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高效方法推薦3篇 "掌握自主學習的關鍵:推薦高效方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98W

隨着現代教育理念的發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越來越受到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直接關係到其未來的學習與發展,因此高效的方法推薦變得尤為重要。本文將分享幾種可行的方法,幫助學生快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業成績。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高效方法推薦3篇

第1篇

由於信息技術學科知識發展飛速,學生學會現有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讓學生學會怎樣去學,這樣才能跟上信息時代的發展步伐,真正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是給學生一頭獵物,還是給學生一杆槍?”每位有遠見的教師都會選擇後一種答案。因為獵物總有被吃完的時候,而學生一旦有了“一杆槍”,他就可以靠自己不斷地去捕獵繼續生存下去。因此信息技術的教學應立足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所以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托爾斯泰説:“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的水平對學習效果能產生很大影響。學生學習興趣濃厚,情緒高漲,他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並且廣泛地涉獵與之有關的知識,遇到困難時表現出頑強的鑽研精神。否則,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學的知識,遇到困難時往往會喪失信心,不能堅持學習。所謂“強扭的瓜不甜”也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要促進學生主動學習,就必須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筆者在講多媒體工具軟件“powerpoint”這一章時,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各種不同風格的幻燈片作品。作品中精美的文字設計、形象生動的圖像、悦耳的聲音深深地吸引了學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創作慾望,使學生們情不自禁想動手設計幻燈片,這就促使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

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熱愛一位教師,連帶着也熱愛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他會積極主動地探索這門學科的知識。這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教育名著《學記》中指出“親其師而信其道”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教師要努力把冷冰冰的教育理論轉化為生動的教學實踐,真正做到愛學生,尊重學生,接納學生,滿足學生。

現代教育理論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學”的主動性,教師的作用體現在組織、指導、幫助和促進學生的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使學生最有效地進行學習,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即使學生有了自主學習的意識,教師也要根據學生實際的興趣和能力不同,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轉化為學生的實踐活動。

信息技術是一門帶有探究性的、以學生動手實踐為主的學科,探究性學習以“問題”為基礎,“問題”是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的載體,而教師可通過“問題”的提出,激發學生探求新知的慾望,在引導學生去探究的過程中,學生主動地產生學習的需求。因此,恰當的“問題”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手段,它不但能鞏固知識,及時反饋教學信息,而且能激勵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到教學活動,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師要積極創設問題情境,“慷慨”地提供思維加工的原料,通過演示課件,温習舊知、觀察現象、佈置練習題等,提出的問題,要能啟發學生的思維,充分發揮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在教學中創設民主、寬鬆、和諧融洽的教學氣氛,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樂於思考。許多教育家都主張教學中應有良好的學習氣氛。巴班斯基指出:“教師是否善於在上課時創設良好的精神心理氣氛,有着重大的作用。”當代教育學家沙塔諾夫更強調:“在課堂上創造一種普遍互相尊重、精神上平等、心理上舒坦的氣氛是每個教師的首要責任。”可見,良好的教學氣氛對教學活動的開展非常重要。在信息技術課堂中應營造這種氛圍,讓學生在學習中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方能產生思維碰撞,閃現思維火花。

心理學告訴我們:“有疑則有思,無疑則無思。”教師要鼓勵學生勇於質疑,不輕易苟同他人意見,大膽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學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開拓的餘地,要善於把教學內容本身的矛盾與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間的矛盾作為突破口,啟發學生去探究 “為什麼”, 使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使學生勤于思考,樂於思考,從而更加積極自主地投入學習。

有人説過:“創造性在一致性的要求中慢慢被泯滅”。在課堂上,教師要鼓勵學生創造性學習。比如在教學生利用“powerpoint”軟件製作幻燈片時,最初學生製作出來的演示文稿大多雷同,模仿的多,創新的少,在製作過程中相互之間很少交流和討論。筆者想方設法創造條件,把教學中所需要的資源準備好,放在網上供學生共享,學生也可以根據學習的需要在網絡中尋找相關資料來完成學習。另外筆者還給學生推薦了一些網址。來自網上、老師、同學的大量資源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課堂,開闊了學生的視野。

另外,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創新,不以老師和同學所做的為規為矩,強調自己的作品要與眾不同。例如,為引領學生設計出有各自特色的幻燈片,筆者仔細觀察學生作品中的創新閃光點,通過多媒體教學網向學生演示,組織學生進行分析和討論,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同時還鼓勵學生自主互動,層次不同的學生可以自發組織成為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作品。學生各有所長,在自主互動中,通過相互間的交流、觀摩、演示,互相取長補短。學生自主選擇學習資源和學習方式,大膽創新,自主互動,這個過程也就是學生的自主學習的過程。

教師在教學中大膽放手,鼓勵學生獨立自學,使學生真正掌握着學習的主動權,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就會積極自主的參與學習,主體性得以充分發揮。首先,每學期剛開學,筆者就把這個學期的教學安排,包括計劃、進度和課時都告訴學生,讓他們心中有數。一些知識掌握的比較好的學生,在完成相應階段教學內容的前提下,他們可以根據各自的水平和愛好,提前向老師提出學習要求。筆者鼓勵學生獨立自學,實施個別輔導。在講到程序設計初步時,有一些層次高的學生對於程序設計產生濃厚的興趣,不滿足於課堂教學內容,對這些學有餘力的學生,筆者鼓勵他們根據學習的內容和興趣,結合生活實際,設計編寫解決實際問題的程序。獨立自學不等於放任自流,當學生遇到問題,教師要與學生共同探討,啟發學生思維,指點學生找出解決辦法。

教師要注重學習成果的激勵作用,充分利用學習成果的反饋作用。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客觀存在差異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悦。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基礎差、進步慢,自卑感較強,教師應儘量地發掘他們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使他們時常能感受成功的喜悦。成功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激勵機制,給學生成功的體驗,強化和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學生就會在自主學習中不斷地追尋這種體驗。在講網頁製作工具“frontpage”軟件時,每當收到學生交上來的具有個人風格的網頁作品,筆者都及時表揚和鼓勵學生。學習績效受到肯定,學生的信心大大增強,自主參與學習的動機也增加了。

在自主學習的過程,學生自己最清楚什麼樣的學習最能滿足自己的需要,最清楚自己想知道什麼,也最清楚自己糊塗和不明白的地方。所以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自我評價,指導學生逐步認識自己“學會”的過程是否合理有效,在學習中使用的方法是否得當,進行及時的反饋和調控,不斷改進學習方法。

總之,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促使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高效方法推薦3篇

第2篇

葉聖陶先生説:“學語文主要靠學生自己讀書,自己領悟”。他強調“自讀自悟”。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師應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會學生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語文新大綱指出,在學生讀書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髮表獨立見解,讓學生在閲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自主學習體現的正是這種精神,它符合以人為本的教學觀。那麼如何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落實這一精神,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更“真”更“實”呢?在過去的兩年裏我做了仔細探索,在此與大家分享。

閲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和認真閲讀的習慣。為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可尋找從興趣、習慣、方法等諸多因素去激勵學生全身心地、自覺地、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凡是富有成效的學習,學生必須對要學習的材料具有深厚的興趣。”興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它是學生獲取知識、拓寬眼界、豐富心理活動的最主要的推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方法很多,諸如創設情境、開展競賽、語言評價、巧設問題、電教手段的使用等等。教學中,我常用猜謎語、講故事、編歌謠、做遊戲、設懸念等途徑,促成學生的自主參與。如教學生字“翻”,我編了個謎語“小米粒,歪戴帽,坐在田邊玩羽毛”。教學《草船借箭》,我讓學生通過表演瞭解人物特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果學生的求知慾被激發了,便會很快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不待教師教,便能自主地去學習了。但是,學生的興趣往往是不持久的,還需要教師在不同時機隨時注意激發調動。學生一旦有了新的興趣,也就能積極主動地學習了。

有了好的習慣,辦事容易辦好,學習也能得益。在這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學生沒有良好的閲讀習慣,閲讀能力是很難提高的。也就是説良好的閲讀習慣對形成閲讀能力有着重要的積極作用。在培養良好的閲讀習慣方面,我是這樣做的:(1)、要求學生以認真的態度對待閲讀。看書不能走馬觀花、草草而過。為了促進學生認真讀,我要求學生“情緒要穩、讀音要準、邊讀邊想,弄懂詞句”,並採取“查、評、比、獎”的方法促進落實。(2)、主動的良好學習習慣。這就為學生準確理解課文內容作好鋪墊;(3)、圈點批註的閲讀習慣,也就是讀書時,要圈住自己不認識的字,畫出不理解的詞。再讀課文時,標出自然段序號,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不理解的句子或自己認為比較重要的句子,並以小組的形式互相啟發討論。這樣學生讀一次,畫一次,動手做一次,越讀的多,理解越接近中心,學生的體會也就越深等等。(4)、提倡學生多讀、反覆讀,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現。”我在教學中十分注意學生多讀書的習慣。課堂上講課文,我堅持講前讀、分析時讀、講完後讀、老師師範讀、學生交流讀,課後要求學生抽時間讀。良好的閲讀習慣一旦養成,便會成為個人的寶貴財富。終身受用。

閲讀的方法有很多,如:指導學生帶着問題,整體感知的讀書;指導邊讀邊思,讓學生髮揮想象,開拓思維,理解文意;指導有感情的讀,體會文章內涵;抓住重點詞句段,指導讀書;指導讀後歸納要點等。僅拿“理解詞語”來説吧,就有、聯繫上下文、組詞式、找近義詞或找反義詞等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善於教給學生閲讀的方法,學生便能形成能力,去自主地學習。“怎樣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教學,我學生先反覆閲讀課文,初步瞭解文章講的是什麼,再給文章分段、歸納段意,最後連接段意,就是歸納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另一種方法是根據課後提出的問題進行回答,再想想哪些是主要的,哪些是次要的,最後組成一段話。學生掌握了這些閲讀方法,無論何時閲讀,都不用老師教,就能自主地去學,真正“會學”。

學生“自主”的學習在於他的主動性,這是稱得上自主的真正標誌。教學實踐證明,在教學中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把藴藏在學生身上的巨大潛力挖掘出來,才能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促進學生自主、主動地學習,我採取以下幾方面策略:

現代教育觀強調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把獲得知識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從根本上改變學習過程中消極、被動的地位。因此,新教材中,有許多課文都編入“你喜歡讀哪幾句?”的類似思考練習題,學生可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和興趣愛好,選擇喜歡的那部分內容進行閲讀,學生的“自主”權得到體現。如《春》的教學,我要求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部分進行學習,並要求學生在反覆吟讀中,讀出韻味,讀出為什麼喜歡。教師讓學生自主學習,創設讓學生充分發展的機會和空間,由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學生通過學習,總是能表現得興致盎然,説得頭頭是道,氣氛相當熱烈。

古人曰:“學貴有疑。”而疑問,該由誰來解答呢?顯然,學生應是解難的主人。在課堂上,多讓學生討論、爭辯,通過積極思考,相互交流、探討,以求得認識的深入。“辯”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智慧,使思維迅速發散與集中,擴大信息交流和思維容量。如在教學《三顧茅廬》時,學生對“劉備三人第三次到隆中時,離諸葛亮的草屋還有半里多地,劉備就下馬步行”這一做法提出了不同的意見,有的認為這樣做很不值得,因為他們這樣做,諸葛亮是不會知道的,何必走那麼多的冤枉路;有的認為這樣做很值得,因為他們這樣做並不一定要諸葛亮知道,他們是在表達了自己的誠意。學生經過一番爭辯,最後認為第一種做法符合現代人講究辦事效率,在現在這樣的時代,這種做法也未嘗不可;但結合當時的年代,第二種做法也並非不值得,這恰恰是劉備求賢若渴的表現。學生在爭辯的過程中,既深刻領會了文章的中心,又鍛鍊了學生的求異思維。教師扶得過多,只會培養學生思維的惰性,不利於學生自主參與意識的培養。

學生通過自身積極參與學習,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後,教師可抓住這一契機,要求學生歸納出自己的學習方法。如《三峽》的教學,我在學生理解完全文之後,要求學生回去試着學“導遊”組織一段話,將你最喜歡的“重巖疊嶂”的景色介紹給大家。課堂上學生紛紛將自己的導遊詞拿出來展示。一篇篇導遊語是那麼生動、具體,一個個小導遊是那麼形象可愛,真讓人讚不絕口。“遊客們”從中瞭解了書本上沒有介紹的關於“三峽”的知識,讓人大開眼界。此時,教師抓住這一美好時機,問:“你們的`這些資料和語言是哪來的?”有的説是從電腦網頁上下載來的,有的説是查閲有關書籍找來的,有的説是學電視上的導遊的……,多好的學習方法啊。此時此刻,教師再也沒有必要乾巴巴地告訴學生怎麼去寫導遊詞。這樣,讓每個學生積極投身到學習活動中去,並從活動中總結出自己的學習方法來,所取得的效果遠遠比完全由教師歸納的好。

為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針對班級學生中基礎不同的現象,課堂練習時教師應考慮各種層次學生的需要,安排一些彈性題目,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知識水平自己挑選,以便揚長避短,更好地激發“自主”的興趣。例如教師在佈置抄寫詞語的作業時,切勿搞“一刀切”,讓每個同學都抄個三五遍的,這樣會讓學生感到為了抄寫而抄寫,完成任務罷了,收效甚微。正因為如此,當今新教材裏課後的“讀讀寫寫”題已改為“把你喜歡的詞語或優美語句抄下來”了,這就避免了訓練的隨意性,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有選擇地把自己的好詞佳名摘錄下來,熟讀成誦,把書本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比如優等生會出一些帶有思考性、創造性方面的題目,中等生一般是根據教材內容,在自己獲得知識的基礎上出一些變換角度綜合性的題目,而後進生大都是基礎知識方面的有關字詞句的題目。教師還可根據教學要求精挑彙編,全面練習,這樣的課堂練習嘗試,一方面幫助學生複習了有關知識,培養了他們獨立學習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學生的學習需求得到滿足。促進了學生去自主學習,成為學習的真正的主人。

總而言之,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只要是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調動其求知興趣,讓其得求知方法,使其親歷求知過程,促其在求知中“自主”,教師都儘可以大膽去探索,讓學生的自主學習能真正地、實實在在地得以體現,達到葉聖陶先生所説的能“自讀自悟”的最佳境界。

第3篇

自主學習並不是老師和家長對孩子放任不管,而是要依據科學的方式與方法,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幫助下,從制定學習計劃和目標開始(如省身的行動日誌就是一個科學的指導依據)。通過實施學習計劃來發現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通過這一過程來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通過不斷解決過程中的困難來磨練學生的學習意志,通過解決問題的能力來提高學生的智商和情商。

素質教育是以孩子為主體的教育,孩子是學習的主人。所以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意識,促使孩子在教學活動中自主去探索、去思考,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托爾斯泰説:“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孩子的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興趣的水平對學習效果能產生很大影響。孩子學習興趣濃厚,情緒高漲,他就會深入地、興致勃勃地學習相關方面的知識,並且廣泛地涉獵與之有關的知識,遇到困難時表現出頑強的鑽研精神。否則,他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學的知識,遇到困難時往往會喪失信心,不能堅持學習。所謂“強扭的瓜不甜”也就是這個道理。因此,要促進孩子主動學習,就必須激發和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現代教育理論提倡以孩子為中心,強調孩子“學”的主動性,教師與家長的作用體現在組織、指導、幫助和促進孩子的學習,以充分發揮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使孩子最有效地進行學習,達到最優的教學效果。即使孩子有了自主學習的意識,家長也要根據孩子實際的興趣和能力不同,採用靈活多樣的培養方式,使孩子的自主學習意識轉化為積極的實踐活動。

在自主學習的過程,孩子自己最清楚什麼樣的學習最能滿足自己的需要,最清楚自己想知道什麼,也最清楚自己糊塗和不明白的地方。所以家長要注重孩子的自我評價,指導孩子逐步認識自己“學會”的過程是否合理有效,在學習中使用的方法是否得當,進行及時的反饋和調控,不斷改進學習方法。

總之,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同時又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我們應該從唯物辯證法的觀點來看待這個問題,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認真處理好教師的“導”與學生的“學”這一對辨證統一的矛盾,努力營造寬鬆愉快的教育氛圍,積極尋求開放、生動、變化的課堂教育模式,認真實施誘導、鼓勵、嘗識的教育策略,使學生以最佳的精神狀態全身心投入到自主學習的最高境界中去,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