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其他文案

深化改革自查報告2篇 改革盤點:深化自查報告

欄目: 其他文案 / 發佈於: / 人氣:2.56W

本文以“深化改革自查報告”為主題,旨在分析和總結各領域深化改革的成果和問題。報告覆蓋了經濟、政治、社會等多個方面的改革措施和進展,旨在引起各界對我國改革發展的關注和思考。歡迎閲讀並對報告內容提出建議和意見。

深化改革自查報告2篇 改革盤點:深化自查報告

第1篇

根據《〈中共縣委關於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見〉重要部署責任分工方案》要求,我局認真貫徹落實相關任務,把深化改革作為全年的一個重點任務來抓。力爭為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新服好務。現將全面深化改革情況總結如下:

成立了以黨組書記、局長同志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的`規劃局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做到局長整體把握,分管領導嚴格把關,政策法規股具體實施,各個股室密切配合的格局,確保深化改革工作的層層落實。

注:深化改革工作初期由同志負責,後來由於人事變動等原因現在由同志負責。

為全面落實深化改革事項,將深化改革做到實處,我局將深化改革任務納入我局年度工作目標中來,將深化改革重要部署結合到平時工作中來。並定期召開深化改革小組會議,研究深化改革方案,總結工作成果,並制定下一步工作計劃。

為及時傳達貫徹落實縣委重要會議精神,在召開深化改革小組會議時,局長同志組織全體小組成員學習縣委深化改革相關會議精神,做到實時提高。

該規劃緊緊圍繞提升城鎮化質量,以人為本的城鎮化核心,構建形態適宜、產城融合、城鄉一體、集約高效的新型城鎮化發展格局。

現在該規劃已按照相關規定完成招標程序,已交付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都江堰分院進行編制,並已有初步成果。

縣總體規劃(20xx——20xx)着力打造“一核兩副五組團”50萬人口大城市,創新重點區域功能提升、產城融合和人口集聚等方面的體制機制,推進職住平衡、功能複合、配套完善的產城單元建設。

現在該規劃已通過省專家委員會和遂寧市規劃委員會審定,正按照遂寧市規劃委員會意見進行修改,修改完成後按程序進行上報。

(三)出台了《縣規劃管理強制規定》,建立了城市總規控制範圍規劃管理剛性約束機制,實行統一規劃編制、統一規劃管理,轄區負責建設實施。

實行鄉村規劃師制度,逐步實現城鄉規劃管理全覆蓋。現在第一批鄉村規劃師已到崗。

(四)完成“千億涪江經濟帶”概念規劃編制任務,為構建縣域中軸產城一體發展示範區,拓展提升全縣經濟核心區提供了規劃保障。

(五)建立城市新區配套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機制。進行縣經濟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升級。現在該規劃已通過縣規委會審定。正在按規委會意見進行修改,修改完成,經規委會審定後,就可到人大備案實施。

(六)建立城市新區配套建設學校的機制。進行縣經濟開發區控制性詳細規劃升級。現在該規劃已通過縣規委會審定。正在按規委會意見進行修改,修改完成,經規委會審定後,就可到人大備案實施。

根據縣委深化改革部署,我局高度重視,並針對我局相關任務制定專項方案。使深化改革真正與規劃局年度目標結合起來,並真正做到層層推進,步步落實。

規劃局深化改革任務推進總體較好,但經開區控規提升推進仍然較慢。我局多次與縣上領導及規劃設計單位磋商,但仍未得到最終成果。我局將繼續跟進落實,爭取早日拿出最終成果。

下步工作中,我局將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市、縣相關精神。繼續發揚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將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經驗運用到實踐中來。堅持的依法治國的思想,繼續正風肅紀,打擊不正之風,創造清正、廉潔、高效的工作氛圍。

做好規劃編制工作和一書三證辦理工作,並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辦事效率,為經濟和縣域發展服好務。創新辦事方式、方法,創新機制、體制。不斷改進我局的不足之處,不斷完善、充實自我。

深化改革自查報告2篇 改革盤點:深化自查報告 第2張

第2篇

隨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人們對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以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更加優化治理結構,必須由過去的“政府——企業”二元治理結構轉變為“政府——市場經濟中間服務體系——企業”三元治理結構,相對應政府職能必須由“全能政府”、“利益政府”向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有限政府”和“中性政府”轉變。基於此,就會看到,在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中,如果説,政府的行政調控是一隻“看得見的手”,市場的內在調節是一隻“看不見的手”的話,那麼,包括行業商協會在內的社會組織處於政府和市場之間,發揮社會調解機制的作用,則是重要的“第三隻手”。政府作用、市場作用和商協會組織“三種力量”不是對立的關係,而是“三個作用”有機統一,各有分工、各揚所長,優勢互補、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形成支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三元治理結構。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戰略性舉措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放”的核心不是“放任”,而是“放活”,通過簡政放權這一“放管服”改革的當頭炮,打通政策落實“最先一公里”,釐清和理順政府、市場、社會三者之間的邊界及其角色定位,市場能做的放權給市場,社會可以做好的還權給社會,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和商協會的手;“管”的核心不是“管死”,而是“管好”,通過“放管”結合,建設現代政府,為政府“定好位”、“防越位”、“補缺位”,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使政府的管理更好適應新常態;“服”的核心是通過優化服務、優質服務、精準服務,在“放”與“管”的基礎上形成新的治理機制。

隨着我市“放管服”改革的推進和《北京市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脱鈎工作方案》的出台,商協會等社會組織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截至20xx年底,我市共有各類社會組織9721個,在提供決策諮詢、優化資源配置、加強行業自律等方面發揮着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成為政府、企業之外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三種力量”。

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精神,市工商聯圍繞“放管服”背景下商協會組織如何更好發揮作用開展了廣泛深入調研。通過調研,我們感到,一方面,隨着我市推出一系列“放管服”舉措,透明、便利、公平的“雙創”大環境正在形成,我市創新創業指數穩居全國第一;另一方面,民營企業家和商協會組織期待,通過更大的“放”、更好的“管”、更優的“服”,更深層次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更好激發商協會組織的動力、活力和潛力。為此,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一是加大“放”的力度,重點做到兩個“更加放手”。一方面,更加放手民間投資,放寬市場準入、拓展投資領域、簡化審批事項,多設“路標”、少設“路障”,在冬奧會、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機場等重大工程建設中,為民間資本提供更多機會;另一方面,更加放手購買服務,我市已連續六年面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已購項目2732個,總投入4.2億元,撬動配套資金6億多元。今後,需要進一步挖掘一批在對接政府、承接項目、破解難題方面成長性好的商協會組織,着力創新“總供給對總需求”的合作模式,由政府提出總需求,商協會進行總對接,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