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牛虻課外書讀後感範文通用三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61W

我們在寫《牛虻》這本課外書讀後感的時候,需要側重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感受,不能單單去描寫作品的內容,你知道怎麼寫嗎?以下是本站和大家分享的牛虻課外書讀後感範文通用三篇的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牛虻課外書讀後感範文通用三篇
      牛虻課外書讀後感範文通用1

《牛虻》一書,作者是——艾捷爾·麗蓮·伏尼契,這着作影響着千萬人的一生,包括我。他的主人公是亞瑟——也就是牛虻。

這本書寫的是亞瑟在經歷重重困難後仍不忘革命,堅持革命。在他被抓入獄後,許多人都認為他已死,但他不顧家人的反對,又重新出現在眾人的面前,在勞倫佐·蒙太尼裏的幫助下堅持革命。他自己命名為牛虻,因為他有牛虻的優秀品質。

這驚心動魄的故事把我深深地震撼住了。牛虻被最信賴的人欺騙過,被最愛的人傷害過,淪落到拖着殘廢的身軀在甘蔗園賣苦力,甚至當一名雜耍戲團的小丑。一個活生生,苦苦掙扎的人的靈魂,束縛在那個扭曲的身軀裏,被迫為它所奴役。在一次次的困難中,牛虻都選擇了勇敢地去面對,不曾退縮。在經歷種種磨難後,他變得成熟,換言之,那叫成長。

這本書讓我知道,成長,是艱難的。挫折中難免要流眼淚,但我們要擦乾它,並站起來,這樣才意味着我們長大了,堅強了。用牛虻的話説,他從死亡那裏走來,也就不怕死亡了,他對人民的熱愛、對敵人的憎恨、對朋友的坦誠、對愛情的忠貞、對生活的投入、對死亡的蔑視,永遠是我們可以借鑑的一個楷模。雖然生命已盡,但愛與希望永存!對於牛虻來説,他所面臨問題的根本就是宗教,一些對權貴如飢似渴的人利用了宗教,而他應該破除這層羊皮,直刺狼的心臟。牛虻是個強者,真正的強者,是值得所有人學習的楷模。

牛虻課外書讀後感範文通用2

不管我活着

還是我死去

我都是一隻牛虻

歡樂地飛來飛去!

這首小詩是小時候牛虻和瓊瑪一齊學過的,這也是牛虻最終的筆跡,寫完這首詩後牛虻被帶到了刑場,在無數次的槍聲後,他倒下了……

亞瑟的一生是苦痛的,但這個夢想與追求的化身,沒有人能夠否認他的傳奇。年輕時亞瑟書中這樣寫道:他身體十分單薄,長長的眉毛,薄薄的脣纖細的手足,身上的每一個地方都過於精細,過於弱不禁風,看上去不像三十年代的英國中產階級青年,倒像是十六世紀肖像畫中的意大利人。如若讓他安靜地坐在那裏別人必須誤會以為他是一個身着男裝的嫵媚動人的女孩而不是男孩。可是就在他走動的時候,那輕盈敏捷的體態又使人想象到一隻被馴服的,沒有了利爪,失去野性的豹子。經過一系列痛苦的折磨後的牛虻(亞瑟)是:矮個子;黑頭髮;黑鬍鬚;皮膚黝黑;藍眼睛;前額既闊又圓;右腳跛,左臂彎曲;左手少了兩指;臉上有最近被馬刀砍傷的疤痕;口吃。以往那個像畫一樣的青年會變得如此難堪,一前一後的外貌比較,讓我們感到了牛虻所經歷的事是何等悲慘。

神父蒙太尼裏和女友瓊瑪是牛虻一生中最重要的倆個人,可是再一次懺悔中他向神父蒙泰尼裏透露了他參加的革命的行動和隊友名字,以至於他們全部入獄。出獄後他不僅僅得知出賣他的是他無比敬仰得蒙泰尼裏神父,並且神父就是他父親。加上瓊瑪認為革命者的被捕是牛虻出賣導致,狠狠的打了他一巴掌他,一連串的打擊使牛虻陷入了極度的痛苦之中,最終偽裝自殺,逃到了南美。在南美洲,牛虻度過了人間地獄般的13年,流浪生活磨鍊了牛虻。

牛虻在經歷了世上所有的災難後,拖着殘損的軀體回到意大利,依舊繼續他的革命事業,他就是“感情與革命”的絕唱。那是神父親已經是紅衣教主,而牛虻的革命事業正是反對宗教統治。命運總是要折磨牛虻,他要反抗他深愛的父親,在矛盾的鬥爭中,牛虻身心疲憊,可是對於革命事業他從未放棄。在死之前,牛虻還是逼着他父親:選擇上帝還是選擇他。最終蒙泰尼裏還是選擇了他的上帝。牛虻死後,神甫也被這對與錯所糾纏,他痛苦,他無奈,最終,偉大的紅衣主教還是瘋了,還是死了,死在痛苦交加中。上帝他不能做什麼,他不能救牛虻,他不能救神父……偉大的紅衣教主到了天堂必須會後悔,你所忠誠的上帝也可是如此吧,你還會愛上帝嗎?你必須會後悔自我當初沒選擇牛虻吧!

“為了人生夢想扮做小丑,忍受着精神和肉體的雙重摺磨”。牛虻做到了。

牛虻:為信仰赴死如散步

牛虻:終生只愛一個人

牛虻:革命與感情的絕唱!

牛虻課外書讀後感範文通用3

在看完《牛虻》一書後,我深刻體會到成長,是需要努力,是需要堅持,是需要驚人的毅力的。正如《牛虻》的主人公,亞瑟,在這麼坎坷的一生中,依然找到自我生命的價值,為堅守自我心中的信念而努力堅持,雖然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

故事的主人公牛虻(亞瑟)出生在意大利的一個英國富商勃爾頓家中,以往天真地認為這個世界是多麼地完美。名義上他是勃爾頓與後妻所生,但實則是後妻與蒙太尼裏的私生子。牛虻從小在家裏受異母兄嫂的歧視,精神上很不愉快,卻始終不明白事情的真相。牛虻崇敬蒙太尼裏神甫的淵博學識,把他當作良師慈父,以一片赤誠之心回報蒙太尼裏對自我的關懷。可是,當他接觸了青年意大利黨人,看到了自我懺悔神父的間諜行經、認清了教會和反動當局狼狽為奸、鎮壓革命的殘酷現實之後,他大徹大悟,從而走上了與他們進行義無反顧、不屈不撓的鬥爭的道路。

她,瓊瑪——牛虻在亞瑟時代就對她心生愛慕,只可惜由於無意中泄露了組織祕密,被視為叛徒。瓊瑪的一記耳光打碎了亞瑟的心,他的感情也從此暗淡下來。13年後,當亞瑟化作牛虻歸來,身心俱已大變。他記恨瓊瑪對他的傷害,即使在她面前內心再次強烈地翻滾着感情,也不承認自我就是以往的亞瑟,這種殘酷的折磨讓瓊瑪一向生活在悔恨和內疚中。直到死前,他才給瓊瑪留下一封告別信“不管我活着,還是我死掉,我都是一隻。歡樂的飛虻!”承認了自我的身份,那種撕心裂肺的感情讓瓊瑪悲痛欲絕。“在你還是一個難看的小姑娘時,瓊瑪,我就愛你。那時你穿着方格花布連衣裙,繫着一塊皺巴巴的圍圍脖,扎着一根辮子拖在身後。我仍舊愛你”。

牛虻的死也是十分的悽慘。被自我親生父親處決!在一次偷運軍火的行動中被敵人突然包圍,牛虻掩護其他人突圍,自我卻因為蒙太尼裏的突然出現而垂下了手中的槍,不幸被捕。牛虻的戰友們設法營救他,但牛虻身負重傷,暈倒在越獄途中。敵人決定迅速將他處死。前來探望的蒙太尼裏企圖以父子之情和放棄主教的條件勸他歸降;而牛虻卻企圖打動蒙太尼裏,要他在宗教與兒子革命之間做出抉擇,但他們誰都不能放棄自我的信仰。蒙太尼裏在牛虻的死刑判決書上籤了字,自我也痛苦地發瘋致死。

可憐的牛虻!被自我最信任的人出賣,被自我最愛的人誤解,被自我親生父親判死!對於一個天真的,認為世界時完美的人來説是多麼殘酷!他做過苦力,做過小丑,還四處流浪。這一切的坎坷,都鍛鍊了他的冷酷,堅強,無情。在經歷過這麼多風風雨雨後他最終心力交瘁了,不再相信任何人,不再對感情抱有期望,只專心於革命事業。因為僅有他的追求,能安慰他,能給予他精神上的支持。

讀完這本書,我深感自我的幸福。有和睦的家庭,舒適的環境,知心的朋友。但自我卻常因為些小事埋怨。相對於坎坷的人生我更是滿足與平靜的對世界充滿期望的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