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南京南觀後感19篇 南京南:感悟之旅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3.04W

南京南觀,位於中國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藴深厚的古建築羣。其建築風格獨特,設計精妙,凝聚了中國傳統建築的精髓。南京南觀不僅是新文人雅士的聚集地,更是承載着豐富的歷史記憶和文化藝術的寶庫。遊覽南京南觀,不僅能感受到古老的江南風情,更能沉浸在濃厚的歷史氛圍中。

南京南觀後感19篇 南京南:感悟之旅

第1篇

很久不寫觀後感了,每次看完電影后,淺淺的回味下,過了許久,再翻出來看看。上週六晚上,一個人,兩張電影票,在萬達國際影城看了這場電影《南京!南京》。

不得不承認,一個人看這場電影是很壓抑的,大量的慘絕人寰的事件。去過大屠殺紀念館,裏面的史實時時刻刻提醒着我這些事件是真真正正的發生過。在西方國家,南京大屠殺往往被譯為“nanjingmassacre”或者“rape ofnanjing”,可見一直以來,人們對南京大屠殺的認知向來不如人們對納粹滅絕種族過程的認識,但是事實上二者完全是可以等量齊觀的,而這一舉世震驚的悲慘事件所揚起的陰霾也早已變成了中國人經世難愈的宿患,所以《南京!南京!》的出世不單止勇敢地掀傷揭疤,更積極的意義在於它要尋找此一頑症的偏方.

?南京!南京!》的英文片名為“city of life anddeath”,或可譯為“生死之城”,但是其時其地的南京安能言生,猶可話死,或者説生同死已經沒有區別了;孔子感歎“未知生,焉知死”,李敖改言“既知生,也知死”,而在那時的南京,卻是“難知生,惟知死”了!

在開場前,影廳裏還不是很安靜,後來,就聽到了陣陣的啜泣聲。影片的主要脈絡按照時間順序以拉貝日記的隻言片語作為牽引而緩緩推進,從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大舉入城開始,南京也從六朝古都變成了慘不忍睹的人間煉獄。無可置疑,影片最為震撼人心的部分就是日軍攻入南京城之後如何對城中的中國人,尤其是對日本軍隊絲毫不能構成威脅的,手無寸鐵的中國百姓的大肆虐殺的描述。從活埋到刺斃,從槍擊到焚殺,短短几分鐘的鏡頭竟然突顯重逾千斤的份量,每一次鏡頭的轉換都似聽得見錚錚作響之聲,銀幕上的大廣角鏡頭內數萬名無辜的中國百姓在日軍瘋狂的機槍掃射之下如骨牌一般層層倒地,儘管膠片是黑白的,但在觀者眼中卻是一片血紅之色。這一段對日軍殘酷屠殺中國人的集中描寫時間雖然不長,但效果非凡,短短的數分鐘時間同受難中國人的數萬之眾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而實際上日軍屠城的時間卻從城破之日一直持續了數月之久(國民黨中央軍官學校教導總隊營長郭岐在南京一役中死裏逃生,後著有《陷都血淚史》,他寫道:“有人説獸兵剛進來頭三天總是放槍姦淫燒殺的……結果過了一個禮拜不見停止,過了三個月仍不見停止!”此為一證。),由此不難想見,在這樣長的時間裏,煉獄中的中國人所遭受到的災難和折磨是如何的悲慘和慘烈。這細微的一對比不動聲色,卻於無聲處見驚雷,我認為實在是高明的手段。而此後影片對日軍的暴行則參差於片中幾位主要角色的視角之中,再無之前這般集中的描述了,譬如日軍如何闖入德國拉貝先生所建的難民營中大肆捕殺傷兵,如何肆無忌憚地闖入難民營脅俘甚或虜捕成百上千的中國婦女作為慰安婦進行淫樂甚至姦殺,如何殘暴無情地將稚童擲樓而亡等等,實際上此種暴行雖然只不過是九牛一毛,但僅此一毛,也足以讓觀眾血脈賁張,以小窺大了。此處稍顯不足的卻是導演沒有調整好敍述的節奏和密度,影片中的其他情節(例如日兵角川與慰安婦百合子的一段插曲等)或多或少地稀釋了此後參差描述的日軍的獸行惡跡,雖然其他的情節亦是從另外的角度或特殊的視角來展現南京煉獄的殘酷及日軍冷血無情的暴行,但僅從觀感而言,這似乎對日本鬼子有些手下留情了。也許這就是為什麼陸川會被説成美化侵略了吧。­

影片除了直接對日軍屠城虐生進行描寫之外,還通過幾位當事人角色的視角對戰爭和施暴者進行了控訴。在導演的鏡頭之下,拉貝的祕書唐天祥(範偉飾演),教會學校女教師姜淑雲(高圓圓飾演),國軍軍官陸劍雄(劉燁飾演),日兵角川(中泉英雄飾演)等都是這樣的角色。其中爭議較大的是影片中對角川這個角色的表現。角川作為日軍在華施暴政策的參與者和執行者,他的視角其實更具説服力,但影片將其塑造成為面對殺戮獸行心生悔怵的形象則未免有失偏頗了。角川作為其時南京城中恣意橫行的“獸兵”中的一員,他親眼見到血濺遍地,屍橫遍野的兇像,親眼見到摯友生離,親眷死別的慘景,從鏡頭中不止一次展現的角川惶恐驚愕的雙眼可知,這所有的一切都是他的第一次;影片還特別插入了他對日營中的慰安婦百合子的一段感情,百合子作為日本女性,隨軍出征而為日兵的性工具,最後不僅在喜歡她的角川面前被其他日本士兵蹂躪凌辱,最後更慘死於前線。影片在角川的經歷中加入百合子的故事,無疑是為了從日本人民的角度對日本的侵略暴行進行控訴和指責,其中百合子面對角川送來的所謂“新年禮物”(糖果、清酒等食品)情不自勝的狂喜,在受到角川的探視時身如軟絮,力不支體的虛弱而至最後死在慰安前線,這些都可以反證日本軍國獸行暴施的殘酷無情。影片描寫角川對中國難民的同情也正是出於此意,角川最後不僅為了使姜淑雲免遭眾獸欺凌而擊斃姜女,更在解押小豆子二人途中將其放脱,影片把這個“鶴立雞羣”的日兵同其他暴行虐施的獸兵作為對比反示日軍的殘暴無恥,冷血無情,另一方面,也是體現了人性在扭曲和壓抑的情境中的變形和不變。

影片在結束的時候,春天來了,小豆子吹着蒲公英,蒲公英漫天飛舞。也許導演的意思是,因為蒲公英的種子飛散,落地之後會新生,這是新的希望。當電影打出“小豆子還活着”,感覺很温暖。對於今天的我們而言,應該更加懂得珍惜生命,愛護和平。

南京南觀後感19篇 南京南:感悟之旅 第2張

第2篇

以一張張南京老城的照片拉開序幕,在炮火轟鳴中城牆在揚起的塵土中坍塌,畫面轉接進城門內,守城的國民黨三十六師的將士們用血肉之軀去組織準備潰逃出城的國民黨官兵,從而,展開一場肉搏,那悲壯的場面,震撼着我的內心。

軍隊潰敗了,大屠殺開始了。屍橫遍野,影片沒有淋漓盡致的表現日軍千奇百怪的屠殺方式,它將這場浩劫落到了每個活生生的人身上。唐先生,拉貝的祕書,與拉貝共同負擔着難民營的責任,當拉貝不得不離開的時候,他為了保護家人的安全委身於日本人,當他終於和日本人成為“正式”的朋友的時候,他的妹妹被日本人拉進慰安所,他的女兒被日本人活生生的`摔死,他的老婆因為被打暈倖免於難。他,欲哭無淚,欲吼而無聲啊!後來在拉貝的努力下,日本人答應可以讓拉貝帶走兩個人,當他們即將踏入生門的時候,唐先生,這個典型的中國男人放棄了生的權利,把它讓給了另一個急於求生的人。後來唐先生即將被押赴刑場,他看見蒙着眼睛的中國人像小雞一樣被綁在柱子上,一個個的被射殺,輪到他了,他拒絕矇眼睛,他笑着對日本軍官説:“你曉得吧,我老婆又懷孕了,我老婆又懷孕了。”這是他臨終前勝利的宣言,他的從容讓那個日本軍官不敢直視!

整部影片瀰漫着一種殘酷的壓抑和絕望,只有結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希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他代表着中國的希望。明天雖然依然殘酷,但希望已經傳遞下去。當時的南京雖死,但中國人的團結與抵抗已經被喚起,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麼只有努力去贏得戰爭的勝利。

第3篇

時間總是流沙般的飛逝,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幸福。可有誰還會想起那些被殘殺的30多萬同胞?有誰會去批判日本人的罪行?南京啊,南京,我為你祈禱。

抗日戰爭是1931年9月至1945年8月,中國人民進行的14年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也是100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今我印象最深的便是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殺了。那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南京製造的慘無人寰的大屠殺,日本人的手段殘酷,30多萬的中國同胞被無辜殺死,那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日本人卻否認歷史,篡改歷史,扭曲了史實,這是多麼可恥的!可是我們中國人呢?有多少中國人記住了這段歷史?

黑白的影片,抖動的鏡頭,一座滄桑的古城將我帶到了那段屈辱的歷史,讓我的心湖泛起層層漣漪,久久不能平靜。

挹江門,南京的城牆,最初的抵抗,一羣被拋棄的士兵,用自我僅存的力量與日軍抵抗。他們孤立無援,卻仍舊誓死抵擋,因為這是他們做為一個士兵,做為一箇中國的士兵應有的職責!可是,當“小米加步槍”碰上敵人兇猛的火力時,他們最終還是敗下陣來。他們成了待宰的羔羊,等着死亡的來臨。慘無人性的日軍,用五花八門的形式來屠殺中國人:關進廢棄的倉庫用火燒死;趕到大海中用海水淹死;埋在土中活活憋死;趕到荒野中用槍打死……

這一切的一切都令人髮指,令人痛恨。然而手無寸鐵的南京人民又能做什麼呢?

也許,他們能做的就是用自我的生命來掩護受傷的士兵;也許,他們能做的就是冒着當場被槍斃的危險,去解救那些被日軍拉上刑車的男人;也許,他們能做的就是當死亡來臨時,那一句響徹南京上空的“中國萬歲!中國不會亡!”。

當然,也並不是每個都能夠為了自我肩上的職責而奔赴死亡,例如影片中的唐先生。唐先生是拉貝先生的祕書,與拉貝一齊負責難民營的安全,然而當拉貝被迫離開時,他卻為了保護家人的安全而委身於日本人。當他最終和日本人成為正式的“朋友”時,他的妹妹卻被日本人拖進了慰安所,他的女兒被日本人活活摔死,他的老婆因為被打暈而倖免遇難。他欲哭無淚,在萬念俱灰的情景下,他最終明白了:日軍是靠不住的,中國人僅有靠自我!所以在拉貝的努力下,能夠帶一個助手和一個助手的家人離開時,他毅然將生權力讓給了另一個渴望生存的人,他留下來了,結果當然是被拉到刑場,然而此時的他卻沒有了一絲的畏懼。他臨死前那從容的姿態,連那個執行任務的日本軍官都不敢直視!

中國人民是偉大的,在經歷了那段慘痛的歷史後,中國重新站立了起來!

如今,我們已有了一個和平安定的生活,可是我們此刻完美的生活卻都是那些愛國英雄用自我血肉之軀拼下來的。我們要永遠銘記那段歷史,銘記那些為保護國家而犧牲的偉人們。同時我們也要時時鞭策自我,激勵自我,不要讓此刻安逸的生活消磨了我們的鬥志。我們要奮發圖強,讓中國在世界綻放更耀眼的光芒!

第4篇

不知道南京南京在這邊是什麼時候上映的,但是我昨天去看了,電影《南京南京》。

作為年輕人,我也覺得成天在網上發泄反日情緒並沒有什麼用。畢竟國際上永遠只相信實力而不是弱者的血淚控訴,國際政治永遠不會温情脈脈,只有赤裸裸的利益關係。為我們的後代不再遭受外敵入侵的折磨,只有拼命壯大我們的實力。只有祖國的強大才是我們幸福生活的保障!

歷史就是歷史,真實地還原是對歷史的尊重,我們厭惡戰爭,不代表我們就能遺忘戰爭給我們帶來的痛苦,對於七十二年前南京的那場浩劫,更是每個中國人民心底永久的傷痛!黑白的影像、地道的方言一下子拉進了我們與那段歷史的距離,殘垣斷壁、灰塵夾雜着炮火帶來的硝煙讓這座六朝古都成了現實版的“人間地獄”,而安全區真的能成為一把能為難民遮風擋雨的保護傘嗎?不是!什麼人道主義、國際輿論絲毫沒能阻擋日軍侵略的鐵蹄。

角色需要塑造,而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我相信這些深入人心的角色是被還原出來的,從日本兵角川到誓死保衞南京的陸劍雄,從唐先生到姜老師,甚至是當時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妓女小江,無一不在彰顯着人性的光輝。

影片以一個日本兵的視角拉開了序幕,角川的眼神和歇斯底里的吶喊告訴了我們,他痛恨這種慘無人道的殺戮,可又不得不成為歷史唾罵的對象,掙扎、彷徨、無奈從他捲入這場戰爭開始就一直伴隨着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與最後一次都被這場劫難放大了,當他無意中射殺了躲藏在門中的婦女時,一句“我不是故意的”飽含懺悔,足具震撼力,而影片結尾角川在放走了即將被執行槍決的兩個中國人後,內心的壓抑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再以難以承受,將槍口對準了自己,結束了......那麼快就結束了,也許在他死的那一刻,他希望這一槍是罪惡的終止符。

唐先生?我該怎麼去説這樣一個人呢?雖説範偉以前所扮演的大都是一些喜劇角色,而這一次你很難把他跟喜劇一詞聯繫起來,作為拉貝的祕書,身份是一般百姓所不能及的,也許正是這一點他過分地相信了自己對家人的保護能力,當他親眼所見日軍的暴行後,他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而作為一個父親,面對女兒被活生生地扔下樓去,絕望的眼神與吶喊怎能讓我們不為之動容呢?出賣了安全區裏的傷員換來的是什麼?舍大家保小家換來的又是什麼?只是一張廢紙!而面對跟隨拉貝離開地獄的機會,卻又義無反顧地放棄機會,走上刑場,留給日軍一句“我的`太太又懷孕了!”發人深省......生命還在接力!

小江和姜老師可以説是片中的女性代表,小江不願剪髮讓人聯想到《泊秦淮》中的那句商女不知亡國恨,當日軍索要慰安婦,為了保證安全區的片刻安寧,她舉起手,踏上那段恥辱的不歸路......那時我們看到的是人性的光輝的頂峯。姜老師為了解救更多的壯丁,一次又一次充當家屬,被發現後依然不屈直至莊嚴地倒下。

電影只是縮影,兩個多小時的片長經歷了導演四年的磨礪,承載的是一段不堪回首又不能忘卻的往事。

支持更多人去看這部影片,支持大家的憤怒,有憤怒我們才會有力量,才會讓我們中華民族更為強大!

第5篇

看完;>;我落淚了。我為那些死去的國人而落淚,為危難中的祖國而落淚。;>;將我內心中對祖國的愛從心靈的大海深處攪動開來,變得清晰而明確,讓我對愛祖國這種情感有了更深的體會。我記得小時候,我的心中只有父母親,他們是我的一切。他們是我的啟蒙老師,他們是我的榜樣,他們無微不至地愛護和照顧我,一刻也不離開我。他們讓我認識了我的家族中的親人們,讓我成為其中活躍的一分子。他們讓我熟悉着家鄉的一草一木,讓我與鄰居們友好地相處。正是有了他們, 我才不孤單不害怕, 內心中對他們既是愛又是崇拜。由於我是如此地愛我的雙親,我也深深地愛上了他們生活的那片土地—我的家鄉。

家鄉,當我離開她去異地上學的時侯,這名詞變得多麼温馨。在家鄉,有我的親人、

鄰居、夥伴和老師以及那一草一木,我是多麼想他們呀!思鄉、思人,杜甫説:“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温庭筠説:“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糖”;白居易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古人心中的故鄉是沉甸甸的,對我而言何嘗不是如此!

當我在異地上學,接觸到了更多的新事物,獲得了更多的新知識,我發現祖國與我的故鄉是那麼緊密的連在了一起。過去的中國是一個落後的國家,在近代,在二戰的時候,中國遭受着列強殘暴的侵略,整個神舟大地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而那時的我的故鄉何嘗不是處在這樣不幸之中並且更加深重呢!我還清楚地記得;>;中的中國軍人陸劍雄,他誓死守衞南京城,即便臨死也喊出了“中國萬歲!”的口號。他不正是想着祖國淪陷了,哪有他的故鄉呢?現在呢,中國富強了,而我的家鄉也悄然在發生着變化,我的親人們也逐漸地過上了好日子。這,這使我怎能不愛我的祖國?愛祖國,這是無數愛自己的家鄉、自己的親人的中國人的共有感情,怎能拋棄?我記得歷史上為了國家的安全、榮譽和利益不惜一切的人都有這樣的壯志—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我記得艾青曾經説過,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這也不正是我想説的嗎?

第6篇

影片以一張張南京老城的照片拉開序幕,在炮火轟鳴中城牆在揚起的塵土中坍塌,畫面轉接進城門內,守城的國民黨三十六師的將士們用血肉之軀去組織準備潰逃出城的國民黨官兵,從而,展開一場肉搏,那悲壯的場面,震撼着我的內心。

軍隊潰敗了,大屠殺開始了。屍橫遍野,影片沒有淋漓盡致的表現日軍千奇百怪的屠殺方式,它將這場浩劫落到了每個活生生的人身上。唐先生,拉貝的祕書,與拉貝共同負擔着難民營的責任,當拉貝不得不離開的時候,他為了保護家人的安全委身於日本人,當他終於和日本人成為“正式”的朋友的時候,他的妹妹被日本人拉進慰安所,他的女兒被日本人活生生的摔死,他的老婆因為被打暈倖免於難。他,欲哭無淚,欲吼而無聲啊!後來在拉貝的努力下,日本人答應可以讓拉貝帶走兩個人,當他們即將踏入生門的時候,唐先生,這個典型的中國男人放棄了生的權利,把它讓給了另一個急於求生的人。。。。。。後來唐先生即將被押赴刑場,他看見蒙着眼睛的中國人像小雞一樣被綁在柱子上,一個個的被射殺,輪到他了,他拒絕矇眼睛,他笑着對日本軍官説:“你曉得吧,我老婆又懷孕了,我老婆又懷孕了。”這是他臨終前勝利的宣言,他的從容讓那個日本軍官不敢直視!

整部影片瀰漫着一種殘酷的壓抑和絕望,只有結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希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他代表着中國的希望。明天雖然依然殘酷,但希望已經傳遞下去。當時的南京雖死,但中國人的團結與抵抗已經被喚起,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麼只有努力去贏得戰爭的勝利。

這段歷史已然成為過去,但凡有良知的中國人怎麼能忘記?儘管日本人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去修改教科書、篡改歷史、矇蔽事實。但近來發生的釣魚事件有一次給我們敲醒了警鐘,現在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已經覺醒,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我們會問自己的主權做不懈的努力和鬥爭南京南京觀後感800字(五篇)百科。歷史永不能忘,我們要將這段屈辱的歷史轉化為不屈意志,鞭策自己不斷前進,改變落後捱打的卑微局面,化沉痛為力量,變弱小為強大,棄腐朽造神奇。只有通過我們華夏兒女的共同努力,祖國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第7篇

看了《南京!南京!》我深有感觸。雖然只有1個小時40分鐘,但是我深感壓抑。

剛開場的時候,槍聲、炮聲。慘不忍睹的殺戮,生靈塗炭,血流成河。

上百名婦女舉手自願犧牲自己做慰安婦,為安全區的民眾換取過冬的物資那個震撼人心的場面。每一隻上揚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撲動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嚴的光輝。每一個舉手的婦女,燃燒自我,救助他人,令70多年後的我們動容、驚心、淚流滿面。她們的犧牲與毅然走入刑場、高喊“中國不會亡”的中國士兵的犧牲一般高貴而沉重,像兩記重錘捶打在歷史的鼓面,動人心魄,迴音蕩蕩。教堂婦女舉手一幕是《南京!南京!》繼中國軍人江邊就義後的第二個高潮。令這部災難電影,迴腸蕩氣,漸入佳境。

很多人跟我有同樣的質疑:姜淑雲居然沒有舉手?儘管她聲音顫抖,淚落雙頰,但是如果她也能舉手,是不是能和妓女小江一起攜手走進那片神聖的光輝裏去?是不是能給角色一個更加完美的收場?舉手,還是不舉手?犧牲,還是苟活?電影繼續在進行。我的問題也終於有了答案。在教堂百名婦女舉手時,姜淑雲已經做出了選擇。在我們的文化裏,更容易被犧牲的壯烈感染,而對“理性的拯救”感到陌生。在教堂小江等婦女選擇“犧牲拯救”時,姜淑雲選擇的是另一種“拯救”,儘管她最後的犧牲同樣令人黯然神傷。我們應該感謝電影《南京!南京!》,她讓我們對歷史的解讀了一種可能。

我不會再去看第二次,不是不想,而是不忍。《南京!南京!》裏透露死亡訊息的場景之多,尤其黑白畫面的處理更讓每一種形式的死亡都讓人身臨其境,這種真實的氛圍已經讓你覺得內心超出了對殘酷的負荷,因為每個中國人都曾看過那些觸目驚心的老照片。但最可怕的還是那些沒有直觀畫面的死亡訊息。女兒被日本鬼子從窗口扔下去,觀眾看到的只有唐先生奔去窗口的崩潰呼喊,還有一車車從軍營運出去的女子裸體。日本士兵殺人時的表情,走向死亡的人羣的眼神,在黑白不見血的銀幕上,你只能讀到兩個字,絕望——這是地獄最底層的絕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個穿長褂戴瓜帽的男人被推到土坑活埋的那一刻,他緊緊閉着眼睛,沒有反抗,也沒有歇斯底里。如果看過那些老照片,你會相信這就是真實的地獄。

唐先生一句:“我老婆懷孕了!我老婆又懷孕了!”之後,英勇就義了。這句話,透露了生命的氣息,還讓那些侵略者知道“中國人殺不盡!中過國人的生命是頑強的!”我深深感動了!

銘記國恥很重要,比銘記國恥更重要地是認識你自己。最後我還想説,它就是一部電影,因為只有電影才會以那樣的方式結尾,留一點陽光與希望,並且濃粧重彩地將小豆子的照片放那麼大,題注下他還活着。這靜止的畫面遠比那句中國不會亡來得更有力量。

身為中國人的我們,不能忘記國恥,我們要自強不息,勇往直前,強大我們的祖國!

第8篇

日本軍隊闖進南京時,城內的軍人們用身軀鑄成了一道道人牆。可這些都無濟於事,日本軍隊以強大的衝擊力沖垮了人牆,把軍人們踏在腳底。大肆的闖進南京。

南京城內所有的戰俘都被抓起來了。有的人,葬身在機關槍接二連三的掃射中;有的人被帶到海邊,又是一陣瘋狂的掃射,人們倒在海邊,海水沖刷着他們的身體,將他們輕輕拖入海中,頓時鮮血染紅了整個海面……

我怎麼能不痛恨日本人,我何嘗不想讓他們付出血的代價。想一想,當他們的孩子在搖籃中甜甜的入睡時,我們的嬰兒卻被殘忍的摔在地上;想一想,當他們的兒童享受美好的童年時,我們兒童卻要面對死亡;想一想,當他們的老人在家安享晚年時,我們的老爺爺、老奶奶卻流浪在街頭無家可歸;

正如電影裏所説“中國不會亡!”是的,中國沒有滅亡,但祖國現在的興旺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多少英雄衝鋒陷陣,用鮮血和平,他們何嘗不想在家和一家老小過平安、幸福的日子可是日本的侵略打破了這樣的生活。為了祖國他們必須要上陣殺敵。

是啊!“落後就要捱打”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長大為國家做出貢獻,使中國更加強大這樣才不愧對那些抗日英雄,中國才不會重蹈覆轍。

第9篇

期待電影《南京!南京!》已經很久,終於在今天(24日)特意去看了這部影片。特想談談影片中幾個深深觸動我的場景:

整部影片時長約140分鐘左右,全部影像均為黑白鏡頭,這樣的色調更加重了整個觀影過程的沉重感,這種氛圍一直持續到影片結束,你甚至能真切感知到你周圍觀眾乃至影院所有觀眾的這種沉重,全場觀眾自始自終都鴉雀無聲。(除有少數抽泣聲……)

片一開始,首都南京城在日軍飛機、坦克和大炮的進攻下淪陷,一大批士兵想潰逃出城,遭到了另外一批以陸劍雄(劉燁飾演)為代表的堅持抵抗的士兵們組成的人牆的阻攔。潰逃者要求陸劍雄們放他們出城,喊出的理由竟然是“當官的都已經跑了”,不知為什麼,看到這裏,我突然想起克拉瑪依大火中那句“讓領導先走”,一種悲涼油然而生。很快陸劍雄們組成的人牆被沖垮,這似乎也預示了接下來的抵抗無望而慘烈。陸劍雄們的頑強抵抗是影片的重點,導演通過不斷切換鏡頭,對比當時中日兩軍的武器裝備(實際是告訴觀眾們當時中日的國力差距):日軍擁有飛機、坦克、迫擊炮,而陸劍雄們卻是“小米加步槍”,但卻擁有鋼鐵般的抵抗意志,這正是我們民族生生不息的堅毅品質!儘管這意志在當時抵抗中是那麼悲壯!最終陸劍雄們全部被日軍俘獲後集體槍殺,臨死前齊聲高呼“中國不亡!!”。突然間想到去年5.12大地震的那句“中國加油,四川雄起”的口號,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抵抗失敗後,三十萬同胞慘遭日軍集體槍殺、焚燒和活埋,首都南京迅即淪為一座死城。倖存的人們被迫逃往拉貝先生的“安全區”,這個所謂“安全區”也僅僅是由於當時日德同盟和拉貝先生的納粹身份,這樣的“安全”註定是有限和暫時的,因為日軍隨時可以衝進“安全區”抓走中國女人做慰安婦,有一回,日軍要求“安全區”必須交出100名中國女人當慰安婦,否則就武力摧毀“安全區”。最讓我意外並感動地是:先前被人們恥笑並羞辱的一名年輕妓女在其他人都沉默不語時,竟然第一個站了出來,沒有任何豪言壯語,淡淡的一句“我去……',就避免了更多同胞的劫難,而她自己最後被日軍輪姦致死。什麼是愛國?一直是人們爭論的,這名妓女的行為是不是愛國呢?

最後,想説説拉貝先生的祕書唐先生(範偉飾演,演得非常出神入化),唐是當時典型的買辦代表。當得知拉貝先生奉命即將回國,他為了自家人今後的安全,向日軍告密“安全區”藏有中國軍人,導致這些中國軍人被屠殺。但是日軍並未履行對這個唐先生的安全承諾,他的孩子被日軍從樓上活活摔死,小姨也被日軍輪姦逼瘋,而後被槍殺。這些遭遇最終使他醒悟到自己的罪孽,也許為了贖罪,他最後把一個生還名額讓給了別人,被日軍槍殺前,嘲笑地對日軍軍官説:“我老婆又懷上了”!——這也是本片一直在強調的主題:“中國不亡!!”

第10篇

以前,只是聽爸爸媽媽説過南京大屠殺這件事情,當時我並沒有留下什麼印象,但在國慶期間,我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南京南京》,看完這部電影后,讓我對這段恥辱的歷史總算有了一些瞭解。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1937年,日本軍侵略了中國,攻佔了南京,南京淪陷了。一大部分國民黨兵都逃走了,只剩下一小部分兵還在堅持守城,和日本鬼子鬥智鬥勇,但他們勢單力薄,根本抵擋不住,最後還是被抓住了。

在臨死前,一名叫陸劍雄的軍官帶領着大家站了起來,隨後高聲喊道:“中國萬歲!中國不會亡!”然後就被機關槍掃死了,只有一名叫“小豆子”的兒童兵和一名趙姓軍人倖存了下來。

南京城裏只剩下了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可日本鬼子連這些人也不放過,拿起機關槍,對着他們一陣無情地掃射,大批大批的老百姓就這樣倒了下來。看到這裏,我憤怒極了,真想拿起石頭砸電腦。為什麼我們中國這麼大的一個國家會被日本這麼小的一個國家欺負呢?為什麼?説到底就是因為我們中國人民不夠團結,才給了日本人一個機會。

影片中一位名叫角川的日本兵也不滿日本天皇的命令,在戰爭中感到生不如死,最後,他違抗軍令,擅自放牛了小豆子和那名趙姓軍人,自己則選擇自殺。這是一個多麼悲哀的場面啊!日本人發動的這場侵略戰爭,不僅給廣大的中國人帶來了沉痛的災難,同時也給一部分日本人內心倍受煎熬。

這部電影非常的沉痛,看完之後,我深深地感受到國家不強大,就會被其他國家欺負。

我們要保護好祖國的錦繡山河,那滔滔江水,那滾滾黃河,連綿不斷的山峯,都是屬於我們偉大的祖國的。祖國的河水秀逸,祖國的山川雄奇,祖國的胸懷無比寬闊。我們怎能讓那些外國侵略者將我們擠出祖國母親的懷抱?怎能讓那些外國侵略者將祖國母親弄得遍體鱗傷?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我們作為祖國的未來,更應該擁有一顆愛國之心,更加努力地學習,要為中華之倔起而讀書,長大以後好好建設祖國!

第11篇

前日,看了陸川的電影《南京!南京》,感覺和震撼。我用了兩天的時間來沉澱心情。今日,同學發短信來問“看過了沒有,感覺怎麼樣”。我覺得應該把感想與朋友們一起分享一下。

看完影片,憤恨、屈辱、振奮皆而有之。説起憤恨,一恨國府無能。常言道“文官不愛財,武官不惜死,國可富強”,然影片一開始就表現出日軍兵臨城下時,南京國軍部隊的高級軍官竟然逃跑,置國都於不顧,置城中百姓於不顧,置國民政府尊嚴於不顧,更是置保衞南京殊死作戰的眾多將士於不顧。結果導致南京三日即告城破。我曾設想,南京如此之大的城市,若是將士用命,團結一心,保衞作戰決心堅定,我們未嘗不可打出像斯大林格勒戰役那樣的巷戰,把城市變成日軍的血肉墳場,即使是由於武器、補給諸多不利因素,我們可能還是會失去這座城市,但是也不會失去國之尊嚴,同時會給日軍以極大的殺傷和打擊。但是歷史不可以假設,恨,這些逃跑的高級軍官真可謂之“國賊”。二恨國民無知、無智。教堂中數百中國人,而日軍只有六人,中國人竟舉起雙手任由日本人俘虜,當無數中國人被日軍有預謀的屠殺的時候,他們臉上那種麻木的表情帶給我的是深深的痛。更是有唐先生那種只是知道有自己小家,而不知有國家的人。他們可以在日軍入城之後還可以安心打麻將,在被德國人拋棄之後又為了小家偏安不惜出賣同胞投靠日本人。

唐家所表現的僅僅是折射出當時的國民心態,他們難道不記得了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了嗎?失去了國家,他們就永遠只有一個名字——“亡國奴”。看到電影中段的時候,我的心中又被屈辱所填滿。日軍為了建立慰安所向安全區提出了條件:為日軍提供一百名婦女來交換糧食、衣服和過冬的燃料。安全區裏並不缺少男人,但是這些男人任憑日軍狂笑着將自己的姐妹帶走、蹂躪,他們選擇了躲在女人的背後,就像狗一樣卑微的活着。漢家男兒的血性到哪裏去了?幸而,在影片中我們還是看到了不屈的戰鬥精神。城破了,但是男主人公仍然在戰鬥着,在盡一個軍人的職責。被俘後面對着日軍的屠殺他勇敢的走向刑場,向我們展示了愛國軍人真正的風骨。正如影片中所述的“中國不會亡”,我相信有這些民族的脊樑背負着國家的希望,中國就不會亡。

今日讀的文章中提到了四行倉庫和八百壯士,我發現我已經很久沒有想起了。會忘嗎?能忘嗎?我們的下一代還能不能記起來我們民族所造受到的苦難呢?也許這就是這部電影的最大意義。

第12篇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攻佔南京,由於中國國民黨軍隊抵抗失敗,大批的國民黨士兵潰逃出城,南京淪陷。

影片以一張張南京老城的照片拉開序幕,在炮火轟鳴中城牆在揚起的塵土中坍塌,畫面轉接進城門內,守城的國民黨三十六師的將士們用血肉之軀去組織準備潰逃出城的國民黨官兵,從而,展開一場肉搏,那悲壯的場面,震撼着我的內心。

軍隊潰敗了,大屠殺開始了。屍橫遍野,影片沒有淋漓盡致的表現日軍千奇百怪的屠殺方式,它將這場浩劫落到了每個活生生的人身上。唐先生,拉貝的祕書,與拉貝共同負擔着難民營的職責,當拉貝不得不離開的時候,他為了保護家人的安全委身於日本人,當他最終和日本人成為“正式”的朋友的時候,他的妹妹被日本人拉進慰安所,他的女兒被日本人活生生的摔死,他的老婆因為被打暈倖免於難。他,欲哭無淚,欲吼而無聲啊!之後在拉貝的努力下,日本人答應能夠讓拉貝帶走兩個人,當他們即將踏入生門的時候,唐先生,這個典型的中國男人放棄了生的權利,把它讓給了另一個急於求生的人。。。。。。之後唐先生即將被押赴刑場,他看見蒙着眼睛的中國人像小雞一樣被綁在柱子上,一個個的被射殺,輪到他了,他拒絕矇眼睛,他笑着對日本軍官説:“你曉得吧,我老婆又懷孕了,我老婆又懷孕了。”這是他臨終前勝利的宣言,他的從容讓那個日本軍官不敢直視!

整部影片瀰漫着一種殘酷的壓抑和絕望,僅有結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期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他代表着中國的期望。明天雖然依然殘酷,但期望已經傳遞下去。當時的南京雖死,但中國人的團結與抵抗已經被喚起,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麼僅有努力去贏得戰爭的勝利。

這段歷史已然成為過去,但凡有良知的中國人怎樣能忘記?儘管日本人為了掩蓋自我的罪行去修改教科書、篡改歷史、矇蔽事實。但近來發生的釣魚事件有一次給我們敲醒了警鐘,此刻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已經覺醒,不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我們會問自我的主權做不懈的努力和鬥爭。歷史永不能忘,我們要將這段屈辱的歷史轉化為不屈意志,鞭策自我不斷前進,改變落後捱打的卑微局面,化沉痛為力量,變弱小為強大,棄腐朽造神奇。僅有經過我們華夏兒女的共同努力,祖國才能真正強大起來。

我腦海中彷彿又浮現出小豆子在田野上奔跑的情景,他跑着,他笑着。

第13篇

歷史課本上的南京大屠殺,講的是日本兵屠戮毫無反抗之力的百姓。我不能説課本上是錯的,這樣能更突出日本兵的惡。《南京!南京!》則將之完全推翻,影片中能看到以陸劍雄為首的小分隊,阻止守城軍隊潰逃失敗,毅然與日軍展開周旋,短兵相接的那段巷戰,震撼力絕對不輸於《拯救大兵瑞恩》,導演對戰爭的視角是冷靜的,完全沒有藝術誇張在裏面,聽到的是子彈穿破胸膛和頭顱的噗噗聲,看到的是手榴彈爆炸後升起的白色煙幕,戰爭是冷的,既沒有某些主旋律電影那樣打的熱火朝天,也沒有王成“向我開炮”那樣的煽情,我們的戰士更多的是沉默,沉默意味着頑強。忘不了被包圍時,陸劍雄説的那句“守不住了,兄弟們散了吧!”語氣是悲涼的,目光是堅定的,兄弟們沒有散,一直戰鬥到最後,包括少年兵小豆子這一刻,他們將視死如歸展現的淋漓盡致。

這是南京最黑暗的一段時期,在恐懼和死亡瀰漫中,並不是所有的中國人都展現懦弱的一面,被屠殺的士兵們,都是站着死的,沒有哭泣,沒有求饒,沉默是最後的反抗,犧牲是最後的歸宿。在這裏要感謝導演,照顧了觀眾的良心和不忍,砍頭、射殺、焚燒、活埋,並沒有展露太多細節,而是用平行的快速剪輯方式,輕輕帶過,避免了觀眾情緒失控。“中國萬歲!中國不會亡!”他們至死都是中國的脊樑。

其實影片裏的人物都是其所對應羣體的縮影,但絕對不是臉譜化。畢竟在這場暴行裏,概括的説就分為好人和壞人,引申一下,就出現了陸劍雄(中國軍人),姜老師(頑強的中國婦女),約翰拉貝(國際友人),唐先生(漢奸代表),角川(日本兵),導演透過這些人物的描述,着力展現了人性善良的一面,而相對應日本人的惡行則放到了次要位置,這也説明導演在闡述歷史的基礎上,側重點放在了人性的披露和人們在戰爭下的生活狀態,而不是對暴行的描述。影片以日本兵角川為視角,就表明了導演冷靜、客觀的態度。日本人角川的善和中國人唐先生的惡,以往任何一部主旋律影片都不會如此設置。這些人物都是戰爭悲劇下的產物,弱小到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

很難想象參演的演員們是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來面對攝影機,一定是很痛苦、很艱難,因為他們入戲太深了,他們把中國人骨子裏的頑強精神展現的淋漓盡致,這點絕不是一個簡單的手勢或一個膚淺的表情就能讓觀眾感受到的,何況多數情況下他們的表情麻木不仁,在這裏我想説一下劉燁。

淒涼的音樂,殘破的城牆,不間斷的冷槍預示着率先出場的劉燁飾演的陸劍雄是一個悲劇角色,搖晃的鏡頭給他的第一個特寫就把我震撼了,他不是在演陸劍雄,而是在演他自己。稜角分明的臉頰和毫不畏懼的眼神是最好的開場白。接下來的指揮作戰、被俘虜後遭屠殺前第一個無聲的站出來,他將軍人的氣質表現的精準又內斂,而犧牲時臉上的那抹微笑則是對視死如歸最好的詮釋。相對而言,劉燁的戲份太少了,導演也説過,前期的劇本是讓劉燁活下來,並和高圓圓展開一段“革命愛情”,幸好沒有這樣拍,否則未免太過主旋律,也很容易落入俗套。劉燁是一直拼殺到最後一刻的戰士的縮影,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犧牲為他劃上最完美的句點。

而唐先生得知拉貝要回國,想以出賣傷病換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殊不知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女兒和妹妹的死是最好的諷刺,最終他把通行證讓給了那個軍官,以死完成了自我救贖。而親歷了暴行的角川,最後忍受不了開槍自殺,死亡對他來説是比回國更好的歸宿。

影片在大場面完美掌控之餘,在細節上更值得人回味。小豆子嫻熟的擺弄子彈,看的人揪心,一枚枚子彈是孩子不該承受的重量;

唐先生去求日本人,太太在他手上放了四個銀元,説碰到日本人,買條命,女人的幼稚和愚蠢展露無疑,在這種情況下貧富又有什麼區別呢?

角川手上的慰問袋出現過兩次,那裏面有羊羹,有糖,還有罐頭,連同他的天真與善良一起給了百合子,慰問袋再次出現,百合子已經病亡,帶走了他生的希望;

妓女小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角色。不管在什麼時候,她都有自己的立場,鮮紅的指甲和不剪的長髮,在別人的誤解和鄙夷中,第一個舉起手站出來,獻出自己挽救安全區裏其他的人。當你看到那一隻只舉起的手的特寫是否在抑制自己的哽咽?角川誤認為她是百合子,不忍欺凌,記住了她的腳鏈,腳鏈再次出現,已經是在運送屍體的板車上;

江老師是個英雄。所有人自顧自的逃命,她一次次的在敵人眼皮底下救出同志,被識破後,她對角川説“shootme!”,這兩個單詞是全片裏份量最重的一句對白。

影片結尾處的祭祀,最讓人震撼。屠殺結束了,佔領完成了,祭祀實際上是入城慶典中的一個環節,也表達了日本士兵對死去將士的追悼,祭祀的士兵踏在變成廢墟的南京土地上,只有土地佔領是不夠的,還要精神文化佔領,現在看來後者更為殘酷,角川承受不了如此重的壓迫,發出了撕心裂肺的吶喊。

只有看過影片,才能真正體會到影片的意義和導演的拍攝目的。陸川不是在拍一部展現屠殺的電影,不是想利用這個題材炫技,更不是想撕開國人癒合已久的傷疤。題材是嚴肅的,態度是嚴謹的,鏡頭是悲憫的,情節是真實的,意義是深遠的——這是我對這部電影最高度的概括。也許有很多觀眾因為題材的關係不想走進影院觀看,但是導演都能鼓起勇氣拍了,我們又怎能不拿出勇氣看呢?相信這部電影並不會激發民族情緒,而是讓我們反思歷史,痛定思痛,心懷怨恨不如發憤圖強,中國強了,才不會悲劇重演。我想,這也正是導演拍攝《南京!南京!》的最終目的。

第14篇

今天,我觀看了一部由陸川導演精心創作的電影——《南京,南京》!看完這部電影,我頗有感觸,內心也有所震撼。

當看到兇殘的日本軍官放肆地在長達六個星期的南京大屠殺中,不擇手段地殺害我們的南京同胞,人們在驚慌而逃,很多人難以倖免於難,三十多萬同胞慘死在日本鬼子的屠刀之下時,我的心裏感到一陣陣的難受。

不過我們中國人都是有骨氣的,就像那梅花,從不在冰雪中向惡勢力或者強者低頭,它依然在大雪中凌寒獨放。我們中國人也是具備這樣的品質的。當日軍俘虜了我們的一批軍隊後,日軍鳴槍下威,要求中國軍隊起立,幾個日本鬼子挎着槍陸續走了上來,準備掃射。但中國軍人都握緊雙拳,他們臉上帶着憤怒,帶着無助,帶着悲憤的'神情,他們都不向日軍低頭,他們都不起立,因為對於他們來説,起也是死,不起也是死,他們就拿起自己的骨氣跟這些日寇們拼了,他們就這樣與日軍僵持着。日本軍官被這一場面驚呆了,手持機槍掃射了幾個人,只聽見死者的家屬抱着親人冰冷的屍體痛哭。突然一個男的帶頭矗立起來了,他就是被日軍俘虜的軍人中的一員,或許,他不想再聽見無辜的人們悽慘的聲音,或許他起立是為了表達中國永遠都不會是縮頭烏龜。小孩也勇敢在走了出來,人們都起來了,向日軍走去,只見人們一齊高呼:中國不會亡,中國萬歲……。天空中迴盪着這悲壯的聲音,最後,他們都犧牲了。

但是,他們沒有為我們中國人丟臉,人們記住他們是中國人,甚至在他們臨死前也不忘高呼:中國成功,中國不會亡。這句話給予我極大的震撼,因為這句話透露了中國人民是多麼熱愛自己的國家呀!

電影真實地反映了那一段歷史,那一段讓人屈辱的歷史。舊中國國勢衰微,中國成為別國欺負的對象。要使這段歷史不再重演,我們這代人就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以不斷增強祖國的綜合實力,為祖國的安寧和繁榮富強作出自己的貢獻。

第15篇

期待已久的陸川新片《南京!南京!》終於搬上熒幕面向廣大觀眾,其四年磨一劍的嘔心力作是光芒盡露!

影片全程以灰色為背景,讓人覺得很壓抑,有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這樣的感覺從開始一直持續到最後。黑白電影的效果有種復古的真實,配上現代化的手段加於處理,影片的場景確實很逼真,基本上還原了歷吏的一幕!

沒有《集結號》裏那種振奮人心的戰鬥場面,也沒有《投名狀》裏那種浩大的進攻場景,影片《南京,南京》是在一陣炮轟亂炸後的投降中拉開序幕的,看到那些不顧同胞們的生命,而踏在他們身體上逃跑的國民黨士兵,心中不免有幾分悲憤,也再一次認識到了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的差距。

到處都是硝煙瀰漫,整個南京城一片廢墟,除了屍體還是隻有屍體,到處都是驚恐的慘叫聲以及祈禱的眼神,生命在這裏如同草介一樣微不足道。活活燒死、推入長江、生生掩埋、被當作標靶一樣的射殺、刺殺、肢解,所有能想到的殺人方式,均在這裏得到了全面的演練!

儘管場面十分殘忍,但由於是一部黑白電影,所以感覺不到任何的血腥,陸川導演以一種若隱若現的拍攝手法,演繹了歷吏的一幕,既還原了歷吏的真實,又不至於讓觀眾出現視覺疲勞,相比之下二十年前的那部《南京大屠殺》顯得特別血腥,該片也精緻不少!

雖然在畫面上沒能給我們帶來太大的視覺衝擊,但其聲響效果卻是值得一讚,也許是因為在五星級影院裏觀看的緣故,6。1聲道的杜比環繞聲響效果,有種如臨現場的感覺,一聲聲槍響,一陣陣子彈穿梭的聲音,感覺就像顆顆子彈都打在自己的身上一樣,是如此的真實。

影片最初的震撼是在於那些逃亡的士兵,一個個驚惶失措的往城門口爬去時所發出的那一陣陣急促的呼吸聲,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的真實!

最讓人感動的是德國牧師貝拉臨行前的那一跪,其深深的為不能保護那些難民而感到無奈,其的一面讓我們很難跟其它德國納粹分子聯想在一起。

最讓人揪心的是範偉所飾演的唐先生跟其妻子的那一刻,那是一種生死之間的離別,那是一種英雄就義的場景,那是一種肝腸寸斷的畫面,那是一種淡薄生命的描繪。

比較慶幸的是,陸川並沒有把該片拍成是一部三級片,影片裏並沒有出現任何禁忌的鏡頭,也許出現在面前的是一部經過刪減過的刪減片也説不一定,但不管如何,陸川並沒有太刻意的去描繪太多中國婦女被凌辱的場面,不過還是充分的反應出了當時日本的種.種獸行。

儘管有劉燁、高園園及範偉等大牌明星的加盟助陣,但這並非是影片的看點,其看點在於影片本身的歷史題材。由劉燁飾演的中國士兵,其扞衞家園的一幕令人。而範偉所飾演的漢奸其明哲保身的做法固然不該,但其成為漢奸的原因倒也讓人同情,所幸最後還算是死得有點尊嚴。江一燕所扮演的慰安婦卻告訴我們,妓女在國難當頭的時刻也懂得什麼叫作挺身而出。

其實影片的真正主角是一名由日本演員中泉英雄所扮演的名叫角川的角色,一位尚有良知的日本士兵,據説這是一位真實的,該人物刻畫出了戰爭殘酷的一面,以及其無奈的一面,一個厭倦了戰爭的日本士兵最後還是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

也是一種無奈,有時候我們需要被迫去殺人,有時候活着比死還痛苦

對於那些比較苛刻且對影片品頭論足的人來説,或許該片的確有許多不足之處,比如整個故事太過零亂,故事內容銜接不夠連貫等等,但總而言之,個人認為還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片,畢竟二個小時的片長難以全面的反應出整個歷吏的真相,畢竟這是一部商業電影而不是一部乏味的記錄片,所以我們不能要求陸川太多!

最後!我想説的是對於日本,我們是應該記住這場仇恨,但我們更應該以德報怨,戰爭向來都是殘酷的,戰爭是少數決策者的錯誤,而並非是整個發動國所有人們的錯誤,所以我們不能將所有的怨恨發泄在所有的日本人身上,請想想日本是否也有?比如影片中的角川。

其實如果要追溯仇恨,也不知道應該從哪裏開始追溯起,唐朝?宋朝?還是春秋戰國時期,甚至更遠?我想幾百年後我們的子孫也會像我們現在這樣,忘了幾百年前,幾千年前那一場場血腥的戰爭。

第16篇

戰火,硝煙。經久不息的槍炮聲黯然迴盪在蒼茫的天空中,無力地訴説着一國之都南京正被侵略的事實。

電影《南京!南京!》,毫無保留地向我們展示了一幕幕慘無人道的屠殺現實。標題上兩個

鮮明的感歎號無時無刻敲擊着我們倍受震撼的心靈,用無聲的文字表達着一種強烈的情感。

影片中最讓人難忘的場景應屬那個沉重慘烈的黃昏。國民黨軍隊,共產黨,抗日民眾,包括年幼的孩童都昂首挺胸地面對着日軍黑漆漆的槍口,奮盡全力地吶喊着,肅穆悲憤的面孔下是一聲聲“中國萬歲!中國不會亡!”。那一刻,時間彷彿凝結,有的只是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的豪言壯語。然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席捲而來的槍聲,遍地堆積的屍骸,刺目的鮮血,以及侵略者嘲諷的面孔。

“落後就要捱打”這句話充分地展現了這場悲劇的原因。與此同時,侵略者的醜惡也同樣揭露在了我們的面前。但這個世界也還存在着像拉貝那樣的國際人道人士,正是有了這樣的無私的人,我們的世界才會在最黑暗的時候出現陽光,出現彩虹,出現希望。

而換位思考一下,當時執行屠殺任務的日軍所揹負的是什麼?一個國家所下達的“重任”?被政府所矇昧住的市民熱盼的目光?還是早已遭受麻痺只知殺戮的心?那些囂張的軍國主義又有沒有想過自己的所作所為對這個世界所造成的危害?答案無需探究,歷史的來龍去脈就如同一面鏡子一般反射出所有質疑的真相。

1937年12月3日,三十萬人這個龐大的數字下包含着中國人民屈辱不堪的回憶,這是整個中華民族永遠難忘的一個日子。它猶如一座巨大的警鐘,警示着人們若再不自強,這個數字遲早將會重現。

第17篇

1937年12月的南京,應該是絕大部分國人心口永遠的痛。而記錄這段痛的電影雖然不少卻乏善可陳。38歲的陸川,用他的方式詮釋了這段註定歷百年也的痛。

出於對《可可西里》的,也出於對《新週刊》相關篇幅的好奇,我沒有選擇購買dvd版的《南京!南京!》而是走進了久違的電影院。

一開始出現的那座城牆輕輕的雷了我一下。做為中國四大古都之一的南京的城牆,即便在太平天國時代,也沒那麼潦倒吧。

緊接下來的鏡頭則很有些主旋律的味道,大批身着國軍制服的殘兵欲從城門出逃,部分決意死守的身着類似八軍灰布軍服的士兵執意不願放行,想離開者一臉無奈,要阻攔者滿腹心酸。

當高舉民族大義旗幟,力主死守聲稱要與首都共存亡的最高軍事長官棄城而去。我無法責怪那些不知所措的吶喊着當官的都跑了,放我們出去!的軍官和士兵。那一剎,國家和民族對他們而言或許已經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當由想離開的軍人組成的方陣和由執意不願放行的軍人組成的方陣開始互相用血肉之軀進行碰撞的時候,我想起了康洪雷作品《我的團長我的團》中虞嘯卿的那句台詞:仗打到這份上,中國軍人再無無辜之人!

耳邊傳來陣陣密集的槍聲,已經絕望的戰俘知道那是日軍正在有計劃有組織的屠殺自己的同袍同胞,不願再邁步走向死亡的刑場,槍聲響起,一個個麻木的被捆住雙手的軀體倒下。憤怒、失望和羞恥讓陸劍雄這個戰士無話可説,他不願坐着死去,為了保留作為一名軍人面對死亡時的最後一點尊嚴,他選擇了沉默着邁步走向刑場。身後,小豆子跟上去了,還活着的人們也跟上去了,當絕望的軍人們高喊着中國不會亡的口號紛紛倒下,陸劍雄一語不發,死不瞑目。

劉燁用很少的台詞和極精練的肢體語言把這個純爺們的角色演得很到位。個人覺得基本沒什麼可挑剔的。

日軍一個小隊推開教堂的大門,恐懼情緒在人數上百倍於日軍的人羣中蔓延開來,不分男女不論老少都對着僅只一個小隊的日軍士兵高高舉起了屈辱的雙手。這一刻,什麼國家,什麼民族,什麼尊嚴,在人羣的心中蕩然無存。有的只是對死亡的恐懼。而日軍士兵內心的恐懼也不亞於他們所面對的人羣,高度下的角川正雄滿懷恐懼的對着懺悔室的門連開數槍後破門而出的卻是幾具女性屍體。透過屏幕,可以感受到那一刻作為一個人的角川內心的震撼、懺悔、掙扎。

作為一個日籍演員的中泉英雄能頂着日本右翼勢力的壓力和唾罵以一種正視歷史、揭露日軍罪行的心態來演繹角川正雄這樣一個角色,個人覺得真的很不容易。至少我本人很佩服。

當難民營中要求所有女性都要把頭髮剪掉,換上男人的衣服時。妓女小江卻不願意剪掉自己的頭髮,還説仗打完後還要靠它吃飯呢。此時妓女小江給人的感覺完全就是一副商女不知亡國恨的樣子。而當日軍向難民營要100名女性去充當慰安婦,姜老師泣不成聲的解釋説如果這樣做了可以為難民營換回需要的糧食、菜蔬和過冬的煤,不這樣做日軍將摧毀難民營時,還是這個風塵女子小江在長時間的沉寂後第一個舉起了手。在被帶走的時候,小江轉過頭來看姜老師,眼中滿含着但同時也充滿了驕傲。她用一種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方式證明了自己的尊嚴,盡其所能的保護了那些曾經用充滿鄙夷的打量她的同胞。

江一燕,這個年輕的八零後,把妓女小江這個中國版的羊脂球演繹得可謂淋漓盡致。贊一個先。

唐先生,那個膽小怕事、性格懦弱的唐先生,他一心想保全他的家人,甚至不惜為此去充當告密者。但當他失去了他願意為之一切努力去保護的家人後,面對那座已經淪為地獄的城市,在有機會可以走出南京的時候,他選擇了留下面對死亡,讓一個假扮成拉貝助手的軍官把自己懷孕的老婆帶出了城。他選擇了坦然的面對死亡來為自己之前做錯的事贖罪,臨刑前夕,他不無驕傲的告訴那個日軍大佐:我的妻子懷孕了,我的妻子懷孕了。槍聲響起的瞬間,他以死亡為代價找回了自己的尊嚴。

在走進影院之前我一直在懷疑範偉是否這樣一個角色。而當我走出影院的時候我已經完全相信範偉不僅僅只是個喜劇明星。

姜淑雲,這個難民營的一直的守護天使,當拉貝不得不奉召回國後,她用柔弱的肩膀擔起拉貝留下的擔子。當她冒着巨大的危險一次次的去以妻子的名義認領那些不是自己丈夫的丈夫而被日軍識破並抓住她準備帶走的那一刻。她向只有數面之緣的懂英語的角川説了一句:killme!(殺了我)。那一刻,我原諒了她曾經的懦弱,原諒了她在日軍向難民營索要100名女性去做慰安婦時她不曾舉手的退縮。

姜淑雲知道她被抓去所面臨的命運:被強姦。為了能夠死得稍微有點尊嚴,所以她向只見過數面的懂英語日本軍人角川求助。最後,角川幫助她實現了這個,她終於可以有尊嚴的死去。這是個很好但也很有破綻的段,當時押解他的兩個日本士兵分別是一左一右的扭住她的胳膊在同一水平線上向前走的,而角川在聽到姜老師的那句話後經過短暫的,掏出手槍就是一槍爆頭。須知角川並非神槍手或者狙擊手啊,他就不怕打到他的戰友嗎?並且他的上級在他開槍後並未做出任何異議。這實在是有些説不過去的。

有人説高圓圓的表演痕跡過於明顯了,但我沒這種感覺。我只覺得陸川的確很會挑演員,仔細想來,氣質比高圓圓更純淨的角兒在當今的演藝圈也實在是為數不多。

小豆子在這部黑白影片中幾乎經歷了所有事件。影片結束,屏幕上打出小豆子,還活着。影片中的小豆子和現實中的小豆子們對那段歷史的回憶必將永遠的將日本軍國主義釘在恥辱柱上。

與被熱炒的奧運童星林妙可相比較,我更喜歡這部電影中的那個見證和承載了那段歷史的小豆子!

這部電影還有個英文名字:《city of life and death》,生死之城的意思。相比之下,我更喜歡這個名字。畢竟,這是一部商業電影,而不是一部記錄片。我也希望看完這個帖子後有可能對我破口大罵的同學們先抱着一種的心態再看一遍這部影片再來罵。

陸川38歲了,不算年輕了,但畢竟比斯皮爾伯格還是年輕了點。所以不指望《南京!南京!》能達到《辛德勒的名單》的高度。

一千多萬美元的投資對於國產電影來説不算少了,但相比《辛德勒的名單》的投資,還是少了點。也正因為如此,我理解了《南京!南京!》中雷人的城牆和那反覆重複出現的背景。

第18篇

最近看了一部電影《南京南京》,雖然看之前已經被網上大量的圖片和文字血淋淋的教育過無數遍,我也做好了難過的心裏準備,可是當電影裏倖存者聲淚俱下的述説以及當年侵略南京的日本兵得意的講述,我還是被刺傷了。

剛開場的時候,被槍聲、炮聲嚇怕了。慘不忍睹的殺戮,血流成河,生靈塗炭。南京城成了一個死城,這個,深深震撼了我。而更震撼我的是在這部歷史災難大片《南京!南京!》裏上百名婦女舉手自願犧牲自己做慰安婦,為安全區的民眾換取過冬的物資那個震撼人心的場面。每一隻上揚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撲動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嚴的光輝。每一個舉手的婦女,燃燒自我,救助他人,又像俘虜們在死亡的威脅下毅然走入刑場,高喊“中國不會亡”的中國士兵的犧牲一般高貴而沉重,像兩記重錘捶打在歷史的鼓面,動人心魄,迴音蕩蕩。

我不會再去看第二次,不是不想,而是不忍。《南京!南京!》裏透露死亡訊息的場景之多,尤其黑白畫面的處理更讓每一種形式的死亡都讓人身臨其境,這種真實的氛圍已經讓你覺得內心超出了對殘酷的負荷,因為每個中國人都曾看過那些觸目驚心的老照。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個穿長褂戴瓜帽的男人被推到土坑活埋的那一刻,他緊緊閉着眼睛,沒有反抗,也沒有歇斯底里。如果看過那些老照片,你會相信這就是真實。

銘記國恥很重要,比銘記國恥更重要地是認識你自己。最後我還想説,它就是一部電影,因為只有電影才會以那樣的方式結尾,留一點陽光與希望,並且濃粧重彩地將小豆子的照片放那麼大,題注下他還活着。這靜止的畫面遠比那句中國不會亡來得更有力量。

作為中國人,我們要自立更生,勇往直前,不忘國恥,以史為鑑,面向未來!

第19篇

南京大屠殺已經過去70餘年了,《南京!南京!》影片上映時,久違的黑白畫面依然清晰地挖掘出人們記憶深處的沉澱。這次與以往的紀錄片或者電視不同,我們看到了一個全新視角的戰爭和屠殺。黑與白,簡單的對比如同大腦裏面塵封的記憶,清晰而又持久;失去了色彩,卻增加了想象的空間;失去了血色的恐懼,卻增加了對戰爭的恐懼。黑與白,不在乎視覺上表現戰爭的血腥,而在於通過戰爭的原態趨引領大家對戰爭的思考。

所謂立意,往往是一部藝術作品的靈魂,是一部作品所希望表達出來的內在含義,立意高下,直接影響到作品的格調高下,《南京!南京!》從一個日本兵的`眼中來觀察這個戰爭,通過戰爭的表現,去挖掘戰爭的實質:一個施暴者尚有痛苦和崩潰,那麼受害者的痛苦更有多少呢?

假若是從一個受難者角度來看這場戰爭,我們是不是會被悲情所纏繞,被屈辱所充滿,忘卻對戰爭本身的反思呢?影片通過表現施暴者的痛苦、絕望、崩潰,反差形容受害者的極度痛苦和災難。

第一次拿着刺刀刺死手無寸鐵的人,會有緊張和不適,當看到屍橫遍野,習以為常以後,神經麻木了,殺人變成了一種習慣。但總有醒來的人,總有麻木後醒來的時候,看到人如此輕易的被殺死,對人生存的意義便會開始懷疑,這個人類固有的道德力量雖然弱小,但尚未泯滅。

“活着比死難受”角川自殺前跟自己同僚的最後一句話,反映出一個普通人在戰爭機器的驅動下,草菅人命後對生命的反思。

如果説,它僅僅是掀開陳年的傷疤,僅僅是在控訴日本軍國主義的殘暴,僅僅停留在展現三十年代末中國人不堪忍受的屈辱,那麼,電影在立意方面便容易出現缺失

然而所幸的是,這部片子的導演恰好在立意和新意方面表現翹楚,令人回味,將這部悲情作品昇華到了新的高度,用新的視角俯瞰了這個歷史的劇痛:我們不再停留在控訴和仇恨的層面,我們不再膠着在屈辱和反抗上面,我們從人性的內在良知面前重新看到人類自身道德的力量,正如小豆子生生不息的頑強生命力,人類的道德的力量雖然弱小,卻始終活着,並希望有一天強大起來,有足夠的勇氣和力量拒絕所有的戰爭!拒絕所有的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