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調查總結之七成00後嘴上無所謂其實偷偷努力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83W

有些路雖然很遠,走下去會很累,但是如果不走,會後悔一輩子!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調查總結之七成00後嘴上無所謂其實偷偷努力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調查總結之七成00後嘴上無所謂其實偷偷努力


中國青年報消息,“我沒辦法一輩子做一件沒有創造力的工作。”00後泠航曾在民生證券實習,在他眼裏,一份工作是否具有創造力、是否能給予他足夠的參與度、是否讓他有實現從0到1的突破的機會,是他在求職中最看重的。興趣、薪資等,不是決定泠航求職方向的首要考慮因素。
 
  成長空間、工作環境,也是廈門大學的吳鈞昊所看重的。“剛畢業的時候,我想多花時間和精力讓自己得到鍛鍊和提升,就和當年決定考研一樣,想學更多的東西,也希望有更大的平台,讓自己有更多可能。”
 
  秋招季來臨,第一批00後即將加入求職隊伍。中國青年報·中青校媒面向全國各地大學生髮起關於就業的調查,回收2700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各個行業中,互聯網行業最受歡迎,64.33%大學生希望畢業後能進入互聯網行業工作,其中近八成工科生將其作為自己的求職目標。此外,文體產業(42.55%)和教育行業(40.59%)僅次於互聯網行業,分別排在最受歡迎行業的第二三位。針對大學生對企業的好感度的調查結果顯示,受訪00後大學生最嚮往的企業前三名分別是字節跳動、阿里巴巴和京東。
 
00後把工作當舞台,互聯網行業受歡迎
 
  經歷了7份實習後,中央財經大學的餘笙笙在今年春招時收到了互聯網公司產品經理崗的轉正錄用函。在求職過程中,她最看重工作的成長空間、價值感和挑戰性。“在互聯網公司會有非常高速的成長環境,感覺每一天都在學習新的知識。”職場帶給餘笙笙的不僅是技術層面的成長,還有和同事、負責人相處中發現的工作方法。“這份工作中,負責人不會干涉我太多,需要我發揮創造性。在字節跳動實習期間,我要負責協調二三十名工程師一起去完成一個項目的開發,這樣的工作讓我成長很快,也更有主人翁意識。”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對於00後而言,工作不是單純的“飯碗”,這屆年輕人把工作當成展示、發揮的舞台,比起賺錢,他們更在意成長空間和個人在工作中的價值體現。在受訪大學生首次求職最看重的工作屬性中,成長、個人能力提升快(67.24%)排在首位。價值感、讓人感受到工作的意義(49.07%),高薪、滿足物質基礎(40.64%),熱愛、在自己喜歡的領域閃光(32.35%),創造、能完成從0到1的突破(29.57%)等,也都是00後在求職中所看重的。
 
  2021年曾在《奇葩説》節目中以一句“(下班後的工作消息)已回未支付”引發網絡熱議的宋子寅是一名程序員。回顧自己的工作經歷,他覺得如果把“戰線”拉長,從個人長遠發展的角度看,“平台比薪水更重要”。工作第10個年頭,他仍然能明顯感到工作帶來的新鮮感和挑戰。“互聯網這個行業是不斷變化的,永遠有新挑戰、新問題,這意味着更多的機會、更多工作場景和更多發掘自身潛力的可能。”在公司裏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主導工作,也是他喜歡的工作氛圍。
 
  伴隨着對未來的思考與求職的壓力,蘇州大學的大四學生郭怡寧正式成為“畢業生大軍”中的一員。雖是就讀於旁人眼中熱門的金融專業,郭怡寧卻有着跨專業就業的想法。綜合考量下,她將個人興趣和前景穩定擺在了求職參考因素的前兩位,進入蘇州日報社做一名新媒體編輯,成為有過豐富校園媒體工作經驗的郭怡寧的第一選擇。“當然,如果能在蘇州當地的中國小做一名教師,也是不錯的。”
 
  之所以選擇留在蘇州,除了不可割捨的家鄉情結外,郭怡寧更看重的是城市的發展潛力。作為“新一線城市”的“固定嘉賓”,蘇州無論在經濟實力、生活便利性還是未來可塑性上,都有獨特的魅力。“蘇州正處於蒸蒸日上的發展狀態,無論是資源平台還是工作環境都十分理想。”在她看來,當下正是為家鄉發展添磚加瓦的好時候。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到新一線城市發展(43.89%)、到二三四線城市建設家鄉(32.59%)的吸引力,超過了在北上廣深(20.10%)等一線城市打拼。
 
  南方的城市是泠航最心儀的選擇。“生活成本相對不高,城市不算特別大,出行時間短,生活舒適度高,是我比較嚮往的。”泠航曾在廈門生活過一段時間,美味的食物、令人舒適的生活節奏讓他心馳神往。他笑稱,刨除房價因素外,“廈門就是一個完美的城市。”不過,兼具現實和理想主義的泠航坦言,最終去到哪座城市,取決於自己能拿到哪家公司的錄用函。
 
七成大學生嘴上説“躺平”其實比誰都努力,超九成只是過嘴癮
 
  前不久,“5G衝浪小能手”泠航刷到一條微博,內容大意是年輕人不能躺平。在泠航看來,身邊大多數年輕人説“幾乎躺平”,是一種戲謔、安慰自己的方法。“沒有人會真的躺平,大多數人説‘躺平’可能是偶爾放鬆。今天沒完成的工作,明天還是要完成的。”實習開始後,泠航和朋友建了一個微信羣聊,名字叫“摸魚經驗分享組”,儘管名稱戲謔,但羣聊的主題除了偶爾的插科打諢,更多的還是相互鼓勵,為彼此加油。他清楚地知道,“我們做不到完全‘躺平’的。”
 
  自從“躺平”一詞在網絡中出現,網友關於“躺平”“不躺平”的爭論一直持續不斷。對於年輕人怎樣看待“躺平”、在“躺”與“不躺”之間如何選擇,中青校媒面向大學生的調查結果顯示,70.34%受訪者説“躺平”只是過一下“嘴癮”,實際上比誰都努力。14.76%受訪者則認為這個詞是一個流行語,説“躺平”是想追個潮流,還有11.30%受訪者雖然不想躺平,但想通過表達“躺平”的觀點、和其他網友“打辯論”。
 
  吳鈞昊覺得,自己最近有點要“躺平”的心態。原因是他正面臨人生的重要選擇——是繼續實習、準備找工作,還是一門心思讀博、為做研究做準備。“人在有目標的時候是不會想‘躺平’的,只有在不知道目標在哪裏的時候,才會這樣想。我在這時候就忍不住有逃避心理,不想去思考,想着‘橋到船頭自然直’。但每當我要‘躺下’,負罪感又會把我叫起來。”嘴上説着自己要“躺”了,身體的行動卻很誠實——他忍不住約了一位正在讀博士的師兄請教,計劃好了一開學就回學校,和導師聊聊未來的選擇。
 
  “在某種程度上説,‘躺平’也是讓自己有時間去放鬆,不一定是件壞事,可以讓自己獲得一次喘息的機會,重新開始。”階段性工作結束後,旅行、休息、覆盤,各種休閒方式之後重新出發,迎來一個新的開始。這是餘笙笙理解的“躺平”。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00後不僅不要“躺平”,堅韌、能幹是他們給自己在未來職場中的定位。48.15%給自己的職場定位是“能幹的勇敢牛牛,不怕困難”,23.51%受訪者給自己的職場定位“能幹的職場‘秀兒’”。
 
  餘笙笙身邊優秀的同學不少,用時下流行的語言形容就是“明明是個‘王者’,卻偏偏説自己是‘菜狗’(網絡流行語,意為在某方面技藝生疏——記者注)。”“我有一個在北航學計算機的同學,總説自己在團隊中的代碼實力被碾壓,但秋招的時候幾乎收到了所有大廠的頂薪錄用函。”“比你優秀還比你努力”的人,讓她不免更加鞭策自己。
 
七成00後大學生認為工作比戀愛重要,希望10年內年薪百萬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七成00後大學生認為目前工作比戀愛重要,其中26.29%受訪者表示自己更想先工作賺錢,42.64%認為戀愛不可避免要給工作時間讓路。其中,大一學生比大四學生更想工作賺錢,選擇“工作給愛情讓路”的各類專業大學生中,醫學類專業學生最多,工科生則是選擇“再累也要把工作和戀愛都做好”最多的一類。
 
  調查顯示,00後對自己進入職場後的薪資比較樂觀,超過20%的大學生預期自己畢業後月薪過萬,其中8.20%男生和3.25%女生預期自己會進“5萬元俱樂部”。此外,67.65%大學生評估自己畢業10年內會年入百萬。
 
  即將度過工作的第4個年頭,在36氪工作的崔永旺是95後,他已經感受到了來自00後的“衝擊”。“我原來以為我已經是公司最小的了,但現在我們的實習生都是2001年、2002年出生的人。他們衝勁都非常足,確實讓我特別有危機感。”但他覺得這種危機感不是壞事,他關注身邊的00後常用什麼App,觀察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向新人瞭解信息。“他們帶來的新事物,也在推動我往前走。”
 
  工作10年的宋子寅從未覺得職場“老人”可以進入舒適區,尤其是發現身邊的實習生中已經出現了00後時。“現在的職場新人很優秀,他們聰明、穩健,遇事不慌,有非常強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他還記得近期面試一位00後實習生時,發現他的編程技術並不很強,但他完美地通過了3個智力測驗。“我非常震驚,因為那些測驗我都不會。”他笑着説,“他入職以後我發現他學東西非常快,一兩週就能上手,可以開始和項目組一起工作了。”
 
  新人的強勢湧入不免給宋子寅帶來一些衝擊感,但在他看來,互聯網行業是一個一直面臨新的場景和挑戰的行業,對每個人來説,都一直有充足的機會,可以不斷髮掘自己的潛能。這讓宋子寅在工作10年後依然不斷迎來新的成就感——今年春節期間,他作為“頭號答人”答題遊戲直播版的前端負責人,協調許多同事共同完成了這個項目,與此同時,他還在準備《奇葩説》的比賽錄製。結果他在公司的項目成功上線,整個項目組還得到了部門的嘉獎,在《奇葩説》中的“金句”也登上了微博熱搜。
 
  吳鈞昊期待自己在職場中一直保持好奇心。“求知慾是驅動我做很多事的核心,不斷地發現優秀的人,不斷地提問。”在做戰略分析相關工作時,他在公司接觸的前輩有的在證券公司工作過,“他們有一套很完整的思維體系,我會經常去問他們對一個問題是怎麼想的,會從哪些方面拆解一個問題,看他們怎麼寫調研報告。有好奇心,你就能一直學習。”
 
  吳鈞昊曾經在實習中遇到過“人少事多”的環境,還曾經被同事“甩鍋”。“當時我很單純,根本沒意識到,還是有同事和我説了,我才發現原來是這麼回事。”吳鈞昊不喜歡這樣的工作環境。在他看來,自己是一個喜歡大家一起把蛋糕做大的人,不想把精力花在內耗上。但他也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第一次聽別人分析職場的時候,還是很震撼的。從那以後我也會思考自己的説話方式,會不會給別人帶來困擾、造成壓力。從這個角度講,即便是實習階段,職場還是讓我成長得很快。”
 
  中青校媒調查顯示,80.77%大學生最煩同事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此外“甩鍋俠”(46.15%)、“光説不做事的人”(43.33%)也是00後不想遇到的同事。00後最怕的不是工資低(46.83%),而是職場勾心鬥角,上演《甄嬛傳》(74.44%),而實習經驗越豐富的大學生,越怕領導畫大餅。
 
  餘笙笙最害怕工作中遇到無休止加班的人,“明明大家很早就做完工作了,但有人非要待在工位,很晚才下班。” 相比這樣的工作模式,餘笙笙更喜歡高效的工作模式。她很慶幸現在所在的團隊沒有這種問題,大家都以把工作做好為核心導向。被動變成“職場小透明”也是餘笙笙擔心發生的職場問題,“負責的工作不是特別有價值,一直默默無聞地工作,個人成長空間小,是我不願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