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實用文 書信 面試 實習 實習報告 職場 職責 勵志 名言 熱點
當前位置:人人簡歷網 > 熱點 > 心得體會

《離騷》心得體會7篇

欄目: 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66W

心得體會是當下的一種常見的書面材料,我們發現,將心得體會付諸行動能夠創造出更大的價值,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離騷》心得體會7篇,感謝您的參閲。

《離騷》心得體會7篇

《離騷》心得體會篇1

讀《離騷》,除了像“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這樣為人熟知的經典名言,還有有些語句也讓人深有感觸:“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常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等等。這些語句表現了屈原的懷才不遇、憂國憂民、以及對國家的忠貞不渝。在小人當道的殘酷現實裏,屈原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一樣高潔,又向優雅高貴的天鵝一般被一羣自以為是的醜小鴨排擠、奚落。

面對現實的污濁險惡,屈原前途的艱險和命運的多舛不言而喻,但他不願屈心抑志,寧願捍衞自己的人格尊嚴,九死而未悔。“陰霾迷霧暗瀟湘,蘭菊高潔空自香。屈子忠節憾萬里,千秋流芳天風揚。”他的堅貞不屈和一腔的愛國熱情千古流傳,以至人們在農曆五月初五這一天用包粽子、賽龍舟的方式來紀念這位偉大的愛國之士。

屈原二十六歲就做了楚懷王的左徒,為楚國建立了法度,辦理外交,使楚國勢趨於富強,並一度成為六國聯合抗秦的領導。從某種角度來説,他所做的一切和他所堅持的一切,用今天的觀點來看,也是對本職工作高度負責的精神。這個高度負責裏面既包括了“擔當天下,以我為先”的勇氣,也隱藏了犧牲奉獻精神。他之所以在遭遇流放,生活在條件及其惡劣的環境中仍不忘考慮楚國的前途命運,可以説是把愛國主義情操融入了自己的事業當中。這一點是現代人尤為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工作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就要帶着一份高度負責的精神,不能以“差不多”的心態敷衍了事。

?離騷》能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不僅是被屈原的高風亮節、不畏讒言的無畏所感動,更是因為裏面的神話場景寫得格外精彩。從“駟玉虯以桀p兮”到“蜷局顧而不行”,其中出現了大量的神話人物和事物,文中的“我”芰荷為衣,芙蓉為裳,高冠岌岌,長佩陸離;朝引木蘭之墜露,夕殘秋菊之落英;飲馬於咸池,總轡於扶桑;駟玉虯以桀p,溘埃風而上徵;前望舒使先驅,後飛廉使奔屬。這種大膽新奇的想象彷彿把我們帶到了一個遠離塵世、不惹塵埃的人間仙境。這種唯美的畫面讓我們暫時忘卻了世俗的煩惱,忘卻了人世間的凡塵俗世,心靈彷彿被清澈的泉水滌盪過一般,變得格外澄淨起來。雖然這無益於改變我們的現實生活和處境,無益於解決實際問題,但它帶給我們以美的享受,讓我們感受到超凡脱俗的美妙。屈原神奇唯美的想象堪稱浪漫主義表現手法的開端。從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裏可以看出,他和屈原的想象如出一轍,給人以飄飄然的感覺。

楚辭並不是一種通俗易懂的文學作品,它裏面有太多的方言、想象和神話傳説,《離騷》只是我們瞭解這一“逸響偉辭,卓絕一世”偉大作品的一個窗口。

《離騷》心得體會篇2

目前,我們國家的企業普遍認為提高產品的質量會增加成本,認為提高產品的質量必然會降低生產效率,從而增加單位產品的成本。那麼產品質量與利潤真的不能成正比麼?

在分析上述疑惑時,我們首先要明確什麼是質量。在本書中指出質量是為滿足客户(消費者)明確需求和默認需求的產品需求。以我們公司的印刷品來説,客户的明確要求就是印刷的顏色、版面正確,默認需求就是我們的產品要滿足客户的一切生產要求、不能影響客户生產效率。

其次我們要知道利潤從什麼地方來,影響利潤的因素有哪些方面。利潤=銷售-成本。在銷售額一定的前提下,只有降低成本,才能提高產品的利潤。生產成本可以劃分為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兩項。直接成本主要是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設備成本;間接成本主要是運輸成本、工人福利待遇、售前及售後費用等等。而其中的售後費用大部分可以歸納為產品的質量費用。

在本書的第八章《質量經濟性和質量管理》中明確了質量和利潤並不是完全對立的。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我們可以找到一個質量和利潤的平衡點,並努力降低產品的運輸、設備、生產等費用。而不是一味的為提高生產效率而犧牲產品質量。從我們印刷部來講,顯性成本就是塗料、油墨、天然氣及各類輔料的原材料車本,工人工資、待遇等的人工成本,提貨、送貨的運輸成本。隱形成本則有返工、返修、廢品、不良品及客户投訴的費用。一味的降低顯性成本,尤其是是原材料成本,就會增加產品的隱形成本。,比如:前幾天我們生產殺蟲小騎士600罐,素鐵原材料廠家質量不穩定,鐵的幅寬邊大小不一導致報廢30張鐵,並影響車間生產0.5小時,當然這30張鐵可以找原材料廠家索賠,但是產品存在的隱形風險確實我們所不能把握的。因此,我們在陳本控制方面,應該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降低返工返修的次數、提高產品的良品率,而不能一味的降低原材料成本。

在本書的第九章《六西格瑪管理和精益生產》中,我着重讀了關於精益生產的有關內容。精益生產是由日本豐田公司提出的,其背景就是自身需求不足、技術落後、資金短缺,特點就是多品種、小批量、高效益、低消耗。其中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餘的生產要素,益指有收益性。精益生產認為在任何企業都存在品質、成本、週期這三個生產要素,它要達到的目標是提高品質、降低成本、縮短週期。對我們印刷品來講、印刷一般屬於大批量、多批次生產,我們可以從益上下工夫,所接生產單必須有利潤,並在生產中盡一切手段降低成本、提高品質、縮短生產週期,從而達到精益生產。

以上就是我讀這本書的體會,對於書中所羅列的全面質量管理、設計成本管理等內容也有所得,但我卻覺得第八九章卻是我們所欠缺的。

《離騷》心得體會篇3

行吟澤畔蘭泣露——《離騷》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離騷》作為《楚辭》的源頭,讀來總有一種震人心魄的力量。穿過千年歷史的帷帳,去觸摸那汨羅江畔帶露的文字,任蒹葭蒼蒼結成溯流的蘭舟,踏向那久違的聖地。

歲月太長,時光空隔,《楚辭》在流光溢彩的今天已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這樣的解讀太艱辛,它不是都市麗人們手中的玩物,也不如《孫子兵法》一般可以成為商戰的法寶,它是一個孤獨而乾淨的.靈魂,期待着那些沐浴而歌的心靈,去完成穿越時空的對話。

太史公在《史記》中寫道:“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志潔高雅,萋萋芳華,屈原低吟淺唱,走在楚國的衰亡之路上。

滿腹才氣,一身抱負,屈原自信地笑了。那喜悦的場景在江邊重沓,意氣風發的少年才俊們踏上了不歸的仕途。當才華遭遇潛存的規則,當傲骨碾成了塵埃與粉末,當真情換就了生存的籌碼,還有誰能把憔悴的枯顏賭向那不可挽回的時代。借用了林妹妹的話:“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他走得那樣決絕,不給自己任何餘地。日記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這是他冥冥中的讖語——執著的信念永不改變——即使是死亡。

屈原溺水,生一世,竟是為了這一瞬。千年的流水載着愁思,江南的湖塘中映出了一個大寫的人字。他,生於東西文化的交匯之處,以驚世之才破空而出;他,誓為國學的守望者,開拓着新文化的方向。一部《人間詞話》撼天動地。王國維,靜安,或者是先生,也是在這樣的季節裏卧水而眠——不是與一切告別,是靈魂對空明境界的奔赴。

歷史反覆迴旋,汨羅江的訣別,一襲白衣,兩身倒影,鑄成《離騷》風華絕代。

《離騷》心得體會篇4

“帝高陽之苗裔兮,正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覽揆餘初度兮,肇賜餘以嘉名:名餘曰正則兮,字餘曰靈均……”

?離騷》由忠生憂,由憂生怨,由怨生痛。字字誅心泣血,為君為民。芳草芝蘭玉樹綴屈原清白之身,奈何奈何,身是血肉軀,心是凡人心……欲留留不得,欲去去不得,枉自傷神!

不遇文人苦求“聊朝隱乎柱史”,亦希冀君王開眼迴心重賢臣。心如此矛盾,去留都不得,傷得肝腸寸斷。

屈原“隱居以求志“,宋玉處窮而守高,嚴忌於遊仙中尋求解脱,楊雄於學問中枯淡自守……這些文人的選擇之中都有一種滲到骨子裏的風騷之氣。

古來隱逸者多,或傷於塵俗而避世,或憤於濁世而隱逸,或感於丗事而求仙……其心其人,有可憐之處,亦有可敬之處。

上天入地遨遊求索的仙逸之風歸其本原卻是在世事渾濁、黑白莫辨之下的避世行為。

吉凶倚伏,幽微難明;妖邪橫行,烏雲蔽日;青天不開,前路茫茫……

張衡亦受屈原影響,“悲離居之勞心兮,情悁悁而思歸。魂眷眷而屢顧兮,馬倚輈而徘迴。“但他卻又擺脱了屈原的抑鬱絕望,”天不可階仙夫兮,柏舟悄悄吝不飛,松喬高跱孰能離,結精遠遊使心攜“,”遊大人以成名“。

漢代的隱逸文化究其根本乃是楚辭的化身,漢文人做賦多受屈原《離騷》之影響。漢初統治階層多來自楚地,漢代文人的人生遭際、體驗與感受,在很大程度上都能從屈、宋那裏找到共鳴而得到心靈的慰藉。

屈原作《離騷》以抒情寄志。“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其香草美人、高潔君子形象入心入骨、再難剔除。

王逸在《離騷經序》中説:“《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脩美人,以娉於君;宓妃佚女,以譬賢臣;虯龍鸞鳳,以託君子;飄風雲霓,以為小人。“

屈原打破了現實社會與虛幻的神仙世界的界限,打破了時空限制,糅合神話傳説,張開想象的翅膀,上天入地,自由馳騁,為讀者展現了一幅色彩斑斕、光怪陸離、神奇莫測的畫面,令人驚歎不已,試《離騷》成為中國浪漫主義的典範。

那麼,撇開《離騷》華麗的詞藻和仙逸之風,它究竟傳達了屈原這個落難詩人的什麼心語?是什麼魅力讓它千古流傳,感動一代又一代的讀者?

瑰麗的想象之後是不詳的死亡之氣和入骨的悲哀。我始終認為逼死屈原的不是現實的無賴與醜陋,而是想象的瑰麗與隨心所欲。

夢中的世界太完美,他所塑造的君子形象太高潔,凡塵濁世根本容不下這樣的清與美。那麼,求理想而不得的他,除了死還有什麼辦法去追隨他的夢,去捍衞他的高潔?

除死之外,別無他法!

他洗不淨人心,更洗不淨塵世污濁。他能改變的只有他自己,所以他只能一死全身。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

在“清”與“醒”之間他義無反顧地將自己謀殺在那場夢裏,沉進冰冷的河水裏去!

《離騷》心得體會篇5

讀了三遍《離騷》,總體的感覺是這是一部充滿幻想和浪漫主義的神話詩篇。雖然看參考書中對第一段的“餘”有非常多的考證,也由此而推測了屈原的名、字和出生年月,但我總認為《離騷》中的“我”並不是屈原的“本我”。換句話説,《離騷》在我看來不是抒情詩,而是一部詩歌體裁的小説,屈原塑造了一個能代表自己意志的“我”的神話形象,來駕馭自己夢想中的神話世界。屈原把這個“我”極度地完美化了,不僅是從人格、外貌、家世,甚至連出生年月也是寅年寅月寅日,這個“我”的一切都完美無缺,高貴正統。這也許正是屈原內心自我的完美形象,但如果以此來推斷屈原本人,我便總是懷疑其真實性。

讀《離騷》,經常會有些語句讓人深有感觸甚至被推為至理名言。像“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常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等等。這些語句表現了屈原的懷才不遇、憂國憂民、捨生取義以及對國家的忠貞不渝,這不僅僅是屈原的意志品質,更是千百年來一代代的`正直的知識分子的精神和境遇。屈原是他們的代表,他們的楷模,更是他們的精神領袖。

?離騷》中我最為欣賞的一句是“鷙鳥之不羣兮,自前世而固然”,這句和其它句相比寫得格外倔強而有氣勢,不再是那種“怨而不怒”的含蓄的表白,而是近乎於吶喊的對黑暗現實的鄙夷。與其它讓後世極為推崇的名句相比,這句更像是屈原內心深處的獨白,是他高傲不羈不落世俗的真實寫照。

?離騷》中的神話場景寫得格外精彩。從“駟玉虯以桀鷖兮”到“蜷局顧而不行”,讀來頗有《夢遊天姥吟留別》中飄飄然之感。其中出現了大量的神話人物和事物,“我”的形象也並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文中的“我”芰荷為衣,芙蓉為裳,高冠岌岌,長佩陸離;朝引木蘭之墜露,夕殘秋菊之落英;飲馬於咸池,總轡於扶桑;駟玉虯以桀鷖,溘埃風而上徵;前望舒使先驅,後飛廉使奔屬。從這些形容看來這無疑是一個神的形象,至少也是一個具有神的力量之人。此人能夠在人神間進行溝通,既能夠駕馭神物,也能聚集賢才。但這樣一個神通廣大的能人卻被小人讒言所害,卻被朝野上下所拋棄,卻只全心全意地為了一個楚懷王而高丘求女、上下求索,唯恐“皇輿敗績”。

這樣就造成了我讀《離騷》後有了很大的心理落差,甚至覺得屈原有點兒眼高手低,為了如此完美的形象,他完全可以給他更高的追求和理想。而且如果《離騷》中的“餘”真的代表了屈原對自己的認識,那也會覺得寫得太過了,讓人想起:“水至清則無魚”這句話。同時也聯想到,屈原最終自盡也可能同他的這種自我認知程度過高有關自己對自己的認識卻得不到別人的認同,這也許才是屈原痛苦的根源,絕望的理由。

屈原,是個偉大的人,也是個悲劇性人物。他具有中國文人的典型性格,具有這種性格的文人心情多為不快,結局也多為悲慘。也不知道用“悲慘”一過不過分。他的孤獨,無奈,清高,敏感,也是中國曆代文人所共有的,這些就註定了他們的命運是坎坷的。他是忠臣,這是公認的,有人説他是愚忠,説他的死不值……但我要説的是,他的死更是一種精神!這種精神在中國曆代文人身上也多有體現。我們看待屈原的死我想應該從當時的社會背景去看,屈原在面對自己君王“不可理喻”,那麼多的“小人”,自己的“懷才不遇”等等,他的內心上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對他來説,死可能是作好的解脱。當然,我們對他的忠深表怨憤,我連《離騷》都沒讀透,又怎能讀懂屈原的內心世界呢?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激勵着多少現代人奮發向前,也是我的座右銘。他的執着,不羈,讓我欽佩!他的不容世俗,讓我驚歎!他就像是一座無法逾越的高峯矗立在我的面前,一座永遠也無法翻越的山峯……

?離騷》在中華民族文學發展星光燦爛的銀河裏足以和《詩經》媲美,它就像一顆流星劃破夜空,綻放出獨有的光芒!它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色彩,可以説,屈原是位浪漫主義詩人,純潔高大的詩人。

通過這篇富有個性的詩篇,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愛國激情,具有崇高政治理想和峻潔人格的莊嚴而偉大的詩人形象!我想,從《離騷》中去認識屈原的人格才是重要的。

《離騷》心得體會篇6

縱有一腔愛國的熱血,還是為那汨羅江的波濤融盡了最後一聲歎息。

楚王看不清你的耿直,逐你出郢都;世人看不透你的清高,笑你如草芥。漁夫不懂你的處世之道,而你嘴角揚起一絲淺笑:舉世皆濁我獨清。不理會那些無端的誹謗和蜚語,只是一意孤行,即便被流放到荒蕪的國界邊疆,滾滾塵沙還是髒不了你的衣襬,北風呼嘯還是亂不了你的心絃。

奸臣的排擠再也無法湮沒你的鋒芒,潑墨書沉浮身世,又揮筆問茫茫青天。一首《離騷》,浪漫的筆調,抨擊了羣小猖獗,鄙棄了朝政日非;一篇《天問》,非凡的學識,練就“千古萬古至奇之作”;你把風、雨、雪、電、雲、月當成自己的侍從,在生命之巔,臨危不懼;你讓鳳凰展翅、你讓巨龍騰空,亙古千年,任你御風遊走。朝野的勾心鬥角阻絕不了你深沉的才氣在這一電閃雷鳴的日子呼風喚雨;你留下的驚世之作,怎會讓時間埋沒從巨濤駭浪中蹣跚而出的赤子情懷。

可是,當郢都被攻佔的噩耗為你所知,你絕望的步履行至江畔,你的信仰隨破碎的故土順流而去。手秉青銅劍,心中早已沒有哀怨。明明是喪國之痛,狂風卻吹乾你婆娑的淚眼;江水的刺骨之寒,驅趕心頭殘存的膽怯,剛毅寫下畢生的信念。

那麼,你看見了嗎?你的渾然正氣激盪了這一江烏水,沿岸的人們揚起了龍舟帆,用菰葉包黍米祭你長眠江底的魂。你看見了嗎?你的堅韌人格澎湃了多少文人墨客蠢蠢欲動的心緒,你無意開創的“楚辭”先河,被後人奉為“逸響偉辭,卓絕一世”。“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是否是因為你的才情,讓洞庭湖變身詩家聖地?

這些,屈原,你都看見了嗎?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當你羸弱的軀體浸入無情的江水,水聲隔絕了亂世的嘈雜,還你一片難得的淨土,你笑了。你的離去,並不需要王侯將相假惺惺的憐憫,並不需要鄉親們熱淚盈眶的惋惜,你只求這一份純粹——在你閤眼的時刻,在你靈魂昇華的時刻。

屈原,我多想撩開歷史的面紗,看看你形如枯槁憔悴的臉,讓我為你的滿腔熱血喝彩,讓我為你的滿腹經綸頂禮膜拜。多想穿越這如翼的書卷,想象你立足江邊眼裏噙淚的悲壯畫面。多想讀懂你的千篇佳作,多想讀懂你亂如麻的心思,多想走近你,屈原!

《離騷》心得體會篇7

這是一個關於愛情的故事。我曾讀過很多書,其中《包法利夫人》給我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查爾斯的父母讓他退了學,並叫他學醫。

隨後,查爾斯在多特成為了一名醫生,娶了一個名叫迪耶普的有錢的寡婦。因為迪耶普是一個醜陋的老女人,她一直試圖控制家庭的一切。她總是抱怨她的一切,問查爾斯要一個劑量的藥物和一點愛,查爾斯根本不愛她。事實上,當他去醫治魯奧先生時,他便愛上了老魯奧的女兒,一個名叫艾瑪的年輕女子。迪耶普去世後,查爾斯就與艾瑪結了婚。現在,艾瑪成了包法利夫人。

如果艾瑪就像迪耶普一樣,是一個平常的女人,我認為,查爾斯也許能和她永遠快樂地生活在一起。然而,事實上,艾瑪是一個美麗的,年輕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女子。在她心目中,她的丈夫應該是英俊,機智,有風度,具有吸引力的。

在她的眼裏,丈夫查爾斯並不是一位完美的丈夫。所以當我們知道艾瑪最後成了魯道夫和列昂的情婦時,我們並沒有感到萬分詫異。但可悲的是,魯道夫並不是她真正的愛人,列昂也不是。因為購買東西又借了一大筆錢,包法利夫人必須支付八千弗朗西絲。然而,她支付不了這麼大一筆錢,所以她向魯道夫和列昂尋求幫助。但是他們根本不愛艾瑪,只把她當成生活的調味料,沒有一個人願意幫助她。故事的結局非常悲慘,艾瑪對生活感到絕望,對愛情心死,最後選擇了自殺。艾瑪死後,查爾斯也出人意料地猝死了。他們的小女兒,伯特,被送往cotton-mill謀生。

當你遇到一個非常愛你,但你卻對他(她)沒有感覺時,你會選擇和他(她)在一起嗎?或當你愛的人不愛你時,你會將他(她)栓在自己身邊嗎?這就是我想和你討論的,當我讀這本小説後。當然,不同的人對於這個問題肯定會有不同的回答。有一種觀點是:如果你喜歡一個人,勇敢追求,即使她或他不愛你,死磨硬泡,直到她或他答應和你在一起。另一種觀點是,既然你愛的人不愛你,那麼就放棄吧,看着我們所愛的人能夠幸福,不就已經足夠了嗎?我們無法判斷哪個是正確的,但我偏愛後者,如果你追求的人對你就是不感興趣,無論你做什麼,都不可能會贏得他(她)的心吧。就比如你自己遇上一個很愛你的人,但你一點也不愛他,無論他(她)對你有多好,你也很難會愛上他(她)。

在中國歷史上,男人的社會地位要高於女人。有些男人會迫使自己心愛的女人和他們結婚。很不幸的是,這些女人沒有權利説“不”。我不認為這樣的婚姻會是幸福的。他們都不會感到快樂。中國有句古語:強扭的瓜不甜。事實上,如果你讀過《包法利夫人》,你就會知道,是查爾斯選擇了艾瑪做他的妻子。艾瑪的父親-老魯奧也對查爾斯能夠娶他的女兒感到十分的滿意,因為艾瑪太聰明,不適合做農活。艾瑪並沒有深入瞭解過查爾斯,便糊里糊塗的嫁給了他。因此他們的悲劇結局從開始就這樣註定了。

愛情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很多人畢生都在尋找自己的真愛。但它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遇到一個你愛並愛你的人,是很難很難的。最後,我想説的是,也許只有你經歷過了,才會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吧。