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大學禮記讀後感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96W

寫讀後感是一種個人的閲讀體驗,它可以反映我們的獨特視角和感悟,讀後感是我們表達對書中反映的社會問題的關切和思考,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大學禮記讀後感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大學禮記讀後感5篇

大學禮記讀後感篇1

?禮記·學記》開篇説得好“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自漢武帝所制定的教育政策後,中國的教育哲學、教育理論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改變。漢武帝在諸子百家裏選擇儒家的教學思想為國家的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我們什麼?宋朝朱熹在“白鹿洞書院揭示”中雲:“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五倫大道,這就是儒家教學的總綱領、總原則。教我們平常思維的方法有: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處事待人接物的綱領有:言忠信,行篤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希望此書真正能幫助大家都獲得一把“啟迪心靈的鑰匙”,能成為家庭、學校、社會和青少年教育的有益讀本及參考教材,亦同時啟迪我們父母師長們應從小注重培養兒童的德育。我們常説:“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教育是強國之本。”今天,我們給兒童最好的基礎教育無過於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精髓——儒家聖賢文化,並希望得到各界共同來參與和大力推動。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位恥。學校是一方充滿了濃郁文化氣息的淨土,在這裏我們不僅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學習如何與同學相處,如何發揚團結互助的精神。凝聚產生力量,團結誕生希望!一棵參天大樹也是由你、我、他共同栽培的,在學習上,你幫我,我幫他,團結互助靠大家,在生活中,決不亂吐痰,亂扔紙,損人利己真可恥。

姐妹重圓讀書夢。在我們身邊還有很多這樣的典型事蹟,“弘揚中華美德,引領幸福成長”,希望我們大家能攜起手來,讓美德世代相傳,讀後感《禮記學記讀後感》。

大學禮記讀後感篇2

我這個人不喜歡看書,特別是那種很厚的書,看幾頁就不想看了。可是,現在在大學就靠自己給自己充電,所以,只能強逼着自己看。最近老師要求我們看一些古代蒙學的教材,我看了《大學》,我覺得看過之後我整個人都變得有知識的氣質了。真是應了那句話“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些書不僅對古代的學者影響深遠,而且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也有很高的價值。

?大學》、《中庸》本是《禮記》中的二篇,今單獨抽出印行,説明它們有獨特的價值。《大學》中提出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的命題就深受《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的稱讚;“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方法,強調個人修養的重要性;其中“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的論述,反映了作者先進的經濟思想,這些都值得我們很好地體會。所以命名為《大學》者,正如鄭玄所説,“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

下面就介紹我讀《大學》的感想

?大學》原是《禮記》中的一篇文章,作於春秋末年戰國時期,寫定於秦統一全國以後不久。它是我國儒家經典的組成部分,指有關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廣博的學問。《大學》依據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闡明瞭新生的地主階級“治國平天下”的理論。文中提出三條基本原則(三綱)和八個方法步驟(八目)。“三綱”是“明明德”、“新民”、“止於至善”。《大學》認為,人生來就是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後,“明德”被掩,需要經過“大學之道”的教育,重新發揚明德,各心民心,達到道德完美盡善的境界。具體説來,就是要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關鍵。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後四目是“修身”的目的。

大學禮記讀後感篇3

一提到四書五經之類,條件發射地想到愚昧、封建、老古董。近來,看得多了,發覺孔家店被我們莫名地打到,因為提到國學,人人都可以説三道四,但是真正耐心讀下去,試圖去認真瞭解流傳千古的文章背後的人就少得多啦,姑且算是無知者無畏。

當下流行的西式學習和教育,和我國古代大相徑庭,東西教育差異之大隻能慢慢體味啦。西方以自然科學為代表的學習分門別類,循序漸進,所有的學科在一套完善的理論世界內蓬勃發展,並且通過對數學工具的使用,讓知識的學習一切都井井有條。我國古代的教育體系,更多地強調個人修行,強調對悟的理解,對於如何達到大徹大悟的境界,似乎沒有一條明確的道路遵循,沒有一個可以重複訓練、可操作的育人大-法。給我的感覺,古人的學習方式,有些靈童似可瞬間得道升-天,而愚鈍之輩則無醍醐灌頂的機會。

一提到《禮記》大家多多少少都有些瞭解,不過一般的同學都是對它皺眉頭,鄙夷之。因為一想到禮,就會聯繫到三綱五常,君君臣臣之類的腐朽思想啦。觀後才知,我冤枉古人啦,古之禮包羅萬象,即不是送禮的禮也不是非禮的禮,而是和道一樣,有着豐富的內涵。

一般同學都知道,四書五經的四書指的是《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可能不知道《大學》和《中庸》是《禮記》中的兩篇,這裏要説的《學記》也是《禮記》的一篇,非常有名,但今人不太熟悉罷了。

?學記》講述了古人對學習的理解,是高度概括的,沒有實際操作的教條,可以看作是古人對教育學習的綱領,如《共產黨宣言》對共-產主義的作用,但是並沒有告訴無產階級怎樣從資本家手中奪取權力。前途是美好的,道路嘛,自己去摸索吧。

文章開宗明義,第一句就解釋為什麼去學,去接受教育:化民成俗,可以理解為有一個良好的社會風俗習慣,這應該是有社會性和歷史性的,不同時代自有不同解釋,我想一般應該是百姓安居樂業,路不拾遺,夜不閉户吧。

雖有至道(道這個東西,內涵豐富,太玄,非三言兩語説清楚),不去學習,也不能知其善。古人對學無止境認識很透徹,知道學然後知不足,發奮地學習才知道自己有那麼多不知道的東西,有人越學越感無知也是這個原因,這也解釋無知者無畏;巔峯對決,只有功力深厚的人才知其中的深淺,莽夫是看不出門道的。古人對教和學的認識,不像現在這樣割裂,現在老師高高在上,一切都對,學生的質疑總被當做不聽話。古人知道教學相長,將教和學統一起來,學生和老師大家可以互相學習,學生之間也可以互為師學,所以有同學一時無法理解某些知識點,如果你知道的話,不妨將你的理解分享出來,在教別人的時候,你的認識也會更上一層樓。現在的學生不僅缺乏不恥下問的勇氣,連虛心請教的一併拋棄啦。

或許古人愚昧,對一切未知的東西心存敬畏,對於學習也當做神聖的事情,所以才有至聖先師的孔夫子,被當做祖師爺祭拜。

學習是有一定規律性的,不可揠苗助長,所以未卜禘[dì],不視學,遊其志也,意思是説時候未到(還沒祭天)的時候,天子(領導)不能去視察學校,這樣學生可以有充足的時間去遊其志,發展個人的志向。

我覺得對老師的作用,古人認識的更加深刻,老師要時觀而弗語,存其心也。無論老師還是父母,對學生的志向之類,別整天批評,要多多觀察的學生,少發言,在適當的時候才加以指導。像現在的父母也不要孩子上兩天學就問去逼他考清華北大,煩死啦。

求學的人有四個經常犯的錯誤: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是指學習的時候,或貪多不求甚解,或學習一點點就容易滿足,或將學習看做太容易不下苦功夫(傷仲永之類的神通),或自我設限不求進步。這四點學習的人和教學的人都要明白,產生四種錯誤的心理不同,要對症下藥。

古人對老師的評價高,所以即使皇帝,對自己的老師要無北面(和老師,別用君臨天下那套禮儀,尊師)。現在教師的神壇已經走下神壇,成為謀生的一種職業,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也out,一去不返啦。

更多的內容,這裏不再一一展開,不過《學記》這篇文章還是值得復讀。古時的一些文章,酣暢淋漓,一氣呵成,隱喻恰當,道理明瞭,不似現在一些無病呻吟的文字,毫無深意,只能湊字數,湊頁數換rmb。雖然讀這些書不能令你身價倍增,也不算一種找工作的技能,但是陶冶情操方面比一個數學公式強多了。在十幾年的西式教育下,穿梭在古人的文字間,完全不同的感受,別有一番愜意。

大學禮記讀後感篇4

中國的古典文學向來是極具魅力的,而《大學》更是其中的代表性作品。這裏的“大學”並不是我們現代的大學,《大學》裏講的是如何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以及怎樣治理好一個國家,怎樣治理好社會。朱熹在《大學》章句序中的第一句寫道“《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意思是説《大學》這本書是後代大學教書育人的綱要和準繩。由此可知《大學》對後人的意義重大。

初讀《大學》,彷彿置身雲海,完全摸不着北,一頭霧水,甚至厭煩其長篇大論,十分乏味,只記得開篇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然而等到真正靜下心來細細研讀時,才發現全文雖短短二千來字,但是字字珠璣,包羅萬象,揭示了許多深刻的人生道理,我也受益匪淺。

?大學》的總體框架為“三綱八條七證”。“三綱”指“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條”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七證”則為“知,止,定,靜,安,慮,得。”將篇章捋順後,會發現整篇結構緊湊而又邏輯清晰,理解起來也就沒那麼難了。

讀完《大學》,有兩處讓我印象比較深刻。一是“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至吾之知,在其物而窮其理也。”它的大概意思是“獲得知識的途徑在於認識,研究萬事萬物,是指想要獲得知識,就必須接觸事物而徹底研究它的原理。”多數人讀書都帶着功利性,從國小到中學再到大學,寒窗苦讀十餘載,只為博得一張好文憑,到頭來卻忘記了獲取知識的初衷。只有少數人願意潛心做學問,將問題理個透徹,研究明白其原理。而我們只有正確的認識萬物,將其研究透徹之後,才能獲得更多的知識。現在許許多多學校裏都貼有“格物致知”的標語,我想這也是呼籲我們迴歸到獲取知識的最初做法去吧。二便是《大學》中引用的《詩經》中的一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概意思是風度高雅的君子,好像切磋過的象牙,好像琢磨過的美玉。在我看來不止君子如此,我們平時在很多方面都應如此。處理問題或事情時,把它當做磨製一塊精美的玉器,反覆研磨,精益求精,以追求達到更高的境界。

書籍是精神食糧,是積累智慧的長明之燈。《大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五千年的文化內涵,不論古代現代,我們都能從中感悟出不同的做人與做學問的道理。

大學禮記讀後感篇5

?禮記》是一部研究中國古代社會狀況、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着作,在歷史上的地位僅次於《論語》,比肩於《孟子》,又遠超於《荀子》。這部書可謂是包羅萬象,它以禮樂為核心,所闡述的思想,包括社會、政治、倫理、哲學、宗教等各個方面。《禮記》在唐代就被列為“九經”之一,到宋代則被列入‘十三經”之中,為士者必讀之書,由此可見《禮記》這部書的重要價值。《禮記》與《儀禮》《周禮》合稱為“三禮”,對中國文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各個時代的人都從中尋找思想資源。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我反覆吟讀着這段文字,深深地被文字中所藴含的那股強大的精神力量所感染。“大道實行的時代,天下為天下人所共有。選舉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來治理天下,人們之間講究信用,和睦相處。所以人們不只把自己的親人當親人,不只把自己的兒女當做兒女,這樣使老年人能夠安享天年,使壯年人有貢獻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無偶、年幼無父、年老無子和殘廢的人都能得到供養,這樣的社會就叫做大同世界。”孫中山先生就曾提出“天下為公”的思想,主張為了老百姓,建立一個民有、民享、民治的民主共和社會。這段文字,並不會因年長日久而失去光澤,至今讀來,它仍發出道道金光照亮了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表達了我們每個人對對美滿、公正的大同社會的強烈嚮往。

翻開我的筆記本,本子上摘錄的第一句話便是《禮記》這部書中的一段文字:“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這句話的原意是:“要廣博地學習,對學問要詳細地詢問,徹底搞懂,要慎重地思考,要明白地辨別,要切實地力行。”我經常將《禮記》中的這句話作為我的座右銘,並時常用這句話教導與勉勵我的孩子和我身邊的年青朋友。“博學之”即講學習首先要廣泛的獵取,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喪失了,為學的慾望也將隨之而消亡,博學遂為不可能之事。“博”還意味着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幷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進而“泛愛眾,而親仁”。因此博學乃能成為為學的第一階段。越過這一階段,為學就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審問”為第二階段,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要對所學加以懷疑。問過以後還要透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否則所學不能為自己所用,是為“慎思”。“明辯”為第四階段。學是越辯越明的,不辯,則所謂“博學”就會魚龍混雜,真偽難辨,良莠不分。“篤行”是為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篤”有忠貞不渝,踏踏實實,一心一意,堅

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這句話時常提醒我在工作中注重學習,不僅僅要精通業務知識,還要廣泛學習其它方面的優秀書籍,不斷提升個人的綜合素養,做一個“一專多能”的人,此外在平時還要多與身邊的同事朋友溝通交流,學習他們先進的工作方法,對於工作生活中的難題要多向有經驗的老同志請教。此外,光學習理論和書本知識還不夠,還得多實踐、多鍛鍊,做到活學活用、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