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穹頂之下觀後感7篇 “穹頂之下”:探尋人性、真實與希望的邊界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97W

《穹頂之下》是一部由中國導演崔子恩製作的紀錄片,記錄了在中國北京大學的一次公開演講。這場演講由著名知識分子郭文貴主持,並與來自中國政府的謝國民進行了激烈的辯論,探討了中國政府與民間人士之間的矛盾和分歧。本片呈現了現代中國的政治現狀,令人思考。

穹頂之下觀後感7篇 “穹頂之下”:探尋人性、真實與希望的邊界

第1篇

在看柴靜拍的《穹頂之下》之前不久,曾看過一篇文章,主要討論使用財富的遠見與短視。文中大概舉出這麼一個例子:

同樣是一片礦區,如果礦主將收入的50分配給職工,那麼,滿足基本的生存需要之後,職工將會擁有剩餘的金錢,就會追求娛樂、發展、教育等相關的服務,進而推動本地區的經濟增長。長此以往,數十年之後,當這片礦區枯竭的時候,整個城鎮已經發展起來。之前的礦場主還是富人,但是,他的周圍同時也多處了許多富人。財富便可藉此延傳下去!

而同樣是一片礦區,如果礦主只將10的收入分配給職工,而將90的收入收入自己腰包。那麼,結果是職工只能夠蛢命工作以維持基本的生活。長此以往,數十年之後,當這片礦區枯竭之後,整個小鎮又將變成之前貧瘠的小鎮,礦主依舊是這裏的首富,但是,周圍都是一幫窮人。在這樣的環境之中,除了離開小鎮,富人的財富很難以得到保全。

仔細想想,這是非常常規無奇的例子。從這個例子中,原文的作者指出在國內,許多富人都及其短視,所以,國內才有劫富濟貧的説法;所以,國內才有富貴不過三代的説法。在這一點上,鄙人深表贊同。其它暫且不論,僅僅憑藉這一點,柴靜的做法就非常值得欽佩!

柴靜關於霧霾的紀錄片《穹頂之下》看完之後,有一點被震撼到了。主要有兩點:

其一,此個記錄篇是她私人出錢贊助拍攝,百萬的投入以及前後一年的製作時間。這樣的成本令人吃驚。想想當下社會,即便是與自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情,能夠動用這樣的成本去製作、實現這樣的意見事情的人又有多少?柴靜去做了,所以她得到了眾多的幫助,所以她做成了。

穹頂之下觀後感7篇 “穹頂之下”:探尋人性、真實與希望的邊界 第2張

第2篇

從網上聽來的超火的《穹頂之下》,這部片子説實話,我不確定是紀錄片,還是演講,不過先來説感受吧。

看完之後超級激動,看着窗外灰濛濛的天空,想着12369,想着污染地圖,好想自己立刻去拯救地球,可是就我一個人,再怎麼樣,也要大家一起努力才行吧。

作為國小生,對政治什麼的先不管,光從表面上來説,柴靜是説出了所有為了環保事業而奮鬥的人想説的,言辭有點激烈,那是因為只有非常少數的人去做,大部分人都置之不理。想想那藍天白雲,想想暖烘烘的太陽,想想繁星閃爍的天空,為了這些,難道就不應該去做一件小事,來挽回這些景象嗎?就算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當整個國家都毀滅了,利益還有用嗎?

我是支持柴靜的説法,那些數據和別的國家的努力,都讓我們看到了中國也應該加把油,別人可以,為什麼我們不可以?法律應該嚴格執行,不能把這些當成廢話。為什麼英國在經過災難後,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而中國卻在霧霾已經纏繞着這些原本"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引無數英雄盡折腰"的景象一天天的消失,採取的行動卻微乎其微呢?就真的沒有考慮過嗎?

説着説着,我也激動了起來,以前看過的濫殺動物,往食物裏放各種添加劑的紀錄片,地球難道還不夠慘嗎?地球在中國這片豐富的大地上給予了各種東西,讓這片土地強大,難道現在對這片美麗的土地的回報,就是毀滅嗎?

我想不是的,每個人其實只要做一件小小的事,比如離得太近的地方就走路,該節約的節約,這些事應該幼兒園,國小時候都講過吧,請為地球,或者説我們生活的地方變回青山綠水吧!

第3篇

人在世時,有許多事情是無法抗拒的,其中的一件事就是呼吸。

推開門,邁開步,這“仙氣繚繞”般的景幕映入眼幕,深深地歎了一口氣,重霧霾!這潔白散漫的霾並不像它看起來那麼幹淨,裏面摻雜着許多有毒物質,侵蝕我們的生命。

柴靜是一位記者,一位母親也是一位能夠站出來吶喊自己心聲的人,她是一位勇者。

作為一位記者,她深入調查污染新聞事件,這其間的艱難險阻也無法想像,她渴望真像與治理,她的探索之心值得肯定。

作為一名母親,那藴含着她對女兒的愛。我不是一位母親,我無法完全從一位母親的角度去體會柴靜對女兒的感受,但是,我是一位女兒,作為女兒,我不想讓我的父母受到傷害,這也是血緣之愛。

作為一位勇於站出來的人,首先必須敬佩她的勇氣,她不是一個人的努力,而是代表所有內心有所不安於現狀人的吶喊,我們及我們的兒女後代需要生活在藍天白雲下,呼吸乾淨新鮮的空氣!

霧霾僅僅是個開始,是自然對人類的警告,人們若只是單方面追求經濟,天災是無法預計的,物極必反。人們看看自己身邊,恐怕早已不是兒時的記憶了吧。我懷念,懷念小時候的那條小青溝,那裏的水又透徹又清涼,我脱掉鞋子輕輕踏下去,卻不小心滑倒坐在了水中,濺起了水花,漣漪一層層擴散,岸上的小夥伴也打趣地調侃着,青葱的年華……

第4篇

我們活在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霧霾一直是個大問題,每個人都知道它有害、應該防治,然而真正瞭解霧霾、知道該怎麼做並願意去做的人太少太少。

柴靜提出了三個問題:霧霾是什麼,霧霾從哪裏來,我們該怎麼做。

我看到了霧霾的可怕,這種感覺是以前不曾有的,我相信每一個看過“穹頂之下”的人到有這種感覺,以前覺得模糊的忽遠忽近的霧霾原來早在我們的生活中造成了這樣巨大的影響,而曾經的我並不知道。

我想只有切身地感覺到它的危害,才能真正自覺自願地為解決霧霾問題貢獻一份力量。這大概也是柴靜想要做的,她想用這樣的方式讓每個人到意識到問題,感覺到危機併為了改變它而努力,而並不只是像以前那樣,僅僅知道而已。

網絡上也有一些關於穹頂之下的負面評論,最大的爭執點就是許多人認為柴靜給大家講的無非也只是一堂課而已,所提出的具體建議能不能應用到現實生活中,還是得打一個問號。

“中國,還太窮。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你只能選擇一個。”這是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面臨的問題,事實上不只過去和現在,只要國家發展,這個矛盾永遠避免不了,所以我們也不能永遠把發展當作擋箭牌。

柴靜所提出的很多建議,例如洗煤,我也並不知道它是否可行,但至少提出了一個方法。柴靜並不是專家,她做的就是儘自己所能出一份力量,不管這份力量有多微薄,至少好過袖手旁觀。很多人在説她的數據不精準,給出的建議異想天開,可是這些人自己又做過什麼呢?

柴靜的“穹頂之下”,除了普及霧霾知識,它最可貴的其實是告訴每一個人:我們都可以用自己最大的努力,還回一片蔚藍天空。

第5篇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你站在我面前我卻看不清你”這並不是笑談,而是我的切身經歷。

曾經我誤認為這江南水鄉般的朦朧是我熟悉的"霧",曾經我誤認為這是"山色空濛雨亦奇"的古典浪漫。曾經我誤認為pm2.5離我很遠,直到看了《穹頂之下》,pm2.5這個不知道被百度了無數遍的名詞進入了我的世界。原來那不是霧,那也不是浪漫,那是霾,可怕的霾。

小時候,家裏剛剛換了有天窗的車子,每到晚上,總纏着媽媽帶我去兜風。不為別的,就為了躺在車裏,伴着徐徐夜風,透過天窗看夜空中那繁星點點。

而今,記憶中的那片藍天已漸漸離我遠去,記憶中的那座小城市,也已然高樓林立。記憶中靜謐的夜晚已變得車水馬龍,我試圖尋找尋找童年時那些會説話的星星,但是透過高樓的縫隙,厚重的霧霾壓的我喘不過氣來。

?穹頂之下》深深地刺痛了我,我已經沒有和媽媽開車兜風的性質了,因為我知道汽車尾氣會對環境造成巨大的傷害。待在温暖的卧室中,我也不再覺得是一種享受,因為我知道取暖燃燒的沒是造成霧霾的來源之一。

不要在沉迷不悟了,看清形勢吧!為了自己,為了家人,為了社會,伸出一雙手!來保護環境,讓晴空萬里的藍天重返我們的世界吧。

第6篇

最近網絡上藍黑與白金不斷混淆着我們的視覺,開學風也不斷襲來各種版本。正想着該寫點兒什麼的時候,突然看到央視辭職後的柴靜,自費近一百萬調查探尋問題的答案,這部由母親柴靜完成的紀錄片《穹頂之下》,不由得讓我們沉思……不得不讓我們震撼。

剛剛大學畢業的我們,是一羣希望改變世界的人,期望着在未來世界變得更好更方便。我們在科技的路上高效地奔騰着。然而,有一天,我們發現這個世界已經病了。我們引以為傲的陽光和空氣,不再是那麼美好,當呼吸乾淨的空氣變成一種奢侈,當孩子再也看不見星星,當你不再放心把自己守護的生命,交到自由世界的廣闊户外時。我們是不是應該做些什麼?我們又能做什麼?

我只知道,作為一名火力發電廠的普通電廠工人,我很驕傲我們公司為了給#1機組脱硫提效,為了環保減排,於14年11月15日正式啟動了濕式電除塵器技術改造。直至今日無意中登高而望,才發現不知不覺中,這座鋼架結構的大傢伙已經初顯輪廓。我也知道,這是我們公司對環保減排的極大重視。我更知道,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高參數、大容量、高效率、低污染的“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的燃煤火力發電廠,環保減排我們一直都沒有間斷過,我看見了,我們為之努力了,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從未停歇。

是啊!正如柴靜在視頻裏所説的那樣,除了悲觀,我們還可以有更多的作為。請相信,天空會更藍,世界會更美!就像我們小時候那樣。

第7篇

這是一個説起來可笑的事情,和我們從小在教科書上學到的權利與義務相統一這個備受哂笑的教條背道而馳!去年(20xx年)底央視新聞報道中國的投資規模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投資規模和增速最快的國家,沒有之一!在中國經濟火箭電光火石般提速的今天,中國最偉大的受税機構有關部門與中國最大的納税大户中石化、中石油這樣的國企巨頭們在中國最光鮮的城鎮化進程中唱着喜慶的雙簧,卻對於飲鴆止渴般的通過不合理的重度能源消耗盲目為不合理的經濟增長方式助威加油。而唯一的制衡法律卻遊戲般走馬觀花在企業圈子裏溜達了一圈後繼續睡大覺,空、悲、歎這樣的情緒足以讓所有新聞人瞠目結舌。

最驚悚卻又發人深省的歷史回顧:倫敦煙霧事件和洛杉磯光化學污染事件。

如果污染繼續下去,中國的下場有無前車之鑑?這個答案貌似是我們中學時代歷史教科書上一筆帶過的舊聞:倫敦煙霧事件和洛杉磯光化學污染事件。沉痛到讓地球人無法接受的故事,發生在了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幾個國家:美國、英國很難想象,當中國最發達的城市被鍍金的發達經濟逼近空氣污染的毒氣集中營的時候,那些罪魁禍首會否追悔莫及?!羞愧難當的情緒,通常只有在人類無法,直面自己的良心的時候才會出現。而這樣的情緒下,再冷靜的環境解讀顯然對於那些腰纏萬貫的鉅商富賈只會演變成毫無任何意義的蒼白的説教。誰能在中國環境被經濟推進火坑之前拉他一把?政府?企業?千千萬萬生活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芸芸眾生?都有?我希望都是,而且應該必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