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國小一年級上冊數學部編《輕重》教案範本五篇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52W

《輕重》是北師大版國小數學第一冊第二單元20和21頁的知識,它是學生學習了比較大小、多少和高矮、長短的基礎上進行的體驗活動。下面就是編輯給大家帶來的國小一年級上冊數學《輕重》教案,歡迎大家閲讀!

國小一年級上冊數學部編《輕重》教案範本五篇

國小一年級上冊數學部編《輕重》教案範本一

一、創設情境,初知輕重

師:星期六到了,小動物們都在公園裏玩耍,它們玩得可高興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些什麼動物?(出示主題圖)它們在幹什麼?

學生回答後,引導學生觀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蹺蹺板,(小熊、小猴 貼畫 畫蹺蹺板)從它們玩的蹺蹺板中,你知道了什麼?

(板書:輕重)

你是怎麼知道小熊重,小猴輕的?

師小結: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輕和重。(讀題)小朋友小眼睛真亮,通過觀察就看出誰輕誰重。

二、實踐操作,發展認知

1、説一説

如果老師和這位小朋友玩蹺蹺板,猜猜看會怎樣?如果這位小朋友和那位小朋友比呢,(身高、體重相差比較明顯的兩位小朋友)誰輕誰重?一眼就看出誰輕誰重了,真能幹!(板書:看)在咱們教室裏哪兩樣東西相比你一眼就看出誰重誰輕的?在我們平常生活中,哪兩樣東西相比,我們一眼就看出誰輕誰重的?

教師出示兩個盒子(藍色盒子大而輕,盒子小而重)猜一猜哪個輕哪個重?(請多名學生猜)請你驗證一下你的猜想。(學生髮現藍盒子輕,黃盒子重)請多名學生驗證。

總結:看來僅憑我們的眼睛來判斷物體的輕重還不夠,有時還需用手掂一掂。(板書:掂)

2、掂一掂

(1)讓學生觀察教師手上的一本數學書和一個文具盒,猜猜數學書和文具盒誰輕誰重?

(2)為什麼同樣的書和文具盒,大家判斷的不一樣呢?我們就用掂的辦法可以證實一下誰説的對?請多名學生來用手掂一掂,把你發現的結果告訴大家。

(3)猜一猜數學書和口算訓練哪個輕哪個重?為什麼同一本數學書剛才輕,現在又變重了呢?(比較的東西不一樣,結果就有可能不一樣)

(4)你們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數學書誰輕誰重?與同桌的同學互相説一説,什麼輕,什麼重?(兩名上前講,多名學生座位上講)(請小朋友把輕的舉高一點,把重的放低一些。選兩個結果不同的,打開文具盒看一看,揭示結果不同的原因)。

請小朋友掂一掂自己帶的物品,説説什麼輕什麼重。(多名學生交流)

3、稱一稱

小熊和小猴子一邊玩蹺蹺板一邊唱歌,(小猴子和小熊玩蹺蹺板,1呀1呀121 ……)邊上地小狗羨慕極了,小狗説:“小熊,你讓我玩玩吧,你這麼重,都把小猴子翹到天上了,快讓我玩吧!”小熊説:“好啊”小狗坐上蹺蹺板,一下就被翹得老高,小狗説:“原來小猴子比我還重呀!”小朋友,你知道誰最輕,誰最重?

看來難不倒小朋友,可方老師碰到一個難題,小朋友願意幫忙嗎?

(1)出示重量接近的一個蘋果和一個梨。

(2)猜一猜:誰輕誰重?

掂一掂:誰輕誰重?

師:不管是猜一猜,還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怎麼辦呢?誰能幫上忙?能想出什麼好辦法呢?

(3)小結討論:你們能想出哪些辦法?(板書:稱)

(4)出示天平秤。介紹在天平上比較輕重的方法,(兩邊托盤裏沒有放東西或放一樣重的東西時,天平的兩邊是一樣高的平平的。哪邊重指針就偏向哪一邊)教師把蘋果和梨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讓學生觀察,現在你知道蘋果和梨誰輕誰重嗎?誰能看出來?為什麼?

(5)分小組活動。

拿出你們身邊的學習用品,選擇其中的兩樣,先猜一猜,再掂一掂,最後稱一稱

説説誰輕誰重。

小組彙報。適時鼓勵,其他同學可以説出自己的想法,或者對彙報者給予評價。

師總結:對於重量很相近的物品,我們可以採用稱一稱的辦法。

三、鞏固練習,深化認識

1.小猴子和小熊可佩服小朋友了,説你們是最棒的。但是方老師想再考考小朋友,讓其他老師看看咱們班的小朋友的出色表現。

第2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引導學生説出一個西瓜和兩個菠蘿一樣重,説明一個西瓜就比一個菠蘿重,如果學生不能理解,可用實物演示一下。

2、獎勵一個故事(音樂)。(小熊、小猴子,小狗)

國小一年級上冊數學《輕重》教案範本二

教學內容:北師大版20頁——21頁

教學目標:

1.利用已有的經驗,認識物體之間存在着輕重的差異。

2.通過“掂一掂”等活動,進一步體驗兩個物體間的輕重。

3.在比較物體輕重的過程中,認識測量物體輕重的工具的重要性。

教師準備:天平、玩具兩個、1個梨子、1個蘋果、翹翹板一個、墨水盒兩個。

學生準備:水果兩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兩個新朋友,想認識嗎?(師出示聖誕老人和天線寶寶)。兩個好朋友來到公園坐翹翹板,仔細觀察翹翹板發生了什麼變化?

生:天線寶寶那邊沉了下去。

師:那為什麼天線寶寶這邊要沉下去,聖誕老人那邊要翹起來呢?

生思考:因為天線寶寶更重。

師引導生説完整的話:天線寶寶要比聖誕老人重。

今天老師就要和同學們來學比輕重(板書課題:比輕重)。

二.講授新課。

1.感知輕重(用眼睛就能判斷的輕重)

①師:孩子們想做翹翹板嗎?想坐的孩子請坐直。

請一生伸開雙手來當翹翹板,老師和另一生來坐翹翹板,全班孩子用手勢來表示翹翹板的變化。

並請生來完整的説兩句話。(誰比誰重,誰比誰輕)

②師:孩子們真能幹,那你能在我們的生活中找找物體,並説出誰比誰輕,誰比誰重?

2.掂一掂(用眼睛不好判斷的)

師左手拿一個藍墨水盒,右手拿一個紅墨水盒,(大小、形狀完全相同)請生猜猜誰重誰輕?

生在下面有不同的答案

師:請認為他們一樣重的孩子用手勢告訴老師。

請認為紅墨水盒比藍墨水盒重的孩子用手勢告訴師。

請認為藍墨水盒比紅墨水盒重的孩子用手勢告訴師。

師:啊!大家有不同的意見,那我們用什麼辦法來判斷呢?(引出掂一掂)

請生來掂一掂兩個墨水盒,結果是:紅墨水盒比藍墨水盒重。

師:這兩個看起來一模一樣的墨水盒,為什麼會有輕重呢?

師打開兩個墨水盒。

生大笑,原來紅墨水盒裏有墨水瓶,藍墨水盒裏沒有墨水瓶。

師總結:孩子們在生活中千萬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現象所欺騙,應該多親身去體驗感受一下。

活動:生拿出帶來的兩個水果掂一掂,掂完後自己小聲的告訴自己誰比誰重,誰比誰輕。

請生彙報,強調説完整的兩句話。

3.稱一稱。

師出示大小差不多的蘋果和梨子各一個。

師:小朋友們猜一猜:誰比誰重,誰比誰輕?

(學生根據肉眼無法判斷,因而會出現不同意見之間的衝突。)

師:想一想,用什麼辦法能判斷究竟誰輕誰重?

生:用手掂一掂。

(教師可把梨和蘋果給這位同學,讓他用手掂一掂。由於兩個水果輕重相差不大,所以手掂不容易比輕重。)

師:還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呢?老師給大家介紹一種生活中最常使用的比較輕重的工具。(師出示天平稱)

師:這是一架天平稱。我們利用它來比一比,蘋果和梨究竟誰輕誰重?

(師示範)

老師引導學生觀察天平的變化。

生興奮地説:梨子比蘋果重,蘋果比梨子輕。

師:你怎麼知道的?

生:因為放梨子這邊沉下去了,放蘋果那邊翹起來。

師:孩子們真聰明。

師繼續演示天平,生説。鞏固練習。

三.練一練

1.練一練第一題。

讓學生獨立完成後集體交流。學生反饋時,教師引導學生説出理由。

2.練一練第2題。

讓學生獨立思考,然後同桌交流討論。

師提示:是1個蘋果和1個橘子相比較。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活動課,但上完課後我感覺孩子們根本沒有動起來,仔細想了想,原因主要是出現在我的身上。在設計課時,整個一堂課的主體思維是很清晰的,開課的生動有趣性也做到了,但是在本課的第二個活動環節上(掂一掂),由於我的準備不充分,以及口令不明確,造成了孩子們沒有根本的動起來,活動就成了一種形式了。既浪費時間,又沒有起到它的效果,孩子們從這兒就開始精力分散了。我的組織教學語言還得加強,對孩子的評價要做到生動有趣。做到用語氣語調的變化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問題思考:一年級的孩子有必要進行小組活動嗎?

國小一年級上冊數學《輕重》教案範本三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掂一掂、稱一稱的活動,讓學生親身體驗到物體有輕有重,逐步加深對輕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學生體會到物體的輕重和物體的體積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繫.

3.提高小組合作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夠分辨什麼樣的物體輕,什麼樣的物體重.

教學難點

1.通過中介物體、等量代換比較物體的輕重.

2.運用多種方法比較物體的輕重.

教學用具

彈簧秤、皮筋、簡易天平、水槽和托盤、藍、綠、黃、紅四種顏色的盒子各九個(綠的和藍的為空盒子,綠的比藍的輕,黃和紅盒子中裝東西,輕重相近,比白藍盒子都重,四個盒子中綠的,藍的最小,黃的和紅的大小中等且相近.)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掂球遊戲”感受輕重

(一)遊戲

教師介紹遊戲:遊戲叫“看誰扔的遠”.同學們每人拿一個球在同一條線後面往前扔,如果有兩個球讓你挑,為了扔的最遠,你會怎麼挑呢?

(二)教師出示兩個大小一樣但輕重不同的球,讓一個學生到前面挑一挑.教師雙手端平並同時遞給學生並給予協助,讓其他學生看到掂的過程.

(三)小結

看來物體是有輕重的,有的比較輕,有的比較重,而且有時候,分辨他們的輕重,是很重要的.並且用我們的兩隻小手,就能感受到它們的輕重,你們想不想都來感受感受?

二、活動二:掂自己身邊的物體,感受輕重

(一)請你從你身邊選兩樣物品,用手仔細的掂一掂,感受一下誰輕誰重,並把你的感受告訴給你同組的同學聽,看誰選的物品和別人不一樣.

(二)小組彙報

教師:哪個組已經掂完了,願意把你的感受説給大家聽一聽嗎?

三、活動三:掂不同的盒子,感受輕重

教師:看來你們的感覺非常準.老師有幾樣物品,想借你們的小手感受一下,判斷一下他們的輕重,願意嗎?

(一)實驗一

教師:我看到想參加我們活動的同學,現在都已經坐好了,在等我把東西發給他.

1.發藍盒子和綠盒子

要求:絕對不許動,只能看,觀察觀察 ,猜一猜這兩個盒子哪個比較輕,哪個比較重,但你猜的一定要有道理,一會説給大家聽一聽.

2.你覺得他們兩個比,誰輕誰重?為什麼?(大的重)

3.到底誰輕誰重,趕快試一試!(學生動手掂.)

4.説説你的感受?還想接着玩嗎?

(二)實驗二

教師:想玩的同學又已經做好準備了,眼睛都看着老師呢.

1.老師這裏還有一個的盒子,還是不能動手,你再猜猜看.這3個盒子中誰比誰重?誰比誰輕?可以四個人小聲的商量商量,一會把你猜的道理説給同學聽聽.

2.教師請同學説自己的猜想.

3.到底誰猜的對呀?你們是不是特別想知道.動手試試吧!

4.教師提問:這個綠盒子怎麼一會兒輕,一會兒重?它到底是輕還是重?

5.這次為什麼很多同學沒猜對呢?

6.小結:看來,並不是物體越大就一定越重,越小的物體就一定輕.

(三)實驗三

教師:如果還想玩就請把綠、藍盒子輕輕放到位子裏,看哪個組的動作又快又輕!

1.老師這兒還有一個盒子,還是不能動,你能判斷出他們誰輕誰重嗎?只憑觀察,你們能判斷嗎?

2.怎麼這次有很多同學都不做判斷?怎麼不發表意見了,有什麼困難嗎?

3.同學們都認為,只憑觀察已經不能判斷它的輕重了,你們想怎麼辦?(動手掂一掂)

4.説説你的感受,有不同的感受嗎?換手再掂一掂.

教師提問

(1)你們有同樣的感覺嗎?(學生出現分歧.)

(2)咱們的意見不一樣了,這可怎麼辦呀?

(3)看來,在有的時候用我們的一雙小手也不能準確的判斷出物體的輕重了,那麼有沒有辦法呢?

(4)小組討論,彙報.

(5)教師給學生充分的空間.並做好各種準備工作,對學生提出的方法,儘可能給予演示.同時,要考慮方法的可行性.

四、活動四:總結探索結果

(一)教師介紹生活中的測量物體重量的工具

咱們班的同學真聰明,想出了這麼多好辦法,我們的前人就是根據你們的這些想法發明了天平,秤等很多種能夠準確的測量出物體重量的工具.而且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用到.你們見過嗎?

(二)完成課後練習.

1.出示圖片:練一練1

2.出示圖片:練一練2

3.出示圖片:練一練3

(三)不知不覺當中,一節課就要過去了,你們上得高興嗎?老師也很高興,因為我覺得你們個個都很出色.你覺得今天你又有那些收穫?又有那些進步?這節課咱們班誰最棒?哪個小組最值得你學習?

教學設計點評

在這節課的設計中,教師注意讓學生親身經歷比較的過程,通過多個實驗,比較物體的輕重。教學時,教師自創情境,從學生喜愛的遊戲引入,通過動手操作,讓學生體驗比較輕重的過程,感悟出比較輕重的具體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探究活動

左重右輕

活動目的

1.讓學生逐步加深對輕重的體驗與理解,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2.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為學習10以內的加法做鋪墊.

活動準備

1.天平

2.1克、3克、4克、5克、6克的砝碼各1個,2克的砝碼2個

活動題目

在天平的右邊放入2克和6克的砝碼各1個,天平的左邊放入5克的砝碼1個,現在天

平是左輕右重.從剩餘的4個砝碼中任意選擇兩個,放入天平的托盤上,以改變現在天平左輕右重的情況,可以怎樣放?

活動過程

1.以小組為單位共同操作.

2.總結方法.

3.分組演示並説明.

參考答案

方法一:只在左邊放.

1.使天平左右平衡:

在左邊放入質量是1克、2克的兩個砝碼,由於1+2+5=2+6,因此天平左右平衡.

2.使天平左重右輕:

(1)在左邊放入質量是1克、3克的兩個砝碼,由於1+3+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輕;

(2)在左邊放入質量是1克、4克的兩個砝碼,由於1+4+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輕;

(3)在左邊放入質量是2克、3克的兩個砝碼,由於2+3+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輕;

(4)在左邊放入質量是2克、4克的兩個砝碼,由於2+4+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輕;

(5)在左邊放入質量是3克、4克的兩個砝碼,由於3+4+5>2+6,因此天平左重右輕.

方法二:在左右兩邊都放一個.

左邊放入質量是4克的砝碼,右邊放入質量是1的砝碼,由於4+5=1+2+6,因此天平左右平衡.

國小一年級上冊數學《輕重》教案範本四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頁的例題,第7頁想想做做的習題。

[教材簡析]

教材創設廚房的場景,先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兩個碗、蘋果和草莓的大小,再結合生活經驗和觀察,分別比較辣椒和蘿蔔、蘿蔔和土豆的輕重,初步體會物體有大小和輕重。知道大小、輕重也是相對的,是比較的結果。想想做做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和簡單推理,自己判斷物體的大小、輕重,進一步建立比較的意識,初步學會比較的方法。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和聯繫生活經驗認識物體的大小、輕重,初步建立比較的意識,學會比較的方法。

2.體會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3.培養初步的觀察、推理和判斷能力,培養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 場景引入,激發興趣

有一位美麗可愛的小姑娘,非常好客。有一天,她家來了一些客人,怎麼招待呢?這個 小姑娘非常着急,大家能幫她想想辦法嗎?(學生討論後積極發言)

[評: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導入新課,並隨機提出問題,使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根據國小生好表現自己及樂於助人的心理特點,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使他們感受到自己既能幫助別人解決困難,又能學習數學知識。]

二、 嘗試比較,主動探索

敍述:小姑娘採用大家的好辦法,現在正在和媽媽在廚房裏忙着呢!(出示場景圖)

1.看一看。

提問: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場景圖,小組內互相説説你看到了什麼。看誰觀察得最仔細,看得多,説得好。

2.比一比。提問: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説得真好,那麼我們能不能把看到的比一比?(學生討論,在小組內自由發言;教師巡視引導,學生比較、交流。)

提問:茄子老師也從圖中找出兩種物體進行比較,你能幫它比一比大小嗎?請打開課本第6頁,在大的下面畫,小的下面畫○,並説説你是怎樣比較出大小的。

教師也從圖中找出了一些物體,請學生也幫老師比一比,誰輕誰重。再請一兩個學生上 來親自操作,兩手掂一掂比較輕重。

小結:用掂一掂的辦法可比較出物體的輕重。

出示土豆與蘿蔔(重量相差不大),讓學生想一想用掂一掂的辦法是不是能比較出土豆和蘿蔔的輕重。

出示支架,介紹支架,請學生藉助支架來比較土豆和蘿蔔的輕重。(打開第6頁,在重的下面畫,輕的下面畫○。)

小結:用掂一掂或藉助支架等工具可比較出物體的輕重。

[評:由學生的討論輕鬆地引入到探索新知的環節,讓學生觀察、合作、交流,真正把學生放在了主體的位置上。]

三、 活動深化,拓展應用

1.活動一:套環遊戲。

談話:現在小朋友做個遊戲(出示教具:套環兩套,請兩名學生進行套環比賽,每人套3個套環),其他同學進行觀察比較,互相説説誰套得準,誰套的環大,誰套的環小,並説出是怎樣知道環的大小的。

2.活動二(出示課件或投影)。談話:瞧,小花貓和一羣小雞在爭論什麼呢!小花貓説:我重!4只小雞説:我們和你一樣重。小朋友來當裁判,看看一隻小花貓和一隻小雞誰重?(小組討論,彙報結果,並説出理由,把結果填在書上第7頁)

3.活動三(幻燈出示狐狸、小雞、小花貓場景圖)。談話:狐狸想考一考小雞和小花貓。狐狸説:我這兒有一個氣球和一個小皮球,小花貓重,應拿重的,小雞輕,應拿輕的,同學們,你們説它們應該怎樣拿呢?學生經過討論得出結果:大的不一定重,小的不一定輕。

4.活動四(幻燈出示大象)。談話:大象伯伯説話了,你們懂得了這麼多的知識,我給你們買些水果吃,你們得説出誰重誰輕。(幻燈出示第4題的場景圖)説一説這三種水果,誰最重?誰最輕?你是怎樣想的?(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後把結果填在書上)

[評:教師把教材想想做做的習題巧妙地編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學生在聽故事中學數學,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四、 總結評價

提問:你們能説一説這節課我們都知道了什麼嗎?(學生回答,教師板書課題:比較大小、輕重)。回家後把學會的知識説給爸爸媽媽聽,再找一些實物比一比,好嗎?

[評:巧妙地把數學延伸到生活之中,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運用所學知識。]

國小一年級上冊數學《輕重》教案範本五

課前創設氛圍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位新朋友,它的名字叫做“樂樂星”(出示卡片),它笑得可真開心。小朋友們,請你來學一學它是怎樣笑的,好嗎?(學生自由嘗試)今天,老師就希望小朋友們帶着這樣的笑容和我一起上一節開開心心的數學課,好嗎?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1.師:星期六到了,小動物們都在公園裏玩,他們玩得可高興了。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小動物們最喜歡玩什麼?(出示簡易槓桿模型,模型兩端各有一個吊籃)原來它們最喜歡玩的叫做飛上天的蹺蹺板。這時候,走來一隻小兔弟弟和一隻小兔妹妹(出示玩具),它們倆坐了上去(把兩個小兔玩具分別放在模型兩端的吊籃上)。

2.師:小朋友們,請你們仔細看,你發現了什麼?

生1:小兔弟弟這邊低,小兔妹妹那邊高。

生2:小兔妹妹上去了,小兔弟弟下來了。

生3:小兔弟弟重,小兔妹妹輕。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3:小兔弟弟把它這邊壓下來了,所以它比較重,小兔妹妹那邊高高的往上翹起來了,所以它輕。

……

3.小朋友們真厲害,能看出誰輕誰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輕和重。(出示課題,注意“輕”字用較淺的顏色,貼得高一些;“重”字用較深的顏色,貼得低一些。)

(評析 藉助學生玩“蹺蹺板”的經驗來創設情境,讓卡通小兔坐上了蹺蹺板,充滿童趣,使學生對比較“輕重”的學習立刻就有了既新鮮又親切的感覺,也激發了好奇心,使他們主動地去探究。)

(二)實踐操作,體驗輕重

1.説一説。

師:現在就請小兔休息一會兒,咱們大家來説一説在日常生活中,哪兩樣東西來比,一眼就能看出誰輕誰重。(生爭先恐後舉手發言。)

生1:桌子和凳子比,桌子重,凳子輕。

生2:我吃飯用的碗比勺子重。

生3:大象和小象比,小象輕,大象重。

生4:我爸爸買了1千克梨和0.5千克香蕉,一千克梨重,0.5千克香蕉輕。

生5:我用象和螞蟻比,象重,螞蟻輕。

生6:我用劍龍、霸王龍和翼龍比,霸王龍最重,劍龍最輕。

……

(回答較精彩的學生很高興地得到了一顆“樂樂星”。)

(評析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學生積極發言,不僅舉出了許多生活實例,而且大膽比較卡通形象的輕重,思路開闊,而且很有個性,國小生學習的數學就應該是學生“自己的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