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哲學100問讀後感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56W

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加深人們對書上理論的領會,通過寫讀後感,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一定都得到提高,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哲學100問讀後感7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哲學100問讀後感7篇

哲學100問讀後感篇1

讀完這厚厚的第二本,感覺生命之域如此深廣,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所該是何等重要之事。本書猶如一方甘泉,通過對西方二十四位哲學家的思想逐一打通,以通俗易懂的文字向我們闡述了這些先哲們偉大的思想後面所給予的人生哲理,值得每個人懷抱虔誠的心,品味西方偉大思想家不凡的心靈,進而探索人生的經緯,尋找生命的定位。這時我才覺得,哲學的魅力就是思考。不斷的思考,才是發現真理的本質所在。我感覺興奮的時這句話:“哲學脱離人生,將成玄虛;人生脱離哲學,將無定位”。這個哲理啟發尤甚。年輕時,一提到哲學就覺得枯燥無味。前半句,年少輕狂,不懂世界的複雜,根本沒體驗什麼人生,我們以為的哲學都沒有跟人生聯繫,所以我覺得空。回味這幾年來的我生活,跟人生與哲學結合起來,才發現哲學實實在在,並不玄虛。而我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所以對於後半句,我還需慢慢品味。

大師作品,就是精煉提要,一語道破。而細讀此書之下,我覺得作者是深味哲學的樂趣的,本身也是身體力行,在日常貫穿哲學的思考並且運用自如的。一個教師本身需要充滿活躍的思維活潑有趣,能夠登高而臨下舉重若輕,才能讓學生有喜歡學習的魅力。作者在文中提到研究哲學的基本習慣就是凡事保持好奇。哲學就是培養智慧、發現真理、印證價值。而智慧有兩點:“完整”與“根本”。在此基礎上,通過培養思考習慣、力求知行合一,我們即可慢慢提升哲學素養。由於每個人都必經過去、現在和未來三個時間緯度,因此哲學的思考就是要將三個緯度連貫起來,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活在當下那片片斷斷、即生即滅的過程之中而已。即有一個動態的昇華過程,不斷回望及展望。在文本當中,談到西方的神話和悲劇,以及一些代表性哲學人物,能夠抓住其最核心的部分,深入淺出進行生動講述。如講到蘇格拉底,不是大幅描寫他的辯論,智慧的閃光或者蘇格拉底的趣事,而是選擇講述蘇格拉底為堅持真理放棄逃跑機會,面對死亡的從容。蘇格拉底喝下毒酒,交代朋友幫他獻一隻雞給醫神,就離開了人間。在希臘時代,若人久病而愈須獻一隻雞給醫神,即蘇格拉底將死亡當作痊癒。作者講到存在人物的先驅人物克爾凱郭爾,指出克爾凱郭爾的重要貢獻在於將“存在”從名詞變為動詞,凸顯人的自由選擇的內涵。在介紹尼采時,作者談到尼采提出人的精神有三變:駱駝、獅子、嬰兒。駱駝代表聽從他人指導、刻苦磨練,而獅子代表由自己負責、自己作出決定,嬰兒代表心靈重新回到原點,可以重新出發。雅思貝爾斯則指出:人生的三大界限是身體、心理、靈魂。講到加繆,作者選取了他的作品:《異鄉人》、《西西弗的神話》、《誤會》、《瘟疫》。

[而談到中國哲學,作者借用其師東方美的觀點,認為中國的哲學以生命為中心的宇宙觀,以《尚書·洪範》為永恆哲學的代表,而《周易》為變化哲學代表。這樣的雙軌配合,既可以因為永恆信念而安身立命,又可因為變化之理而用於創新。讀到這裏之時,我想起政治裏的“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頗有共通之處,又想到一輪明月依舊普照,長江和黃河從上古川流不息生機勃勃。中國哲學在動與靜、收與斂之際,着眼於在每個當下都有充實之樂。這與加繆的一些觀點也是相通的。]

加繆指出:不要只注意到別人也共同注意到的事情,我們固然與他人有一些共同的關懷,但不要忽略生命中最特別的部分。一個人越是能夠注意到生命的每一個細節,就能夠活得越充實。在講到儒家的風格之時,作者也是批判人性“本善”而倡導“向善”,而所謂善,是指人與人之間適當關係之實現。即康德所言:“不能只以別人為手段,而不同時也以別人為目的。”堅持擇善固善論。擇善須考慮三因素:

①自己內心感受;

②對方期望;

③社會規範。隨擇善而來的要求有兩個:

(一)經常反思自己與別人之間的適當關係;

(二)經常以行動保持人我之間的適當關係。

喜歡哲學那靜靜的思考,有了過硬的哲學思想指導人生,則更能明辨是非,減少煩惱,幸福生活,才可以做真人;指導課題,則能不違背自然規律,做真課題,課題研究之路才會越走越寬,越走越遠。即便人生道路上充滿荊棘,當走過那一切的時候,就會擁有那閃閃發光的思想,收穫不喜不悲的人生“大氣”。

謝謝大家,懇請批評指正!

哲學100問讀後感篇2

發覺“思路行者”這名字沒取好,在這個領域,行走的姿勢看上去就有些古怪,如果叫“思空飛者”“思海遊者”,不僅視覺效果會好得多,境界之高下更是“昭然若揭”。

最近就着實到“思海”裏去“暢遊”了一番,粗粗瀏覽了大哲學家羅素(1872—1970)的《西方哲學史》。這部書於1945年出版,羅素先生很長壽,晚年主要靠這書養老。我以跟看小説差不多的速度來看這部60多萬字的鉅著,每天看4萬字左右,實在有些褻瀆神明,好在羅素先生是無神論者。

對於西方思想的發展史,以前可謂一無所知。自己的興趣好像還是在中國歷史文化,但是西方文明無論是作為參照物還是更為宏大的背景,必須有些起碼的常識,至少馬克思主義在西方是如何進化出來的,總得能説出點abc吧。憑我的學識和智商,實在看不了這書,比如柏格森(1859—1941)的理論,不要説理論體系沒看懂,硬是一句話也沒看懂,“人的生命是意識之綿延或意識之流,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成因果關係的小單位”等,搞得我完全是雲裏霧裏。

正因為如此,我才能看得這麼快,反正看不懂,反正看過了。並沒寫讀後感的習慣,這本特別看不懂的書倒想寫,至少把有印象的幾點整理一下,也算給特別熱愛、看重中國文化的羅素先生一個交待。

第一次知道西方哲學的起源竟然是數學;第一次知道原來亞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在西方思想史上有這麼高的地位,竟然跟我們的孔先生差不多,統治了西方思想界2000多年;第一次知道,中世紀的西方竟然腐朽黑暗到了如此地步,讓我看了都心有餘悸,以致於覺得人類能從中世紀的醜陋中走出來多少有些僥倖。

在我印象中,德國是世界上專門生產思想的地方。看了書後才知道,在康德(1724—1804)之前,德國是思想十分貧瘠的土地,歷史上少見的通才、“十七世紀的亞里士多德”萊布尼茲(1646—1716)出生的時候德國還是神聖羅馬帝國的一部分,他受的也主要是法國教育。難怪于堅在一首詩裏會説:晚上10點,康德上牀睡覺,當他睡着的時候,整個德國停止了思考。

以前一直認為康德和黑格爾(1770—1831)是歷史上最偉大的哲學家,可羅素顯然不這麼認為。對康德,他還算尊重,“一般人都認為康德是近代哲學家中最偉大的,我個人不能同意這種評價,但是若不承認他非常重要,也可説是愚蠢無敵”。康德強調“人人本身就是目的”,在自由主義和民主主義方面的立場上,兩人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對黑格爾就完全不同,在他看來,黑格爾作為民族主義者,把國家主義推到了極端,把國家看成了目的本身,在國家和個人之間,他十分強調個人對國家的服從,在國與國之間,他認為戰爭不僅無法避免,而且是一件好事情。這自然就與因“持續不斷的追求人道主義理想和思想自由”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者水火不容。在羅素先生看來,如果承認了這樣一個學説,“那麼凡是可能想象得到的一切國內暴政和一切對外侵略都有了藉口。”

看了這本書後,終於搞清楚原來培根確實不是什麼壞人,他作為法官雖然收了錢,但是那個時代的法官都收錢,只要沒有因為收錢而影響判決的就是好法官。萊布尼茲這麼偉大的人物,卻是個小氣鬼,請帖發給他,他從來不包紅包,只是送新人幾句格言,再加上一句玩笑的葷話。而人品最高尚、知行合一的是荷蘭的斯賓諾莎,為人温和有禮,對錢財十分淡漠,看看他的眼睛,就能感覺到他該有一顆多麼純淨的內心。一直對威廉三世去當英國國王一事有些耿耿於懷,當時世界第一強國竟然請小國荷蘭的國王去當國王,現在才知道,原來當時荷蘭才是最開明的國家,當時受到宗教和政治迫害的精英都愛到荷蘭避難,威廉三世到英國後,也對英國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一直崇拜盧梭,覺得他是奠定西方文明的基石性人物。而按羅素的説法,他只是浪漫主義運動的頭號人物,着力於以審美的標準代替功利的標準,蚯蚓有益卻難看,因此受到冷落,老虎有害但好看,因此受到讚美。如果真是這樣,又有多少經過滄桑的中年人還會喜歡盧梭呢?

至於我本人,最喜歡的竟然是“亞里士多德以後的古代哲學”。在古希臘無比燦爛的文明結束後,歷史突然失去了宏大敍事和勃勃生氣,進入了一個只適宜追求個人感官快樂的相對沉悶期。對於這個時期,羅素是這樣説的:哲學不再是引導着少數一些大無畏的真理追求者們前進的火炬,它毋寧是跟隨着生存鬥爭的後面在收拾病弱與傷殘的一輛救護車。我喜歡“決心像一條狗一樣生活下去”的狄奧根尼,他住在一個大甕裏,拒絕接受一切的習俗,當國王去看他,問他要什麼賞賜的時候,他的回答是“只要你別擋住我的陽光”。那時的犬儒與現在遍地的犬儒真是有云泥之別。斯多葛主義的主張,能看懂一點,可總是記不住,因為同時期的伊壁鳩魯派是我的最愛。這個學派對生活的追求十分簡單,伊壁鳩魯平時只靠麪包度日,節假日才吃一些奶酪,他們最大的追求是寧靜和沒有恐懼的生活,平時很少外出,謹慎節制,崇尚友誼,主張快樂就是善。

對於我來説,如果人生有足夠多的快樂,説什麼也是夠了。所以其他地方就算了,這個地方,心情寧靜和快樂的時候還得再去翻一翻。

哲學100問讀後感篇3

至於《蘇菲》一書究竟寫的是什麼?可以有很多答案,可以是西方哲學史,也可以是科學的發展概述,也可以是神祕類小説……

“你是誰?”“世界從哪來?”看似簡單而又複雜的問題,不僅困擾了蘇菲,也困擾了讀者。之後作者化身為艾伯特(艾勃特)一一為蘇菲(讀者)解答。那哲學是什麼?什麼人能成為哲學家?在此,做這個了一個很明確的答案--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哲學家只有一個條件:要有好奇心。當然小孩子最符合這個要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小孩子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作者在解釋哲學時用了一個很經典的比喻:關於小白兔,最好將它比喻成整個宇宙,而我們人類則是居住在兔子毛皮深處的微生蟲。不過哲學家總是試圖沿着兔子的細毛往上爬,以便將魔術師看個清楚。

除此之外,作者很有才華,他用了一個很大膽的寫法,如果寫得不好很有可能會讓人渾濁不清。他在書中的謎團是一環扣一環的先是陌生人的來信,再是一個叫席德的女孩,再是神祕小屋,就這樣神神祕祕的,開始還好,疑團是可以解開的,但是越到後面,我便越是一頭霧水。什麼會有字的香蕉,在路上撿到錢,撿到明星片諸如此類,只在電影中可以看到的情節,讓我更加懷疑這是不是一部懸疑劇。直至到《柏客來》這一節,才開始揭祕。原來蘇菲是一位書中書的人物,這是不是為了提高讀者興趣而故意這樣寫的呢?不是,他的構思是這樣的席德是真實存在的任務,而蘇菲是像小紅帽一樣的人物,因此她可以看見小紅帽,愛麗絲,亞當夏娃……蘇菲是虛構的,她自己很能明白這一點,但是她依然不停地最求真理,哲學影響了蘇菲的世界,而蘇菲也影響了席德,兩個女孩都知道彼此的存在。也許作者想説明蘇菲不僅僅是一個小説人物,也是一個活人們心目中的人。他賦予蘇菲和艾伯特靈魂,使他們在“現實”中當一個像幽靈一樣的人物。但這點與他之前所寫的沒有鬼神存在的哲學相反。但實際上這一點不矛盾,因為這些都是艾勃特編出來的。以這麼有特色的方法來寫小説不是很可愛麼?

做一回小説推銷員,《蘇菲》一書與愛情小説一點關係也沒他有可以讓人大開眼界,可以是人發現世界的奇妙,也可以讓人對哲學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也許會激勵人成為一個哲學家。

哲學100問讀後感篇4

一、唯物論(三觀兩原理一方法論)10個原理

1、三觀:物質觀、意識觀和實踐觀

①物質觀:

物質和運動的辯證關係原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處在運動和變化之中,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物質是運動的物質,脱離運動的物質是不存在的;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主體),脱離物質的運動是不存在的。

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係原理:

區別:運動是絕對的、無條件的、永恆的,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和暫時的

聯繫:靜止是絕對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只承認靜止而否認運動是形而上學的不變論,只承認絕對運動而否認相對靜止則導致相對主義和詭辯論。 運動的物質與時間、空間的辯證關係原理:

空間是物質的廣延性或伸張性。空間的特點是三維性,即具有長、寬、高三度。時間是物質運動的持續性、順序性。時間的特點是一維性,即一去不復返的性質。

時間、空間與物質運動是不可分離的:一方面,物質運動總是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中進行的,離開了時間和空間的物質運動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時間和空間也離不開物質的運動,離開了物質運動的時間、空間同樣是不存在的。(人的時間觀念既有相對性又有可變性)

時空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辯證關係原理:

時間和空間的絕對性,是指時間和空間作為運動着的物質的存在方式是客觀實在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所謂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是指時間和空間作為運動着的物質的存在方式又是客觀具體的,它因物質具體形態和運動速度的不同而不同,因而是相對的。

時空的有限性與無限性的辯證關係原理:

時空的無限性是指物質世界的存在方式和發展的持續性是無限的,物質世界具有永恆性。時空的有限性是指物質存在的各種具體形態在時間和空間上又都是有限的。

②意識觀:意識的能動性原理:

第一,在認識世界過程中,意識不僅可以反映事物的現象,而且可以通過抽象思維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第二,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意識具有指導性。意識可以通過實踐把觀念的東西變成現實的東西。意識的這一能動作用具有兩種不同的性質:其一,正確的意識促進事物的發展,使人們的實踐活動獲得成功;其二,錯誤的意識阻礙事物的發展,使人們的實踐活動遭到失敗。意識的這一作用是意識能動性最突出的表現。

第三,意識能夠反作用於主體,影響人的生理過程。人的精神是否愉悦,對於其身體健康狀況有重要影響。

③實踐觀:主體與客體的辯證關係原理;自在世界與人化世界的辯證關係原理。

2、兩原理:

①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

②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辯證唯物主義主張世界統一於物質,是指統一於所有物質形態的共同的本質的屬性----客觀實在性;世界的統一是無限多樣的統一,是包含着質的差別的統一;世界的物質統一性是運動和發展的充滿聯繫的統一。

3、一方法論: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二、辯證法(一個核心,兩大特徵,三大規律,四對範疇)23個原理

1、一個一是指一個核心——矛盾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的辯證關係原理;

②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係原理;

③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係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係原理。

④矛盾是事物發展動力的原理:

第一,矛盾雙方相互依存,使每一方在相互統一中得以存在和發展。

第二,矛盾雙方相互包含,使任何一方都從對方那裏吸收到了有利於自身的因素,從而在相互利用、相互促進中共同地得到發展。

第三,矛盾雙方相互貫通,規定了事物發展的基本趨勢

哲學100問讀後感篇5

中國哲學簡史,是中國近現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傳世名作。在沒看這本書之前,我對哲學的瞭解大概就僅限於神祕、晦澀與深奧了——當時的我,甚至以為哲學是各門學科中最無用的一個。直到我翻開了這本《中國哲學簡史》。

有人説,好書就是會讓你在看後反思很長一段時間;有人説,好書就是會讓你在看到中途時便大徹大悟;但這本書不一樣,我在翻開它第一頁的目錄時,便醍醐灌頂了。

“我所説的哲學,就是對於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的確!

哲學,其實就是一個人過完一生後,想要對自己的生活做一個總結時發現的規律總合。而由於一個人他不可能不活在生活中(或許有人會説莊子的“喪我喪耦”不活在生活中,但我認為其實那一種“人”已不再是人了,他只是大道的一種具象化的體現),因此,哲學離我們其實並不遠,甚至無處不在。

第一頁的醍醐灌頂讓我對這本書產生了巨大的興趣。很快,我便開始研究起了目錄——於是我便知道了為什麼這本書被歷史學家陳來先生讚譽為“在世界上還沒有見過第二本這樣的書”。

蓋因首先,它可以説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將所有的哲學學派、理論、觀點都收集、理解、展示出來的書了,光是這點,便可以勝過其之前的任何古代哲學書;其次,它也可以説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將東西方的哲學觀念進行比較、討論、融會貫通的書了,這一點也同樣使它成為了中國哲學史上一座巨大的里程碑。

翻開裏頁,我又一次震撼到了!如果説上面所述兩點只能讓馮友蘭成為中國近現代哲學史上的一代宗師的話,那麼現在,他可以説是開山鼻祖了。在這本書中,他不僅清楚闡述了各個哲學觀念,還對其進行了延伸探討以及比較討論,例如:在第九章介紹《老子》思想時,他不僅將《老子》所謂道解釋為了哲學家們為了進一步解釋“名”而所假設帶來的結果,還與西方“形而上學”進行了比較分析,看完不禁覺受益匪淺。

?中國哲學簡史》,真好!

哲學100問讀後感篇6

近日,品讀了公司發的日本經營大師稻盛和夫的作品《京瓷哲學》。讀書時刻,心裏猶如春風拂過,清水潺潺,對靈魂是一次潛心的修煉、對生活是一次真切的回答、對未來是一次美好的冀望!

?京瓷哲學》帶給我的收穫是這樣——

積極的心態是實現非凡人生的起點,是生命的陽光和雨露,讓人的心靈成為一隻翱翔的雄鷹,馳騁於浩瀚的天際,消極的心態是失敗的源頭;是生命的慢性殺手,使人受制於自我的陰霾裏,畏縮在狹隘的角落。隨着閲讀的深入,胸襟開闊了,心態也變得陽光了,凡是總往好的方面想,用積極的心態去迎接每日的朝陽。

“思維方式”是我們人生座標的選擇,是正是負還是零,將決定了人生前進的方向和最後的結局,思路決定出路,方向不對,努力白費。

我們要明白未來是由每一個今天組成。沒有燦爛的今天,就沒有光華的明日,沒有今天的點滴累積,哪有未來豐碩的收穫?有句歌詞如是唱到:“現在才是關鍵,最重要就在眼前。”所以在工作中,事先我都做好計劃與安排,竭力完成當日的工作,今日事今日畢,當天事決不留到明天,當想到一個好“點子”時就立即行動,並用陽光的心態努力將一件件事情辦好,完成得漂亮。

“燃燒自我,照亮他人,點燃激情的火把。”要成就一番大業,就必須能夠自我燃燒激情,成事者皆能自我“燃燒”,並能把熱量傳遞給周圍的人。這樣的人往往能率先行動,用積極的思想和行為為別人樹立起榜樣,時刻彰顯着積極的生活態度。也許我現在還不完全是一個能“自燃”的人,但是當我能“自燃”時,我便充分地點燃激情,表露善意,發揮能力;當我不能“自燃”時我便靠近能“自燃”的人,嫁接火種,燃燒自己,温暖他人。

褪祛浮華,迴歸理性,讓激情燃燒,用理性護航,用努力去澆灌幸福的花朵,積極健康地生活、工作,讓天天快樂,分秒精彩,我們將活出燦爛的未來!

哲學100問讀後感篇7

中國古代哲學,這是一個很大很大的題目,涉及面很廣,涉及的問題很深。過去一些學者按歷史發展的年代順序來寫哲學史;也有的專家把中國哲學史中的重大問題,如“天人感應”“內聖外王”等專題分開來寫。而張建安先生這本《中國古代哲學》卻獨闢蹊徑,把整個中國古代哲學分為“入世”“出世”“在入世、出世之間”等幾個問題結合來寫,書中有歷代先賢充滿睿智的哲理名言,也有歷史故事,配上100多幅十分罕見的古代圖畫,還聯繫現實生活。這樣就把中國古代哲學這樣一個十分抽象、複雜的問題寫成活潑生動的簡明易懂的書。淺,中學生都能讀懂;深,學者可以進一步研究。對於外國人,則可以從此書所引用的故事和豐富多彩的插圖中,更加容易知道中國的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

本書有一章:《融通與張力——為“入世”和“出世”搭一座橋樑》。入世與出世,本來是可以相通的。因不能“為五斗米折腰”而辭官歸裏,賦有“歸去來辭”的陶淵明,一向被認為是出世隱士的代表。但魯迅在論及陶淵明時卻説:“就是詩,除説客所佩服的‘悠然見南山’之外,也還有‘精衞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之類的‘金剛怒目’式,在證明着他並非整天整夜的飄飄然。”“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見南山’的是同一個人,倘有取捨,即非全人,再加抑揚,更離真實。”這段話對於我們今天評價其他一些出世的隱士還有普遍意義。

宋代范仲淹説:“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就是説,雖然出世了,不參與廟堂(政府)的決策了,但精神上、思想上,仍然密切關心國家,關心人民,“進亦憂”,“退亦憂”,而且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就是歷代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的哲學理念的主流,是使中國優秀文化世世代代薪火相傳的動力。

張先生的書中講到“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精衞銜石”的故事,並配有幾幅精美的插圖。這些故事表明中華民族為追求既定的偉大目標而長期奮鬥、鍥而不捨的精神,對我們今天仍有啟發意義。但是,這些畢竟只是神話,愚公要移山,最後也只能由神仙來幫助才能完成。我們今天在現實生活中,要實現一個大目標,首先要考慮,這個目標是否符合國家人民的利益?可行性如何?即使目標確定了,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還要根據實踐標準來檢驗,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發揚並推廣成功的經驗,及時克服工作中的各種缺點和錯誤,這樣才能使偉大的目標得以實現。

宋代哲學家張橫渠提出要“為往聖續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偉大理想,張建安先生表示願以一生的光陰去追求這個目標,“高山仰止,景行行之,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對他的這種抱負,我十分欽敬,並祝願他不斷取得新的成就。

Tags: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