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400字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19W

心得體會能夠讓大家更加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和方向,從而更加有動力,心得體會的寫作過程需要我們進行反思和反饋,這種反思能力對於提升寫作能力非常關鍵,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讀論語的心得體會400字5篇,感謝您的參閲。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400字5篇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400字篇1

喜歡萊蒙托夫的一首詩:“一條船,孤獨地航行在海上,它既不尋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只是向前航行,底下是沉靜碧藍的大海,而頭頂,是金色的太陽。”

我,願作這隻孤獨的小船,隨着碧波盪漾在沉靜的大海中,寵辱不驚,朝着前方行駛,感受着陽光的温暖。

高中時期,使人成熟,使人感性,使人明理。我們已不是懵懂的小孩,我們學會了孤獨,學會了與自己相處,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化解。我們接觸了更多的人情世故,體會了更多的人情冷暖,心智也更加成熟。回想從前每日所思所想,不禁好笑。一個從未經歷過生老病死、悲歡離合的乳臭小兒,整天沉浸在自己所設定的悲傷情境中,為各種瑣事煩心,現在看來,不過是些無病呻吟、自憐自哀的笑話罷了。如今的我們更加珍惜生命的可貴,更加懂得體貼那些是非冷暖,我想,這並不是虛偽,而是更加温親地與這個世界相處。

如今的我們,再也沒有了一個人的不知所措。我們慢慢沉溺於一個人的世界,學會了面對繁華喧囂過後的清冷,學會了忍受孤獨與寂寞,就像那隻孤獨的小船,內心似一片深海,鐵馬冰河,波瀾不驚,卻藴藏着巨大的能量。

如今的我們,再也沒有了對人情冷暖的過多傷感。我們慢慢習慣於客套和僵硬,卻仍保持那顆温暖的心,用真心對待每一個值得付出的朋友,用温暖的心去認知社會,感悟世界,將那些瑣碎、無所謂、負面的東西過濾。

如今的我們,更加感激生命的偉大,更加珍惜生命的時光,更加嚮往未知的世界。隨時光流逝,看着身邊的生老病死,我們不禁感動於生命的神奇,感慨於生命的脆弱。於是,我們在努力着,努力讓自己的生命不留遺憾。我們在嚮往着,嚮往未知的國度、不同的文化,嚮往世界的無邊與奧妙。

花開花落,雲捲雲舒,自然在不停運轉,生命在不停消逝,我們也在不停成長。被歲月拔節,我們學會了感恩,學會了淡然,學會了懷着一顆敬畏天地、敬畏生命的心,在這個迷濛慌亂的時代裏,為自己的未來奔騰!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400字篇2

?論語》中孔夫子的形象,就是這樣1種審美理想的化身。在孔夫子這個形象身上,凝聚着他內心傳導出來的飽和力量。只有當天地之氣凝聚在1個人心中的時候,它才能夠如此強大。這是1種力量,我們如果學會了提取鍛造這種力量,我們就能夠獲得孔夫子那樣的心胸。我們看到孔夫子的態度非常平和,而他的內心卻10分莊嚴。因為其中有1種力量——信念的力量。孔夫子是1個特別講信念的人。宋代開國宰相趙普也曾經説過自己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古代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以及古人對《論語》的推崇與敬仰。子曰:“天何言哉?4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論語》?陽貨)孔子對他的學生説:“你看,蒼天在上,靜穆無言,而4季在輪轉,萬物滋生,天而要説話嗎?”

?論語》的終極傳遞就是1種態度,是1種樸素的、温暖的生活態度。孔夫子正是以此來影響他的弟子。大家知道,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最精髓的東西,除了“恕”字以外,還有1個字就是“仁”。孔子的學生樊遲曾經問過孔子什麼叫仁?孔子只回答他兩個字:“愛人”。愛別人就叫仁。樊遲又問什麼叫智?孔子説:“知人”。瞭解別人,就是智。關愛別人,就是仁,瞭解別人,就是智。就是這麼簡單。《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生活。道不遠人,讓我們在聖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400字篇3

在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長卷上,記錄着一位飲譽世界的集大成者的名字,“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他,就是被李苦禪大師贊為“至聖無域澤天下,盛德有範垂人間”的先哲——孔子。

?論語》以語錄體的形式記載了孔子及其門徙的言行,是後人瞭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最基本材料,也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地位最重要、流傳最廣泛的典籍之一。“半部《論語》治天下”,自古至今,無論在士人當中還是在老百姓中間,《論語》一書都是中國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聖典。《論語》作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論證的主張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教體制、社會習俗、心理習慣和行為方式裏去。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在我國建立統一王朝的兩千多年裏,以前是佔統治地位的思想。儒家的思想觀念,倫理道德對於傳統的中國人具有深遠的影響,《論語》中的許多格言和概念已經融入了我們日常語詞。

楊伯峻先生的《論語譯註》注重字音詞義、語法規律、修辭規律及名物制度、風俗習慣等的考證,論證周詳、語言流暢,表述清晰準確,是當代最好的《論語》讀本之一。《論語譯註》彙編了研究孔子的重要文獻《論語》二十篇,並作了較為具體的分析和解注。透過文字,我們彷彿和孔聖人正面晤對,聆聽他“性相近,習相遠”的人性思想、“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任人唯賢”的人才觀念、“各因其才”、“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教學方法……而在我腦海中最難以忘卻的是他“為政以德”的教育思想,耳畔時時想徹的是“道之以德,齊之以禮”,“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等表露其“治理國政要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的這一教育思想的經典論述。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400字篇4

似乎很久,沒有放下手機,好好的運用一絲時光去潛心閲讀;似乎很久,沒有在意遠方家園父母的關心和問候,淡卻了慈母遊線和臨行密語;似乎很久,沒有再放下身邊的事務,選取一個陽光適宜的日子,去好好貼近山川田野,感受天蒼與野茫。

似乎很久,這是一個半命題。半命題總是給人一種遐想的空間,不同與無命題與命題。因為它既給你限定了範圍,又給了你發揮的餘地。

有時,當你拿起一本泛着歲月年輪的老書,靜靜的回想。人生不就恰好處於這半命題的狀態下麼於是乎,我們每個人承載着生命的最初的起承,在孜孜不倦的追求夢想的路途上經歷着一系列的轉變,最後在肆意揮灑的畫卷落款上,重重地刻下一筆屬於自己的“合”。

在這一切的過程中,無論我們的出發和落腳,我們靈魂深處的那種文化傳承,自始至終都陪伴我們左右。在我們犯錯誤時告誡我們何為對,何為錯。在我們正確的時候,告訴我們要不急躁,不驕傲。我們往往都很難想象,這些文化力量對我們的潛移默化是深刻而又巨大的。因為我們都是華夏兒女,炎黃子孫,中華文化是我們的“根”。以根為精神氣源,我們才能在這一條條追求理想,追求“中國夢”的道路上,不忘初心,始終如一。

中國文脈,潛流暗湧。諸子百家,燦若羣星。要找到中華文化的根,就務必要回到幾千年前的那個“軸心時代”,而軸心時代之一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之上正在上演的是人類禮貌發展史上一個光輝的圖景,後人稱之為“百家爭鳴”。説到那裏,也就不得不提那個被稱當時兩大顯學之一的“儒家”,而儒家文化也是中國此後幾千年來的文化主流,也是在不斷吸收各家思想最後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象徵與標誌。國學,自此始也。

也是似乎很久,不曾拿起那本被北宋名相趙普稱為“半部即可治天下”的儒家經典。這本書,記載了孔子的言行以及他的學生弟子的言語行事。是四書五經之一,我想,若想尋找那儒家文化自身的秉性氣息,也不外乎從此尋覓吧。事實上,我們個人從小就接觸《論語》,“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吾日三省吾身”等名篇名句,都已經是國人耳熟能詳的先賢教誨。然而,誦讀,閲讀,精讀卻不是一個意思。書讀百遍其義自見,一本書,一本經典,每一次的品析,每一次的領會都不盡相同。楊伯峻先生版的《論語譯註》在民眾,和學術界都備受好評,楊先生具有深厚的文學語言學功底,在他多年的考據和修正下,他的譯註自當是初學者們研習經典讀物的不二之選。

翻讀《論語譯註》之後,以前閲讀原著經典時許多不解之處都有所明瞭,在通假與諧音之處的糾結也漸漸被理清。文有神,書有魂。閲讀的越多,越能感受到一本書,一部經典,便有一個自然的魂魄在與讀者的精神思維進行着對話,儘管時光荏苒,文字傳承着思想卻不曾被歲月消弭,千年前的家園景象,學者間的你來我往,諸侯國間的兼併之戰,稷下學宮的王霸之辯等等都似乎歷歷在目。要談起論語,我覺得應當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説起最為搞笑。

“子曰:“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論語·先進篇第十一》)

故事是這樣的:子路、曾晢、冉有、公西華陪孔子坐着。孔子説:不要因為我比你們年長一些的,就不敢在我面前説話了。你們經常説:人家不瞭解我呀!假如有人瞭解你們,請你們從政,那麼你們採用什麼措施呢子路急忙回答道:一個擁有千輛戰車的中等國家,夾處在幾個大國之間,別國把戰爭強加給它,上天又在兵災之後降給它饑荒之災,如果讓我來治理這個國家,等到過了三年,能夠使人民個個都有勇氣,並且明白做人的道理。

孔夫子微微地笑了。又問:冉求,你怎樣樣

冉求回答説:一個縱橫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國,如果讓我來治理這個國家,等到過了三年,能夠讓這個國家的百姓富足。至於如何搞好禮樂只能等待賢人君子來幹。

孔子又問公西華:赤,你的志向如何?

公西華回答説:我不敢説我能夠做好某件事情,但是我願意學着做好某件事。不論是諸候祭祀祖先的事,也不論是諸候會盟、朝見天子的事,我期望能穿着禮服,戴着禮帽,做一個作贊禮和司儀的人。

孔子又問曾晢:點,你的志向怎樣樣呢?

曾晢彈瑟的聲音漸漸弱了下來,鏗地一聲停了。他把瑟放下,挺腰直跪,回答孔子説:我的志向跟他們三位説的不同。

孔子問道:有什麼妨礙?但是成是各人談談自己的志向啊!曾晢回答説:暮春的時候,夾衣已經穿得住了。我願意和五六個成年男子,六七個少年。在沂水中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風,然後唱着歌回家。

孔子長歎了一口氣,説道:我贊成曾晢的志向啊!

曾皙的這段話,因為深得孔子的讚賞,所以古今學者也都甚感興趣,並且給予了各種各樣的解讀。有于丹版,有南懷瑾先生版,此處引用楊伯峻先生版。現代許多學者,熱愛國學期望振興中華文化的研究者往往都採用的新時代的新語言對此篇,《論語》全書,以及其他經典名著進行解讀,讀者看來往往都生動精彩,立意高深,彷彿從經典中讀出了新的感悟與道理。比如,有學者認為孔子認同曾皙“恬淡”、“寧靜”的人生追求,是一種灑脱且富有詩意的情懷。但是,辯證法也告誡我們讀書,也要辯證的讀。不少老師此刻也推薦學生們在課後閲讀國學經典時,儘量不要看名家解注、評論諸如此類的書,最好是要看經典,或者是經典的簡單譯註版本,為何如此?

那是因為在我們閲讀傳承多載的古書名著時最怕的就是出現誤讀,而非“己讀”。古今注解論語者,多如繁星。而誤讀者因因相襲,比比皆是,或固守成見,或依文衍義,或妄發新義。楊伯峻《論語譯註》中説,《論語》的詞句,幾乎每一章節都有兩種以至十多種不同的講解。一方面,是由於古今人物引用《論語》者“斷章取義”的結果,另一方面,更有許多是由於解釋《論語》者“立意求高”的結果。楊先生還指出,我們不必去反對“斷章取義”的做法(這實在是難以避免的),但是不要認為其斷章之義就是《論語》的本義。

解讀經典,辦法是將前人的理解或觀點拿來予以析理,因為那裏更接近事實真相的源頭,更可靠些。所以我們讀《論語》當然要借用古人之思維,加之以其歷史背景,從而探求古仁人之道。所以對於上文的理解,我們要從儒家的核心思想做解讀,孔子一生追求復古周禮,崇尚禮制。他對曾點的認可實際是對曾點遵循禮儀生活的認同。

當然,我們後代閲讀這部孔子言行之書時,會對孔子的保守,倒退做出質疑。但是我們萬萬不能否認的便是孔子帶給我們的震撼——一箇中國第一代聖哲的精神背影。孔子是最早的行動派,他一向“在路上”。周遊列國,風燭殘年之軀卻也要步步前行,去宣揚自己的學説,也去求學於飽學之士充實自己的理論,完善自己的學説。閲讀完論語,我們更可能的喜歡上的便是這樣一個“孔子”的形象。至善、寬厚、優雅、快樂、他在自己一路的苦旅中,讓我們永遠感覺到這個老人的温暖與真切,讓君子充滿着魅力。

閲讀《論語》能夠説是閲讀一代宗師的言行一生,也能夠説是閲讀一個影響中華文脈與精神氣脈的學派起源。“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無論何時,那位耄耋老人的諄諄教誨至今仍迴盪在孩童的朗朗讀書聲裏,沉積在每一箇中華兒女立志向前的道路里,在筆墨氤氲之間,山水相映,讓我們始終有一個精神的指引,在芳華里書寫剎那而又恆久的奇蹟。

抿一口茶,滌盪兩三縷思緒。是啊,似乎很久,沒有再去好好讀書了。還記得《中庸》裏的那句箴言麼?“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廣泛的獵取,博大和寬容。惟有博大和寬容,才能兼容幷包,使為學具有世界眼光和開放胸襟。進而有所不明就要追問到底,透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學的最後階段,就是既然學有所得,就要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

書籍,經典,必當是應長久地去翻閲與誦讀。在讀的時候也不能忘了讀書之法。合上《論語》,已然是一個時代,再次翻開,嘴角微揚,又會是一個新的篇章。

讀論語的心得體會400字篇5

?論語》這部書基本上能夠稱之為我們中國人的聖經,幾乎所有中國人的道德規範,行為規範,都得從這部書裏面找到根源,就像是我們的一個指路明燈,當然暫且不論此明燈指出的道路是否是理想的道路。

?論語》從漢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開始,就走上了神壇的道路,歷朝歷代,都把這本書當做統治階級的工具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顯然這種思想是十分利於統治的,最起碼各階級的人羣能夠安於現狀,而且還能聽命於朝。(本文由86.整理,歡迎轉載)

因此,從漢朝起,至清朝終,所有的學問研究者,讀書人,都會對這本書做出註釋、解析,力圖透過自己的想法來重新詮釋孔子的思想,甚至於我們的鄰居,韓國、日本,也有超多的關於《論語》的研究文章。據不完全統計,光是關於《論語》的這種註解類書籍就至少有3000部之多。這其中的水平自然是參差不齊,有好的,也有壞的。那裏面比較著名的,大概是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能夠説把儒家的學説推向了頂峯。那麼,這浩如煙海的《論語》書籍,如何讀呢,哪種思想比較正確反映孔子的真實思想呢答案是《論語譯註》——楊伯峻注。

楊伯峻先生,是一位研究古漢語語言文學的專家,生於清末民初時期,自小理解正統教育,對先秦文學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力。看楊先生的這部書,打開來立刻就能瞭解到楊先生治學之嚴謹,對於研究之認真。《論語》中的文字,他不會隨意解釋任何一個字,如果不把這個字追根究底地想清楚,他是不會寫在註釋中的,所以,常常會發現,在註釋文字中,關於一個字的解釋,楊先生需要引經據典,甚至還要講上一段故事,然後才告訴你,這就是他如此翻譯這段文字的原因。可見,他對於這本書所傾注的心血是此刻很多所謂教授所不能比擬的。

因此,讀這本書,能夠讓人相對客觀的瞭解到孔子的真實思想,而不是站在統治者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奴役百姓,而這個客觀的思想本身,其實就是孔子所要表達的想法。

那麼,孔子究竟是個具有什麼樣思想的人呢

首先,孔子是個人。這個很重要,孔子不是神,不是耶穌、也不是默罕默德、釋迦摩尼,他是一個實實在在的人,與你我一樣,只是,他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這點與我們不同。《論語》是孔子的弟子門生逐漸整理起來的記錄孔子言論的書籍。這其中有些言論是站在很高的哲學高度來説明一些治國安邦之道理,有些言論也是孔子日常要表達某種想法的尋常語言。

所以,從一些尋常語言中也是能夠看到孔子的可愛之處的。比如《論語·雍也篇》6-25,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孔子説:“觚不像個觚(一種容器),這是觚嗎這是觚嗎”。孔子用這種簡單的事情表達他對於禮制的看法,着實可愛。看到這一章好像有一個生動的畫面出此刻眼前,孔子拿起來一個觚,一邊捋着鬍子一邊氣憤地説,這是觚嗎啊!你們都成了什麼樣貌!憤世嫉俗的憤青形象躍然而出。

其次,孔子是個品德高尚的人,這個不得不佩服。孔子窮其一生的時間要到達“仁”的境界,對待自己、對待學生、對待所有他接觸的人,都是用這個“仁”字來對待。他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及他所傳授的思想,來逐漸改變那個社會,從而使天下變得更為和諧,更有秩序,當然,這個秩序同樣是有階級等級的階級秩序。但是在當時,能夠有這種想法並且付諸於實踐的人已經難能可貴了。

那麼,《論語》是不是就是我們現今社會的治療良方了呢,是不是我們的信仰歸宿已經找到了呢我看非也!《論語》大致成書開始於春秋末期,修改完成於戰國初期,這個時代,中國還處於十分動亂的時代,各國諸侯你爭我奪,互不相讓。社會禮制崩塌,各種思想氾濫,東周其時已經是名存實亡,各個諸侯國甚至發明了自己的語言文字、貨幣單位等等,儼然一副分裂景象。

而當時的孔子懷揣着一個偉大理想,遊走於各國,期望能夠付諸實踐。這種思想便是禮制的思想,期望透過恢復原有的社會結構和禮數規則,來重新構建社會。比如老百姓能夠認真耕作,士大夫能夠治家有方,諸侯能夠治理好國家,這樣整個天下自然就安康了,各個階層不要總想着越級,你是一個士大夫,就不要想着哪天把諸侯王趕下台,不要在禮制上超越諸侯王,參見諸侯王的時候要保證諸侯王的威嚴,這樣社會各個階層就都穩定下來了。

所以,他這種思想在當時的社會看來是有用的,但是,他忽略了一點,人的慾望往往是不可控制的,而社會的發展帶來的就是慾望,所以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孔子的思想是想讓所有人都和他一樣,做好自己應有的社會主角,沒有任何的非分之想,這恐怕相當於烏托邦了。其實透過後代的發展也基本能夠看得出來,儒家思想用來教育人民大抵是管用的,但是用來治理國家基本上是沒有什麼作用,還是要嚴格法制才是基本出路。比如唐朝的貞觀之治,繁榮的根基正是一種“王子犯法庶民同罪”的法制思想。

這麼説來,《論語》就沒有什麼好處了嗎也不是。孔子的思想中很多是涉及到我們自己修身方面的問題的,比如孔子提倡的孝悌、終生學習、謙虛、仁慈等等,這些對於現今社會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也是具有很重大的好處的。説儒家類似於宗教也正是在此。

孔子給大家構建了一個極為高尚的目標,甚至於孔子認為在他那個年代也沒有一個人能夠做到,所以所有人都能夠朝着這個目標前進,而永遠也無法到達,因為有一個終極目標在那裏擺着。就像是佛教,只有成了佛才能終止這個無休止的輪迴,但是也許需要幾世的修行才能到達,但是上一世的修行誰還記得。那麼你就要之後修行,因為你明白此刻不是終點。儒教也正是如此,你説你的仁已經修行的很好了,不,因為孔子都沒有到達,而你,連孔子還沒有到達。那麼儒家能夠成為宗教了,而且也是教人向善,社會和諧的。我看僅此而已。

另外,此刻社會上也有很多説《論語》不好的言論,我看也沒有什麼道理。因為當時的孔子可能不是這麼想的。比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其實當時的孔子只是想要表達一種倫理綱常的想法而已,因為當時那個社會已經完全亂套了。所以我還是那個觀點,看一本書,必須要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不能夠亂理解的。

當時,社會戰爭頻仍,諸侯、士大夫,各自都想要上位,都想要成功,沒有人再遵守以前的舊秩序,孔子認為這是不對的,所以提出這種思想,想要規範人們的行為,但是可惜,他的思想並沒有得到實現,因為可能與社會的發展想違背了。

還有“死讀書”的問題,其實孔子是最反對這個觀點的。“學以致用”才是孔子的想法,而且要“活學活用”。還有就是“學而優則仕”,後世拿這句話為根本,指揮着萬千讀書人在科舉,其實這個話還有半句。子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意思是官做得好了,有餘力的要抓緊學習,學習好的,有餘力的,要出來做官。你看,這斷章取義是不是也不好。

所以,不管怎樣樣,我們不要把《論語》放在一個神的位置頂禮膜拜,也不必把他放在腳下踩上兩腳,這本書是中華民族承繼了上千年的文化根基,我們不能輕易把他忘掉,因為我們的血管中流着《論語》的血,《論語》是我們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