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白鹿原》讀後感優秀範文三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93W

經常讀書也可以讓我們在書本中得到慰藉和獎勵,同時也能夠提升我們的人生價值,你有為你喜歡的書寫過讀後感嗎?下面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的《白鹿原》讀後感優秀範文三篇,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閲。

《白鹿原》讀後感優秀範文三篇

《白鹿原》讀後感優秀範文

《白鹿原》這本書折射出了整個社會時代的變遷。主人公白嘉軒、鹿子霖兩大家族有形或無形的較量推動着故事情節的展開與深入。性格決定命運或許是條真理。白嘉軒是中國傳統男人的寫照,墨守陳規、自力更生、謹小慎微地生活。因此,他沒有幹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始終恪守着明哲保身的理念。鹿子霖的性格與白嘉軒不大一樣,他追求功利,爭強好勝,作風不謹,卻又有膽小怕事的一面。他一生雖然也經歷了起伏的官場,但終究也沒創造些什麼輝煌,最後也以悲慘收場。性格變化最大的白孝文,在經歷了一場饑荒的打擊之後,由軟弱變得堅強起來。黑娃的性格由膽小到勇猛,再到最後的知書達禮。其實性格與環境的關係是辯證的,環境塑造性格,性格可以重新塑造環境。

《白鹿原》作為矛盾文學獎的作品,向我們生動地展示了一個平原,一個族羣的生活畫面,讀進去,我們彷彿身臨其境。隨人物之悲而悲,隨人物之喜而喜。我們往往被小説中的人物感染,這大概就是大師筆下寫實筆觸的力量吧!

《白鹿原》讀後感優秀範文

此書《白鹿原》已經是93年買的了,當時正等候在伊勢丹工作的發小下班,在淮海路思南路口的書店買下。後來被張菊偶爾看見,稱此書她心宜已久,呵呵,我也忘了當時有沒有借給張菊看過。

那時初閲,並未寫下任何讀後感想。近時聽聞將拍成電視,再次拾來重温,真謂之好書。

正直、高風的白嘉軒,教子有方。將祖輩流傳下來的一則故事,作為代代相傳勤勉、親切、認真地處世態度

鹿子霖:祖上以行乞為生。終於有了一位能忍氣吞聲的人物,成了鎮上數一數二的大廚,聞名威震京都。可是他並沒有忘記那個曾經讓他百受屈辱的爐頭,僱了五個乞丐對他進行了更加殘忍的報復。這就是鹿家傳授下來的貶意精神。

朱先生:白嘉軒的姐夫,當地知名學者。曾一度懷着拋頭顱、灑熱血的熱情衝去戰場,行程剛開始卻被告之自己的學生是因為內訌而死。一夜白頭,從此再不晨誦,“讀書無用”也!

黑娃是個特曲折的人物,少時缺少耐性,又因為強烈的自卑感走了那麼一段彎路。書的作者認為是壞女人(田小蛾)害了一個好男人(之後又用一個好女人來證明這一點)。年過而立,突然醒悟重拾學涯,被朱先生收受為關門弟子、最喜愛的學生。這個人物有很多面可表現 ,呵呵。

我最佩服的女性是白嘉軒的妻子,整書對她的細節描述屈指可數。重點就是那段她得了瘟疫後淡定心態和表現描寫。讓我由衷的佩服。她直至自己失明前,縫完了自己的入殮衣。望着從未伺候過自己的丈夫,因為她的離開從此將自己收拾一日三餐,她只是用沉默代替哭泣。

娛樂新聞説已經挑選好女主角“田小蛾”的人選,不知那位能否演活這個“妖孽”。

重温舊夢,其味甚甘!

《白鹿原》讀後感優秀範文

讀完白鹿原已經是上個月的事了,心想着要寫一篇感想,卻拖拖拉拉了這麼久。能讓我在閲讀中思考的書,我認為便是一本不錯的書。白鹿原就是這麼一本書。

那天在談論到這本書,朋友説,陳忠實就是一個農民,他講故事也跳不出他農民思維的框架,儘管他在竭盡全力書寫一部史詩。那麼,有哪一部書才是中文書中的史詩呢?朋友推薦了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個我還真沒看過,有時間得拜讀下。

而《白鹿原》,朋友給出的評價是,敍事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書寫一個家族的歷史時,在遇到瓶頸的時候便藉助魔幻現實主義的寫法來彌補。確實,書在一開始便有幾分民間神怪傳説的意味,而寫着寫着便逐漸回覆到真實生活,而當寫到田小娥死後的種種怪異又開始運用這些神鬼的意象。常有人講《白鹿原》與《百年孤獨》相比,頗有幾分嫌棄前者“畫虎不成反類犬”的譏諷。但《白鹿原》成為近代一部頗具名氣的小説也不是沒有原因,其中,必定是因為它寫出了多數人心中的歷史。或許,這也是作者心中的歷史,真實的故事,不僅僅是那些發生過的人和事,還有飄蕩在這片土地上的那些傳説,已經與土地融為一體。在那片廣袤的土地上,任由時間的沖刷,任由無知的人們廝殺,最終物與事皆面目全非,只有那片土地依舊在。

也有人説,這部書的成功之處,在於每個人都可在其中尋到自己的立場。的確,這本書並沒有對近代中國政治的各個派別做喜惡分明的描寫,若非要説,也許就是對儒家學説的尊崇,但更像是一種對民間智慧的崇敬。白嘉軒就是這片土地的化身,那些關於他的傳説,還有他的堅毅樸實又有狡詐,都是這片土地的具象。當朝代更迭,白嘉軒就算被打彎了腰,但依然守候在家園,守衞着他終身為之操勞的土地,還有他樸素的信仰。

聯想起最近看的書,一個村莊裏的中國。這也是因為看了白鹿原,心裏生出想了解土地與農民的想法之後去看的書。讓土地貧瘠的或許不再是四季變幻,而是人為的強行改造。這片土地上沒有那位腰挺得特別直的白嘉軒,時代任意地改變着村莊的面貌,再多的愛與思念也改變不了它日益衰弱的事實。土地,它再被賦予多少擬人的神聖意味,他也沒有人的意志。而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再卑微再愚昧,事實上也仍是土地命運的主宰者(不只是那些受苦的耕田的人們,還有那些統治他們的人)。主宰者是願意相信這片土地的永恆,願意守護着,還是在命運的變遷中背棄使命,只求一個生存。

從書中跳出來時,想了很多東西。當回到書中,又想起一開始討論的“農民思維”問題。這並沒有錯,但一個人的思維維度,就決定了書的高度。但我們並沒有比作者高明多少,所以我在這書中找到了我可以思考良久的觀點。又想,是土地山川值得敬畏,還是人值得敬畏?假若相信前者,我們的思考便有了底線,假若相信後者,我們便有了改變一切的勇氣。只選其一的話,或許,只有時間才能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