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去説中國史讀後感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93W

通過寫讀後感,我可以對書中的角色動機和行為進行深入分析,寫讀後感有助於讀者從不同角度審視文學作品中的人際關係,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去説中國史讀後感7篇,供大家參考。

去説中國史讀後感7篇

去説中國史讀後感篇1

我把《半小時漫畫中國史》看完了,這本書可以説非常好,而且“漫畫”這兩個字指的並不是像丁丁歷險記一樣,而是配了一些圖片,而且圖片比較多罷了,裏面的文字其實也很多,最重要的是,這本書會有一種非常簡單,有趣的方式講歷史,讓人一看就記住,確實值得翻看。

先説説,他會用哪些有趣的事讓人輕而易舉地記住歷史,在第一本書裏的方法是“把東周列國想像成一個班級”老師是周王朝,學生是100個小國,這些小國之間經常打架鬧矛盾,有時候鬧嚴重了,被打到流血,就揹着包袱,走出了教室,這其實是指國家被滅亡了。第一本漫畫歷史的簡介是,這100個小國打來打去,最後只剩下了七個大國,他們就是韓趙魏楚燕齊秦,而秦國國又特別的強大,你是剩下的六個同學就拉幫結派,要一起對抗秦國,但秦王遠交近攻,最終還是破了這個六國聯盟,佔領了整個教室,最後還把老師給趕出去了,一個人佔一個教室聽起來不太實際,但是一聽這種方法,我就記住東周列國了,可見他的實用程度還是非常大的。

在另外兩本書裏,已經沒有這樣的比喻了,不過還是讓人非常易懂,聽一下就記住了,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是因為後兩本書用了非常幽默的方式。慣用伎倆:文景之治,漢文帝和漢文景帝一起説“吃牛肉乾要兩粒一起吃,才最好”那我們就懂了,漢文帝和漢景帝兩個人把漢推向了高潮。還會用非常好玩的方式説明情況,比如説,白衣渡江,上面打了幾個大字,白衣是隻便衣,不是指白色的衣服,要不然你渡個試試,下面放出來大圖片,一羣人穿着白色的衣服過河,城牆上的士兵邊扔石頭邊説“有鬼啊”看這種書,感覺不到讀歷史的乏味,反而覺得越看越像在看會兒,以後如果我要寫歷史書,要按照這種方式寫,事實已經證明,這種方法是最好用的。

書裏的畫也不錯,每一張都搞笑的要死,把人物萌化,當皇帝變成傀儡的時候,就化控制皇帝的那個人手裏提了一個皇帝木偶,説起義軍是一波一波全國各地起來的,就把他們都畫成地鼠,這一波消滅了,另一波又冒出來了,不是漫畫,卻比漫畫更好玩。

這就是漫畫中國史,採用最好玩的方法,讓人輕鬆學歷史,這種方法值得學習。

去説中國史讀後感篇2

終於把這套書細細讀完了。

我最早關注《倫敦新聞畫報》是因為裏面的很多木刻版畫和石印版畫是以照片為摹本的,這和中國早期攝影史息息相關,是我研究的方向,後來發現,除了圖像,文字也很值得深讀,最後還選一部分該畫報中和中國有關的部分翻譯出版了《近代中國的反光鏡》。

這次拿到沈泓老師翻譯的這套《遺失在西方的中國史》很興奮,因為我一直很敬佩沈泓老師,他之前出版過的幾本書對我都有很大幫助,而且我知道這套書的工作他已經做了很多年,終於到出成果的時候了。從馬可·波羅起世界就在觀察中國瞭解中國,探險家、商人和使臣們把他們的所見所聞帶回國內並傳播出去,其中比較知名的有荷蘭使團的紐霍夫、英國使團的威廉·亞歷山大等等,反觀中國,願意去了解世界的`人卻寥寥無幾,因此,現在去翻看當時世界怎麼觀看我們或者説看到了我們的什麼,多少有助於現在的我們去了解過去的中國。特別是,如果把時間線拉長,從明末到現在,從荷蘭東印度公司使團到現在西方國家的主流媒體,應該可以發現他們對中國瞭解的變化和態度的變化,以及形成這種變化背後的原因,這部分內容應該會很有趣,或者值得思考。當時西方的對中國的“新聞報道”雖然有不準確、臆測或扭曲的地方,不能嚴謹到作為正史,但畢竟提供了另外一個可以審視或佐證正史的視角,我想,這可能也是這套書被定名“遺忘在西方的中國史”的原因。

最後,我還是一貫討厭地説些負面話。我對圖像的質量比較敏感,這些早期畫報原作中的插圖很精美,有些甚至可以稱得上是藝術品,但畢竟原作的獲得不容易,所以書中圖像的質量不太符合我的標準;此外,書中還有些沒能避免的小錯,比如上卷中p219和p223的配圖一樣,但圖説不一樣。無論如何,瑕不掩瑜,這是一套值得珍藏的好書,裏面有作者和編輯的辛苦付出,我更期待他們後續將推出的1873年以後的部分。

去説中國史讀後感篇3

最初瞭解的中國歷史是在小小的新華字典的最後一頁,當時雖知道春秋戰國、五代十國這些詞,但並未領會詞彙的意思;後來學習歷史,是在國中和高中的歷史課堂上,那時對歷史毫無興趣,只是為了分數識記背誦,但是往往雲裏霧裏、糊里糊塗。後來看到一本漫畫書——《半小時漫畫中國史》倒是提起了幾分興趣。

“不讀不知道,一讀嚇一跳”,這本書打破常規,文中不像有的書要麼全是漫畫,要麼全是文字,此書則是詼諧幽默漫畫插圖加上言簡意賅的文字,兩者相結合,給我足足的補了一節節美妙的歷史課。這本書着重於從紛繁複雜、事無鉅細的歷史中捋出清晰的大脈絡,因此有很多無關的歷史細節被有意地掠過,帶我從不同的角度領略了別樣歷史,下面來説説我的感受吧。

春秋戰國時期各個國家被比作一個班級的同學,互相鬥毆,爭老大,後來被秦王統一全國,當了始皇帝。可惜秦王朝命短,只維持了十五年。這十五年奠定了中國後來兩千年統一的基石,功不可沒。可惜後來奸臣當道、陷害了長子扶蘇,二兒子胡亥荒淫無度,任趙高指鹿為馬,還施行暴政,終於激起民憤,讓來不及趕去修長城怕被砍頭的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引來大批起義軍,推翻了秦朝統治。後來劉邦項羽楚漢之爭,戰神項羽與無賴劉邦,將帥之爭,最終劉邦戰勝建立了漢王朝。

讀完這本書發現歷史上還是有很多的巧合和意想不到,比如魏國人才濟濟卻沒有用對人;比如楚王老老實實聽秦王的話,不聽屈原的告誡;比如項羽鴻門宴上的善心大發放了劉邦;還比如項羽烏江自刎,沒有想到隱忍一時,重振旗鼓回頭再來…這些改變可能只是某個人一念之間一時興起的小動作,但影響卻是深遠的。

歷史是時間的長河,我們在其中扮演着小小的水滴,不期望能翻起多大的浪,只希望更加了解自己這朵水花的前世今生,走得更遠一些。

去説中國史讀後感篇4

今天我向大家推薦的是半小時漫畫系列叢書。這系列書通過生動有趣的漫畫講述了中國上下五千年、世界如何變成現在這樣的、實用又好玩的經濟學、連國小生也能讀懂的唐詩宋詞等。此叢書即有趣的講述了複雜的難懂的學問,也讓你快樂地玩轉整個世界,每頁都有極其好笑的段子讓你捧腹大笑。比如其中我比較喜歡的《半小時漫畫中國史》最大的特點就是通過簡單的網絡語言,介紹了中國古代的歷史,利用通俗的比喻,別開生面的介紹了歷史大事件。書中把東周列國比喻成一個班級,各個國家是有不同特色的同學,大家或是一起學習,或是打打鬧鬧,在詼諧幽默的描述中引人入勝,增加了閲讀的樂趣。通過閲讀中國史這部分,使我對歷史產生了興趣,同時能夠快樂的學習歷史知識。

這系列叢書遠遠不止我介紹的那樣,裏面的知識足以讓我們瞭解整個世界的`起源到現在的鼎盛,知道一些世界上深層的奧祕。希望同學們能喜歡這系列的叢書,通過閲讀這套有趣味的課外讀物,多瞭解歷史,多瞭解我們的國家和世界。

去説中國史讀後感篇5

今天我讀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書《半小時漫畫中國史》。這本書情節幽默,將東周列國比作一個班級,將東周列國的兩個時期春秋和戰國比作兩個學期。第一個學期——春秋,比較弱的同學一般都會給強大的同學當小弟,強大的同學(越越、小吳、老晉……)一般也不會下狠手,但都想當個班長。第二個學期——戰國,強大的同學開始將弱小的同學們趕出班級,最後小秦(指秦國)統一了班級。

讀了這本書後,我發現小秦的崛起跟他在別的同學亂打時,刻苦學習,努力鑽研戰術有很大的關係,要不然到最後,他也不會連橫戰術攻破那個幾個同學的橫縱戰術的。通過這一點,我知道了不能在自己強大時就目中無人,你可能會強大一會,但不會永遠強大。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我想對小齊説:周老師在你眼裏地位很高,當別的同學們忘掉他時只有你記得。我還想對小吳説:你不能覺得自己很厲害就老欺負別的同學。我還想對小魯説:你很有才華,如果讓我選王,那必然會選你。

去説中國史讀後感篇6

用詼諧幽默的方式理清歷史脈絡,讓我受益良多,也學到了不少。

“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套用宋神宗的一句名言來作為開場。在已經進入速度時代的當下,歷史類的讀物對於現在工作學習都相當繁重的我們來説未免有些枯燥和乏味。但這本《半小時漫畫中國史》卻能通過用漫畫的形式和幽默的語言帶領讀者進入五千年的精彩世界。

作者用聊天説話的方式,加上現今社會的網絡流行用語,把歷史事件放在我們熟悉的現實場景中,結合漫畫的表達,把歷史講成了活生生的小段子,彷彿就在眼前。讀者在爆笑中慢慢記住了那些艱澀難懂的歷史事件。例如其中有一段,作者將春秋列國比喻成一個班級,把周朝比喻成班主任,十分詼諧幽默。讓大家在捧腹大笑的同時,知道了很多成語的真正來源,如秦晉之好、朝秦暮楚、退避三舍等。

值得一提的是,這本書着重從紛繁複雜、事無鉅細的歷史中捋出清晰的歷史脈絡,避免信息繁雜而使讀者產生負擔或厭煩,幫助讀者通俗易懂地掌握歷史主幹,讓我們在有興趣閲讀其他史書時能更加輕鬆。

正如諸多歷史學家所言:“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作為讀者,我認為正確解讀歷史,瞭解歷史,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處世接物有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善於反思的人或民族在歷史的興亡更替當中領悟;使國家與民族更加繁榮昌盛。

去説中國史讀後感篇7

今天想要分享的也是我剛讀完的去年沒完成的一本《半小時漫畫中國史》,讀這本書主要是自己也是一個喜歡漫畫的人,好奇心趨勢下居然讀完了,裏面圖文搭配十分有趣,加上多瞭解歷史對我們自身人生有很多的指導意義;讓我們知道哪些做法是對的,哪些做法是錯的,因為歷史上已有人做了,可以借鑑參考;俗話説:讀史可以使人明智鑑以往可以知未來就是這個道理!

那麼我從這本書裏面學習了哪些知識呢?主要有以下幾點吧:

一、六國覆滅的順序是:

(韓,趙,魏,楚,燕,齊,秦)諧音就是:“喊趙薇出演齊秦”這樣是不是特別好記了,那麼大家可能會有疑問為什麼是這個順序,請大家看下面這幅圖就明白了:

最靠近秦的3個國家率先滅亡,這也和秦國的"遠交近攻”政策有關(這個戰略到了二戰時期希特勒都在用);這個是范雎提出來的,就是結交遠處的做盟友消滅臨近的國家;還有一個人叫蘇秦為了對付秦國提出了“合縱”,意思是聯合南北方向的5個小國家一同對付秦國,但是秦國很快就看出了“合縱”的弱點,就是幾個國家各自心懷鬼胎,於是秦國的張儀提出了“連橫”的政策,連橫就是聯合東西方向的國家結成盟友,最後通過給點好處比如土地最後各個擊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張儀騙楚國的國軍楚懷王,説給他600裏地要他和齊國斷交,最後反悔説當時説的是6裏地,這一騙把楚懷王氣得不輕,最後楚懷王經過“一騙”;“一打”;“一關”最後死在了秦國。具體過程下面會講到。那麼其他國家是怎麼滅的呢,首先是滅了韓國,因為它最弱,其次是趙國,“紙上談兵”就是説的趙國的將領“趙括”再就是魏國,秦國決了魏國的堤,大水直接灌到首都大梁然後就滅了。還有就是楚國,後面是燕國派荊軻去行刺秦王失敗被滅,最後是齊國。

二、端午節的由來

大家都知道端午節是由於屈原投江;那麼為什麼叫“端午”呢,因為投江這天是五月初五,古代人稱為“初始”為端,所以又叫端五;那麼大家都知道屈原是愛國詩人,不忍亡國而投江,楚國是怎麼被滅的。大概經歷了這幾段過程,楚懷王下面有個大臣叫靳尚,被張儀買通了,所以常常騙楚王要親近秦國,而屈原就是他的死對頭,楚懷王被騙給600裏地與齊國斷交也是這個奸臣大部分的原因;其次是被白起攻打;最後是在楚懷王不爭氣的小兒子子蘭慫恿下去秦國赴約被關2年病逝在秦國,新的楚王(楚襄王)即位後,子蘭當了宰相因害得懷王被囚被屈原罵,屈原因此也被流放;最後白起攻破楚國,屈原投江自盡,也才有了現在的端午節和國家的3天長假了。

三、秦國曆史上才存在15年

是的,你沒想到的是這個看起來很厲害的朝代才生存這麼短時間(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國滅亡原因不在於秦始皇,而是因為他的兒子——胡亥,秦始皇有兩個接班人,一個是扶蘇,另外一個就是胡亥,扶蘇有個大將軍蒙恬,而胡亥有個大奸臣叫趙高;始皇帝在的時候為了鍛鍊扶蘇派他和蒙恬去北方修長城抵制匈奴去了,然而始皇帝去世,胡亥和趙高就偽造了遺囑,逼得扶蘇和蒙恬自殺,胡亥就這麼當上了皇帝,又叫秦二世,還有趙高當了宰相,秦國在這兩人的手裏能長久嗎?歷史給出了答案;奸臣趙高為了除掉反對自己的大臣,沒事就拉一條鹿來,讓大臣辨認這是什麼,回答是鹿的通通殺掉,説明明是馬,“指鹿為馬”的成語也是由此而來。

四、象棋中的楚河漢界指的是河南滎陽鴻溝

大家都知道秦二世暴政引發了當地的陳勝,吳廣起義,而其中就出現了各地的反動力量,其中就是我們熟知的劉邦和項羽,但是起義後需要一個名義上的國君代表人啊,於是項羽找到了楚國國君的孫子,以他為名義牽出一支隊伍,後來劉邦也加入了楚國國君門下,於是新的楚王命令,項羽和劉邦誰先去咸陽滅了秦國誰就當關中王,但是另外一邊新成立的反動力量趙國也是在被秦國攻打,於是楚王派項羽先去救趙王,但是等救完趙國劉邦就把秦國滅了,項羽很生氣慢了一步,於是找劉邦算賬,劉邦知道此時正面打不過項羽,於是讓出了咸陽,但項羽此時説:既然來了就吃個飯再走,於是就出現了歷史上有名的“鴻門宴”;大家知道由於此次宴會項羽放過了劉邦,後面再也沒有機會殺掉他了,後來劉邦在張良的建議下逃離宴會;定居在了漢中,經過一段時間養精蓄鋭破除了項羽的封鎖,一躍衝出關中直搗項羽的老巢彭城,項羽此時還在山東鎮壓一聽老家被劉邦打了,趕緊回來,但是一到家就被劉邦打了出來,最後退到了河南滎(xing三聲)陽,然後互相對峙着,所以才出現了象棋中的界限。

好了這本書通篇也就差不多的大概內容也差不多了,講述了從春秋戰國到西漢的故事,裏面還有好多細節還沒有講完,大家可以去看這本書,我自己也從中吸取了不少知識,好多歷史課本上沒有的內容也都包含了,自己看了之後歷史脈絡重新梳理了一遍;看來還是要多讀書,利用碎片化的時間為自己充電才是當下我們應當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