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燈塔大課堂第十一課心得體會6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6.6K

寫心得切忌泛泛而談、空洞議論、脱離實際,寫心得體會的過程中,我們的內心感情會變得更加豐富,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燈塔大課堂第十一課心得體會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燈塔大課堂第十一課心得體會6篇

燈塔大課堂第十一課心得體會篇1

疫情當前是他們不顧安危衝鋒在前,勇於擔當,穿着厚重的防護服忙碌在醫護室中,是他們大愛無私與患者攜手共進,傳播人間温情。如今他們抗疫歸來脱下一身戎裝仍然不忘職責,敬偉大的逆行者們。

在這一次節目中我真正的感受到了抗疫前線的醫護工作背後的辛酸與人格的偉大之處。一位位前線戰士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與心路歷程,對他們來説“作為黨員必須衝在前面”,“我也怕,但我必須去”,“我是醫生我必須去”。這些感人至深的話對他們來説意味着沉重的責任與義無反顧的擔當。在他們之中的許多人都是一羣90後學着前輩的模樣,披上白衣戰袍,成為眾人口中的“英雄”而去救死扶傷。但這世上,哪有什麼天生的英雄,只因為有人需要,才有人願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無數的白衣天使,汗水浸透他們的脊背,防護服在他們臉上勒出痕跡,他們只一笑而過,繼續投入戰鬥。他們堅韌不拔,無私奉獻,向後輩青年詮釋了奮鬥與擔當的真正意義。誰都有父母,誰都有着無法割捨的那一份親情,在英雄偉大的形象背後何嘗不是一場又一場家人分離的情景,又何嘗沒有那些擔憂,不捨又滿含淚水的目光。褪去防護服他們也曾是平凡的普通人,只是他們心中的擔當成就了不平凡的壯舉。

陰霾終有一日會散去,就像烏雲不會永遠遮住太陽一樣,疫情終將勝利,他們的努力不會被辜負,有着黨的領導,有着全國上下人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我們一定會一起迎來春暖花開,闔家團圓。

燈塔大課堂第十一課心得體會篇2

有一座城市,叫眾志成城;有一批戰士,叫白衣天使;有一種精神,叫逆流而上;有一種信心,叫萬眾一心!——題記

2020年的春節,在所有中國人的心裏,註定是一個永生難忘的記憶。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讓辭舊迎新的鐘聲更加沉重,人們臉上的那一個個口罩,讓這個春節倍感冷清。

這個冬天,梅花依然寧靜地開放;這個冬天,藍天依舊明淨如洗;這個冬天的武漢卻非常艱難,全國人民卻非常艱難。在這特殊的日子裏,我們謹遵醫囑,靜靜地待在家中。我們為武漢憂心忡忡,我們為治癒病例的增多而感到高興,為武漢的人們牽腸掛肚。

與此同時,有一羣人,他們正衝在前方,用自己的平凡之軀為身後的億萬中國人築起防護的堡壘,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不眠不休,戰鬥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的最前沿。他們是來自全國各地的最美逆行者,他們是新時代的最美先鋒人物,他們是可親可敬的白衣天使。

在這羣人當中,有一位84歲的老院士,叫鍾南山,17年前,這位老院士奮鬥在抗非的最前線上,為抗擊非典立下了汗馬功勞。17年後的今天他臨危受命,搭上前往武漢的高鐵,再次前往抗擊疫情的前線;86歲的董宗祁老教授,他坐在輪椅上,一上午看了30多個病人,他説:“我這輩子,就是為了救人”;73歲的李蘭娟教授,知道國家有難,她毫不猶豫前往武漢,堅定地説出她的誓言:“我打算長期待在武漢,與那邊的醫護人員一起奮鬥!”

這世上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因為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罷了,這世上哪有什麼天生的英雄,只有因為人們需要,才有人願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

雖然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我明白他們是為了誰。他們也許並不富裕,甚至有些貧窮;他們也許並不高大,甚至有些瘦弱;他們也許並不光鮮,甚至有點卑微,他們的形象在我心中是那樣模糊,但他們的精神在我心中卻是那樣鮮明;不計生死,不求回報,默默堅守的他們,守護着健康,保衞着生命。

普通的我們無法到達正面戰場與病毒作戰,我們只能做好我們的後勤工作,不出門,少出門,勤洗手,戴口罩,這是為了不給他們添麻煩,祝願他們平安早日凱旋。

彩虹為證,千古不變,我要高歌。為生命喜悦,萬物都歌頌你的慈愛,大地訴説你的恩情。

致敬白衣天使!

致敬最美逆行者!

致敬抗擊疫情的每一個人!

燈塔大課堂第十一課心得體會篇3

在20的春節來臨之際,一場不見硝煙、不聞炮響的戰爭打響了,不宣而戰。“新型冠狀病毒”這個令人談虎色變的字眼,跳躍到了我們眼前,這是生命與病毒的對抗。成千上萬名醫務工作者義無反顧紛紛請戰,勇敢“逆行”於第一線,他們沒有被嚇倒,憑着大無畏的氣概,守護者每一位病人。

和時間賽跑!武漢市政府參照北京小湯山急救醫院模式,僅僅耗時6天建設起可容納1000張病牀的專用救治醫院。很多身處武漢的普通民眾,不懼病情蔓延,主動投入到防疫一線做志願者;有的武漢人暫時沒發現身體異常,也堅定地選擇留在武漢,避免出去後,感染到其他人。國家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重要指示,強調要把人民羣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

在我們身邊,政府為了控制疫情的蔓延,從下令讓民眾“只要還有一口飯吃,便堅決不出門”,到設置關卡,測量出行民眾的體温,再到進行樓層、大街消毒,封路、禁止民眾出行,甚至延遲開學。這一系列的舉措,無不讓我們意識到這場災疫的嚴重性。同時,我們也知道,只有積極配合政府,這場“戰爭”才會早日結束。

每個人都可能經歷疾病、意外,都可能面臨困難、挑戰,正因如此,在災疫面前,我們尤須保持一顆同理心,彼此寬慰、互相支持。從不遠千里馳援武漢的“最美逆行者”,到

“武漢加油”“今夜我們都是武漢人”的聲聲吶喊,再到來自各方的物資支援,團結一心、同舟共濟才是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有網友感慨,鼠年春節恐怕是最冷清的一個春節。但恰恰因為所有中國人都都心繫疫區、心繫彼此,這又何嘗不是一個最暖心、最熱鬧的春節。

戰,則勝;不戰,則敗。合,則利;不合,則傷。公共健康是全民健康,公共安全是全民安全,具有公共屬性,不能有個別得失之分、利益之別、屬地之界。抗擊疫情,不是一城一地之事,不是醫療衞生戰線的事,而是全國人民的事。醫護工作者換上防護服,義無反顧地走進病區;武漢採取應急措施,留下阻擊疫情的決心;廠家加緊生產口罩等醫療用品,承諾不加價、不斷貨,馳而不息地運往各地……從政府到個人,從救治前線到支撐後方,全社會各方面力量只有積極行動起來、主動作為起來、誓死堅守起來,才能以自我之強大壓制住病毒,全社會的“免疫系統”需要在恢復中增強抵抗能力。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在中華大地上,從來不乏英雄的足跡。在偉大復興的征程中,我們不懼任何艱難險阻。無論何時何地,我們中華兒女總有超乎想象的堅強、團結與力量。

新年的鐘聲已近敲響,萬紫千紅的春天已經不遠了,我相信: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戰疫”。

燈塔大課堂第十一課心得體會篇4

決勝脱貧攻堅如“射箭”

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洛河鎮黨委 胡博

近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強調,打贏脱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要一鼓作氣、乘勢而上,集中力量全面完成剩餘脱貧任務。決勝脱貧攻堅戰就如同射箭,唯有盯緊目標、全力以赴、持之以恆,方能讓“箭”正中靶心。

思想上繃緊弦。截至當前,脱貧攻堅工作已經取得明顯成效。但剩下的都是“硬骨頭”,深度貧困地區的羣眾仍沒有脱貧,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扶貧幹部們,切不可在這臨門一腳的緊要關頭,產生“鬆口氣”“歇歇腳”的思想。唯有以必勝的信心、一鼓作氣的決心,迎難而上、真抓實幹,方能將“硬骨頭”啃下,打好深度貧困殲滅戰。對於已經脱貧“摘帽”的地區,黨員幹部也不能掉以輕心,“躺在功勞簿上睡覺”,需進一步調查瞭解以脱貧羣眾的生活現狀,進一步採取措施鞏固脱貧成效。

目標上瞄準靶。“箭”最終能否正中靶心,關鍵在於“精準”二字。脱貧攻堅越往後,難度越大,精準扶貧的重要性越發凸顯。當前,沒有脱貧的大都是條件比較差、基礎比較不好、貧困程度比較深的地區和羣眾,要根據貧困羣眾的致貧原因,做好做實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點子上,拔掉窮根子。同時要注重扶貧扶志,充分調動貧困羣眾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他們樹立主體意識,發揚自力更生精神,激發他們改變落後面貌的決心和幹勁,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努力改變落後命運。

行動上拉滿弓。“箭”要射得遠、射得中,必須拉滿弓。如何來拉滿弓呢?要肯花大力氣、下苦功夫,要像80後“白頭幹部”李忠凱等扶貧幹部般腳上沾滿泥土,做到講農民話、吃農家飯、做農家事,真正瞭解羣眾所思所想所需,為貧困羣眾找到切合自身實際的致富路子。要用真心、動真情,學習“扶貧之花”黃文秀,設身處地為貧困户着想,把他們當做自己的親人,為羣眾解決實際的困難,讓貧困羣眾獲得真正的實惠、感受到真實的變化,從而不斷提高羣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燈塔大課堂第十一課心得體會篇5

部署決策不容“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疫情防控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各級黨委和政府必須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做到令行禁止。各地區各部門必須增強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堅決服從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及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指揮。”但事實是,畏難者、畏責者打着自己的“小算盤”,抱着“矇混過關”的心理,不作為、亂作為,以致命令到了地方就變味,要求到了落實就打折,本應對疫情的基本情況時刻了然於心的湖北黃岡衞健委主任,以“這個我不太清楚,這我不知道”,一問三不知式的戲劇性回答結束了中央督導組的提問,多少地方領導幹部因害怕擔責、懼怕問責,選擇瞞報、漏報等方式對疫情進行“技術性處理”,結果因疫情貽誤造成更嚴重的後果。紙終究保不住火,切莫讓僥倖心理這個形式主義的根源“橫插一腳”,讓我們在與疫情的賽跑中被絆倒。

行動落實不容“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疫情防控堡壘的建成,重在實實在在的行動累積,一味地開會、發文件、填表格,美其名曰的“留痕工作”解決不了任何實際問題,坐在辦公室裏宣揚“生命至上”實則“閉門不出”,不僅是對衝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和人民解放軍的不尊重,更是對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人民生命的漠視。從人員摸排到組織疑似病例隔離,從設卡設點檢查到協調防護物資,從打擊囤積居奇漫天要價到宣傳普及防護知識,每一項工作都是需要滿頭大汗跑出來、紮紮實實幹出來的。聚焦問題才能解決問題,疫情防控需要看到的是實效,而不只是“看起來熱鬧”,切莫緣木求魚、本末倒置,讓“花拳繡腿”代替了“真功夫”還樂此不疲。

後勤保障不容“易”。孫子有云:“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後勤保障始終是戰爭的“生命線”。在古代戰爭中,輜重主要是指武器裝備,是軍隊戰鬥力的有機組成部分,武器裝備精良,軍隊戰鬥力就強,武器裝備低劣,只會徒增傷亡,所以沒有充足的物質基礎作保障,任你計謀再高也是徒然,軍隊必然會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如今一些地方基層每天會收到許多上級部門的文件,都是安排抗疫工作,但其中沒有一份文件、一個部門幫忙解決哪怕一個口罩、一瓶消毒水的問題,前線醫務人員穿着自制的防護服用信仰作戰,後方一男子卻從武漢紅會提了一箱口罩放進公務車裏。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哀,一線人員衝鋒在前,基層幹部盡數傾力出戰,卻沒有得到應有的物資保障。疫情防控處於關鍵時期,後勤保障工作必須慎之又慎,嚴之又嚴,實之又實,細之又細 ,怎能如此鬆散、如此漠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已然成為這場戰役中不和諧的音符,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和警醒。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場全民戰役裏,黨員幹部必須摒棄“簡單”意識,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全力以赴,高標準嚴要求地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讓鮮紅的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一線高高飄揚!

燈塔大課堂第十一課心得體會篇6

所謂習慣,是之於生活中最平常的存在;早起的一杯温水,是習慣;睡前的一杯牛奶,是習慣;疫情面前,他們始終衝在第一線,亦是習慣。他們不是別人,他們是醫務工作者、是工作人員,是我們的守護神,是最美的逆行者。

捨身取義化身“守護神”,情義深責任重。是什麼讓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毅然前往一線?是什麼讓無數醫生護士主動放棄休假、放棄與家人的團聚,請願前往一線支援武漢?是為了千千萬萬家庭的安康,為了確保病患得到及時的收治,於是他們轉身逆流而上,不是朝着家的燈光,而是背離家的方向;不是走向年夜飯的飯桌,而是奔向急救室的病榻。看着一封封按滿紅手印的請願書,他們説“不計報酬、不論生死”,他們説“我是教授,我有着豐富的臨牀經驗;我是共產黨員,我要衝鋒在前”。不覺中,早已淚目,疫情面前,他們選擇不放假、不離城、不退縮,他們穿梭在生死之間,用自己的青春挽救別人的生命,為我們構築起一道牢不可破防控疫情的銅牆鐵壁。在此,願廣大奮戰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保護好自己,我們等你們回家!

精準監控成為“保衞神”,措施全應對穩。疫情爆發以來,各地緊急響應,截至25日21時,除尚未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或確診病例的西藏外,所有發現新型肺炎病例的省份均已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一級響應。多地衞生系統、公安系統全部取消休假,全員在崗,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之中,時刻堅守崗位,帶班值班,做好應對處置準備。各基層組織積極參與疫情防控,成立疫情防控尖刀班,以村民小組為戰區,包組連户、責任到人,做到“宣傳家喻户曉、排查精準到人、監測各家隔離、村口份分兵把守、情況每日一報”,一系列的措施快、準、穩,有條不紊的緩解了羣眾的緊張情緒。唯願在眾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儘早戰勝疫情。

眾志成城全民“鼓勵神”,同命運共風雨。隨着疫情的態勢不斷嚴峻,眾多防護物資,如:護目鏡、n95口罩、一次性醫用口罩、防護服、手術衣、防護面罩等出現了嚴重短缺的現象。就連醫院,也已經不能滿足病患的需求。武漢市蔡甸區,一座嶄新的“小湯山”——武漢火神山醫院正在拔地而起,無數建築工人和前線的醫護人員一起奮戰,爭分奪秒築建起一道道抗擊病魔的醫護城牆。河南、福建、浙江等地的醫用防護品生產線,也馬力全開、春節不休息,盡最大所能為一線奮鬥的戰士們提供最有力的物資保障。在接到武漢的緊急救援後,來自全國各地的救援物資,也在源源不斷的運往武漢。希望所有的羣眾們高度重視,保護好自己、也是保護好他人,我們共同努力,戰勝病毒!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英雄,災難面前,他們毅然逆向前行,不畏生死,他們當之無愧是這個時代的英雄,向英雄致敬,願英雄早日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