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社區街道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77W

社區街道是增強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實現基層治理目標的重要基礎。社區黨組織要將“保穩定、保平安、促發展”作為政治責任和使命,下面是本站小編準備的社區街道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社區街道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

社區街道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1

社區是基層治理的“最後一公里”,也是黨和政府聯繫羣眾、服務羣眾的“神經末梢”,社區治理要從精細處入手,從羣眾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做起,多聽聽羣眾聲音,多讓羣眾“點單”。

小到一棵樹的種植,大到整個社區的建設規劃,唯有堅持問計於民,以人民為中心,堅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下足“繡花”功夫,才能讓社區治理的針腳更為細密、社區的運行更為順暢,老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才能不斷增強。

社區治理力度和精度是人民羣眾生活幸福度的一項重要指標,體現着人民最關心和最直接的利益問題。近年來,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借鑑新加坡先進公共管理經驗,打造鄰縣中心+居民羣眾聯絡所、社區居委會三級社區管理服務網絡;杭州利用城市大腦,在浙大二院濱江院區打造“無杆停車場”,分類引導交通等……這些得益於技術創新和治理升級,讓社區治理水平進一步提高,橫向和縱向精細化治理深入發展。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呈現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增加了基層治理的難度,也對社區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戰,需要進一步轉變治理思維,完善社區治理體系,提升社區治理能力。

社區治理要從精細處入手,要從羣眾關心的、迫切的問題入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社區治理理念,着力解決好事關羣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真正讓人民羣眾的幸福感得到更大提升,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悠悠萬事,民生為大。一件件事關民生福祉的小事,既影響着社會穩定,又關乎着羣眾的切身利益,也體現着政府辦民生事的決心、誠意和決策水平及行政效能,社區治理既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又要通過繡花般的細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細化水平,繡出社區治理品牌,提升民生温度。

提升社區治理精細化水平,離不開科技發力。近年來,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的發展等新技術應用到社區治理的各個領域,實現對治理全民性、全方位、全流程的覆蓋,為智慧社區的管理打開了廣闊空間。疫情防控,智慧化社區的治理效果尤為凸顯,但是社區的精細化管理不能簡單依賴於科技,而應建立在社區羣眾的實際需求上、精細求精的服務上,讓各項高端科技服務智能更接地氣,解決好老齡人的“數字鴻溝”問題等,更能為全民服務,讓大眾共享。

社區治理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羣眾是閲卷人。社區治理精細化治理的好不好,老百姓感受最直接,也最有發言權。社區治理不是“獨角戲”而是“協奏曲”,要讓全民參與,形成合力,不斷擴展社區治理空間。

社區街道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2

推進社區治理現代化,就要樹立抓基層、打基礎的鮮明導向,着力健全社區黨的組織體系,補齊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的能力短板,建好社區治理的“智慧中樞”。

建強社區治理“紅色引擎”。提高社區治理效能,黨的領導是關鍵。要做好鄉鎮(街道)、村(社區)建制調整後半篇文章,推動部門職能下延、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財力下傾,把責權利和人財物落實,把條塊關係理順,使制度配套銜接,力量協同一致,打破“條塊分割”,暢通“血脈經絡”。健全與人口結構需求相適應、與社區形態功能相匹配、與社會組織形式相融合的社區“大黨委”,推動黨的組織和黨員進小區、進樓棟、進單元,把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延伸到各個領域、各個角落,破除孤島效應,聚合先鋒力量,增強黨建核心引擎力。深化“黨建+”行動,通過單位、行業黨建結對共建,實現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機制銜接、功能優化,把黨的領導有效嵌入各類社會組織和新興領域,使功能在基層細胞集成、問題在神經末梢解決、服務在羣眾身邊見效,攥指成拳,激活多元主體協同善治乘數效應,共繪社區治理“滿園春色”。

疏通社區治理“神經末梢”。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在基層,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感知在基層。要聚焦層層發文、層層開會、督查考核過多過頻等突出問題,項目化、清單化、責任化深挖作風積弊,為會議“束腰”、考核“瘦身”、報表“減肥”,搬開基層幹事創業“絆腳石”,讓基層幹部把耗費在“完成任務”上的時間騰出來“繡花”。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全面推行社區黨組織書記“一肩挑”,健全雙述雙評雙考制度,消除社區治理“末端梗阻”,推動工作從“單一佈局”向“整體謀局”轉變,從“獨輪前行”向“雙輪同行”轉變,從“表層結合”向“深度融合”轉變。要堅決糾治“造盆景”“堆材料”“刷數據”等形式主義弊病,引導黨員幹部撲下身子抓落實,精準把脈社區治理痛點、難點,打通社區治理斷頭路,答好民生福祉最優解,釋放基層黨組織“強大磁力”,團結帶領社區組織和廣大羣眾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園。

鍛造社區“尖兵強將”。社區治理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幹部。要堅持理想鑄魂,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和全體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教育引領廣大黨員幹部時刻拿黨章黨規“掃描”黨性,用羣眾期待“透視”工作,鑄牢信仰之基、凝聚擔當之魂,把初心鐫刻在“為民服務解難題”的擔當實幹中。堅持靶向提能,聚焦問題導向解難題,堅持需求導向補短板,注重結果導向增實效,推動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進頭腦”,現代治理理念和方法“進教材”,實戰訓練“進課堂”,讓黨員幹部在嚴格的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專業訓練、實踐鍛鍊中淬鍊過硬治理本領。堅持嚴管和厚愛、激勵和約束並重,把敢不敢扛事、願不願做事、能不能幹事作為考核任用的重要標準,激勵幹部敢接“燙手山芋”、勇鑽“矛盾窩”、爭當“戰鬥員”,初心揮毫、擔當潑墨,傾情繪織新時代社區治理“清明上河圖”。

社區街道學習全國兩會精神心得體會3

“社區是基層基礎,只有基礎堅固,國家大廈才能穩固”“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到城鄉社區,社區服務和管理能力強了,社會治理的基礎就實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重要論述,突出了城鄉社區治理在黨和國家戰略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要求我們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政治擔當大力推進城鄉社區治理工作。

紅色創新,打造社區服務軟環境。1個黨委,N個提升。創新實施首問責任制,提升基層幹部隊伍的服務意識、提高辦事能力和服務實效;創新實施績效考核制,一切從零開始,針對考核細則只加不減,營造出自我考評、自我反思、自我加壓的良好氛圍;創新開展“螢火蟲”社工交流分享,結合工作實際作分享感悟,突顯前後成長對比;創新發揚女排精神,凝心聚力,敢於吃苦,勇於拼搏;創新“師徒式”幫帶,以1帶N,言傳身教,打造積極向上、認真紮實、堅強有力的為民服務團隊。

紅色堡壘,提升基層黨組織力量。1個黨委,N個力量。創新建立紅色網格黨支部特色角。結合企業優勢和企業文化的差異,社區黨支部與企業黨支部“1對1”建立紅色網格黨支部特色角,熱心服務轄區羣眾。創新黨員居民議事會。通過黨員意見會、居民議事會,充分調動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新黨建“加減法”治理模式。小小加減法涵蓋了綜治維穩、衞生環保、文明創建等社區事務的方方面面,充分發揮了社區黨委對社會治理的引領作用。

紅色聯盟,構築共享共建新格局。1個黨委,N種聯動。打破格局,“聯”出特色。拓寬黨建聯席思路,打破轄區企業、單位侷限,團結更多轄區外企業參與到社區建設中,通過聯席協議、項目認領、紅色網格黨支部特色角、為轄區困難特殊羣體提供關懷和服務、黨支部聯席黨員承諾踐諾活動等等;着力抓黨建品牌特色。社區黨委與共建單位聯合開展黨建聯動“四個一”認領活動,激發黨建活力,凸顯“七彩湖濱”黨建品牌特色,擴大和鑄強共駐共建共享的社區“大黨委”。

紅色自治,營造全民參與新氛圍。一個黨委,N個效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羣眾要發動,關鍵靠先鋒。社區黨委充分發揮轄區黨員的示範和先鋒模範作用,以1帶N,調動羣眾參與社區活動和處理社區事務的積極性。小區治理,物業增能。聚焦轄區居民關注的重點難點,探索紅色物業新途徑,將解決居民生活的重點難點作為目標,吸納更多的熱心居民參與自治,減少物業居民矛盾,提升物業服務能力,優化居民居住環境,和諧居民生活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社區服務能力建設,更好為羣眾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湖濱社區探索以黨建為引領、N法為平台的“1+N”工作模式,在提升社區服務功能,滿足居民需求;融洽黨羣關係,促進社區穩定;整合多方資源,聚力社區發展等諸多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實現了社區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推進社區治理精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