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時間及主要安排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66W
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的時間都不是固定的,每次的主題任務也都不一樣,和本站小編一起來回顧一下往屆的人民代表大會的內容吧。
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時間及主要安排
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4年9月~~~1959年4月)
  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4年9月~~~1964年12月)
  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64年12月~~~1975年1月)
  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75年1月~~~1978年3月)
  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78年3月~~~1983年6月)
  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83年6月~~~1988年4月)
  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88年4月~~~1993年3月)
  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93年3月~~~1998年3月)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98年3月~~~2003年3月)
  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003年3月~~~2008年3月)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008年3月~~~2013年3月)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2013年3月至今)
  1、中共“一大”召開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舉行。最後一天的會議轉移到淅江嘉興南湖的遊船上進行。毛澤東、董必武等13人蔘加,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等列席了會。
  “一大”內容:
  (1)通過黨綱: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
  (2)黨的目標是無產階級軍隊推翻資產階級的政權,實現共產主義。
  (3)確定黨成立後的中心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導工人運動。
  (4)選舉了黨的中原領導機構一一中央局,陳獨秀為書記,李達和張國春分管宣傳和組織。
  2、中共“二大”召開
  1922年7月,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召開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心任務是制定黨的民主革綱領。
  (1)基礎:認識A.中國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革命的敵人是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革命的性質是民主主義革命;B.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是民主革命的動力。
  (2)內容:黨的最髙綱領是實現共產主義;黨的最低綱領,即民主革命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統一中國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
  3、中共“三大”召開
  (1)召開:1923年,中國共產黨在廣州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決定同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
  (2)主要內容: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同時保持共產黨在政治、思想和組織上的獨立性;把國民黨改組成為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聯盟的政黨。
  4、中共“四大”召開
  1925年1月黨的“四大”關於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領導權和農民同盟軍問題的闡述,表明黨已經把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思想的要點提出來了,對中國革命規律的認識又前進了一步。
  5、中共“五大”召開
  1927年4月:大會的主要任務是接受共產國際執委會第七次擴大會議關於中國問題的決議案,糾正陳獨秀的機會主義錯誤,並決定黨的重大方針政策。
  6、中共“六大”召開
  1928年6月(莫斯科):提出了黨在民主革命階段的十大政治綱領:第一,推翻帝國主義的統治;第二,沒收外國資本的企業和銀行;第三,統一中國,承認民族自決權;第四,推翻軍閥國民黨政府;第五,建立工農兵代表會議(蘇維埃)政府;第六,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增加工資,失業救濟與社會保險等;第七,沒收地主階級的一切土地,耕地歸農民;第八,改善兵士生活,發給兵士土地和安置工作;第九,取消一切軍閥政府的税捐,實行統一的累進税;第十,聯合世界無產階級和蘇聯。大會指出了當時國內的革命形勢是處在兩個革命高潮之間,黨的總路線是爭取羣眾。
  7、中共“七大”的召開
  (1)時間、地點:1945年春,延安。
  (2)內容:A、毛澤東《論聯合政府》報告;B、黨的任務:放手發動羣眾,壯大人民力量,領導人民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國家;C、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選舉產生毛澤東為首的中央委員。
  8、中共“八大”的召開
  1956年9月:在北京召開,正確分析了國內形勢和主要矛盾的變化,提出了黨的總任務和經濟建設方針。
  八大二次會議:1958年在北京召開,提出了忽視客觀規律的總路線,推動了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的開展。
  9、中共“九大”的召開
  1969年:在北京召開,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的指導方針都是錯誤的。
  10、中共“十大”召開
  1973年8月:繼續了九大的"左"傾錯誤方針。
  11、中共“十一大”召開
  1977年8月: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經結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錯誤理論和實踐。直到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才將黨和國家工作的着重點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從而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12、中共“十二大”召開
  1982年9月:正式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新命題。
  13、中共“十三大”召開
  1987年10月:在北京召開,提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基本路線,即“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規劃了現代化建設和深化改革的基本藍圖。【注:一箇中心: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兩個基本點,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其中四項基本原則如下:第一,必須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第二,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專政;第三,必須堅持共產黨的領導;第四,必須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第一次系統地闡明瞭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確定今後經濟建設、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的基本方針,確定在改革開放中加強黨的建設的基本方針,並在總結豐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理論概括。
  14、中共“十四大”召開
  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全面闡述了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高度評價了這一理論對我國事業的重要指導作用,標誌着鄧小平理論體系的正式形成和成熟。【南方會談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走向成熟和系統的標誌】
  15、中共“十五大”召開
  1997年9月召開的黨的十五大,正式明確了“鄧小平理論”的提法,並把鄧小平理論寫入黨章。
  16、中共“十六大”召開
  2002年11月召開,全會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平理論一道,確立為黨要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注:三個代表是:代表着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着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着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具有以下特徵:一是同信息化等現代高科技發展緊密結合。二是注重經濟發展同資源環境相協調。三是堅持城鄉協調發展。四是實現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同勞動密集型產業相結合。
  17、中共“十七大”召開
  2007年10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鬥。
  18、中共“十八大”召開
  2012年11月:明確了科學發展觀是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制定了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前進方向;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回答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政策立場。【五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
  19、中共“十九大”召開
  2017年10月:五個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