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理財心得體會3篇 財富智慧:黃金法則與財生心得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84W

本文主題為“理財心得體會”。在今天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中,理財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作為一個公文網站地編輯,我們旨在分享有關理財的心得體會,幫助讀者瞭解理財的基本原則和技巧,以便更好地保護和增加自己的財富。

理財心得體會3篇 財富智慧:黃金法則與財生心得

第1篇

一直以來對股票持有極高的興趣,雖然我學的也是經濟,卻沒有開證券這門課,今年選修了股海衝浪這門課,終於揭開了股票的神祕面紗。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我對股票有了比較基礎的認識,也獲得了很多心得體會,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信息收集,二是風險控制。

投資者要注重信息的收集,畢竟股市的風雲變幻和國家政策、企業活動有着直接的關係。

第一,從國家的經濟政策取向中尋找投資的機會。國家政策的變化引起股市波動,如利率的調整,印花税的收取等。這些都會影響你的投資方向和投資收益。

第二,正確的分析新聞發言人的話。這其實也是國家政策的一部分,但更多的時候新聞發言人或是領導的話並不是十分確定的,卻指出了未來的政策方向,因此也有引起投資者預期變化,從而影響股市。

第三,注重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重大新聞事件等,這些都會引起企業股價的變化,如何在變化中取得收益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第四,注重行業動向,自然災害的發生等。如玉樹幹旱,使得水利股大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根據市場環境和自身經濟條件,投資者要十分注重風險控制。

一要控制資金投入比例。在行情初期,不宜重倉操作。在漲勢初期,最適合的資金投入比例為30%。這種資金投入比例適合於空倉或者淺套的投資者採用,對於重倉套牢的投資者而言,應該放棄短線機會,將有限的剩餘資金用於長遠規劃。

二是適可而止的投資原則。在市場整體趨勢向好之際,不能盲目樂觀,更不能忘記了風險而隨意追高。股市風險不僅存在於熊市中,在牛市行情中也一樣有風險。如果不注意,即使是上漲行情也同樣會虧損。

第三,選股要回避"險礁暗灘"。碰上"險礁暗灘"就要"翻船",股市的"險礁暗灘"是指被基金等機構重倉持有、漲幅巨大的"新莊股",如近期的有色金屬股。其次,問題股、鉅虧股、戴帽戴星股。不可否認,這類個股中藴含有暴利的機會,但投資者要認識到,這種短線機會往往不是投資者可以隨便參與的,萬

第四,分散投資,規避市場非系統性風險。當然,分散投資要適度,持有股票種類數過多時,風險將不會繼續降低,反而會使收益減少。

第五,克服暴利思維。有的投資者喜歡追求暴利,行情走好時總是一味地幻想大牛市來臨,將每一次反彈都幻想成反轉,不願參與利潤不大的波段操作或滾動式操作,而是熱衷於追漲翻番暴漲股,總是希望憑藉炒一兩隻股就能發家致富。願望雖然是好的,但追漲殺跌地結果卻是所獲無幾。

股票研究是一個長久的過程,這一個學期的學習,我也只是懂得了一些皮毛,我還將繼續對股票的學習。但模擬和實盤操作時有很大區別的,所以要努力積蓄炒股的資本,真正玩轉股票。

理財心得體會3篇 財富智慧:黃金法則與財生心得 第2張

第2篇

在確定了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之後,投資者需要對自己的理財收益確定一個預期收益,比如年收益8%,10%等等。這裏要特別提醒一點,在理財產品説明書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預期收益"的字眼,這不是一種保證的收益,而是對理財產品收益的一種預估值。

時下,少數銀行理財產品的零收益和虧損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對於大多數股民和基民來説,在經歷多年大風大浪的洗禮之後,面對股票和基金的漲跌已經習以為常。但當購買了銀行的理財產品出現了零收益的時候,特別是一些代客境外理財產品(qdii)出現市值虧損的時候,就覺得難以理解和接受。有些人以為只要是銀行發售的產品,就不會出現虧損。其實,購買理財產品是一種投資,任何投資都是有風險的。下面我們來看一下購買理財產品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既然説購買理財產品是有風險的,那麼投資者需要首先搞清楚的就是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目前市場上的理財產品對於本金保障方面分為保本和不保本兩種,在產品收益方面分為固定收益和浮動收益。一般來説,保本固定收益類型的產品風險等級最低,可視為固定存款,適合保守型的投資者。與其相對的不保本產品,收益一般為浮動型,這種產品風險等級較高,但往往預期收益很可觀,適合於進取型的投資者。介於兩者之間的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應該最受廣大投資者青睞。在保證不損失本金的情況下有機會獲得高於定存的收益,適合穩健型的投資者。那麼,對於不同產品的風險等級作出了分類之後,投資者需要考量一下自己的風險偏好。這一點就比較困難,不過目前一些銀行的理財產品在銷售時,需要投資者填寫風險承受能力調查問卷。投資者可以通過填寫問卷來評估出各自的風險偏好。這樣,在購買理財產品時可以減少一些盲目性。

在確定了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以及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之後,投資者需要對自己的理財收益確定一個預期收益,比如年收益8%,10%等等。這裏要特別提醒一點,在理財產品説明書中我們經常能看到"預期收益"的字眼,這不是一種保證的收益,而是對理財產品收益的一種預估值。為了使預期收益顯得好看,一些理財產品説明書上還將整個產品存續期的總收益寫上,因此能出現"預期總收益80%"之類的驚人數字。其實,我們對產品收益的考量一般是要看年收益率。如果説一個5年期的產品收益率為50%,那麼其年收益率約為10%。舉個例子,農業銀行在20__年5月發售的一款股指掛鈎型的qdii產品,在發行之後短短5個月裏產品市值從100%上升到150%之多,換句話説該產品5個月的收益率為50%,如果折算成年收益率,則已經超過了100%。所以在"預期收益"以及"年收益率"等關鍵字眼上,投資者還需多加留意。

選擇正確的投資領域,就是通常所説的投資標的,在投資理財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投資標的有很多,與利率、匯率、基金、股票股指、商品價格掛鈎的產品在市面上數不勝數。究竟哪種標的更好呢?其實,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市場環境下,會有不同的選擇。這就需要投資者自己來判斷。一般,銀行通過自身的優勢,能夠較為準確地分析出市場的走向,並相應地推出一些理財產品。投資者如果認同銀行的觀點,則可以購買理財產品。時下,商品價格的飛速增長應該是眾人皆知,特別是農產品價格以及一些稀有金屬的價格。因此,購買一些與商品價格掛鈎的理財產品則不失為一個好辦法。農業銀行本着服務三農的宗旨在20__年11月推出了一款名為"金土地1號"的農產品價格掛鈎型產品,產品的收益與小麥、玉米、大豆的期貨價格掛鈎。到目前,該產品在發售不到5個月裏,市值已經到達了114%。

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説,理財產品的期限一般不宜過長。如產品到期日為2—3年,建議投資者認真考慮流動性問題。也就是説對於一些中長期的理財產品,投資者是否享有提前贖回權。流動性安排不但給予了投資者在產品虧損時及時止損的機會,並且在產品市值直線上升時投資者可兑現收益,落袋為安。

除了上述提到的一些方面,在投資時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把握好。例如投資幣種、產品結構、各種費用等等。希望對廣大的投資者選擇理財產品有所幫助。同時也祝願大家投有所獲、投有所得。

第3篇

一般人談到理財,想到的不是投資,就是賺錢。實際上理財的範圍很廣,理財是理一生的財,不僅僅是解決燃眉之急的金錢問題而已,也就是個人一生的現金流量與風險管理,每一個人一出生就需要用錢(現金流出),也需要賺錢來產生現金流入。因此不管是否有錢,每一個人都需要理財。理財也涵蓋了風險管理。因為未來的更多流量具有不確定性,包括人身風險、財產風險與市場風險,都會影響到現金流入(收入中斷風險)或現金流出(費用遞增風險)。

個人理財就是消費者確定自己的階段和投資目標,審視自己的資產分配狀況及承受能力,調整資產分配和投資情況,以實現個人收益化。直觀的説,理財便是如何將投資與消費協調得更適合自己。

大學生在收入狀況上來源渠道狹窄,經濟不獨立。開銷來源大部分由父母提供,家庭支持是大學生花銷的首要來源,獎學金、助學金、兼職收入、投資收益和社會捐贈等也是大學生的收入來源。

大部分的學生平時大部分零用錢來自於父母,有一小部分的學生靠父母供給的同時,自己通過兼職和獎學金填補自己的零用錢,只有極少的同學很少或者基本不向家長索取零用錢。

大學生在支出方面主要表現為用錢沒有計劃,主觀隨意性強。只有不到一半的學生會大致地做一下預算或偶爾制定預算;只有不到極少部分的學生會列出詳細的預算表並且很好地執行;剩下的學生從不做預算。如此高比例學生毫無計劃的支出習慣着實讓人擔憂。性別對消費的方向和對消費的要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消費的衝動性較大,同時常常消費在日用品、服裝、化粧品以及裝飾品上的比例較大。同時由於喜歡追求時尚而易受消費廣告和促銷的影響而購買一些沒用的商品。而男生喜歡交友同時喜歡實用性強的物品,所以消費的方向和不同,男生則側重於網絡、社交類,如請客吃飯等,花費較大但是購買衝動較

小。從大學生消費與家庭狀況的關係來看。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由於沒有資金緊缺的煩惱,理財意識較差,因此消費支出過大且消費結構不合理,主要消費為應酬消費和奢侈品消費,浪費現象嚴重。而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則有較強的理財意識,消費較少且合理,主要消費為基本生活消費和學習方面的消費。

大學生在消費結構上主要表現為消費項目中精神文化消費缺失,消費結構不夠合理。日常消費中最多仍是食物和交通等消費項目,服裝、化粧品、零食等消費佔了很大一部分,然後依次是娛樂、學習和通訊。在月末出現過入不敷出的學生有很多。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部分盲目追求品牌,一套服裝少則幾百,多則過千,使得各種服飾、化粧品消費成為個人消費大項;而不少男生喜歡打網遊,購買遊戲點卡和在寢室上網費用在個人消費中佔很大一部分。此外,學生在休閒娛樂、人際交往、戀愛等方面也常常出現超支現象。

大部分大學生對理財的概念十分模糊,認識度集中在低層次,很多同學的對理財的概念停留在報紙雜誌上看到的“理財”二字,認為理財是有錢人的事,因此跟每個月拿生活費的大學生沒關係;認為理財就是投資,買股票、買基金;也有同學認為每個月的生活費僅僅夠花用,哪裏來的錢去理財。

1、經濟來源較單一,資金來源幾乎完全依賴於父母,沒有完全自主地經濟權。只有少數學生的收入是靠勤工儉學、依靠各種投資活動、國家“三金”以及其他途徑提供。由此可見,大學生的經濟來源比較單一。

2、消費結構不合理且非理性消費嚴重,支出沒有計劃,主觀隨意性很強!主要表現為:不合理的資金結構安排,人情消費、戀愛消費過大,而學習消費過少;消費不理性,容易被廣告或促銷矇蔽雙眼,出現非理性消費。大學生中很少有同學有記賬的習慣,這導致學生每月收支不平衡,月末時往往捉襟見肘,入不敷出,出現“經濟危機”。

3、理財知識缺乏,存在不少理財誤區,現在大學生一聽到理財,就會跟投資工具如股票、債券、基金聯繫在一起。但往往對於其涉及的一些專業術語和具體操作存在着困惑,例如進行股票投資時如何到證券營業部開户、交易。缺乏對高風險金融產品的認識,甚至有大學生借錢炒股,很容易血本無歸;理財方式單一,大學生最為偏好的理財方式是儲蓄,除了將錢活期存在銀行卡里,幾乎不考慮其他的理財方式,保守且單一;沒有正確的理財習慣,很少有大學生有記賬的習慣,消費隨意性很大,沒有計劃。

有人認為理財就是理錢,是富人的專利。而大部分大學生經濟收入較少,富家子弟鳳毛麟角,所以對於普通大學生來説,根本沒財可理,也就無需理財。實際上,這是一種誤區,理財不是有錢人的事情。理財不是指投資、賺錢,理財是理一生的財,無論窮富,都需要理財。而大學生是一個龐大而特殊的社會羣體,也需要具備一定的理財知識,他們的理財理念和理財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生活狀態和價值趨向。大學生理財,與成年人理財一樣,也包括經濟收入和經濟支出兩方面:既要通過合理規劃投資增加經濟收入,也要通過合理規劃消費控制經濟支出,對於很多人來説,大學時代是他們一生當中第一次較系統與獨立地

接觸並解決個人理財問題的時期。對於成長中的大學生來説,學會理財和消費,不僅僅是學會如何用錢的問題,其中包含了多方面的教育內容和多種能力的培養,關係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理財教育不是可有可無,而是越早越好。對大學生進行理財教育,對於個人、家庭、社會、國家都是一件大事,是重中之重。因此,大學生不但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更要樹立自己的理財觀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加強自己的理財意識。

人生需要規劃,錢財需要打理。大學時代是人生觀念、生活技能形成和養成的重要時期,是理財的起步階段也是學習理財的黃金時期。理財能力是一個人得以生存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素質教育不可忽視的一項重要內容。對我們大學生來講理財知識並不是紙上空談而是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的各個地方。上了大學後我們手裏的錢多了起來,怎麼樣更好的利用有限的錢成了我們最關注的問題。

那麼我們也應該懂得怎樣增加收入和學會理財,對於大學生來講,理財的核心就四個字:開源節流。下面是我總結了一下我們可以在大學期間實施的方式:

1、學會兼職,兼職是一項不需要預付任何資本的純增值方式,而且幾乎沒有什麼風險性。找一份合適的校外兼職,會進一步擴充自己的財務本金。這種理財“增值”方式,應該成為我們大學生理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利用課餘時間去做,即鍛鍊自己,又能獲得金錢報酬。

2、通過申請國家助學金,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也為自己獲得一定的資金來源。還可以申請助學貸款,不僅能減輕家庭的經濟困難,還能鍛鍊學生自立自強、誠實守信。目前,只要勤奮學習就有機會獲得獎學金,甚至可以滿足大學學費的支出。

3、將一些暫時不需要的錢由活期轉為定期,獲取更高的利息!但是相當部分的大學生沒有良好的儲蓄習慣,當月末時學生往往發現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其計劃。即使每月零用錢略有結餘的學生,由於事先沒有良好的規劃,往往讓該節餘的資金不知不覺地溜走,更談不上“化零為整”的儲蓄習慣。

4、有效利用“跳蚤市場”,“跳蚤市場”現在國內大學裏普遍存在了,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可以把桌子腦低價賣給剛進校門的師弟師妹,而剛進校門的大學生其實也在“市場”的討價還價中學到一定的“節流”知識。提醒大學新生,這些大型的校園二手交易活動可不要錯過。你在那裏可以“淘”到大量的舊書、磁帶、cd、自行車,甚至電腦。當然,有朝一日等你成了畢業生,你也可以在那裏把你的舊貨賣個好價錢,讓它們繼續“發揮餘熱”。

5、學會投資,為今後的個人理財“投石問路”。雖然大學生做投資具有一定風險,但作為一種大膽嘗試,能為今後的個人理財起到“投石問路”的作用,對於我們理財意識的擴展有着積極的意義。例如有學生利用網絡平台網上開店,進行電子商務實踐,想利用課餘時間賺取一定生活費。不過大學生投資需謹慎,不是隻有投資股票、網上開店才是一種理財。學生對自我知識的完善、性格培養等教育投資才是真正的投資。

1、理財就是要花錢有度,合理消費,學會記帳和編制預算,可以有效的控制消費。記帳並不難,只要有恆心,記錄下自己每天的消費數額,做一個簡單的

記帳簿,抽空整理一下,就可以掌握自己的收支情況,做到量入為出,這樣對自己每筆資金的去向有一個詳盡的記錄,養成良好的記帳習慣,同時為自己每個月的開銷編制預算,從而保證不會發生月初“富翁”月底“負翁”的情況。在每月前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支出,不在月末出現“經濟危機“,爭取每個月有所結餘!對於大學生,養成良好的記賬和編制預算的習慣,不但可以培養他們合理的消費意識,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耐心、恆心和自信心。每月對自己的消費情況進行記賬,當發現預算超過月可支配額度時,應該考慮哪些錢可以壓縮或者不必要開支的,儘量做出合理安排。對於沒有記賬習慣的同學來説,預算就更顯得重要了。因此只要養成了記賬的習慣,你就跨出了理財的第一步。

2、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費原則。追求吃要營養均衡,穿要耐穿耐看,住要簡單實用,行要省錢方便。錢要花在刀刃上。如今的我們大學生大多不考慮家庭也不顧慮未來,很多人都是左手進右手出。這其實是不可取的,要知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作為學生,應該把錢花在必須花的地方,而且花錢時不要一味追求檔次講究攀比,不要動不動就吆五喝六去小餐館撮一頓。更多地應考慮所購物品的性價比和自己的承受能力。

大學時代應該是理財的起步階段,也是學習理財的黃金時期。在大學時代應培養主動理財的意識,形成一個良好的理財習慣,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財常識。對於沒有收入來源的大學生而言,大學階段的財商培養只是演練,更要注

重在日常生活中養成正確的理財習慣。將直接影響大學生未來的生活方式甚至生活態度。大學生仍然是社會上的高知識羣體,在擁有“知識財富”的同時,也要有市場意識,在實際生活中逐漸學會“理財”,學會把知識變成財富和管理財富的技能。理財高手,往往都是心思縝密,懂得籌劃的人。相反,那些理財不當,花錢如流水的,則往往缺少宏觀的計劃。大學時代是賺取人生中第一桶金的時候,在此階段,如果能夠養成一些較好的理財習慣,掌握一些必需的理財常識,往往可以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