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花果山導遊詞6篇 探尋花果山神話世界:一場奇妙的導遊之旅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1.47W

花果山是中國古代神話《西遊記》中的著名景點,被譽為神仙的故鄉。這裏山青水秀、景色優美,有着豐富的傳説和歷史文化內涵。遊客可以欣賞到神仙洞府、四真八達、九龍瀑布等美景,感受神仙飄逸的氣息和神奇的仙鳥獸。

花果山導遊詞6篇 探尋花果山神話世界:一場奇妙的導遊之旅

第1篇

各位遊客大家好, 很高興能和大家在這個風景怡人的花果山和大家相識, 很高興認識大 家。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是你們今天花果山遊覽的導遊,希望大家能在花果山玩 得開心,過一個愉快的日子。下面我們就開始我們今天的遊覽, 大家不比拘束,大家可以 在遊玩過程問我一些問題,希望大家能夠積極配合。

………… 我想先向大家介紹一下雲台山, 也許你們會問為什麼要介紹雲台山而不是花果山呢?因 為花果山只是雲台山其中的一座山罷了,打了比方就如同介紹一位科學家 或文學家,總要 先介紹其家庭一樣,我先介紹雲台山,可以讓大家對花果山有一 個更深刻的瞭解。雲台山, 也就是我們腳下的這片,是江蘇的兩大山脈之一,也 是最高山,所以我們現在等於是在江 蘇省海拔最高的山脈上,大家應該有"會當 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不過這隻能在江 蘇省使用! 首先我會向大家講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海戰便發生在花果 山, 大家一定很奇怪:海戰是在海上進行的,花果山怎麼能進行海戰呢?因為在 17 世紀以前, 花果山,當然還有云台山,都是在海中的,所以當時連雲港是個島 上的城市,花果山也是 海中仙山,所以才能孕育出那麼多鍾秀的風景,如果大家 有機會去連雲港碼頭的話,就會 看到海中的一個島― ― 東西連島,它就是雲台 山的一部分,連雲港的名字也因為介於東西 連島和雲台山之間才得到的。

下面我開始向大家介紹一下花果山。花果山舊稱青峯頂,蒼梧山,是雲台山諸峯之一。它的 主峯玉女峯,海拔 625 米,是江蘇省最高山峯,唐宋明清各代先後在這 裏築塔建廟,大家 從這裏能看到的那座塔,便是雄偉的阿育王塔,這座塔裏還保 存着釋迦牟尼的舍利子,花 果山曲洞幽深,花果飄香,有東海勝境之譽,山上有 著名的鬱林觀石林,其中有很多唐宋 的石刻,此外在花果山中部,有一片 36 座單 位建築的三元宮,已有 1300 年曆史,是我國 著名古剎之一。

介紹了這麼多,大家可能看過《西遊記》中的花果山,它便是吳承恩創作的原型,許多 名勝都和《西遊記》中的故事緊密連接,如孫悟空降生的女媧造石,棲息 之地水簾洞,天 工巧成的八戒石,勾倚參差的七十二洞以及照海亭,一線天,小 蟠龍,九龍橋,南天門, 各有特色,神奇迷人,當年吳承恩遊雲台山時,正是因為看到了這座海上仙山的奇觀異石, 靈泉湖天所啟發,才有了靈感,才創造出一 系列故事,要是吳承恩沒有此傷,我想大家也 沒有機會欣賞這風景了。

下面我們到孫悟空的老家水簾洞去,水簾洞洞水宛如堂奧,清泉紛掛,難分天上人間, 洞口涯縫滴水點點墜落,恰似水晶玉珠,串以成簾,而且甘甜可口,大家過一會,可以品嚐 一下,保證會有一番感覺,大家可以向前看,會看到很多石刻,如水簾洞,靈泉等題刻,大 家再往上看,"神泉普潤","高山流水"二塊石勒,是明代著名工匠根據曹顯手書而刻,氣勢 雄深豪放, 西側還有一道御碑, 這上面的"印心石屋"四個字是道光帝為兩江總督陶澍親筆題 寫。

不過可惜的是,18 世紀時,雲台山由海上諸島變成了陸上羣山,真可謂滄海便桑 田, 不過這個變故,使得年那個驚濤拍案,捲起千堆雪也看不到了,更可惜的是 ,原來那塊""

的石碣也找不到了。雖然如此,但慕名而來的中外客人仍然絡繹不絕,失去了水色的古老花 果山,仍然能以自己獨特的奇石怪台來迎接來賓,足可見花果山的魅力。1 一、花果山概況 花果山古稱羽山、鬱洲山、鬱郁山、鬱林山、東海山、蒼梧山、雲台山等,一直被人們 視為古代傳説中的蓬萊、瀛洲、方丈三神山。其人文景觀源遠流長,文化底藴十分厚重。中 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彙編《尚書·禹貢》上,就有關於這裏人類活動的記載,五千多年前少昊 氏族的遺蹟也很多。

花果山下的大聖湖底, 就是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大村遺 址。隋唐以來的古遺址、古建築以及歷代文人墨客如孔子、李白、石曼卿、李清照、吳承恩、 吳敬梓、李汝珍以及林則徐的遊蹤手跡更是遍佈山中。

花果山自古就有“東海第一勝境”、“海內四大靈山”的美譽。明嘉靖年間道教復興,又被 譽為“七十一福地”。萬曆三十年(1602 年)神宗皇帝敕封花果山三元宮為“天下名山寺 院”。康熙三十一年(1692 年),皇帝為它親題“遙鎮洪流”匾額,以表示對花果山神靈 的敬意。昔日的花果山孤懸海上,迷濛飄渺,海市蜃樓屢屢出現,所以被視為海中的仙山。

到了康熙五十年(1711 年)後,海漲沙淤,遊人才能“騎馬上雲台”了。

花果山氣候濕潤,土壤肥沃,山裏林木葱蘢、澗水潺潺、花果飄香、獼猴嘻鬧、奇峯異 石、怪石雲海、景色神奇秀麗。野生植物資源十分豐富,計有植物種類 1700 餘種,其中中 草藥就佔了 1190 餘種,眾多的金鑲玉竹、千年銀杏,又是國內罕見的古樹名木,因此成為 江蘇省重要的野生植物資源庫,每年吸引了國內許多高校、科研單位、專家學者來此考察研 究。

名著為仙山揚名,仙山為名著添色。如今花果山以古典名著《西遊記》所描述的“孫大聖老 家” 而著稱於世, 因美猴王的神話故事而家喻户曉, 名聞海內外。

現實生活中的花果山與 《西 遊記》裏的花果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形成了獨特的景觀風貌,具 有很強的感染力。

“一部西遊未出此山半步”,與《西遊記》故事相關聯的水簾洞、媧遺石、 南天門、七十二洞、唐僧崖、猴石、八戒石、沙僧石等景點,都會給人帶來無限遐想。濃郁 的自然風光與燦爛的歷史文化, 奇異的山水特色與多彩的神話傳説, 使花果山充滿了神奇的魅力。

花果山導遊詞6篇 探尋花果山神話世界:一場奇妙的導遊之旅 第2張

第2篇

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中描述的花果山是孫悟空的老家。她煙霞散彩,日月耀光;她面朝大海,接天連雲;她古木參天,曲徑幽深。今天,就讓我小鮑給大家當一回小“導遊”,帶着大家一起去那裏神遊一番吧。

花果山上的景點很多,最為著名的景點有三處:水簾洞、三元宮和玉女峯。現在,就請大家跟隨着我的腳步,一起去領略一下花果山的神奇浪漫之美!

沿着十八盤拾級而上,首先往水簾洞進發。一路上滿眼的綠色,蜿蜒的石板小路兩旁,生長着茂密的樹木,林間開滿五顏六色的野花。運氣好的話,偶爾還可以遇到在樹叢間竄來竄去的小猴子。走着走着,遠遠聽見不遠處傳來瀑布流泄的水聲,水簾洞快到了。果然,沒走幾分鐘,猛然抬眼,便見“水簾洞”幾個大字映入眼簾,看着一條白練從山頂飛流直下,水流洶湧,訇然作響,場面真的好壯觀啊!看,簾下還有一個石潭,這個石潭裏的水很清、很深,有一年遇上百年一遇的大旱,石潭裏的水都沒幹涸。據説,當年猴哥就是從這石潭裏去東海龍王那裏借的如意金箍棒。水簾後面還隱藏着一個山洞,穿過瀑布,進入洞中,能看到一個很大的洞室,裏面還有一些石頭雕刻成的桌凳,相傳《西遊記》中的主人公——孫悟空當年帶着他的猴子猴孫就是生活在這裏。想想那種景象,該有多熱鬧啊!

出了山洞,接着步行不遠,就到了著名的三元宮。它的建築氣勢非常雄偉,裏面供奉着三元大帝,是花果山上最大的寺廟。最讓我感興趣的是生長在寺中的兩棵距今已有千年歷史的銀杏和三元宮山門右側的一棵古柏。這棵古柏人傳枴杖柏,是宋代所植。相傳孫悟空大鬧天宮時打敗了眾神,玉皇大帝特派太白金星下凡招安。太白金星在花果山遭到羣猴戲弄,連整天不離手的枴杖也被搶走扔在這裏,化為枴杖柏。可想而知,三元宮的歷史有多麼的悠久了吧。

繼續環山而上,最後到達江蘇省海拔最高的山峯——玉女峯。傳説在很久以前,天上有一位漂亮的神女下凡到人間,路過此處時,看到這裏的景色非常優美。她非常喜歡這裏,就在這裏住了下來,“玉女峯”由此而得名。登上玉女峯,可見這裏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塊高大的石碑,上面刻有“玉女峯”三個大字,站在山峯的最高處,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能清晰的看到遠處城市裏的高樓大廈,還有近處那一片一片鬱鬱葱葱的農田。當悠悠白雲在頭頂慢慢飄過,你才知道當年的神女為什麼要留在花果山了。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也覺得花果山很美?那就快來玩吧!如果你運氣夠好,我一定用這裏最好的美酒來招待你。當然,還有孫大聖也喜歡的美味仙桃啦!

第3篇

大家好,我是咱們旅行團的導遊,我姓於,大家可以叫我於導。

歡迎大家來到連雲港,連雲港的花果山風景區是國家4a級景區,面積12.8平方公里,層巒疊嶂214峯,最高峯為玉女峯,海拔624.4米。

花果山因古典名著《西遊記》中描述的孫大聖的老家而聞名海外。這裏主要的景點有136處,與《西遊記》密切相關的有孫悟空的出生地、女媧補天剩下的媧遺石,模仿的惟妙惟肖的猴石、八戒石、沙僧石、唐崖等,更有《西遊記》中提到的七十二洞、後來成為金箍棒的定海神針、以及師徒四人取經歸來途中的曬經石等著名景點30餘處,其中水簾洞更是聞名遐邇。

剛才我們已經參觀了南花廳,現在我們就來參觀一下水簾洞。

明朝著名作家吳承恩就是受了這個水簾洞的啟發,給《西遊記》中早期的孫悟空提供了這麼一個神話色彩十分濃郁的活動場所,今天既然大家天理迢迢的來到了這裏,那麼千萬不要錯過哦,一定要進水簾洞裏瞧一瞧、看一看,體會一下水簾洞的奧妙!

經過一天的參觀,相信大家對花果山已經有了個清晰的認識,祝大家玩得開心,祝各位遊客朋友們旅行愉快,在這裏我把我最真摯的祝福送給大家,祝大家幸福、平安!

第4篇

花果山古稱羽山、鬱洲山、鬱郁山、鬱林山、東海山、蒼梧山、雲台山等,一直被人們視為古代傳説中的蓬萊、瀛洲、方丈三神山。其人文景觀源遠流長,文化底藴十分厚重。中國最早的歷史文獻彙編《尚書·禹貢》上,就有關於這裏人類活動的記載,五千多年前少昊氏族的遺蹟也很多。花果山下的大聖湖底,就是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的大村遺址。隋唐以來的古遺址、古建築以及歷代文人墨客如孔子、李白、石曼卿、李清照、吳承恩、吳敬梓、李汝珍以及林則徐的遊蹤手跡更是遍佈山中。

花果山自古就有“東海第一勝境”、“海內四大靈山”的美譽。明嘉靖年間道教復興,又被譽為“七十一福地”。萬曆三十年(1602年)神宗皇帝敕封花果山三元宮為“天下名山寺院”。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皇帝為它親題“遙鎮洪流”匾額,以表示對花果山神靈的敬意。昔日的花果山孤懸海上,迷濛飄渺,海市蜃樓屢屢出現,所以被視為海中的仙山。到了康熙五十年(1711年)後,海漲沙淤,遊人才能“騎馬上雲台”了。

花果山氣候濕潤,土壤肥沃,山裏林木葱蘢、澗水潺潺、花果飄香、獼猴嘻鬧、奇峯異石、怪石雲海、景色神奇秀麗。野生植物資源十分豐富,計有植物種類1700餘種,其中中草藥就佔了1190餘種,眾多的金鑲玉竹、千年銀杏,又是國內罕見的古樹名木,因此成為江蘇省重要的野生植物資源庫,每年吸引了國內許多高校、科研單位、專家學者來此考察研究。

名著為仙山揚名,仙山為名著添色。如今花果山以古典名著《西遊記》所描述的“孫大聖老家”而著稱於世,因美猴王的神話故事而家喻户曉,名聞海內外。現實生活中的花果山與《西遊記》裏的花果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融為一體,相得益彰,形成了獨特的景觀風貌,具有很強的感染力。“一部西遊未出此山半步”,與《西遊記》故事相關聯的水簾洞、媧遺石、南天門、七十二洞、唐僧崖、猴石、八戒石、沙僧石等景點,都會給人帶來無限遐想。濃郁的自然風光與燦爛的歷史文化,奇異的山水特色與多彩的神話傳説,使花果山充滿了神奇的魅力。

花果山下的大村,是座具有七千年曆史的古老山莊,從原始先民的部落到商代奴隸主的大墓,從西漢的“宣樑裏”到今天的花果山鄉,在這塊依山傍水的土地上,古蹟處處,滄桑歷盡。

大聖湖(原名大村水庫)裏,是一處原始社會部落村莊的遺址,主要分佈着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兩種新石器時代的文化遺存。龍山文化,也稱之為黑陶文化,距今約四千年,相當於夏代之前的原始社會末期。大汶口文化比龍山文化還早,約在五千年以上。一九五八年,在大村水庫工程中發現了薄如蛋殼但十分堅硬的陶杯,這就是龍山文化典型的器物。而後,又相繼出土了燒煮食物的陶鼎,砍砸用的石斧、石錛以及盛放食物的陶盆、陶碗等,這些都屬於大汶口文化遺存。除了原始社會的遺存,大村遺址還曾出土過西周的奴隸主貴族墓葬,雖為殘墓,但卻有兩件大鼎、兩件小鼎和三件銅瓶。大鼎高達55釐米,口徑48釐米,是迄今江蘇省境內發現的最大的青銅鼎。鼎的飾紋比較疏簡,除鼎頸上有一週雷帶紋,頸上有二道弦紋外,器表其餘部分皆樸素無紋。它與商代銅器製作精工、花紋繁麗的作風不同,有着比較明顯的西周晚期銅器的特徵。可見,青銅時代的遺存在這裏藴藏得也十分豐富。

?西遊記》一開篇就描述了神奇而令人嚮往的花果山。“東勝神州,海外有一國土,名曰傲來國。國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讀到這裏,我們不禁要問,現實生活中,真有這麼一座花果山嗎?

應該説,連雲港市的雲台山對吳承恩關於花果山的構思,是一個非常重要、深刻的啟發,是非常豐富的取材地。

雲台山自古是海中島嶼,直到康熙五十年(1771年)後,才逐漸與大陸相連。花果山是雲台山中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峯,明代隆慶三年(1569年)海州知州楊本駿《登清風頂》一詩這樣曾這樣描述:“山如駕海海圍山,山海奇觀在此間,乘興時來一登眺,恍疑身世出塵寰。”

宋代的蘇東坡在《次韻陳海州書懷》裏也曾這樣歌唱它:鬱郁蒼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舊聞草木皆仙藥,欲棄妻孥守世寰。在那個年代,“滿山芳草神仙藥”的神話傳説已經是流傳很久的“舊聞”了。

?西遊記》在描述花果山的一篇賦中還明確指出了山的位置:“勢鎮汪洋,……威寧瑤海……東海之處聳崇巔……”,雲台山俯海雄峙的形勢,一望可知,清帝康熙就曾為雲台山三元宮親題“遙鎮洪流”四字。東海在哪裏呢?從唐開元七年的《東海縣鬱林觀東巖壁記》到明代高登龍的《雲台山圖序》,都説明了雲台山在東海境內。

那麼,吳承恩為什麼會獨獨對海州(今連雲港)雲台山投去注目的眼光呢?

正如全國首屆《西遊記》討論會的總結髮言所説的那樣:“吳承恩和海州的關係應當説是很密切的……《射陽先生存稿》,吳承恩的遺著是在海州發現的,而不是在淮安發現的……”。

吳承恩自號“淮海浪士”、“淮海豎儒”,就説明了他的海州情結。

在明代,海州隸屬於淮安府的一個行政管轄範圍,而陸路交通與水上舟楫,更為這種密切關聯提供了方便。據史料記載,一年一度的正月十五的雲台山三元宮廟會,其規模之大,人數之多,都不是一般的廟會所能比擬。明代三元宮的香火已達兩萬家,來自淮安、漣水一帶的香客佔了半數以上,他們虔誠地乘船沿燒香河北上,直達雲台山下。現今花果山靈官殿內的功德碑上,那些助銀修廟的善男信女的籍貫幾乎全部是淮安一帶,無不顯示了淮安與海州之間的密切關聯。

在寫《西遊記》之前,吳承恩對海州的風物掌故已十分熟悉,和海州人士的交往也很密切:他是淮安知府、《隆慶海州志》主編陳文燭家裏的常客;他與《隆慶海州志》校對裴天佑是摯友;海州沭陽縣人胡璉是吳承恩的老師和舅輩;海州沭陽縣人吳萬山與吳承恩在淮安並稱為“二吳高士”,情深篤厚……

吳承恩和陳文燭常在一起高談闊論,各抒己見,進行思想上、詩文上的交流。萬曆十八年(1590年),陳文燭為吳承恩的遺著《射陽先生存稿》作序,人去詩稿尚存,他不由回憶起當年一起開懷暢飲的情景,他説:“吳公談論詩文獨闢的見解,實在令人感佩不已啊!”,並把他與北宋大詩人張耒相提並論,認為他們是“各領風騷五百年”。

?隆慶海州志》的校對裴天佑,和吳承恩常有詩文互贈。他在贈裴天佑的詩裏寫道:“投君海上三山賦,報我花間五色袍”、“海上仙人清風裘,翩然駕鶴來瀛洲”,如果不是身臨其境,恐怕寫不出這樣寓情於景的詩文。

吳承恩的老師胡璉世居海州,官至刑部侍郎。他字南津,《海州志》有胡璉及其子孫的詳細傳記。吳承恩與胡家的關係非同尋常,胡璉兒媳婦、孫媳婦壽辰的壽詞,都是由吳承恩執筆撰寫,並載入史料。

吳承恩死後,他的遺著幾近絕跡。可是,淮安人吳進卻在海州發現吳承恩詩文集的稿本。在吳進的哥哥吳用晦“世守之”的雲台山吳氏園林裏,發現了吳氏家譜中的譜系:“世、金、承、鳳、讓”。吳承恩的父親叫吳鋭,兒子叫鳳毛,這難道僅是巧合?

在吳家園林附近的長春庵,今尚有“天下第七十一福地”的古代石刻。這裏隱居的秀才邱楚基,他和吳承恩是相處甚厚的文友。邱楚基寫信給吳承恩説:“……朵雲飛來,知近有再臨雲山之願……若得知音共處,橫琴相對,樂何如也……”。吳承恩來過雲台山,並有再臨的意願,邱楚基也是殷勤相約,且要知音共處。可見他們之間的友情是深厚的、真摯的。

正是因為吳承恩與海州的種種關聯,所以他選擇了海州雲台山,作為《西遊記》裏花果山的背景。

第5篇

大家好,我叫林志偉,是你們的導遊,你們可以叫我志志導遊,歡迎大家來到花果山。

接下來我給大家講一下花果山的地理位置,它坐落在連雲港,位於我國海疆的中部,江蘇省的東北部。景區面積84。3平方公里,層巒疊嶂136峯。其中花果山的玉女峯是江蘇省的最高峯,海拔624。4米。

下面請旅客朋友們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小心一點,我們要進參觀了。你們可以看見許多的小猴子,它們可是孫悟空的猴子猴孫哦!瞧,他們有的擠眉弄眼,有的上躥下跳,多可愛!你們可以到右邊去買食物,或者桃子給它們吃,不可以亂喂別的東西,不然它們會吃壞肚子的。還有大家不可以太靠近它們,因為它們還是有一點野蠻!

現在你們看到的就水簾洞,水從向高處懸崖降落,濺起了水花,很壯觀吧!現在可以穿越水簾洞,但記住一定要穿雨衣。現在我們進入水簾洞,你們可以看見孫悟空當年坐的那把寶座,大家可以坐在上面體驗一番。

穿過了水簾洞,你們可以看見一園子的桃樹,上面掛滿了鮮美誘人的桃子,你們可以摘一點桃子品嚐。下面是自由活動時間,一小時後到這裏集合。

本次旅程到此結束,祝你們天天開心、快快樂樂,如果下次還來花果山的話,還可以讓我當你們的導遊哦!

第6篇

現在我們來到的這一景點就是充滿着神話色彩的水簾洞。在古典名著《西遊記》中,淮海浪士吳承恩用奇幻妙筆描繪了一個神奇莫測的神話世界,其中對水簾洞進行了精彩描述。“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冷氣分青嶂,餘流潤翠微。潺湲名瀑布,直似掛簾帷。”這樣一個神仙洞府着實使人嚮往。

其實,水簾洞這個名字並非是吳承恩首創。明代海州人張朝瑞在《雲台山三元廟碑記》中明確提及水簾洞這一名稱,並説水簾洞是當時遊客必訪之地。作家吳承恩家住距雲台山二百餘里,他久聞花果山水簾洞之名,曾數度登花果山觀光探奇。他巧妙地借用水簾洞之名,為孫大聖構築一個神話色彩濃郁的活動場所,終寫成流傳於世的古典名著《西遊記》。

現在就請大家看面前的水簾洞,它位於花果山的半山腰,背風向陽,洞口呈“人”字形。它是一個天然裂隙洞穴。洞門前有許多珍貴的題刻。洞上方的翠壁上鐫刻着隸書“水簾洞”三個字,此外還有明代海州知州王同所書 “高山流水”和“神泉普潤”等題刻,在所有題刻中最為珍貴的是洞左上方的“印心石屋”,它是清代道光皇帝手書,賜給太子少保,兵部尚書,兩江總督陶澍的。道光十二年陶澍奉命來海州改革鹽政,成效卓著,使清廷國庫轉虧為盈,出現了短期的中興局面,因此皇帝給予他親書室名的殊榮。三年後,陶澍又以欽差大臣的身份再次來到海州巡視鹽政改革成效,併發起雲台山廟宇的修繕工作,大興土木,使這一代風景頓時面貌一新。為了紀念他的功績,當地人便將御書“印心石屋”刻於水簾洞旁。

水簾洞最引人注目的是傾瀉而下的水簾,這瀑布飛懸,水聲震天的景象可謂壯觀。歷史上的文人墨客寫下了眾多對水簾讚譽的詩文,明代朱世臣有一首《水簾洞》詩寫道:“半壁飛泉今古流,水晶宮闕景悠悠。仙機占斷人間巧,織就珠簾不用鈎。”另有古詩讚詠道:“古洞浮嵐雨後添,青青草色逗纖纖。細看水點崖中滴,疑是珍珠倒捲簾。”

現在我們就學着孫悟空的樣子穿過水簾,循跡至洞內,大家可以看到,水簾洞洞壁四面都是巨石,洞內可容數十人,幽深奇特,猶如進入了奇幻仙境。洞中央有一口方形小井,雖然不大,卻常年有水,大旱不涸,民間傳説通往東海龍宮的海眼就是它。井旁有嘉慶年間知州師亮採手書的“靈泉”二字。此刻我們站在洞內,大家更能深切感受到《西遊記》中描寫水簾洞的那段話:“颳風有處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無懼,雷聲永不聞”。

遊客朋友們,關於水簾洞我們介紹到這裏。“共賞金丹飲巨甌,開懷暢飲樂無憂。洞中美景堪觀賞,日高沉醉憑時休。”希望大家能夠在欣賞美景的同時去體驗神話故事中的無限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