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農村發展心得5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36W

不同的事情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受,一起來寫心得體會吧,通過心得體會我們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生的意義和目的,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農村發展心得5篇,供大家參考。

農村發展心得5篇

農村發展心得篇1

我覺得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突破:

一是思想上要解放。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在黨紀法律範圍內主動破除制約鄉村發展的條條框框,為創新鬆綁、為發展撐腰。要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全方位反思以前在農村農業工作方面的不足和問題,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探討破解鄉村振興瓶頸的舉措,把討論活動變成統一思想、形成共識的過程,用討論的成果推動鄉村振興工作的開展。要在全社會形成人人為鄉村振興想辦法,不為不作為找理由的濃厚氛圍,樹立為幹事者擔當,為作為者負責的正確導向。

二是政策上要吃透。結合現場教學所去村莊,感悟最深的就是把政策用足用活。這恰恰是我們工作的一大短板,我們的習慣做法是用政策限制,不是用政策發展。因此,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法規的學習培訓和宣傳力度,提高執行者的業務素質和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對政策研究的力度,提高解讀政策的能力,創造性地提出貫徹落實政策的細則或舉措,讓政策更接地氣,更服水土,而不是機械教條式的執行政策,更不能把政策變成謀取私利的工具和依據,也只有這樣才能讓政策變成推進鄉村振興的動力。

三是資源上要激活。實現農民承包地經營權全部流轉,股權化既保證了農民的土地收益,又弱化了農民個體實際地塊的界限,限度地降低用地成本,化解了土地糾紛,很好地處理了農村集體和個人的利益關係,極大地釋放和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土地的規模化、集約經營。而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這一政策,我們還未用足用活。其次社會資源。鄉村振興不是一部門的事,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需要統籌整合使用政府資源、統籌調動社會民間力量,引導企業資本參與。第三文化資源,如何借鑑融合,推動現有資源融入縣全域旅遊,盤活文化資源、增強文化底藴、打響文化品牌,是未來一段時間我的主要工作目標。

四是責任上要擔當。創新發展,先行先試,需要擔當,就要大力傳承弘揚敢打敢拼精神。一要有為羣眾為集體利益擔當初心。二要有迎難而上、艱苦奮鬥,不怕挫折、不怕失敗,愚公移山的恆心。三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久久為功,利在長遠,天下為公的公心。這既是對幹部個人的要求,也是對各級黨組織的要求。

五是黨建上要加強。黨羣服務中心是每個參觀點最突出、最顯眼的標誌。“為集體操心、讓羣眾省心、請組織放心”、“村莊發展快,要靠書記帶;羣眾生活美,要靠班子領;火車開的穩,要靠黨員撐”,處處體現了黨員示範帶頭,服務羣眾的理念,體現了黨組織在鄉村振興、鄉村治理中領導核心作用。任何一個美麗鄉村的建設,都離不了黨組織引領、黨員示範帶動,只有強一個支部,才能促一個產業、活一地經濟、富一方百姓。要通過黨建引領,不斷強化“三基建設”,激活基層黨委、農村黨支部內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觀能動性。一是要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的傳統,這個傳統不能丟。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辦好農村的事情,關鍵在黨。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一項複雜系統工程,需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健全黨管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和黨內法規,增強領導農村工作本領,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二是要堅持規劃先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必須注重規劃先行、突出重點、分類實施、典型引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推進鄉村振興具有前所未有的長遠性和全局性,必須堅持規劃先行,加快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強化鄉村振興戰略的規劃引領作用。要始終堅持以各級相關文件精神為引領,根據農村實際,認真謀劃鄉村振興發展。

農村發展心得篇2

鄉村振興戰略側重於從頂層設計角度為農村發展指明方向,意在促進農村經濟、文化、社會、生態的全面發展和整體提升。脱貧攻堅從致貧的因素出發,針對不同情況採取不同扶貧措施,幫助每個貧困户脱貧,側重於微觀政策。作為各級幹部,需要在實際工作中研究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問題,重點唱好“三部曲”。

唱好“政策轉型曲”。圍繞精準扶貧,各級都制定了一系列到村到户的扶持政策,對保障農村貧困人口的生活和生產起到了重要作用。鄉村振興階段,各級幹部應在此基礎上擴大扶貧範圍,實現扶貧資金逐步向非貧困户開放,激發農村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健全精準扶貧政策的民主監督制度和考核制度,實現其與鄉村振興的有機結合;堅持鄉村振興建設總目標與鄉村自身的特色結合,制定差別化的扶持政策。

唱好“城鄉融合曲”。城大鄉小的格局凸顯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工作中城鄉何以融、如何融的雙面性。各級幹部在此項工作中要做到空間規劃有序,以距離城鎮中心和實住人口為參考,將鄉村進行特大鄉村、大鄉村、中等鄉村、小鄉村分類,採取城鄉融合歸類,實施壯大、合併、融入的指導策略,做到城鄉機理有別,對於承載獨特地域文化的建築及其它樣式給予保護,避免在拆建中導致文化流失。

唱好“技術互補曲”。鄉村振興戰略與脱貧攻堅政策的有效銜接需要技術上的相互補充,各級幹部應將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的技術發展納入農業信息化發展計劃,形成縱向相連、橫向相通的技術體系。鄉村振興方面,要加快鄉村地區的網絡建設,引進信息技術人才,通過大數據分析農業發展市場需求,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並鼓勵互聯網企業建立產銷銜接的農業服務平台。脱貧攻堅方面,通過建檔立卡和扶貧開發信息化建設,推進信息進村入户,完善精準扶貧數據庫,為建檔立卡户精準退出提供數據支持和技術保障。

鞏固拓展脱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是一個大課題,各級幹部要以產業發展為推動,以教育和醫療為保障,以環境改善和鄉村治理為基礎,打造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圍繞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大力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確保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也不掉隊。

農村發展心得篇3

鄉村振興戰略是發展範式的轉換。即由過去單一重視農業現代化範式向農業農村現代化範式轉換,由注重生產效率的一元發展範式向更加註重鄉村居民的福利、生活和生態的多元發展範式轉換,由過去城市偏向的範式向農村優先、城鄉融合發展的範式轉換,由農村單一發展向農村綜合發展轉換。鄉村振興戰略是一個多層次、多主體、多方面協同發展的過程。在實施過程中,要從全球化層次、城市層次、農村和農業部門層次、鄉村層次、農户層次等相關層次,從政府、農業企業、農户、非政府組織、城鎮居民等多元主體,從政治、經濟、文化、自然資源、自然景觀等多方面內容協同發展。鄉村振興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性的。鄉村振興必須既有農村內部資源也有外部資源的雙重資源集合,關鍵路徑是城鄉融合。城鄉融合不是原有意義上的城鄉統籌的資源分配過程,不是鄉對城的被動式的接受,更不是強勢的城市對弱勢的鄉村新一輪的剝奪。城鄉融合是城鄉資源平等的交換,是城鄉產業融合性的一體化發展,是城鄉空間差異化條件下的互利性共贏。城鄉融合要有更多元的目標,不是以城市元素替代鄉村風格,也不是以城市文明代替農村文明,是二者的融合、協調發展。鄉村振興戰略是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遵循。鄉村振興戰略藴含着黨對當前我國“三農”形勢的重大判斷和對“三農”工作方略的重大創新,是今後“三農”工作的總攬和“牛鼻子”,是新時代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先要強化鄉村社會和環境治理。一是強化鄉村社會治理。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健全以村黨組織為核心,村民委員會、村務監督委員會、集體經濟組織、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的“一核多元”村級治理架構,健全村黨組織領導下的組織健全、自治有效、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村民自治制度,深化鄉村法治,創新鄉村德治,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二是強化鄉村環境治理。通過大力推行農村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加快鄉村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建立健全生態保護體制機制等路徑,讓鄉村成為城鄉羣眾嚮往的美麗鄉村。

其次要打造鄉村振興人才隊伍。振興鄉村關鍵是缺乏懂經營、能幹又會幹的人才,新型農民才是實施鄉村振興的主力軍。因此,要着力打造好幾支隊伍:一是打造好農業科技研發與推廣隊伍。堅持深化農業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打造一支新時代的有特色的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業科研隊伍,充分發揮基層科技農業服務隊伍作為農業新技術、新成果的傳播者和農業生產一線指導者的作用。二是打造好鄉村基層管理隊伍。創新鄉村工作隊伍管理機制,讓更多年輕幹部到農村一線鍛鍊,擔任鄉村領導職務,引導鼓勵大學畢業生到基層工作,通過多種方式鼓勵優秀人才擔任村支“兩委”幹部。三是打造好農業生產經營隊伍。培育農業創業創新的優秀骨幹人才,堅持把培育壯大龍頭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現代青年農場主、返鄉創業人員作為打造“三農”工作隊伍、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環節。進一步完善農村實用人才的培育政策和扶持政策,想方設法留住年輕人,吸引年輕人務農。

農村發展心得篇4

按照市委組織部的統一安排,我有幸成為蘇州市年輕幹部羣眾工作能力提升培訓班的學員,赴蘇州農村幹部學院參加學習和考察,取得了較好的培訓效果。現將心得體會彙報如下:

一、對學習和考察的感受

在短短五天的培訓中,安排了豐富的學習內容,傾聽了多位專家及領導的授課,參觀了農業示範村、社區,開發建設現代化園區、新農村、新社區示範點等,培訓內容豐富、針對性強、指導意義大。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學習感受:

一是學習內容新鮮前衞。此次來蘇州學習,接觸了大量新鮮的知識、觀點和舉措,感到十分"解渴"。例如"轉型升級理論與蘇州實踐"、"公共行政管理中的博弈思維"、"蘇州城鄉一體化與新型城鎮化發展戰略"、"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等專題,是目前"蘇南"地區最前沿、最有實踐意義的轉型升級及城鄉一體化建設理論,令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淺;

二是課堂教學精彩生動。來自蘇州農幹院、農辦、蘇州大學的孫堅峯、盧水生、陳建榮、沈健等專家,多年來潛心研究農村工作,具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他們把研究的成果濃縮成精華,通過精巧的設計、生動的案例、詼諧的語言,深入淺出的傳授給我們,精彩紛呈,印象深刻;

三是培訓形式務實多樣。在課堂學習的同時,培訓還安排了參觀考察活動,參觀了**區墅裏"社區支持農業"、旺山村"休閒農業"、蘇州園區建設、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區泰元社區等示範基地,實地感受蘇州農村的發展變化,感受蘇州經濟社會發展的高速度、高質量,倍受震憾,深受啟發。

二、對蘇州城鄉一體化建設的認識

幾天的學習、考察,使我對蘇州城鄉一體化建設有了初步的認識。蘇州的城鄉一體化建設起步早、思路新、措施實、力度大、成效好,他們的主要做法是:通過前期資金投入、投資公司運作、配套組織、出台一系列政策,建立金融、運作、組織、政策"四個平台";採取工業向園區、農業向規模經營、農民居住向社區"三個集中"措施優化城鄉佈局;通過農村集體資產分配權向土地股份制股權、農民土地承包權向土地股份制股權、農民宅基地使用權向城鎮商品房或貨幣和股權的"三個置換",加快農民轉為市民速度;通過社區股份、土地股份、富民合作社、專業合作組織(企業+農户)的"五大合作",富民強村;逐步形成城鄉發展規劃、統籌資源配置、產業佈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就業社保、社會管理"七個一體化",實現"家家有資本、户户成股東、村村成物業、年年有分紅"的目標。**注重規劃引領,在轉變發展方式上求突破;注重制度建設,在創新體制機制上求突破;注重產業融合,在經濟轉型升級上求突破;注重富民優先,在農民持續增收上求突破;注重社區建設,在城鄉管理體制上求突破。他們敢於正視和破解農村發展中的問題,成功地走出了一條發展方式好、經濟效益好、生態環境好、生活質量好的城鄉一體化建設新路子,值得我們學習和深思。

三、結全城南轉型發展實際的幾點思考

1.加快轉型發展必須確立大有可為的精神狀態。經過近10年的發展,城南園區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在區位、產業、人口和民生等方面形成了獨特的優勢。在區位上,隨着城市中心南移,城南與主城區基礎設施加快銜接,城市功能加速融合,已成為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興業路、城西大道等縱向主幹道建成後,將進一步拉近與主城區的時空距離,提升土地資源價值,促進商貿物流、商業地產的發展;區內擁有2個高速公路出入口,南出入口拓寬改造工程已經完成,蘇州主出入口綜合改造工程業已全面啟動,高速公路道口經濟圈正加快形成。在產業上,現有企業近400家,其中規模骨幹企業74家,市百優企業31家,初步形成了以機械電子、紡織服裝、汽車配件為主導的輕型製造業基地。在人口上,新建了大型商住區、安置區10個,集聚了拆遷户、產業工人、小區住户近5萬人,為發展商貿服務業提供了市場消費基礎。在民生上,社會保障制度基本健全,失地農民全部納入基本養老保障,拆遷安置基本實現"零過渡",社會總體保持和諧穩定。以上四大優勢構築了城南園區加快轉型升級的有利條件,只要我們傳承和發揚好開發區人不畏艱難、負重奮進的拼搏精神,就一定能搶抓機遇、揚己之優、乘勢而為,推進城南新區在新的起點上再創新的輝煌。

2.加快轉型發展必須確立敢於擔當的魄力膽識。城南園區作為我市成立最早的工業園區、開發區的主陣地,有義務、有責任率先轉型、率先發展,為開發區的發展壯大勇挑重擔、多做貢獻。要在城市建設上彰顯特色。按照"策應老城區,有別新城區,銜接**園區"的思路,加快與老城區的融合,主動接受老城區要素外溢,着力打造蘇州市區西南商貿集聚區;堅持"不比檔次比品位",與新城區錯位發展,大力推進產城一體,努力打造宜居宜業的現代化城市;加強與蘇州園區的規劃銜接,實施"跨港發展,揮師西進"戰略,向六圩港以西拓展發展空間。要在產業發展上彰顯實力。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力培育高新技術產業,不斷提升產業層次和企業能級,高起點、高標準建設新的工業集中區,招引成熟項目和企業,着力構建特色產業發展新優勢;充分發揮毗鄰城區、交通便捷的優勢,大力發展城郊大市場、大物流等商貿流通服務業,加快形成一批規模市場龍頭企業。要在民生改善上彰顯底藴。堅持民生優先,紮實推進富民工程,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統籌配置公共資源,積極推動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優質均衡發展,不斷提升人民羣眾收入水平、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努力建設人民羣眾認可的"幸福城南"。

3.加快轉型發展必須確立自我革命的決心勇氣。自我革命就是要辯證分析原有的開發建設理念、路徑和方式,客觀地看待成績、看待問題、看待機遇,與時俱進、揚長避短,發揚敢為人先、敢闖敢試、敢於負責的精神,奮力闖出一條轉型發展的新路。要確立城市意識。順應園區從單一的工業園區向產城一體的城市組團發展的趨勢,要用城市的眼光規劃新區,用城市的標準建設新區,用城市的要求管理新區,提升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加快塑造城南新區現代城市的新形象。確立集約意識。當前,資金、土地等要素供需矛盾日益加劇,我們必須切實增強集約意識,在着力破解要素制約的同時,堅持"惜地如金、優地優用",實現土地資源效益最大化,堅持"輕重緩急、有保有壓",把有限的資金花在刀刃上。要確立經營意識。敢於負債,更要善於經營,遵循經濟規律,強化核算意識,突出投入產出效率,着力培植税源經濟,不斷提高土地收益、資產收益、税源收益。

農村發展心得篇5

此次學習機會彌足珍貴,五天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彷彿經歷了一次“知識之旅”,一場“視聽盛宴”,引發了我對鄉村振興的一些思考。

我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在“新”和“興”兩字上下功夫。“新”代表新理念新思想,只有創新,才有發展,才有未來;“興”代表全面,只有全面的發展,才能加快實現鄉村的綠富美。垵口鄉是國家級生態鄉、“十八里翠”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的核心區域,也是遂昌縣城飲用水源保護地,肩負着生態保護和鄉域發展的雙重任務。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如何實現垵口鄉村的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展現縣域“一城五區”重要窗口,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就垵口鄉實際,我認為,實現鄉村振興,要在打造“五個地”上做足功課。聚力打造生態標杆之地。深入實施生態修復,持續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整治、草甘膦等高風險農藥禁售禁用工作,打好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攻堅戰,提升美麗鄉村建設,進一步優化人居環境。聚力打造生活富裕之地。培育壯大發展中蜂、中藥材、果蔬、香榧等特色種養植業,推動現代農業的規模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實施“文化+”“旅遊+”“農業+”等多元化產業,發展構建賓館經濟產業、民宿旅遊、甜蜜文化、綠色農產品等鄉村產業新體系,加速生態價值轉化。聚力打造活化鄉村之地。堅持村莊活化與退化並舉,拆遷集聚和富民安居並重,全力打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和“一户多宅”清理整治重點工作攻堅戰,為縣域發展貢獻要素指標和鄉村發展騰出發展空間。用好“問海借力”金鑰匙,為鄉村發展注入新動力,逐步實現美麗鄉村到未來鄉村的豹變。聚力打造幸福和諧之地。創新鄉村治理,提升“遂鬆龍”毗鄰鄉鎮平安建設聯合治理、“黨旗飄、村事了”一格一賢、民情驛站等鄉村善治模式,提升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聚力打造事業清純之地。鄉村振興,關鍵在幹部。加強鄉村幹部隊伍建設,強化制度約束,提升幹部工作的落實力和執行力,着力營造風清氣正、擔當作為的幹事創業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