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抗擊疫情的英雄人物事蹟作文3篇 英雄抗疫:感動人心的故事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95K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暴發以來,抗擊疫情的英雄人物湧現出來。他們包括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者、志願者等,在抗擊疫情的一線默默奉獻、衝鋒在前。他們是這場戰“疫”中最閃亮的英雄。

抗擊疫情的英雄人物事蹟作文3篇 英雄抗疫:感動人心的故事

第1篇

3月7日下午,山東省援助湖北護理專業醫療隊護士長唐曉培在武漢市東西湖方艙醫院揮手送別最後一批病人。隨着這家方艙醫院休艙,唐曉培和同事們開始原地休整待命。

從2月初接到支援方艙醫院的命令起,39歲的唐曉培在東西湖方艙醫院整整工作了一個月。

“每天都得繃着一根弦。”雖然唐曉培在急診科和icu工作多年,但方艙醫院的工作環境還是第一次碰到。“我們一個護士得照顧五六十個病人,測體温、發餐食、發藥品,還得談心,6小時的工作時間裏就是不斷走,不斷説。”唐曉培説,“説實話,方艙醫院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心理疏導,讓病人有安全感。”

病人剛住進來,情緒都不太穩定,她是護士長,很多病人就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問題找她解決。唐曉培還記得有一家人,丈夫在定點醫院治療,妻子在方艙醫院,孩子在社區隔離點,音訊不通。“我也是孩子的媽媽,一聽情況,心都軟了。”唐曉培説。她趕緊聯繫了艙外的指揮部,輾轉聯繫上了孩子。聽到孩子的聲音,病人心裏就踏實了。

這些事情雖小,但唐曉培覺得很重要。“病人如果覺得你確實是真心幫他們解決問題,心情就會平靜,會配合治療。”她還記得一開始進艙的時候,温度低,一些病人提出要買秋衣秋褲,唐曉培和同事們就把自己帶來的秋衣秋褲和保暖用品送給了他們。

她們的付出,病人們看在眼裏,也記在心裏。有一次,唐曉培忙着工作,沒意識到防護服的領子開了,露了脖子。一位病人立馬提醒她趕緊去加戴一個口罩,他還特意去拿了一個牛奶盒子上的塑料提手,讓唐曉培扣在後腦勺上,這樣可以把口罩掛在防護服外邊。

“當時他對我説,如果你們被感染了,我們會很難受的。”這句關心的話讓唐曉培特別感動。

出艙時,很多病人依依不捨。一名大媽動情地對唐曉培説:姑娘,我看不到你的臉,讓我好好看看你的眼睛。更多的病人會為醫護人員寫下祝福,醫療隊隊員們把心願卡細心地貼在牆上,做成一株“許願樹”。

“我們進來的時候有個心願,就是儘快讓方艙醫院關門!”唐曉培説,“現在方艙休艙,我如願了。”

抗擊疫情的英雄人物事蹟作文3篇 英雄抗疫:感動人心的故事 第2張

第2篇

“抱歉啊奶奶,沒有出入證、身份證,我不能放行的!”

這裏是上海市浦東新區合慶鎮勤昌村塘東街的設卡道口,由於連接着蔡路集鎮,行人車輛來往不斷。守在這個道口的志願者們看上去特別年輕,戴着“疫情防控巡查員”的袖章,口罩上方露出“較真兒”的眼神,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架勢。

勤昌村的青年志願者團隊,6名團隊成員都出生在2000年前後。疫情期間,這些年輕人主動加入防疫志願者行列,把守“道口”檢查關,哪怕親戚朋友,但凡進村,都要掏證件、測體温。6個年輕人做事認真,被同村長輩們親切地稱為勤昌村新出道的“f6”。

上海是超大型城市,僅居民小區就有1.3萬餘個。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織牢織密基層防控網,志願者們數十天如一日,為這裏的疫情防控工作增添了力量,更為千千萬萬的市民帶來温暖。

“各位旅客,健康雲填寫過的請打開手機短信,憑短信出站,請把帽子摘下,前面測量體温!”拿着電喇叭,上海音速青年志願服務中心志願者趙文昊一遍遍提醒出站旅客。隨着返程客流增加,上海火車站疫情防控工作壓力持續攀升。上海音速青年志願服務中心的志願者們“逆行”而上,在上海火車站進出口協助開展進站乘客體温檢測、疑似患者轉運等工作。

抗擊疫情,上海市一批批醫療隊員奔赴武漢抗疫一線,出發前,理髮成了醫務人員的“剛需”。已堅持義務理髮30餘年的“全國最美志願者”殷仁俊帶着“愛心剪”團隊來到醫院,為即將上前線的醫療隊員理髮。面對愛美的女性醫護人員,殷仁俊一遍遍詢問,頭髮剪這麼短行不行?男隊員希望越短越好,殷仁俊乾脆剪起超短髮,“包他們一個月無後顧之憂”。

華東師範大學的公費師範生志願者團隊,發揮專業特長,為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的在滬家庭子女提供一對一專門輔導,包括學科輔導、作業指導、課程學習、讀書交流等,還開展豐富多彩的線上學習活動。

居家隔離期剛滿就報名社區防疫志願者的黨員黃瓊芳,一脱下警服就換上志願者馬甲的社區民警朱慧敏,甘當道口守護者的虹橋高鐵站雙語志願服務分隊……連日來,一大批志願者和志願服務團隊堅守基層防疫一線。截至3月4日12時,上海市各級志願服務組織在“上海志願者網”發佈6936個“疫情防控”志願服務項目,覆蓋道口監測、社區排查、心理援助等崗位。招募上崗志願者超過20萬人,累計服務超過800萬小時,人均服務40小時以上。

第3篇

“董主任,我在電視上看到你了,你現在怎麼瘦得這麼狠吶?我年紀大了,不能給你幫忙,我一點力都出不了。我老伴説我,這麼大歲數了,待在家裏不給社區添亂,就是給董主任幫忙了。你要保重身體啊!”

一通來自90多歲的葉婆婆的電話,讓武漢市江漢區唐家墩街西橋社區書記、主任董守芝,倍感暖心。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董守芝一直奮戰在社區防控一線。24小時開機的她,有時一天要接一百來個電話,大多是求助的,也有表示關心和感謝的。

西橋社區是一個由單位宿舍、“城中村”和部分新建小區組成的混合型社區,有7300多户1.6萬餘人,老舊小區和平房區居多,有400多棟平房,而有物業管理的小區只有6個,11個小區沒有物業。

從年前開始,董守芝和同事們就開始在社區清樓道、清屋頂、清死角,做大掃除,用消毒液在整個社區開展消殺。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疫情蔓延後,董守芝帶領同事開通社區之音,滾動播報各類通告和提示,組織居民在線上學習傳染病防治方法。同時,社區通過微信羣上報信息、工作人員撥打電話、上門排查等方式,開展拉網式大排查,及時發現“四類人員”,梳理蒐集危重在家的基礎病患者信息、需求,特別是尿毒症透析患者、惡性腫瘤以及孕產婦等,以便給他們提供急需的服務。

從事社區工作27年的董守芝深知,社區的疫情防控,必須發動羣眾、組織羣眾、依靠羣眾,必須堅持依法防控、科學防控、精準防控。

西橋社區裏,社區羣干與街道相關部門、物業公司、志願者、網格黨支部成員、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等通力協作,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確保服務不斷檔。

給董守芝底氣和信心的,還有來自家人的關愛。董守芝的老伴身體不好,但總是力所能及地幫她做點事。只要她一到家,老伴總會叮嚀她加強營養、注意休息,又給她衝熱水袋,暖手暖腳。

“自己年齡大了,又患有高血壓,兒子兒媳不想讓我太操勞。他們很擔心我,一再叮囑我要照顧好自己。”董守芝説,每天看看3個月大的孫子的照片,是一種特別的慰藉。

説起疫情結束後社區的優先事項,董守芝不假思索:“安排好值班,讓同志們都休息一下,讓他們養好元氣再來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