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7篇 親情呵護,學子成長:成就卓越教師心得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09W

教師是社會的引路人,承載着培養未來的重任。在這個充滿挑戰和機遇的教育事業中,每位教師都在不斷努力,追求成為最好的自己。本文將為您帶來一些優秀教師們的心得體會,探索他們在教育道路上的思考與經驗。讓我們一起探尋做最好的教師的祕訣。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7篇 親情呵護,學子成長:成就卓越教師心得

第1篇

讀過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錄了李先生25年的教學經驗和收穫。這本書從作者進入職位的早期階段開始,從綠色開始,到一定的經驗,到豐富的經驗,一步一步地向我們介紹了他們的成長和成熟。讀完之後,讓我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理念和智慧對教育理念、學生理念、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理念和實踐有着獨特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讓我感動,印象深刻。同時,作為一名有一定教學經驗的教師,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裏,我可以找到最新的教育理念;在這裏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先生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成功的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的目標,即成為一名勇於自我批評、積累、反思、愛、挑戰和目標的教師!

有人説愛是一盞燈,在黑暗中照亮你;愛是一首詩,在寒冷中温暖你的'心;愛是夏風,冬陽,春雨,秋果。是的,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恆的教育理念》就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獻給了自己熱愛的教育事業。25年來,他像孩子一樣熱愛生活。他用自己的“激情歲月”譜寫了愛情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班級的集體家庭,進入學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贏得學生的信任和欽佩。

與李振西的教育方法相比,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存在許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於渴望成功,往往忍不住對學生生氣,缺乏教育技能;有時,對於不能完成家庭作業的學生,缺乏耐心的指導,缺乏個人指導,使學生遠離我,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做最好的教師心得體會7篇 親情呵護,學子成長:成就卓越教師心得 第2張

第2篇

讀完了《做最好的老師》,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我覺得貫穿本書的靈魂所在就是“愛的教育”。

這本書沒有乏味的説教,也沒有豪言壯語,更沒有轟轟烈烈的英雄事蹟。它所寫的只是一些平凡的日常教學生活。正是這些看似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敍,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

一、以教育為主題的故事應該很多,發生在你我大家的身上,大家都在從事教育工作,而且是基層的教育工作人員,所接觸到、感受到的故事應該最多,也最深刻,只是大家都沒有把他記錄下來而已,如果有機會加以整理,如同本書一樣,一定叫好又叫座的一本好書。

二、我們不要過分執着一個觀念、一種行為模式、一種習慣,而要常求突破,要從不同角度,正、反方面整體思考來解決問題。我們應該養成反省思考的'習慣,對任何事都要下功夫,才不至於被外界所困惑。

三、看過的書頗多,很少再回味一遍,重新再來;寫過的報告、資料也不少,也很少再重新翻開研讀,事實上偶而重新品味一番,箇中滋味又當從何説起?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我們經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只顧往前衝,忽略了反省與自覺的功夫,也常常在不知不覺當中,忽略了別人的感受。

四、時代的產物中,造就了很多的讀書人很會讀書,很多學生光會讀書,不會讀人;只會做事、不會做人,個人過度重視iq,忽視eq;;是學術界的巨人,卻是生活中的侏儒;可以和電腦、機器、實驗室對話,卻無法與人溝通。

從事教育工作,針對教育問題而言,通常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到底哪些是“要”或者是“不要”?這個問題值得探討和研究。

(一)教師要教育不要訓斥:教育是引導而不是灌輸,視學生為「有」而不是「無」。訓斥則不容許學生説「不」,教育則潛移默化。

(二)瞭解學生、認識學生、適時的讚美和接納、鼓勵與協助,培養學生挫折和容忍的價值判斷能力等等,讓學生快樂成長、茁壯,更會利用各種機會和家長取得聯繫,適時的提供教養子女的諮詢與方法,共同為學生的未來而努力。

(三)教師要理解人性:要了解學生的感受,學生的反應、學生的心聲也該仔細的聆聽看看。

(五)教師要專業,專業的精神表現在對國家、社會、學校、學生、教師與家長之認知

(一)教師不要認為這行業是鐵飯碗!打不破,要珍惜羽毛。

(三)教師不要妄想“教育萬能”,不是萬能丹也不是特效藥,有其極限。

(四)教師不要過分執着“立竿見影”,潛移默化的過程導向,注重人格的培養,身心健康的引導。

(五)教師不要悲觀,要樂觀以對,充滿希望與理想。

(一)多關心我們的學生,有愛的教育,才有美好的回憶。

(四)知識經濟的時代,教師要上進好學、多求取新經驗,落實教學工作。

(五)教師專業成長師德修養,教師專業自主工作理念的實踐,必須落實在教育工作上,表現在各科教學工作上、表現在日常生活教育當中,以收到身教言教的效果。

在《做最好的老師》中,我找到了愛,在愛中找到了教育。

第3篇

“做一個老師容易,做一個好老師不容易。”這句話道出了多少老師的心酸。過去的教育由於受到師道尊嚴的影響,加之教育的法制不健全,忽視了教育的人文性。為了顯示教師的權威,對學生的教育採取“惟命是從”,有甚者以體罰作為法寶,致使學生的身心受到嚴重的傷害。現在的教育呼喚文明化,關注兒童的生命成長,要求教師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來對待每一個學生,我們的理念是“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育的老師”。蘇州市長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一書中指出“我心中的理想教師,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重的教師”這給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教育部也出台了很多教育政策與法規,不斷地加強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然而,這些措施卻沒有徹底地改變教育的“體罰”現象,媒體不斷地報道出某些教師的惡劣行徑,社會也表示了強烈的譴責。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教師真的不懂法嗎?痛定思痛,我們不能不反思。

“體罰”,其概念難以定論,查查有關資料,得出解釋:體罰是指從傷害身體的角度出發的懲罰。但又覺得不確切,“體”指身體,身體包括人體的組成器官,那麼精神領域也是身體的一部分,當精神受到損傷必然導致人體健康的破壞,所以導致身心受到傷害的懲罰都應是體罰。何謂“懲罰”,那就是以強制的措施給人以懲戒和警告。所謂“強制”就不是以學生的意願為轉移,要剝奪人的某種自由與權利。當懲罰做的不適度,扭曲了人的情感承受能力,就容易轉化為體罰。我們講教育是尊重人的教育,懲罰的實質是違背尊重的原則,老師的一句話,一種行為,一種措施,導致學生傷害的案例不在少數,這又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懲罰的'實質是違背尊重的原則,老師的一句話,一種行為,一種措施,導致學生傷害的案例不在少數,這又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教育的懲罰走多遠。

教育是教育人的,同時也是人操作的,我們必須用人文的思想看待教育,以教師的生命喚醒學生的生命,用老師的真愛來補償教育的缺憾,路就在腳下。我想,教育是什麼?教育就是愛!有愛才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簡單粗暴的體罰,那不是教育;不講方法藝術的懲罰,那也不是教育。

教育需要過程,教育需要心智。當我們看到孩子打架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學生不完成作業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學生不遵守校規的時候,當我們看到學生反覆犯同樣錯誤的時候,……你是否想到他是個孩子,你是否想到他們的品格還是可塑的,你是否想到他們的情感也是能感化的,你是否想到變一種方式來處理、來化解。老師累點,苦點,甚至是心酸點不要緊,可千萬不要損傷學生的身心健康。做一個負責的教師,也要做有耐心的教師,更重要的是做一個有愛心的教師。

第4篇

今年8月17號我們學校請來了市教研室的盧團云為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課《做最好的老師》。聽完後,感慨萬千。因為盧老師的很多觀點我都很贊同,聽他的課既像是和一位智者在對話,是那樣的樸實而自然;又像是和自己的內心在交流,是那樣的真實而心動。我似乎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似乎找到了那份激情。是的,從今天起,我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老師!

我記得,裏面有令我感悟最深的一段話,忍不住摘抄下來留作自勉:“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最震撼我的是盧老師對教育工作無比赤誠,對學生無比熱愛的一顆教育者的心。而這種愛心成就了他的輝煌。愛孩子,才能理解孩子;愛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愛心;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關注成長的每一個細節;愛孩子,才能成為孩子的親密朋友;愛孩子,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教師真摯、深厚的情感可以發出強大的愛流,有利於傳導。做最好的教師要把心裏的情感用語言、行為表達出來,師生間通過精神的交流,達到思想感情上的聯繫和信賴,教師真摯的情感在學生的情緒上就會產生共鳴。曾經有個同學上課總是不太專心,後來有一次稍微表現得較好時,我立即表揚了他,還請他當小老師,得到我一次又一次的信任。從此他大變樣了。

“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裏抬起頭走路。”這是蘇霍姆林斯基心靈的召喚。在今後的人生中,無論做什麼事情,讓我們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獻出自己最大的愛心,當善良的使者、做最好的老師,做孩子最喜歡的老師,讓自己無悔!

第5篇

在天天有書讀,人人讀好書的倡導下,有幸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覺得貫穿本書的靈魂所在就是“愛的教育”。這是李老師20xx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把讀者帶入一個愛的世界,讓我們在愛中受到教育。這本書裏滿了愛,充滿了讓人羨慕的愛。

翻開序言,裏面有令我感悟最深的一段話,忍不住摘抄下來留作自勉:“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儘可能在自己的職業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鎮西校長對教育工作無比赤誠,對學生無比熱愛的一顆教育者的心。而這種愛心成就了他的輝煌。愛孩子,才能理解孩子;愛孩子,才能培育孩子的愛心;愛孩子,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關注成長的每一個細節;愛孩子,才能成為孩子的親密朋友;愛孩子,才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現在的`教育呼喚文明化,關注兒童的生命成長,要求教師以高度的責任心和愛心來對待每一個學生,我們的理念是“沒有教育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育的老師”。我以前只知道教育需要“愛”,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表達這份“愛”。一直以來,我認為“嚴”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句俗話説得好:“嚴是愛,鬆是害。”所以,在我的課

堂中,我決不允許學生有絲毫的怠慢,哪怕回一下頭,摸一摸下巴我都認為這是違反課堂紀律的,必須予以“嚴懲”。當然,這“嚴懲”指的是批評教育。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學生們出奇的“乖”,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為此,我一度沾沾自喜,為自己的“高明”而“喝彩”。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一直渴望能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樂,但師道尊嚴令我望而卻步。看了李鎮西老師的“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才喚醒了我心中尚未完全泯滅的童心。我才真正認識到那是因為我缺少一份童心。 教師工作有着枯燥重複的特點,每天要面對大量繁雜、瑣碎的學生問題,若不能以平常心態對待周圍變化的事物,久而久之脾氣會變壞。如果急噪不能剋制自己,變得激動,訓斥學生,憑主觀臆斷妄下結論,會挫傷學生自尊,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而失控,導致心理失衡現象。我們要認識到我們的任務是去幫助每一個學生成功,對其不規範行為,只有引導,認真去做思想工作。我們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向李鎮西老師學習,做到邊教邊學,隨時反省自己的言行,要有敢於認錯糾錯的勇氣,這對自己發展很有利,同時我們只有寬容學生的錯誤,給他們愛,用自己的美好心靈去醫治其心靈創傷,用精神甘霖去洗滌他們思想上的污漬,他們今後才會寬容別人的錯誤。要知道:我們對孩子的方式,也是孩子對待我們和別人的方式。所以我們要拋開一切“面子”的事,具有良好的素養,從學生角度去思考,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及時將一觸即發的矛盾緩衝過來,增進師生情感。

李老師是這樣説也是這樣做的。“我一直都在一線,一直都在講台,一直都和學生零距離!我時時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師,我的生活在講台,我的生命在學生。” 是的,只有和學生們零距離接觸,才能感受到學生們的可愛之處,才能更多地用文字記錄下和學生們的點點滴滴,才能體現老師的真正價值!

教師真摯、深厚的情感可以發出強大的愛流,有利於傳導。做最好的教師要把心裏的情感用語言、行為表達出來,師生間通過精神的交流,達到思想感情上的聯繫和信賴,教師真摯的情感在學生的情緒

上就對於老師,教學經驗來自於與學生們零距離的交流與接觸,而不是一堆一堆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理論。試着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你會覺得教學原來是如此精彩! 讓我們放下架子,尊重、寬容、理解學生,笑口常開,還學生童真,相信學生必將因我們的改變而變得更可愛、更快樂。

總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我會多試着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 看待,用“學生的情感” 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第6篇

一轉眼,又一個學期時光匆匆而逝,在最好的年華里,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為理想而付出,為自身的提高而努力,也不枉來到世間一回。“做最好的自己”,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潛質,在多元化成功的模型中,只要主動選擇,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

每個人都想做最好的自己,如何做好最好的自己呢?我認為必須具備六個第一:認真第一、責任第一、要中第一、速度第一、創新第一、學習第一。

敬愛的領袖毛主席有一句名言: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我們的革命先輩用事實告訴了我們,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力量,只要認真起來就會發揮巨大的威力;

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只要認真起來就可以變成現實。一個人如果不能認真工作,就算他有天大的本事,再好的計劃也只會是水中月、鏡中花。因此幹每件事都必須要認真用心。認真耕耘才會有更大的收穫。

美國前總統林肯説過這樣的一句話:人所能負的責任,我必能負;人所不能負的責任,我也能負。只有這樣,才能磨練自己。只有有了責任意識,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才能擁有靈魂!社會的發展,團隊位置的前移,個人的進步,離不開個人勇於履職的累積。如果每個人只會去索取而不願意承擔相應的責任,社會怎麼會持續發展,團隊哪來動力?到頭來損失最大的還是自己。所以我們必須勇於承擔責任。

任何一個人都會做事,但是有的人做事卻總是不得要領,有的人把事情做到差不多時,才發現還有非常重要的事情還沒開始去做。做事要訣竅,尤如彈鋼琴,雙手十指要安排好,做事情要有強弱,要把握時間和節奏,切忌不分主次,一通亂做,結果是什麼事情都沒做好,適得其反。特別是在現代社會,工作多、節奏快、壓力大。對於工作,首先要明確單位和個人的目標,以目目標為剛,把握重心,各項工作方能水到渠成。

工作的長度跟人的生命一樣是有限的,但工作的寬度又是無限的,由於對待工作的態度、工作方式方法的不同,工作的效率大不一樣,所以講究效率才能拓展工作的寬度。

任何工作任務,一旦開始執行,速度是關鍵,只是按時完成,工作任務才能是圓滿。有些工作就算你説得再好,我怎麼怎麼盡力呀,怎麼怎麼辛苦呀,如果沒有效果的話,又有什麼用呢?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説,就要求我們在實際的工作中辦事不拖拉,工作有速度。只有不斷加快速度提高效率,才能拓展工作的寬度,就會相對延伸工作的長度。

在我們的工作中,我們要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工作。不要以為自己不是領導層,不是決策者,創新就與自己無緣,而只是滿足於完成領導交給的某項具體的任務。我們要立足自己的本職崗位,找準一個點,將最切合實際的、只是平時被忽略了的、小小的改進,運用到我們的工作中,就能給工作帶來新的活力,甚至有可能為單位的發展起到巨大的作用。我是這樣理解創新:別人想不到的,你想到了;別人想到了,你做到了;別人做到了,你換種方式做,這都是創新,創新就是這麼簡單。

完善自我,學習第一。作為時代國小的一名普通教師,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我深知深厚的專業知識是必備的,相關技能及創新意識更是保障。而這些知識在不斷變化,促使我們要不斷向書本、專家和實際工作中去學。好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能給我們以知識的營養;先進理念是我們工作的指南,能使我們工作不出偏差。

實際工作經驗是我們進步的階梯,能讓我們與時俱進。要保證主動的學習,而不是被動的去學習,更要善於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精神有一種學習的愉悦感。最直接的學習方法就是向身邊能遇到的人和事學習,要向領導學習,向同事學習,向先進經驗學習。學最好的別人,做最好的自己。在這瞬息萬變的今天,惟有不斷地學習,完善自我,才能有競爭力;只有不斷鑽研,才能站穩腳跟;只有不斷提高,才能超越自我。

成績只是我們的過去,奮鬥才是我們的現在,第一永遠是我們的追求。讓我們行動起來吧!做最好的自己,努力使自己更全面、更優秀、更出色,為我們的教育事業的輝煌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7篇

我知道自己是中國千千萬中學校老師中的一員,我所做的能轉變什麼?所以自己總是傷逝。李老師的成就就是如他所説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慾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抱負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閒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蕩氣迴腸讀着,反思着自己教育教學感覺真的事相差太懸殊了。那就像李老師説的,不比,和自己比,今日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比,雖然每天都不是最好的,每天還會有讓自己讓孩子讓同事感到圓滿的地方有許多,但是每天都堅持和自己比一比,堅持不懈(我就是沒有這個韌勁吧),我想我也會不斷向最好的老師靠近了。

同事們對我的評價大多。是啊,現在想想自己不是始終在傷春懷遠嗎?沒有對自己的教育行為和教育細節追問,端詳,推敲,質疑卻恰恰在懷疑別人對自己是不賞識的,這樣的自己怎麼可能是個好老師呢?時時刻刻為吸取名利而困擾的自己真的太渺小了。做最好的老師,不是有好多大事和大業績的,我們總是在對同學進行共性全面進展的教育,身為老師的自己更應當瞭解自己,知道自己應當如何共性全面的進展,那樣我們才有資格説自己在對同學説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孩子。教育過程是繁瑣細碎的,每個細節都不容忽視的,而我們做老師的就是要帶着自己全部的感情投入到這些細節之中,以討論的心態對待我們每個同學,在工作不重複別人,也不重複自己,那樣才會每一階段都由創新和超越。

暖時微波盪漾,炎時蒸騰九霄,寒時冰心守節。李老師如水,性情謙和,佈滿才智。李老師就是這樣在任何時候就儘可能的`在自己的事業中達到自己力量所恩那個達到的最好的程度。而人常説女人是水做的,我想我們每位老師假如都能如李老師所説的做個反思型的老師,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閲讀,不停地寫作,不停地思索,這樣堅持不懈留意注意自己的教育細節,定會無風仍脈脈,不雨亦瀟瀟。

今日再一次嚴肅的告知自己,傷春懷遠是沒有道路的,像春風細雨一樣真正潤物細無聲,只有不停的前行,做個會閲讀,會實踐,會思索,會寫作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