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深化改革心得體會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25W

心得體會是對我們自身的一種審視,它提高了我們的自信,使我們能夠勇敢地迎接未來的機遇,通過反思,我們可以發現許多以前未曾注意到的心得體會,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深化改革心得體會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深化改革心得體會8篇

深化改革心得體會篇1

通過學習,我感覺《綱要》的每一條都是針對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有的放矢地制定的,脈絡很清晰,應該説把握住了我國教育還不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羣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的脈搏。感觸最深的地方就是《綱要》中提及的“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國家把教育擺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這種高度是體現了教育在新時期的重要地位。通過綱要的學習,收穫是非常豐富的,它引發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讓我收穫了很多的知識。這些思考和理論需要我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的去嘗試和運用,我將在以後的工作中逐步完善自己。

一、領會綱要精神,明確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內涵

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

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知識社會,信息時代,人們對於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前所未有的重視,教師自身創新能力的提高是育人理念的關鍵因素。

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促進公平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對我們教師來説就是要平等對待每個學生,不歧視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和進步。

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要求我們教師樹立正確的質量觀念,強化課堂教學,提高資源建設質量,確保教學質量及育人質量。

二、結合我校實際,大力發展繼續教育

這次綱要將構建“終身教育立交橋”作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任務之一,將努力形成“學習型社會”作為三個戰略目標之一,突顯了黨和國家高瞻遠矚,與時俱進的戰略眼光,對於我國實施科教強國、人才強國戰略有着無比重要的意義。

當今的社會是知識經濟社會,產業、職業、行業在不斷進步的同時對勞動者的素質有着越來越高的要求。面對迅猛發展的科學技術,空前激烈的人才競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術,及時瞭解當今世界科技發展的前沿和趨勢,並將其運用於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中以不斷地提高和創新,是時代進步的要求、是國家強盛的動力,也是個人發展的必需。21世紀的教育應當是不斷造就人、不斷培養人、不斷髮展人全部潛能的過程。作為指導未來十餘年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綱領性文件,“終身教育立交橋”的提出和實施將使各種教育形式銜接、各種培訓方式並舉、各類學習資源互相融通,為全民終身教育提供更多的機會和方便。作為一所現代遠程開放大學,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立足滿足羣眾教育需求,促進教育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加快發展繼續教育,搭建終身學習的“立交橋”,為建設人人皆學、處處可學、時時能學的學習型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三、落實綱要精神,不斷提升自身整體素質.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樹立科學的教育質量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教育質量的根本標準。制定教育質量國家標準,建立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整體素質。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要傳道必須精於道,要授業必須精於業,要解惑必須先自知。作為一名教師應時刻不忘記學習,善於學習,具有學習意識,努力提升自己的素質。

教師是一個引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獲得真知的人,教師應當不斷地提高自已的專業素養。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並不斷的完善自我,充實自我。“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當今社會,知識更新日新月異,因此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更新觀念,鑽研業務,成為有良知、有新知、有真知的合格教師。要講究教育策略和方法,做到教學相長。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瞭解到理解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尊重人、理解人,是教育人的前提。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是相輔相承的教育原則,既要堅持原則,公正無私,又要耐心細緻,循循善誘。在教學上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該創造平等、和諧、寬鬆的教學氛圍,強化支持服務意識。

總之,學習《綱要》,就是要把綱要精神植根於具體的工作中,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不斷加強自我修養,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增強創新能力,為學校教育事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深化改革心得體會篇2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會議強調,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建立科學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評價制度和機制,指出了教育評價之真義,對今後教育評價深化改革具有鮮明深刻、意藴豐富的引領作用。

一、突破結果唯一,注重過程本位傳統評價觀以結果為唯一依據,過度強化了結果在整個評價中終端的關鍵地位,帶着結果至上的濃郁色彩——這進一步導致了偏重分數、輕視過程的嚴重後果,甚至表象的分數似乎可以“鉚定”教育乾坤。其實,分數只是冰冷、機械的數字符號,它後面還有更豐富的意藴,需要評價主體多視角、多向度地辯證看待。學習的成果,是一個多重努力的參與過程,也是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其中,有情商、智商、志商、語商等多因素的融入並決定,分數只是多因素融合後的一種結果。浮出水面的是可以直觀到的智商的結果——分數,然而潛存在水下的是不容易發現的共同培育着智商的情商、志商、語商等一系列素養。

例如,學生的.成長不但源自智力活動,而且,更深層次的是取決於情感凝聚的熱切度和專注度,取決於意志力量的自控度和持久度,取決於語商表達的確切度和精彩度。沒有一個學生僅僅憑藉着智商之高度,就能夠克服學習過程中的艱難險阻、贏得貫穿過程始終的最後成就。

因此,優秀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數字符號,教育評價不能止步於某某,還要科學評價學習主體是否享受活動過程中的情意態度、生命活力乃至質疑批判。否則,難以可持續地昇華到更高級的新一輪課程學習中。過程評價較之於結果本位要困難得多。但我們要在不偏廢分數的評價結果的同時,更要對生命發育和成長的過程中精神力量的生長給予特別的關注。“結果本位”與“結果過程兼顧”是區分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是辨別偽教育與真教育的試金石。

二、探索增值評價,激活教師生機增值評價屬於新鮮的前衞概念,《改革方案》也是首次提出。它以享有“當代教育評價之父”的拉爾夫xx泰勒的思想為理論基礎,根據學生在一段時間內的學習進步幅度來評價教師的績效,而不是僅僅以單純的考試分數。

增值評價強調的是學生進步的增幅,而不是單調、機械的數字;強調的是學生較之原有學業的增值分,而不是孤立靜態、固化凝止的數量符號。這正如另一位美國教育評價專家本傑明x布魯姆所説:衡量學校好壞的唯一標準是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進步的幅度。正因為這樣,增值評價決然不同於終端式鑑定評價。

在具體操作上,涉及教學創造力的增值。即將學生原有基礎納入增值評分範圍,以其比較學生在接受教師教育後成績的增長幅度。增值評價分,有點複雜:首先根據原有基礎得到一個輸入值,然後根據學生受教育後的成績得出一個輸出值,輸出值與輸入值之間的差就是增值,用公式表示就是:增值=輸出值—輸入值。增值評價開展得並不普遍,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對最初的“原某某”和接受教育後的“原某某”,如何轉化為“標準分”比較困難。因此,《改革方案》指出,“探索增值評價”,以待逐漸推進、改進完善、方便操作。然而,增值評分法的引入,給我們洞開了考察教師教學力的一扇新視窗。畢竟,我們對考試成績的分析,太執着於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低分率、最高分、最低分等傳統數據鏈的一成不變的固化分析上。而引入增值評價的積極作用在於拓展教學評價的多渠道,消解了評價的種種遮蔽,敞亮了評價之眼的洞察深度。

其一,評價的目的不僅僅是甄別和選拔,更是為了改進教師的教育教學之方法,激發教育教學活力和積極性。

其二,最大限度地釋放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完滿享受學習的高峯體驗。

其三,真正有助於教育公平的落實,促進各級各類學校創新活力的迸發和科學化發展。從發展的意義看,增值評價確實擁有可以期待的遠景,有待教育評價界的切實努力。

深化改革心得體會篇3

課餘時間我們英語辦公室一起學習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對教育評價改革有了新的體會。

?總體方案》對於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破除“五唯”頑瘴痼疾,引導全黨全社會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人才成長觀、選人用人觀具有重大意義,必將有利於推動構建服務全民終身學習的教育體系,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而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是踐行者,要跟從國家大方向,從小事着手,從每一節課着手。

我也贊同《方案》中的這一點。學習的成果,是一個多重努力的參與過程,也是一個生命成長的過程。其中,有情商、智商、志商、語商等多因素的融入並決定,分數只是多因素融合後的一種結果。浮出水面的是可以直觀到的智商的結果——分數,然而潛存在水下的是不容易發現的共同培育着智商的情商、志商、語商等一系列素養。

説實話,長期的循環工作已經讓我退去了剛上班的熱情。然而增值評價這一項正好激活教師生機。增值評價強調的是學生進步的增幅,而不是單調、機械的數字;強調的是學生較之原有學業的增值分,而不是孤立靜態、固化凝止的數量符號。

增值評分法的引入,給我們洞開了考察教師教學力的一扇新視窗。畢竟,我們對考試成績的分析,太執着於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低分率、最高分、最低分等傳統數據鏈的一成不變的固化分析上。而引入增值評價的積極作用在於拓展教學評價的多渠道,消解了評價的種種遮蔽,敞亮了評價之眼的洞察深度。

其一,評價的目的不僅僅是甄別和選拔,更是為了改進教師的教育教學之方法,激發教育教學活力和積極性。其二,最大限度地釋放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造力,完滿享受學習的高峯體驗。其三,真正有助於教育公平的落實,促進各級各類學校創新活力的迸發和科學化發展。從發展的意義看,增值評價確實擁有可以期待的遠景,有待教育評價界的切實努力。

作為一名上班10多年的教師,我們要趁着增值評價的改革,再次充滿激情,把追求理想、塑造心靈、傳承知識當作人生的最大樂趣。教師有了愛,才能點亮學生的心靈,也才能有不斷創新、進取的原動力。身為教師,更要不斷地用新的知識充實自己。只有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關鍵是要勤於學、精於教。同時,教師要有仁愛之心,讀懂學生和用愛盡責是兩大重點,自覺的把教書育人作為一個“用生命去感動生命、用生命去激活生命、用生命滋潤生命”的過程。

上面內容就是一祕為您整理出來的4篇《2024年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心得體會》,希望可以啟發您的一些寫作思路。

深化改革心得體會篇4

新一輪課程改革是一場傳統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革命,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新課程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這也是實施新課程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節。因為教育必須着眼於學生潛能的喚醒、開掘與提升,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必須着眼於學生的全面成長,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學生的獨特需要,促進學生有特色的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的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形成,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回顧我們所走過的歷程,其中有艱辛也有欣慰,有苦澀也有甘甜,有挫折也有進步,使我們對新的課程改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也使我們有了全新的轉變,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教師角色,從“前台”向“後台”定位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首先必須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思想。教師的角色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課堂不再是教師表演舞台,而是師生交流、互動的天地。教學不是為了控制學生,而是為了促進學生髮展。因此,教師首先應當準確定位,從講台走向學生,以追求進,以學論教,以學定教。將課堂教學的視線集中到學生身上。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師進則生退,師退則生進。教師在課堂為學生學習騰出的空間有多大,學生髮展的餘地就有多大。

例如在《桂林山水》一課中,教師剪輯了一段與課文內容相匹配的錄像,讓學生在課堂裏朗誦,製作一個簡易版的現場mtv。學生情緒高漲,自排自編,分工合作。而教師則在旁充當助手。

二、師生交往,從“學説”向“對話”發展

現代心理學認為:兒童在無拘無束的時候,在輕鬆、愉快、和諧的環境中,思維活躍,想象豐富,記憶力增強;反之則思路阻塞、反應遲緩、心靈封閉、無創造性可言。在新課程理念下,“學生不再是知識的容器,而是一個充滿激情與活力,有待於點燃的火炬。”因此,課堂改變教師的“話語霸權”,構建新型的師生關係,創設平等的教育環境顯得尤為重要。通過交往,重建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對話,開放學生的心態,凸現學生的主體、張顯學生的個性、解放學生的創造性。改變以往“教得辛苦,學得痛苦,結果還是不滿意“的現狀。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例如,在教《記金華的雙龍洞》時,先讓學生跟着小導遊邊看錄像邊聽解説,到金華的雙龍洞去走一趟。接着讓學生按用文章中的一句話説説金華的雙龍洞是一個怎樣的地方,然後讓學生質疑,學生提出的大多數問題集中在“雙龍洞有哪些特點”這一關鍵問題,抓住了這個問題,也就解決了文章的重點。這節課的一開始就給學生創設了新穎獨特的學習環境,激起學生質疑、解答的興趣。學生通過自己的參與,體驗到創造性學習的樂趣,因而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學習方式,由“教師講解”向“自我感悟”深化

目前的語文教學似有“滿堂灌”走向“問答式”的傾向,包括所謂的“啟發式”教學,有的實際上走進了“問答式”的“衚衕”,只是略變了一點花樣,由教師講變成了學生講。從教學發展的現狀來看,這種教學存在着以下不足:

1、不利於培養學生“善思”的品質,“分析課”往往不需要學生去思考,“問答式”教學也只能讓部分學生髮展表“高見”,造成大多數學生思維的禁錮。

2、不利於形成學生良好的學法。教師的講解往往只是“一孔之見”,學生還是不知道怎麼學。

3、不利於陶冶學生的情操。閲讀不單是認知活動,更是情感活動,應在一讀一研一悟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披文入情,悉心品味,與文中人物同悲歡、共愛恨。這種情感是語言難以表達的,教師和學生的感受也只是一家之言,難以引起共鳴。

具體而言,培養學生的自我體悟應經歷以下三個階段:

1、朗讀領悟。這實際上是學生個體獨立學習的過程,共內容大致包括:文章的寫作背景,作者的生平資料,瞭解本單元訓練重點和本課的特點,讀準、認清文中的易錯字詞,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瞭解文章的大概內容,質疑問難中找到有研究價值的問題。

如在教《鯨》一課前,學生通過各種渠道蒐集了很多鯨的資料,從鯨的樣子,種類,生活習性等不同的角度作了生動的介紹,使大家對鯨有了一個初步的感性認識,也一下子激起了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

2、深究感悟。學生在讀書過程中對“問題”形成的認識質量如何,自己還要通過聯繫學習和生活的原有認知,進一步領會、反省、驗證,在聯繫中“澄清”對問題的認識。

3、討論省悟。在反饋中評議,在評議中內化,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提自己的疑惑,談自己的感悟,抒自己的情感。學生通過自評和互評的形式,回顧自學內容,交流學習收穫及其他方面的收益,同時引導學生就自主研究過程中自己及同學的參與度,自主研究的質量、速度等方面展開評議,以改進原有的不習方法,歸納出新的學習策略等。

四、教學平台,由“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

課堂教學“封閉型”主要表現在:

1、教學內容固定,語文課僅僅圍繞教材進行教與學。

2、教學手段單一,通常的語文課,教師主要靠一本書和一支筆,較少使用錄音機和投影儀,更不用説是“網上”瀏覽了。

3、教學形式呆板,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這種教學組織導致的後果,一來扼殺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二來縮小了學生的語文視野。古語有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尤其在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更是刻不容緩。

語文課堂如何走向開放呢?

1、教學內容開放。以教材為主,輔之以國內外重要新聞,本地區的熱點問題,以及與課文相關的名著和佳作等。

2、教學手段開放。信息時代的語文課堂教學迫切需要現代教育技術的幫助。多媒體課件的製作運用,增大了學生的信息量,縮小了讀者與作者之間在時空上和認識上的差距,使教學課堂實現了由平面、單向向立體、多向的轉變。

3、教學形式開放。語文課堂的教學組織可以是教師,也可以是學生;可以在教室,也可以走向社會;還可以圍繞每個階段的語文學習內容,設計不同的語文綜合活動。如在教《西門豹》、《田忌賽馬》兩課時,我設計了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這些故事內容。結果,有的學生“講評書”,有的畫“連環畫”,有的進行“賽場實況轉播”,有的排演課本劇……學生準備的過程中需要對課文內容進行反覆地推敲,反覆研讀,有的還要看“電視書場”,聽“實況直播”。整個過程,學生興趣盎然。在此基礎上,我還向學生推薦相關書籍。這樣的語文學習,不僅學生喜歡,而且在真正意義上幫助學生構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學習過程中的收穫,已遠遠超越了語文學習的本身。

五、作業設計,從“剛性”向“彈性”過渡

教師應該將學生看成是有個性的學習者,根據循序漸進的原理對各種練習材料加以提煉和編排,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向學生布置分層作業。從眾多方案和活動中選取與他們的知識、技能水平相當的作業,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和興趣。象愛因斯坦這位善良的老人所説的那樣:“學校所規定的作業會被當做一種禮物來接受。”那麼如何讓作業變成禮物呢?我認為可以採取以下幾種形式:

1、觀察作業。如學了《爬山虎的腳》後,讓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觀察爬山虎到底長什麼樣,爬山虎到底是怎麼往上爬的。

2、調查訪問。學生自由組合成調查小組,到學校各個班級收集名人名言,並做成一份手抄報;調查同學的生日,聯繫方式,製作“班級同學聯誼卡”;由家長帶領到超市去參觀,做一份“超市物價、品種”調查表。學了《只有一個地球》後,讓在調查訪問後設計保護地球的廣告,寫一條新穎有趣的廣告詞。

3、課外閲讀。其一,閲讀與所學課文相關的文章。如學習《景陽岡》、《草船借箭》等故事時,可鼓勵學生閲讀原著:《水滸傳》、《三國演義》,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其二,閲讀其他各類書刊,包括中外名著、散文、詩歌等等,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

4、動手操作。例如,教學《富饒的西沙羣島》這一篇課文後,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收集有關西沙羣島的知識,並用各種形式展示在同學們面前。做這樣的作業,學生興奮,老師高興,有時連家長也會參與,一舉多得呀!

5、表演劇本。在學完了一些故事性比較強的課文後,可讓學生排演成課本劇。如學了課文《晏子使楚》後,讓學生試着把這個劇本演一演,將文字轉化為具體的形象。

6、預習新課查閲資料。預習新課,收集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是我們每週五必須佈置的家庭作業。同學們通過上網,去圖書館,進行社會調查等多種方式獲取書本上沒有的知識,並在來校後和同學們交流。這項作業激發了同學們對語言學習的興趣,也增強了他們學習語文的自信心。收到了課內外結合的理想效果。

六、評價模式,從“單一化”向“多元化”提升

現代評價要求不僅要關注學生在語言邏輯和數理邏輯方面的發展,而且要通過建立新的評價指標和改革評價方法,發展學生其他方面的潛能,諸如與人交往的能力、適應環境的能力等。評價應充分了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關注個別差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走進新課程後,評價方式也多樣化,不僅重視量的評價,還注重質的評價。

1、促進學生髮展的課堂教學評價。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不同的評價主體開展評價活動,而且也要尊重每個學生的不同意見,鼓勵學生有創見的思想,特別是在有爭議的問題上更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精神。

2、促進學生髮展的課外活動評價。學生能力的體現是多方面,多層次的,而在活動中最能夠展示學生的能力,同時會使每個學生受益匪淺。在活動中對學生進行評價不愧為促進學生髮展的良好時機。在活動中對學生進行評價,如開展“書海競帆”讀書活動、“妙趣橫生”的講成語故事比賽、“未來之星”習作大賽等。

3、促進學生髮展的生活評價。對學生的評價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學習,又包括生活的多個層面。可以每月制定一個目標。這樣有助於目標的實現,也會使學生感到實現目標的喜悦之情,體驗成功的快樂。在每月底對班內進行一次月總結,對錶現好的學生給予獎勵。分設“表現突出獎”和“突出進步獎”。當孩子們的努力得到回報的同時,心中也會暗下決心,以後一定要表現得更好。起到了發展性評價的作用。

總之,新課程是一片廣闊的天地,不但改變了教材和教法,它更從思想深處改變了教師的教育理念,現在,新課程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它需要我們第一線的教師們認真地鑽研、紮實地實踐,及時地總結,長此下去,新課程之花必將越開越豔,並能結出素質教育的累累碩果。

深化改革心得體會篇5

?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自公佈以來,就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極大關注,特別是教師,認真學習並準確理解《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精髓,不僅有助於推進我們的教育教學改革,更會明白自己擔負的神聖職責。

近日,再次閲讀《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讓我對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

五破五立不應極端化。在學習《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過程中,最讓老師們關注的是打破五唯觀念,即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細細深究,所謂的五破五立就是要克服短視、功利思想,建立科學履行職責的體制機制;克服重分數輕素質,建立立德樹人的落實機制;克服重科研經費重教書輕育人的思想,建立健全潛心教學全心全意育人的制度;克服以分數給學生貼標籤的不科學做法,注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要求;克服文憑學歷至上等不合理育人觀,注重以品德和能力為導向的人才使用機制。學習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教師對於五破五立片面的言論,其實,在我看來,打破五唯,並不是堅決摒棄,而是以此為據,克服以往人才觀片面的價值取向,更多的關注人的全面發展,把人的綜合素質真正提升起來德育為首,同時關注分數、核心素養、學生終身發展等因素進行綜合評價。老師們唯有明確了這一點,我們的教育教學才會更有指向性,才不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讓學校辦學觀價值更科學合理。李鎮西説:我想辦沒有特色的學校。我覺得這是很多懂教育的人的心聲。現在,很多學校的功利化太強,都在努力打造所謂的特色。但就其特色的本質而言,無非是在學校管理、課程設置、教學模式、文化傳統等方面轉換了一個名稱而已,其本身的內涵價值與推廣性並不是很強。有許多學者也説:一個學校的特色不是刻意打造出來的,應該是一個學校長期發展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斷積累,完善,昇華,是日積月累,是源於實踐的。是的,《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對學校的辦學觀價值提出了更科學合理的要求。學校,就是要把堅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辦學的目標。所謂的核心素養是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註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科學合理的辦學觀,就是堅持把人的成長作為學校的主要任務,作為學校辦學觀的價值取向與引領,不再追求功利、短視的辦學價值觀,不再過分等地追求所謂的特色,而是將文化、書香、生活等作為衡量學校的考核指標,讓學校真正成為為國育才的温暖聖地。

改革,是為了做得更好。作為教育者,一定要研讀《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準確領會其精髓實質,這對於我們今後的工作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

深化改革心得體會篇6

近期在幼兒園的組織下認真學習了《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使我受益良多,也讓我對保教常規管理有了新的感悟。《評估指南》依據的是教師的專業能力,聚焦幼兒園保育教育過程及影響保育教育質量的關鍵要素,圍繞辦園方向、保育與安全、教育過程、環境創設、教師隊伍五個方面提出了15項關鍵指標和48個考查要點,它強調的是堅持兒童立場,聚焦教育過程,師幼互動及科學評估。

1、關注過程,學會給予支持

教師要基於兒童視角支持兒童,我們應給予孩子更有效、更適合的影響,學會關注孩子整個學習的過程,因為過程往往比結果更重要,我們要聚焦教育的過程,提高教育的質量,孩子的成長是動態化的,當然教師的成長也不例外,作為保教處也不必過多的注重結果,這樣會使教師工作中心發生偏移,從而影響教育質量及孩子的健康成長。

2、學會觀察,支持孩子的成長

指南中寫到“認真觀察幼兒在各類活動中的行為表現並做必要記錄,通過一段時間的持續觀察,對幼兒的發展情況和需要做出客觀全面的分析”、“發現每個幼兒的優勢和長處,促進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不居於某一方面的學習和發展”,這些要點是引導我們教師要將觀察、記錄、分析作為日常保教常態化的工作,持續化的觀察和個性化的指導。不能只存在某時、某地、或某一刻,尤其嚴禁對幼兒或教師貼標籤。教師要會與孩子一起遊戲,一起活動,一起探討問題、拓展問題,提出開放性的問題,在實踐中不斷地通過觀察兒童、思考觀察到的現象,對應孩子的發展現狀並回應兒童的需要、制定下一步的教育方案。作為保教處也要學會觀察、支持老師的發展,這種能力正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實踐過程。

3、尊重個體差異,科學評價

科學的評價能夠與後期的教育更好的結合,而精準的評價能幫助開發適宜兒童的課程,提供有支持的環境、材料、活動。要明白日常忙忙碌碌的意義所在,而科學精準的評價,才能幫助我們在日常工作中真正去尊重兒童的個體差異、理解兒童、懂得兒童、按照兒童的學習速度和能力進行有的放矢的實踐。我們要為幼兒營造積極的氛圍,在幼兒活動過程中支持幼兒的探索,尊重幼兒的個性發展。《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不僅僅是評估的指標,同時也引領着我們幼兒老師對兒童學習與發展規律有更深刻的認識。

?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是幼兒教育發展改革的指揮棒,體現了對全面提升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方向引領。我將持續通過多種形式深入學習《評估指南》,進一步理解和貫徹《評估指南》中的文件精神和指導理念,堅持“兒童為本,過程導向,持續改進”,切實轉變教師教育理念和行為,提升教師教育實踐能力,科學實施保育教育,全面提高我園保育教育水平。

深化改革心得體會篇7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4日召開會議。審議《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和《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會議指出,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

加強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要堅持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在廣大青少年中開展深入持久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讓愛國主義精神牢牢紮根。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我們黨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有用人才。這就要求我們把下一代教育好培養好,從學校抓起從娃娃抓起。

作為一名國小《道德與法治》教師,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解決好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

辦好愛國主義教育關鍵在教師,要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

讓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旗幟在祖國上空高高飄揚!

深化改革心得體會篇8

新年伊始,在學校領導的組織下,我們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中共營山縣委、營山縣人民政府關於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意見的文件,深刻的領會到質量是教育改革發展的主旋律,是教育事業的生命線,學校的重點和中心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作為教育教學活動的主導者,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不斷提升教師專業水平

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每位學生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位敬業、關愛學生、有較高的教學能力的教師來教。那麼如何才能成為高質量、高效率的教師呢我認為只有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能力才能做到。陶行知説過: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教師必須密切關注自己專業的發展,一定要跟上自己所教學科的發展趨勢。只有通曉專業知識,才能選擇、計劃並實施最有效的教學。通曉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教師才可能依據教育教學規律、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實施教學,以取得高質、高效的教學效果。

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

良好的師生關係是提高教學質量基礎。“親其師,信其道;尊其師,奉其教;敬其師,效其行”,這是教育的古訓。我一直深信:在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都具備的情況下,教師熱愛學生是教育好學生提高教學質量的先決條件之一,尊師愛生是師生對話的感情基礎,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三、認真上好每一堂課

上好每一堂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而上好每節課的前提是:不備不教,是課就要備,而且要做到精心備課。每堂課都有重點

和難點,教學質量的高低關鍵在於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重點處教師要進行強化、加深對重點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使教學內容得到提升。

四、要求學生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每次作業

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每次作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呢我認為做到佈置必做、做好必批、批完必講評,講評完必清,清完方罷休。一旦這個作業佈置下去了就一定要求保質、保量的完成。一定要讓學生感受到你對這個作業是很重視的,這個作業也是很重要的,是一定要完成的。

五、做好培優扶差的工作

培優扶差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頭戲。要提高教學質量,培優扶差這項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我們老師要時時刻刻做到關注優生和學困生的成長狀況。

六、要有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態

健康的身體、良好的心態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教學的過程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共同活動的過程。這其中包括教師和學生兩個主體,要提高教學質量,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擁有非常健康的身體,師生雙方只有擁有了健康的身體,教師的教學過程和學生的學習過程才能得到強而有力的保障。

當然,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方法也有很多很多種,方式也不盡相同,但不論何種方式、方法都需要我們傾心傾力去完成、去實踐,這樣才能取得成效。正所謂“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最重要的是用心地去做教育,才能教育好學生,才能提高教育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