,下面再加上一個“口”,那不就是個“苦”字嗎?所以人都是哭着來到這個世界的。但有些人離開這個世界時,他們為世界減少了痛苦:有的人為世界減少了水災,如上古的大禹;有的人為世界消除了狂犬病,如法國的巴斯德;有的人為世界減少了飢餓,如當代的袁隆平······身處苦難,心憂世人,這份悲憫情懷是值得我們深思與尊敬的。

從這個意義上講,不管是傳統節日,還是洋節日,都可以用寬廣的胸懷去面對,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第4篇

你們知道我國的二十四節氣嗎?“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初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這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歌》,想必大家都能説出二十四節氣吧(如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在這二十四節氣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那就是冬至。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迴歸傳統節,感受冬至日》

冬至這天陽光恰好直射在地球的南迴歸線上,北半球開始進入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老師們、同學們,昨天(星期日)是12月22日,也就是我國24節氣中的冬至。

早在2500多年前,我國已經測出冬至來了,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冬至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根據冬至的陰晴冷暖可以預示未來的天氣:冬至陰天,來年春旱;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冬至無雨一冬晴,冬至有雪來年旱,冬至有風冷半冬。

冬至過後,各地都將進入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説法。自冬至後的第一天到開春,人們習慣數着"九"來衡量天氣的變化。“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既然冬至意味着難熬的'嚴冬到來,人們為何又要大加慶祝呢?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東西方在這個問題上有着驚人一致的智慧。在西方,詩人雪萊説——“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在東方,老子説——物極必反,哀極必興,否極泰來。是啊,人生的拐點往往在最低點開始攀升,只要我們牢記最可寶貴的希望,就如過了夜最長,晝最短的冬至,儘管氣温日降,但畢竟晝漸長,夜漸短,終將春回大地。

但如今,不少同學只記得萬聖節、聖誕節等西方節日,卻忘了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在新時代,我們要將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機統一、緊密結合,不斷鑄就中華文化的新輝煌。

漫步校園,讓我們靜靜地感受這冬至過後的氣息吧!我們不僅要醉心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氛圍,更要熱切地盼望每個中國人都能謹記自己的歷史使命,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過完冬至,一年一度的元旦就接踵而來了,我們很快就要進入20xx年,最後祝全校老師和同學們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第5篇

大家一定都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吧?今天是12月22日,是二十四節令中的冬至。

這一節令在現代人看來,可能僅僅是是劃分時間的標記,甚至一個無關緊要的日子;然而在中國傳統社會裏,冬至具有的人文意義可能甚至盛於新年:殷周時期,冬至一直排在24個節氣的首位,稱之為“亞歲”;從漢代以來,每年冬至都要舉行慶賀儀式,高峯時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聽政;民間歇市三天,歡度節日。唐人以“小歲”稱冬至;宋人甚至有“肥冬瘦年”之説;其熱鬧程度不亞於過年。

究其原因,首先是先民們最容易直接觀察到這些氣象的變化,畢竟這一天晝最短、夜最長,太陽升得最低;也因此,冬至的極寒對於先民們是最危險的。而過了冬至,陽氣反生,下一個循環就開始了。自冬至後的.第一天到開春,人們習慣數着"九"來衡量天氣的變化。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老人又過了一個寒冬,孩子又長了一歲;太陽要高起來了,冰雪要化下去了;天要亮起來了,水要動起來了。因此,冬至是輪迴的起點,是值得慶賀的大吉之日。

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説的“進九”,我國民間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説法。我們班的同學和老師一起在學校過冬至,搓湯圓、吃湯圓、做遊戲,感受到了傳統節日的氣氛。

第6篇

20xx年12月22日凌晨1:11,陽光恰好直射在地球的南迴歸線上,北半球開始進入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是的,昨天就是24節氣中的冬至。冬至節在我國有xx年的歷史。古人對冬至的説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杜甫的《小至》中也有云:“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古人認為,自冬至起,天地陽氣開始興作漸強,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是大吉之日。據記載,周秦時代以冬十一月為正月,以冬至為歲首過新年。也就是説,人們最初過冬至節是為了慶祝新一年的到來。

如今過了2500多年,在這濃厚的歷史文化背景下,冬至仍散發着不可抗拒的魅力。不知道同學們在這個週末有沒有吃湯圓呢?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在我們江南地區,吃湯圓是過冬至的傳統習俗,冬至的湯圓又叫“冬至團”,民間更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説。

但如今,不少同學只記得萬聖節、聖誕節等西方節日,卻忘了我們中國自己的傳統節日。令我們心寒的是,瑞安的一些高中學校甚至開展了聖誕節主題班會。國學大師文懷沙説,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就是“精神的.氧氣”,畢竟“樹的影子拉得再長,也離不開樹根;我走得再遠,也走不出媽媽的心。”中華文明養育了我們五千年,歷史的印記早已烙在每個炎黃子孫的生命裏。當我們追韓劇、追日漫,萬聖節送糖果的時候,我們是否想起活字印刷術,道德經,還有那汨羅江畔的身影?

走在校園的小路上,感受着冬至的氣息。我醉心於中華傳統文化的氛圍,更熱切地盼望每個中國人都能謹記自己的歷史使命,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第7篇

早上好!今天是12月22日,24節氣中的冬至。冬至是北半球全年最短的一天,最長的一夜。冬至過後,白天會一天天變長。冬至古語為:陰極來,太陽起,天南來,晝短影長,故稱“冬至”。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進入了最冷階段,常被稱為“進入第九年”。中國民間有句話叫“九年寒,三年熱”。現代天文學認為,冬至太陽直接照在北迴歸線上,太陽最偏向北半球,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長。那天之後,太陽逐漸向北移動。

冬至作為我們傳統節日之一,其意義以及影響力自然是不言而喻的。由於地理位置的差異,各地在冬至的習俗也是千變萬化的,有的'地方是包餃子,而有的地方是吃冬至圓也就是湯圓。

進入冬至,一年中最冷的一天就要到了。希望同學們冬天能做好保暖工作,注意鍛鍊,保證充足的睡眠,少吃冷食,為期末複習學習和即將到來的考試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