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題新探5篇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題再審視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27W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部經典的中國文學鉅著,以其深刻的社會思考和人性描寫而備受讚譽。近年來,學界對於該作品的研究不斷深入,不斷有新的發現和解讀出現,本文將結合最新研究成果,對其主題進行新探。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題新探5篇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題再審視

第1篇

1.本課反映的是兒童生活,貼近學生的生活,宜從聯繫學生的自身生活經歷與體驗入手,去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引導學生去正確的認識生活,體味成長中的快樂與煩惱。

2.緊扣教材,運用聯繫比較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意旨;運用拓展延伸,引導學生反思自身的生活世界,領悟學習和生活的真諦。

3.自主探究與討論交流相結合,聽説讀寫與實踐模仿相結合,以增強全員參與的興趣,促進動腦動口動手能力的全面發展。

1.重點:描述百草園的部分,寫景抓特點、按順序、多角度描寫的手法

1.整體感知課文,理解百草園生活是兒童熱愛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生動體現。

(一)導入:第一單元的文章多是反映童年和少年生活的,學過後會勾起對自己童年生活的回憶和對現在生活的反思,還會有新的感觸和更深的認識。

(二)板書課題,作者。回顧有關魯迅的知識,口答明確:原名及籍貫、地位、主要作品及學過的作品、本文的出處。

(三)釋題:從題目中獲得了哪些信息?(明確本文有兩部分內容:1.百草園生活。2.三味書屋生活。)

(四)聽範讀錄音(或默讀)。要求:聽後分別概括兩種生活的特點。

1.概括特點(參考:百草園生活:自由快樂、豐富多彩、有無限趣味;三味書屋生活:單調枯燥、乏味、受束縛)

1.小組討論:樂園中使魯迅感到有無限趣味,包括哪幾方面?(提示:從不同角度概括。參考:從看的聽的吃的玩的角度或植物動物角度或季節等)

3.齊讀第二節,思考:重點寫的是百草園的哪個位置,用什麼句式來體現?

運用:用“不必説……也不必説……單是”仿寫一段話。

(1)劃出表現哺鳥動作的動詞,推薦兩小組分別上台表演。(提示:一人口述原文,一人演魯迅,兩人演小鳥;要求模擬出以下動作,魯迅:掃開、支起、撒、系、牽、看、拉、捉拿;小鳥:飛翔、落下、啄食、飛走、罩住。)

1.聽寫並用畫線詞造句:菜畦 鑑賞 確鑿 臃腫 輕捷 人跡罕至 人聲鼎沸

2.思考:練習二(2)推測原因之多,説明了什麼?(明確:襯托對百草園的難捨之情。)

1.討論:哪些內容形成了對比,説明了什麼?如:(1)玩耍時與讀書時不同氣氛;(2)師生讀書時不同態度。

2.質疑問難:為何寫學生讀的文字沒加標點,先生讀的加了標點?(明確:學生沒讀懂,説明所學內容脱離學生實際。)

(四)總結:歸納中心,完成練習一,交流有哪些收穫。

(1)與百草園比照:親近自然,熱愛自然,保護自然;

(2)與三味書屋比照:珍惜現在的學習環境,主動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尋找並體驗學習中的樂趣。

(3)結合自身經歷與體驗,仿照本文結構,用“從……到……”作題,寫兩個生活片段。

可從空間或時間的變化上選材,以場景描述為主,體現成長中的快樂與煩惱。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題新探5篇 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主題再審視 第2張

第2篇

⑵ 我本來打算稱那一陣喧鬧偷偷遛到我的坐位上去。()

⑶ 你們可以想像,我那時多麼臉紅,心多麼荒。()

⑷ “你真是醜得歷害!”野鴨們説。“不過只要你不跟我們族裏任何人結婚,這對我們到也沒有什麼大關係。” ()

⑴ 肥胖的黃蜂______在菜花上。()(準確使用動詞)

⑵ 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_______。()(準確使用形容詞)

⑶ 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裏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裏去了,而且還是全城中稱為最________的書塾。()

⑷ 無論什麼困難的事,______硬着頭皮去做,就______過去了。()

⑴ 晚間,在院子里納涼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

⑷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

7、下面幾句話,反映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分析心理)

⑴ 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

⑵ 我才知道做學生是不應該問這些事的,只要讀書,因為他是淵博的宿儒,決不至於不知道,所謂不知道者,乃是不願意説。

⑶ 我是畫畫兒,用一種叫作“荊川紙”的,蒙在小説的繡像上一個個描下來,像習字時候的影寫一樣。

⑴ 拍雪人(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羅漢需要人們鑑賞。

⑶ 他很高興;但竟給那走來夜談的老和尚識破了機關。

⑵ 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牆吧,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樑家去了吧,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吧……都無從知道。()

⑶ “闖練,闖練,英子。”我臨去時爸爸還這樣叮囑我。()

⑷ 那隻貓兒是這家的紳士,那隻母雞是這家的太太。()

①冬天的百草園比較的無味;雪一下,可就兩樣了。②拍雪人(將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 )和塑雪羅漢需要人們鑑賞,這是荒園,人跡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來捕鳥。③薄薄的雪,是不行的;總須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才好。④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穀,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着,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⑤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性子很躁,養不過夜的。

⑴ 理清這段話句與句之間的關係,劃分層次,歸納屋意。(分析段落層次,概括大意。)

⑵ 作者描寫雪地捕鳥,採用了______的寫法,先説百草園的冬天__________,再説下雪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作者寫“捕鳥”時注意過程的描寫。先寫捕鳥的時間,__________,再細寫捕鳥的方法。收穫是__________。(概括要準確)

⑸ 請用原文的詞語組成一句話,概括下雪後在百草園“只好來捕鳥”的原因。(不超過11個字)

先前,有一個讀書人住在古廟裏用功,晚間,在院子里納涼的時候,突然聽到有人在叫他。答應着,四面看時,卻見一個美女的臉露在牆頭上,向他一笑,隱去了。他很高興;但竟給那走來夜談的老和尚識破了機關。説他臉上有些妖氣,一定遇見“美女蛇”了;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喚人名,倘一答應,夜間便要來吃這人的肉的。他自然嚇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卻道無妨,給他一個小盒子,説只要放在枕邊,便可高枕而卧。他雖然照樣辦,卻總是睡不着,______當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來了,沙沙沙!門外像是風雨聲。他正抖作一團時,卻聽得豁的一聲,一道金光從枕邊飛出,外面便什麼聲音也沒有了,那金光也就飛回來,斂在盒子裏。後來呢?後來,老和尚説,這是飛蜈蚣,它能吸蛇的腦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⑵ 長媽媽講美女蛇故事的作用是( )(文章的每一部分都為表現主題服務)

d、是為了説明美女蛇的故事很吸引孩子,給百草園增添了神祕感,從而豐富了百草園作為兒童樂園的情趣。

我的父親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有一件事我永遠忘不了……

當我在一年級的時候,就有早晨躺在牀上不起來的毛病。每天早晨醒來,看到陽光照到玻璃窗上了,我的心裏就有一陣愁,心想,已經這麼晚了,等起來,洗臉,扎辮子,換制服,再走到學校去,準又是一進教室就被罰站在門邊,同學們的眼光,會一個個向你投過來。我雖然很懶惰,可是也知道害羞呀!所以又愁又怕,每天都是懷着恐懼的心情,奔向學校去。最糟的是爸爸不許小孩子上學乘車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有一天,從早晨起下大雨,我醒來就知道不早了,因為爸爸已經在吃早點。我聽着、望着大雨,心裏愁得不得了。我上學不但要遲到了,而且還要被媽媽逼着穿上肥大的夾襖, (是在夏天!)踢拖着不合腳的油鞋,舉着一把大油紙傘,走向學校去!想到這麼不舒服地上學,我竟有勇氣賴在牀上不起來了。過一會兒,媽媽進來了。她看我還沒有起牀,嚇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我緊皺了眉頭,低聲向媽媽哀求説:

媽媽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當她轉身出去,爸爸就進來了。他瘦瘦高高的,站到牀前來,瞪着我:

一個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麼啦?居然有勇氣不挪窩兒。

爸爸氣極了,一下把我從牀上拖起來,我的眼淚就流出來了。爸爸左看右看,結果從桌上抄起雞毛撣子倒轉來拿……我捱打了!

……外面的雨聲混合着我的哭聲……最後……我是一隻狼狽的小狗,被宋媽抱上了洋車______第一次花錢坐車上學。

雖然遲到了,但是老師並沒有罰我站,這是因為下雨天可以原諒的緣故。

老師叫我們先靜默再讀書。坐直身子,手背在身後,閉上眼睛,靜靜地想五分鐘。老師説:想想看,你是不是聽爸媽和老師的話?昨天的功課有沒有做好?今天功課全帶來了嗎?早晨跟爸媽有禮貌地道別了嗎?……我聽到這兒,鼻子抽搭了一下,幸好我的眼睛是閉着的,淚水不至於流出來。

靜默之中,我的肩頭被拍了一下,急忙地睜開了眼,原來是老師站在我的位子邊。他用眼神告訴我,叫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我猛一轉頭,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

我剛安靜下來的心又害怕起來了!……爸爸點頭示意招我出去。我看看老師,徵求他的同意。老師也微笑地點點頭,表示答應我出去。

我走出了教室,站在爸爸面前。爸爸沒説什麼,打開了手中的包袱,拿出來的是我的花夾襖。他遞給我,看着我穿上,又拿出兩個銅板來給我。

後來怎麼樣了,我已經不記得,因為那是六年以前的事了。只記得,從那以後,到今天,每天早晨我都是等待着校工開大鐵柵欄校門的學生之一。冬天的清晨站在校門前,戴着露出五個手指頭的那種手套,舉了一塊熱乎乎的烤白薯在吃着;夏天的早晨站在校門前,手裏舉着從花池裏摘下的玉簪花,送給親愛的韓老師,是她教我跳舞的。

⑴ 文中説父親“管教我很嚴,很嚴很嚴”,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概括敍述)

⑵ 文中加粗的“打開”、“拿”、“遞”、“看”、“拿出”等一系列極為細膩的動作描寫,表現了父親怎樣的情感?(從動作描寫分析人物心理活動!)

⑶ “我”在靜默時聽了老師説的幾句話,為什麼“鼻子抽搭了一下”,差點流出眼淚來?(分析心理活動!)

⑷ 請根據“我剛安靜下來的心又害怕起來了!”這一情境,寫一段“我”此時的心理活動,50字左右。(訓練寫片段,題型新!)

⑸ “爸爸氣極了”,竟用雞毛撣子打了“我”,對“爸爸”的這種教育方法你是怎麼看的?(開放性試題!可贊成,可反對。)

在你完成了國中學習任務,即將開始新的生活的時候,你可曾想到:自己成長的過程中,有老師的教育和培養,有長輩的關懷和愛護,有同學的幫助和關心……你一定想對他們道一聲“謝謝”。現在,請你以“______,謝謝你”為題,寫一篇記敍文。

2、題目的橫線上可選填“老師”、“爸爸”、“(同學)”等詞語。

6、文中不得暴露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否則扣分。

2、⑴ 鑿 ⑵ 覓  ⑶ 懲  ⑷ 臃 ⑸ 博 ⑹圃 ⑺ 陋  ⑻綿

6、⑴ 人聲鼎沸⑵ 人跡罕至⑶ 興高采烈⑷ 光明正大

8、⑴ 鑑定和欣賞⑵ 正派⑶ 祕密⑷ 人聲喧鬧的意思

1、⑴ ①~②為概括部分,①總領下文,②引出“捕鳥”事件;

③~⑤為分述部分,③捕鳥的時間,④捕鳥的方法,⑤捕鳥的收穫。

第一層①~②:由冬天百草園比較無味引出雪地捕鳥。

⑵ 先抑後揚 比較的無味 拍雪人 塑雪羅漢 捕鳥

⑶ 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頰的“張飛鳥”。

⑤ 老和尚給了讀書人一個小盒子,並將美女蛇斂在盒子裏。

⑶ “我”意識到自己沒聽爸媽的話,惹爸爸生氣,是不應該的。

第3篇

學習課文細緻觀察、抓住特點,具體、真切、生動地描寫事物。

1、 要求學生掌握本文的寫景的筆法,瞭解寫景的基本原則和常用手法;

描寫三味書屋的部分難在兩點:1、是對這部分內容的理解困難;2、是有些難解的詞語。

一、 導入:魯迅先生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人,哪一位同學來介紹一下有關魯迅的情況?

二、 題解:《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憶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生活的。寫這些文章時魯迅先生已經40多歲了,這本散文集題名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優美散文。課題用“從……到……”兩個介詞點明瞭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地點範圍。

確鑿záo,菜畦qí,桑椹shèn,輕捷,油蛉líng,斑蝥máo,纏絡chán,攢cuán,珊瑚shānhú高枕而卧,豁huō,斂liǎn,腦髓suǐ,陌生mò。鑑賞,人跡罕至hǎn,覓食mì,竹篩shāi,秕穀bǐ,系jì,傳授shòu,書塾shú,

1.本文題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你從這個題目得到了哪些信息?(“從……到……”表示這篇文章大致包括兩部分,同時也告訴我們文章前後兩部分的內容。)

2.快速閲讀課文,分別找出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的起止語句以及中間的過渡段。(從開始“我家的後面有一個很大的園”到中間“來不及等它走到中間去”是寫百草園的部分;從“出門向東”到文章結尾“這東西早已沒有了吧”是寫三味書屋的部分;中間“我不知道為什麼家裏的人要將我送進書塾裏去了”是兩部分之間的過渡段)。

問:把前後兩部分聯繫起來思考,討論:這篇文章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種説法可供參考。

①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襯托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離兒童實際的私塾

②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作對比,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③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這三種説法都有一定道理,學生無論贊成哪種説法,都要給予適當肯定。第一種説法,根據是魯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過封建私塾教育的陳腐,扼殺兒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寫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種説法,是對第一種説法的修正,比第一種説法合理些。第三種説法,最易為現在的人們接受,似乎最為合理。)

1.本文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兩部分之間是什麼關係?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於這個問題,有三種不同的看法。一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對比關係,用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同三味書屋枯燥陳腐的生活相對比,一個是多麼適合兒童心理,表現了兒童的廣泛的生活樂趣,一個是多麼妨礙兒童身心的發展,表現了兒童對它的厭惡。另一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襯托關係,用自由歡樂的百草園生活來襯托枯燥無味的三味書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的束縛和損害。還有一種看法認為,兩部分是和諧統一的關係,貫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歡樂的回憶,是對自然的愛和對知識的追求,是一顆天真調皮的童心,這是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韻味美之所在。(對本文結構的不同理解,實際上表現了對文章主題思想的不同理解。對文章的主題思想,可以允許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美女蛇的故事本來與文中提到的百草園中的赤練蛇毫無關係,但作者卻由此生髮聯想。對於為什麼要寫這一內容,歷來看法不一。有的説是表現長媽媽的迷信思想,有的説是寄託善良制服邪惡的願望,有的説表現百草園裏存在着惡毒的事物。教學時可以撇開這些不同的觀點,重點讓學生想一想:童年魯迅對這個故事是不是很感興趣?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這一聯想對作者闡述百草園是“我的樂園”是否有幫助?最後讓學生明白:不管別人的爭論如何,有一點可以看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訓,悟出一些道理,同時也給百草園增添了更多的神祕色彩。

主要是敬慕先生,對他淵博的知識感到信服。同時也很愛他,因為學生雖然很調皮,很貪玩,但先生很少體罰他們,通常總不過是瞪瞪眼睛而已。

根據上下文弄懂語句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內容,體會文章的語意重點。

1.不必説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説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雲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牆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

(“不必説……也不必説……單是……”中哪個內容是強調的重點?請你仿寫一段話。)

2.也許是因為拔何首烏毀了泥牆吧,也許是因為將磚頭拋到間壁的樑家去了吧,也許是因為站在石井欄上跳了下來吧……

(“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

“我”不知道被送到私塾的原因,因為説到原因時是用表示猜測語氣的“也許”。

下面這段話中連續使用了一系列動詞,準確地描述了雪地捕鳥的過程。仔細品味,然後自己寫一段話,或敍述做某個遊戲的過程、或描寫螞蟻搬家的經過,也試着用上一系列動詞。

掃開一塊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篩來,下面撒些秕穀,棒上系一條長繩,人遠遠地牽着,看鳥雀下來啄食,走到竹篩底下的時候,將繩子一拉,便罩住了。

課後心得:提起魯迅,人們常常會想到他的嚴肅、莊重,但是打開他的童年之窗,我們會發現,那裏卻是另外一道風景:燦爛的春光中有童真,無味的冬天也是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滿幻想,嚴肅的學習中也不乏快樂。讓學生走進魯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長的足跡。改變以前的教育方式,不再限制學生的思維,表現在對文章的思想理解,不再讓學生限制在反封建教育的範圍。學生有一個相對寬裕自由空間。

第4篇

一、學習課文細緻觀察、抓住特點,具體、真切、生動地描寫事物,同時巧妙地運用對比突出主題。

二、魯迅先生從小熱愛大自然、熱愛自由生活、探求各種知識;也揭示了封建教育束縛了兒童身心健康。

二、課文第2自然段描寫百草園的景物和童年的生活情趣,寫得具體、生動,是教學重點,應當引導學生仔細體會,反覆朗讀成誦。對非重點內容,例如“美女蛇”的故事,只需略講,至於私塾先生所念的書的內容,艱深難懂,要求學生讀時分清句逗就行,不必多作解釋。

三、文章詞彙豐富、篇幅較長,要佈置課前預習。詞語教學可以分散在兩教時內完成。

四、要求學生仔細觀察一項體育活動,課後完成“思考和練習四”。

二、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1——6小節)並掌握這部分課文中的詞語。

一、作者簡介和題解:在紀念魯迅先生(板書有着重號詞語,下同,排列格式見板書設計總表)誕生一百 週年的日子裏,同學們都從報紙、電視、電影中看到了魯迅先生的偉大形象。請同學們參照課文注①,具體瞭解一下魯迅的生平。(學生讀注①)

?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憶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生活的。寫這些文章時魯迅先生已經40多歲了,這本散文集題名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篇回憶童年生活的優美散文。課題用“從……到……”兩個介詞點明瞭作者回憶童年生活的地點範圍。

二、檢查預習,給小黑板上加黑的字注音、正音,然後釋詞。

1.啟發學生分段。這篇文章作者回憶了自己童年生活的兩個片斷,即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不同生活,文章可以自然地分成兩部分,怎樣分?回答,歸納:第一部分(第1—9節)寫“我”在百草園中的無窮樂趣。第二部分(第10—24節)寫“我”在三味書屋的枯燥的讀書生活。

提問:文章一開頭介紹了什麼情況?回答,文章一開始就扣住題意,介紹了百草園的位置、來歷以及現在的歸屬。

怎樣理解“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這一句。“似乎”、“確鑿”兩個詞用在一起,好像是矛盾的,實際上精確地表達了作者特殊的心情——對百草園懷戀的深情。百草園確實只有一些野草,因此用“確鑿”,但這個百草園只是童年留下的美好的印象,也許還不那麼確實,因此,“確鑿”前面又用了“似乎”。“只有一些野草”儘管可能有不確鑿的地方,那是“我的樂園”倒是確鑿的,“但……卻……”表示語氣的急轉。

第1節是課文第一部分的第一層,寫百草園是“我”童年時代的樂園。

3.默讀課文第2節(或聽錄音),思考:(1)百草園裏有哪些景物?(2)作者是怎樣寫這些景物的?(3)為什麼作者能把這些景物寫得具體、真切、生動?(4)讀了這段文章,你對百草園有怎樣的印象?(學生可在書上劃線作記號,準備回答。)

提問:百草園裏有哪些景物?回答:有“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椹”、“鳴蟬”、“黃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烏”、“木蓮”、“覆盆子”。

提問:作者用了哪些確切的詞語來描寫這些景物的?(出示小黑板,指名學生上黑板在括號裏填上確切的詞語。)

百草園裏有碧綠的菜畦,紫紅的桑椹,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什麼季節的景色?春季(寫在小黑板上)。作者描寫春季百花園景物的方位是由低處到高處,寫的是靜物。

在百草園裏聽到鳴蟬長吟聲,這是什麼季節?夏季。作者描寫夏季百草園寫的是動景,方位是由高處寫到低處。

在百草園裏能聽到蟋蟀彈琴,該是什麼季節了?秋季。

記敍百草園春夏秋三季的景色,井井有條,但又錯綜交織,渾然一體。作者是用什麼句式把它們聯繫起來的?用“不必説……也不必説……單是……就……”的句式,勾畫園中景色。用了兩個“不必説 ”,這撇開的説法已經勾畫出了一幅色彩絢麗、生趣盎然的百草園景物圖。緊接着用“單是”一詞提起,強調了泥牆根一帶的無限趣味:那兒還有驚險的蜈蚣,有趣的斑蝥,(動物)還有何首烏、木蓮、色味比桑椹好,形如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的覆盆子(植物)。

提問:在描寫百草園景色時,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回答:用了“擬人”和“比喻”的修辭手法。齊讀擬人句:“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蟀們在這裏彈琴。”齊讀比喻句:“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遠。”

提問:作者為什麼能把百草園寫得有聲有色、親切感人?回答,小結:這是作者對百草園景物作過細緻的觀察,熟悉並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在描寫中又傾注了自己對百草園——這個童年樂園的熱愛之情。

齊讀課文第2節,讀後説説你對百草園有怎樣的印象?回答:百草園有美好的景色,無窮的樂趣。

教師小結:第2節裏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層,描寫百草園景色(寫在大黑板上)和童年生活的情趣。這段文章處處表現出兒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徵和對大自然的熱愛。

指名學生朗讀第2節。(朗讀時要注意語調,要能表現兒童的情趣。)

學生輕聲讀課文第2節,加深印象,迅速記憶,爭取背誦。

學生試背課文第3—6節並思考:這兒寫了什麼事?回答:寫了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這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三層。

這故事是帶有神怪色彩的民間傳説,結局是美女蛇被制服了。聽講這個故事,符合兒童喜愛驚險故事的心理,是兒時的一種樂趣。也是百草園是“樂園”的一個原因。(另一説法可供參考:作者寫美女蛇的故事是要人們理解“我覺得做人之險”的道理。處在1926年的黑暗時代,要時時防備暗中有人算計;更要善於識破“美女蛇”那樣偽善狡猾的敵人。這裏作者橫刺一槍,以“舊事”諷刺“時事”。)

二、檢查預習。(給小黑板上加黑的詞注音,正音,然後釋義。)

提問:這幾節主要寫了些什麼?回答:寫雪天捕鳥,這是百草園冬天的樂趣。

默讀課文第7節,劃出生動形象寫出捕鳥方法的一連串動詞。作者用“掃開……露出……支起……撒些……系……牽……看……走……拉……罩住”一連串動詞,清晰準確地記下捕鳥的全過程,可見“我”的童年時代,對捕鳥十分愛好,這也反映了魯迅小時的廣泛興趣。

文章第8節又描繪了一位善良、沉靜、有豐富捕鳥經驗的農民——閏土的父親。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童年時代對勞動人民的智慧與才能欽佩的心情。

提問:這段話表達了作者當時怎樣的心情?回答,歸納:這兒用了三個“也許是因為……”的排比句,對離開百草園的原因進行推測,補敍園中孩子氣的活動——毀泥牆,拋磚頭等等,同時表現了“我”對百草園的深刻眷戀和被迫離開它時依依惜別的心情。

這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五層,寫離別百草園。由這段文章過渡,轉入描寫三味書屋的生活。

“我”離別了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兒的生活情形是怎樣的呢?第二部分寫的就是我在三味書屋的生活。

3.三味書屋的陳設是怎樣的?“我”對先生的印象又怎樣?請同學們閲讀課文(第10—14節)後回答。

三味書屋的環境陳設:“一扇黑油的竹門”,書房中間掛着一塊扁道:“三味書屋”,下面有“畫着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的畫。這些呆板的陳設給人以單調、沉悶的感覺。這種環境正好與百草園的情景形成鮮明的對比。

提問:我對先生的印象又怎樣?回答,小結:“他是一個高而瘦的老人,鬚髮都花白了,還戴着大眼境”。先生態度“和藹”,且又聽説“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因此,“我”對先生的態度“很恭敬”。

課文(第10—11節)是文章第二部分的第一層,寫三味書屋的陳設和“我”對先生的印象。

4.三味書屋的學習生活是怎樣的?分角色朗讀課文(第12—24節)(一人當“我”,一人當“先生”,一人讀敍述部分。)朗讀第20節時要注意引號裏句子的句逗應該是這樣的:“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上九,潛龍,勿用。”“厥土,下上上錯,厥貢,苞茅橘柚”。(請同學們加上標點)

提問:“我”在三味書屋的學習是怎樣的?回答,歸納:在三味書屋,學生正常的發問和遊戲遭到禁止,因此他們只能偷偷地到後面一個園中去自尋樂趣——“折臘梅花”,“尋蟬蜕”,“捉了蒼蠅喂螞蟻”。三味書屋的學習生活是單調的:“正午習字,晚上對課”。先生的教學方法:有“戒尺”,“也有罰跪的規則”。教學內容:“有念……”“有念……”,“有念……”,是封建陳腐,艱深難懂、不適合兒童讀的書籍。這裏作者如實地描繪了一幅私塾生活的風俗畫,一幅生動活潑的“鬧學圖”:“大家放開喉嚨讀一陣書,真是人聲鼎沸。”當先生搖頭晃腦讀得入神時,學生做戲、畫圖,從中自找樂趣。這反映了孩子們的愛好同封建教育內容、方式不相容,表達了作者對束縛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封建教育的厭惡和反抗。

這是文章第二部分的第二層,寫了三味書屋的學習生活。

提問:你讀了文章的第二部分(第10—24節)對三味書屋有怎樣的印象?回答,歸納: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是枯燥無味的。文章第二部分寫的是“我”在三味書屋枯燥的讀書生活。

5.歸納主題。作者把枯燥乏味的三味書屋同歡樂有趣的百草園對比着寫,突出了怎樣的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作者通過在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兒童時代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寫,表現了少年兒童熱愛大自然,探求各種知識的廣泛的生活興趣,並揭露、批判了束縛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的封建教育。

(2)用詞準確、鮮明、生動,抓住並突出了景物的特點。(以課文第2自然段為例)

第5篇

1.掌握下列詞語:確鑿 蟋蟀 鼎沸 桑葚 收斂 骨髓 叵測 人跡罕至 倜儻

3.學習狀物、敍事、寫人的方法,特別要注意學習百草園中景物描寫一段能夠抓住景物特點進行多角度有序描寫的方法。

4.學習課文細緻觀察、抓住特點,具體、真切、生動地描寫事物。

瞭解童年時魯迅愛美麗的自然景物,愛動人的民間傳説,愛讀書學習,恭敬學識淵博的人,愛繪畫,愛一切新鮮活潑的生活的性格和生活情趣,培養熱愛大自然、追求新知識的童心。

1.要求學生掌握本文的寫景的筆法,瞭解寫景的基本原則和常用手法;

2.弄懂插敍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別是理解插敍後的一段議論的含義。

1.結合魯迅童年生活,導入對課文的分析,引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2.從課文本身出發,聯繫時代背景和作者思想考慮,學生理解到一定程度即可。

學生:閲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瞭解課文大意,提出疑難問題。

1.(放一段音樂《童年的小搖車》)同學們,歌曲《童年的小搖車》中“那一天,媽媽問我,童年最難忘的是什麼?在朦朧的記憶中,難忘那小小的搖車”向我們展現了難忘的童年生活,是的,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有幸福的回憶,有美好的體驗,也會有小小的煩惱。無論怎樣,只要我們打開童年之窗,我們會發現燦爛的春光中有無限的童趣,無味的寒冬中有亮麗的風景,自由的嬉戲中有爛漫的幻想,嚴肅的學習中也不缺乏快樂,讓我們走進魯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長的足跡吧!

2.魯迅(1881~1936)是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6歲入私塾,12歲進三味書屋讀書。教他的老師是壽鏡吾先生,壽老師自20歲考取秀才後,就沒有再參加鄉試,決定繼承父業在三味書屋坐館教書,長達60年之久。魯迅對壽鏡吾老師很尊敬,他在南京讀書、東京留學的時候,每逢回家,常到三味書屋看望他的老師。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篇描寫童年生活的散文。寫於1926年9月18日。“三•一八”慘案以後,魯迅被反動當局列入通緝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單,魯迅難以公開和反動勢力進行鬥爭,被迫於1926年應廈門大學的邀請離開北京。這篇文章最早發表在《莽原》半月刊第十九期上,在文題下面寫了一個副標題為《舊事重提之六》。後來魯迅先生把它和《舊事重提》的其它九篇一起編入《朝花夕拾》這個散文集子中。

這組散文是在魯迅生活中輾轉流徙,心情最苦悶的時候,為了“在紛擾中尋出一點閒靜來”,借舊時的美好事物,來排遣目前的苦悶。尋一點“閒靜”,寄一些安慰而寫的,可以説《朝花夕拾》是作者少年時代的一曲戀歌。

3.《朝花夕拾》的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憶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生活的。寫這些文章時魯迅先生已經40多歲了,這本散文集題名為《朝花夕拾》:意為早上開的花,到傍晚才去採摘。比喻青少年時代的生活情景到晚年回憶。

二、題解:課題用“從……到……”兩個介詞有以下的含義:

1.“從……到……”表示這篇文章大致包括兩部分,同時也告訴我們文章前後兩部分的內容。“百草園”“三味書屋”點名全文記敍的兩個地方。百草園,紹興城內魯迅家房屋後面的園子。三味書屋,在魯迅家附近,魯迅小時候(12歲到17歲)在這裏讀書。“從……到……”表明文章是按“百草園”在前,“三味書屋”在後的時間和空間順序來寫的,很明顯就是把文章分為兩大部分內容。

2.全文敍寫了作者童年兩處的生活片段。第一部分,記敍百草園的生活;第二部分,記敍三味書屋的生活。

3.表明了作者由由童年的遊戲、玩樂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

1.文章(1-8)敍述百草園是“我”的樂園。(10-24)敍述三味書屋的讀書生活。(9)是兩部分之間的過渡段。(啟下為主)

2.細讀課文,邊讀邊把前後兩部分聯繫起來思考,討論:這篇文章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種説法可供參考。

①襯托關係,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襯托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離兒童實際的私塾教育。

②對比關係,用百草園的自由快樂同三味書屋的枯燥無味作對比,(一個是多麼適合兒童心理,表現了兒童的廣泛的生活樂趣,一個是多麼妨礙兒童身心的發展,表現了兒童對它的厭惡。)表現了兒童熱愛大自然、喜歡自由快樂生活的心理,同時對束縛兒童身心發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滿。

③和諧統一的關係,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回憶,表現作者兒童時代對自然的熱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歡樂的心理。

這三種説法都有一定道理。第一種説法,根據是魯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過封建私塾教育的陳腐,扼殺兒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寫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種説法,是對第一種説法的修正,比第一種説法合理些。第三種説法,最易為現在的人們接受,似乎最為合理。

①(2)有趣的動植物;②(3-6)神奇傳説-美女蛇的故事;③(7-8)雪地捕鳥。

2.第一段是總説百草園是“我”的樂園,引起下文回憶描寫百草園。

“似乎確鑿”沒有矛盾。前者是用大人的眼光來看的。“確鑿只有”,斷定其中不會有什麼動人之處;“似乎”又是對這斷定內容的猶豫與躊躇,這是表示是否記得清楚還不敢説。後者是從小孩子的眼光來看的,作者回憶童年在百草園玩耍,一切都那麼新奇有趣,確是兒童的樂園。所以不矛盾。

3.第2段作者寫了十六種景物:萊畦、石井欄、皂莢樹、桑椹、菜花、何首烏、木蓮、覆盆子、草叢、蟬、黃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

★“不必説”之後寫了哪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它們的共性是什麼?

①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椹。②碧綠、光滑、高大、紫紅。③共性都是靜物。

★“也不必説”之後寫了哪些景物,各有什麼行為,它們的共性是什麼?

①鳴蟬、黃蜂、叫天子。②長吟、伏在菜花上、直竄向雲霄裏去。③都是動物。

★短短的泥牆根一帶有哪些趣味:①先寫動物,後寫植物。②有無限趣味的原因: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不只是對自然的觀察,而是自己動手去翻,去捉,去按,去拔,去嘗……覺得更加好玩。增長許多知識……)(四件事)

★“不必説……也不必説……單是……”“單是”以後的內容是作者強調的重點。

4.作者在寫這些景物、動物、植物的時候,用了哪些詞語把它們寫得更加生動、美好呢?作者為什麼能把這些景物寫得那麼具體、生動、真切?百草園為什麼是“我那時的樂園”?(重點引導學生如何描寫景物。)

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點,又符合兒童的心理。石井欄之所以“光滑”,是因為井經過了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為童年的魯迅多次好奇地摸過它。説黃蜂“肥胖”,不僅是它的體態較別的昆蟲肥大,而且體現了兒童特別的感覺。叫天子忽然間“直竄向雲霄裏去了”,也不單寫出這種鳥兒的機靈輕捷,還表現出兒童的羨意。至於寫油蛉“低唱”、蟋蟀“彈琴”,更是兒童特有的感受。不被大人看得起眼的百草園,卻有那麼多有趣的事物供好奇心盛的孩子觀賞、玩耍並探索大自然的奧祕。這當然是“我”的樂園了。這裏的草木蟲鳥曾吸引着兒時的魯迅先生去觀察、玩味,引起了他的好奇心與求知慾。至今,這些景物還歷歷如在魯迅先生的眼前,魯迅先生就用充滿感情的語言,把它們描寫出來,表現兒童生活的情趣,引起讀者感情上的共鳴。

第二,多角度寫景,形、聲、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備。菜畦的“碧綠”,桑葚的“紫紅”、菜花和蜂的“黃”是寫顏色,“肥胖”“高大”“臃腫”“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是寫形狀,這兩者都從視覺上寫;鳴蟬的“長吟”,蟋蟀的“彈琴”,是從聽覺上寫;覆盆子“又酸又甜”寫的是味覺:這真叫有聲有色、有滋有味。這裏實際上包括了春、夏、秋三個季節的景物,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蟬鳴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這與下文寫到的冬天的百草園合起來成為完整的四季圖,可見作者構思的精巧。

第三,寫景有序,層次井然,條理分明。先用“不必説……”寫百草園整體,再寫局部的“泥牆根一帶”,這是一種順序。第一個“不必説”由低到高寫靜物,第二個“不必説”由高到低寫動物,這又是一種順序。整體是從植物寫到動物,局部是從動物寫到植物,這又是一種順序。這幾種順序配合起來,使寫景不僅有序,而且活潑多姿。

★★融情入景,景中有人,表現兒童好奇好知熱愛大自然的性格特點。作者曾對百草園的景物進行過細緻地觀察,並抓住了景物的特點進行描寫,還在描寫之中傾注了自己對百草園——這個兒童樂園的熱愛之情。因而把百草園的事物寫得這樣精彩。

4.這段文字還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比喻:“木蓮有蓮房一般的果實”,表現出木蓮果實的形態特點;“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表現了覆盆子形狀顏色的美麗。

擬人:“油蛉在這裏低唱”“蟋蟋們在這裏彈琴”表現出這兩種昆蟲鳴聲的悦耳。

[小結]第2段是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層,是寫景的精彩之處。描寫了百草園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這段文字中處處表現了兒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徵和對大自然的熱愛。那麼我要強調一點就是請同學們注意學習作者寫景的基本原則和常用手法。

★★文章的第3段在全文中作用-- 起過渡(或承上啟下)的作用。從對百草園的景物的描寫,過渡到關於百草園中有關傳説的敍述上去。

★★長媽媽講的美女蛇的故事。這個故事帶有神怪色彩,結局是邪不壓正,美女蛇被制服了。美女蛇的故事本來與文中提到的百草園中的赤練蛇毫無關係,但作者卻由此生髮聯想。對於為什麼要寫這一內容,歷來看法不一。有的説是表現長媽媽的迷信思想,有的説是寄託善良制服邪惡的願望,有的説表現百草園裏存在着惡毒的事物。

★★插入美女蛇的故事作用--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訓,悟出一些道理,同時也給百草園增添了更多的神祕色彩,使得它更有情趣。

6.課文第7、8段寫了雪天捕鳥,是百草園冬天的樂趣。

★找出寫捕鳥方法的動詞,分析使用這些動詞的表現力量。

作者用“掃、支、撒、系、牽、看、拉”等一連串的動詞,清晰、準確地寫出捕鳥的全過程,表現了兒童好動的性格,對捕鳥的喜好。

7.第8段寫出了一位什麼樣的人物?這和百草園是“我”的樂園有什麼關係?

第8段寫出了一位善良、沉靜、有豐富捕鳥經驗的農民——閏土的父親。字裏行間洋溢着對勞動人民智慧、經驗的欽佩之情。這層中,沒有明寫“百草園是‘我’的樂園”,但樂在其中了,捕鳥時的新奇、興奮,對閏土父親的欽佩,這些都是百草園生活中的組成部分,這樣就把“樂園”寫得實在、具體。

1.過渡段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我”到底知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三個“也許是因為……”的內容是什麼?表達了什麼意思?

不知道,從“也許是……也許是……也許是……都無從知道”可以看出,三個“也許是”表示儘管猜測的原因很多,但一個也無法肯定。這三個分句構成一組排比句,其內容都是在百草園中一些不“規範”的行為,以此來推測離開百草園的原因。表現了兒童覺得被送進書塾是遭到了懲罰的心理。

這一段用猜測、疑問和無可奈何的語氣,表達了童年的魯迅告別百草園時既無奈又戀戀不捨的感情。

★★“ade,我的蟋蟀們!ade,我的覆盆子們和木蓮們!”這句話運用什麼修辭手法?表達了作者什麼心理? (運用擬人,表達了“我”對百草園的依戀。)

2.家裏人將少年魯迅送進書塾裏去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他那時卻是怎麼想的?這段文字表達了“我”當時怎樣的情感?

讓他學更多的知識。他錯誤地認為是對他過錯的懲罰。對百草園的留戀、對三味書屋的懼怕之情。

3.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啟蒙的地方,作者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來寫的?

三味書屋的環境;三味書屋的先生;三味書屋裏的學習內容。作者選取了幾個片段,從先生來説,一是知識淵博,但拒絕回答“怪哉”一類的問題;二是教學認真,不斷增加教學內容,讀書很投入,但不太束縛也基本上不體罰學生。從學生來説,一是敬慕老師的淵博,喜歡提問,願意瞭解新知;二是一有機會便跑出去玩,尋找讀書以外的樂趣;三是趁老師讀書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種遊戲、畫畫兒等。

★★三味書屋的陳設是怎樣的?字裏行間流露了作者的什麼感情?

三味書屋的學習環境:“一扇黑油的竹門”,書房中間掛着一塊匾道:“三味書屋”,下面有“畫着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的畫。作者描寫剛到書屋時對裏頭的陳設佈置首先就充滿着新奇的情感,那“黑油的竹門”,“三味書屋”的大匾,“畫着一隻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樹下”的畫幅,那沒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和拜先生儀式,對未脱孩提稚氣的魯迅,充滿着一種不同於百草園戲耍的新鮮感。假如説,百草園是令人留戀的,那麼進了三味書屋,則又使他的好奇心進入了一個新的天地。

主要是敬慕先生,説他是“本城中極方正、質樸、博學的人”,對他淵博的知識感到信服。同時也很愛他,因為學生雖然很調皮,很貪玩,但先生很少體罰他們,通常總不過是瞪瞪眼睛而已。

一是知識淵博,但拒絕回答“怪哉”一類的問題;二是教學認真,不斷增加教學內容,讀書很投入,但不太束縛也基本上不體罰學生。

先生則以他的品行“方正、質樸、博學”以及對學生的寬容獲得了少年魯迅的崇敬。文章是這樣描寫先生的:,他對學生和藹,在開始嚴厲,後來就好起來,不失開明,如沒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和拜先生儀式。學生溜出花園去玩,並不是不可以,只是去的人“太多”“太久”,就不行了。他不屑於回答“何曰怪哉”之類的怪題也無可挑剔,從不輕易體罰學生,在學生不聽話時,戒尺和罰跪“不常用”,“普通總不過瞪幾眼,大聲道:——‘讀書’”。他有點舊書生的迂腐,他在念書時,“總是微笑起來,而且將頭仰起,搖着,向後面拗過去,拗過去”。非常投入的一種聲情並茂好的朗讀習慣,這並沒有給學生帶來一點惡感,更沒有在幼小的心靈中留下恐懼的陰影。

4.魯迅先生兒時在三味書屋學習七年,描寫了讀書生活中的哪些樂趣?

一是敬慕老師的淵博,喜歡提問,願意瞭解新知;二是一有機會便跑出去玩,尋找讀書以外的樂趣;三是趁老師讀書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種遊戲、畫畫兒等。

從這幾個片段不難看出,當時的私塾教育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嚴厲,孩子們還是有相當多的自由的。少年魯迅對三味書屋的生活哪些地方不滿意?

①拘束人的禮節:拜鹿一拜孔子,拜先生;②問“怪哉蟲”老師不予回答;③讀的內容大多不懂。

討論並歸納:私塾先生通常要求學生讀他所指定的書,書外的問題是不予解答的,況且提問者又是一個剛入學不久的學生,如此“不務正業”,這大概是先生不作回答且有怒意的原因。

1.這篇散文是魯迅先生42歲“只剩了回憶的時候”(《朝花夕拾》小引)用一顆童心去回憶童年的生活。文中的語言活潑、形象,很值得同學們學習。

請同學們用“不必説……也不必説……單是……就有……”的句式造一組句子,並説説這個句式有什麼特點。

(參考答案:“不必説數學12道題要做,也不必説英語20個單詞得默,單是語文的一篇作文就有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您想,我得什麼時候睡覺呀!”此句是説學生的家庭作業太多。由此看出這個句式的特點是形容某種事物非常之多。)

2.童年與少年時的魯迅是一個潑、天真、好奇、求知慾強的孩子。告別了童年的無憂無慮,魯迅開始有了自己的祕密。自己的煩惱,自己的思想與見解了,他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呢?他能夠逃避,不去上學嗎?(成長) 什麼才是真正的成長,是年齡的增大?是體重的增加,結合課文,説説你的見解。

3.本文善於聯想。作者寫何首烏根而聯想到成仙,寫傳説的赤練蛇聯想到長媽媽講美女蛇的故事,寫捕鳥便提到閏土的父親,寫學生讀書而提到先生讀書等。這些必要的聯想,使文章放得開,富有情趣,又收得攏,為表現中心服務,也使文章更加生動活潑,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