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活着》讀後感的範文五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5.19K
我們在寫讀後感的時候,一定要將書中的內容和自己的感受相結合來寫,切記不能思緒很亂,不要有太長的篇幅。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關於《活着》的讀後感範文五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關於《活着》讀後感的範文五篇

關於《活着》的讀後感範文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餘華的小説《活着》,讓我感受很深刻。這本書講述了福貴苦難不同尋常的一生。福貴經歷了人生最大的痛苦,一是家境由富到窮的巨大落差,二是所有的親人都死去了。尤其是當他所有的親人都離他而死去時,他心底那種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鮮血都流出來了……但他卻奇蹟般地挺了過來,依然樂觀豁達地面對人生。到風燭殘年之時,依然牽着一頭老牛做伴過日子。

讀過了《活着》這本書,想想自己以前的成長歲月,我明白了在人的一生中,總會經歷種種磨難,總會遭遇無數的坎坷挫折,總會體驗到痛苦難當的心情…….回想一下自己,當自己還幼小的時候,總認為沒有人喜歡自己,沒有人理解自己覺得很是煩惱,總認為被父母責罵,被老師冷落,被同學嘲笑的日子就是痛苦的人生。還認為學習成績不好,遭遇流言蜚語的打擊,遭遇考試失敗,就是沒有希望的的人。讀過《活着》之後,我才發覺跟福貴經歷的這一切比起來,這根本就不算什麼!我才知道福貴在經歷一種無言的痛苦,一種只能由自己柔弱的肩頭去扛的痛苦。

《活着》説了一種樂觀的精神,福貴承受了一切的苦難,可他從來沒有放棄過生存,這讓我受觸動最深。他不過是個普通人,他不懂生存有什麼深奧的意義,他只知道活着就是一切了,只要活着什麼都有可能。然而跟福貴承擔的痛苦比起來,有時候我們顯得很消極,遭遇到一些小小的挫折就開始垂頭喪氣。現在想想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活着》告訴我,讓我相信了只要我們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滄海一粟,就應該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好好的對待生命!好好活着!正是他想説的,也是我從中明白的一個道理。

關於《活着》的讀後感範文

我在望不到邊際的生活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現出餘華的《活着》,這正是生活的本質。如海的眼淚,如山的壓抑,如沅的熱血,充滿了力量。

那福貴的母親的白髮與撒手西去的愕然。這是面對的自己身邊第二位至親的離去。那福貴女兒的難產而死的痛,那福貴妻子的軟骨病,那福貴兒子失血過多而意外而來的喪子之痛,還有那福貴的老爹含淚逃離了支離破碎的徐家……隨着一支毒箭的打擊,又一支,再一支的刺痛福貴那早已野哭決然的心。死者的死對於他們自己來説更像是噩夢的一場解脱,而痛苦的枷鎖全部轉而拷向福貴一人之身,除了心在眼淚裏泡漬,還有生活的重擔,活着的堅持。

偉大的人格也許就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福貴的一生寫滿了絕望的不存在,面對着眼前的絕望之境地一點點地長大,漸漸脱去徐家少爺的光榮放蕩,成就一個堅強樂觀的農民。這精神上的成長遠比身體上成長珍貴得多,珍貴的力量,這來自於對活着的亙古不變的態度與信仰:人是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人格強大。即心態與觀念造成了福貴自我與外界如此黑暗的隔膜與保護,如山的壓抑,如沅的熱血,還有偉大的毅志,活着的希望。

他們説,人生不過一場戲,各人有各人的角色與台本,可福貴就是那偏要不服命不認命的堅韌不聽上蒼的調度,那滿懷的倔強,那滿腹的荒唐,那滿懷發諡的期待,如若上蒼髮出死亡的調度也決不順從!只要熱血生命仍在骨頭裏嶙峋作響,就是要活着。拼死才能拼出活頭來,總有信仰會排空而來,而來與活着的福貴相遇,走在塵土飛揚的道上,活着自己的人生。充滿了力量,活着的色彩。

少年去遊蕩,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

世上千千萬萬,老來風味,大抵都是在活着,誰都逃脱不了活着的慾望。生生燈火。明暗無輒。活着,哪怕只有一息尚存,也可千迴百轉抱有希望,真心不感到死之苦惱!

關於《活着》的讀後感範文

人生難以一帆風順,定會跌宕起伏。這起伏,可能對生命的旅途無關痛癢,諸如作業被批,小考失利;亦可能改變你的人生軌跡,諸如大學聯考、從業。

但是,無論大喜,亦或大悲,只有活着,你才能感知這一切,才有機會去細品人間甘甜,才能去遍嘗人間疾苦。

書中,春生,書裏唯一一個自殺而不是為外界因素而死亡的人,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灰冷的印象。被拉去當兵,他沒想過自殺;為了搶一兩個大餅而鼻青臉腫,他沒想過自殺;一次次逃走又被抓回,他亦沒想過自殺。他知道,戰爭終究會結束,即便周圍一片黑暗,在那遙遠的地方,仍有一絲微茫光明。他熬過了戰爭,終選擇了自殺。或許,是從縣長位置跌落又為萬人所指,身心飽受摧殘,或許,是十年動亂,心中的光明比戰爭的結束來得更遙遙無期,無論怎樣,他都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都不會看到_被打倒、勝利降臨眼前了。正如普希金在《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中所説“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是的,一切好的、壞的、樂的、悲的,只要我們都還活着,這一切的一切都會被時間的長河,衝散到天涯。

本書的主人公,福貴,給人的,則是一種渡盡劫波仍積極向上的人生色彩。他家道中落,一個地主家的公子哥兒淪為無家可歸,親人都離他而去,甚至和他相依為命的外孫苦根也死了。前路悽苦,他為什麼要活着?人生黯淡,為什麼還要“熬”剩下的一天天呢?為什麼還要苟延殘喘地活在這個令你身心俱疲的世界上呢?看完《活着》以後,這個問題曾一直一直在困擾着我,無解。苦根死後,他,沒有隨着已故的親人,一起奔赴那虛妄遠方,而是天天和老牛一起,孤苦伶仃活在世上,獨嘗世態炎涼。

生命是享受一切的基礎,是創造有意義人生的前提。福貴嚮往着以後的日子,對將來的未知充滿憧憬,經歷諸多磨難,不屈不撓,即便在他親人都離他遠去剩下孤零零的自己,即便只剩下一頭和他一樣蒼老的牛。他堅定地、堅定地要活下去,希望這頭牛會成為他人生旅途中的最後一位伴侶,在他心裏,還有一片沒有被那種磨難所塗黑的大光明。福貴渡盡劫波依然仰起頭來微笑的頑強,永遠不會被困難打倒的堅韌,對生存對生命的難以描述的的渴求,給我心靈的震撼。

活着,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只有活着,才有機會斟酌悲喜;只有活着,才有資格評點成敗;只有活着,才有心境品味榮辱;只有活着,才有精力參悟生死有生命,才能享受這一切。活着,真好。

關於《活着》的讀後感範文

日子像細沙般慢慢從指縫中劃過,轉眼步入工作崗位已經一年有餘,在平淡無奇的日子裏,唯有讀書方能使自己身心得到沉澱。最近有朋友偶提起《活着》這本書,當我再次捧起這本書,與大學初讀時相比有了更深的體會。

初見《活着》,我不太明白餘華先生為什麼給書取這麼一個名字。人活在世上,不都會想盡一切辦法活着嗎?就算苟延殘喘不也會想盡一切辦法活着嗎?

如今,我明白了餘華先生起這個名字的意義。活着不應是用盡一切辦法留在人世;而是在生命經過無數磨難後仍不放棄生命,活着只為活着,純粹簡單。

福貴,文章的主人公,這個曾經的富少,過着劉村人所不能及的生活,享受着他人所不能享的尊寵。人往往在滿足和擁有中墮落,富貴他爹因為賭輸了一半的家產,在富貴這裏,把另一半家產也丟了,頓時富貴成了一窮二白的落魄少爺,一夜瘦了一大圈。

家道中落,富貴也在貧困中頓悟,也許這並不算遲,畢竟浪子回頭金不換。可厄運的的陰影一直追隨着他的腳步,殘暴的奪走每一個與他有緣的人的生命。他的父母在家境落敗後相繼離去,丈人來雪上加霜,帶走了他的妻子。當他的妻子生完有慶回來時,我以為富貴會過上幸福的日子了,雖然不能像之前那樣錦衣玉食,可是在愛的人的陪伴下,粗茶淡飯勝過錦衣玉食。

可命運仍要跟福貴開玩笑,去城裏請郎中不幸被國民黨軍隊叫去拉大炮,好不容易才撿了條命回來。

人説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但苦難仍沒準備放過福貴,送走了有慶,女兒嫁了個好人家,卻難產死了,妻子家珍也熬不下去了,女婿幹活的時候被兩塊水泥板夾死了,只有苦根跟自己相依為命。本以為這樣富貴在死的時候還有人收屍安葬,可苦根最後也戲劇化的離開了人世,留福貴一個人在這世上繼續忍受着苦難。

餘華先生在中文版序裏寫道,寫《活着》,是因為美國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黑奴歷經一生的苦難,家人都離他去,可他仍友好的對待這個世界。所以才開始寫《活着》,他明白——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而不是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活着只為活着,簡單純粹,世間萬物都應這樣純粹,為喜歡而喜歡,為活着而活着,這樣子世界就會簡單很多。

關於《活着》的讀後感範文

“活着”這兩個字眼對常人來説平凡得很,但是對於《活着》這本書中的主人公“富貴”而言,卻意義深刻。

富貴原本是個富家子弟,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無憂生活。他不把父母當回事,對妻子的辛苦勞累不屑一顧。最可惡的是他那吃、喝、嫖、賭的陋習,揮霍光了老一輩留下的所有家產。他的父親也被他氣死了。可是這時懺悔已經來不及了。從此,他只能過着一貧如洗的生活,飽受着為生計而奔波的'勞累、苦楚。他怎麼也沒想到命運會一次又一次地捉弄他,讓他的心靈遭受一次次與親人離別的痛苦,最後只剩下了他一個孤家寡人苟活於世。

生活形成的巨大反差,使福貴努力地重新生活,這位歷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將苦難消解於自己的忍耐和平靜之中,堅強地挺了過來。

生活本身就是一位好老師。是生活漸漸讓遊手好閒、薄情寡義的富貴變成了一個任勞任怨、百折不撓的家裏的頂樑柱。如果沒有經歷後面的變故,他可能一輩子也無法體會到活着是多麼美好和幸運。

在每個人生活的道路上,每一段都是那麼刻骨銘心,每一次都讓人大汗淋漓,生容易,活不易。人生的道路,就像波浪形曲線高高低低、起起伏伏。雖然走起來非常辛苦,但是它卻通向我們人生幸福的道路。只有攀過那危峯兀立的高峯,越過那一條條一望無際的山谷,才能真正體會到活着的意義。

讓我們以積極樂觀、自強不息的態度面對生活,走好每一段生活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