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三年級端午節優秀作文範文5篇 三年級國小生的端午節佳作,看這裏!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6.4K

在端午佳節即將到來之際,為了激勵三年級學生增強民族文化自覺意識,打造一個濃郁的端午節氛圍,我們整理出了本站歷年三年級學生的端午節優秀作文範文。這些作文或謳歌端午節的傳統文化,或呈現孩子們在節日中的親情感悟,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無不體現了國小生的智慧和文化素養。

三年級端午節優秀作文範文5篇 三年級國小生的端午節佳作,看這裏!

第1篇

端午節由來已久農曆五月對應地支中的“午”。“巳”、“午”、“未”三個月是夏季,夏季在五行中屬火,“巳”是火的出生狀態,“午”是火的極盛狀態,“未”是火的衰墓狀態。火氣到了極盛的狀態,也就是陽氣達到了極盛狀態,就會物極必反,陰氣開始產生。五月初五是五月的開端,從此之後,陰氣開始產生,並逐漸增強,是陽氣強盛的頂峯,又是陰陽變化的開始。大家都知道“否極泰來”這個詞,否卦(三陰在下,三陽在上)是七月,它的極限就是代表十月的坤卦(六爻全陰);但是,與此相對應的還應該有個“泰極否來”,只是因為人們喜歡事情從不好到好,所以,不大提這個詞。泰卦(三陽在下,三陰在上)是正月,它的極限就是代表四月的乾卦(六爻全陽)。因為到了五月初五時,已經開始“泰極否來”,所以,中國人很重視這個轉變,而且要通過一些方法來消除陰氣開始強盛可能即將帶來的不祥之氣。

為什麼又把時間定為“初五”呢?一方面因為“五”與“午”諧音,“五”字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天地之氣相交合,與“五”相對應的五行中的“土”又代表着轉化與過渡;另一方面,中國的“陰陽合曆(即農曆)”每月的開端並不是“七年級”,而是根據那個月的“節”(二十四節氣中的節)來確定,比如一年的開始不是從正月七年級開始,而是從立春那天開始,夏季不是從四月七年級開始,而是從立夏那天開始,因此,夏季的開始結束是到夏至,初五前後正是夏至的時候。

從五月是陽氣極盛、陽氣是正氣來説,“端”是“正”的意思;從五月是陰氣開始的時候,所以也可以説是“初”的意思,因此,“端五”也可以稱為“初五”。因為“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五月正是“午”月,因午是陽氣極盛而同時轉衰的時候,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所以也稱重五或重午。因為端午是天地之氣陰陽轉化的過渡點,此前是一年中陽氣由初生到極盛,此後是陰氣從初生到極盛,所以又叫天中節。如此等等,還有很多,不再多加解釋。

關於端午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説法,諸如:紀念屈原説,起於三代夏至節説,惡月惡日驅避説,吳越民族圖騰祭説,等等。其中,紀念屈原説為這個節日增加了人文精神的內涵,應該是後起的;三代夏至節説是與我國的歷法緊密相關的,應該是較早的,雲塵子主張採用此説;惡月惡日驅避説與我國的歷法和術數觀念有關,與第二説並不矛盾;吳越民族圖騰祭説帶有明顯的地方色彩,而且以圖騰作為切入點來加以説明,是近代以來的説法。

三年級端午節優秀作文範文5篇 三年級國小生的端午節佳作,看這裏! 第2張

第2篇

五月初五,淚羅江邊,你——屈原,內心充滿矛盾,充滿無奈,你是多麼希望能夠報效國家,為國捐軀,可是天妒英才,不識人才得大王不給你機會,他昏庸無能,把大好江山毀於一旦,你被眼睜睜地看着國土被一次次侵蝕,直到再無楚國存在。大江彭湃,洶湧着向東流去,你的心隨着這江水那樣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滄桑,楚國已不復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你輕輕地哀歎,眼角間流下難以掩飾的淚水,一滴滴那麼晶瑩,發出多麼柔弱的淚光,蒼白的臉色中,勾住過往,遙望藍天長長地哀歎一聲,無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詩歌,歌聲響徹天地,似乎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義”。悲哀的聲音中,表達了你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表達了你懷才不遇的無奈心情;表達了你對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中的哀憐之情!但不管你如何大聲,可“伯樂”卻不知在何處,你的一腔熱血只能演變成滿腹悲憤。你無奈,發出千歎萬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

淚羅江邊,大風狂吹,江水更加洶湧,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輕輕一躍,就此殉身。

你,就是這一躍。從此,大地上就少了一個偉大的愛國詩人;從此,中國傳統節日中就多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端午節。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後,有多少人為你而淚流滿面,直至今日,仍有多少人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愛國情懷讓我們讚歎不已,身為炎黃子孫的我們一定會繼承和發揚你的愛國精神。從你殉身的那一日,“賽龍舟”便出現了,和“吃粽子”一起成為端午節的特色,和你一起成為中國的傳説。為了什麼呢?為了紀念你——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緬懷你的愛國精神!

一本《離騷》,使中華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個端午節,使中華民族擁有傳奇的一面;一種愛國情懷,更使中華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這一切,都是源自你——屈原。或許在你投江之前,你為自己無法救黎民於水深火熱之中,而感到遺憾,但是我想你現在知道你為中華民族的人民做了那麼多事,一定會感到很欣慰。

我為你而驕傲,又為你而悲哀。驕傲的是我們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而自豪;悲哀的是時代的背景讓你的才華無法施展,正所謂“千里馬”常有,而 “伯樂”卻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到這樣的“主”啊!

今天,我們仍然過着這耐人尋味的端午節,為的是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第3篇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過節時間是農曆五月初五。

端午節的習俗有掛艾條、飲雄黃酒、吃粽子和賽龍舟。

掛艾條和飲雄黃酒是為了辟邪。有些地方的人們會在端午節時期在自家門口掛艾條等草藥,據説可以辟邪。端午節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温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而艾草具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雄黃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的白酒或黃酒。端午節這天,人們把雄黃倒入酒中飲用,並把雄黃酒塗在小孩兒的耳朵、鼻子、額頭、手、足等處,希望這樣做能夠使孩子們不受蛇蟲的傷害。你一定聽説過白娘子和許仙的故事吧?!白娘子就是誤喝了雄黃酒後變回了真身白蛇,嚇死了許仙的。

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為什麼要紀念屈原呢?這有個故事。

屈原是楚國愛國詩人、政治家。秦國攻破了楚國都城,屈原見楚國人一個個被殺,寫下了一首詩,就撐船到汨羅江,在腳下綁了石頭,投江自 殺。

後來,百姓擔心屈原的肉 體被魚蝦吃掉,就把食物裝在一片片又粗又長的綠色的葉子裏,包裹起來扔到江裏,這樣魚蝦就去爭搶這些食物,沒有去啃噬屈原的肉 體。後來,兩岸的百姓想找回屈原的屍體,就划船在江裏尋找。為了儘快地找到屈原的屍體,他們劃來劃去,劃得非常快,慢慢地就形成了賽龍舟的活動。除此之外,端午節賽龍舟還和一種奇特的自然現象有關,那就是“龍舟水”。“龍舟水”也叫“端陽水”、“端午水”、“龍降水”,是中國華南地區端午節前後的一種奇特自然現象。端午節前後,中國南方暖濕氣流活躍,與從北方南下的冷空氣在黃赤交角處的廣東、廣西、福建一帶交匯,往往會出現持續大範圍的強降水。所以,這也是賽龍舟活動主要在中國南方舉行的原因之一。

我喜歡端午節,因為我喜歡吃粽子,尤其是吃着自己親手包的粽子,那滋味兒簡直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你喜歡端午節嗎?能和我分享你和端午節的趣事兒嗎?

第4篇

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是相同的。

端午節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備牲醴。每次端午節,奶奶家都會包起粽子。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拿出兩片一大一小的粽葉,學着奶奶的樣子折出一角,再在摺好的角筒上放入一點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塊肥肥大豬肉,又用糯米蓋得嚴嚴實實的。

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心想:簡單的包粽子根本難不住聰明的我。可是當我再把粽葉蓋好時,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似的不聽我的使喚,接二連三地都跳了出來。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圍”——把一些糯米弄掉一點,我才舒了一口氣,心裏的一塊沉重的大石頭放了下來。我經過了一些小挫折,總算到了最後的一個步驟——扎棕繩。粽子要包紮嚴實才好吃,所以我接過棕繩,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這才交給奶奶。這時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門手藝活兒,包起來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們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紀念屈原這種偉大的愛國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節的傳統風俗。藴涵着祖國人們深深的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絢麗的文化,它起源於中國,發展於中國,我們要保護它,傳承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節日。

第5篇

“加油!一二……”這是哪傳來的聲音?喔原來是我們小記者在賽龍舟呀。

今天是我們小記者在當陽夏令營活動的第二天,老師為了培養我們的團隊精神,把我們帶到了青龍湖,進行賽龍舟的比賽。

前兩場,我們都力勝對方。可對方隊員卻大叫不公,説他們男生少,鼓手差,暈船多。老師只好調整。

調整後,兩隊的實力就差不多了。我們隊也都知道,接下來的比賽要想取勝可不容易了,要靠團結,而不只是力量了。

“好,開始!”隨着鼓手的一聲吆喝,比賽開始了。“加油!一二!加油!一二!”我們伴隨着鏗鏘有力的鼓聲大聲的吶喊着,心中燃起了鬥志。大家隨着口號聲,一起用力,一起使勁。

已經超過他們了。我下意識的回頭看了一,只件他們手忙腳亂,正互相埋怨,前面的在劃,後面的在説,動作極不一致,更沒有領頭羊喊口號。我心想,我們還是團結力量大呀!

可漸漸地,我有點體力不支了,但終點還沒到。休息會兒嗎?不行,我要堅持,為了勝利,我要堅持,為了團隊,我要堅持,就是為了證明自己,我也要堅持。最終,我們隊取得了勝利。

這次活動讓我懂得了:在賽龍舟中,不僅要團結,還要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在學習、生活中更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