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關於讀《文化苦旅》有感最新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7.45K

我們要努力專研書本的精華不在意環境,書像風一樣可以輕撫我們。那麼關於相關的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範文,供大家參考。

關於讀《文化苦旅》有感最新7篇

讀《文化苦旅》有感1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先生的一部文化散文集。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作者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用他獨具的慧眼和親身的感悟寫下了這些文章。讀了這本書,我感受很深,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着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為一名教師我感覺自己是自豪的。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的遊歷,我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餘秋雨的《文化苦旅》並不僅是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歎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啟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

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為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着《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悦,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悦。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着讀着,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更加無法整齊劃一。而真正能夠給學生以偉大啟迪和深刻影響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的細節。要知道學生們真正的想要的是什麼,想聽的是什麼,感興趣的是什麼,然後引導學生自讀、自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給予及時的表揚,真誠地賞識他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僅僅有責任心還是不夠的,變單純的“責任”為豐富的“情感”,才是真正的關鍵之所在。這些是我在讀完《文化苦旅》後的所思,所想,所感。

讀《文化苦旅》有感2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自古以來,學習就講究實踐和理論相結合。在廣袤的書海中,我認為更以如此。只讀講述大道理的書,實際作用並不大,所以我喜歡讀遊記。用或淺或深的文字述説一次次旅行,讓人沉醉其中並受益匪淺。

遊記中,我極喜歡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起初,僅僅是名字吸引了我,而當真正翻開此書時,我如痴如醉,彷彿在這些精妙的文字中同秋雨先生一起開展了一場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旅行。觀賞世界風景,經歷人生風雨。在書中的時間總是過得飛快,一天時間,我便讀完此書。可卻讀不到自己的感悟。遂我讀第二遍。彷彿重新開展了一場旅途。這次旅途我放慢了腳步,仔細觀察身邊風景。讀畢,我認為《文化苦旅》主要寫了四種元素,即:風景,歷史,文化,人生。自古以來,華夏文明有許多文化皆是隱匿於山水之間,可以説山水本身就是文化,它包含着人生真諦,見到它也許我們就會想起一段歷史。而秋雨先生並不大張旗鼓的描寫山水,而是以細膩的筆觸描寫。一個不經意的角落亦或者是一副整體的畫面,令讀者身臨其境,彷彿與秋雨先生產生了心靈的共鳴,再自然地引出這處風景的歷史和其中所包含的文化,令讀者在陶醉中豐富了歷史知識,領悟生活哲理,提高文化水平。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使我不禁感歎大師的功力。這次文化苦旅對我不僅僅是知識上的提高,更有一種精神上的昇華,

讀了《文化苦旅》,我認為真應該出去走走。旅行是對一個人的歷練,它使一個人趨於成熟,洞悉人生百態,使一個人增長見識,瞭解各地文化,使一個人逐漸沉穩,領悟人生真諦。而我們卻常常兩三天悶在家裏,坐着無聊而重複的事,想掙脱這種現狀而又不知道如何改變,去旅行吧!看看那巍峨高山,看看那湛藍大海,看看那荒涼沙漠,看看那遼闊草原,看看那祖國大好河山,看看那世界各地風景!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的旅行,充滿了太多未知,而知識就是這場旅途的必需品,在旅行中收穫知識,領悟文化,體會人生。我想這便是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用意,也是人生的一大真諦吧。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文化苦旅》有感3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中國古人對於做學問的學者的要求。讀萬卷書,是讓學者博覽羣書,“腹有詩書氣自華”;行萬里路,是讓學者將學問與實踐結合,“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現代,有一個人用他的行動踐行了這句話。他就是餘秋雨。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斷絕的古文明。數千年的文化積澱,使這裏積蓄了數不盡的文化財富。作者以一個學者的身份,開始了他的苦旅。第一站自然是他的家鄉。

中國人總是對家鄉有深厚的感情。不管走到哪裏,總講究“落葉歸根”。由此,灞河的柳也沾染了遊子的熱淚,血紅的殘陽也浸潤了遊子的惆悵。作為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中國的人在科舉的作用下,逐漸分散到各地。這是歷史的必然。恰巧,農耕文明使得人員的流動性不至於太大,使人最終能榮歸故里。因此,故鄉也成為無數遊子魂牽夢繞、朝思暮想的“理想國”。故鄉的範圍隨時間擴大了,不再侷限於那一間房舍,一座小橋,一株楊柳,一種鄉音,而變成了一個國家。如今,故鄉仍然是海外遊子最痛切的盼望。

第二站,是祖國的邊疆。這裏,是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地方。就中國的情況而言,是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碰撞。作者説,這裏的重要性遠遠超過看似很重要的朝代更迭。長城,恰好是這兩種文明的分界線。遊牧文明比農耕文明更具侵略性。但是,遊牧文明的本質就決定了它的落後。在數千年的戰爭中,中原文明沒有消磨殆盡,而是日趨完善,都源於農耕文明的先進性。但是,正如孟子所説“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沒有遊牧文明,中華文明就會“江郎才盡”,最終導致滅亡。就中國的情況來説,衝突的結果,是雙贏。

作者又去其他古文明的誕生地,將中華文化與其他文明對比,最終分析了這幾種文化的異同,調查了中華文化的優越性。作為一箇中國人,我們應感到驕傲。因為當中華文化在遼闊江河中熠熠生輝時,其他古文明早已湮滅在歷史的風塵裏,只有廢墟知曉。文明形態的不同,造成民族性格的不同。農耕文明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以和為貴的中華兒女,強調集體的力量,強調團結的重要性。隨着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逐漸推進,現在的年輕人卻逐漸迷失了這個優良傳統。這不是一個好兆頭。所以,作者提倡迴歸自然,以水為道,迴歸中華文明的本真。我認為這是極有道理的。

總之,《文化苦旅》這部書,體現了作者對於中華文明的探求,體現了中國人對本國文化的反思,體現了現代中國對於古代文化的思索與融合。這部書,是我們現代中國人的精神文化典籍。

讀《文化苦旅》有感4

放下,合起,閉眼,冥想……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本書時,認為是一部介紹文化的無趣書籍,但我的目光卻又死死地粘在“苦旅”二字上。“文化與旅行有關嗎?”“為什麼還是'苦旅'?”“作者為什麼寫這本書呢?”等等奇思席捲了我的內心,決定翻開此書,一探其中的奧祕!

餘秋雨,本書的作者,江蘇浙江人,一九四六年八月生,獲得很多的獎項。我對這位作者最初也僅有這一點認識罷了。不多説了,管他作者是誰,誰讓這書名這麼新奇呢?於是,我便在書桌前,打開《文化苦旅》,與作者進行一番“苦旅”。

第一站:中國之旅

“來,給你介紹一下我的家鄉”,我同餘秋雨緩緩地走進了他的家鄉,聽他講訴牌坊的由來與故事,在尼姑庵附近看孩童們打鬧,慢慢移步西山邊的寺廟,傾聽木魚噹噹,和尚誦經,漸漸地,他便與我説起了生態文化,一邊聽着,一邊望向祖國的山河,江水滔滔,羣山挺立,感受這山河文化的偉大磅礴。

不知不覺中,他將我領到了都江堰,聽他講述李冰與都江堰不解的淵源;

又將我領到莫高窟,從壁畫中感受唐宋元明清千年不枯的笑容:

又將我領到西域喀什,穿越千年,去感受這兒的文化大匯聚;

有將我領到黃州,帶我去傾聽一代大文豪蘇軾的內心,聽蘇軾吟誦“大江東去……”

第二站:世界之旅

感受完中國文明,我與餘秋雨又遠渡重洋,進行各國的文化考察。

這中間,我一直追隨餘老師,一起遊歷了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克里特文明,希伯來文明,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和阿拉伯文明。像他這樣以人文學者的身份對如此多文明遺址進行整體性穿越,在他之前,國內外均無先例。

最後,餘老師告訴我:即使中華文明與其他文明差別很大,但既然都是“文明”,就必須應對所有文明共同的敵人,那就是一切非文明的力量,最典型的就是恐怖主義。

第三站:人生之旅

餘老師説:“高貴的生命要創造文化,必然經歷坎坷。”因此,“苦旅”,並不是指旅行之苦,而是創造之苦。

於是,藉此機會,餘老師帶我走進了許多文化的創造者。例如:謝晉,巴金,黃佐臨,陳逸飛等曾是上海文化的驕傲代表。並與他們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交談,詢問,體會到一位偉大文化創造者內心的孤單與無奈,堅強與不屈。

睜眼,結束了這三場“旅行”,通過旅行,初步的瞭解了“文化苦旅”的本質是什麼。但,通過這一讀,讓我更加深刻的瞭解了作者,更加深刻的瞭解了文化,更加深刻地瞭解了人文。

讀《文化苦旅》有感5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説,同樣適合。

我們去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都總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的一切,主人是誰,修建的目的,發生過的歷史事件,何許人也曾經到過這裏等等。這樣,就在這一瞬間,把人、歷史、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籠罩在每一位參觀者的全身,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也就能嘩的一聲奔瀉而出,使每一位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一定的歷史事件,無端地感動,無端地喟歎。

譬如説,我們路過汨羅江,總會在百感交集之中擠出一聲來源久遠的喟歎。既羨慕沉睡江底的閒散,又恨楚國忠臣的輕生;既有感於物換星移的短促,又興幸楚臣的精神沒有隨流水而長逝;既歎惜滔滔江水的無情,又因身為炎黃子孫而驕傲……這眾多的感慨,全是由於楚臣遇到了汨羅。我們看到了汨羅,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愛國精神與浪漫詩篇。

又如,我們去參觀長城。長城,之所以能成為我國的象徵,就是由於它一直肩負起了保家衞國的責任。走在長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覺到無數英靈在抗擊匈奴時的勇猛,倒下前轉過頭給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亙古不變的黑色的眼睛。“不到長城非好漢”這一口號的提出,大概也是來自一個簡單的願望:把中華民族的精神歷代相存。而不懂得這一切,長城,中國的長城,只不過是一條長長的土堆兒而已。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讀《文化苦旅》有感6

我靜坐着,書本泛着黃光,燈光卻使它耀眼。

白髮蒼蒼,長鬚飄飄,他已滄桑了,在我腦中踱步,腳步清脆。

餘秋雨,這本就帶着幾絲靜謐的名字,在我腦中迴響。他看見了,行行止止,被歷史的滄桑塗抹着,他看見了許多。

而那些被時間隱去的角色,在他的一俯一仰間,駕着文字來到我的面前——

“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餘秋雨來到莫高窟外,一生慨歎,“王圓籙”。

伴隨着老舊的樹葉“咔嚓”作響。這位老者在我面前講述着。他説的是一位道士……莫高窟不幸成為了道士的家,用無數珍寶換得這位道士的一世茫然。

“茫然的是當時的中國啊!”他怒吼着。卻無奈的走向下一個地點。這是時代的慨歎。

他登上廬山時,再一次想起了古人。

山高路窄,他一路磕磕絆絆,終於見到了這一震撼身心的奇觀,聽到了這一轟然震耳的咆哮。生命,也許終於被一種久違的感覺“淋濕”,他想到了朱熹又聯想到徐霞客。但他也看到了熙攘的人流,他無法構建出一種文化與名勝的對應,只能眼看着文人變成了遊人。

“一陣雲霧又漂到了我的眼底”,他想着搖了搖頭……

他此般,走過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間徘徊。他此般,走過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間徘徊。

《文化苦旅》也此般“苦着”。苦在追尋,苦在徘徊。作者苦苦思考,苦苦探索。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碰撞中,中國的文人在慨歎,在惋惜,於選擇間陷入一片迷茫。眼看中國的文化在夾擊中看不清未來的路在何方。

我翻看着心中不覺,提起一陣苦楚。不知是作者情緒的感染,還是歷史帶人的滄桑感。文化之流如此般宏大,歷史長河源源不斷。我便只是一個渺小的一員,像作者一樣在此間徘徊着。誰也不知道我會做下什麼?如同一個鄉下的道士會找到石窟一般。

合上扉頁,只覺得眼前漆黑的黑夜如同深淵。我覺得我坐得太久了,我只是那麼小一點,卻看過了那麼多。我的生活經歷無比渺小,卻帶給了我許許多多的感受,生活便是一種閲讀,因為作者在生活中學會了感受。

向前吧,不管你是誰?年輕或許是一種財富,因為人們總將明天描述成希望,那麼它便是希望。我們不應讓這歷史的火種熄滅,我們仍需要帶它們向未來前行,它們理應有一個歸宿,正如餘秋雨先生所講的那般。

讀《文化苦旅》有感7

近日來,在每週的閲讀課上,我細細讀完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開始的時候我只是把它當做一種必須完成的任務去讀,但慢慢地,我卻醉情於中。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餘先生身居高位,被推舉為中國最年輕的高校校長,卻突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尋訪中華文明的重要遺址。二十世紀末又冒着生命危險,貼地穿行數萬公里考察了巴比倫文明、希伯來文明、阿拉伯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遺址。正是這萬里之行 ,才凝聚出這一篇篇流傳千古的散文。

手捧一本《文化苦旅》,隨着作者的筆觸在字裏行間中游歷了大半個中國和世界。合上書本,旅行結束,陶醉於祖國的壯麗山河,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心頭一些疑問不禁釋然,但隨着閲讀的深入,卻又有一些新的疑惑縈繞在心頭。

這書裏寫的,不僅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還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不僅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還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不僅有莫高窟的玄祕與聖潔,還有黃河文明的盛衰歷史;不僅有江南的秀美與嬌豔,還有廟宇的悠遠與深沉。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而文人的作用,大概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並讓其感染千萬代炎黃子孫。這一點,餘秋雨做到了。

至少他的《道士塔》,深深刺痛了我的心。

這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歷史悲劇,一個沉重的文化史實。它所揭示的'問題讓人心痛,讓人揪心,讓人不禁為那個時代,也為我們的民族,發出一聲聲無能為力的歎息。20世紀初,莫高窟由一位無知的道士接管,他的名字是王圓籙。因為無知,他自作聰明地將窟中的珍貴壁畫粉刷,甚至挖鑿,代之以靈官塑像;因為無知,他將窟中無價的國寶嚮慕名而來的西方學者換回歷歷可數的銀元;因為無知,祖國的瑰寶受到糟踐,不幸流失,給我們後人留下了無限的遺憾。這就是歷史悲劇,發生在祖先們的身上,但它帶來的痛苦卻可以綿延幾個世紀。那是一段可怕的、災難的歲月,但願它不再發生。

讀過《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澀後的回味;那麼度過漫長人生後,我們又將留下什麼呢?

Tags:苦旅 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