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教師教學學期工作總結2篇 發現與成長:我的教學學期回顧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4.99K

本文將針對教師在學期末的教學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包括教學目標達成情況、教學方法的實施效果、學生評價、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等方面進行分析和總結,旨在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教師教學學期工作總結2篇 發現與成長:我的教學學期回顧

第1篇

轉眼間,本學期的音樂教學工作已經結束。回想記得剛來時我對這裏的一切都很陌生環境是陌生的,周圍的人是陌生的,大概過啦一個月以後我對這裏的一切才慢慢熟悉起來。學校分給我的課程是一年級和四年級。對於一年級的學生我從來都沒有接觸過特別陌生。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很小最不好把握的就是課堂上的紀律,愛動是他們的天性。所以在課堂上要不時的強調紀律。還要以各種小遊戲和寓言故事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學生們特別喜歡在講台上為大家表演,歌唱,舞蹈。所以在每節課上我都會為他們創造機會和條件,讓他們能夠不斷的鍛鍊自己。度過一個快樂的音樂課堂。

學校每學期都有一個重要的家長會。這對體音美老師來説是一個很好的鍛鍊機會。而我負責的是四年級,這對於我來説也是第一次面對這樣的事情。讓一百多名學生在一起去做同樣的的一個動作,要做齊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四年級的節目是詩朗誦穿插手語,手語不同於舞蹈和健身操它沒有節奏。所以,一有空我就會和崔老師商量把學生集合起來來練習手語動作。但是那麼多學生老師不可能把每個學生都看在眼裏,總有一些老師注意不到的學生。所以一些學生就不用心不認真。我已經把每個動作説的很清楚那個字的時候抬頭那個字的時候彎腰。可還是有些學生做不齊。我也不止一次的給學生説唱歌的時候要慢一點,可學生們在剛開始唱時還能把握住節奏,可唱不到一會兒就有忘啦老師説的話啦。我給其他老師説,練拉這麼長時間,怎麼還是有人做不齊呢。他們説,現在做不齊是因為有些人不用心,到家長會時很多家長看着他們他們就會很認真自然就做齊啦。我心裏想着希望如此吧。總算到啦家長會的一天,學生們表現得很好,動作做得很整齊,節目的整個效果也不錯。看到這樣的結果,我當時就覺得這麼多天的付出總算有了回報,曾經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家長會結束啦,而我覺得最漫長的一週總算過去啦。

在這裏我也感覺到啦自己的不足。學生們年紀還小,沒有經過聽辯比較等聽覺上的訓練,往往會產生不同的差異,所以在唱歌時也會走調。與其他老師相比我還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的完善自己,不斷的向其他老師學習,與和諧中求創新,更加努力,把下學期的工作做的更好。

教師教學學期工作總結2篇 發現與成長:我的教學學期回顧 第2張

第2篇

1、認真做好前期工作總結,和二冊教材培訓,保證實驗穩步發展。

寒假期間,教研室組織任課教師,進行了培訓。培訓中,佈置了典型個案發言(9人次)、論文交流、專家講座以及教材教法分析等。老師們通過這些不同的形式,總結第一學期實驗工作,找到經驗,反思不足,並展望第二學期的工作,為實驗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要想讓課改穩步發展,只靠幾個人來推進是不行的,必須要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因此,就必須為老師們提供一個研究的載體。否則,老師們還會用以前的方法,來教現在的教材。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就失去了實驗的意義。

出於上述考慮,在實驗中,我以“任務驅動”的方式,讓老師們確定專題,為其自我發展,搭建平台。首先,我組建了課題組。組建的辦法是:老師自己報名,只要有願望,願意在課改中展開研究,就可以報名。結果70餘名教師報了名,老師們積極性很高。第二步,讓課題組老師確定自己的研究專題。我先公佈區裏的專題“情境化課堂教學”,並配發了一些相關的資料。課題組老師在確定自己的專題時,可以在區內專題下來研究,也可以從自己的實際教學工作出發,自己來確定專題。現在,已在區裏備案的專題,包括來自22所學校的23個,佔全部實驗校(35所)的63%。

3、加強實效,組織課題中心組獻課活動,促進實驗的深入發展。(因課題組過於龐大,我又在此基礎上,確定了20人的課題中心組。)

本學期,課改的任務很重。要進一步的學習、貫徹新理念;要進行二冊教材的使用實驗;並要進行評價方案的實驗;及專題的研究等。

為了完成上述的工作任務,我區組織了課題中心組獻課的活動。組織課題中心組成員(20人),每人獻課一節。獻課過程向全區任課教師開放,自願參加聽課、評課。活動中,老師們通過聽課、評課,思考新理念在課堂教學中的貫徹與落實,並觀摩、研討教材的使用;通過自評、他評等形式,來學習和使用基教研中心的評價方案;結合獻課活動,進行短期專題的研究。我們把這次活動的專題定位在“計算教學”的研究上。通過研究,找出了計算教學低年級的一些方法,確定了基本思路:積累表象→發展思維→形成技能,並拿出了研討課,在全區展示。

另外,本學期,我區還完成了全市研究課、與宣武區交流研討等任務。

通過一年的課改,我區一年級課堂教學的氣氛,與以前相比有很大變化。以前的課堂,教師總是認為學生不懂事,尤其是一年級學生,主體意識差,所以更多的是指令性語言。學生的一舉一動都是在老師的指令下,這樣直接導致了課堂氣氛沉悶。

現在的教學,老師們認識到了學生的重要,努力創設寬鬆、和諧的氛圍,減輕學生的心理壓力,讓學生輕鬆、自如地學習。現在的課堂,老師的指令性語言越來越少,而與學生商量、徵求學生看法的語言越來越多,批評性的語言在很多學校的很多班級中已經絕跡,激勵性評價已深入人心。

原來的課堂教學,教師更多的思考知識如何傳授,強調知識的完整,是以教知識為目的的。教師把學生看作客體,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

現在,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更多的關注學生的情況。絕大多數老師能從學生的年齡特徵、認知特點出發(即從學生共性特徵出發),並有一些老師能針對本班學生情況,以及本班學生中的個別學生情況出發(即從學生的個性特徵出發),來設計課堂教學,使教學過程更具有針對性。另外,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更多的關注學生的思維,關注學生的情感,把知識的積累、技能的形成作為學生的發展要素來看待,而不再是關注知識的本身。

隨着課改的進行,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從傳統的接受式,轉變為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為學生的學服務。

隨着“情境化課堂教學”專題的實施,課堂中教學的情境化已得到落實。

從情境的組織形式上,老師們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形式。一些老師在教學“計算”或其他思維密度較大的內容時,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採用“並列式”方式組織教學(多個情境依次出現,相對獨立),通過不斷變換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而在一些與生活實際聯繫緊密的課中(如統計等),則採用“因果式”組織形式,即後一情境的出現是前一情境的結果(或説由前一情境推出後一情境)。

從設計情境的內容選擇上,老師們緊貼生活,有的就從身邊找素材,有的則直接組織學生活動參與,有的則與現實世界相聯繫。(如一位老師在加法的教學中,與今年春季北京沙塵暴相聯繫,設計了環保主題。)

從情境使用的目的上,有的老師創設情境,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價值,調動學生積極性;有的老師創設情境,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學習興趣;有的老師創設情境,讓學生通過操作,獲得自我發展……

總之,隨着課改的實施,課堂教學已擺脱了原來那種嚴肅、死板的模式,一種活潑的、充滿童趣的、更為貼近學生生活的課堂模式,正逐漸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