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讀中國讀後感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9.55K

撰寫一篇讀後感能夠加深大家對書上內容的認識,只有寫好讀後感,我們的閲讀水平才會得到一定提升,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讀中國讀後感7篇,感謝您的參閲。

《讀中國讀後感7篇

《讀中國讀後感篇1

  《紅星照耀中國》一書的作者是美國的埃德加·斯諾,他是一位美國新聞工作者,來到動亂的中國在報社工作。他是一位偉大的作家,在他的一生,除了為歐美報刊寫過通訊稿以外,她完成了十一本著作,其中極大部分是和中國問題有關的。一九七一年回到瑞士以後,他還寫了《漫長的革命》一書,由於抱病在身,沒有作最後的審訂。可見,他把中國看得如自己的母國一樣。

  假如中國沒有解放,還像從前那般炮火連天、硝煙瀰漫的話,我們是不是像待捕的羔羊一樣,顛沛流離,無處定居。而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都是紅軍為我們贏來的。他們用堅韌不拔的毅力戰勝敵人,在失敗中不灰心,永不氣餒,才能迎來這和平安寧的盛世。毛澤東、彭德懷、徐海東、周恩來……他們是一個又一個的領導人,憑着一份救國救民的執念,壯大了紅軍,造就了今天。他們身先士卒,與紅軍同甘共苦,不為利益,只為百姓們能夠過上和平安寧的生活。不為功名,只為讓中國人不再遭受別國人民的欺辱。紅軍戰士們用他們的汗水,用他們的鮮血,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一首首勝利的凱歌。他們的精神在激勵着我們,我們要像他們一樣為祖國爭光。

  我們要向紅軍戰士們致敬!向中國共產黨致敬!向中國共產黨偉大的領導人致敬!向無私奉獻的人們致敬!紅軍戰士宛如一顆顆紅星,照耀中華大地,照暖了,老百姓的心靈,照醒了現代人的靈魂,讓中國走上了繁榮富強之路。紅軍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美好世界,我們不能讓他們失望,付出我們的實際行動,讓中國走上世界巔峯。

  歷史是痛苦的,歷史是不堪回首的,歷史是恥辱的,即便如此,這段歷史我們也不能忘記,即使不會再次發生,我們仍要銘記歷史,我們要揹負着歷史帶給我們的恥辱,帶給我們的教訓,帶給我們的光榮為祖國做更多的貢獻。

《讀中國讀後感篇2

?中國藝術精神》的第一頁,徐復觀在其《自敍》的一開始就寫着:“當我寫完《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後,有的朋友知道我要着手寫一部有關中國藝術的書,非常為我擔心。覺得因為我的興趣太廣,精力分散,恐怕不能有計劃地完成我所能做的學術上的工作。”(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如同《自敍》中所説,徐復觀寫作《中國藝術精神》的緣起,原來只是因為買了一部《美術叢書》,偶然在牀上翻閲。這裏完全是無所為而為,隨着思想的自由遊走而碰到興趣,隨後的興趣延伸使追問成為思想的內在需要,這種內在需要才是做學問的真正動力。學問是要用心去做的。

人生體驗對於思想大家至關重要。思想不可能只是知識材料之間的轉換。尤其對於治思想史的人來説,把死知識變為活知識的點金術只能來自於心靈。因此徐復觀才批評《中國畫學全史》的作者鄭昶:“抄了不少的材料,但因其缺乏理解力,所以他自己的議論,皆是麻木不仁的一些話。”

每一種人生體驗都有着個人獨特的深度和廣度。這個從陸軍少將退役為學者的人,很像當年的心學大師王陽明。他們有着共同的學者和將軍的人生經歷,都能夠從知行合一的深切體驗中去把握精神的體用關係。王陽明從“心”出發,做學問以致良知;徐復觀也是從“心”出發,做學問以彰顯天下之公器。正如他所自述:“我拿起筆開始寫文章以來,雖為學識所限制,成就無多;要皆出於對政治、文化上的責任心。政治是天下的公器,學術也是天下的公器。”他要通過學術這個天下的公器幫助國人找回在藝術精神方面的自信,讓世界能夠完整地把握中國古代藝術中所藴涵的偉大藝術精神。這在當時乃至現在,都是一個迫切的任務。正如徐復觀當時所描述的:“現在的知識分子,偶爾着手到自己的文化時,常不敢堂堂正正地面對自己所處理的對象,深入進自己所處理的對象;而總是想先在西方文化的屋檐下,找一容身之地。”(這種妄自菲薄的中國文人,眼下還比比皆是。“亡國族者常先自亡其文化”(熊十力言),這也許是徐復觀始終未敢忘記的師言。

徐復觀把藝術分為兩類,一類如西方藝術,是“對現實猶如火上加油”;另一類如中國藝術,“則猶如在炎暑中喝下一杯清涼的飲料。”“但由機械、社團組織、工業合理化等而來的精神自由的喪失,及生活的枯燥、單調,乃至競爭、變化的劇烈,人類是需要火上加油性質的藝術呢,還是需要炎暑中的清涼飲料性質的藝術呢?我想,假使現代人能欣賞到中國山水畫,對於由過度緊張而來的精神病患,或者會發生更大的意義。”正是看到了這種意義,徐復觀才放下手中其他學術計劃,撰寫《中國藝術精神》。

古今大家都是做學問如做人,徐復觀如是説:“在我的生命史中,雖一無成就,但在政治與學術上,尚不曾有過阿諛的言行。而過去所寫的政論文章,從某一方面説,乃是為今日普天下的人伸冤。十年來所寫的學術文章,則是為三千年中的聖賢、文學家、藝術家,伸冤雪恥。”因為,“説到‘中國傳統’的時候,便要受到中國畫史事實的限制。今日有些人太不受到這種歷史事實的限制了,甚至連起碼的字句也看不懂,便放言高論,談起中國的繪畫,是如何如何;還有許多人,只靠人事關係,便被敕封為鑑賞專家。這便更促成我動筆的決心。”

?中國藝術精神》共分十章,除第一章論上古音樂藝術之精神以外,其餘九章均為論繪畫藝術及其所藴涵的中國藝術精神。在附錄中還有相當長的篇幅談論書法和繪畫的鑑定問題。書中頗多真知灼見,義理明晰,風骨超然。雖然四十多年過去了,書中的許多觀念依然是學術界所未能釐清的,例如:

中國藝術的自覺起於鑑識之風

兩漢以前的畫家都是無名之輩,這並不是説兩漢以前沒有好畫,當然也不是那時的畫家喜歡隱姓埋名。但為什麼直到魏晉時期的畫家才在繪畫史上留下名字,而此前卻沒有呢?繪畫以藝術的名義出現,是一種藝術的自覺。為什麼中國繪畫到魏晉時代始自覺?

徐復觀認為,這是由於“東漢末年,人倫鑑識之風大盛”所引起的。就是説,以前判斷一個人的德性,主要看其言談舉止是否符合儒家精神的“禮”,彬彬有禮的才是君子。到了魏晉時期,“中朝名士出而生命情調之欣賞特隆”,人們開始按照莊學和玄學審美的眼光來看待德性,一個人的音容舉止能夠符合莊子虛靜簡遠的精神,就是有德性者的風姿神貌。

這樣,德性就變成了詩性。按照這樣的鑑識標準,一個人如果不僅有藝術性的風姿神貌,而且還能詩善畫,那他就更有德性了。“人倫鑑識”轉向詩書畫的鑑識,此一風氣使當時的門第貴族都以能詩書、善繪畫為榮,詩書畫在貴族之中成為普及之事。

藝術一旦成為有閒階級的審美嗜好,就不會再默默無聞了。優秀畫家的經驗和對繪畫的品評進入了文化系統,繪畫史就從這裏開始了藝術的自覺。

莊學精神開啟中國山水畫

中國的藝術精神一旦自覺,繪畫很快就進入了山水畫階段。原因是東漢末期,老莊思想已經抬頭,魏晉時期,莊學則以玄學的面貌流行於世。莊子所追求的是一個能夠安放自己心靈,並使之在其中得以逍遙遊的精神世界。然而,正如徐復觀指出的:“沒有人會在活生生的人的對象中,真能發現一個可以安放自己生命中的世界。”所以,深受魏晉玄學薰染的南北朝名士,自然會把品藻的眼光從人物畫移向山水畫,遂有宗炳的《畫山水序》和王微的《敍畫》出。徐復觀説:“由莊學精神而來的繪畫,可説到了山水畫而始落了實,其內藴,由宗炳、王微而已完全顯露了出來。”

徐復觀援引了大量《世説新語》中的話來説明當時人們對自然的看法與玄學的關係。其中對於有“孫綽《庾亮碑文》曰,公雅好所託,常在塵垢之外……方寸湛然,固以玄對山水。”徐復觀評論道:“‘固以玄對山水’一語,道破了其中最緊要的關鍵。以玄對山水,即是以超越於世俗之上的虛靜之心對山水;此時的山水,乃能以其純淨之姿,進入於虛靜之心的裏面,而與人的生命融為一體,因而人與自然,由相化而相忘;這便在第一自然中呈現出第二自然,而成為美的對象。”“因此,不妨作這樣的結論,中國以山水畫為中心的自然畫,乃是玄學中的莊學的產物。不能瞭解到這一點,便不能把握到中國以繪畫為中心的藝術的基本性格。”

禪與莊,誰代表中國藝術精神?

佛家與道家有相通之處,它們對中國山水畫的影響正在這相通之處上。但究竟應歸於佛家還是道家,往往取決於個人的理解。徐復觀是持中國山水畫以莊學為根的學者,他極力主張中國藝術精神就是莊學精神。

?宋書》本傳中講宗炳曾與高僧慧遠切磋佛理,“考尋文義”。但徐復觀認為:“他所信的佛教,偏於精神不滅,輪迴報應這一方面;亦即是注重在死後的問題。未死以前的洗心養身,他依然是歸之道家及神仙之説。……而他的《畫山水序》裏面的思想,全是莊學的思想。”因此,宗炳的“澄懷觀道”和“澄懷味象”的“澄懷”,即是莊子的虛靜之心。徐復觀強調;“但莊子的逍遙遊,只能寄託之於可望不可即的‘藐姑射之山’;而宗炳則當下寄託於現世的名山勝水,並把它消納於自己繪畫之中,所以我再説一次,山水畫的出現,乃莊學在人生中、在藝術上的落實。”

在論黃山谷一節中,對於黃山谷説:“餘未嘗識畫。然參禪而知無功之功;學道而知至道不煩;於是觀圖畫悉知其巧拙功?,造微入妙。然此豈可為單見寡聞者道哉”,徐復觀論道:“山谷自謂因參禪而識畫,此或為以禪論畫之始。山谷於禪,有深造自得之樂。但他實際是在參禪之過程中,達到了莊學的境界,以莊學而知畫,並非真以禪而識畫。莊子由去知去欲而呈現出以虛、靜、明為體之心,與禪相同;而‘無功之功’,即莊子無用之用。‘至道不煩’,即老莊之所謂純,所謂樸;這也是禪與莊相同的。”但莊與禪的相同,只是全部工夫歷程中的一段,而在緣起和歸結處卻大不相同。莊學的虛靜之心是一種精神的解放,而佛教的涅?是要從生命中解脱,“此一印度(佛教)的原始傾向,雖在中國禪宗中已得到若干緩和,但並未能根本加以改變。”

對生命都要求寂滅,怎麼還能“胸有丘壑”?所以,徐復觀認定:“此處安放不下藝術,安放不下山水畫。”對於禪,“山水、繪畫,皆成為障蔽。”“禪境虛空,既不能畫,又何從由此而識畫。(在虛無的方向上)由禪落下一關,便是莊學,此處正是藝術的根源,尤其是山水畫的根源……一般人多把莊與禪的界線混淆了,大家都是禪其名而莊其實,本是由莊學流向藝術,流向山水畫;卻以為是由禪流向藝術,流向山水畫。加以中國禪宗的‘開山’精神,名剎常即是名山,更在山林生活上,奪了莊學之席。但在思想根源的性格上,是不應混淆的。我特在這裏表而出之,以解千載之惑。”

中國藝術精神

徐復觀對先秦思想史有着深入而獨特的研究。他説:“後世受老子影響較深的,多為操陰柔之術的巧宦。受莊子影響較深的,多為甘於放逸之行的隱士。”隱士當然比巧宦更符合於道家的本真。

道家不像儒家那樣以道德價值成就現實人生,“他們所成就的是虛靜的人生。”徐復觀説是中國的繪畫令他“恍然大悟,老、莊思想當下所成就的人生,實際是藝術的人生,而中國的純藝術精神,實際系由此一思想系統所導出。”“當莊子從觀念上去描述他之所謂道,而我們也只從觀念上去加以把握時,這道便是思辨的形而上的性格。但當莊子把它當作人生的體驗而加以陳述,我們應對於這種人生體驗而得到了悟時,這便是徹頭徹尾的藝術精神。”

其實,魏晉時的竹林名士就是把莊學變成性情的玄學,過着任性率真的藝術生活。“但順着此一生活方式發展下去,不僅難為社會所容,且生活的自身,也因無凝止歸宿之地,而精神將愈趨於浮亂,愈得不到安頓。”所以,莊子的藝術人生只能落實在遠離社會現實的山林之中,藝術家必須以莊子所謂“虛靜之心”把自己的藝術生活與現實的社會生活區分開來。

文人畫與文人

談文人畫,很少有人論及它的文學背景,而徐復觀則專闢一節來談歐陽修的古文運動與文人畫的關係。他認為,“以歐陽修為中心的古文運動,與當時的山水畫,亦有其冥符默契,因而更易引起文人對畫的愛好;而文人無形中將其文學觀點轉用到論畫上面,也規定了爾後繪畫發展的方向。”事實上,蘇軾正是文人畫興起的關鍵人物。黃山谷評蘇軾的畫時説他“盡用文章之斧斤。”

由歐陽修復興的古文運動提倡平實而意境深遠,反對華麗辭藻和險怪情境。而從山水畫來看,唐時大、小李將軍的金碧山水正通於華麗的一路,王洽的潑墨則正通於險怪的一路,只有那些清遠淡泊、符合莊學意境的山水畫才與歐陽修們相默契,古文運動自然成為文人畫興起的文學背景。

徐復觀還以“三遠”觀念比較了文學與繪畫,他説:“由歐陽修收其成效的古文,正通於山水畫中的三遠。歐本人是平遠型的。曾鞏則平遠中略增深遠。王安石則高遠中帶有深遠。蘇洵走的是深遠一路。而蘇軾、蘇轍,則都是在平遠中加入了深遠與高遠。黃山谷的詩,則由深遠而歸於平遠。後來董其昌們由平遠而提倡‘古淡天真’,以此為山水畫的極誼,這實際也是古文家的極誼,而他也正是提倡八大家古文的人。”

?中國藝術精神》一書,系徐復觀先生繼《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之後的又一部重要專著,也是在現代視野之下研究中國藝術精神的奠基之作。該書體制宏大,創論頗多,主要對中國藝術史上以莊子為線索、以山水畫為落實的一脈藝術精神進行了溯源與討論,至今對學界有着深遠的影響。徐氏的基本觀點,是將孔子與莊子並列為中國藝術精神的濫觴,並且認為,自孔門以音樂教育為中心的藝術精神轉化和沒落之後,由莊子的橫空出世,導出了中國純粹藝術精神的主體“心”,奠定了以虛、靜、明為基本特徵的藝術性思維方式,並在後世山水畫的創作與理論中得以體現和發展。

《讀中國讀後感篇3

寒假裏我讀了《中國民間故事》。民間故事是廣大人民羣眾以自發形式世世代代口耳相傳的一種文學樣式,許多故事人們都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牛郎和織女的美麗故事深入人心。每年的農曆七月初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傳説每到農曆七月初七的這一天夜晚,天各一方的牛郎和織女便會在銀河上的鵲橋相會,據説在這天晚上,人們還能在瓜果架下,聽到牛郎和織女的脈脈情話呢!

阿凡提是一個機智勇敢、愛憎分明、不畏權貴的智者。國王問阿凡提“智慧從哪兒找到?”阿凡提説“智慧通過艱苦的勞動找到!”國王跟着阿凡提開墾荒地,種上“智慧”,苦苦幹了一年。到了秋天,國王收穫了糧食,也收穫了一條智慧“糧食吃起來容易,種起來難。”我們應該珍惜糧食啊。中國民間故事給了我知識與啟發。

當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我們躺在媽媽的懷抱裏,偎在外婆的膝下,在滿天星斗和明亮月光的陪伴下,聽她們講最有趣動聽的民間故事。這些故事開啟了我們的心田,使我們明白外面的大千世界如此多姿多彩,它滿足了我們的好奇心,也點燃了我們尋求知識和美德的心靈火焰。當我們長大成人,走過很多個春夏秋冬,經歷人生的酸甜苦辣,那些留在我們記憶深處的,往往是最純真美好的童年時代的點點滴滴。它在我們煩惱時,滋潤我們的心田;在我們痛苦時,安撫我們的創傷。而小時候在媽媽、外婆身邊聽到的故事,就是這樣一些給人温暖和希望的片段。

啊!誰沒有聽過勇敢堅強、美麗善良的木蘭替父從軍的故事呢?誰不知道三個又懶又笨的和尚沒水吃的故事呢?這些在民間長期流傳、陪伴我們一生的故事,教會我們勇敢、善良、樂於助人,教導我們勤奮學習、不驕不躁。它們像一泓清澈明淨的泉水,無時不在滌盪我們心靈上的灰塵;它們像一個絢麗嬌豔的花園,用幽遠沁人的花香薰染我們的氣質,陶治我們的精神。

這本書為你準備,正是幾滴清純的泉水,幾縷曼妙的花香。

《讀中國讀後感篇4

一位英勇的將軍,指揮紅軍完成一次次以少制多的戰鬥,他就是彭德懷。在《紅星照耀中國》中,彭德懷的偉人面紗被揭開。向我展示了一個堅貞不屈的勇士形象……

彭德懷的幼年經歷深深地影響了他的心靈。他從小就有能力照顧自己,當被老師打時,他舉起一條板凳,揍了老師一下,這一舉動是多麼與眾不同,使彭德懷先生的勇於反抗的精神爆發出來,這就是彭德懷不屈精神的起點。當時社會的,彭德懷家庭破裂,他的專制祖母甚至把他趕出家門,但是,彭德懷並非近墨者黑,當他看到窮人飢餓、富人過着紙醉金迷生活的場面後,起了惻隱之心,他帶領農民反抗,堅貞不屈地為農民而戰,為窮人服務!

為人民服務是共產主義的核心,彭德懷的思想與共產黨發生了驚人的碰撞。當他被逮捕時,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每次他又決定不屈服,堅持到第二次再説,他像所有的共產黨人一樣橫眉怒對國民黨的威脅,寧可倒下去,也不願屈服。看到彭德懷昏過去了好幾次,從未招拱一項證據,我的內心受到了震撼,更為彭德懷這種偉大的精神所感動!

彭德懷到一九二七年才參加共產黨,都説童年是長大後的影子,幼時的遭遇使他早已具備了一位紅軍戰士所有的精神。當斯諾採訪彭德懷時,他對戰術的熟悉對時局的看法讓我為之讚歎。彭德懷認為游擊戰是紅軍取勝的關鍵,為了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主義這三座大山,紅色游擊隊蓄勢待發。他們宣傳共產主義,不畏艱險,與農民共同戰鬥,是不屈;他們憑藉極小的兵力與敵軍拼博到底,是不屈;他在重重封鎖下,用樹皮做短衫,把褲腿剪下做鞋子,是不屈……是共產主義之光照亮了中國,更是像彭德懷這樣戰士的堅貞不屈的精神為那縷紅色增添了光彩!

彭德懷説:戰術很重要,但是如果人民的大多數不支持我們,我們就無法生存。正是他這種以人民為本,以戰術為要,以堅持為鋼的戰鬥理念打敗了國民黨,使紅色中國閃閃發光!

作為共產主義的接班人,我們更應接下重任,學習像彭德懷那樣堅貞不屈的精神,我們要有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志,更要有不破樓蘭終不還的精神,還要有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情懷……

彭德懷不僅是一位紅軍戰士,還是每個共產主義者的榜樣。他的那種堅貞不屈的精神,將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閃耀,使他們團結起來,讓祖國朝着更遠大的目標前進!

《讀中國讀後感篇5

這本書是從春秋到三國的歷史故事合集,分別講了五個系列:《春秋故事》、《戰國故事》、《西漢故事》、《東漢故事》、《三國故事》。其中我映象最深的是《韓信敗將》。

韓信雖然窮,但他還挎着一把寶劍。淮陰城裏的一般少年老取笑他,説:“韓信,你文不像文,武不像武,像個什麼啊?你還是把寶劍摘下來吧。”有個屠夫的兒子特別刻薄,要讓他更自己比一比,否則就從我的褲襠底下鑽過去。韓信端詳了他一會兒,就趴下去,從他的褲襠底下爬過去了。

他讓我很有感觸,有的時候我們學校裏同學為了一點點小事就斤斤計較,有時候甚至還會去告老師。而韓信沒有更屠夫的兒子計較,而是從他的褲襠底下鑽了過去。我們應該學習韓信的精神,寬宏大量。

今天我讀了其中的一個故事——《千金一笑》,説的是周幽王為博寵妃褒姒一笑,不惜點燃烽火台的烽火來戲弄各路諸侯,最終導致西周滅亡的故事。作文這個教訓無疑是慘痛的。我覺得這個故事很像我以前聽過的《狼來了》的故事,都是教育人不要撒謊、不要騙人,要誠實做人的。我也一定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

?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是一本很好看的書,推薦大家讀一下!

《讀中國讀後感篇6

寒假裏,我讀了《中國近代史》,作者是蔣廷黻,讀的比較吃力。主要講的是:在19世紀以前,中西沒有邦交,此中有兩個緣故。1。中西相隔很遠2。中國覺得外國人是蠻夷之邦。但外國人認為,中國是很好的國家,竭力與中國訂立邦交,可中國人仍覺得他們是應該向我們跪下的小人,英國人就這樣在一開始就和中國關係變差了。而且,當時在中國的外商發現英中是利潤較多的貨物,在中國銷售英中,但遭到許多中國人反對,更加惡化了中英關係,最後和英國打了起來,失敗後簽下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戰敗之後,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不再輕視西方了。有些人要引進西方科學技術,一些人就批評説中國數千年的文化,不可以輕而易舉的滅亡。洪秀全領導一些人組成的起義軍很快攻下了許多城市,可是到後來,起義軍變得驕傲自大,他們的領袖洪秀全天天打牌喝酒,最後失敗了。

不過好幾場對外戰鬥的失敗,令更多的中國人知道中國科技水平早已十分落後,很多人向外國人購買先進的武器,學習科學技術,受到推薦的李鴻章提出了許多維新方案,他希望中國步步向前進,但他做的不徹底,許多人不聽他的話,很多建的廠都在和法國打仗時被毀了。

這時李鴻章覺得日本是中國的勁敵,有朝一日會攻打中國,於是在高麗進攻日本,但由於戰略錯誤,中國敗給了日本。和日本戰爭失敗以後,李鴻章用各種外交辦法想得到其他國家的援助,但都失敗了。可是俄,法,德三國卻在後來自願援助我國,想從中獲取一些代價。俄國借給我們很多錢,聲稱要和中國為友,幫助中國修鐵路,實際上要佔領中國北方。最後,中國許多地方被瓜分了。孫中山這時在國內外來回奔波,提倡復興方案,最後推翻了滿清,當上了大總統,趕跑了不友好的外國人。

我讀了這本書之後覺得應該人人平等,就像生活中一樣,我們不能歧視有困難的那些人,而且做人要大氣,不能為一點點小事而鬧得越來越大,應該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做人也要不斷學習新的東西這樣就會進步,取得勝利。

《讀中國讀後感篇7

費孝通老先生著述的《鄉土中國》,篇幅短小精悍,文字飽含深思,讀來使人受益匪淺。文中講述的鄉土中國,並不是中國社會的具體素描,而是包含在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裏的一種特色體系,支配着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結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本書開篇一句話,便揭示了中國社會的特性,這樣的特性是由中國千年歷史發展決定的。

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曆史的農業大國,中國人過着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像植物一樣在一個地方紮根,在悠長的歲月裏,熟悉環境、養成習性,世世代代互相傳遞經驗、互相學習,最終形成中國文化。

在《文字下鄉》一篇中,作者講到現代社會對鄉下人“愚”的固有認識。實際上,“愚”是智力問題,而鄉下人真正的問題是“文盲”,即知識問題,這兩個問題並不相同。知識的欠缺是鄉土社會的本質導致的。作為面對面社羣,鄉下人反覆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空間阻隔和時間阻隔小,比起對文法和藝術要求高且意義不完善的文字,直接接觸的語言更勝一籌。簡言之,需要決定存在。單從文字和語言的角度去批判鄉下人的“愚”是不恰當的,因為文字和語言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並非唯一工具且有缺陷,其表情達意的功效是有限的。作者也指出,只有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文字才能下鄉。

本文中,我感觸最深的是“差序格局”的概念。差序格局是我國社會的基層機構。一個差序格局的社會,是由無數私人關係搭成的網絡。作者做出了精闢的比喻,差序格局就像是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而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是他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與之不同的西洋格局,是團體格局,像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

中國人在相似的環境中有着相似的經歷,接觸和使用同一象徵,因而在象徵上附着了同一意義。他們代代相傳,創造、學習和記憶社會共同的經驗。文化正是依賴象徵體系和個人記憶而維持着的社會經驗。社會結構格局決定社會特有的文化。在鄉土中國的差序格局裏,“倫”即差序,私人聯繫中維繫着孝、悌、忠、信的道德要素,要求克己復禮、推己及人。而中國社會中“攀關係、講人情”的社會文化現象與差序格局也是息息相關的。

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等方面展開敍述,介紹了一個“鄉土本色”的中國,分析了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這本書具有高度的理論素養和洞察力,極富鄉土氣息,讓我感觸良多,能更好地認識和理解具體的中國社會。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