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幸福終點站》觀後感6篇 “終點不是幸福,幸福是一路走來”——《幸福終點站》觀後感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27W

《幸福終點站》是一部刻畫人性的電影。影片以一對夫妻之間的關係為主線,揭示了現代社會中人們愛、婚、育的深層次問題。影片情節獨特,角色細膩,表現手法真實感人,深深地觸動了觀眾的心靈。

《幸福終點站》觀後感6篇 “終點不是幸福,幸福是一路走來”——《幸福終點站》觀後感

第1篇

你見過幸福的樣貌嗎或許你還沒遇見,可是沒關係,等一等,你必須會邂逅屬於你的幸福。

為了實現父親的願望,維克多·納沃斯基買了飛往美國的機票。當他在紐約肯尼迪機場下機準備出機場時,卻被攔了下來。原先他的祖國發生了政變,他的護照和身份證件全都失去了效用,被拒絕入境卻又不能回國。無奈之下,他只能留在機場裏生活。在那裏,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發現了他們的人生悲喜,最終遇見了空姐阿米莉·亞沃倫,邂逅了屬於他的幸福,雖然後面沒在一齊,但至少擁有過。

維沃斯是一個憨厚、趣味、愛國的人,正因為他的趣味才讓整部影片氛圍不至於太過悲傷,他只會簡單的英文,所以當海關局長弗蘭克問他時,他只會簡單的“yes”和提前做功課學的簡單會用到的句子,他被定為“unaccept”,不被理解的.人,弗蘭克讓他呆在機場,他就一向等,或許明天或許後天。可是,他在機場等待了整整9個月。在這9個月裏面,他在待改建的67號登機口給自我造了一個家;他靠自我掙錢買東西吃,甚至説起英文也有模有樣;靠着自我的智慧,幫了一個買藥救父的俄羅斯人,撮合了一段姻緣,邂逅了一段浪漫,征服了一羣原本拿他當笑話的人;當他離去的時候,這個初時語言不通的東歐人,已經讓整個機場為之感動。

電影不長,煽情的地方也不多,但有一個鏡頭讓我久久不能忘懷。他被帶到機場後,看見了自我國家“夸克及亞”政變時眼裏的無助心疼不得讓人為之動容,自動門的一關一合,時閃時現的電視機,看不懂的英文讓這個男人掉了眼淚,口中呢喃不清的叫着“夸克及亞”“夸克及亞”,他心疼他的祖國愛他的祖國,這在後面弗蘭克讓他妥協的時候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我想愛國也是整部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吧。

影片中很多地方出現了同一個詞語:waiting。是的,就是在這樣封閉的環境裏,形形色色的人們忙着自我五花八門的事情,然而他們也在做着同樣一件事情——等待。等老局長卸任等了17年的海關局長弗蘭克;從18歲到39歲,等着男人的一個承諾阿米莉亞;用盡各種方法試圖接近暗戀已久的黑人女孩的漢克斯;用了40年,收集了57位爵士高手中的56個簽名的維克多的父親;逃匿在機場做清潔工23年的老吉普塔……

其實,幸福並沒有它真正的定義,更沒有終點。只要你想,只要你願意,就能夠無限的接近幸福。

《幸福終點站》觀後感6篇 “終點不是幸福,幸福是一路走來”——《幸福終點站》觀後感 第2張

第2篇

近年,我們屢屢被問起這個問題,卻很多人並未真正地由此反思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內心世界,尋求幸福所在。

一個人在旅途路上因為一些意外得不能在意外的事情而被判定為“一個沒有國籍、不被接受的人”、而被“拘留”在一個航站樓裏,甚至下一頓是否是吃上東西都成了問題。

但是有一種單純的信念執着地一直存在於他的心中——我的祖國還在,我的家還在。儘管有着種種來自現實的磨難,他從未放棄,因為他知道,他還是有祖國,有家,他還是一個幸福的人,生活中的一切無奈對比能夠回家、回到熟悉的祖國,竟是那麼的渺小。也因此,在面對機場官員的軟磨硬泡,即使,只要説自己是為了逃離處於戰亂的祖國就能進入美國,他也斷然放棄。在機場生活的九個月裏,他幾乎已經習慣了在航站樓裏的生活,但是從不放棄一切去尋找回家的機會。

正如片名,幸福的終點站。有家,心裏才踏實、才有歸屬感,幸福也因此而來。所以,無論在何方,人們都總要回到自己的祖國,那是旅途的終點站,也是幸福的終點站,只有在這裏我們才能真正舒心地享受這種獨特的幸福。

我有國,而且我的祖國十分強大,過去養育了我,現在發展了我,而未來能夠保護我。在任何地方,我都能十分自信、自豪地告訴別人,我是中國人。我不用為自己的生活而擔憂,只要想,總可以回到自己的祖國,回到家中。

心中沒有家的人是孤獨的`,是脆弱的。這樣的人,或許並非天天燈紅酒綠,但是他們在自己的行動上是否猶如電影主人公那般堅定不移?心中沒有家的人,就是一隻瞎貓,不知道面前會有什麼。自己想要的是什麼,手頭上的一切行為只能説是跟隨肌肉的本能,然而,為什麼,下一步怎樣才能做得更好,大腦中對此卻全無概念。

幸福對於每個人的定義都不一樣,但是無疑,若是在異國他鄉,周遭都是陌生的人與事、陌生的語言,無論生活多麼這富足,這真的是幸福嗎?在熟悉的一切裏,再怎麼簡單的生活反而更值得自己去享受,這就是祖國、家與眾不同的地方,那是幸福的終點站。

第3篇

當我第一次看到“幸福終點站”的名字時,我是在猜測這個故事。認為這是一個悲傷的結局,畢竟,“幸福”到“結束”,幸福該説什麼呢?而真正看完電影才知道所謂的“結局”就是幸福的到來。首先,名字的誤解可能是由習慣性思維造成的。

在影片的開頭,有一些敏感的問題,比如指責中國遊客偽造證件矇混過關。似乎沒有考慮過這樣的命名詞?劇作家應該知道這樣敏感的問題是不能公開發表的吧?但為什麼它仍然毫不猶豫地播出?我認為在這一點上生活中應該有一個原型,在這裏我們只討論這個問題。除了這些稍微敏感的話題,我只想談談victor的經歷和我自己的一些感受。

這部電影一開始很有趣。由於維克多隻懂一點英語,所以他在和機場經理交談時很有幽默感。當時,他不知道他的國家因為戰爭而陷入內戰,他的國家在政治意義上已經消失了。當管理人員向他解釋時,他並不知道。

他似乎意識到了什麼。當他回到機場候機大廳時,他在機場的電視上看到了關於他國家的報道。即使他不懂英語,他在圖片上看到的一切都足以使他明白他的國家正在發生戰爭。在那一刻,他好像失去了靈魂。焦慮和恐懼席捲了他。他一直在機場跑你想證明什麼?在我看來,這可能會稍微緩解他的不安。最後,他的心都碎了,他接受了這個事實。可以想象他當時是多麼無助。在一個陌生的國家,他沒有語言,也不會走路。連衣食住行都成了問題。一開始,機場裏沒有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就連政府也不願接受這種“麻煩”。他沒有辦法。他不得不等待,直到他的國家結束了戰爭,直到他的`地位恢復,直到有一天他可以實現他的承諾。

影片中的許多情節都深深打動了我:首先,當機場經理需要維克多回答他對國家的恐懼時,他堅決地説不:“這是我的國家,我的家,我為什麼害怕。”可見維克多對國家的愛是多麼的執著,沒有什麼能改變他心中的國家,我們的國家將永遠是我們的國家和我們的家園,無論是在戰爭中還是在政變和內亂中。這種痴迷的力量是巨大的,什麼也改變不了。

第4篇

這個星期看的《幸福終點站》,帶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蘇聯解體,維克多所在國家卡岡日亞失去政權,他為了完成父親收集報紙上所有人物的簽名的遺願(此時還剩最後一個人在美國紐約),來到美國紐約,卻被扣留在機場9個月,失去了擁有簽證的權利,只能靠推車,刷牆,當月老,以此來獲得口糧。通過看雙語詞典來學習英語。光頭負責人是大反派,阻礙他與女主相戀。女主是另一個人的情人,也是空姐,習慣了漂浮不定的生活,錯把愛情當作激情,從而沉迷於當第三者無法自拔,失去了女性的'尊嚴。第一次相遇,男主扶起了摔倒在地的女主,並告訴她哪裏可以領取高跟鞋。第二次相遇,男主打招呼卻被忽視,看到女主和另一個男人親吻。第三次相遇,他目擊女主在給男人打電話,卑微邀請卻遭到拒絕,他安慰她,並遞給她紙巾,她邀請他吃飯,他無法表明處境,拒絕了她。第四次相遇,他設計好遇見她,邀請她吃飯,他們扔掉了她的傳呼機,感情昇華,約定下一次見面。第五次相遇,此後,光頭大反派出場,告訴女主男主沒機會説出的真相,女主感到受到欺騙,去質問男主,瞭解男主的神祕罐頭中的父親的故事,感情升温。第六次相遇,男主國家解放,女主通過男人使男主得以入境,代價卻是留在男人身邊。第七次相遇,男主眼睜睜看女主與男人一起離開。第八次相遇,男主在美國又遇到了女主,流蕩在他們眼中的是淡淡的釋然與懷念,雖然不能在一起,但這段美好的經歷卻能温馨地生長在二人的心中。結局並不重要。相遇就是結局。

有的時候,我們過分關注最後的結局,而失去了對過程的分析,其實經歷才是最重要的東西,史鐵生曾有過一段愛情,最後卻因自己意外患上雙腿殘疾而戛然而止。當友人問他是否後悔選擇離開另一半時,他毫不猶豫地説:“不。”於他而言,這是一片朦朧的温馨與寂寥,即使已經離他而去,卻也永遠留在了他的心間,日後回想時,臉上想必也會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吧。

?我認為這部電影與史鐵生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最後引用電影中的一句話,願所有心懷執念的人學會去諒解,去放下。

第5篇

幸福終點站這部電影還是很喜歡。唯獨結局讓我無法理解。在快結尾時我以為維多克在拿到簽名後會回機場。會在機場遇見艾米麗婭。最終維多克帶着艾米麗婭回到他的祖國卡高基,然後倆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沒想到電影在維多克拿到簽名後就結局了。真讓人難以理解啊。為什麼要製造這樣令人惋惜的結局啊。

既然結局註定他們不能在一齊。在維多克講述自己那個罐頭裏故事的時候。維多克感動了艾米麗婭。還有艾米麗婭説:“我這一生都在等待着,只是不明白到底在等誰。”這話是多麼的撩人心絃啊。最後兩人相互靠近擁抱、親吻。在那時我以為兩人最後必須會在一齊,沒想到在艾米麗婭幫維多克拿到一天的簽證時卻説她和那個有婦之夫在一齊了。真讓能難以理解啊。那個有婦之夫在艾米麗婭打電話時她哭了。説明他明顯辜負了艾米麗婭。在説了一個女的和一個辜負的她有婦之夫在一齊有結果嗎?這與維多克的真心真意是格格不入啊。再説艾米麗婭也喜歡維多克啊。觀眾多麼期盼這對有情的戀人能成眷屬來印證電影的主題啊。為什麼啊?斯皮爾伯格與編劇是幹嘛的啊?為什麼要製造一個讓觀眾不能理解、難以理解的結局啊?

湯姆漢克斯的《荒島餘生》結局也有點類似。但是女方期望破滅(期望不存在了)選取了與別人結婚。最後漢克斯回來了。女方都有孩子了。而且女方家庭生活和睦、幸福。漢克斯如果再介入就意味着對這個家庭幸福的破壞。漢克斯選取放下這點觀眾能理解。再説《荒島餘生》描述的重點也不是兩人的感情。所以感情也不是觀眾看這部電影的第一期望。

而《幸福終點站》就不一樣了。電影的資料大部分都是描述維多克的不幸遭遇後與艾米麗婭的“悄然偶遇”。而且兩人的故事有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觀眾看到了合情合理的真愛。看到了年近40兩顆寂寞孤獨的心在等待。在彼此傾訴,在期盼幸福。電影中的有心人彷彿都是為了這份感人的感情而存在。觀眾也被這份感情打動。電影的第一主題就應是兩人的感情。第二才是維多克父親的心願。兩人的`感情才是這部電影的主軸。維多克父親的心願才是電影的插曲。而且他父親的心願是電影后半部分突然冒出來的。觀眾對他沒有感情與期盼。兩人的感情才是觀眾期盼所致。然而事與願違。艾米麗婭居然在與維多克真心相愛的狀況下突然與那個有婦之夫在一齊了。有必要為一天的簽證這麼做嗎?是這個原因嗎?有必要務必這麼做嗎?兩人在一齊有結果嗎?我抓狂!我不能理解!

第6篇

電影《幸福終點站》講述了男主角維克多為完成父親的遺願——獲得爵士樂明星高樂的親筆簽名而前往紐約,卻因國家發生政變,身份不被認可而滯留機場的故事。維克多在機場等待的九個月裏,學會了照料自己的生活,甚至找到了一份建築工的工作。憑藉一顆善心,維克多在機場結識了很多好朋友並贏得了頗高的人氣,在朋友的支持下,維克多衝破了機場官員弗蘭克的重重刁難,在祖國戰爭結束,自己身份重新被認可之時踏上紐約的土地,完成了父親的遺願。

這部影片中有很多因維克多笨拙的表現而引發笑料的鏡頭,但與其説這是一部喜劇片不如説這是一部立志的教育片。在電視上看到祖國飽受戰爭的蹂躪,維克多憂愁悲哀,我看到一顆熱愛祖國的赤子之心;在官員弗蘭克的阻撓下,維克多在機場自力更生,我看到一股堅強不跨的生命力;維克多堅守完成父親遺願的信念,沒有被弗蘭克的勢力嚇倒,我看到一種敢於為履行承諾而犧牲一切的精神。

維克多執著地完成父親的遺願,履行自己的承諾是貫穿影片的線索,是影片的一大亮點,也是打動我們所在。對於一個常人來説,國家遭難,身份不被認可已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在被遣返的狀況下可能會拋棄初衷,以後再找機會收拾殘局。但維克多始終將自己的承諾當作一盞新燈,它發出的光亮是維克多毅力不倒的動力來源,儘管外部環境艱苦,茫茫人海中沒有熟識的人能夠幫自己的忙,維克多心中的承諾促使他靠雙手謀生計,並贏得了一份感情。維克多心中的承諾是他期望的燃料,維繫着他內心的執著。影片結尾處維克多抱着裝了親筆簽名的罐頭並奉上深情一吻的鏡頭深深地打動了我,這個吻出自對自己履行完承諾的.喜悦與自豪,出自對已逝父親的懷念,出自對自己許下承諾的愛。

放眼當下社會,欺騙與謊言似乎一向侵噬着人們的生活久久不肯退去,浮躁的氛圍似乎早已容不下一顆堅守的心,我們往往被眼前的誘惑與便利迷離了雙眼,忘卻了最初的方向,丟棄了自己的信仰,將自己當初信誓旦旦許下的承諾隨手一擲,任其沉入深不可勘的海底。或許我們貞德就應波開內心的樊籬,從維克多那深情而自豪的一吻中感悟到一些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