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精選《塵埃落定》讀後感範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6.93K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讀書是一門人生的必修課,那麼關於《塵埃落定》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塵埃落定》讀後感範文三篇,供大家參考。

精選《塵埃落定》讀後感範文

《塵埃落定》讀後感

《塵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來的一部長篇小説,首次出版於1998年。2000年,《塵埃落定》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

《塵埃落定》是一部着重於人性思考的小説,也是一部關於整個人類社會的寓言,是一部很優秀的長篇小説。作品通過似傻非傻的“我”的獨特視角,述説了麥其土司由興而衰的故事,同時又藉此為載體,闡釋了人類的多面性和世事的無常性。萬事萬物或許都是有輪迴性的,一切最終都將幻化成塵埃,在歷史的進程中飄浮落定。

“就是以一個傻子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也不是完美無缺的。這個世界上任何東西都是這樣,你不要它,它就好好地在那裏,保持着它的完整,它的純粹,一旦到了手中,你就會發現,自己沒有全部得到。”在大多數人眼裏,土司制度不是完美,然而在傻子看來,土司制度也是不完美的。“這是非常時期,一個傻子就能決定許多聰明人的命運。” 就像文章裏寫到的,在這個特殊的時期,傻子往往有更高的眼界,能決定許多聰明人的命運。在這個新時期,社會必然是前進的,土司制度也是不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也必然是退出歷史發展的。然而在土司家族中的大兒子,除了二兒子傻子,大多數人被認為是聰明的,然後這些聰明人卻看不到歷史的發展趨勢,還堅信着土司制度還能繼續生存,他們還能像原來那樣生活。但結果,我們是知道的,土司制度在歷史的推動下必然是退出歷史發展的舞台的。

“當這個世界上出現了新的東西時,過去的一些規則就要改變了。可是大多數人都看不到這一點。我真替這些人惋惜。” 聰明人總是感覺自己很聰明,他們把自己所認為的事就是正確的。但往往忽視了歷史發展的潮流,當聰明人總是相信自己能掌控自己的方向,迎接他們的結局必然是失敗的。當麥其土司分別派聰明的大兒子和傻子二兒子去南北邊界時,聰明的大兒子守着自己的聰明,而最終失敗了,沒有達到麥其土司的期望。而二兒子以“傻子”的視野,看到了時代的發展,所以在北方邊界上建設起了了貿易,使得邊界逐漸發展起來,貿易溝通越來越頻繁,人們之間的交往也越來越密切,在這裏,各個土司家族可以摒棄前嫌,加入貿易,發展自己的經濟和家族。這是一種共贏的方式,在這其中,最大的贏家便是這傻瓜兒子。這個傻瓜兒子看清了歷史的發展。

“看看吧,這些自以為聰明,自以為漂亮,自以為有頭有臉的人要體面而不要忠誠。”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這些現象也還是會不斷出現,很多所謂的“聰明人”都講究體面,而把忠誠放在在了後面,甚至是把它丟棄掉。但結果真正的聰明人或是別人眼中的“傻子”才是智者,他們看到的未來的景象才是更靠譜或真實,他們也才更明白在我們的人生中,什麼是首位的,什麼是次要的。在麥其土司家,傻瓜兒子的想法在別人看來確實是傻的,但他其實內心是知道什麼是正確的,只是周圍的人沉迷於當時,所以並不能理解傻瓜少爺的所做。最後,大家看到了傻瓜少爺的一系列作為或者只是他的不同於其他家族的人的想法而做出的作為,使得大家對他改變了一番印象。傻瓜兒子在大家眼中是傻的,但他有些在土司家族裏所沒有的忠誠,因為他的忠誠,他收穫了自己的好朋友,收穫了自己的好知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而那些自作聰明的最後什麼也沒得到,土司制度也隨之滅亡,這些對土司制度所依賴的人也隨着歷史發展而逐漸像塵埃落地一樣最終消失。

“歷史就是從昨天知道今天和明天的學問。” 傻瓜少爺在當時土司家族裏的格格不入,其實正是由於他對歷史的認知很清,他知道在麥其土司家族的一切總有一天會消失。人們會有一個新的環境生存,在哪裏,人們是沒有等級區分的,那會是一個新社會。傻瓜少爺把那個遊説各個土司家族失敗的人當做了自己的朋友,還讓他陪在了自己身邊,那個人是從中原來的,他的思想註定也是不同於傻瓜少爺所居住的土司家族的思想,傻瓜少爺對於歷史的發展的認知——土司制度不會存在很久,那位中原人也成為了記錄土司家族興衰的史官,正是他的記錄,使得歷史記錄下了新篇章。他們都明白學問到底是什麼,所以他們注重了歷史,注重把這些歷史記錄下來,因為這些都是一些學問。在傻瓜少爺的腦海裏,他知道一切都會最終像塵埃落地一樣,不管是土司家族,土司制度,土司家族下的各種人羣,都會隨着歷史的發展而消失掉。

“凡是有東西腐爛的地方都會有 新的東西生長。”在這裏,作者似乎有意將土司們的身體隱喻為舊的制度,他們的靈魂一併隨着這不合時宜的土司制度開始腐爛。當他們無法傳宗接代,也就意味着延續了多年的土司制度將走向盡頭。土司的血緣承續性被外來的東西所打破。舊的東西一旦腐爛、衰亡,新的東西必將取而代之。更新和替代是歷史不可逆轉的趨勢,歷史就在不斷的更新替代中完成自己的前進。這種歷史的進步是人類不斷向上力量的一種體現,而在每一種舊的制度被推翻、新的社會制度隨之建立的後面,都隱藏着人們對更美好生活的渴望,對自身價值得到最大體現的嚮往。

歷史的進步,從本質上而言,是人類對理想不懈追求的一種外在表現。而任何一種進步的社會制度在本質上都是符合人性的需求的。人們始終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並不斷地付諸行動。這或許就是《塵埃落定》的主旨:人如塵埃,始終在尋找自己的落定之處。

對於《塵埃落定》作者阿來曾這樣陳訴他的創作手法:“這本書取材於藏民族中嘉絨部族的歷史,與藏民族民間的集體記憶與表述方式之間有着必然的淵源。”在這部小説中,充斥着藏文化那種神祕的宗教色彩和神奇意味,在現實的陳訴中有着一種魔幻的感覺。

初聽到“塵埃落定”這四個字的時候,一下子就為意象的強大涵蓋力與信息容量及作者的睿智飄逸所折服。塵埃,喧喧囂囂、浮浮躁躁,往古來今,宇宙荒蒙有多少事多少物都不過是一簇歷史的塵埃,狂飛亂舞肆意張揚是展現生命的真意,即便是塵埃吧,也有自己飛揚的權利。飛揚便飛揚吧,這沒有什麼,可是一切終究要有個歸宿,不管情願與否,塵埃是要落定的,那麼我們呢?

傻子,一個與現實生活格格不入的傻子,麥其土司的兒子,事實上證明是未來土司的繼承者,卻擁有着超強的超時代的感知力,能遠眺歷史感應時代的召喚。然而他只是一個與生活格格不入的傻子,他常常不知道自己是誰,自己身在何處自己做什麼,每天早晨他都要用上述三個問題審問自己,所以他是傻子,生活的傻子。恰恰傻子主宰了歷史,多麼強烈的反諷,多少先知先覺在自身所處的時代被視為傻子。

阿來曾説:“我作為一個藏族人更多是從藏族民間口耳傳承的神話、部族傳説、家族傳説、人物故事和寓言中汲取營養。”阿來在《塵埃落定》中構築了一個廣闊的歷史時空,描繪了那個時代的藏族文化和土司的興亡。

阿來將傻子作為一個切入點,選取西藏作為小説的背景,在一種懷舊的歷史敍事中完成了傻子這一人物的“自我造型”。這一造型“由特定意義的文化系統支配,靠着管制從抽象潛能到具體歷史象徵物的交流互變,創造出了特定時代的個人。”通過傻子這樣一個敍述者的選取,小説《塵埃落定》展示了歷史的偶然、荒謬與神祕;是對歷史必然性的顛覆,是對人生、哲學的詮釋。人性的脆弱與非理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歷史的走向。小説在這種“元歷史”的內涵下體現出一種人文的思考與關懷,並從哲學上關注人類生存的歷史。

阿來的《塵埃落定》是對藏族土司史的一種另類解讀和言説,在這個過程中,阿來在作品中穿插了許多自己的思考,從而使這部《塵埃落定》實現了個人對歷史的闡釋。阿來對藏族土司制度的逝去有着冷靜的態度,但是,從個人情感而言,他多少對這一制度有着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懷。因而,阿來筆下的土司史就帶有着美化的成分,特別是在傻子的身上,作者寄予了理想化的品格,這就讓這部史詩般的作品帶有了非理性的成分,從而成為一種個人視角下的歷史。

《塵埃落定》讀後感

讀完《塵埃落定》,尤其喜歡的是作者塑造的傻子的形象,因為一個"傻"字,從而使主人公更加自由。

他可以和阿哥和睦相處、相親相愛多年,避免了相互殘殺;他可以和奴隸或自由人輕鬆的聊天、做朋友,消除等級差別;他可以率性而為,自由的做自己。而這些是土司家族的正常人、聰明人所做不到的,因為他們受束縛,喜歡金錢,愛好權勢,有些無窮的慾望併為之瘋狂的追求着,併為之揹負着包袱和代價。大智若愚是我對傻子的評價,真正的傻子是不會預測未來的,他表明麥其家要種糧食而非,把麥其家族的勢力不斷擴大,不盡如此,他還在西藏開闢了市場經濟的新天地,這是一個聰明的傻子。傻子是西藏土司制度繁榮與衰落的見證者,一步步看着塵埃終於落定,風雲變化的時代終於定性。

讀完這本書去逛貼吧,發現大多數讀的人都有一個疑問:傻子本可以殺了兩個復仇者的,為什麼要留着他們的性命置自己於死地呢?我想説,傻子的想法本就異於常人,當這樣的設計出乎我們的意料時,正好切合了主題,更好的塑造了一個傻子形象,這是其一;其二他的死象徵着土司家族的終結,貫徹塵埃落定的主題,其三就是使文章情節波瀾起伏,增加趣味性,激發讀者的閲讀興趣。

本書不僅富含豐富的西藏文化氣息和神祕色彩,而且具有強烈的現代意義。通過少數民族的事情揭示了人性的善惡、美醜和慾望。適度的慾望會促使我們奮力向前,努力拼搏,改變自己的人生向更高更絢爛的方向發展;貪婪的慾望是得不到滿足的,反而會扭曲人性,認不清自己。對於即將走向社會的當代大學生,值得我們學習的是傻子的為人處世,他懂得怎樣與人相處,尊重他人,關心他人。當我們看到他從麥其邊界回官寨的時候,他受到人民的熱烈歡迎和讚揚,被人民高高舉起,一個傻子折服了自己的人民,更折服了那個搖搖欲墜的土司時代。紅色漢人的進入象徵着土司制度的瓦解和滅亡,一個國家只能有一個政權,土司制走向滅亡符合社會發展的規律,也契合人民對自由的嚮往和追求。

隨着時代的進步,人民得到解放,人人生而平等的觀念已深入人心,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學習傻子的睿智和虔誠,更多的去思考“我是誰,我在哪裏”的問題,認清自己想要走的道路和正在走的道路,從而時時警醒自己,莫在塵埃落定之時又悔不當初。

《塵埃落定》讀後感

麥其土司有兩個兒子,大少爺為藏族太太所生,英武彪扞、聰明勇敢,被視為當然的土司繼承人;二少爺為被土司搶來的漢族太太酒後所生,天生愚鈍、憨痴冥魯,很早就被排除在權力繼承之外,成天混跡於丫環娃子的隊伍之中,耳聞目睹着奴隸們的悲歡離合。麥其土司在國民政府黃特派員的指點下在其領地上遍種罌粟,販賣鴉片。很快暴富,並迅速組建了一支實力強大的武裝力量,成為土司中的霸主。眼見麥其家因鴉片致富,其餘的土司用盡心計,各施手段盜得了罌粟種子廣泛播種,麥其家的傻少爺卻鬼使神差地突然推薦改種麥子,於是在高原地區漫山遍野罌粟花的海洋裏倔強地生長着麥其家的青青麥苗。是年內地大旱,糧食顆粒無收,而鴉片供過於求,價格大跌,無人問津,阿壩地區籠罩在饑荒和死亡陰影下。大批饑民投奔到麥其麾下,使得麥其家族的領地和人口到達空前的規模。傻子少爺也因此得到了女土司茸貢的漂亮女兒塔娜,並深深地愛上了她。就在各路土司日坐愁城,身臨絕境之時,卻傳來二少爺開倉賣糧,公平交易的喜訊。各路土司雲集在二少爺的官寨舉杯相慶、鑄劍為梨。很快在二少爺的官寨旁邊出現了一片帳篷,酒肆客棧、商店鋪門、歌榭勾欄、甚至妓館春樓,應有盡有。在黃師爺(當年的黃特派員)的推薦下,二少爺逐步建

立了税收體制,開辦了錢莊,在古老封閉的阿壩地區第一次出現一個具有現代好處的商業集鎮雛型。二少爺回到麥其土司官寨,受到英雄般的歡呼,但在歡迎的盛會上,卻有大少爺那令人不寒而慄的陰毒的眼光。一場家庭內部關於繼承權的惺風血雨又悄然拉開了帷幕。最後,在解放軍進剿國民黨殘部的隆隆炮聲中,麥其家的官寨坍塌了。紛爭、仇殺消彌了,一箇舊的世界最後塵埃落定。

讀完小説,我們先説説塵埃。

土司制度下塵埃飛舞的生活,充滿了仇恨、慾望。塵埃落定前,土司世界是一個由仇恨編成的網。藏語“轄日”--“骨頭”被叫做種姓,“骨頭”將人分出高下,土司--土司下方是頭人--頭人管百姓--然後是科巴(信差)--最後是家奴。森嚴的等級,壓抑了許多的仇恨,有土司與土司的、有土司與他的兒子的、土司家大少爺與二少爺的、土司與頭人的,就是看似與世無爭的嘎濟活佛、巴門喇嘛也是冤家對頭。他們之間有權力、利益、地位、金錢等等引發的仇恨,紛紛圍繞在麥其土司這根線上。

慾望是這些仇恨的根源。因為情慾,麥其土司愛上了查查頭人的妻子央宗、與查查頭人結了仇。於是許諾給多吉次仁以“頭人”的位置,讓他殺了查查頭人,又言而無信,將多吉次仁的屍體吊在行刑柱上,當眾説他是想做“頭人”謀反而被處死的。麥其土司成了“正義”的化身之後,不知不覺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多吉次仁的兩個兒子成了他的仇家。他們最終殺死了麥其土司的兩個兒子。

因為利慾,麥其土司引入了鴉片,併為了壟斷種植鴉片的巨大利益,他又與周圍的土司結了仇,發動了“罌粟花”之戰。

因為權欲,連最與世無爭的嘎濟活佛與巴門喇嘛之間,為了爭寵麥其土司,獲得土司轄區的宗教權,居然成為了爭鬥的冤家。

關於仇恨,傻瓜少爺在一天之內記下了兩句名言,一句是翁波意西的“為什麼宗教沒以教會我們愛,而教會了我們恨?”另一句是小行刑人爾依的:“是行刑人就不會害怕,不是行刑人才會害怕。”行刑人代表國家使用迫害權、殺戳權,不管被害人怎樣悽慘、懷有怎樣仇恨,都不會恨他,他不會害怕。不是行刑人害怕行刑人,害怕他身後站着的國家權力。行刑人在土司的領地象個瘟神,人們總當他們不存在,行刑人一家也不願與別人交往。而傻瓜二少爺卻與這個別人不敢接近的行刑人的兒子成了好朋友,走到他家去看令人觸目驚心的刑具,刑具的後面站着權力。樓上是受刑人的衣服,衣服上方沾滿了血跡,血跡凝聚着仇恨。

再説落定。

歷史是大、最有力的推動者。末落的土司制度,無論以前在這片土地上如何飛揚,終將落定於歷史的淨地上。風起雲湧,塵起塵落。正因為有一個高潮,也就必然有低潮的來臨。解放軍的腳步響起的時候,麥其家也就到了消亡的時候。局部來交待整體,整個西藏也就隨之解放。當麥其土司的傻瓜少爺,最後死於仇人刀下。當身體變冷、當血變黑的時候,所有這個世界就從少爺的視角消失,塵埃最終落下。土司制度連同土司的官寨轟然飛上天空,揚起漫天的塵埃,然後徐徐落下。那伴隨着的一切野蠻,生活在土司陰霾下的塵俗人物,也像那漫天的塵埃一樣徐徐落定,大地重歸於安靜、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