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青春2023讀後感參考8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4.45K

撰寫一篇讀後感能夠強化大家對書上知識的領悟,想要寫出好的讀後感就必須要深刻領會作者想表達的思想感情,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青春2023讀後感參考8篇,供大家參考。

青春2023讀後感參考8篇

青春2023讀後感篇1

假期閲讀了金文都所著的《因為痛,所以叫青春》,《因為痛,所以叫青春》這本書將會給迷茫的我們指明一條路。書的第一章告訴我們應該慢下來好好思考,去了解自己,去發現自己身上的一切可能。該書既是作者自己的感悟總結體會,某種程度上也像是一面鏡子,將自己的所作所為,所迷茫,彷徨,刻畫的淋漓盡致。讀完該書,我深有感觸。

瞭解自己—你的人生此刻停留在幾點。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天24小時,那麼我們現在的年紀處在幾點鐘呢?剛剛國中畢業上高中的學生,正好16歲,那就相當於早晨6點鐘。古話説的好“一天之計在於晨”,這個年紀正是有夢想、愛拼搏的年紀,正是要好好學習的年紀。而像我和一樣快要大學畢業的人,則相當於造成的8點種。正是要進入社會拼搏的時候,在最好的時間裏,努力。將來步入社會的你一定會感激現在的你自己。

然而時鐘就是這麼不停的走着,永遠也不會停下來,總在你不經意的時候已經轉了很多很多圈。我原來也想過:哎,這時候了,一切都來不及了!可是自從遇到了一直努力,積極向上的小夥伴們,同學們,我開始學習、努力,從掛科很多到現在不掛科掛一科。我看到了自己一點一滴的進步,我也在進步中享受這種成就感。

在我們生活中,一些家長在孩子幼兒園就開始報各種補習班,夢想能夠激發出孩子的潛能,讓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優秀、出人頭地。有些家長不管不顧孩子是否喜歡,逼着孩子上補習班、藝術班或者早教班,一天之內各種課外班到處跑,孩子甚至沒有喝一口水的時間,連吃飯都要在車上吃,一天下來,家長和孩子都變得疲憊不堪。然而,其實每個孩子有自己的優點,有自己的想法,就像四季的樹木有着不同顏色的樹葉。家長們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愛好,幫助他建立自信,告訴他踏踏實實、勤奮努力總會變得優秀。然後耐心的等待,總有一天會讓孩子們變得更優秀。大學生也一樣,不必追求過早的去掙多少多少錢,沒必要,也不現實。只有在現階段踏踏實實的積累,才能在將來有機會成功,報答父母。

種一棵樹最優越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現在。只要你想開始,任何時候都不晚。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正是學習與積累的時候,要跟上時間的步調,做眼下該做的事。

人生從不嫌年輕或太老,一切都是剛剛好。

青春2023讀後感篇2

塞內加説“何必為部分生活而哭泣,君不見全部的人生都讓人潸然淚下。”也許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不是被人感動,就是感動別人,且行且珍惜。

少年不識愁滋味,總是認為世界那麼美好,像陽光那樣温暖,像小橋流水般詩意。在那個懵懂無知的年紀,我們的快樂是最真的,我們的笑是最甜的。我們都有着一個長大的夢,可是在漫漫成長過程中,我們經受着各種考驗,一次次的挫敗感把自己的激情漸漸的擊退,甚至有過放棄,但是有一種責任讓你必須去堅持,但並不是堅持就能看到結果,有時候會認為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更多的失意讓自己猶豫不前,而懷疑這樣做到底是執着的堅持,還是錯誤的固執。

然而現在的自己卻茫然沒有方向,看了劉同的《誰的青春不迷茫》讓我很有感觸。也許迷茫的會有很多人,但我們應該反思自己,我們怎樣才不迷茫。就是帶着這樣的一個問題,一次一次的問自己,你努力的最後是想成為什麼?你夠不夠努力?以前會覺得付出會與收穫不成正比,現在在我看來是自己的努力還不夠。人只有從自身去尋找原因,才能從根本上去解決問題所在,而那些客觀的因素從來都不會成為最致命的點。所以,你不夠好,那是你還不夠努力,告訴自己,不努力永遠都只能仰視,就算不優秀,但一定最努力。

國中有一位班主任説過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説“不為後退找藉口,要為前進創條件。”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害怕失敗。只有經歷一次次的失敗的教訓,才能接近成功。每當經歷一次挫折,我都會告誡自己,你要感謝這次的教訓,因為他讓你變的更堅強,不會像以前那樣脆弱,而是學會了接受,讓你成長。這個社會可能會有很多你想逃避的事情,但是這也是一個人必須去經歷的事情,只有去學會接受這個社會,你才能在這個社會長存,而不是一味的躲閃,勇敢面對,才能成為最好的自己。

天地間沒有一雙足以抬起我的手,自然也沒有一雙足以踩倒我的腳,我們誰都不能預知未來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但我們可以不斷努力讓自己更接近想要的自己。比大海更為浩瀚的景象是蔚藍的天空,比藍天更為浩瀚的是一個人的內心,有着強大的內心,還有什麼會過不去呢?

試問“誰的青春不迷茫?”

青春2023讀後感篇3

前段時間,清北學生的赴美率成了一個熱議的話題,在某些自媒體的鼓動下,清華和北大甚至成了美國人才培養的預科班。

美國,在一些人的眼裏,也許意味着詩和遠方。前幾天,我讀了楊沫的《青春之歌》,發生在上個世紀30年代北大學子身上的故事,讓我開始思考“詩和遠方”這個話題。

書中有兩個很有反差的人物——餘永澤和盧嘉川。

先説説餘永澤吧。他帶給我一種羅裏吧嗦、小雞肚腸的感覺。但你要説他這個人被瑣事所困,沒有詩和遠方吧,我覺得又不全是。他也有自己的理想:他希望像胡適之先生一樣鑽研古文、希望有個温柔賢良的妻子、希望與所愛之人談論藝術……這些也是理想啊,那為什麼他看起來還是那麼小氣,甚至令人厭惡呢?

我認為那是因為他只有他的詩和遠方,而沒有一種對家庭,對國家的責任與擔當。

他總是忽略林道靜的想法,總是把自己的思想強行灌輸給林道靜,這是自以為是、自私自利的表現,也是對家庭的不負責任。東北三省淪陷,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華北陷入水深火熱之中……國難當前,他卻只顧逃避,只顧自己的安危,不願接受新思想,也不願站出來抵抗……這是缺乏對國家的擔當。

所以即使他在某一方面很有才華,但我始終覺得他格局太小。

而盧嘉川,只是個二十一二歲的大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舉止滿是調皮的少年氣。但他卻能在被捕入獄後,想方設法地給同學們報信;在被特務尾隨時,把祕密文件安全的送給林道靜;在被老虎凳壓斷雙腿後,艱難的爬到牆邊,與同志取得聯繫……

他難道不想去追尋那驕陽正好、風過林梢的詩與遠方嗎?可是,國難當前,總要有人擔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的重擔。作為家國罹難時期的青年一代,他知道,這一次,他義不容辭!

君子想要站定遠方,必先拾起責任與擔當。盧嘉川這樣的人永遠值得尊敬!

那或許有人又説:“我們現在是太平盛世,有什麼可以擔當的呢?要如何體現擔當呢?”

武漢疫情期間,中國醫生張競予院長堅持收診病患,這,是擔當;東京奧運會,馬龍、蘇炳添、汪順、張雨霏等一眾運動員屢創新高,為國爭光,這,是擔當;鄭州暴雨,一男孩為不讓車掉入水中,淌水攔住車,這,是擔當……

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作為少年,我們不能只看到遠處五色斑斕的雲朵,不能只關心自己的“清風明月”“星辰大海”,不能只追逐自己的詩和遠方,還要看到身邊真真切切的艱苦、貧困和落後,並且想方設法的去關心、去幫助、去改變。既要相信魯迅先生的那句:“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民,都與我有關”,也要做到朱光潛先生的那句“惟願諸君將振興中華之責任扛於自己肩上”。

擁有自己的詩和遠方當然沒有錯,但希望我們都記住,生活不止詩和遠方,還有責任與擔當。

青春2023讀後感篇4

作為人類思想精華的名著書籍,一直都是大家在學習和參考的典範,也是一種文化傳承的必修課。讀後感與其看做是種作業還不如看做是一次對於原著作者的思想交流、碰撞。本欄目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名著讀後感資料,希望大家在這裏能找到相同的火花,多交流。

餘永澤喚醒了林道靜對生活的熱情,從小孤苦無依的林道靜暫時享受到了家庭的温馨。當遇到共產黨人盧嘉川之後,她開始接觸到革命思想。林道靜決心離開庸俗自私而平庸的餘永澤,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從此她在革命者的指引下,一步步克服軟弱,最終成為一名成熟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那個時代的愛國學生對祖國的熱愛與真誠,以及那一份為了祖國願意捐獻自己一切的赤忱之心。

迴歸到我們現在這羣在黨的陽光下成長的少年們身上,有不少人喜歡抨擊我們,説我們一代不如一代啊,浪費黨的栽培啊,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我們都在努力着,努力學習,努力成為人才,努力報效祖國。

我們把握得住青春,不需要過分坎坷,只需要平平淡淡,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把握得住現在,不需要過分輝煌,只需要平平凡凡,儘自己所有的心血灌溉每一株花朵,把握得住未來,不需要過分耀眼,只需要讓周圍人看見,儘自己所有的思考力選擇每一條道路……不需要過多的言語,只要用行動就可以證明我們在黨的陽光下成長的很好!

從小聽着這樣的故事長大,即使迷茫也能再次找到方向,即使害怕也能再次鼓起勇氣,即使跌倒也能再次爬起……黨永遠會在前方指引着我們的道路。

請讓我們珍惜這段時光,在黨的陽光下努力前行。

青春2023讀後感篇5

席慕容説“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我們在衝動時打開,迷茫於故事情節中,卻依舊期待一個完美的結局。青春是一條河,我們都是摸着石頭過河。也許途中會迷失方向,也許沿途會有風浪。但是隻要堅定信念“心若在,夢就在”,我的青春可以一樣絢爛。青春,不怕。

?誰的青春不迷茫》一書用日記形式的,記錄一個北漂的從04年到12年的迷茫,孤獨、自信與奮鬥。他就是光線傳媒資訊事業部副總裁,歷任《娛樂現場》等多檔王牌娛樂節目總監的劉同。劉同在書中講到自己的夢想,自己的事業,自己的親人和朋友,我們會很驚奇地發現原來有些故事也曾經在自己身上發生過,也曾過同樣的心情。只是讀他二十到二十五歲的人生對話,我深有共鳴;但對劉同三十歲的閲歷故事我讀起來卻有晦澀之感了,所以這本書的後半部分我只是草草略讀,可這並不妨礙我對這本書的喜愛。正如書中一句經典的話—— “活在自己的年齡裏”。那才是快樂的。

在20歲到30歲這十年的過程中,每個人的道路不同卻又有種種相似。我們期盼未來,我們試着掙脱過去,“當下使勁的樣子”,我們會狼狽,會瀟灑,會不知所措,也會自信滿滿。劉同告訴我們:“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機會。你覺得不被理解就對了,那是讓你認清朋友的機會。你覺得黑暗就對了,那樣你才分辨得出什麼是你的光芒。你覺得無助就對了,那樣你才能明白誰是你成長中能扶你一把的人。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

是啊,誰的青春不迷茫,成長不易,青春不難。“寧肯做一個草率的決定,也不要一直後悔地回憶”,有人説過“劉同無關完美”,但他用努力與汗水讓自己更加完美,像功夫小子,無天資卻有野心,跌一跤爬起來繼續揮拳,每打輸一架,回家舔着傷口日日勤練,擇日返回再戰一回。因為年輕,所以不怕。不怕轉機,不怕突然,不怕失敗,不怕迷茫。

也許前路依然望不透方向。但是,我們不能因為看不到而感到無望。時間裏有悲傷,現實裏有殘酷,生活裏有無奈,這是上天賦予青春沉重卻珍貴禮物。張愛玲在散文《非走不可的彎路》中有言“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條路每個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輕時候的彎路。不摔跤,不碰壁,怎能練就好筋骨,怎能長大呢?”既然“非走不可”又何必退縮?收拾行囊,背上你的正能量大步向前!

誰的青春不迷茫,其實我們都一樣。我們總是在摸索中成長,在跌打中茁壯。用心走好每一天,堅實出信仰的力量,青春的路上依然會有多彩的音符流淌。青春,我準備好了!

因此,青春,不怕!

青春2023讀後感篇6

不瞞大家,在我看到的新聞中,有不少令人感動的事情:河邊,女護士救護跳河自殺的陌生人;生活並不富裕的家庭中,父親為了女兒的夢想,用手製造一架鋼琴;公交車上,油漆工為了不把座椅弄髒,即使有座位也站着、握着扶手。其實,這些感動很美好、很真實,但是經過了媒體的宣傳、一傳十十傳百的人文力量,反而包含了很多的利益因素,背後的內幕簡直不看入目。這些被炒作的感動,就像是別具特色的續拍電視劇,一樣枯燥無味。

而文章中的這個公交車姑娘,坐在公交車的最後排,不願看着窗外的繁華世界,工作的疲倦包裹着她。正是這樣的一個女孩兒,普通得不能再普通,滿大街都是,但是她身上的淒涼和黯淡卻也能給人一種感動,很微小,不常被人們所注視,因為它的樸素和真實,使得我們的內心越來越豐富。

你不曾在乎的感動還有很多:路邊撿破爛的老奶奶,邁着艱難的步伐在烈日下找着空瓶,偷偷躲在銀行的空調下乘涼,卻被人鄙視、嘲笑,但不曾向任何人訴苦;機場的工作人員配合着乘客們的要求,在偌大的機場裏奔波,隨時接受着人們的怒罵……感動,只要真實,就不需要媒體的宣傳!

所以,我們要尋找身邊的真實的感動,並不光光用“我好感動啊”五個字重複的訴説自己的情感,真正的感動有的是鼓動人心的力量,是很難形容的,相信我們要的感動,並不難尋……

青春2023讀後感篇7

為進一步強化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充分調動廣大職工讀書的積極性,優化全員知識結構,使廣大職工在閲讀中體味人生、感悟生命,在閲讀中潛心思考、提升品味,培養志存高遠、淡泊名利、務實鑽研的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開闊思路。近日公司根據張掖供電公司《關於開展“黨旗飄揚?雙百經典閲讀”活動的通知》要求,開展了此次活動,藉着此次“讀百本文學名著、讀百篇優秀文章”雙百經典閲讀活動東風,我再次有幸品讀了《青春之歌》,合上已經讀完的《青春之歌》,夜色已濃,我卻依然了無睡意,那激情燃燒的青春歲月、那轟轟烈烈風雲變幻的革命鬥爭、那為了民眾幸福而不斷披荊斬棘奮勇向前的熱血青年、那‘“挺住,咬牙挺住!共產黨都是這樣的!”如野草般強勁地堅持、那一面讓有志青年有着堅定信仰的永遠飄揚的黨旗??一個個場景、一句句話語、一幅幅畫面,如窗外佈滿繁星的夜空在我的腦海中熱烈而清晰地不斷地延展,讓我回味,引我感慨,促我反思。

?青春之歌》是女作家楊沫苦心創作多年、歷經坎坷才得以問世的一部長篇小説,1958年初由作家出版社出書,《北京日報》同時開始連載。小説別開生面以女性知識分子林道靜為主人公,從生活的實際出發,描寫了她青春之歌中的三段旋律:一是苦悶彷徨階段,為反抗包辦婚姻離家出走,幻想到社會上尋找個人出路,然而“水遠山長處處同”,殘酷的現實使她的希望破滅,只能以死抗爭。這是當時知識分子走投無路的真實寫照。二是追求探索階段,在共產黨員盧嘉川等的啟發教育下,學習馬列主義先進思想並在實際鬥爭中鍛鍊,克服了軟弱思想,和餘永澤決裂,跳出了個人的天地,融入集體,走上了革命征程。三是鍛鍊成長階段:在嚴酷的革命風雨中,經歷了戰友被殺、叛徒出賣、兩次入獄、嚴刑逼供等以後終於成熟起來,確立了無產階級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成為一名堅強的共產黨員。

透過小説的描述,我看到了在複雜的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中林道靜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性格的發展,看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令人振奮的青年革命運動,感覺到了在“九·一八”到“一二·九”——舊中國最黑暗的年代裏,中國共產黨對廣大人民羣眾的團結和引導,感覺到了革命力量如何以不可抗拒的威勢逐漸成長。這是我閲讀《青春之歌》的所得。這些所得令我激昂,但似乎也還不能滿足我已經被激發起來的強烈的情感,我不禁問自己:林道靜為什麼最終能夠完成自己青春的涅槃?在這場涅槃的烈焰中到底是什麼深深的吸引了我? 循着林道靜的足跡,在對小説文本的回憶中,漸漸地,我彷彿看到了林道靜堅毅的臉龐,看到了她在她的青春之旅中所實現的三次偉大的決裂。第一次是為求得個人解放,與封建家庭決裂;第二次是為爭取民族解放,與小家庭決裂;第三次是為整個無產階級的解放,與“舊我”決裂。三次決裂之後,林道靜完成了靈魂的昇華,由一個走投無路的小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成長為優秀的共產黨員。然而,這使她靈魂昇華的“決裂”,説起來簡單兩個字,但對於一個活生生的現實的人來説,這又包孕着多少艱難?我不禁想到自己常常為不能改變一個不好的習慣而找很多很多不成理由的理由,我也不禁想到自己在面臨一個不能兼得的選擇時的彷徨、矛盾與掙扎,我還不禁想到“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俗語??但是,林道靜做到了,而且她所決裂的不是什麼可有可無的人物或地點,而是在偌大的世界中她可以棲身可以依靠的“家”,是隻有她自己才能夠真切觸摸到的精神世界。這不正是她自己所説的:“我常想起高爾基的一句話‘最光榮最偉大的職務就是在世界上做一個人。’為了保持人的尊嚴,我不願意馬馬虎虎地活在世上。”這是怎樣的追求!這又需要怎樣的勇氣和信念!我想,這對於我,對於常常會在某個時刻,以某些所謂世俗的理由讓自己混混日子,得過且過的我來説,是一次激盪,一次洗禮。

林道靜在時代風雲的激盪下,成為一個堅定的革命分子,不容置疑,與她自身的追求與自覺密不可分,但也離不開那些影響了她的人——盧嘉川、林紅、江華、羅大方、徐輝、侯瑞等等。他們都是堅強不屈的共產黨員、是富於革命理想的共產主義戰士。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機之際,他們放棄了屬於個人的一切,將一切痛苦和血淚深埋心底,用頑強和堅毅與敵人對峙,他們是“黨的使者”。正因為盧嘉川,林道靜才瞭解了時局戰況,才如飢似渴的閲讀了許多革命書籍,為痛苦中的自己打開了一扇光明的大門;正因為林紅,林道靜才在煉獄的日子裏完成了痛並快樂着的蜕變,挺住了敵人的嚴刑拷打,威逼利誘,才有了那令我們近乎難以想象的語言“反動派把我們抓來不是讓我們蹲監獄,而是讓我們上了馬克思主義大學”。 他們,使我真切地感覺到他們對於一個迷惘的青年的爭取與幫助;他們,成了林道靜的最關愛、最敬佩的引路人。不僅如此,他們還以自己剛毅、頑強的性格和對黨的忠誠,教育和影響着其他的更多的進步青年,也鼓舞着自己的戰友。作為一個後時代的閲讀者,同樣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我由衷的認為他們才是知識分子的精粹,是無產階級的先鋒,是中華民族的真正的希望。因為他們身上有一種不屈不撓的頑強的革命精神,有一種難能可貴的東西——無私的信仰,他們一直以奉獻者、殉道者的形象堅守着他們始終不渝的信念。他們可以為信仰失去所有,他們可以為信仰去死,他們不僅把自己的身體交給了信仰,而且把自己的情感和靈魂也交給了信仰。所以,當林道靜入黨的時候,她飽含淚水,情真意切地説:“從今天起,我將把整個的生命無條件地交給黨,交給世界上最偉大崇高的事業。”

今天,作為一名黨員,當我在閲讀的時候感覺到他們為了自己的信仰,為了挽救民族的危亡而不顧一切奮勇向前的時候,我感到了自己胸中澎湃着的那種驕傲和自豪,但同時也感到了深深的愧疚。同為黨員,我們在寬敞的辦公室裏高談闊論,坐而論道,甚至偶爾怨聲載道;我們也常常為了一時一事的得失而唏噓,我們甚至學習着八股,卻還“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我們也似乎在物慾橫流的現實裏沾染了些許的銅臭味??我想,我該在《青春之歌》鼓舞下呼喚並找回那份屬於一個共產黨員的信仰了。

不僅如此,作為一名教師黨員,我既要從《青春之歌》中汲取自身覺醒和追求的力量,還要學習那些優秀的成熟的共產黨員,在做好自己的同時,還要盡一切力量去影響周圍的人,尤其是我的青年學生們。

記得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同志就在中共中央南方局召開學生工作討論會上説過:“中學教員是黨的青年運動的骨幹” “一個教員每個學期教五十個學生,兩年之後就有二百多。假使我黨有五百個教師在大後方工作,就可以團結十萬青年,這個數目是何等的驚人啊!”“今天我們不要求中學教員是最進步的,我們只要求教員是重正義,講義氣,講廉恥,有本事,有學術的。”是啊,在影響青年學生方面,作為年輕的黨員教師,我們有着得天獨厚的條件。當代中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他們是民族的未來,承載着祖國的希望,若形成錯誤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其自身發展、對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也會產生負面影響。但是伴隨着物質的極大豐富,少數學生精神卻相對匱乏,甚至存在信仰危機、精神危機等問題,出現了價值多元化,精神追求虛無化,隨波逐流不思進取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顯得尤為重要。而閲讀紅色經典讀物,無疑會是一條很好的途徑。紅色經典中包含着厚重的民族氣派、民族風格、民族感情、民族氣節、民族氣韻,它們可以讓青年學生自覺的感受到誠實、公正、熱情、頑強、樂觀、開朗、勇敢、堅強、堅定、正義感、責任心等。我想,這是我可以馬上實踐並做到的。

感謝《青春之歌》,感謝它喚起了我似乎隱藏的青春熱情與激情;感謝《青春之歌》,感謝它喚起了一個黨員沉睡的責任與信仰。我希望,我自己能和我更多的同事一起在黨旗下唱響屬於我們的青春之歌!

青春2023讀後感篇8

“成長中的每一次低頭,都是對自己的肯定”,這是劉同先生在《誰的青春不迷茫》的封面上寫的一句話。

拿起《誰的青春不迷茫》這本書,我感覺到了這本書的重量,也許對於我來説,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把可以讓我走出迷茫青春的鑰匙。而最後,我發現我是對的!這本書改變了我,改變了現在的我,也會改變未來的我!

打開這本書,第一眼我便被這封面吸引了,雖然簡介,但是在我看來,卻另有一番滋味,於是,我便決定將我看過後的感受用文字記錄下來,説真的,我底氣不足,因為我覺得,我寫的文字,遠不能表達我內心的感受!

翻開書,便看見了劉同先生寫的自序,是寫給20歲時的他。20歲,離我們也並不是特別的遙遠。也許很多人不到20,也許20對有的人來説已經是過去式了!

對於剛上大一的我來説,我對大學一點也不清楚。沒有明確的目標,沒有明確的規劃,似乎迷茫的過着每一天,得過且過而已!

劉同先生在自序中寫道“心裏一直在問自己一個問題:當初我是好不容易考入大學的,四年之後,我該怎麼出大學”。對於這個問題,我表示我從來沒有仔細想過。也許對於大多數大一學生來説,這個問題,似乎很迷茫,也許想過,也沒有多少人仔細想通過吧。

當然,我也是如此。我曾經這麼問過我自己無數次,我的大學,我好不容易考上的大學,我四年後該怎麼走出大學?是一無所成,連畢業證都拿不到?是為了大學而大學,為了畢業證而大學?還是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大學?

正處於青春歲月的我們,在大學裏,有着叛逆的性格。也許我們對於生活,並沒有想過太多。也許我們想的,只是在大學裏面怎麼玩的好,怎麼過得好。而關於青春歲月該怎麼過,有多少人仔細考慮過這個問題。也許我們四年後,再次回首我們大學四年,問問自己,我們這四年裏做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我們得到的,我們失去的,值得嗎?我們得到的比失去的多,還是失去的比得到的多?每天多問問自己,也許。你的大學,就會開始改變!

劉同先生在自序中寫到“你爸一直擔心的就是你大學四年畢業之後找不到工作,擔心你沒有任何可以拿出來炫耀的資本,擔心你連你自己是誰都不知道”。這些話,對於大一的我們,看到後會有什麼感觸?會是無動於衷,繼續“逍遙自在”,每天拿着昂貴的生活費,在大學裏“自由自在”?還是會靜下心來仔細想想,沉思沉思?想想四年後的你,

到底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想想四年後的你,到底想擁有一個什麼的生活;想想四年後的你,該用什麼樣的狀態面對你的親人?面對你的朋友?

“如何與別人不一樣”“不一樣”是個特別特別大的命題。而我們,洋溢着青春的熱情,洋溢的青春的不屈,更想與眾不同。如果你是一個大學生,那麼你想脱穎而出,這並不奇怪。但是,你想脱穎而出,你努力了嗎?如果你沒有努力過,你又有什麼資格想脱穎而出呢?

人生本來就是一個未知數,人生路上,需要的,是我們自己的努力。

劉同先生在自序寫到“不如我們定下一個誓約,看看十年之後,我們彼此又在哪裏?聽着誰的歌,看着誰的字,身邊的人又是誰?”十年,我們的人生能有多少個十年?

歲月流逝,人生短暫當我們學會生活,學會面對自己的青春的時候,已經過了多少個十年了?這些個從我們指尖溜走的歲月裏,我們。做了什麼?得到了什麼?失去了什麼?

一個十年的約定。十年之後,再次回首往事,會不會覺得自己的青春歲月裏浪費了很多的時光?會不會覺得自己過去的十年不值得?

誰的青春不迷茫,可是,當你的青春迷茫時,你是怎麼做的?是不管不顧,為了放肆的青春,而浪費青春?還是自己不斷奮進,為了未來,拼搏一次?

我們在迷茫的青春歲月裏匍匐前行,在無知的歲月裏揮霍着我們的青春。我們今年大一,三年後,是否依舊的迷茫,是否依舊的無知?那麼,我們在迷茫的青春裏應該怎麼做呢?應該做些什麼呢?是不是應該慎重的考慮呢,慎重的思考呢?

借用劉同先生的.話:“你覺得孤獨就對了,那是讓你認識自己的機會。你覺得不被理解就對了,那是讓你認清朋友的機會。你覺得黑暗就對了,那樣你才分辨得出什麼是你的光芒。你覺得無助就對了,那樣你才能明白誰是你成長中能扶你一把的人。你覺得迷茫就對了,誰的青春不迷茫”。

如果你覺得你的青春也迷茫,如果你不想讓你的人生這麼荒廢下去,那麼,你是不是應該做點什麼了?

Tags:讀後感 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