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觀看金剛川心得體會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4.25K

通過記錄心得體會,我們能夠更好地總結經驗,為未來的發展提供指導,通過準備心得體會,我們可以更好地發現自己在經歷中的成長和變化,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觀看金剛川心得體會6篇,供大家參考。

觀看金剛川心得體會6篇

觀看金剛川心得體會篇1

從《金剛川》裏悟英雄

最近抽空去看了拍攝時長只有兩個月的電影《金剛川》,作為紀念抗美援朝__週年的獻禮電影,通過多線敍事的方式重現了當年的戰場,重温革命精神,也讓我在這兩個小時中領悟了什麼是英雄。

什麼是英雄?英雄是永不毀滅的意志。“橋”是一根線,貫穿整部電影。美軍用着先進的武器,一次又一次地轟炸橋,志願軍戰士們一次又一次站起來、衝出去修橋,材料實在不夠時,用人的雙手撐起一座橋,“不可能,就是我們的武器”,直至完成大部隊準時過河的任務。此時的“橋”已不是普通的橋,是志願軍戰士們意志的化身,是無論經歷多少炮火洗禮也不會毀滅的意志。這意志被滾燙的鮮血澆灌着,在焦灼的土地上散發光芒,中國之所以為中國,就是有着這樣千千萬萬的英雄,在最黑暗、最無助的情況下,站出來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一片天,用自己的信仰與血性扭轉困境,做到了“翻盤”。他們帶着鋼鐵般的意志屹立不倒,是中華民族的脊樑,面對這樣的英雄意志,我們怎能不肅然起敬?

什麼是英雄?英雄是絕不後悔的奉獻。高炮連是其中一條單獨支線劇情,兩個對空高射炮和少得可憐的彈藥就是高炮連的全部身家,與美軍的裝備相差甚遠,就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掩護修橋,高炮連在炮位點燃火堆,把美軍的火力吸引到炮位,用全體犧牲的代價為修橋爭取了時間,同時也消滅了敵機。戰士們點燃火堆時,火光映照着他們髒兮兮的臉龐,照亮了他們堅毅的眼神,眼神中跳動着視死如歸的無悔。“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他們的軀殼是一個容器,裝載着他們奉獻的靈魂,彰顯着中華民族的血性和氣節,無私奉獻不後悔,可歌可泣立人間。

什麼是英雄?英雄是定不回頭的勇氣。英雄的勇氣是面對勁敵不退縮,勇往直前的無畏。力量懸殊有何懼,英雄勇氣誰可敵。在高炮連僅剩一人時,他也要拖着殘軀,堅定地走向炮位,沒有回頭的背影讓人為之動容,感慨道“這便是英雄吧”,他們用血肉之軀鋪墊和平的道路,用壯士斷腕的勇氣披荊斬棘,用昂揚的鬥志成就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沒有一個英雄會在戰場上退縮,沒有一個英雄會讓勇氣“回頭”,這便是英雄吧!

?金剛川》只是一個縮影,在那樣的年代裏還有無數的“金剛川”,無數的英雄為國家、為人民、為了以後的安穩和平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即便時代在進步,歷史的浪潮也衝不走英雄氣魄,時間的旋渦也無法使英雄本色被遺忘。和平年代也同樣需要英雄,需要我們不忘英雄、捍衞英雄,傳承英雄意志,無畏無悔,永遠走在感悟英雄的道路上。

觀看金剛川心得體會篇2

品嚐電影《金剛川》中的“精神食糧”

近日,電影《金剛川》燃爆熒屏,上映首日票房過億,實力演員組成的“金剛天團”演技炸裂,獲得觀眾連連點贊。該劇以抗美援朝為題材,通過士兵、對手、高炮班、橋四個視角,講述了抗美援朝志願軍戰士們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修補堪比生命線的木橋,以血肉之身無悔許國的故事。在他們身上,有很多精神值得我們基層幹部篤學慎思、明辨尚行。

學其信仰如鋼鐵般堅不可催。克萊爾説,人是為了某種信仰而活着。“為了反對美帝國主義的殘暴侵略,援助朝鮮兄弟民族的解放鬥爭,保衞中國人民、朝鮮人民和全亞洲人民的利益,我們志願開赴朝鮮戰場……”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誓詞,也是他們打贏這場戰爭的信念所在。電影中士兵説,“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在他們身上不是一句空話,更不是一句大話。現實生活中,面對“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的現實社會,誘惑多、慾望多,身在基層的我們,面對艱苦的條件、繁忙的工作要心中有黨,行動為民,學其信仰堅定,做正確的事,正確地做事,在平凡的崗位上堅守,在風雨中為心中的陽光奮鬥。

學其團結如利劍般削鐵如泥。《金剛川》主演張譯説,“中國人無論做什麼事情,團結都是第一位的”。《三國演義》裏,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傳為佳話。《金剛川》裏,張飛和老關也上演着“義結金蘭”的生死之交。張譯説,角色起名叫張飛和老關,也是為了表達“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精神主旨。電影中“橋”,是戰士們用團結築起的鋼鐵之橋,他們不計生死,拼命架橋,詮釋出中國人的萬眾一心、勠力同心的精神是融於血液,植於靈魂的。基層工作往往是既繁多又細碎,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我們要做一枚繡花針,與同事、羣眾團結好,將手中工作一一串起,化單打獨鬥為集體奮鬥,為了共同的中國夢作貢獻。

學其堅毅如峭壁青松般挺直。曹植在《白馬篇》中説“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説的是面對國家民族大義,捨生取義,為國犧牲的堅毅。那堅毅是什麼?在我看來,堅毅是懸崖峭壁上的一棵青松,盎然屹立,任爾東南西北風;是關班長面對敵軍戰機,向死而生,操控大炮,最後被炸得粉碎;是張飛拖着殘缺身體,單槍匹馬,炸掉敵軍飛機……和平年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道也並非坦途,廣大基層幹部要充分發揮“釘釘子”精神,吃得了苦,受得了挫折,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考驗,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在基層實踐中揮灑青春激情,在基層舞台上演繹無限精彩,讓個人的價值在為民服務中得到最大昇華。

觀看金剛川心得體會篇3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本週一升旗儀式的主題為緬懷英烈。家國清明,共寄哀思。今天,不管你身在何處,請向所有為民族獨立、人民自由幸福英勇捐軀的先烈致敬。他們以英勇之舉,開闢中國新天地。吾輩自強,篤定前行,建設一個更好的中國,才是對先烈的緬懷。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一首歌,傳唱了一代又一代,雄壯的旋律,凝結了一個國家的集體記憶。那年,那月,為了守護我們,為了捍衞和平,上百萬中國軍人滿懷報國激情,遠離故土親人,奔赴戰火彌天的前線。數不清經歷了多少次戰鬥,有的連隊一百多張年輕面孔,只剩寥寥之數,有的連隊在猛烈炮火下共赴光榮,還有的連隊在冰天雪地中,化作了“冰雕連”……數萬將士,烈骨忠魂,不留姓名地長眠在了異國他鄉。

在韓國北部坡州市,距離朝韓軍事分界線,僅6公里的一個村莊旁,一條泥濘的小路盡頭,有一座很少有人知道的頗為神祕的墓地。這裏安放了數百具志願軍烈士遺骸,但他們叫什麼名字,生於何年又死於何日都是空白,簡易的墓碑上,寫得最清楚的就是翻譯為“中國軍”的韓文。

60年多年過去,祖國從未將他們忘卻。2014年3月28日,搭載437具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的專機降落在瀋陽桃仙國際機場。437位烈士,回家了。從這一年開始,每至清明節前,我們總能等到一批批英雄榮歸故里。到2018年已有5批589位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歷經千難萬難,回到祖國懷抱。魂兮歸來,長眠異鄉的英烈得以落葉歸根,跨越60多年的回家之路,正是對和平的詮釋。又一年清明將至,又有一批英雄要回家了。4月1日,中韓兩國在韓國仁川,舉行在韓志願軍烈士遺骸裝殮儀式。此次韓方共向中方移交,10具烈士遺骸及部分遺物。漂泊異鄉60餘年的10位烈士,終於迴歸故里。

英雄的背後往往是沉重。這幾天,我們的心,被撲救木裏森林火災犧牲的31位英雄緊緊揪着。犧牲的救火英雄中,大部分是90後,還有一位00後。記得以前,我們總説“消防員叔叔”,現在我們該説“消防員哥哥”或者“消防員弟弟”了。他們在生活裏也和我們一樣,有自己的愛好,有自己的夢想。他們當中,有的人剛剛訂婚;有的原本打算退役後去上大學;有的原本準備十月份舉辦婚禮;有的也喜歡nba,生前是詹姆斯的鐵粉……然而,為了挽救火災,他們犧牲了寶貴的生命。

當危險來臨,總有人矢志堅守,總有人用生命護我們周全。“多少男兒浴血中,衞我中華一脈同”,又是一年清明時,我們慎終追遠,祭奠先烈,我們寄託敬意,安放思念。

和平年代,不再有隆隆炮火,但同樣有血與火的考驗、有生與死的抉擇。所謂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據不完全統計,近代以來,約有2000萬名烈士英勇犧牲。一個曾經苦難的民族,因為有了這些不屈的脊樑,才可以傲然挺立。

對一切為國家、為民族、為和平付出寶貴生命的人們,不管時代怎樣變化,我們都要永遠銘記他們的犧牲和奉獻。

家國清明,共寄哀思。今天,不管你身在何處,請向所有為民族獨立、人民自由幸福英勇捐軀的先烈致敬。

他們以英勇之舉,開闢中國新天地。吾輩自強,篤定前行,建設一個更好的中國,才是對先烈的緬懷。

松柏常青,英雄常在。今天,中國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比歷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實現我們的目標,需要紀念英雄、崇尚英雄、捍衞英雄、學習英雄。新時代,讓英雄的情懷激勵我們前行,在逐夢路上留下無悔的足跡,譜寫壯美的詩行!

觀看金剛川心得體會篇4

戳中淚點的“那座橋”

我是一個淚點很高的人,但唯獨每次觀看愛國主義戰爭片,淚腺就像失控的水龍頭,淚水嘩嘩不止。上一次落淚是看《八佰》,淚點在陳樹生等大喊姓名和來處,身綁手榴彈,義無反顧跳下樓牆,和敵人同歸於盡的場景;這一次落淚是看《金剛川》,淚點在“那座橋”,那座用“執着意念、獻身精神、團結力量”架起的橋。

“那一年,俺們都才十七八歲,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

十七八歲,多麼鮮嫩美好的數字,在這樣正值青春,探求新奇、挑戰未來的花樣年華,他們卻把生命置之度外,把民族的尊嚴和志氣扛在肩上,為保家衞國獻身,為匡扶正義犧牲。“修橋”“過橋”就是使命,縱使粉身碎骨,灰飛湮滅,也要用血肉之軀去築就。步兵、敵軍、炮兵,三個平行的視角,前後半天的戰役,眼前通往金城的木橋,修了炸,炸了修,修了再炸,炸了再修……“橋”彷彿可以無限再生,敵軍的炮彈無可奈何,炸不毀的不止那座橋,也是中國軍人至死不渝、定要過橋的堅定信念,更是中華民族誓不低頭、反抗壓迫的硬朗氣質。時光荏苒,歲月老去,而我們最具威力的“武器”不朽,這一年,我們有“80後”“90後”,唯一想的事,就是通過“那座橋”。那座抗擊疫情的橋、脱貧摘帽的橋、振興中華的橋。我們依舊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在實現中華民族復興路的偉大浪潮中,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在自己的分支細流裏堅守崗位,前赴後繼。

“你也許不信,俺們這些人,真的沒有一個怕死的。”

生而為人,我們本能地惜命求生,但過橋的那羣年輕人卻把“不怕死”當成抵抗鋼鐵炮彈的最大武器。炮兵關磊為了掩護過橋隊伍,“不要命”地燃起火把,自暴戰鬥點位,吸引牽制敵軍正面對抗,關磊犧牲了,炮兵張飛同樣“不要命”地燃起火把,最後他拖着半殘之軀,以僅剩的一隻手、一條腿,控制一座高炮,與敵對抗,成功殲敵,英勇犧牲。今天,你親眼見到了,“我們這些人,也真的沒有一個怕死的”,“逆行者”便是用以形容的榮譽代名詞,這些人逆了自我,行着公益,是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火場救援的消防官兵、捍衞和平的維和戰士,這一代人的青春裏,同樣有太多的“拋頭顱,灑熱血”,這種捨棄小我、成就大局的犧牲精神,是深深烙印在中華兒女心中最直接、最樸素的愛國主義情懷,無論是在__年前武力懸殊的戰場上,還是在今天社會主義的建設進程中,它毅然永存,無堅不摧。

“你也不知道他們是誰,只知道他們是戰友,是兄弟,是護着俺們過橋的。”

焦糊味中,雙眼裹布的戰士與赤裸上身的工兵連戰士們奮勇衝刺,衝向水底,用血肉之軀架起“那座橋”,肩上的傷、手臂的傷、眼睛的傷,比起戰友們犧牲的鮮活生命,那都是擦傷。戰士們咬牙、怒吼、鼓氣,用每一個全力以赴“挺住”的表情,腳踩樁,手抱腿,肩扛橋,一層、兩層、三層,抱團架起那座眾志成城的不毀“人橋”。“修橋也是打仗,一場戰鬥,無論是馬伕、廚師還是司機,每一個角色都很重要”,我們之所以能夠創造“神蹟”離不開我們民族團結協作的精神品質。現在,我知道他們是誰,是同袍,是共渡難關的中國人。從5·12汶川大地震,各地捐款捐物、援建幫助四川,到今年新冠疫情防控,各地醫護主動請纓出戰武漢,一方有難,八方馳援,這種大愛品質從未改變,我們之間的相互取暖,從不計較得失,從不奢求回報,當祖國和同胞需要時,我們絲毫不猶豫,速度應援,深情相助。

新時代,我們依舊在修橋,世界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世界最長高鐵橋——“丹昆特大橋”、世界跨徑最大鋼拱橋——“朝天門長江大橋”……而如今的淚點是驕傲與自豪。

觀看金剛川心得體會篇5

用好《金剛川》表現手法講黨課故事

?金剛川》作為紀念抗美援朝出國作戰__週年獻禮影片,講述了抗美援朝戰爭末期金城戰役中的一段歷史故事。對基層黨員進行黨課教育也要學會講故事,圍繞黨史、新中國史,講黨的革命故事、講黨的建設故事、講黨的改革故事;講黨課故事,可以從《金剛川》電影表現手法上借鑑一些角度與方法。

多視角講黨課故事,讓故事更立體。1950年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進入朝鮮戰場,開始抗美援朝出國作戰,至今已經__年了。抗美援朝戰爭中有像黃繼光、邱少雲一樣太多太多的英雄人物和壯烈故事,影片《金剛川》卻將鏡頭對準了戰時“無名”的普通戰士,分“士兵、對手、高炮班和橋”四個部分,多視角講述了那段鮮為人知的“修橋、渡橋、護橋”的渡江故事。故事原本很簡單,志願軍欲渡橋過江參戰,遭敵軍反覆空襲毀橋,在“毀橋—修橋”“毀橋—護橋”矛盾中展開激烈戰鬥。如果按時間敍事模式來構建這部主旋律電影,背景交代、主角選擇、人物塑造等各方面恐怕就要再做打算了,否則,這樣短時間內戰友情、敵我心不會刻畫得如此淋漓盡致,真實得讓人感同身受。同一故事,前後左右多方位、多角度掰開來、撕碎了供人“鑑賞”,總有一幅畫面、一句話語、一點聲光,甚至一絲風吹草動,掠過你的耳畔、飛抵你的心靈,讓你在猝不及防中產生震撼,留下印跡,觸發感想。講黨課故事其實也不必奢望“以多取勝”,一個小主題就找個故事來佐證、來渲染,一個小觀點就撿個小故事來支撐,有時候“唾沫多了也不甜”,反而還可能削弱大主題表達。就像《金剛川》影片這樣多視角來講一個黨課故事,把黨課需要傳達的情感和闡明的道理,在不同維度立體化盡情演繹,或許還讓人難忘,還給人以力量。

重複片段講黨課故事,讓主題更突出。有句流行的話,重要的事情説三遍,彷彿在講:連續重複、間斷重複,有時可以建構一種意境、一個通道,讓交流更直接、更有力。《金剛川》圍繞着那座橋來回視覺“轟炸”,些許畫面似乎重複出現,有時甚至感覺同一畫面不同時間“重疊”閃現,重複地讓人頓生拖沓之感,耐不住性子地可能還要“尥蹶子”走人。如此看來,重複表達需要掌握好度,過猶則不及。講黨課故事可以學習借鑑重複表達的方法,把黨章、黨的理論、黨紀黨規及黨性信念等需要突出宣講的主旨大意、重要觀點,通過適當的重複來凸顯出來,但千萬不要像祥林嫂那般逢人便講兒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慘遭遇,那樣的重複在特定時空環境下容易讓人厭惡。講黨課故事要學會科學用好重複的方法,緊扣黨課主題,暢通黨課教育情感共鳴渠道,營造黨課教學同頻共振濃厚氛圍,讓黨課主題深深印在黨員腦海。

對比手法講黨課故事,讓人物更生動。用對比的修辭手法,把對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較,讓受眾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人際交流效果比較明顯。影片《金剛川》中高炮排張飛、關磊等同志誓死護橋與牛仔氣息濃重的美軍飛行員希爾·安德魯等喪心毀橋,人物心理、人物言語、人物選擇等等一系列鏡頭對比:在敵轟炸機毀橋、我高射炮打飛機的勇猛較量間,我們深深感佩志願軍高炮排長張飛,戰鬥致殘後奮力拼殺時那一聲“來吧”嘶吼中視死如歸的高尚與偉大!志願軍步兵、工兵、炮兵三個兵種為完成作戰任務各盡其職的戰時表現,緊張節奏裏暴發強大場景代入感,風趣的方言、生動的語言,讓人物栩栩如生,真實、真切、真情,禁不住讓人屏住呼吸,迫切地與人物同呼吸、共命運,愛國情懷、犧牲精神轟然而生!渡橋毀了又修、修了又被毀,志願軍靠人工短時間內修復橋體,連敵人也感歎為“奇蹟”;木橋屢次被毀,最後志願軍戰士搭建“人橋”,一木、一人兩樣“橋基”最終築起保家衞國的“鋼鐵長城”,堅不可摧!《金剛川》電影裏不少英雄戰死,絕大多數我們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他們是197653名為國捐軀烈士之一,就那樣前仆後繼地無畏犧牲,成為永恆!講黨課故事也要善於挖掘身邊先進典型的人物故事,學會用對比手法,讓人物活起來、真起來,讓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黨員故事廣為傳頌!

觀看金剛川心得體會篇6

今天我看了《金剛川》之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美國的統帥克拉克想要佔領朝鮮,而後以朝鮮為跳板侵略中國。應朝鮮政府的請求和中國人民的意願,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重大戰略決策。在兩年零九個月的戰爭中,中朝人民團結一致、同仇敵愾、以難以置信的高度智慧和無所畏懼的拼搏精神,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正如"帝國主義侵略者應當懂得:現在中國人民已經組織起來了,是惹不得的。"

那天,我們上體育課,老師説:"今天,我們來玩一個遊戲,遊戲規則是用一根繩子同時綁住兩個人的一條腿,然後圍着操場跑一圈,看哪組用的時間最短。"老師讓我們用抽籤的方式來分組,結果我抽到我最好的朋友---趙子晗,我高興地幾乎要喊出聲來。我想這還不簡單,憑我倆的默契,我們一定會取勝的。比賽開始了,老師一聲令下,我們就趕緊向前衝,可看事容易做事難,還沒走出幾米,我們就摔倒了好幾次,摔得灰頭土臉的,我們掙扎着爬起來,這可怎麼辦?突然我靈機一動對着子晗輕聲説:"現在聽我口令,我喊一的時候我們一起邁綁着的腿,我喊二的時候邁另一腿。"子晗會意的點點頭。我們一起喊着口令"一、二、一二、……".在接下來的路程中我們跑的很流暢,最終我們在遊戲中獲得了第一名。

這件小事讓我明白了:只要我們同心協力,就能戰勝困難。

小到一件事,大到一個國,中國人民在大災大難面前沒有屈服,"五·一二"大地震沒有震垮中國人民團結一致的心;無情的洪水、泥石流沒有沖走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的情。在災難面前我們偉大的中國人民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用高超的智慧,無所畏懼的勇敢拼搏精神,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把困難踩在了腳下。

我相信,只要我們中國人民永遠跟黨走,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我們偉大的祖國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