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世界讀後感500字參考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81W

讀後感指讀完一本書後把心裏的感覺利用文字撰寫出來的書面文稿,撰寫一篇讀後感有助於加深大家對名著人物的認識,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世界讀後感500字參考7篇,供大家參考。

世界讀後感500字參考7篇

世界讀後感500字篇1

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以一個不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個平靜背後都有激情澎湃,無聲有時勝似有聲。

讀過不少的小説,也有一些情節特別引人入勝的,讀之不願放下的,卻沒有一本像路遙的絕筆之作——《平凡的世界》那麼深入我心的。看其中一個個平凡世界中平凡的人物,就如他們正生活在我的身邊。

讀《平凡的世界》後,我感到了自己的微不足道,曾經的抱怨、憤世不公是多麼的幼稚。與主人公的經歷比起來,我們是多麼渺小,從國小一路走來,沒有經歷什麼挫折,而我們稱道的是考試失敗,感情失落等等,與少安、少平相比較我們又算什麼呢?相信自己能飛!這是讀完《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後,我的第一個感覺。在這部被譽為“第一部全景式描寫中國當代城鄉生活的長篇小説”的鉅著中,作者圍繞着主人公孫少安與孫少平兄弟倆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不斷超越自身的侷限,最終獲得生活上的成功,譜寫了一曲充滿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們揭示了人生的自強與自信、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並以一幕幕催人淚下的苦難所展現出的人物的頑強堅韌的信念告訴人們:苦難與挫折只是個軀殼,真正廣闊的生活意義在於我們對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誠與熱情中所體現的堅強的信念——“相信自己能飛!”

世界讀後感500字篇2

這個世界有許多人在寫字,有的人寫字只為賺取稿費,有的人寫字只為感動自己,有的人寫字感動了自己的同時還打動了別人,有的人把文字當成一生的事業,把文字看得比山還要高,比生命還要重,把生命典押給文字直至生命的最後一息。

二十多年來,我讀過許多人的書,喜歡的作家換了一荏又一荏,唯獨對心懷悲憫,堅持苦難寫作的作家路遙記憶深刻。這不僅是他短短的42年人生,為我們獻上了《平凡的世界》、《人生》等文學精品,更重要的是路遙不只是單純地描寫苦難本身,而是通過苦難來寫人的人格,人的尊嚴,他關於“苦難體驗”的小説能夠使讀者在徘徊迷茫的時候找到方向,在孤獨寂寞中得到安慰,在柔軟無助時得到力量。十五年過去了,路遙,在這個平凡的世界倒下,卻留下了不平凡的聲音,這聲音流傳得比他42年的生命要長久得多。十五年前,這位曾把文學視為生命的作家猝然地倒在了充滿血淚的文學徵一途。為了一部百萬字的《平凡的世界》,他嘔心瀝血,整整花了六年時間。當作品劃上最後一個句號時,在衞生間的鏡子裏看到自己滿頭的白髮,憔悴的面容,他就像小孩子似的出聲地哭了起來。

有一段時間,《平凡的世界》始終陪伴着我,它呆過我的牀頭,草筐、村前一片涼風習習的樹林子,伴隨着和我一起到外婆家旅行。這本書是姐姐從學校帶來的,不像現在書店裏分上下冊或上中下三冊,而是厚厚的一大本,文字特別小,躺下休息基本可做枕頭用。在此之前,我沒有讀過路遙其它的文字,因為我覺得這部超常文本已經足夠吊動一箇中學生的胃口,用如飢似渴這個詞來形容我當時的狀態毫不為過。我上高中的表哥説,你一個小屁孩能讀懂個什麼呀,他説的或許是對的,也許以後我要經歷過許多階段,才能讀懂這本書,説歸説他並沒阻止我狂一熱的閲讀,在書廚裏翻騰了半天,一抽一出一本《人生》出來,説這個你也讀讀吧。

?平凡的世界》是我讀過次數最多的一本書,96年的夏天我通讀不下6遍,而且不止一次哭過。我博覽羣書的'表哥卻這次卻不曾嘲笑,據舅媽説他讀《人生》時也曾暗自流淚。現在想來,這本書之所以讓一箇中學生流淚,主要是情節引人入勝,平民化的寫作使得他的降低了閲讀門檻。一個個平凡的愛情故事,一次次平凡的思想鬥爭,一幕幕催人淚下的生死離別,人間永恆的親情,純潔的友情及美好的愛情,很輕易地就能打動讀者。難能可貴的是這本書對我們平凡的生活進行了深刻的詮釋,而且它教會了我們如何去戰勝挫折,去超越苦難。對於身在農村,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的許多農村青年來説這是他們不得不面臨的問題。路遙的作品顯然對農村讀者觸一動更大,當年有許多人在書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許多人看到了如何去戰勝挫折,去超越苦難,從而改變了自己一生的運命。

路遙離開我們十五年了,可又怎麼樣呢,我還是為自己當初找到這位內心強大的精神知已而温暖。許多時候在閲讀關於農村文字時,以此來檢驗鄉土生活是不是像某些作者所説的那麼詩情畫意。關於路遙,人們下過許多經典深刻的評論,我在這裏説喜歡他的作品和跟風無關,僅僅是一種認識上的情不自禁。他的文字,的確讓我在孤獨寂寞中得到安慰,在柔軟無助時汲取進取的力量。

世界讀後感500字篇3

“不幸,是天才進步的階梯,信徒的洗禮之水,弱者的無底深淵。”巴爾扎特如是説。

路遙先生筆下的《平凡的世界》,寫出了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陝北農村世故,還有改革更迭之時的滄桑狼狽,以及一覽無遺的喜悦驚喜。

孫少安、少平一家,起初同那時中國千千萬萬農村家庭一樣,被貧困的枷鎖壓得舉步維艱。不幸,彷彿已在孫家生根開花,似乎窮一輩子早已註定。少安、少平不是天才,但至少不是弱者。不管選擇致富追求揚眉吐氣的方式為何種,他們都打開了枷鎖,走進了新天地,走出了一番自己的人生。不幸,不是束縛,反而是一種動力。

我們都活在這般紅塵十丈,都是為自己的七彩夢想而奔波的芸芸眾生。同時,也是普通的,平凡的世界之人。我們在一次次的奮鬥和努力中,收穫喜悦與滿足,在一次次不幸中選擇接受。這便是我們的生活,平凡而又令人感動。在這等平凡的世界做着平凡之事,活出自己的平凡人生。

有人似乎總是想在人海中脱穎而出,似乎總是在標榜着一份孤傲,想做不一樣的,不同於眾生之人。殊不知,在平淡之中開出七彩之花,這才是精彩的人生。像少平一樣,時刻不忘學習,讀書,對人對物懷揣一顆感恩之心,不隨世俗漂流;像少安一樣,時刻不忘本,致富不僅為了自己,更為了同時處於在水深火熱之中的貧苦人民,恪守農民之心。我覺得這才是人生,這才是平凡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絕非平庸。

“我們原是自由飛翔的鳥兒,飛去吧,飛到那烏雲背後的山巒,飛到那裏,到那藍色的海洋,只有風在飛舞,還有我作伴。”

我們原是鳥兒,自由的鳥兒,貧困並不能束縛住嚮往大山大海的心。我佩服少平,同時我也想像少平一樣,不執於苦,不執於樂。在任何悲歡離散之中,記住自己的夢想,從不動搖,從不被不幸所壓倒。老天從不會眷顧不努力之人,就像東拉河兩岸的農民一樣,不出門闖蕩,怎會嚐到生活百味瓶的`苦與甜。

一馬平川的大道上,平凡的事如四季般輪迴繼續着。東拉河時而奔騰,時而緩慢,黃土高原上突來的大雨滋潤了農民世代相依的土地……

世界讀後感500字篇4

最近和同事聊天,無意間談到《平凡的世界》這本書,再次燃起我的閲讀興趣。《禮記·大學》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雖然幾年前也囫圇吞棗地看過這部鴻篇鉅製,這次的閲讀依然給我諸多新的啟示,猶如一瓶高濃縮洗潔淨盪滌了我這顆墜入凡塵沾滿污垢的心。不愧是矛盾文學獎裏最耀眼璀璨的明珠,一部催人奮進的經典鉅著。

書中的那個年代,人們的物質生活極為匱乏,忠厚、老實的貧苦農民孫玉後老漢是黃土高原普通勞動人民的一個縮影。他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無怨無悔的在那塊貧瘠的土地上耕耘。生活的艱辛沒摧垮他,但他卻承受不了好吃懶做的女婿挨批鬥,這事讓他無地自容,羞愧萬分。這個硬漢子能忍受物質的匱乏,卻經不起精神上的折磨,這不就是平凡世界裏勞苦大眾的真實寫照嗎?

本書的主人公孫少平,是在勤儉持家中長大的一位讓人敬佩的有志青年。雖然他的物質生活一貧如洗,卻在縣圖書室找到了精神寄託,迷上了高尚勵志的經典書籍,這些優秀著作伴他走過人生最艱難、最關鍵的幾步,填充了他“飢餓”的身軀,開闊了他的視野,撫慰了那顆受傷的心,找回了他的尊嚴,確立了更高的人生價值觀。是書籍給他注入了無堅不摧的正能量,使他以後面對各種困難打擊都能咬緊牙關,坦然面對;是書籍改變了他的命運,書籍將兩顆聖潔相通的心連在一起,讓他找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另一半。

在村長家,他的脊背被沉重的大石頭磨得皮開肉綻,晚上仍堅持在土窯昏暗的燈光下補充精神食糧,用書籍減緩脊背的灼疼感。在煤窯又黑又臭的狹小洞子裏,乾的活又髒又危險,看到身邊的同事一批批逃走,目睹至親的師傅讓生硬的機器奪走生命,感受着死神每天光顧的陰森恐怖,抱着努力為父母賺錢的堅定信念,他依然毫不退縮的從事着繁重危險的體力勞動,克服常人無法克服的種種困難。他負擔着供妹妹讀書的重擔,實現了讓辛勞一輩子的父母住上整個雙水村最“雄偉”的窯洞裏的夙願。雖説男兒有淚不輕彈,當看到自己摯愛的女友為救被洪水吞噬的兒童犧牲時,這個七尺男兒痛哭流涕,悲痛欲絕。這是平凡人真實情感的流露,哭過後的他並沒有消沉下去,而是化悲痛為力量,繼續全身心投入工作。

孫少平在平凡的世界裏,經歷着不平凡的事,演繹着不平凡的人生。正是這樣的經歷,這樣的人生,激勵着千千萬萬有志青年,在平凡的世界裏努力實現不平凡的夢。

世界讀後感500字篇5

這個寒假我讀了《安妮日記》這本名著。它的作者是14歲的安妮。弗蘭克,可惜她在15歲就死了。

安妮。弗蘭克,1929年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的一猶太家庭,1933年希特勒上台,開始瘋狂地迫害猶太人,弗蘭克一家移居荷蘭。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不久,德國法西斯佔領了荷蘭,在這裏避難的猶太人同樣遭到殘酷迫害。為了逃避納粹的逮捕、監禁和屠殺,弗蘭克一家在朋友的幫助下,躲進了父親的公司大樓裏一處隱蔽的地方,直到1944年8月4日,綠衣警察進了後屋,逮捕了所有隱藏的人,以及克拉勒和科弗斯,並把他們送進德國的和荷蘭的集中營。“後屋”被蓋世太保搶掠一空。米普和艾莉在留下的書籍、雜誌和報紙中間發現了安妮的日記。

在“隱匿者”之中,只有父親得以生還。克拉勒和科弗斯經歷了苦難,在荷蘭集中營僥倖活了下來,又回到他們的家中。安妮於1954年3月——解放前的兩個月,在貝爾根—貝爾森集中營去世。

在書中,安妮提到了與她一起隱藏的同伴們,她對範丹太太的虛偽、對她的父親獻殷勤的厭惡。她自尊心強、有獨立的見解,她認為她的母親很可悲,每天都做一些家庭主婦所做的瑣事,她要成為一個自立的女人;她認為她的父母都不理解她,經常與他們產生衝突。她用她自己早熟的頭腦對戰爭與和平、人性善惡、男女兩性社會角色等重大問題的思考;同時她在日記中也真誠地袒露了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女在青春期性意識的覺醒和對彼得從友情到愛情的情感的渴望。

“範丹太太,那個宿命論者,嚇得快要哭了,很小聲地説:“噢,太可怕了,炮打得這麼兇!”用另一句話説,不就是:“我真害怕!”我覺得白天不像黑夜那麼可怕。我像發燒似的那麼叫喊,請求爸爸點上蠟燭。可是他鐵面無情,仍然沒有點亮蠟燭。這時突然響起了噠噠的機關槍聲,這比炮聲更可怕。母親從牀上跳起來,點上蠟燭,這使父親很生氣,認為違反了他的意思,媽媽堅定地回答:“安妮可不像你一樣是個老兵呀!”事情就此結束!”這段文字讓我看到了他們在苦難中痛苦的等待;我能想象到他們的心跳得是如何的激烈;他們所説的炮聲令我毛骨悚然。

安妮在苦難中表現的如此堅強、勇敢。她鼓勵自己要度過這次劫難,就能實現自己的夢想——成為一個對祖國有貢獻的人。她開朗的個性、早熟的思想,早已看穿了這個世界看透了身邊的每一個人,她對未來的渴望,希望能早早地回到學校去和同伴們學習、玩耍。她在戰爭後希望能成為荷蘭人,她認為荷蘭人的勇敢品質讓她欽佩。

世界讀後感500字篇6

悲慘世界是由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所寫的。維克多雨果作為浪漫主義運動的領袖,還是19世紀法國重要的詩人、戲劇家、小説家和社會活動家。他生活的19世紀是法國社會最為動盪的時代。他的代表作有: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笑面人等。這本書的主要講1802年,因偷取一塊麪包而被判處十九年苦役的冉阿讓結束了法國南部土倫苦役場的苦難生活。出獄後的冉阿讓揹負着囚犯的身份,飽受着他人的歧視。社會的不公與排斥,一點點的磨滅了他重新做人的希望,改過向善的信心。是慈悲為懷的主教伸出慷慨的,無私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無路的冉阿讓。他不僅不計較冉阿讓偷他的銀器具,反而將那一對銀製燭台送給了他並叮囑道:“答應我一定要把這些錢用到好的地方。把這些銀器賣掉,用這些錢讓自己過得好一些。”

我開始深深的感悟到,原來,在當時那個無情的.資本主義社會竟然也有這樣的世外聖人存在,正是主教的寬大和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讓,是他重新燃起了冉阿讓心中那快熄滅的希望之火,使他徹底悔悟,開始新的生活。所以説,冉阿讓的命運並不是永遠都是那麼的悲慘,悲慘的是那時候的整個世界觀,就是因為有了主教這樣的人,整個世界才有了救世主,整個世界才有可能在水生火熱之中艱苦摸索前進。在主教的感化下,冉阿讓開始變得樂於助人,見義勇為得到人民的愛戴,搖身一變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長。這一切得轉變使我既倍感欣慰。從囚犯到市長,簡直是天壤之別,這無疑是人性的巨大轉變。面對着窮困潦倒,世態炎涼,將會產生兩種人:第一種是卑微低劣的人。他們醜陋、自私、貪婪的本性再也無法隱藏。就如書中的德納第,他為了錢財不惜一切,一會聲稱是演員,一會兒又變成了畫家,但他再高明也無論如何掩蓋不住他醜陋本性的事實。另一種是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寬容的擁有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後的冉阿讓變得寬大、善良。正是那個慈悲為懷的心感化了冷酷、固執,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長沙威。

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是:做一個真正的自己,任何刻意的偽裝都將被識破,虛偽在事實面前只有被革滅。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所震撼。願我們身邊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願他們像純潔的天使般永遠守護着人們心中那份慈悲為懷的心,更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隊伍中來。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世界需要這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造我們的生活,創造出一個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世界讀後感500字篇7

?蘇菲的世界》一書中介紹了有關西方的哲學,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手法,生動形象的為我們講述智慧的故事。

原本枯燥無味的哲學書讀起來更像是讀一本偵探小説,讓人不自覺地跟隨着蘇菲去思考,去探討一個個哲學問題,去拜訪一位位哲學家,瞭解他們,走進他們的世界。捧書細讀,我瞭解到弗洛伊德有趣的心理學理論,佛洛伊德主張人和他的環境之間不斷有一種緊張關係存在。這種緊張關何調整自己的需求以適應環境;我們學到如何調整這個‘快樂原則’以遷就‘現實原則’。

用佛洛伊德的術語來説,我們發展出了一個具有這種調節功能的‘自我’。這時,即使我們想要或需要某個東西,我們也不能躺下來一直哭到我們得到那件東西為止。“這同時引發了我對於心理學的好奇與探索,在瞭解了夢的解析,愛情心理學後,我對於心理學的瞭解也更上一層樓。

千百年來,不管是什麼時代的人,什麼民族的人都在追尋着相同的問題,就像是”人是誰“”世界從何而來“,正是因為人們的好奇心,才有了哲學。

?蘇菲的世界》喚醒了我們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和對人生意義的好奇,我們需要在平時的生活中,留心觀察,仔細思考,永葆好奇的心態去探索,去挖掘。正如梭羅在《瓦爾登湖》所講的一般:”那些困擾我們的,是我們疑難、困惑的問題也曾經發生在所有聰明人心上;一個問題都沒有漏掉,而且每一個聰明人都回答過它們,按照各自的能力,用各自的話生活。“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