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高中物理教案7篇 《探索物理奧祕:高中物理教案全解析》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72W

本文主要介紹了一份高中物理教案,通過系統化的教學設計和豐富的案例分析,幫助教師和學生掌握關鍵知識點並提高學習效果。教案結構清晰,內容緊密貼合教學大綱,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實踐能力。無論是教師備課還是學生自學,都是一份寶貴的教學資料。

高中物理教案7篇 《探索物理奧祕:高中物理教案全解析》

第1篇

2、知道力的分解是合成的逆運算,並知道力的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1、通過生活情景的再現和實驗模擬體會物理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繫。

3、通過對力的實際作用效果的分析,理解按實際作用效果分解力的意義,並感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聯繫生活實際情景,激發求知慾望和探究的興趣。

2、通過對力的分解實際應用的分析與討論,養成理論聯繫實際的自覺性,培養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力的分解的概念,利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按力的作用效果進行力的分解。

1、觀察一幅打夯的圖片,分析為什麼需要那麼多人一起打夯。

2、模擬打夯,指出用多個力的共同作用來代替一個力的作用的實際意義,突出等效替代的思想。

3、引出力的分解的概念:把一個力分解成幾個分力的方法叫力的分解。

由打夯的例子可以看出一個力的作用可以分解為任意幾個力,最簡單的情況就是把一個力分解為兩個力。

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運算,因此把一個力分解為兩個分力也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以一個力為對角線作平行四邊形可以作出無數個平行四邊形,因此把一個力分解為兩個力有無數組解,但如果已知兩個分力的方向,那力的分解就只有唯一解了。如何確定兩個分力的方向呢?在解決實際問題時要根據力的實際作用效果確定分力的方向。

[演示]用薄塑料片做成斜面,將物塊放在斜面上,斜面被壓彎,同時物塊沿斜面下滑.

[結論]重力g產生兩個效果:使物體沿斜面下滑和壓緊斜面.

[分析]重力的兩個分力大小跟斜面的傾斜角有何關係?

[結論]通過作圖和實驗演示可看出傾角越大,下壓分力越小而下滑分力越大。

[問題]遊樂場的滑梯為什麼傾角很大?山路為什麼要修成盤山狀?

[分析]斜面傾角越大,使物體下滑的力越大,物體越容易下滑,故公園滑梯傾角較大,但山路若直接從山腳往山頂修,則傾角太大,車輛上坡艱難而下坡又不安全,是不可行的,修成盤山狀則可解決這個問題。

[實驗模擬]同學甲用一手撐腰,同學乙用力向下拉甲同學的肘部,讓同學談體會,即分析向下拉肘部的力產生的作用效果。

[實驗演示]在支架上掛一重物,觀察橡皮膜的變化,分析重物對支架的拉力產生的作用效果。

[分析]支架所受拉力一方面擠壓水平杆,另一方面拉伸傾斜杆。

[觀察圖片]為什麼一斧頭下去,木樁被劈開了?作用在斧頭上的力實際產生了什麼效果?

[小實驗]同學甲雙手合十,同學乙用一隻手試圖從甲的兩手中間劈下去,體會手上的感覺。

[分析]乙同學的手向兩側擠壓甲同學的兩隻手,因此刀背上的力的作用效果也是使得刀的兩個側面去擠壓木柴。

[分解]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刀背上的力,作出平行四邊形,並比較分力與合力的大小關係。

[思考]由生活經驗可知砍柴的刀越鋒利越容易把柴劈開,為什麼?分析分力大小跟分力夾角的關係。

[體驗]通過小實驗體會在合力一定的情況下,分力大小隨其夾角變化而變化的規律:

○用一根羊絨線,中間吊一個砝碼,觀察當抓住線的兩手距離不斷增大時線有何變化。

○用兩個彈簧秤共同拉一個砝碼,拉的夾角逐漸增大,觀察彈簧秤示數的變化。

[規律總結]在合力一定的情況下,對稱分佈的兩個分力的夾角越大,分力越大。

3、掌握在解決實際問題時按力的實際作用效果分解的方法。

高中物理教案7篇 《探索物理奧祕:高中物理教案全解析》 第2張

第2篇

探究得出滑動摩擦力產生的條件和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以及計算公式。

通過觀察,瞭解滑動摩擦力的存在,實驗探究產生滑動摩擦力的條件以及影響其大小的因素,提高實驗技能和探索能力。

學生能提高實事求是的科學實驗態度,鍛鍊思維能力、抽象能力,運用物理知識解釋生活現象。

展示幾個情景:孩子玩滑梯、火車急剎車、冰壺運動等。

通過提問這些情景中的現象,引導學生思考,從而得出滑動摩擦力的概念,導出新課。

問題1:滑動摩擦力什麼情況下才會出現?結合前面學的靜摩擦力條件進行討論。

學生討論:需要有壓力、粗糙的接觸面以及相對運動。

問題2:為什麼冰壺、火車、孩子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不同呢?

1.猜想:與壓力有關,與速度有關,與質量有關,與粗糙程度有關等等。

2.設計實驗:用彈簧秤拉動木塊,可通過加減砝碼改變壓力,改變拉動速度,更換接觸面,例如玻璃、木板、石板、毛巾等。彈簧秤示數便是滑動摩擦力示數,設計表格進行記錄。

3.進行實驗:6人一組進行實驗,注意小組內部的分工問題,教師巡視。

4.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5.交流討論:分享實驗中的數據和實驗細節,誤差處理等;討論控制變量法的注意事項,即控制無關變量相同,只改變探究的物理量等;實驗安全問題、保護器材問題等等。

6.總結:結合實驗結論和教材,得出滑動摩擦力的計算公式,f=μn

問題3:滑動摩擦力的方向如何判斷呢?結合示例分析並討論。

示例:木塊在地面上滑動、木塊在木板上滑動並帶動木板一起滑動。

學生討論:滑動摩擦力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相對運動方向有時並不是運動方向。

回答: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可以見到滑動摩擦力,車輛的剎車系統是利用滑動摩擦力進行減速,打磨東西也是利用了滑動摩擦力,同時機器中的滑動摩擦力會損耗器材,所以需要使用潤滑油來減小滑動摩擦力等等。

給出適當例題,運用公式求解摩擦力大小,判斷摩擦力方向。

第3篇

1.在物理知識方面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係,掌握牛頓第三定律的內容.

2.牛頓第三定律是通過實驗得到的,在這一節課中要充分讓學生體會到這一點.通過本節課的教學,要讓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學會物理學研究現象、總結規律的方法.

1.本節教學的重點是認識並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係,學生不應把對它們的認識只停留在大小和方向上.學生應該掌握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正確判斷.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係與平衡力的關係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學生常常把這兩種力混淆.兩個相互作用力是大小相等的,但對兩個物體產生的效果往往也是不同的,要通過對問題的分析解決學生頭腦中不正確的認識.

1.演示兩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為彈力的小車、彈簧片、細線;

2.演示兩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為摩擦力的`三合板、遙控玩具汽車、玻璃棒;

3.演示兩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為靜電力的通草球、橡膠棒、毛皮、玻璃棒、絲綢;

4.演示兩物體間的相互作用力為磁場力的小車、磁鐵等;

人在划船時用槳推河岸,發生了什麼現象呢?船離開了岸.這個問題在國中已經研究過,當時對這個問題的解釋是: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當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施加力的作用時,這個物體同樣會受到另一個物體對它的力的作用,我們把這個過程中出現的兩個力分別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面進一步來研究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關係.

我們通過幾個實驗來研究今天的內容.通過實驗大家要總結出作用力跟反作用力的特點及其關係.在實驗中大家要注意觀察現象,分析現象所説明的問題.

實驗1.在桌面上放兩輛相同的小車,兩車用細線套在一起,兩車間夾一彈簧片.當用火燒斷線後,兩車被彈開,所走的距離相等.

實驗2.在桌面上並排放上一些圓杆,可用靜電中的玻璃棒.在棒上鋪一塊三合板,板上放一輛遙控電動玩具小車.用遙控器控制小車向前運動時,板向後運動;當車向後運動時板向前運動.

實驗3.用細線拴兩個通草球,當兩個通草球帶同種電荷時,相互推斥而遠離;當帶異種電荷時,相互吸引而靠近.

實驗4.在兩輛小車上各固定一根條形磁鐵,當磁鐵的同名磁極靠近時,放手小車兩車被推開;當異名磁極接近時,兩輛小車被吸攏.

實驗5.把兩輛能站人的小車放在地面上,小車上各站一個學生,每個學生拿着繩子的一端.當一個學生用力拉繩時,兩輛小車同時向中間移動.

①相互性:兩個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對兩個力來説是互換的,分別把這兩個力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②同時性:作用力消失,反作用力立即消失.沒有作用就沒有反作用.

③同一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質是相同的這一點從幾個實驗中可以看出,當作用力是彈力時,反作用力也是彈力;作用力是摩擦力,反作用力也是摩擦力等等.

④方向:作用力跟反作用力的方向是相反的,在一條直線上.

實驗6.用兩個彈簧秤對拉,觀察兩個彈簧秤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數量關係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2.牛頓第三定律:兩個物體之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既然兩個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大小相等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雞蛋與石頭相碰時,雞蛋破碎而石頭不破碎;馬拉車時,車會向前走而馬不後退呢?

雞蛋碰石頭和石頭碰雞蛋的都是雞蛋破碎,同樣大小的力作用在兩個物體上會產生不同的效果.效果不同是什麼原因呢?

這個效果由物體本身的特性和物體受到其它力的情況有關.物體能夠承受的壓強大就不易損壞;物體是否發生運動狀態的變化還要看物體受到的其它力的情況.

前面學習物體受到的平衡力的關係時曾提到,它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平衡力跟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有什麼不同呢?下面通過列表的方式加以比較.

1.牛頓第三定律是從實驗中得出的這裏設計的幾個實驗除實驗5外都體現了作用力跟反作用力間的關係,實驗5是為提高課堂的活躍程度而設計的每做一個實驗都應把實驗裝置畫在黑板上,並講清實驗裝置,留在黑板上的圖是為後面分析實驗總結出規律用的

2.牛頓第三定律的教學除了讓學生掌握定律的內容外,還應通過教學使學生體會研究物理規律的方法.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生多發表自己的看法.在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後,教師要注意對課堂的控制

第4篇

1、知道什麼是機械運動,什麼是參考系,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理解質點的概念,知道質點是用來代替實際物體的有質量的點,是一種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知道是否能把研究對象看作質點要根據研究的問題決定.

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表示質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是矢量,能夠區別位移和路程.

1、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訓練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學會使用打點計時器,並會通過分析紙帶上的數據得出相應的結論.

本節教材主要有以下一些概念:機械運動,參考系,質點,時刻和時間間隔,位移和路程,重點是質點和位移的概念,難點是位移概念.教材在本章開始處列舉了大量的實例,給出機械運動的概念,在本節一開始,也是通過生動的實例,給出參考系的概念,接着從研究對象的角度,學習質點的概念,滲透理想化思維方法;再進一步學習時刻與時間,位移和路程等概念.每一小節重點突出,又相互關聯,實例鮮明,配圖恰當,便於學生的接受,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

本節教材的特點是概念較多,很多知識國中時學過,並且這些知識與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建議讓同學自學討論的方法進行,可讓同學提前預習或課上給出時間看書,教師提出一些問題,或讓同學看書後提出問題,展開討論,達到掌握知識,提高能力的目的,並結合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和鞏固.

2、描述物體是否運動,先要選定什麼?看什麼量是否在改變?什麼叫參考系?為什麼説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3、同一運動,如果選取的參考系不同,運動情況一般不同,請舉例説明.

4、選擇參考系的原則是什麼?(雖然參考系可以任意選取,但實際上總是本着觀測方便和使運動的描述儘可能簡單的原則選取)

(二)展示多媒體資料,加深理解(穿插在討論問題之間進行)

1、投擲手榴彈時怎樣測量投擲距離?把教室的椅子從第五排移到第一排怎樣測量椅子移動的距高?汽車繞操場一週怎樣測量它經過的距離?以上幾種情況用不用考慮這些物體的形狀和大小?

3、小物體一定能看成質點嗎?大物體一定不能看成質點嗎?請舉例説明?

4、什麼叫軌跡?什麼叫直線運動?什麼叫曲線運動?

1、對於什麼樣的物體才可以看成質點的問題,關鍵在於對物體的運動情況進行具體分析,在我們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各部分運動的差異等,如果對我們研究的問題影響不大,就可以把該物體看成一個質點.

2、學習質點概念時,要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一種科學抽象的方法,我們抓住問題中物體的主要特徵,簡化對物體的研究,把物體看成一個點,這是實際物體的一種理想化模型,是實際物體的一種近似.

1、“上午8時開始上課”,到“8時45分下課”,這裏“8時”和“8時45分”的含義各是什麼?“每一節課45分”的含義又是什麼?

2、“現在是北京時間8點整”中“8點”的含義是什麼?

3、校百米紀錄是10.21s、第2s末、第2s內的含義各是什麼?

1、請你手託一石子水平勻速前進,突然釋放石子,觀察石子的運動情況?再請站在路邊的人觀察石子的運動情況.二者觀察到的運動軌跡一樣嗎?請解釋原因.

2、找一份《旅客列車時刻表》分析一下趟列車全程運行的總時間?各站點的停留時間?相鄰兩站間的運行時間?

第5篇

培養學生嚴謹的邏輯推理能力;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學習科學的實驗方法.

對任何現象的發生不能夠想當然,要有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

本節內容是分兩塊內容介紹的,先是介紹了人類對力和運動關係的發展歷史,並着重講述了伽俐略的理想實驗及其重要的實驗思想.然後引入了牛頓第一定律,引入了慣性概念,並由此分析出力不是維持物體速度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速度的原因.

1、本節所述內容在國中課本上已涉及到,國中課本中用到的標題是慣性定律,所以學生已有一定的基礎.

2、適當介紹一些學史的知識,讓學生意識到:一個規律的發現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或者是一開始的認識就是對的,而是需要人類不斷探索才能形成的,它們的學習也是這樣.

3、重點講述伽利略理想實驗的科學思想,讓學生學會一種科學思維方法.

4、通過對大量實例的分析,讓學生真正理解力不是維持物體速度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速度的原因.

教學重點:對伽利略理想實驗的理解;牛頓第一運動定律.

1、人類對力和運動關係的最初認識及亞里士多德其人.(見擴展資料)

(1)動畫模擬該實驗,並指出不能夠真正試驗的原因.或做課本所講的氣墊導軌實驗(有視頻資料),並指出為什麼只是近似驗證.由實驗結果推出亞里士多德觀點的錯誤,矛盾的焦點蝕是試實驗條件的不同.

(2)分析伽利略理想實驗:它是一個理想化的過程,但並不是憑空想象的來的,而在抽象思維過程中所創造出的一種科學推理,理想化實驗是物理學中重要的研究方法.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2、慣性:物體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的性質.

(2)慣性是物體的固有性質,任何時候物體都具有慣性,這與物體處於什麼狀態無關.

(3)力和運動的關係:力不是維持物體速度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速度的原因.

讓學生舉例分析,並指出哪些慣性現象有利,哪些慣性現象有害.

方案:自己設計小實驗並展示、講解,由同學互相評判

第6篇

1、知道什麼是反衝運動,能舉出幾個反衝運動的實例;

3、進一步提高運用動量守恆定律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通過實驗,分析得到什麼是反衝運動,培養學生善於從實驗中總結規律和熱心科學研究的興趣、勇於探索的品質。

2、通過介紹我國成功地研製和發射長征系列火箭的事實,結合我國古代對於火箭的發明和我國的現代火箭技術已跨入世界先進先烈,激發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2、應用動量守恆定律正確處理噴氣式飛機、火箭一類問題。

1、通過觀察演示實驗,總結歸納得到什麼是反衝運動。

[演示]拿一個氣球,給它充足氣,然後鬆手,觀察現象。

[學生描述現象]釋放氣球后,氣球內的氣體向後噴出,氣球向相反的方向飛出。

[教師]在日常生活中,類似於氣球這樣的運動很多,本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種。

給氣球內吹足氣,捏緊出氣孔,此時氣球和其中的氣體作為一個整體處於靜止狀態。鬆開出氣孔時,氣球中的氣體向後噴出,氣體具有能量,此時氣體和氣球之間產生相互作用,氣球就向前衝出。

2、學生舉例:你能舉出哪些物體的運動類似於氣球所作的運動?

學生:節日燃放的禮花。噴氣式飛機。反擊式水輪機。火箭等做的運動。

3、同學們概括一下上述運動的特點,教師結合學生的敍述總結得到:

某個物體向某一方向高速噴射出大量的液體,氣體或彈射出一個小物體,從而使物體本身獲得一反向速度的現象,叫反衝運動

但是反衝運動中如果屬於內力遠大於外力的情況,可以認為反衝運動中系統動量守恆。

1、學生做準備:拿出自己的在課下所做的反衝運動演示裝置。

裝置:在玻璃板上放一輛小車,小車上用透明膠帶粘中一塊浸有酒精的棉花。

實驗做法:點燃浸有酒精的棉花,管中的酒精蒸氣將橡皮塞衝出,同時看到小車沿相反方向運動。

裝置:二個空摩絲瓶,在它們的底部用大號縫衣針各鑽一個小洞,這樣做成二個簡易的火箭筒,在鐵支架的立柱端裝上頂軸,在放置臂的兩側各裝一隻箭筒,再把旋轉系統放在頂軸上,往火箭筒內各注入約4 ml的酒精,並在火箭筒下方的棉球上注入少量酒精。點燃酒精棉球,片刻火箭筒內的酒精蒸氣從尾孔中噴出,並被點燃,這時可以看到火箭旋轉起來。

學生丙:用可樂瓶做一個水火箭,方法是用一段吸管和透明膠帶在瓶上固定一個導向管,瓶口塞一橡皮塞,在橡皮塞上鑽一孔,在塞上固定一隻自行車車胎上的進氣閥門,並在氣門芯內裝上小橡皮管,在瓶中先注入約1/3體積的水,用橡皮塞把瓶口塞嚴,將尼龍線穿過可樂瓶上的導向管,使線的一端拴在門的上框上,另一端拴在板凳腿上,要使線拉直,將瓶的進氣閥與打氣筒相接,向筒內打氣到一定程度時,瓶塞脱開,水從瓶口噴出,瓶向反方向飛去。

過渡引言:同學們通過自己設計的實驗裝置得到並演示了什麼是反衝運動,那麼反衝運動在實際生活中有什麼應用呢?下邊我們來探討這個問題。

學生:反衝有廣泛的應用:灌溉噴水器、反擊式水輪機、噴氣式飛機、火箭等都是反衝的重要應用。

學生:用槍射擊時,要用肩部抵住槍身,這是防止或減少反衝影響的實例。

4、要求學生結合多媒體展示的物理情景對幾個物理過程中反

當水從彎管的噴嘴噴出時,彎管因反衝而旋轉,可以自動地改變噴水的方向。

②對於反擊式水輪機:當水從轉輪的葉片中流出時,轉軸由於反衝而旋轉帶動發電機發電。

③對於噴氣式飛機和火箭,它們靠尾部噴出氣流的反衝作用而獲得很大的速度。

④用槍射擊時,子彈向前飛去槍身向後發生反衝,槍身的反衝會影響射擊的準確性,所以用步槍時我們要把槍身抵在肩部,以減少反衝的影響。

教師:通過我們對幾個實例的分析,明確了反衝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時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看待事物時我們要學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

我們知道:反衝現象的一個重要應用是火箭,下邊我們一認識火箭:

1、演示:把一個廢舊白熾燈泡敲碎取出裏面的一根細玻璃管,往細玻璃管裝由火柴刮下的藥粉,把細管放在支架上,用火柴或其他辦法給細管加熱。

現象:當管內的藥粉點燃時,生成的燃氣從細口迅速噴出,細管便向相反方向飛去。教師講述:上述裝置就是火箭的原理模型。

2、多媒體演示古代火箭,現代火箭的用途及多級火箭的工作過程,同時學生邊看邊閲讀課文。

在箭上扎一個火藥筒,火藥筒的前端是封閉的,火藥點燃後生成的燃氣以很大速度向後噴出,火箭由於反衝而向前運動。

②現代火箭與古代火箭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反衝現象來工作的。

但現代火箭較古代火箭結構複雜得多,現代火箭主要由殼體和燃料兩大部分組成,殼體是圓筒形的,前端是封閉的尖端,後端有尾噴管,燃料燃燒產生的高温高壓燃氣從尾噴管迅速噴出,火箭就向前飛去。

③現代火箭主要用來發射探測儀器、常規彈頭或核彈頭,人造衞星或宇宙飛船,即利用火箭作為運載工具。

④在現代技術條件下,一級火箭的最終速度還達不到發射人造衞星所需要的速度,發射衞星時要使用多級火箭。

多級火箭由章單級火箭組成,發射時先點燃第一級火箭,燃料用完工以後,空殼自動脱落,然後下一級火箭開始工作。

教師介紹:多級火箭能及時把空殼拋掉,使火箭的總質量減少,因而能夠達到很高的温度,可用來完成洲際導彈,人造衞星、宇宙飛船等的發射工作,但火箭的級數不是越多越好,級數越多,構造越複雜,工作的可靠性越差,目前多級火箭一般都是三級火箭。

那麼火箭在燃料燃盡時所能獲得的最終速度與什麼有關係呢?

火箭發射前的總質量為m、燃料燃盡後的質量為m,火箭燃氣的噴射速度為v1,燃料燃盡後火箭的飛行速度v為多大?

解:在火箭發射過程中,由於內力遠大於外力,所以動量守恆。

發射前的總動量為0,發射後的總動量為(m-m)v-mv1(以火箭的速度方向為正方向)則:(m-m)v-mv1=0

師生分析得到:燃料燃盡時火箭獲得的最終速度由噴氣速度及質量比m/m決定。

鞏固訓練 水平方向射擊的大炮,炮身重450 kg,炮彈射擊速度是450 m/s,射擊後炮身後退的距離是45 cm,則炮受地面的平均阻力是多大?

1、當物體的一部分以一定的速度離開物體時,剩餘部分將獲得一個反向衝量而向相反方向運動,這種向相反方向的運動,通常叫做反衝運動。

2、對於反衝運動,所遵循的規律是動是守恆定律,在具體的計算中必須嚴格按動量守恆定律的解題步驟來進行。

3、反衝運動不僅存在於宏觀低速物體間,也存在於微觀高速物體。

第7篇

1、使學生了解碰撞的特點,物體間相互作用時間短,而物體間相互作用力很大。

2、理解彈性碰撞和非彈性碰撞,瞭解正碰、斜碰及廣義碰撞散射的概念。

碰撞過程中,不僅動量守恆、機械能也守恆,碰撞前後系統動能之和不變

碰撞過程中,僅動量守恆、機械能減少,碰撞後系統動能和小於碰撞前系統動能和,若系統結合成一個整體,則機械能損失最大。

例1、在氣墊導軌上,一個質量為600g的滑塊以15cm/s的速度與另一個質量為400g、速度為10cm/s方向相反的滑塊迎面相撞,碰撞後兩個滑塊並在一起,求碰撞後的滑塊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例2、質量為m速度為υ的a球跟質量為3m靜止的b球發生正碰。碰撞可能是彈性的,也可能是非彈性的,因此,碰撞後b球的速度允許有不同的值。請你論證:碰撞後b球的速度可能是以下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